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在德國做什麼家務

在德國做什麼家務

發布時間:2023-08-04 14:41:23

1. 德國真正強大的是教育

中國的教育、美國的教育、芬蘭的教育,每個國家的教育都有著代表著這個國家民族文化的特點和追求,在這些特點和追求的熏陶下成長的孩子也各具特色。

一向以嚴謹出名的德國人,對於學前教育也有著自己的堅持。比起給孩子灌輸大量的知識,他們更願意陪伴孩子閱讀。德國的學前教育理念:品德、人格、好的習慣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訓導的,是從小讓孩子在心靈深處種下懂得的因,才能收獲獲得的果。

記得很小的時候,父親從德國出差回來,帶回來一個八音盒。這個小玩意兒放在我手上的那一刻,我驚呆了——比我的小手指甲蓋兒還小的齒輪,緊緊地咬合在一起,每個邊緣都無比光滑整齊,就像一個微縮的精密儀器。扭動發條,流水般的音樂淙淙地流了出來,天籟一般。從那一刻開始,德國,這個遠在千里之外的國家的名字,就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腦海里。

十多年後,我考入了北大德語系,再後來,我真的踏上了這片孕育了無數奇跡的土地——璀璨群星般的哲學家與科學家,質量一流的產品和設計,引領整個歐洲的強大經濟實力。但在德留學三年,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為什麼兩次世界大戰都由德國而起,而事後德國人依然在全球受到普遍尊重,為什麼全球各國似乎對德國人過於「寬容」?而留學的後期,我和一個德國家庭生活在一起,而通過與他們的接觸,我也終於找到讓我醍醐灌頂的答案。

當時我還沒有結婚,對怎麼帶孩子也沒有概念。剛開始,在我眼裡德國人帶孩子特別隨意,孩子愛爬哪爬哪,愛吃土吃土,完全不管。但這些都是表面的,後來我對德國的家庭教育改變了看法。

德國人極為重視家庭教育,也是唯一把父母教養兒童的義務明文寫入憲法的國家。比起傳授知識,德國人更注重傳授技能,注重培養孩子一生的習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教育在德國家庭教育中體現在很多方面。我們可以清晰地找到德國的國民素質普遍較高的原因:好的教育培養好的習慣,好的習慣影響孩子的一生。

閱讀塑造了強大的民族

全世界圖書中有12%的語種是德語,而德國的人口僅佔世界人口的1.2%。德國也是全世界人均書店密度最高的國家,在柏林,每平均1.7萬人就有一家書店,而這么密集的書店裡卻永遠不缺讀者。

去過德國的,你會發現,在機場候機、在地鐵上,玩手機的德國人很少,不管大人還是孩子,手裡經常拿著本書看,還通常是有一定厚度的大部頭。就算是五六歲的孩子,通常手裡也會拿著繪本,安安靜靜地閱讀。德國人很少看電子書,電子書的佔有率至今仍然很低。他們的書店裡和家裡都有大量的印刷書籍,給孩子看的書更是品種豐富。

在德國的公共場所,你看不到喧鬧、喊叫的孩子,安靜讀書的是大多數。在德國,從家庭到學校甚至到整個 社會 ,都很鼓勵孩子閱讀,那裡的公共場所,包括大型活動場所,都會辟出一個安靜的角落提供書給孩子讀。

德國不主張「學前教育」,不準教孩子學數學、認字母,但卻鼓勵家長陪伴孩子們閱讀。我的房東先生說,他從幾個孩子剛出生就開始給他們讀書。他還經常把書作為禮物送給孩子們,用他的話說:閱讀是最浪漫的教養,愛書的孩子永遠不會寂寞。

健全的人格鍛造邏輯

德國人的很多好習慣是家庭教育的結果,比如嚴謹、守規則、守信用、有公德。在德國,有一大套和兒童教育有關的繪本,書店裡到處都是,德國孩子幾乎都看過。它用一個個暖暖的故事,來教孩子形成健全的性格、培養好的習慣和好的品德,也來教孩子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承諾:A Promise Is a Promise

德國有句諺語——Ein Mann, ein Wort(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承諾」被德國人看的很重,人不能輕易許諾,許諾後就要遵守約定,答應過的事,就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好。在德國生活,恐怕遇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Termin(預約)了,看醫生要Termin,約老師見面要Termin,去管理部門辦事也要Termin,而Termin定下的日期,雙方都會嚴格遵守,即使有更改,也會提前告知。這種重視承諾的品質,就是德國文化中的「契約精神」。對父母、對同伴,對同事、朋友,哪怕是陌生人,都是如此,這成就了全球對德國品牌的信任。

合作:One for all-All for one

在德國留學期間我發現,德國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真的非常強大,這也是許多中國學生來德之後,感到不大習慣的原因之一——中國留學生更習慣自己躲進小樓成一統,德國學生則不是這樣,他們非常習慣並善於團隊合作。研讀一本小說的時候,老師會布置讀書報告,而這個報告,常常是要求幾個學生一起完成的。比如一個人負責查找作家生平,另一個人則負責梳理小說的脈絡,這樣幾個人一起,互相幫助磨合,做出一份體例完整的報告。我想,這種團隊精神,應該也是德國足球與德國製造「戰無不勝」的原因吧,綠茵場上的德國隊,分工明晰的德國工廠,每個人都恪守本分,做好自己的崗位,團隊的力量發揮到了極致。

公德心:A ball for all

德國對公德心的教育是從孩子抓起的,為的就是培養「與 社會 和諧相處」「有公德」「能幫助他人」的人。在德國,除了家庭教育層面,還有 社會 教育層面的作用,每個公民都有義務為下一代的 健康 成長負一份責任,這個下一代不只指自己的孩子,而是 社會 所有的孩子。

在德國,你絕對看不到車輛橫沖直撞、雜物佔領走廊的情況,大家都小心翼翼地恪守 社會 公德,在做自己事情的時候,努力不去打擾別人。每個人的家門口都收拾得乾乾凈凈,到了下雪的時候,鄰里之間輪班掃雪,為大家開辟道路,彷彿這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而車輛上路後,見到行人總是提前減速,偶爾還會停下來,伸手示意讓行人先走。每個人自覺規劃好自己的疆界,相互之間都有100%的安全感。

同情心:Sharing is fun!

德國有很多繪本,裡面出現的小動物或者主人公以及配角,並不是完整 健康 的,他們中的很多,或多或少地有點問題或是殘疾,這種人物設定在國產繪本中是沒有的。而事實上在德國,老人摔倒一定會有人來幫忙,遇到殘疾人時,會有人主動詢問是否需要幫助,遇到困難時,也一定會有來自陌生人的溫暖。

一個凌晨,下著雨,我一個人從柏林到海德堡,和當地的同學失去了聯系,就是在路上的一位年近60歲的老先生,給我傘,幫我找酒店,還默默地幫我付了房錢。如果問我德國最讓我贊賞之處是什麼,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這裡面泛出的無差別的同情心。

此外,比如規則、比如擔當、比如給予、比如嚴謹、比如禮儀、比如堅持、比如見解獨立、比如自我認知,也是德國家庭教育的各個要點。

父母的陪伴勝過一切教育

網上經常看到「德國禁止學前教育」這種說法。其實,德國不是沒有學前教育,德國人對「學」前教育有自己的理解,「學」的內容與我們不同。德國當然也有幼兒園,幼兒園通常每天只上半天課,當然了,這也是在德國「教育假」的支持下才得以實現。

幼兒園老師會教孩子們如何乘坐公共交通回家,如何遵守交通規則,在公共場合不可大聲說話,甚至會對他們進行如何做垃圾分類等遵守 社會 秩序的教育。

德國人認為,在孩子的嬰幼兒時期,父母與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的 情感 關系是孩子人格完整、心智健全的基礎。

在德國人的心中,家庭的地位很高。大多數德國家庭都有家庭日,父母會全身心的陪伴孩子。他們陪孩子散步、玩耍,一起騎著車去野外。而德國父母的陪伴並不只是陪孩子玩,教孩子規則,教孩子整理房間,做力所能及的家務,都是陪伴的一部分。所以6歲的孩子就已經有很強的自理能力了。

「一個國家的繁榮,取決於她的公民的文明素養,即在於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遠見卓識和品格的高下。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對一個國家而言如此,對每個孩子而言,這段話同樣適用。

精良的工業製造、美輪美奐的藝術設計、首屈一指的現代醫療,愛因斯坦、倫琴、馬克思、黑格爾、尼采、歌德,德國的世界名人群星璀璨,史上獲得諾貝爾獎的德國人多達102人。在德國人看來,品德、人格、好的習慣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訓導的,是從小讓孩子在心靈深處種下懂得的因,才能收獲獲得的果。「如何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是每個德國家庭教育的第一課。

2. 德國的強盛 從小學講台上就決定了

德國小學(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後,穩健的德國率先走出泥潭,一枝獨秀,2010年的GDP增長率,是七大工業強國中的第一。區區8,300多萬人口的德國,竟然有2,300多個世界名牌!(詳報導:德國製造到底強在哪?)有位華人女士在《智慧生活小微刊》分享德國之所以強盛的原因,部分是從小學就抓緊了!

釣魚故事的省思

在華人的社會,通常不會去告訴別人「你家孩子沒有禮貌」——我們把這種「不說」當成了一種禮貌,不過所有人都會討厭他的孩子。

我曾經跟一個德國朋友出去,路過郊區的一條小河,見到一個小孩在釣魚,旁邊卻放著兩根釣竿,而德國朋友不高興地走過去,問道:「怎麼有兩根釣竿?」(因為德國規定釣魚一個人只能用一根釣竿。)

釣魚示意(圖片來源:Fishing/Max Pixel/公有領域CC0)

小孩回復說:「跟同學一起來的,他上洗手間了。」(不一會,果然上洗手間的孩子回來了。)

德國朋友繼續問道:「有執照嗎?」(德國規定釣魚也要有執照的。)

兩個小孩趕緊掏出執照後說:「有呢,你看。」

「帶尺子了嗎?」德國朋友又問道(因為德國規定釣魚要有尺子,釣上來的魚若不到規定的尺寸要放回去。)

「帶了帶了。」兩個孩又連忙掏出尺子來。

「哦。」於是德國朋友就走開了。

我感覺很奇怪,不知道朋友為什麼要管這么多,

「那兩個是你家親戚的孩子?」

「不是。」

「你朋友的孩子?」

「也不是。我不認識他們。」

「什麼?不認識?怎麼可能呢?那人家幹嘛要聽你管教?」

「教育是整個社會的責任,孩子是德國的未來,我們每個德國人都有責任隨時隨地進行教育。」

我沉思良久,想到了一個景象:走在中國的大街上,你敢去大聲地喝斥那些不認識的孩子,並教他們怎樣做嗎?

德國對教育的重視

在德國期間,我一直思考著這樣的問題:德國的社會何以文明?德國人在全球為何受到普遍的尊重?通過了解跟體驗德國的教育,我們似乎找到了部分答案。很多人發現,德國戰後之所以能崛起,和他們「勤奮」、「嚴謹」的民族性格密不可分。而人們通常認為,高素質的民族性格得益於對教育的重視。

據說,普法戰爭結束之後,普魯士大獲全勝,元帥毛奇說:「德意志的勝利早就在小學教師的講台上決定了!」

美國的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也說過:「一個國家的繁榮,不取決於她的國庫之殷實,不取決於她的城堡之堅固,也不取決於她的公共設施之華麗;而取決於她的公民的文明素養,即在於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遠見卓識和品格的高下。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馬丁・路德・金(圖片來源:Martin Luther King Jr St Paul Campus UMN/Minnesota Historical Society/Wikipedia/CC BY-SA 2.0)

中小學教師的工資高、門檻高

在德國,中小學教師有非常不錯的收入。據德國政府的相關統計,政府支付給中小學教師的工資是人均國民收入的2倍多。

德國中學教師的人均年稅前收入超過45,000歐元(約摺合人民幣360,849元或台幣1,644,750元),相當於一些著名的跨國公司職員的人均年稅前收入,跟其它一些行業相比,屬於名副其實的「中高收入階層」。

當然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之間,教師的收入也有差異,但不會很大,至多為30%左右,因為德國的社會最不能容忍的是不公正,這種價值取向已經滲入他們的血脈,積淀成為一種民族文化。

若放眼整個世界,德國中小學教師的收入超過其它工業化國家而高居第二(僅次於瑞士)。在職業屬性上,德國的中小學教師是屬於國家的公務人員,受不解僱的保護,並無失業之虞,而且每年還有兩個很長的假期。

不過這么好的收入待遇,也提高了德國中小學教師任職資格的門檻。在中國,大學本科生、碩士生或博士生都可直接到中小學應聘任教。然而在德國,情況要復雜得多,你若想成為一位中小學教師,至少要過三道「關口」。

德國教師教學中(圖片來源:First graders of the Interamerican University Elementary School in San German/U.S.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Southeast Region/Wikimedia/CC BY-SA 2.0)

德國的學前教育

德國的孩子並不是在上學前天天傻不啦嘰地玩,而德國人對「學」前教育有自己的理解,所以孩子們也會學一些東西,他們的書包不會比我們的小。

比如幼兒園時:老師會教導孩子們如何乘坐公共交通回家、如何遵守交通規則、在公共場合不可大聲講話,甚至是如何進行垃圾分類等遵守社會秩序方面的教育。而如果孩子對某類學科,比如藝術、音樂或體育感興趣,他們是有權利在一些學校或者機構進行學習的,甚至有些是免費的。

在德國十分流行一本有關兒童教育的書,叫Struwwelpeter蓬頭彼得,它用很多荒誕詼諧的故事,來告訴孩子們什麼事是對的,什麼事是錯的。他們最注重孩子的性格、品德培養,許多好習慣也是因為從小家庭教育的結果,比如以下這些:

1.自理能力:如睡眠、飲食、排泄安排、自理能力訓練。

2.規則意識:自己盛入盤中的食物一定要吃光;必須先吃完飯菜,方能吃零食。

3.愛心:許多家庭會在家中養小動物、如小貓、小狗,讓孩子親自照料小動物的過程中,體會貼心入微地照顧弱小生命。

4.堅強:孩子摔倒之後,只要不是很嚴重,父母不會立即去幫忙,而是讓他們學會自己站起來。

5.禮貌:德國父母在尋求孩子幫忙時會說聲bitte(請),之後會說聲danke(謝謝)。

6.尊重:告訴孩子要尊重別人的隱私。很多德國父母不會在未經過孩子同意時去翻閱孩子的東西。

7.理財:德國父母會非常嚴格地控制零用錢數量,會讓孩子做些簡單的家務來獲得零用錢,避免不勞而獲。

8.承擔後果:有位德國母親對自己總是起晚的兒子講:「很遺憾,我不能開車送你去學校。這得怪你自己,你可以選擇是放棄早餐,還是遲到。」

9.承擔責任:有嚴厲的德國家庭,若孩子忘了把臟衣服放進洗衣袋,他還得繼續穿著臟衣服。

10.誠信:德國家長會以身作則,並經常會告知孩子要遵守約定,不能輕易誓言,曾答應過的事情,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完。

11.自信:德國家長非常重視孩子的自信培養,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家長均會給與更多的鼓勵和贊賞,因為他們明白孩子從小的自信來源是父母。他們也絕不會以成績的好壞去否認孩子在其它方面的優秀。

12.合作:在德國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都會有意的去幫孩子們組織一些集體活動。因為在德國有一句話叫做:「一個人的努力是加法,一個團隊的努力是乘法。」

3. 現在很多的孩子對做不做家務有些疑問

最近我讀了一份資料,說原聯邦德國的法律條文中,曾有孩子必須做家務的規定.條文內容如下:6歲之前,可以只玩耍,不必做家務;6~10歲,要偶爾幫助父母洗碗、掃地、買東西;10~14歲,要剪草坪、洗碗、掃地、給全家人擦洗鞋;14~16歲,要洗汽車、整理花園;16~18歲,每周要給家裡的房間大掃除一次.對於不願做家務的孩子,父母有權向法院申訴,以求督促孩子履行法律. 我認為,原聯邦德國對孩子做家務這樣的小事,看得很重,竟把它寫進了國家的法律中,這對教育孩子自立的確很有好處.我感到他們的做法,與我國的一些人將孩子做家務看做是小事而放任自流的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當然,原聯邦德國對孩子做家務的法律規定並不一定適用於中國,我也不認為孩子做家務的事在中國也需要立法;只是覺得對不肯做家務的孩子,需要像原聯邦德國那樣認真對待,應該採取一些必要的強制性措施嚴而管之.這樣,才能讓我們的獨生子女從小樹立起勞動觀念,首先在家庭中得到鍛煉,這對孩子的成長會有好處的. 九成以上孩子不做家務 「不是我不想干,是父母不讓我干,他們總讓我抓緊時間學習.」「不是我懶,是父母太勤快;不是我不行,是父母萬事包辦.」這是時下大多數孩子被問到為什麼日常生活中不幫自己的父母做家務時的一致回答. 陝西省家庭教育實驗研究指導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90%以上的孩子從不做家務,許多十六七歲的孩子連自己的襪子內褲都沒有洗過.專家表示廣大家長應注重孩子良好習慣養成教育. 普遍現象 家長將學習的定義狹隘化 專家指出,孩子不做家務的原因很多,真正是孩子自己不願做的情形卻很少.大多都是因為家長過度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恨不得孩子將所有的時間都用於學習功課,「你只要好好學習就行了,家裡的事情你不用管」,幾乎成了許多父母們的口頭禪.不經意間,孩子們鍛煉和成長的機會被家長的「關心和呵護」剝奪了.所以說,父母溺愛,總捨不得讓孩子做家務是導致孩子不做家務的原因之一. 省家庭教育實驗研究指導中心的有關專家認為,家長往往將學習的定義狹隘化,實則學習並不限於書本,應該注重培養孩子從各方面去學習,去體驗,去提升自己,開闊視野,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在生活中得到應用,讓孩子找到自己的價值感,同時讓孩子體驗書本知識的作用,激發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孩子心聲 我們不想成為父母的累贅 「我們也是家庭的一分子,可以為家裡做很多事情,我們不想成為父母的累贅.」實際上,許多孩子對此也異常反感,他們都很強調自己在家裡價值的體現,強調自己在家裡的地位,「我們也是大孩子了,我們也能看到父母為我們付出的辛勞,想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父母一點都不理解我們心裡想的什麼.」很多孩子面對研究中心老師時透漏出自己思想深處的另一面. 專家表示,當前社會上所表現出來的親子之間溝通不暢的根本原因就在這里———家長往往不知道自己孩子心裡所想. 專家觀點 良好習慣養成教育不容忽視 專家指出,家長和孩子一起做家務是有效加強親子之間情感溝通的方法,並且將對孩子成長非常有利. 據介紹,現在的孩子大多都只會享受,無責任心而適當做家務可以培養孩子的吃苦耐勞精神,培養孩子對家庭和父母的責任,有利於形成良好的個人品質.孩子在學習之餘可以體會到父母的艱辛,養成愛的回報,對提高孩子的綜合能力、生活智慧及遇到困難時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很大的幫助. 陝西省家庭教育實驗研究指導中心的咨詢師劉月娥告訴記者,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絕不能忽視良好習慣養成教育,否則將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極大影響.「當前青少年自殺率的提高就是很好的證明,說明了長期在父母的包辦呵護下成長的孩子,受挫和應變能力不強,一旦脫離父母,不知道如何生存,什麼都不會干,受到小小的挫折,將不堪壓力,無所適從,甚至走上極端.」

4. 在德國 孩子必須幫父母做家務嗎 法律有明確規定嗎

沒有,那屬於虐待孩子,前提是強制性的。
在西方和北美國家,孩子的權利是很受重視的,所以家長一般都不會強迫自己的孩子做事情或者以暴力的方式教育孩子。那樣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5. 德國爸媽教寶寶去遵守規則的時候,都是如何做的

序言:不同的國家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會使用不同的方法,而德國的家長在教育寶寶的時候,也會有不同的規則。在孩子剛開始的時候,都不知道該怎麼樣去遵守規則,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注意正確的引導自己的孩子,可以通過手勢或者是肢體語言來讓孩子明白,不能夠違反規定。

三、給孩子適當的自由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會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個性,當孩子提出反對意見的時候,只要在規則允許的范圍內,漏渣也可以選擇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德國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會選擇體罰的方式,也會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很多中國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想讓孩子變得聽話,但是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享受自由的權利,所以在規則允許的范圍內,可以讓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6. 中國和歐洲封建時期丫鬟和女僕的社會地位,為什麼說她們在社會最底層,具體有什麼體現到何時改變的

女僕女僕是職業的一種,主要職務是為僱主打理家務。因時代不同而有的稱呼也不相同,然而基本的工作性質是一致的。如舊時的中國稱為婢女,而女僕(maid)於日本次文化中則是對源自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的女性僕役的特稱,而事實上maid或maid servant在英語中亦即女傭。

女僕
日本有著許多對於女僕的印象。但是現實中存在的女僕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女僕這個詞的意思: 當聽到「女僕」這個詞的時候,日本人會浮現出很多的想像。不過,那些都是在虛幻中存在的啊,和現實中的女僕是有很大差異的。但是,現實中確實存在女僕,西歐國家對於女僕的解釋,有著更加貼近現實的意思。 英語對於「MAID」這個單詞,有著一方面是「女性的被使用者,保姆」另一方面是「女孩子,姑娘」這樣的意思。現在,「姑娘」有著「MAIDEN」這樣的愛稱的意思,出於說到愛情的人就有加上「-EN」。中期英語對於「MAYDE」或者「MAIDE」的表示是根據時期的。 女僕們
一方面,日本對於「女僕」的理解是有地位的人家裡的被使用者,「HOUSE SERVANT」或「HOUSEHOLD SERVANT」、「DOMESTIC- SERVANT」當作這些詞語使用。不過,這些都是家庭被使用者的總稱,不是專門指女性被使用者。女性被使用者只有「MAID SERVAN」這個詞。恐怕被使用者指的是「SERVANT」和「女孩子」加在一起的意思為「MAID」。也就是說從不用「SERVANT」開始,「MAID」等於女性的被使用者,這樣說是比較妥當的。
中國 過去的中國屬於封建社會。封建社會的階級觀念很重,除士、農、工、商(良民)以外,皆為賤民,婢女亦在賤民之列,只能被迫出賣勞力,做各種雜務工作。 正如其詞源,婢女一詞源於奴隸,而其最初來源也正是奴隸。一些在戰爭中的俘虜成為階下囚以後,便在敵國的統治下為奴為婢。也就是說,成為婢女是一種刑罰,適用於罪犯,也同是婢女的最初來源之一。亦有由周邊國家將婢女進貢給中原政權作為貢獻品。 除此之外,人口販賣亦是最普遍、最常見的婢女來源,有被生活潦倒的丈夫所販賣,有被土匪誘拐而販賣(多為兒童),更有甚者是專門培養年幼男女,一段時間後即賣人作婢僕。 較特別的是一些人會知恩圖報而自願為婢。多數是在大災難以後,受恩的人覺得欠人太多,無以為報,自願為婢。受亦有家奴與家婢結婚出生的兒女,代代相傳繼承為家中奴婢。但一般婢女是不允許結婚的。 隨著明末清初各地奴婢由不同的奴婢團體發起對奴婢制度不滿而進行抗爭的「奴變」,及有識之士對奴婢制度的揭露和批評而使奴婢制度逐漸削弱,雖然未能完全推翻,但至康熙年間,對於奴婢的不公平對待在多個地方已得到改善,到雍正年間,更有些被免為奴婢的人開始起姓及自立戶籍。但奴婢制度的廢除和奴婢的自由真正地完全得到解放,是在民國革命以後。 英國 在家用電器還沒發明以前,家庭里有很多家務需要人手處理。上流階級在當時是無須勞動的階級,為了確保自身的奢華生活,需靠僕役去維持繁雜的家務。19世紀以後,工業發展迅速,使中產階級變得富裕,為顯示自己的社會身份,亦開始僱用僕役,而使僕役人數大幅增加。1777年,英國規定家中僱用男僕需要課稅,以及女僕可以進行男僕所無法進行的工作,因而促使女僕需要更大量增加。 當時的女性在未婚以前多倚靠父親,婚後多倚靠丈夫維持生活。然而在維多利亞時代,大英帝國的擴張而使戰爭頻繁及社會風氣漸趨晚婚的情況下,影響一些女性未能結婚而無所倚靠。當時只有一些慈善學校對勞動階級做教育,但尤其窮困家庭的兒童在當時為了幫補家用而需外出工作,多沒接受過教育,勞動階層的女性可選擇的工作不多,亦促使更多女性投入女僕的工作。 亦有出身於上流或中層階級的女子為學習禮儀及交際而去當女僕,被視為一種社會教育,用以鍛煉身心。 在1870年第二波女權運動以後,女性的工作能力受到關注。同時期教育普及到一般老百姓,高等院校亦開始接受女性成為學生,女性開始得到更多的工作的選擇,女僕從全盛時期漸趨息微。 僱用女僕需要有一定的收入。 法國 最初多是貴族和僧侶僱用。但因法國大革命的關系,貴族階級沒落,逐漸由富有階級所僱用。 富有階級聘用女僕的目的主要只是為了顯視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因此沒有實質上對女僕有很大需求,大多是做雜活的女僕,專業的女僕越來越少。20世紀以後,已經少見專業的女僕。 德國 最初是作為封建制度中的公家僕役,雖在大多數歐洲國家中已由契約形式的家務僕役取代,但德國仍然保留有務農的公家僕役。 僕役被認為是家族成員之一。在家族中屬於較低的級別。 美國 18世紀多由新移民的愛爾蘭女性擔任。 19世紀前期是由美洲出身的白人女性。 後來經濟發展急速,白人女性得到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後,19世紀後期多由黑人女性擔任。
現代
今日不少上流社會家庭甚至中產階層亦會僱用家庭僱工,尤其是雙薪家庭,由於夫婦二人都需要外出工作,無暇打理家務,不少人會聘用女傭。 多來自發展中國家,教育程度較低婦女,由於在生活指數較高的地方工作可賺得較多的工資,因此離鄉工作。
編輯本段工作范圍、地位及條件
近代
英國 在維多利亞時代的社會觀念中,女性要在家打理好家務。但上流階級的女性又不能因為做家務而弄臟雙手,因而僱用女僕以幫助家務。 家務煩多,在分工之下,上流階級的女僕也產生了各種各樣不同的級別。 女主人 家政 女管家(Housekeeper) 主要負責僱用和監督女僕,食品采購和管理食品、高級布料和瓷器儲藏,以及輔佐女主人的日常需求。 為最高地位的女僕,大多數女僕都有她來指揮(除了以下粗體字以外)。 由於要指揮所有女僕,故此必須要有各種各樣女僕的禮儀、知識和經驗。故此大多數的女管家都是出身較好的女僕。如果其他女僕讓主人不滿,女管家需負起責任,還需親自教授技能。 客廳女僕(Pariour maid) 主要負責接待訪客,以及用餐時的服務。過去多數為男僕的工作,後來逐漸被女僕取代。而一些傳送書信和應對進退這些本屬貼身女僕的工作,在後期亦為客廳女僕所取代。 由於客廳女僕是負責接客工作,女僕的外表是顯示出僱主威嚴的代表,故穿著比其他女僕要華麗。 在外表處的要求比較高,需要外貌好、個子高、柔麗的雙手和好的接待客人技巧。 蒸餾室女僕(Stillroom maid) 協助女管家,以及負責蒸餾室(消毒並儲存食物、製作小點心的地方)和陶瓷保存的工作。 蒸餾室只有限定人士可以進入,一般人是不可以隨便進入的。對於其他女僕來說有其特別性。 家庭女僕(House maid) 負責整個家庭的清潔和服務工作。打掃房間、客廳、餐桌、大門等除有專門女僕以外的地方、整理床鋪、巡房、確認日用品充足,用餐服務等等。 最典型的女僕型像,是因為早於18世紀初已經存在此一職級。家庭女僕之間亦有分級,較高級的女僕可以負責較輕松的工作。 需要有各種家務的知識及技巧。 雜務女僕(Between maid) 協助女管家和蒸餾室相關工作。 在小規模的家庭,亦兼家庭女僕做洗碗女僕的工作。 洗衣女僕(Laundry maid) 清洗衣服、床單、傢具中蓋單、抹布等的清洗、漂染、晾乾、縫補工作。 有別於其他女僕,由於大宅家庭不喜歡洗衣的氣味,故此需在地下室或戶外離宅有點遠的洗衣房工作。是女僕中比較獨立工作的一群。只有很少數家庭會需要洗衣女僕(一般是家庭女僕兼任)。 需要有各種洗濯相關的專業知識。 料理 廚師 負責主人一切膳食的僕役。需負責煮食,食材的份量,佐料的采購與管理。在主人用餐時需負責服務工作。亦需管量和教導廚房女僕。 為多數家庭會僱用的僕役。在家庭里的地位僅次於女管家,但多數不會聽從女管家的吩咐。 需有良好的廚藝以及好的品格。 廚房女僕(Kitchen maid) 主要負責僕役的飲食。需要幫助廚師、准備煮食材料、打理廚房、准備小孩子、僕役和寵物的食物。 一般都是由洗碗女僕晉升上去,如果在廚師身上學習好料理技巧,還有機會晉升廚師。相反由於需負責僕役的飲食,廚藝不好的廚房女僕會不受僕役歡迎。 需有對食材的認識,及煮食的技能。 洗碗女僕(Scullery maid) 需清洗干凈食具器皿和處理獵物。 多是見習女僕。 侍從 貼身女僕(Lady's maid) 直屬女主人,負責女主人一切需要的僕役。負責替女主人穿衣、打扮、化妝及管理衣服、裝飾品等。並需要陪伴女主人外出。懂得討女主人歡喜。 貼身女僕一般出身於上流或中產階級。給人的感覺是淑女的一群。能穿女主人不要的華裝美服,而且完全不用干勞活,而且收入好,很多女僕都會以成為貼身女僕為目標。然而當貼身女僕需要求年輕貌美,故無法一輩子當貼身女僕。 因為需要替女主人打扮,必要要懂流行時尚,要有對服裝、化妝品和葯品的知識。本身亦要求個子高及年輕有美貌。 育兒 保姆(Nanny)(分乳母(wet nurse)和保姆(dry nurse)) 負責教養女主人的小孩。需要照顧小孩以及管理兒童房,以及監督育嬰女僕的工作。乳母還需要喂嬰孩母乳,因此年紀通常也較輕。 由於是直接照顧小孩,親近程度比親母還更親近,因此她的性格與舉動都直接對小孩的身心發展可以有極重要的影響,故此女主人多與保姆維持如家人般的良好關系。 需要有育兒經驗,懂得照顧及管教小孩。一般女主人會要求嚴格教導。奶媽還需要身體健康及有母乳。 育嬰女僕(Nurse maid) 負責陪小孩子玩耍、散步,幫小孩子穿著衣服,打掃兒童房和幫助保姆工作。 相對保姆像母親的形像,育嬰女僕較像姊姊的形像,受小孩子的歡迎。與保姆一樣,女主人會常跟育嬰女僕保持良好關系。 年紀通常較小,而且育兒經驗尚淺。需要細心和耐心的照顧小孩,並時常注意小孩的健康狀況。 教育 女家庭教師(Governess) 主要負責教授富家子女的工作,包括語言、音樂、藝術、針線活等。 本來是屬於身份尊重的一群,然而在維多利亞時代因上流及中產階層增多,女家庭教師需求亦增多,當中有一些品質低劣的教師混入其中,使得女家庭教師的職業變得不及以前尊貴,然而相對其他僕役還是有較優厚的待遇。由於其等級不及女主人但又高於一般女僕(也不需聽從女管家指示),因此常變得孤立。 因應需要教授的內容,成為女家庭教師亦必須要懂禮儀、精通語言及音樂,懂得刺綉和有經驗的會比較優先,亦因為避免女家庭可能成為兒子戀愛的對象,一般女主人會請相貌較差的女家庭教師。 女僕階級是有依類別晉升的機會。 而中產階級只請少數雜務女僕,不會有仔細的分級。 法國 比較主要的是煮食、育兒和清潔的女僕,也有較高級的女僕總管。而負責指定房間的女僕與女主人關系密切,也較在其他女僕等級之上。 德國 主要分總管和廚房女僕、保姆、家庭女僕等,在家族中,總管的地位比僱主家人為低,而在其他的僕役之上。 美國 家中的僕役共同工作把所有的家務完成,不分工合作,在效率上可能不及歐洲的女僕[6]。
現代
在私人家庭從事房舍清理、食物烹調、家庭成員起居照料或其他與家事服務有關工作。在私人家庭從事身心障礙者或病者日常生活照顧等相關事務工作。在家佣而言,香港規定每個家庭只能聘用一位外佣,只有在極特殊的情況下可以請多名,而且不得做家務以外的工作;台灣亦有規定每個家庭只能聘用一位外佣,亦規定家庭幫佣只能從事家務。一般請外籍女傭工作,由於辦理的手續繁瑣,通常會由女傭介紹所推薦。大型的外籍女傭介紹所會有專業培訓課程可供女傭學習烹飪、照顧小孩、學習語言和溝通技巧等職業技能培訓。而以時鍾計算的家務助理則只在僱主有需要的時候會到家庭做清潔工作。
編輯本段待遇
近代
中國 奴婢制度跟奴隸制度雖然有很多相似之處,例如為奴者同樣被人販賣、勞役,甚至被虐待,為婢的甚至會被姦汙。然而奴婢制度對於奴婢還是有一些人身保障,而不像奴隸制度那樣成為奴隸者會任由主人隨時殺害或陪葬而不用負上法律責任,在法律上還是有最低限度的生存自由。然而如何對待奴婢,仍是出於主人的心態。 在奴婢制度下的婢女,受到很多不公平的待遇。過去常有錮婢之風,亦即禁止婢女結婚。宮婢即為典型,除了受皇上寵幸的宮婢外,皆無任何名份,只能一生為奴,亦不得結婚。又如浙江地區,據明萬曆《仙居縣志》載,該縣「士民之家,私畜民婢,垂白無夫……奪人父母之願,錮人男女之欲」[7]。就是說仙居縣不少私家婢女,上了年紀還沒有婚配[8]。不許婢女結婚的同時,更甚者對婢女大肆侮辱、姦淫。如《開元天寶遺事》載:岐王年紀尚輕時,即貪戀女色,輕薄婢女。每到寒冬季節,他有炭火不烤,而將冷手伸進家中女奴的懷中,靠揣摸她們的乳房、肌膚來「暖手」[9]。亦有因為主人姦淫婢女,而使主母心生憤狠,為泄憤而對婢女當作「出氣閥」而加以虐待。 亦有善待婢女的主人。據《清稗類鈔‧雅量類》載,徐家有來喜、來慶二婢,其母對待她們「衣食必周,偶有疾病,恆使就醫,燈下則教其識字,與講大意,有過失,訶斥之而已,不鞭撻也」。一些有教養而又有同情心的士子,反對傳統奴婢制度觀念,放免自家婢女。讓婢女嫁到良家求得好歸宿。 英國 在上流家庭的女僕,分工仔細,比較只需做專門的工作。而中產家庭只能請少數女僕的家庭,女僕的工作可能會非常忙碌。 因應人品評價書(前任僱主發給女僕的推薦信)而決定的女僕的職級和晉升機會。很多家庭都很看重人品評價書,有良好記錄的女僕往往都獲得優先取錄。 有一定的工資。依據等級和工作性質會有不同的薪資。亦因應不同的僱用條件也有不同的支薪方法。 休息的場所是僕役大廳。依不同的主人有待遇的差異,有些只會設置簡陋的桌椅和化妝桌,有些會有舒適一點的舊沙發或書本、鋼琴等。內設呼喚僕役用的鈴當。 除了女管家有環境好的個人專用房間外,大多數的女僕都是共住在環境差的房間,甚至是只能睡在工作間的角落。 為免疏於家務工作,一般禁止女僕戀愛。反對女僕戀愛的女主人若發現有女僕與男性交往,會被解僱。 有些女傭會一生於大宅第中工作。但也有一些上半生當女僕工作,下半生選擇結婚的女僕。好的僱主有些會在離職時因應工作表現而給一筆金額。 伙食一般以簡單煮理為主。較好的僱主會給予較好的伙食,如上流家庭以肉食為主,可分享到碎肉和燉肉。一般家庭只以蔬菜為主,甚至也有隻給一片麵包作為一天飲食的主人。如果廚房女僕煮得不好時,也有女僕會選擇吃主人吃剩的飯菜。 雖有規定每周應有休假,和每年有數天到十數天的休假回鄉探親,但是一般低階女僕都不容易得到休假。而貼身女僕則因其工作是隨身侍候女主人所需,一般來說是無暇休假的。 法國 待遇較差,通常要工作一整天,被相當苛刻地對待。 德國 因為是屬於家族成員之一,名義上受僱主保護。 在受到法律包庇下,有些僱主會對女僕施暴。雖有法律上可以控告僱主,但僱主多以人品評價書作要脅而使其屈服。 美國 殖民時期多以年度或季度為單位,在契約時間內必須要做所有的家務,完成一年或一季後,則能分得土地或等值的工資。後來則以月為單位的短工,可隨時滿一個月後即解僱而不獲事前通知。 沒有家族的支配關系,女僕都是分擔工作。
現代
由於規定申請僱用女傭的僱主要有一定的銀行存款或固定收入,故此女傭的穩定工資得到保證。 僱主必須要提供能讓女傭有隱私安全的休息房間,有良好的生活環境保證。 有最低工資限制、年假返鄉探親、醫療津貼、遣散費、僱傭保險和機票,視情況還有膳食和交通津貼。 有較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

閱讀全文

與在德國做什麼家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25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0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0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7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2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9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56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1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54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67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96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6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16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4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