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戰美國為何對抗德國
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次日美國對日本宣戰,而德國此前與日、意結成軸心國集團,抗擊日本實際上就是對抗德國,再有提醒一句,如果非要選一個最有可能與德國瓜分歐洲的國家,應該是蘇聯,因為蘇聯之前與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而這個條約實際上就為德國閃擊波蘭埋下伏筆,因為那時波蘭向盟友蘇聯求救,而蘇聯並未發兵,因為蘇聯覬覦歐洲也已經很久了,最後為蘇德開戰是因為希特勒想實現統一歐洲夢想而攻打莫斯科所導致的。
『貳』 一戰後德國已經崩潰,為何英、美沒有趁機打壓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當時世界各大洲,基本都被捲入到戰爭的泥潭中。而德國,則是當時的主要參戰國之一。德國在一戰的損失非常慘重。除了被法國割走魯爾工業區,德國還要支付巨額的戰爭賠款。這種情況下的德國,已經很難再應對打擊了。不過,奇怪的是。原本跟德國站在對立面的英國跟美國卻對德國伸出援手,為德國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幫助度過了這場戰後危機,並且在那以後,重新復甦起來。英、美兩國為什麼會對德國提供援助呢?難道是出於大公無私的精神,還是有其他原因呢?
第一點:一個崩潰的德國,對於歐洲,或者美國都沒有好處。因為德國崩潰後,沒有一個國家能拿走自己的賠款。德國曾經因為要支付巨額戰爭賠款,加印過超量的貨幣。這些貨幣流入到德國境內後,很快引起德國貨幣的貶值,德國的經濟一片混亂。德國人手上拿的錢,已經成了廢紙。他們連一塊麵包都買不回,只能淪為孩童的玩具。
到了最後,德國人根本付不起戰爭賠款。尤其是法國出兵十萬,佔領德國的魯爾工業區後。法國當時打的口號就是要德國人拿出應付的戰爭賠款。魯爾工業區是德國最重要的工業基地,被認為是德國的心臟。可即使這樣,德國依然拿不出賠款。最後,德國國內出現大罷工,國內一片混亂。也正是在這件事,英、美兩國才轉而放鬆對德國戰爭賠款的所要,同意以延期的方式進行。甚至到最後,英國兩國還轉而扶持了德國。
第二點:英國對戰後的部署。一戰結束後,整個歐洲的形勢發生了巨大改變。各個國家的實力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英國欠了美國一屁股債,實力備受挫折。法國則迎頭趕上,成為歐洲最強,德國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這時候的英國,十分不願意看到法國的崛起。所以,英國就打算聯手德國,共同抵禦法國。這也是英國慣用的一種外交手段。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聯手較弱的國家,對付最強的國家。而一個實力強勁的德國,遠比一個陷入崩潰的德國,更有實力牽製法國,從而維護英國的地位。而且,對於英國來說,他們是一個以貿易為主的國家。德國的廣闊市場依然等待他們去開辟。如果德國崩潰,自己可就一分錢都撈不到了。
第三點:美國對戰後的部署。如果說整個一戰當中,所有的歐洲國家都吃了大虧的話,那唯一獲得實際好處的,就只有美國。美國在戰爭接近後期的時候進入,從而收益頗豐。他讓英國人欠下自己一大筆戰爭賠款,成為英國最大的債權國。美國也一舉成為當時世界上的頂級強國,全球的中心。這個時候的美國,可以說是野心勃勃。他們想成為世界的領導者。既然是全球的領導者,自然也不願意看到在歐洲大陸上,另一個歐洲霸主的出現。所以,法國在有意無意中,成了美國的打壓對象。不過,對於英國。美國同樣不希望看到它的崛起。所以,他們援助德國,也是希望共同牽制英國跟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