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脫媒市場在哪裡

德國脫媒市場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3-08-16 15:03:11

1. 當代國際銀行的發展趨勢及其特點。急,謝謝~~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及信息網路技術的迅猛發展,當前世界各國金融業發展已明顯呈現以下十大特徵和趨勢:一是金融管制放鬆化;二是金融創新化;三是金融市場雀陪全球化;四是融資證券化;五是銀行經營國際化;六是銀行業務全能化;七是銀行資本集中化;八是金融業電子網路化;九是國際貨幣結構多元化;十是金融監管國際化。

一、金融管制放鬆化

20世紀80年代以前,西方國家普遍對利率實行管制,如制定存款利率最高限,規定商業銀行不得對活期存款支付利息等等。雖然這些管制對穩定金融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到80年代以後,這些早期形成的金融法規實際上已很難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而且,金融管制對金融業的某些消極作用,也在相當程度上激發了西方各國金融創新的熱情。正是基於這一背景,西方國家紛紛掀起了以「自由化」為特徵的金融改革浪潮。首先是價格自由化,即取消存款利率限制,放開匯率管制,取消證券交易中的固定傭金制度;其次是擴大各類金融機構的業務范圍和經營權力,使其公平競爭;三是改革金融市場,放鬆金融機構進入市場的限制,豐富金融工具和融資技術,加強和改善金融市場的管理;四亮歲手是實行資本流動自由化,相繼放寬外國資本、外國金融機構進入本國金融市場的限制,以及本國資本和金融機構進入國外市場的限制。

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提出了新的金融改革方案,逐步放鬆對存貸利率的管制,力圖改革其舊的金融體制。1999年底,美國還頒布實施了《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該法案最終廢除了形成於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中的主要條款,消除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之間的行業壁敬嫌壘;改革跨州銀行法,統一國內金融市場;允許工商企業對金融機構擁有更多的所有權,以此拓展金融機構的資本來源。在日本,放開利率的存款(包括大額定期存款、貨幣市場證券、大額存單和外匯存款等)在銀行和其他金融儲蓄機構吸收資金總額中的比重。從1989年起,日本對短期貸款基準利率的確定方法也進行了改革,以前主要根據貼現率確定基準利率,現在則考慮融資成本和其他多方面的因素。在逐步放開利率的同時,日本還對其銀行法第65號條款進行了改革,取消了銀行與其他金融服務業之間的行業限制。日本《1981年新銀行法》和修改後的《證券交易法》規定銀行可以經營公債,同時允許證券公司從事大額可轉讓存單的交易,允許其設立中期債券基金,並用這些基金開設現金管理賬戶。此外,證券公司還獲准向顧客發放以公債為擔保、不限用途的貸款。在英國,1986年10月27日,倫敦股票交易所允許外國銀行、保險公司以及證券公司申請成為交易所會員,允許交易所以外的銀行或保險公司甚至外國公司100%地購買交易所會員的股票,此次改革被人們稱之為金融「大爆炸」,其核心就是利率的自由化和金融業務的自由化。在1985年,歐共體推出了「銀行業協調第二指令」的金融改革方案。該方案規定:一是歐共體成員國的金融機構在本國獲得營業執照以後,均可在其他成員國設立分支機構,經營母國所批準的諸如存款、租賃、參與股票發行、投資管理等廣泛的金融業務,而不考慮東道國的銀行是否允許經營這類業務。二是在對待非成員國金融機構方面,遵循對等原則,凡給予共同體銀行與本國金融機構同等待遇的非成員國,其銀行也可在歐共體獲得同等待遇。這一期間,許多發展中國家在「金融深化」理論的影響下也逐步實行了金融體制改革。例如,減少政府對金融的干預;實行商業銀行民營化;實行利率自由化;實行金融對外開放;放鬆金融管制等等。從一定意義上講,這些改革提高了金融效率,促進了金融體系的完善與發展。

90年代以來,雖然先後出現了諸如墨西哥金融危機、巴林銀行倒閉及亞洲金融危機等惡性事件,一定程度上延緩或阻礙了金融自由化的進程,但從總體趨勢看,隨著美國、日本、歐共體等西方主要國家金融改革方案的實施和生效,以及各國金融監管水平的提高,各國金融發展必將滲入越來越多的市場化和國際化因素。

二、金融創新化

一般而言,金融創新主要體現於期權和期貨交易的發展,證券市場上大量新的交易方式和金融工具的出現,以及銀行國際業務中貨幣和利率的互換、票據發行便利和遠期利率協議等新的交易技術和業務的發展。

20世紀60年代初,金融創新主要是逃避金融控制和資本管制,這一時期最具代表性的金融創新即是歐洲貨幣、歐洲債券和平行貸款。在70年代,金融創新與60年代卻有所不同,創新主要是轉嫁市場風險,浮動利率票據、貨幣遠期交易及金融期貨等是這一時期最具代表性的金融創新。到了80年代,金融創新的進程日益加快,至80年代中期,金融創新達到高潮。這一時期的金融創新主要是融資方式的創新。根據十國集團中央銀行研究小組的報告,8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金融創新為票據發行便利、互換交易、期權交易和遠期利率協議,並被稱之為80年代國際金融市場上的「四大發明」。

90年代以來,金融自由化的浪潮仍在持續,西方國家普遍放鬆對國內金融市場的管制,並為本國居民進入歐洲債券市場融資提供方便。與此同時,發展中國家也加快了金融改革的步伐,放鬆金融管制,使銀行和金融體系更加面向市場。金融業競爭激烈化,金融機構向客戶提供符合需要的優質服務,也在相當程度上促進了金融創新的發展。雖然1994年和1997年爆發了兩次金融危機,以及多次類似於巴林銀行倒閉事件的巨額損失案例,但這些並不能也不應阻止世界各國的金融創新,目前只是到了必須對金融創新的各種工具和方式進行規范和管理的時候了。

三、金融市場全球化

金融市場全球化是指由於科技進步、金融創新及金融管理的自由化,使得各國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緊密連接,逐步形成一個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的有機整體。伴隨金融的自由化,發達國家為了減少競爭成本、降低與防範投資風險,不斷開拓金融市場,尋求新的金融交易方式。在此背景下,許多發展中國家也積極投入到更加開放和統一的金融市場的發展潮流中,與發達國家或地區的金融市場相互聯結,構成全球化的金融市場運作體系,從而在時間和空間上縮短了國際金融市場的距離,實現24小時不間斷營業。許多發展中國家和東歐轉型國家,為了加速發展本國經濟,實施趕超戰略,不得不「打開門戶」融入國際經濟、金融大循環,由此而產生了大批新興的金融市場。目前,香港、新加坡、巴林、巴拿馬、開曼群島等地都已成為世界上重要的離岸金融市場。而且,這些離岸金融市場已成了「二級批發市場」和「中轉站」。離岸金融市場不但促進了各國之間多邊信貸關系和貨幣信用制度的日益發展,使生產和資本的國際化趨勢日益增強;而且還可以通過國際金融市場借貸資金的流入,以增加本國國際收支中資本項目的盈餘,提高本國國際金融業務的技術水平,不斷適應金融市場國際化發展的客觀需要。

應該說,金融市場全球化既給世界經濟和金融帶來了積極的影響,促進了全球性的金融活動,方便了國際投資,有利於各國的經濟增長;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特別是各國金融市場聯系越密切,相互依賴程度就越加深,只要某一金融市場發生動盪,就會迅速地影響或波及到其他金融市場,引起不同金融市場的聯動效應。因此,這種潛在的金融風險無疑對各國金融監管的國際協調與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挑戰。

四、融資證券化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際金融市場上出現了「融資證券化」特徵,即融資由銀行貸款轉向具有流動性的債務工具,籌資者除向銀行貸款外,更多的是通過發行各種有價證券、股票及其他商業票據等方式,在證券市場上直接向國際社會籌集資金,資金供應者在購進債券、票據後也可以隨時把擁有的債權售出,轉換為資金或其他資產。融資證券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金融工具的證券化,即不斷通過創新金融工具籌措資金;二是金融體系的證券化,指通過銀行和金融機構借款的比重下降,而通過發行對第三方轉讓的金融工具的比重相對提高,即所謂資金的「非中介化」或「脫媒」現象。

80年代以前,國際信貸是國際融資的主要方式,大大超過國際債券籌資額。80年代以後,國際債券的地位逐年上升。1981—1988年國際債券占國際籌資總額的比重分別為26.4%、42.4%、48.2%、45.3%、58.9%、70.9%、59.02%、62.8%。U85年國際債券在國際籌資總額中所佔比重首次超過國際信貸,此後國際債券所佔比重越來越大。目前這一比重已大體維持在70%左右。

在美國,融資證券化表現得最為顯著,幾乎滲透到經濟生活中的各個角落,並成為投資銀行業新的角逐領域。首先,銀行將其資產證券化,即將其應收賬款或放款等較不具流動性的債權資產匯成一組,出售給第三者以發行債券來籌集資金。截至1988年末,銀行證券化的抵押貸款已達7700億美元。到1990年底,全美抵押貸款的1/3都已證券化;從1983—1990年,美國貸款銷售由270億美元上升到1900億美元。銀行資產的證券化,既減少了信用風險,也提高了資本資產比率。因此,它是大銀行利用自身優勢,將傳統借貸市場與證券市場有機結合的成功嘗試。其次,非金融企業籌資證券化,大企業在金融市場上發行債券或商業票據籌集資金。從1984—1989年,美國債券籌資額占籌資總額的比例依次為41%、55.7%、69.2%、82.3%、65.8%、63%。1990年以後,債券籌資無一例外地超過信貸籌資。在證券化進程中,商業票據的發行部分取代了銀行對公司的短期信貸。1995年美國非金融公司通過發行商業票據籌集的資金與從銀行得到的貸款基本持平。

近20年來,國際融資證券化促進了國際資本市場的長足發展。相對而言,國際債券市場的發展要快於股票市場的發展,特別是國際浮動利率債券的發行,它已成為當前國際融資中的一種極其重要的方式,不僅促進了國際資本的自由流動,而且還刺激了各國的經濟增長。

五、銀行經營國際化

自80年代以來,金融管理的放鬆、銀行經營風險的加大、金融工具的不斷創新、全能制銀行的興起以及跨國結算體系的發展,無一例外地導致了銀行經營國際化趨勢的不斷加快。銀行經營跨國界發展,不但加速了國際資本流動及新的金融工具和技術的廣泛運用,而且加速了金融市場的全球化進程。

整個80年代,世界各大銀行都致力於在世界各大洲、各個國家廣設辦事處、代表處和分行,建立海外附屬行以及附屬的金融機構,甚至建立非金融性質的分支機構,並與其他銀行組成合資銀行或國際銀行集團。在此方面,日本銀行的海外擴張的確是引人注目的。據統計,1983—1989年,國際銀行業資產從22330億美元增加到51392億美元,其中日本銀行的資產從4750億美元增加到19672億美元,增幅達330%,已佔到所有資產的38.3%;而美國的銀行資產從6080億美元增加到7274億美元,增幅只達19.6%,比重也僅佔14%。

到90年代初,發達國家、亞洲新興工業國家以及一部分發展中國家的大銀行,紛紛在其他國家廣設分支機構,以壯大自身力量。例如,美國花旗銀行在65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135個分行。在韓國,截至1990年底,外國銀行分行已達67家,外國銀行設立的辦事處也有60多家。有關資料顯示:僅1992年世界排名前200位的大銀行中,境外資產平均比例達36%的銀行就有25家,達27%的約50家,佔19%的約100家,而且越是大銀行,境外資產比例就越高,境外業務量也越大。

90年代以來,銀行經營國際化進一步向全球化發展,並逐漸形成銀行國際業務與國內業務的合理分工,即大銀行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競爭,中小銀行則在國內金融市場上發展。即使在同一個集團內部,不同機構之間也有類似的「分工」。當然,這種分工並沒有嚴格的界線,更沒有切斷資產在國內和國外之間的流動。應該說,隨著墨西哥和亞洲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日漸淡化或消除,以及國際金融監管的不斷加強,各國金融業將不斷開拓新的國際業務領域,跨國銀行將對其海外融資結構進行必要的整合,減少傳統貿易融資業務,增加投資銀行業務;同時,必將增加其表外業務比重,提供東道國不能提供的服務,進一步推進金融國際化的進程。

六、銀行業務全能化

80年代初,世界各國銀行業限制逐步取消,銀行業務全能化得到進一步發展。具體表現在:首先,放寬銀行業務經營范圍的限制。由於融資債券化搶佔了銀行的大部分存貸業務,因此從80年代開始,西方各國陸續允許所有金融機構均可參加證券交易。例如,美國於1980年就允許商業銀行和儲蓄機構的業務可以適當交叉;1984年允許不是聯邦儲備系統會員銀行的中小銀行可以從事證券業務;1987年允許銀行控股公司可以包銷地方債券、商業票據的抵押證券;1989年,又批准花旗、大通、摩根等五家銀行包銷企業債券和企業股票。這些無疑打破了美國銀行法禁止銀行經營證券業務的規定,使銀行業務向全能化邁進了一大步。在日本,自1983年以後,允許商業銀行從事買賣國債業務3銀行還積極、涉足於個人零售貸款業務領域。90年代以來,銀行表外業務得到了長足發展,銀行與保險的一體化程度進一步加深。去年年底,美國總統柯林頓批准了《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這無疑會給美國乃至全球經濟帶來一場更為深刻的「金融革命」。該法案取消了銀行、證券、保險業之間的界限,允許金融機構同時經營多種業務,以形成「金融百貨公司」或「金融超級市場」。其次,從70年代開始,由於市場利率的日益攀升,企業融資出現了非銀行化趨勢。在此背景下,美國於1980年決定在7年內取消利率上限管制。隨後,加拿大、西德、日本等相繼取消了銀行存款利率限制。第三,解除外匯管制,促進資本自由流動,增強本國銀行業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競爭。英國在70年代末取消了外匯管制;在80年代,日本、法國、義大利等國也逐步取消了外匯管制。第四,放寬其他各項金融限制,方便本國銀行進入外國市場和外國銀行進入本國市場。西方各國基本上取消了國與國之間對金融機構活動范圍的限制。1986年,英國展開了一場金融業大改革,放寬對金融業的限制,准許銀行收購證券公司,倫敦證券交易所取消了最低手續費的限制,取消經紀商和批發商的區別等;西德則於1985年宣布取消了本國居民購買外國證券的限制和購買境外馬克的限制,並從1989年起免徵外國居民利息預扣稅,等等。

由此可見,金融業由「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專業化模式向「綜合經營、綜合管理」全能化模式的發展已成為當今國際金融業發展的主流。

七、銀行資本集中化

80年代以來,隨著各國金融管制的逐步放鬆,各國銀行迅速展開了世界范圍內的激烈競爭。這不僅導致了銀行收益率的下降,銀行資本/資產比率的偏低,也導致了世界各國銀行業的相互兼並。有關資料顯示:80年代美國平均每年銀行兼並數為300多起,是70年代的2倍、60年代的3倍,許多大銀行甚至也紛紛走上了聯合的道路090年代以來,這種銀行兼並、聯合的勢頭日益迅猛,並呈現出「兼並銀行數量多、強強合並規模大」的特點。

在美國,1995年全美有逾1000家銀行加入了合並行列,大大超過了上年550家的銀行合並數。1996年11月20日,美國大通曼哈頓銀行與漢華銀行合並組成大通曼哈頓銀行公司31998年3月4日,美國富利金融集團宣布以160億美元的價格兼並波士頓銀行。4月6日,美國花旗銀行的控股公司花旗公司與旅行者集團合並為花旗集團。這項合並金額高達726億美元。1998年上半年,美國公司並購總值就已達9310億美元,並高於1997年全年並購總額。在歐洲,歐洲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深入和歐元的啟動,為銀行業的兼並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從而出現了一系列兼並活動,如瑞士銀行與瑞士聯合銀行、德國的巴伐利亞聯合銀行與裕寶銀行之間、德意志銀行與德累斯頓銀行之間、義大利的嘉利堡倫巴地儲蓄銀行與安寶信銀行之間以及法國國民銀行與興業銀行和巴黎銀行之間的合並等。1998年,歐洲全年並購交易總額已達8590億美元。在歐洲單一貨幣的推動下,1999年第一季度的並購交易總額就已高達4680億美元。在日本,銀行間的並購則成為解決銀行不良債權、保持金融體系穩定運行的一種手段。1995年3月8日日本東京銀行與三菱銀行宣布合並,成立東京三菱銀行。1998年5月13日,日本最大的證券行野村證券與日本興業銀行宣布結盟。不久,富士銀行與第一勸業銀行宣布組成一家新的信託銀行。

在發展中國家,銀行業也紛紛展開並購活動,並掀起了一股熱潮。發展中國家銀行從事並購業務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其發展速度卻相當迅猛,特別是在東盟諸國。據不完全統計,從1997年初到1998年6月,發展中國家銀行業並購數目已達200多家,並購資產合計已超過3000多億美元,涉及亞洲、拉丁美洲和東歐等20多個發展中國家。

90年代以來,銀行並購活動將銀行資本的國際集中化程度再次推上了新的高度。如今,跨國銀行已成為市場經營主體和金融巨人。它既向全球吸收資金,又向全球貸放資金,成為貨幣和資本國際流動的主要承擔者。由此可見,這些活動無疑會有力地促進銀行業務向更高層次的全球化方向發展。

八、金融業電子網路化

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為金融服務電子網路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進入90年代,國際金融領域中的電子化、自動化、現代化的金融服務系統基本全面形成,銀行活動將先進的電子科學技術廣泛應用於存款、提款、轉賬、匯兌、查賬、交換、控制、金融買賣交易和咨詢等金融服務領域,並將銀行和客戶、銀行與銀行、客戶與客戶聯結成一個電子網路。

伴隨信息網路技術的發展,無論發達國家,抑或發展中國家,都在加緊實現金融系統的電子網路化,網路銀行也應運而生,並成為世界金融發展的基本趨勢。這一趨勢的成因主要是:其一,全球性金融的激烈競爭,西方各國銀行都將以優良而高效的電子化服務來爭取客戶,參與競爭,開拓業務。其二,現代科技的日新月異,為銀行實現電子化、自動化、網路化服務成為可能。其三,電子計算機和通訊技術已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一體化的聯結紐帶,成為實現全球晝夜24小時進行金融活動的重要工具。這些因素的有力結合,使得全球金融一體化深深地依賴金融服務電子網路化的發展,同時也深刻地反映了世界各國金融業電子網路化的時代特徵。

九、國際貨幣結構多元化

從金本位到1945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工;從60年代美國在西方經濟中的地位日趨下降,到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宣告崩潰,反映了國際貨幣體系日益趨向多元化格局的發展歷程。90年代以前,國際貨幣體系呈現「美元為主、日元和馬克為輔」的國際貨幣格局;90年代以後,美元地位有所削弱,日元和德國馬克的地位則不斷增強,從而形成了美元、日元和馬克三幣並重的多元化國際貨幣格局。

這一格局的產生主要在於:其一,除美元以外,日元和馬克是在世界貿易和金融活動中使用最多的貨幣。1988年世界各國中央銀行的外匯儲備總額的貨幣構成,美元為65%,德國馬克為16.2%,日元為7.2%。截至1988年底的5年內,各國外匯儲備總額增長48%,其中美元增長34%,而日元增長1.28倍,德國馬克增長1.18倍。在1983一1988年期間,24個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的債權中,美元所佔比例已從75.7%下降到57.8%,馬克從6.4%上升到10.1%,而日元卻從3.4%上升至10.7%。其二,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為了防範和避免市場的波動風險,在貨幣的選擇使用中,特別是各國中央銀行的外匯儲備的貨幣構成上,美元、日元、馬克三幣優化搭配組合的戰略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在國際銀行貸款總額中,美元雖佔53%,但日元卻已佔13%。從區域來看,在印尼、馬來西亞的外債中日元已佔30%,而泰國已佔40%。馬克在歐洲貨幣體系的一籃子貨幣—歐洲貨幣單位分配比例已佔34.93%。馬克在外匯市場交易和金融業務中的比重已超過30%,成為外匯市場上僅次於美元的重要貨幣;馬克作為投資貨幣的規模也日趨擴大。

1999年1月1日,歐元正式啟動。無論從國際貿易結算手段講,還是從儲備貨幣講,歐元都將成為美元強勁的競爭對手。盡管目前歐元一路走軟,但它必將成為世界各國重要的儲備貨幣之一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伴隨歐洲共同體的一體化進程,歐元將會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在歐元最終成為歐盟單一貨幣之後,歐元在國際貿易結算和各國外匯儲備中的份額必將有所增大,而美元的主導地位將會相應有所削弱。可見,一個以美元、歐元、日元三足鼎立的多元化國際貨幣結構正在形成。

十、金融監管國際化

80年代以來、世界金融業的創新與發展呈現出蓬勃之勢,而銀行資本/資產比率卻不斷下降,金融風險與日俱增。如何做到既不影響創新、效率和市場發展,又能維護金融體系的安全與穩定,無疑是各國金融監管當局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

1988年,西方十國集團及盧森堡、瑞士的中央銀行代表,在巴塞爾共同簽署了「關於統一國際銀行的資本計算和資本標準的協議」(筒稱巴塞爾協議)。該協議對資本充足性比率、資本內涵的概念、風險加權的計算等方面都做了明確的規定和要求。自該協議通過以來,西方主要國家的銀行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資本/資產比率。實力較差的銀行通過銷售貸款和減少信貸來提高資本/資產比率,而實力較強的銀行則通過在資本市場上發行股票增加資本,以提高資本/資產比率。該協議的明顯作用主要體現在:一是抑制了銀行增加資產的沖動;二是促使各國政府去監督銀行而不是靠對銀行的經營活動施加種種限制去控制它們。

在證券業的國際監管方面,自紐約證券交易所股市暴跌引起全球證券市場連鎖反應以來,西方各主要國家除了加強對國內證券市場的監管外,也開始注意到了證券市場監管國際合作的重要性。對證券市場

2. 分析戰後國際金融創新的原因

(一)金融管制因素
金融管制對國際金融創新的促進作用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解釋。一方面,金融當局越來越注重對金融機構的業務監管,金融機構為了規避管制、追逐利潤,總是千方百計的改變金融工具和管理方式來進行盈利活動,於是就出現了金融創新。另一方面,世界各國金融機構要求放鬆對金融市場管制的社會壓力,以及銀行規避管理法規的創新活動,也迫使管理當局改變其管理法規,不斷放鬆金融管制,從而進一步促進了金融創新。

1.金融管制——是70年代以前國際金融創新的逆境動因

政府作為宏觀管理者,為了社會和經濟的穩定必然要通過法律和各種規章制度來規范和制約各種經濟行為。金融企業也不例外,20世紀30年代金融大危機後,各國政府普遍加強了金融管制,政府對金融機構經營的種類和范圍做了種種限制,這些限制約束了金融企業的經營空間,阻礙了其盈利性活動。金融機構只有通過金融工具和管理方式的創新來迴避管制,追逐利潤,與此同時,當金融機構的創新危及金融體系的穩定和金融市場的正常秩序時,政府就會做出反應,進一步強化金融管制,而金融機構則會在新的管制下尋求和發動新的創新。

美國是當代國際金融創新活動的主要發源地,60年代以前美國的金融管制主要體現在1933年的《銀行法》中。為了防止1929~1931年大危機的再現,《銀行法》授權聯邦儲備委員會對其會員銀行的存款利息率制定最高限,規定對活期存款和支票存款賬戶不付利息,銀行不得經營股票和商業公司債券的包銷,這就是當時以管制最嚴格著稱的《Q條例》。1933年的《銀行法》強調安全,甚至不惜以限制競爭與犧牲效率為代價,這些規定,嚴重影響了商業銀行的經營,使銀行的資金來源大幅度下降,在市場利率不斷上升的情況下,大量的資金流入股票和債券市場,銀行的生存受到了嚴重的威脅,銀行便要千方百計繞過存款利率最高限的限制,從而獲得資金進行貸款並獲得較高利潤。這樣,金融業為了生存而設計的金融創新應運而生,產生了諸如歐洲美元、可轉讓支付命令賬戶(NOW)、可轉讓定期存款單(CD)、貨幣市場存款單(MMC)、小儲蓄存款單(SSC)等新型存款工具和自動轉賬服務(ATS),目的在於廣泛吸收存款,可以說存款機構被迫繞過《Q條例》開創給付較高利息和變相給付較高利息的金融商品。

2.金融管制政策的放鬆(金融自由化)——70年代以後國際金融創新的適宜土壤

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形勢發生了巨變,與此同時,電子計算機技術不斷進步並在金融業迅速推廣,加之金融市場的迅猛發展,導致世界范圍內出現放鬆金融管制的浪潮,即所謂金融自由化。金融自由化的根本原因在於世界經濟的劇烈變化和計算機技術的推廣和運用,使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具備了對抗和規避金融管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迫使各國貨幣管理當局不得不放鬆金融管制。

首先,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西方國家普遍出現的「滯脹」及隨之而來的高利率以及「石油危機」造成的全球能源價格大幅度上漲。

由於出現高通貨膨脹,投資者首先考慮的是對手持資產的名義收益進行保值,因此對投資的要求更高,金融資產的流動性下降。在此情況下,銀行原有上限的存款利率及無息支票存款便利,無法吸收更多存款,而不受利率管制或受管制較松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卻可以利用自身優點爭取更多的存款,結果造成存款在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之間的非正常移動,與此同時,高通脹帶來的高市場利率更是鼓勵大量資金從受管制的金融機構流向金融市場,形成金融「脫媒」現象,嚴重影響金融體系的主體的運營和生存,各國貨幣管理當局不得不放鬆金融管制。

其次,國際金融市場的空間突破使各國金融管制難以為繼。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國際金融市場發展的總趨勢是國內、國際金融市場一體化。一方面,各國國內金融業特別是銀行業積極尋求向外發展,通過國外廣設金融機構來實現銀行業的國際化;另一方面,各國相繼開放國內金融市場,允許外國銀行來本國設立分支機構。1971年的亨特委員會和1975年的范恩委員會都向美國政府提出了類似的建議,一是取消《Q條例》利率最高限和各州高利貸最高限,取消對活期存款不付息的規定。二是除商業銀行外,互助儲蓄銀行和信用合作社也可以設立活期支票賬戶。三是互助儲蓄銀行和信用合作社可以擴大資金運用范圍,擴大消費信貸,從事商業銀行票據和銀行承兌票據業務,放鬆對不動產信貸業務的限制。四是放鬆金融機構的管制。

在此基礎上,加之美國的金融形勢在70年代末逐漸惡化,理論界逐漸意識到30年代末的危機並不是過度競爭造成的,而是聯儲沒有盡到最後貸款人責任。美國國會終於通過了1980年《放鬆管制和貨幣控製法》,取消了利率高限,放鬆了資金來源,允許各種帶息支票存在,允許各金融機構的資金運用進行業務交叉等等。1980年《銀行法》既從法律上對70年代以前的金融創新予以承認,又促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最重大的金融改革。之後,日本、英國、加拿大、前聯邦德國等國家紛紛放鬆對金融市場的管制。

金融自由化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各國放鬆金融管制的過程,它本身就是一種金融制度的創新,而這種創新又為80年代空前繁榮的金融業務、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場的創新活動提供了寬松的環境以及政策和法律的保障,成為國際金融創新迅速發展不可或缺的動因之一。

(二)經濟和金融環境的變化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西方金融業所處的經濟和金融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大量的金融創新正是為適應這些變化而產生的。

1.通貨膨脹不斷加劇與短期市場利率不斷上升

在60年代中期以前,美國的通貨膨脹相對來說是比較溫和的,1960~1965年間美國的年平均通貨膨脹率僅為1.6%。但從1965年起,由於聯邦儲備委員會為配合政府的赤字財政政策而不斷擴大貨幣發行量,而導致通貨膨脹率急劇上升。1965~1970年間,年平均通貨膨脹率上升到4.2%,到1970~1975年上升到7.3%。正如上文所提到的,《Q條例》對各種存款利率最高限的限制,此時已嚴重製約各類金融機構吸收存款,威脅到金融體系主體的生存。所以,金融機構開始創辦各種直接與市場利率掛鉤的更加靈活的新的金融工具,如:「貨幣市場存款單」、「貨幣市場共同基金」等。同時為了避免利率波動帶來的經營困難和風險,金融機構又創造出各種避免風險的工具,如金融期貨、利率互換等。

2.社會財富累計導致公眾對高收益金融商品的需求增加

由於戰後世界經濟不斷增長,國民收入不斷上升,結果一方面是少數富豪收入激增,其承擔風險及分散風險的能力逐漸增強,於是大量購買高收益高風險的資產,金融機構變為其量身定做適合的金融產品;另一方面眾多小額儲蓄者受過去過高的金融商品購買起點限制,如:國庫券買賣大多以十萬、百萬為購買起點,為了吸引這部分資金,眾多金融機構進行金融創新,發行額度比較小的金融商品,如:共同基金。

3.經濟周期波動頻繁,金融市場震動加劇

無論是股票、債券還是外匯市場,其市場價格都出現較大波動,使投資風險普遍加大,投資者均需要新的避險工具。新的金融工具的創新便應運而生,如:股票價格指數期貨、期權等。

4.國際經濟合作加強以及金融證券化的趨勢

從1985年起,國際債券市場的融資額超過了國際信貸市場的融資額,同時國際股票市場也急劇發展,此外銀行貸款也採取了證券業務的部分特點,即銀行可以不再把發放的貸款保持到期滿日,而是可以提前把這些貸款以證券的方式推銷出去,這種金融證券化的趨勢在全球范圍內迅速發展,使得金融機構進行金融創新的熱情空前高漲。
(一)金融業競爭的加劇——創新主體的外在壓力
金融業競爭的加劇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同一國家的金融系統內銀行與非銀行之間的競爭,二是不同國家之間金融業的競爭。

首先,電子設備和計算機是所有金融機構均可獲得的普遍技術,它的應用和新的清算系統及支付制度降低了交易的成本,提高了金融競爭的水平,使得任何一個金融機構都有條件而且必須從傳統的業務中擺脫出來,通過金融創新為用戶提供更廣泛的金融服務,保持自己在競爭中的優勢。

其次,由於儲蓄和投資形式的變化,引起金融市場格局重新劃分。外匯市場、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變化產生了轉嫁匯率風險、利率風險和股市價格風險的創新需求,信貸市場的變化產生了轉移信用風險的創新要求。金融市場以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金融機構只能一手對傳統業務進行重新組合,以獲取傳統市場上更多的市場份額,一手積極開拓表外業務和國際業務,創造新的金融產品和新的業務市場,增加盈利。

(二)追逐利潤——創新主體的內在動力
從金融創新中增加收益、獲取利潤是金融機構從事金融創新最普通、最直接的動力。金融機構作為微觀經濟實體,有其自身的目標約束,如自己制定的增長率、流動資產比例、資本比例等。只要外部環境變化改變了這些約束,而且有扣除創新成本後的利潤最大化的機會,金融機構就會創新。如:70年代末開始,金融管理部門鼓勵和要求銀行在經營中保持較低的杠桿率,這樣銀行很快便推出了票據發行便利(NIFs)、遠期利率協議(FRAs)、互換交易(Swap)等不影響資產負債表構成卻可以增加收益的創新業務。

(三)規避管制——創新主體逐利本性的外在表現
金融管制與金融創新是一對矛盾,金融管制的目的是為了金融業的穩定和安全,它通常會以犧牲金融機構的效率為代價;金融創新的目的是為了盈利,它通常會對金融體系的安全性形成沖擊。因此規避管制與金融機構追逐利潤的內在動機密切相關。

(四)市場的發展與變化——創新主體的需求刺激
經濟的發展導致市場的變化和擴大,促進了全球金融市場需求,這種需求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跨國公司迅速發展後對銀行提供跨國界的國際金融服務的需求;二是一國政府通過金融市場發行政府債券來籌資的需求;三是個人消費多樣化後,對金融機構提供更高效、更快捷的金融服務的需求。這些需求都是金融機構尋找的利潤增長點,隨之產生的諸如跨國銀行、銀團貸款、國際債券、電子銀行、信用卡、ATM等金融創新剛好可以滿足這些需求。

推進國際金融創新的技術條件[2]
如果沒有成熟的技術條件作為保證,當代國際金融創新也不會發展的如此迅速。正是新技術的產生和廣泛應用,使得當代國際金融創新從量和質上都得到發展和提高。此次新技術的發展主要表現為電子計算機、通訊技術以及信息處理和自動化技術的發展。

(一)新技術的發展是金融創新的促成因素
首先,計算機和現代通訊等新技術的應用,大大降低了金融機構的交易成本。新技術的應用可以使金融機構實現經營上的規模經濟,使新發生的每一筆經濟業務的邊際收益都大於邊際成本,達到利潤最大化;新技術的應用導致了新的清算系統和支付制度的產生,提高了金融交易的效率,擴大了金融交易的范圍;新技術的應用使金融交易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得大量創新工具的運用成為可能。

其次,計算機和現代通訊等新技術的應用,創造了全球性金融市場。由於大型交易網路和計算機的應用,使得金融創新的供給者可以直接或間接的與原先在分散、單個市場的消費者聯系起來,加快了金融創新供求的結合,擴大了金融創新產品的推廣范圍,鼓勵金融機構進行金融創新。

第三,計算機和現代通訊等新技術的應用使得金融創新主體能夠設計出技術要求相對復雜的金融工具,並且合理定價,同時連續地觀察和監控經營創新工具所帶來的風險,並對轉移這些風險設計相應的措施。

(二)新技術的運用決定了金融創新的進程和范圍
首先,計算機和現代通訊等新技術的應用成本決定了金融創新的成本,隨著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它的應用成本在不斷降低,金融機構進行金融創新的成本隨之降低,加快了其創新的步伐。

其次,計算機和現代通訊等新技術的應用增加了金融機構從事金融創新的收益。金融機構通過運用這些新技術可以開辟諸多新型業務,如:指數化貨幣選擇權票據、自動轉賬服務、現金管理賬戶、擺動賬戶以及信息咨詢業務、信用卡等中間業務,既增加了收益,又擴大了金融創新的范圍。

第三,計算機和現代通訊等新技術的應用加快了金融機構業務多樣化的進程。在信息技術革命的影響下,企業和個人都體會到及時掌握信息的重要性,客戶在獲取信息方面越來越高的要求促使金融機構的業務向多功能綜合化方向發展。例如:信息技術的應用拓展了銀行的功能,銀行可以通過ATM、電子銀行為客戶提供24小時服務;而電子資金調撥系統又被廣泛應用與資金調撥、證券買賣、外匯交易等。

總之,新的科技革命徹底改變了世界范圍內金融業的傳統觀念和傳統業務,只要有新技術的存在和應用,就伴隨著業務與服務的創新。可以說,新的科技革命不單單導致金融創新的發展,更使整個金融體系發生了變革。

綜上所述,國際金融創新的迅速發展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既包括微觀上創新個體對潛在利潤的追求,這是內因;又包括宏觀上創新個體所處環境所施加的壓力,這是外因;同時,新技術的發展又為內外因共同發生作用加速金融創新提供了技術支持和保證,是不可或缺的「金融創新催化劑」。

閱讀全文

與德國脫媒市場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25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08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4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76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0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9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54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1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2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5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65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9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6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8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16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4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