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德國歷史上的帝國及簡介
德國歷史上的帝國及簡介:
①.德意志第一帝國,即神聖羅馬帝國(全稱是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或日耳曼民族神聖羅馬帝國),962年至1806年,在西歐和中歐的封建帝國。早期為統一的國家,中世紀後演變為一些承認皇帝最高權威的公國、侯國、伯國、宗教貴族領地和自由市的政治聯合體。955年,德意志國王奧托一世在勒赫菲爾德戰役中擊敗馬扎爾人,收復各邊區。961年,為擺脫義大利城市貴族的控制,羅馬教皇約翰十二世向奧托求援。奧托率軍越過阿爾卑斯山,很快敉平了羅馬的叛亂,吞並倫巴底國家,扶正了教皇的位子。962年2月2日,教皇在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為奧托加冕,奧托從此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11天後,皇帝和教皇簽訂「奧托特權協定」,規定皇帝為教皇的保護者,教皇要忠於皇帝,教皇的產生要由皇帝決定。奧托初步使皇權居於教權之上。後來,為維持他對教皇的控制,他又兩度進軍羅馬。奧托還進軍義大利南部,挑戰拜占庭雖然沒有成功,但獲得了拜占庭他的地位的承認。
962年,奧托加冕為皇帝,建立神聖羅馬帝國。今奧地利地區自此歸屬神聖羅馬帝國,直到其於1806年崩潰。
②.德意志第二帝國,即德意志帝國(通常是指從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統一德國到1918年霍亨索倫王朝最後一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為止的德國)。需要注意的是,其正式國號為德意志帝國(德文:Deutsches Reich),也是後來魏瑪共和國和納粹德國的正式國名。 德意志第二帝國是指1871年—1918年的德意志帝國,它是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爭統一起來的。1870年在普法戰爭中,普魯士擊敗法國,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1914年開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的失敗和第二帝國的瓦解而告終。
③.德意志第三帝國,即納粹德國,1933.1-1945.5正式國名為德意志帝國或大德意志帝國,又稱第三帝國 。通常指1933年至1945年間的德國,當時它處於阿道夫·希特勒的獨裁和國家社會主義(法西斯主義和社會主義的變體)的意識形態的堅固統治之下。
希特勒認為,他的第三帝國是繼「神聖羅馬帝國」的「第一帝國」與威廉一世和俾斯麥創立的「第二帝國」之後的第三帝國。
「第三帝國」一詞源於義大利末世神學家、佛羅倫薩教派創始人尤阿興姆‧菲奧雷斯與其他中古世紀神學家對聖經經文的解釋,原初意義是指「聖父之國」、「聖子之國」之後的「聖靈之國」,即上帝拯救世界後,完美、無盡止、由聖父、聖子、聖靈統治、以基督為王的第三階段神國。
到了近代,"第三帝國"的概念已脫離神學領域,而被運用在浪漫主義文學甚至保守政治革命中。1923年阿圖·莫勒·凡登布魯克(Arthur Moeller van den Bruck)在「第三帝國」一書中主張創建一個取代魏瑪共和國、同時在傳統上與神聖羅馬帝國(第一帝國)以及由普魯士主導建立的德意志帝國(第二帝國)一脈相承的新國家。這個概念在魏瑪共和國時代被反民主份子與激進右派團體(包括納粹)廣為引用。
Ⅱ 德國在歷史上是如何逐漸在世界舞台上取得一席之地的
在第2次工業革命的時候,德國的發明創造居世界前列,注重科教與工業,加上德國自身實力不斷壯大,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無論是軍事實力還是工業實力。都是世界前列的。
Ⅲ 你如何評價德國這個國家
德國地理上在歐洲中心 德國的風格讓人看起來很實 很少有虛的一面 我認為實事求是最能反映德國性格 我認為德國在歐洲中心 氣候條件非常好 讓德國人格變得相對完善 相對優秀
Ⅳ 如何評價德國的歷史地位
其實以我個人覺得吧德國的歷史地位應該是挺重要的,首先他處在地理位置就挺重要的,它處在一個交通樞紐的位置,對其他國家都有一定的幫助作用,所以德國的歷史地位可以說得上是舉足輕重的。
Ⅳ 德國前後經歷過六次浩劫,是如何走向強大的呢
談到德國,我們首先想到是一戰和二戰,想到的是納粹和集中營,以及死去的600萬猶太人。但即便今天,很多國人都不知道,在二戰中我國死亡了2000多萬人,傷亡數字遠遠大於同時期的猶太人,而南京大屠殺更是人間地獄。但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際上,我們都沒有猶太人更受關注。
戰爭的本質是什麼?極端主義者定義為是人類有計劃地掠奪和屠殺,是動物本性里弱肉強食的原始體現。很多人並不知道,在德國崛起之前,這個苦難的國家曾經遭遇過幾百年的浩劫。當然,這不能作為他後來傷害別人的借口。即便這樣,德國在國家主權長時間消失的情況下是如何實現崛起的呢?
對於德國崛起,除了德國的教育、德國的工匠精神,以及戰後德國的自我反思,讀者您認為還有那些因素促使德國快速崛起了呢?
Ⅵ 從歷史到現在大家怎麼樣看待德國這個國家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語: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簡稱德國(兩德統一前簡稱西德或聯邦德國),是位於中歐的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北鄰丹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接壤,南鄰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和波蘭接壤,該國由16個聯邦州組成,首都為柏林,領土面積357167平方公里,以溫帶氣候為主,人口約8110萬人,是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 ,以德意志人為主體民族。
德國人的祖先是古代居住在中歐的日耳曼人。10世紀時日耳曼人建立神聖羅馬帝國,後發生分裂。1871年普魯士王國統一除奧地利帝國以外的日耳曼各邦國建立德意志帝國,曾先後挑起兩次世界大戰並戰敗。1945年分裂為東西兩部分。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東德或民主德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實現兩德統一。目前,德國是歐洲第一大經濟體,也是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還是北約、申根公約、八國集團、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國。
德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國民具有極高的生活水平。德國在基礎科學與應用研究方面十分發達,以理學、工程技術而聞名的科研機構和發達的職業教育支撐了德國的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以汽車和精密機床為代表的高端製造業,也是德國的重要象徵。
Ⅶ 德國政體分析及其形成背景
德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 資本主義 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國民具有極高的生活水平。下面是我分享的德國政體分析及其形成背景,一起來看看吧。
德國 政治 體制分析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以「三權分立」的議會內閣制為政權組織形式,以聯邦制為國家結構形式,實行多黨制。
沿革 1945年5月8日法西斯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後,蘇、美、英、法四國對德國實行分區 軍事 佔領和管制。根據波茨坦協定,德國「暫不設立」中央政府,但「應盡速恢復地方自治」。1947年1月~1948年6月,美、英、法 三國 佔領區先後合並,統稱西部佔領區。1948年9月在美、英、法三國支持下,西佔區各州議會代表組成協商會議,著手起草憲法。1949年5月8日,協商會議通過《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5月23日,《基本法》公布生效,正式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8月,根據《基本法》舉行聯邦議院大選。同年9月20日,組成了第一屆聯邦政府。同年10月7日,蘇占區也正式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聯邦德國成立初期,美、英、法三國仍根據1949年4月頒布的「佔領法規」以及所成立的「盟國高級專員公署」繼續實行控制。事實上,公署是居於聯邦政府之上的最高權力機構。當時,聯邦政府不能設置國防部和外交部,也不能與外國建立外交關系。1955年美、英、法與聯邦德國簽訂的《巴黎協定》生效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終於成為主權獨立的國家。1990年10月3日,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所屬全部5個州並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國實現統一。 政權組織形式 聯邦德國採取「三權分立」的議會內閣制。設立聯邦議會、聯邦政府和聯邦司法機關,分別行使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相互制衡。
國家元首 根據魏瑪共和國二元行政體制的教訓,《基本法》設聯邦總統為虛位元首。總統由各政黨提名,經聯邦議院全體議員與同等人數的各州議會代表組成的聯邦大會不經討論選舉產生;任期5年,連選可連任1次。總統不是聯邦政府的成員,不擁有實際行政權力。其職責主要是:簽署並公布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通過的由聯邦和有關部長副署的 法律 、法令;根據聯邦議院的 決定 任免聯邦,根據聯邦的提名任免聯邦各;主持國家 禮儀 性活動等。
聯邦議會 聯邦德國的最高立法機關。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組成。聯邦議院通過普選產生,每屆任期4年。主要職權是:制定和通過法律,監督法律的執行;選舉和撤換聯邦;參與選舉聯邦總統;參與選舉聯邦憲法法院和聯邦高等法院的法官;批准聯邦政府同外國簽訂 國際 條約; 對聯 邦總統蓄意損害《基本法》或其他聯邦法律的行為進行彈劾;等等。聯邦參議院由各州政府按人口比例指派3~5名政府成員組成。各州代表任期不統一,由派出的州政府決定撤換。聯邦參議院的主要職權是:提案權(其提案須經聯邦政府提交聯邦議院),並對聯邦議院通過的法案有審議權;對涉及修改基本法以及涉及各州行政和財政的法案或聯邦政府頒布包含上述內容的 條例 擁有否決權;仲裁聯邦政府與某一州的糾紛或沖突;批准聯邦政府對某一州採取強制性 措施 ;參與宣布立法緊急狀態;參與選舉聯邦憲法法院和聯邦高等法院法官;參與批准聯邦政府同外國簽訂國際條約;對聯邦總統蓄意損害聯邦法律的行為提出彈劾;參與對預算、國庫和債務的監督;等等。聯邦參議院實際上是各州政府派駐聯邦的聯合機構。各州政府通過聯邦參議院,參與聯邦的立法和行政事務,對聯邦立法和行政起輔助和牽製作用。聯邦參議院在聯邦與州以及各州之間起平衡和協調作用。
聯邦政府 由聯邦和聯邦各組成,對所有有關聯邦內政、外交、國防、財政、經濟和社會各方面的事務作出決策,進行管理。根據1968年通過的作為《基本法》的補充的《緊急狀態法》,政府在「非常時期」擁有獨攬一切的大權。聯邦是政府首腦和國家行政機關的最高領導人,由總統提名並經聯邦議院全體大會選舉產生。各由提名經總統批准。和各均不設副職,但可有1位部長兼任副。聯邦對聯邦議院負責,各對負責。但聯邦議院只能以積極性不信任投票,即以大多數議員選出繼任者並請求聯邦總統將免職,來表示對聯邦的不信任。聯邦的權力廣泛,主要有:①可不經議會批准或同意改組政府,設置部級機構,規定內閣工作程序,劃定各部職權范圍。②在組閣和政府活動過程中,對各行使提名任免權。③在政府工作過程中,行使制定總的政策指導方針的權力。④如果聯邦要求對他表示信任的提案沒得到聯邦議院的支持,他可請求聯邦總統在21天內解散聯邦議院。但聯邦議院如選出新的,則解散權立即終止。
聯邦法院 司法機關享有廣泛的司法審查權。聯邦法院組織系統分設聯邦高等法院、專門法院和憲法法院。各州設有地方法院、地區法院、州高等法院和州憲法法院。聯邦法院在各州不設單獨的基層法院。州的法院就是聯邦高等法院的下屬法院。聯邦和州是同一個法院系統。憲法法院的地位高於其他法院。聯邦憲法法院有權就與聯邦機構的權利義務有關的憲法問題作解釋;裁決聯邦與各州或各州之間關於憲法的爭議。其成員半數由聯邦議院選出,半數由聯邦參議院選出。
聯邦制度 聯邦德國沿用魏瑪時期的聯邦制。《基本法》規定了聯邦與各州的權力分配及其關系的基本原則:「聯邦的權力得置於州的權力之上」。立法權主要由聯邦行使,行政權和司法權主要由州行使。聯邦有《基本法》列舉的專有立法權和共有立法權,各州有保留立法權和共有立法權。凡經聯邦立法,州與其相違背的立法即 自然 失效。各州無不可剝奪之權,各州憲法也必須符合《基本法》規定的基本原則。行政權和司法權不僅大部分由州行使,而且聯邦還委託州行使部分屬於聯邦的權力。在財政預算方面,聯邦和各州是自主的和獨立的。
選舉制度 聯邦總統和聯邦由間接選舉產生。聯邦議院由直接選舉產生。聯邦議員有一半是按單名選區的多數代表制選出,另一半按比例代表制選出。凡年滿18歲的公民均有選舉權,凡已達法定成年者均有被選舉權。每個選民選舉2次,其中1次投個別候選人的票,1次投政黨的票。全國分248個選區,每個選區選1名議員,選區的候選人均以個人而不以政黨身份出現。比例代表制的選舉則按各政黨得票多少按比例分配議席。分配時要扣除本黨以個人名義獲得的席位,餘下的名額由各黨自行安排。這是比例代表制和多數代表制相結合的一種選舉制度。
政黨制度 實行多黨制。但自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來,在大選中能獲得議席的政黨主要是____民主聯盟-基督____聯盟、社會民主黨和自由民主黨。 根據選舉法規定,在全國沒有獲得5%的選票或直接取得3個席位的政黨不能進入聯邦議院。這加強了大黨的地位,排斥了眾多的小黨。聯邦德國的執政黨必須在議會中佔有半數以上的多數席位,通常都是兩個政黨聯合組織政府。60年代以來,主要是由基督____聯盟-基督____聯盟與社會民主黨輪流組織政府,自由民主黨只是作為兩大黨的聯盟角色。
德國政治形成背景
二戰後,為了避免悲劇的重演,使民主政治制度在德國真正運行和鞏固,在盟國的主導之下,德國開始了大規模的政治 文化 重建。重建運動首先從反省納粹的罪行入手,在此基礎上對公民進行民主政治意識的再 教育 。首先是政府在新的聯邦共和國框架內運行, 以其民主和法治的施政原則和方式影響和引導民眾政治意識的轉變。其次是學校教育在再教育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學校中,政治教育開始被視為系統地學習民主的重要途徑,而民主不僅被理解為政府的組成和運作形式,更被看作是一種生活方式,每個公民都必須去認知、掌握和實踐的。再次是大眾傳媒在肅清納粹餘毒方面發揮了史無前例的作用,通過報紙、雜志和廣播將納粹的罪行公諸於世,使全世界每一個角落的人們都認識和了解了納粹極權統治的真相, 更引發德國人自身的 反思 。為了使大眾傳媒不再像納粹時期那樣成為獨裁統治的宣傳機器,戰後德國對媒體也進行了改造,開始建立公法廣播電視,使其擺脫受制於政府的地位和命運。通過向民眾徵收廣播電視稅來保障其資金來源,維持其運營,在管理方面也保證其獨立性,但由政府和社會各利益團體共同組成的理事會對其進行監理,這樣媒體就得以保持其中立立場,從而保障了充分的資訊自由,使媒體真正成為一個公開和透明的平台,人們可以在其中進行觀念的交流,形成公眾 意見 ,監督並影響政治生活。在這一發展時期,特別是經歷了1967 /1968年被稱為西方!文化大革命的學生運動,公民的政治參與意識受到了洗禮。經過兩個階段的艱苦努力,德國 成功 的完成了政治文化的轉型,民主政治制度的穩定和鞏固也促進了其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德國走出了戰爭的廢墟,成為經濟強大的西方民主陣營中的重要一員。
根據經典的政治 經濟學 原理,經濟制度是上層政治制度的基礎,政治體制的轉變也必將帶來經濟體制的轉變。作為世界上一種獨特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模式,德國的「社會市場經濟」自1948年問世。「社會市場經濟」是西德經濟學家阿爾弗雷德·米勒—阿爾馬克提出的概念。他認為,「社會市場經濟」是依據市場經濟規律進行的、以社會補充和社會保障為特徵的經濟制度,市場自由同社會平等相結合是其原則。一方面,整個經濟的運轉以自由競爭為基本准則,使生產諸要素達到最佳配置,從而保證經濟以最節約、最高效的形式發展;另一方面,為了維持社會穩定,國家以社會救濟、養老金、補貼等再分配手段來調節收入分配,防止和縮小貧富差距,從而避免社會沖突,保證經濟持續和穩定發展。
德國的「社會市場經濟」盡管在其60多年的發展中遭遇過種種困境與挫折,但卻表現出驚人的連續性,是德國政治「變與不變」 歷史 進程中最大的恆定因素。
德國獨特的傳統政治文化,逐步衍生了德國的政治發展史。相對於其它國家的發展而言,德國在發展過程中,政治文化扮演了重要角色。所以,易言之,分析、總結德國的傳統政治文化不僅對於了解德國的政治發展史,而且對於認識今天德國的政治現實及其發展走向,均具有可資借鑒的地方。
第一,國家主義
德國的國家主義首先表現在德國民族國家的建立和國家統一問題上。德國的歷史——確切地說,是民族國家建立、國家統一問題——一直是德國人憂心的話題。在第二帝國建立之前,德國一直都處在四分五裂和落後的狀態,未能形成一個統一的民族國家。自到第二帝國的建立,德意志才結束了長達952年的分裂狀態。從此,德國作為一個統一的近代民族國家在歐洲崛起。在德國的古典哲學家的中,實現國家和民族的統一是其政治思想的重要課題之
一。在他們看來,德意志民族的統一和復興的根源和力量在於發揚「民族精神」。一個民族之所以作為一個民族而存在,根本在於它的文化、宗教、道德和風尚等精神力量。他們甚至誇大德意志文化的成就,提出日爾曼是優秀民族,因此應當承擔起領導世界責任的謬論。德國的國家主義,還表現在二戰前希特勒吞並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區,佔領奧地利等一系列行動中。這種國家主義還可以從側面得到明證。德國在20世紀霸行歐洲的歷史,是很多歐洲國家不可忘卻的「集體記憶」,正是這種「集體無意識」使得德國的鄰國一直將德國視為真正的威脅。在1990年東德和西德統一之後,東德之所以能夠實現向民主和市場經濟的轉型,這一點在後 社會主義 國家被視為一個例外。其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它通過和平的非暴力的方式,而不是流血政治或者說是充滿血淚的戰略;第二、也是更重要的是,民主和市場經濟轉型的實現伴隨著一種強烈的民族感情沖動——東德人高呼「我們是一個民族」。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所以東德的民主和市場的轉型又被視為內生的民主化過程。
總之,德國的國家主義,貫穿於德國發展過程的始終。既要解決將所有講德語的人都統一於唯一的德國之下,也要解決由於與領國相比自身建國的遲滯、國家主義者抱負的失敗而導致的人民內心的普遍創傷和挫折感,還要解決由創傷和受挫所導致的更極端的國家主義,或許後兩者比單純的「統一」問題更難解決。
第二, 傳統文化 的禁錮
雖然德國戰後在政治文化轉型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鞏固了聯邦共和國的民主體制,促進了政治現代化的不斷發展,但是轟轟烈烈的重建運動並非沒有局限性。直至今天,德國的傳統文化仍然在相當的程度上模鑄著其政治生活, 這既體現在其政府運作方式方面, 也體現在公民政治參與方面。表現主要如:第一,對公民的政治參與影響。從公民的政治參與角度來看,由於德國在歷史上形成了國家至上主義和避免沖突的政治文化傳統,不同個人、階層和集團之間公開的利益競爭被認為並不一定有利於社會的穩定和發展。第二,電視傳媒受到政治勢力的影響。公法廣播電視所播出節目的44% 是信息和教育節目,它們為戰後的
政治文化轉型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直到1984年以後在聯邦德國才出現私人廣播電視,以播出 娛樂 節目為主,其市場佔有率和廣告收入直線上升,很快就形成了與公法廣播電視相競爭的局面。而公法電視台近年一直受到批評,因其日常經費來自 稅收 ,使其難免不受政治因素的影響。
戰後德國的經歷表明, 外在的因素「社會市場經濟」也發揮著不容忽視的影響。
德國的市場經濟是創新的第三條道路。
「社會市場經濟體制」是介於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的中間路線,它是自由與秩序的結合,強調效率和公平的平衡。有德 國學 者指出:效率與公正不是彼此對立、而是相互補充的。效率的對立面不是「公正」,而是「沒有效率」;沒有效率就意味著浪費,就是在毀滅資源。效率亦是公正的一個組成部分,效率與公正兩者兼而有之就是一種第三條道路。艾哈德領導實施的社會市場經濟就是一種第三條道路。
實行經濟領域的 民主制度 。
社會市場經濟體制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是實行經濟領域的民主制度, 即在企業內部實行共決權制度,即企業雇員有權參與企業的決策。共決的形式主要表現在雇員通過企業監事會參與企業決策,特別是關於勞動權利和勞動條件等方面的決策。通過實行這一制度,在企業這一微觀單位里,雇員與僱主之間形成了合作的關系,而這樣的制度安排首先是針對保護勞工權益的,它的作用已經超越經濟范疇,成為維系社會團結和整體利益的有效工具。不僅在企業這一微觀層面,與之相適應地二戰後德國在宏觀層面上也形成了一種協商體制,即在勞動領域牽涉勞工的工資、津貼、勞動條件和解僱等切身利益問題時,不是由僱主單方面來決定,而是由勞工與僱主兩大利益集團平等協商共同制定相關的標准。
聯邦德國戰後的經濟奇跡不僅使經濟迅速恢復活力並取得巨大發展,同時極大地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從客觀上驗證了社會市場經濟的巨大成功,使人們對它產生了深刻的認同。它的影響和貢獻不僅僅局限在經濟領域,因為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是緊密相聯、相輔相成的,社會市場經濟所體現的自由競爭和經濟民主、公正的原則與戰後德國建立的政治民主原則和體制是一致的。因此,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既奠定了民眾認同戰後德國民主體制的物質基礎, 同時也通過經濟生活對人們思想和行為方式的深刻影響,奠定了民主體制的觀念基礎。
德國的政體與我國的比較
無論是在國情還是思想文化方面,德國與我國有著許多相似的地方。所以德國走過的道路也許也就是我們將來要走的路。我國要在發展的各方面借鑒德國的 經驗 和教訓。在傳統文化方面我認為它的積極作用要大於它消極的一方面。我們不應該一味的去排斥傳統文化,而是學會去利用,就像德國在充分的利用的自己的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沒有錯,錯的是我們沒有正確利用傳統文化。當然,這不是一句話的事情,需要我們要花費一定時間和精力,我們現在需要的沉下心來,通過不斷的實踐來挖掘我們傳統文化與現代相結合的地方。這樣的結果是雙贏。
伴隨著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是必然的。我國現在要建立和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應該說這是根據我國國情提出的。但是在一些發展理念和發展思路方面
應該多借鑒德國的經驗,德國的第三條道路就是我國對經濟體制改革和完善的目標,社會市場經濟體制把效率和公平並重的結合起來,這是最基本的理念,然後法律和制度安排等都遵守著這個理念,這樣發展才不會出現誤差。而我國在這方面還存在這諸多問題,效率和公平沒有實質意義上的對等,相關的配套設施也不太完善。另外,德國的市場經濟體制從保持著良好的延續性,在遇到問題是不斷的完善體制而不是否定根本,這也是我們需要借鑒的。
德國的政治體制改革是成功的,現階段我國也在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在經濟文化方面我們要借鑒德國的經驗,把握住正確的方向,我相信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也一定能夠成功。 參考文獻:
1、陳志斌.《德國政體教程》.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馬敏.德國選舉制度對政黨政治的影響分析[J].《德國研究》.2002
3、吳志成.《當代各國政治體制:瑞士和德國》.蘭州大學出版社.1998
猜你感 興趣 :
1. 19世紀末德國崛起的原因
2. 高二下冊歷史期末質量檢測試題
3. 德國二戰歷史簡介
4. 廣東惠州市高三歷史調研試卷
5. 德國十一月革命的歷史介紹
6. 高考歷史考點: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體的建立復習題
Ⅷ 德國的歷史是怎樣的
公元前境內就居住著日耳曼人。公元2-3世紀逐漸形成部落。10世紀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國家。13世紀中期走向封建割據。18世紀初奧地利和普魯士崛起,根據1815年維也納會議,組成了德意志邦聯,1848年德國各地爆發革命,普魯士於1866年的「七星期戰爭」中擊敗奧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聯邦,1871年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建立。該帝國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因戰敗而宣告崩潰。1918年11月德意志建立魏瑪共和國。1933年希特勒上台實行獨裁統治。 德國於1939年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5月8日德國戰敗投降。戰後,根據雅爾塔協定和波茨坦協定,德國分別由美、英、法、蘇四國佔領,並由四國組成盟國管制委員會接管德國最高權力。柏林市也劃分成4個佔領區。1948年6月,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並。翌年5月23日,合並後的西部佔領區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7日,東部的蘇占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從此正式分裂為兩個主權國家。 德國作為一個地理單元在歷史上曾經幾經分裂,最近的一次分裂是上個世紀的四十年代末,當時德國分裂為東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國,The Gelman Demokratik Republik, GDR)、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The Fedelal Republik of Gelmany, FRG)兩個國家。並於1990年10月3日再次統一。
3.2.古代歷史
據推測,日耳曼部落的進化發生在青銅時代或者最晚是鐵器時代。公元前1世紀,部落開始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德國北部逐漸向南、向東和向西擴散,與伊朗人、波羅的人、凱爾特人的高盧部落以及東歐的斯拉夫人發生接觸。除了史料記載的日耳曼人與羅馬帝國的接觸以及考古發現外,科學家對早期日耳曼人歷史知之甚少。在奧古斯都的統治時代,羅馬帝國軍隊開始入侵德意志地區,日耳曼部落在抵抗過程中逐步掌握了與羅馬軍隊相類似的戰斗戰術。公元9年,舍羅斯克人首領阿米紐斯(Arminius)在條頓堡森林戰役中戰勝瓦盧斯所領導的羅馬軍團,位於萊茵河和多瑙河以北的德意志地區才得以獨立於羅馬帝國之外。至公元100年,日耳曼部落已在萊茵河-美因河-多瑙河沿岸定居,占據了如今德國的大部分地區。3世紀,出現了許多較大的西日耳曼部落,包括阿勒曼尼人、法蘭克人、薩克森人和弗里斯蘭人等。 嚴格意義上的德國歷史開始於公元919年。在這一年,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取得了東法蘭克王國王位,建立了德意志王國。亨利一世的兒子奧托一世繼承王位後為了取得所謂上帝授予的皇權,於公元962年強迫教皇約翰十世在羅馬給他加冕,稱為「羅馬皇帝」,德意志王國便稱為「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史稱「德意志第一帝國」。神聖羅馬帝國始終不是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國家。隨著地方封建勢力日益強大,皇帝的權力便不斷衰落,形成了不少的邦國。德意志是第一個戰勝羅馬帝國的民族。在這四分五裂的帝國中,最大的兩個邦國是普魯士和奧地利。
3.3.近代歷史
在17-18世紀時,它們都發展成為當時歐洲大陸的強國。19世紀初,當拿破崙佔領德意志時,取消了德意志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號,有名無實的神聖羅馬帝國就不復存在了。19世紀後半期,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實現了德國在普魯士控制下的統一。1864年對丹麥戰爭後,普魯士(德國)和奧地利迫使丹麥割讓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地區。在1866年普魯士和奧地利的戰爭中,奧地利敗北,於是奧地利不得不脫離德意志邦聯。德意志邦聯解體後,代之而起的是包括美因河以北所有各邦在內的、由普魯士主導的北德邦聯。普魯士在1870年爆發的普法戰爭中擊敗法國,翌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是為「德意志第二帝國」,這是德國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統一。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的失敗和德意志帝國的瓦解而告終。戰爭也導致德國第一次建立了聯邦共和國,史稱「魏瑪共和國」。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建立了法西斯獨裁統治,宣告了魏瑪共和國的終結。這個由阿道夫·希特勒統治的法西斯德國號稱「德意志第三帝國」。1939年3月法西斯德國軍隊開進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德軍突然襲擊波蘭,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這次世界大戰共有61個國家和地區參與,20多億人口被捲入其中,9000多萬士兵和平民傷亡,使世界陷入一片黑暗。1945年5月8日,德國在投降書上簽字。
概況:日耳曼人(German)是歐洲的古代民族之一,公元前5世紀起,分布在北海和波羅的海周圍的北歐地區,古羅馬人稱之為日耳曼人。大約在公元前半個世紀,大部分日耳曼人開始
定居在萊茵河以東、多瑙河以北和北海之間的廣大地區,地區稱為「日耳曼尼亞」。
公元800年,法蘭克王國在查理大帝統治時期達到鼎盛,成為法蘭克大帝國。大帝國中有許多講德語的日爾曼部落,這些日爾曼部落人所講的方言被稱為「德意志」。公元814年查理大帝去世,法蘭克帝國隨即分崩離析,在瓜分各種遺產的過程中,形成了東、西兩個王國。這兩個王國的政治分界線大致就與德語和法語之間的語言界限相當。講法語的西法蘭克王國後來演變成今天的法國,而講德語的東法蘭克王國的居民在此後的長期生活中也逐漸產生了一種「同屬一國」的感覺,他們不但用「德意志」來稱呼自己的語言和人民,還用它來命名自己的國家。
人們習慣上以公元911年作為東法蘭克帝國向得意志帝國轉變的開始。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在德國1000多年的歷史上曾經歷過三個帝國和一個共和國。1、第一帝國是指公元962-1806年的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法蘭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選為第一位德意志國王。1806年,帝國被拿破崙一世推翻。2、第二帝國是指1871-1918的德意志帝國。1870年在普法戰爭中,普魯士擊敗法國,於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鐵血宰相貝斯邁功不可沒,第一次統一德國。3、第一共和國1914年開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的失敗和第二帝國的瓦解而告終。戰爭也導致德國第一次建立了聯邦共和國。由於共和國憲法是在魏瑪城召開的國民議會上通過的,因此這個共和國又稱為魏瑪共和國。4、第三帝國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帶領納粹黨上台執政,魏瑪共和國結束。第三帝國是指1933-1945年的法西斯德國,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第三帝國宣告完結。德國為美、英、法、蘇分區佔領。
1949年5月,在美、英、法合並的西佔區通過《基本法》,宣布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即西德)。同年1O月,蘇聯佔領區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即東德)。 1990年7月實行了貨幣統一,1990年10月3日實現了政治統一,即國慶日。
Ⅸ 德國的歷史的怎樣的順序如何
德意志國家位於北海、波羅的海和阿爾卑斯山(東段)之間,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土地肥沃。早在青銅時代晚期(公元前500年),日耳曼民族就已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日德蘭半島、威悉河和奧德和之間的北德低地平原定居。公元前2世紀末,日耳曼各部族已推進到德國中部和南部,趕走了生活在那裡的凱爾特人,並開始與高盧的羅馬人有了接觸。
公元4世紀,匈奴人入侵哥特王國。東日耳曼人中的汪達爾人、勃垠第人和哥特人於是背井離鄉向西、向南遷移;而西日耳曼人則在北海和阿爾卑斯山之間給自己開辟了生存領域。其間生活著6個大的部落群,即佛里斯人、薩克森人、法蘭克人、圖林根人阿雷曼人和巴伐利亞人。法蘭克墨洛溫王朝的軍事首領克洛維及其繼任者於公元500左右統一了法蘭克人居住的地區,打敗了羅馬駐高盧的最後一任總督,政府勒阿雷曼人並把西日耳曼其餘各族的大部分統一在一個王國中。由於克洛維皈依了基督教,基督教變得以在整個法蘭克王國傳布。法蘭克國王中最重要的一位君主是查理大帝。公元800年,他由羅馬教皇加冕稱帝,號為「羅馬人的皇帝」。從此他就成了古羅馬世界的皇帝和基督教會的保護人。
查理帝國幾乎包括了現今的整個法國、義大利和以艾德爾河、易北河、薩勒河、多瑙河及德拉瓦河為界的歐洲中部地區。這個強大的帝國在它的繼任者統治時期多次分裂,分裂後的每個國家有各自走上了自己的發展道路。這樣,在一個世紀內,加洛林王朝達帝國便分為西法蘭克王國、東法蘭克王國和勃垠第——普羅旺斯——義大利中部王國,從而在政治上完成了歐洲的重新劃分。這一新秩序為中世紀和近代諸國分立的格局奠定了基礎。
加洛林王朝的最後一位君主於公元911年去世。東法蘭克王國的公爵們推選康德拉為國王。康德拉一世的當選意味著完整的法蘭克王國的分裂和德意志歷史的開始。東法蘭克居民使用的語言是「德語」(這個詞源於古高地德語的diot,意即人民),從10世紀中葉起,人們便把使用這種語言的人所在的國家稱為「德意志帝國」。
康德拉一世並沒有建立起實際上的王權來對付其他部落的公爵。年輕的德意志帝國的統一與鞏固是在由他推薦並經公爵們推選的繼任者、薩克森公爵亨利和他的兒子奧托手中完成的。因此也有人認為,德國歷史開始於橫利益是取得東法蘭克王國王位、建立德意志王國的919年。公元926年,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皇加冕稱帝。作為所有基督教徒的世俗首腦和西方教會的保護人,奧托一世統治者原查理帝國的東部和義大利的絕大部分地區。這個地區後來取名為「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持續存在了8個世紀之久。
中世紀的德意志皇權崩潰之後,在義大利,古希臘羅馬文化的價值被重新發現。通過對古代世界古典作品的研究,人與上帝、自然界和藝術之間建立了新的關系。文藝復信從根本上動搖了封建統治和教會神權的基礎,使新思想文化大為發展並廣泛傳播。在這思想、政治、社會和宗教的動盪時期,具有批判和理性主義思想的人文主義者率先起來反對日益暴露出來的腐敗現象。也正是在這時,馬丁·路德懷著對宗教的一片虔誠向教會發起了進攻。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導言》中指出:宗教改革和文藝復興「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得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馬丁·路德正是這樣一位巨人,是一位為德國的獨立自由而戰的英勇鬥士。1534年,路德把全部《聖經》譯成了德文,「是它成了人民大眾的書,成為真正的、有生活意義的書,普及整個社會的書。」(戚美爾曼語)從而給廣大民眾提供了一件反對剝削壓迫的有用武器。
德國文化史上最輝煌的時期當是古典人文主義時期,即從萊辛誕生(1729)到歌德逝世(1832)的一百年間。緣起於法國的啟蒙運動,用理性反對信仰,用科學反對宗教,成了資產階級政治革命的先導,最終把歐洲各民族的所有學者都卷了進來。18世紀下半葉,啟蒙運動也在德國興起,只是由於當時沒有一個全體德意志人民共同為之奮斗的政治和經濟目標,這一運動的思想也便沒能變為政治現實。暴君當道,林立的小邦把德國弄得支離破碎,德國的思想和政治生活中的深刻矛盾依然起著決定性作用。也正是在這種情勢下,德國古典人文主義才形成了自己的獨特傳統。
德國啟蒙運動時期的主要思想家是萊辛。他為建立德意志民族的現實主義文學和戲劇,為清除宮廷貴族的影響和盲目崇拜法國古典主義傾向進行了長期的斗爭。他的美學論著《拉奧孔》和《漢堡劇評》奠定了德國現實主義文藝理論的基礎。它的理論和創作體現了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精神,對德意志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18世紀60年代,作為啟蒙運動的繼續和發展,德國文學界興起狂飆突進運動。詩人歌德是這場運動的旗手,哲學家赫爾德則是這場運動的精神領袖。狂飆突進運動的主要特點是:一、主張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實現個性的解放;二、崇尚「天才」,認為「天才」體現了個性得到了充分發展的、完美的人的形象;三、提倡「回歸自然」,與大自然一起生活。所有這些,無疑都是具有反封建的進步傾向。這一時期,青年格的創作了使他蜚聲世界的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青年席勒創作了將狂飆突進運動的戲劇推到一個新階段的劇本《強盜》、《陰謀與愛情》。這兩位天才當時及後來創作的偉大作品,成了德國各點文學的主體和靈魂。
緊跟在狂飆突進之後,德國古典哲學也誕生了。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康德、費希特和黑格爾。康德把自己的哲學定義為「批判哲學」。在某種程度上,他的哲學概括了人類歷史的積極成果,從根本上推翻了統治歐洲達三百年之久的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為德國古典哲學發展認識的辯證法開辟了道路。費希特從康德哲學出發,清洗了康德哲學中的唯物主義成分,即「自在之物」,抓住了康德哲學中的「自我意識」或「自我」(即「我思」),把它發展成「知識學」的主觀唯心主義體系。因此黑格爾說「費希特的哲學是康德哲學的完成。」合格二是德國古典唯心主義辯證法的集大成者。其哲學是直接從康德、費希特、謝林等人的哲學出發,並在對他們哲學的批判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他關於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的辯證發展的思想,是他的「絕對唯心主義」體系的合理內核。恩格斯因此評價說「黑格爾第一次——這是它的巨大功績——把整個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寫為一個過程,即把它描寫為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轉變和發展過程中,並企圖揭示這種運動和發展的內在聯系。」
德國古典哲學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來源之一。馬克斯、恩格斯批判的改造了德國古典哲學,尤其是黑格爾和費爾巴哈的哲學,吸取了黑格爾哲學的「合理內核」核費爾巴哈哲學的「基本內核」,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學說,即馬克思主義哲學,使哲學思想發生了革命性變革。他們把自己歷史哲學的、社會分析性的和政治方面的思想,先後寫進了《共產黨宣言》和《僱傭勞動與資本》,進而在《資本論》中大大充實並發展了這些思想。
德國古典人文主義還創造了德意志音樂這一及其寶貴的世界財富。巴洛克音樂的代表人物巴赫、韓德爾,古典音樂的代表人物格魯克、貝多芬等都是世界級的音樂大師。
從1970年起,浪漫主義開始滲入德國的精神生活。在文學和藝術方面,浪漫主義使對古典主義人文主義的反叛。當然,德國浪漫主義上級上遠遠超越了文學和美學領域的范疇,波及科學、語言、經濟乃至政治等幾乎所有領域,對後來的德意志歷史進程產生了深遠影響。德國浪漫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施萊格爾兄弟、蒂克、諾瓦立斯、霍夫曼、克萊斯特、艾興多夫以及格林兄弟等等,當然還有詩人海涅。1833年,海涅出版了他的美學巨著《論浪漫派》,為其實已經走向衰微德浪漫主義做了總結。
普法戰爭結束之後,普魯士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並於1871年建立了德意志帝國。這是「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傑作,也是19世紀下半葉具有重大意義的歷史史實。帝國創建之時,德意志的絕大部分居民還在農村及中、小城市中生活和工作。隨著工農業的飛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居民的職業結構和社會結構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在工業生產方面已經趕上了英國的領先地位,工農業生產總量已超過英國,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
俾斯麥的專橫終於導致了他1890年被年輕的皇帝解職。他執政的最後幾年,德國國內的政治生活陷於僵化;科學和工業的日益發達也要求社會走民主主義和議會主義道路。1896年,年逾八旬的俾斯麥參觀了漢堡港,那裡桅牆林立,數不清的其中機的巨筆在盡情揮舞,面對眼前的一派繁忙景象,老人驚嘆:「這是一個新的、改變了的世界,是一個新的時代!」
從19世紀後半葉起的這一百多年間,德意志國家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了越來越引人注目的角色。繼承著一個偉大民族的精神和傳統,在德意志那塊豐饒的土地上,又產生了許多令人仰慕的哲學家、政治家、工業家、科學家和藝術家。他們用自己的不懈奮斗和不凡成就,為整個人類歷史的進步做出了卓越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