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說德國車的質量好
最早的汽車發源地之一,技術發展時間長,本國原材料製造業先進,工藝發達,德國人本性嚴謹,具有很高的技術開發天分
⑵ 為什麼德國從來不缺高級技工
在德國,做技工不丟人,他們在社會上同樣享受其他「高等職業」所擁有的聲譽和尊敬。在德國人看來,每個人所做的事情不過是分工不同而已。
第三個原因是德國的教育通道對任何人、在任何時候均非常暢通。從事技工的人,如果想「轉換跑道」,也可以申請進入應用技術大學繼續深造,畢業後拿到國家承認的碩士文憑。當然也可以通過補習,取得「Abitur」(完全中學畢業文憑)後,同樣也可以申請綜合大學,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德國上學沒有年齡限制,屬典型的活到老學到老的範例。因此,如果大學課堂上見到白發蒼蒼的老頭老太太,那根本就不足為怪。
由於德國人具有普遍平等的觀念、技工也享有較高的收入、隨時可以進入高等學府繼續深造,所以不少德國人寧願選擇做技工,而不是非要去比拼大學文憑。正因為如此,德國就擁有了有大量「腳踏實地」的實干者。
⑶ 德國"工匠精神"是怎樣煉成的
德國工人的責任心非常強,如果操作規程上要求一個螺絲要擰12圈,他絕對不會只擰11圈。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培養良好的企業文化是德國企業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德國企業對企業的品牌和產品的質量極為看重。並特別注重培養企業和職工對社會的責任感,使企業從上到下,從里到外展示給社會的是美好的東西。對內則主要培養團隊精神。
「責任」二字,在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同樣受到高度重視。在戴姆勒,銷售把個人責任、企業責任和社會責任緊密聯系在一起,公司的每一名工人都在本職工作崗位上為成功賣掉每一輛汽車而盡自己的責任。
像這樣通過企業文化潛移默化,極大增強了企業的凝集力和感召力。
⑷ 為什麼德國人擰螺絲擰三圈半後再松半圈
螺絲在擰緊後,為了防止松動,應該施加一個預緊力,因此松半圈後預緊力將消除,因此不應該是為了防松,況且要防松應該加裝彈性墊圈或是止動墊圈或是其他方法,用這種方法似乎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