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為什麼要打蘇聯
原因如下:
1、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永遠的只有利益。希特勒這么做,也是利益所然,但原因卻一點也不簡單。德國占據蘇聯,才能和日本形成亞歐一體的地緣戰略聯盟。在1941年之前,德軍已經佔領了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等國。換言之,歐洲絕大部分國家都被德軍拿下了,就連隔著一條英吉利海峽的「日不落帝國」英國也被打趴下了。再者,希特勒的愛將隆美爾在非洲戰無對手。
2、要想稱霸世界,那麼必須要佔領蘇聯,唯有佔有蘇聯,既能聯合1937年攻佔中國的日軍,形成東線聯盟一體,成為亞非歐三洲一體的超級聯盟帝國。接下來,拿下美洲和大洋洲,稱霸世界指日可待。這一層的原因,相信大家都能理解。我們下面要說的是一些很細節性的原因,其實蘇德戰爭在很大程度上有可避免的可能,畢竟德國要惹的是一個超級大國。
首先,在德國看來,蘇聯是最不能讓人放心的「盟友」德國要攻打全球,離不開蘇聯的戰略資源。二戰打得就是現代化武器的戰爭,諸如飛機、坦克、自行火炮、潛艇、卡車等都離不開石油,而德國自己缺乏石油資源。希特勒當初之所以攻佔羅馬尼亞,是因為羅國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德國的戰略供需都來自羅馬尼亞油田。而蘇聯的石油比羅馬尼亞更多。
(1)德國為什麼要幫蘇聯建立國防擴展閱讀
希特勒的「海獅計劃」失敗,並且蘇聯當時用攻打芬蘭失利,被希特勒看到可乘之機,最終選擇了進攻蘇聯。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違反《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夥同同盟國義大利和仆從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芬蘭以事先擬訂好的一份代號為「巴巴羅薩」的計劃,出動190個師550萬人、3700輛坦克、4900架飛機、47000門大炮、190艘戰艦,劃分為三個集團軍群,從北方、中央、南方三個方向以閃擊戰的方式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蘇德戰爭全面爆發。
為贏得這場戰爭,蘇聯人民遭受了慘重的傷亡。據統計,蘇聯共有2700萬人傷亡,其中1800多萬為平民,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人員傷亡。戰爭還給蘇聯帶來了巨大的物質損失。蘇聯共有1710座城市、7萬多個村鎮和31850個工業企業全部或部分被毀。
德國則因為與蘇聯的戰爭消耗了大量的實力,大量德軍無法撤出蘇德戰場,甚至被大量殲滅,因而極其有力地支援了美英在北非、義大利的作戰以及盟軍第二戰場的開辟。戰後,德國被分割為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兩個國家,被蘇聯和美英法分區佔領。德國的經濟也毀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直到二戰後的馬歇爾計劃得到了大量的經濟援助後才得以恢復。
東歐各國,包括民主德國、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國由於均受到了蘇聯紅軍不同程度的佔領,其國家政權被蘇聯清洗,換以聽命於莫斯科的共產黨傀儡政權,其政權形式完全仿造蘇聯,並且都留有大量的蘇聯紅軍駐扎在這些國家,因此這些國家從戰後一直到東歐劇變期間都是蘇聯的衛星國。
② 德軍進攻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主要內容是什麼有什麼硬傷
巴巴羅薩計劃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起侵蘇行動的代號。該計劃由時任德國陸軍總參謀部第1軍需部長保盧斯起草和指導,1940年8月底制定完畢。原名為「奧托」計劃,後於1940年12月改為「巴巴羅薩」。整場作戰於1941年6月22日展開。計劃為快速攻克蘇聯北至阿爾漢格爾斯克、南至阿斯特拉罕的蘇聯西部領土。「巴巴羅薩」來自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綽號「紅鬍子」。在作戰的最初數個月里,德軍沿用之前在西歐大獲全勝的閃擊戰術,橫掃了大半個東歐平原、殲滅數百萬計戰術不佳的蘇聯紅軍,展現出輝煌無比的戰爭藝術,但最後仍在莫斯科戰役中受阻,導致巴巴羅薩計劃的失敗。該計劃開啟了長達數年的蘇德戰爭,成為人類歷史上最血腥的戰爭,數千萬人因此死亡。
背景;
1940年夏,希特勒在取得對法國的戰爭勝利後,進攻蘇聯的議案又提上日程。希特勒進攻蘇聯的想法由來已久。早在20年代,他在自傳《我的奮斗》一書中他清楚表示德國人民必須追求所謂的「生存空間」—亦即土地和原料,而這個生存空間應該能在東歐找到。納粹的政策指定了,俄羅斯和其他斯拉夫民族的人應該加以殺害、驅逐出境、或奴役之,因為他們認為這些都屬於下等民族,而那些土地應該讓給德國人民居住。計劃中這些地區的都市人口會經由飢荒加以徹底滅絕,以剩餘的農產品養活德國人,並改由德國人居住,盡管希特勒也說德國會與那些願意支持他們的俄國人「一同合作」。德國的意識形態理論家阿爾弗雷德·羅森堡認為斯拉夫民族也是屬於雅利安人,提出建議應該將攻克的蘇聯領土依照以下形式劃分行政區:
奧斯蘭(Ostland)──波羅的海國家和白俄羅斯
烏克蘭──烏克蘭和鄰近疆土
高加索──南俄和高加索地帶
土耳其斯坦──中亞國家領土
在德國和蘇聯於1939年聯手侵吞波蘭之前,兩國便簽訂了《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表面上這是一個互不侵犯的條約,藉由分割波蘭等國家來劃分德蘇兩國的邊界,在條約中波羅的海三國乃至芬蘭被劃分為蘇聯的「影響范圍」,這個條約震驚了全世界,因為兩國長期以來一直對彼此抱持敵意,而且兩國的意識形態也完全相反。由於這項條約,納粹德國和蘇聯之間展開了大量的外交關系和貿易,蘇聯提供石油和原料給德國,而德國則提供高科技給蘇聯。盡管這項條約的簽訂,兩國仍然對彼此的一舉一動抱持強烈猜疑心,不久後這段短暫的和平關系便以戰爭的徹底爆發告終。
希特勒一直希望攻克西俄以剝削當地的斯拉夫人。因此他簽訂這項條約只是為了短暫的方便。再加上希特勒和斯大林兩人都對攻克領土抱有極大野心,而雙方的意識形態差距則導致最終的沖突爆發。斯大林在國際上的惡劣名譽給了納粹德國進攻蘇聯的理由,同時也增加了德國對於勝利的信心。在1930年代後期,斯大林在大清洗里殺害和囚禁了數百萬計的人民,包括大量具備經驗和能力的紅軍軍官和戰略家,導致紅軍的戰力和領導力大為衰退。納粹也不斷的宣傳蘇聯政權的殘暴,並且瞄準斯拉夫民族作為主要宣傳對象。
三國同盟條約的簽訂是導致蘇德分裂的最後因素。在德國於義大利和日本簽訂條約之後,蘇聯也表示希望成為軸心國的一部分。在經過兩天於1940年11月12—14日在柏林的商議後,德國正式向蘇聯提出了加入軸心國的條件,而蘇聯則在11月25日提出了一份修正的版本,然而從此德國沒有再進行回復。隨著蘇聯加入軸心國的前景越來越小,兩國在東歐的利益沖突也日漸明顯,盡管他們在1941年1月還會針對邊界和貿易上做出一次小的協定,然而戰爭已經不可避免。
斯大林的名聲使得納粹德國在發動這場戰爭上獲得了某些正當性,而且也讓希特勒對德軍的勝利有相當信心。斯大林在大清洗中殺害了無數紅軍的基層和資深軍官,導致紅軍整體的脆弱和無能。在針對斯拉夫人進行的宣傳上德國一直強調蘇聯政權的殘暴,同時也宣傳紅軍正在准備攻擊德國,並主張他們先行的攻擊只不過是先發制人的舉動罷了。
巴巴羅薩作戰主要是希特勒自己所構思的。一些軍事和外交人員也曾勸告希特勒,應該先解決大英帝國後才開辟對蘇戰場較為妥當,但大多數德軍的參謀幕僚都同意這場侵略應該在某個必要的時間點發起。希特勒的決策通常與德軍將領的建議相反,但直到那時為止,德軍在希特勒的戰略下已經達成了一連串原本被認為不可能達成的輝煌勝利,希特勒也自認為是政治和軍事上的天才。在那段時間里,希特勒的驕傲和大膽、加上德軍的精良訓練,在不費多少功夫下便贏得了萊茵河、奧地利、捷克的蘇台德地區,接著又攻下波蘭、丹麥和挪威,每場戰役幾乎都順暢無阻。接著他又迅速經由馬奇諾防線北方的盧森堡進攻法國,以包圍戰術殲滅了大規模的同盟國部隊,並繼續向南進攻直到瑞士邊界。北邊遭受包圍的同盟國部隊最後經由敦刻爾克撤離,英軍被徹底逐出法國,但英國依靠著其海軍和空軍的優勢而免受侵佔。在無法逼使英國投降、同時也缺乏海軍和戰略轟炸部隊的情況下,希特勒遂決定將目標轉往東方。他相信只要蘇聯被擊垮了,英國也不可能再支撐下去。希特勒對他在西歐的驚人勝利感到自負,同時紅軍在1939—1940年間侵佔芬蘭未遂的冬季戰爭也向全世界顯現了當時紅軍內部的腐化和戰力低落。希特勒認為蘇聯內部已經腐敗,只要數個月便能取得勝利,也因此不需准備冬季的配備,這在後來成為德軍受挫的主因之一:
納粹的整個政策都是為了依照地緣政治學的生存空間概念徹底摧毀蘇聯的政治實體,以替未來的「雅利安」世代准備發展的環境。在1940年的春季,德國戰爭機器的資源缺乏問題開始越來越嚴重,而德國與蘇聯在巴爾干半島的利益沖突也開始浮現,這使得侵略蘇聯逐漸成為希特勒唯一的未來途徑,盡管德軍將領們也曾跟希特勒說過,佔領整個俄羅斯西半部對於德國戰爭機器運作來說是利大於弊。
希特勒預估攻佔蘇聯會有以下好處:
當蘇聯被擊敗後,解除動員的大量士兵便能補充德國產業界的勞工短缺現象。
烏克蘭可以提供大量便宜的食品。
佔領蘇聯將可以擁有大量的奴隸勞動力,將能大為改善德國在地緣戰略上的處境。
擊敗蘇聯將能進一步孤立大英帝國。
德國的戰爭機器非常需要更多石油,而只有在攻佔蘇聯的巴庫產油區後才能達成此目標。
希特勒在1940年12月5日收到了德軍對入侵蘇聯的計劃,並且全部批准,預期在1941年5月開始進行。在12月18日希特勒簽下了「21號指導」,要德軍最高統帥部准備「快速的擊倒蘇聯」,並且制定侵略的預定時間為1941年5月15日。巴巴羅薩計劃假設的是德國國防軍可以在短期間內消滅紅軍道加瓦河和第聶伯河以西的大多數步兵師,事後證明盡管德軍的確消滅了原先在此地區的蘇聯紅軍數量,蘇聯紅軍不斷從後方增援的雄厚兵力導致了這種假設的失敗。
為了准備發起攻擊,希特勒將320萬人調遣至德蘇邊界,多次派遣偵察飛機潛入蘇聯領空勘查,同時也在東線儲備了大量的軍事物資。到了1941年2月德軍已在羅馬尼亞—蘇聯邊界部屬了680,000人。即使進行了如此龐大的准備過程,蘇聯依然沒有預料到德軍的意圖,在戰爭爆發時完全措手不及。這主要是因為斯大林堅信第三帝國不可能在《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簽訂不到兩年內便發起攻擊,他也堅信德國會等到拿下英國後才會開辟新的戰場。盡管蘇聯情報部門已經多次發出戰爭逼近的警告,斯大林依然拒絕改變心意,認為這是英國故意設計要讓蘇聯和德國開戰的假情報。德國政府也助長了這種騙局,向斯大林透露德軍的調動只是為了遠離英國轟炸機的航程。德國甚至向蘇聯解釋他們故意要讓英國以為他們正准備進攻蘇聯,而事實上他們正在准備進攻蘇聯的軍隊和物資。因此,直到戰爭爆發前斯大林都沒有認真准備應付德軍的可能入侵。應該注意到的是,潛伏德國的共產主義間諜理查德·佐爾格在戰爭爆發前便已向斯大林透露准確的進攻發起日期,但這項情報也沒有獲得重視。德國還在1941年4月發起了一連串佯裝進攻英國的作戰,假裝正在挪威聚集部隊。這些行動配合了大張旗鼓的海軍艦只聚集、飛行勘測、和演習行動,並且還故意透露虛構的入侵計劃細節。
同時期德軍軍事計劃人員開始研究拿破崙在侵略俄羅斯戰爭中的失敗,他們推估蘇聯紅軍無法在侵略開始後大規模的向俄羅斯內地撤退,因為他們認為斯大林無法在政治上和軍事補給上拋棄波羅的海國家、烏克蘭等地。
但在侵略蘇聯的計劃和主要目標的設計上,希特勒則與國防軍最高統帥部以及許多高階將領意見分歧,最高統帥部認為應該直接攻往莫斯科,而希特勒則認為應該先奪取烏克蘭和波羅的海地區的豐富資源後才轉向莫斯科。希特勒認為莫斯科是「不重要的」,他認為重點應該在於消滅莫斯科以西的紅軍主力。但由於義大利在希臘的失敗,德軍被迫於1941年4月6日發動巴爾干戰役,以救援義大利,6月1日,德軍攻佔希臘全境,但巴巴羅薩計劃被迫延遲了一個多月,這導致了德軍未能在俄國嚴寒到來之前佔領莫斯科,最終輸掉了德蘇戰爭
(二)硬傷:
1.低估蘇聯的潛力
德國大為低估了蘇聯紅軍的動員潛力:紅軍的主要動員人數(已經受過訓練、可以在短期內參戰的單位)比德國所預估的高出了兩倍。到了8月初時,大量原先被殲滅的單位已經被新服役的單位替代。正如德軍總參謀長弗朗茨·哈爾德於1941年8月11日的一篇日記中寫道:「我們最初計算敵人大約有200個師,但現在已經察明番號的就有360個師。」而到1941年底,蘇聯重建和擴張了等同825個師級單位的數量,而且這還沒有到達蘇聯存在的一千萬動員潛能。這個事實幾乎就代表了巴巴羅薩作戰的失敗,德國必須暫緩作戰行動一個月以等待新的補給,等他們再度展開攻勢時,距離秋季泥濘期的開始只剩下6個星期了。在另一方面,紅軍也即時替補了之前的大量損失,當師級部隊在戰前徵召的士兵陣亡後,新的士兵馬上加以替補,戰爭中蘇聯每個月幾乎都徵召了超過50萬人從軍。蘇聯在短期間內動員大量部隊(雖然都是一些訓練不足且缺乏裝備的部隊)的潛力最終使蘇聯得以撐過關鍵的前半年,而德國對蘇聯潛力的低估則導致了巴巴羅薩作戰計劃的不切實際。
同時,蘇聯情報單位正確的分析出日本不會加入對蘇的戰爭,這使得蘇聯能夠將駐扎在遠東的部隊抽調回東歐戰場支援。
即使德國真的達成了作戰原先的目標推進至阿爾漢格爾斯克—伏爾加河戰線,戰爭也不太可能就此結束。蘇聯在東部依然有著廣大的領土,同時蘇聯也已經將戰爭工業遷移至烏拉爾山脈、中亞和西伯利亞了,因此戰爭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2.後勤計劃的缺陷
巴巴羅薩作戰的目標從一開始便相當不切實際。戰爭開始於乾燥的夏季,是最適宜德軍行動的季節,德軍在最初數周里突襲並殲滅了大量的蘇聯軍隊。但當理想的季節過去、嚴酷的秋季和冬季來臨時,蘇聯軍隊已經恢復一定實力,而德軍的攻勢則開始遭受阻撓。德軍在經歷漫長的戰斗後卻無法取得足夠的補給;石油的缺乏也註定了德軍不可能達成預定中的目標。
這種困難甚至在戰爭之前便已經被德國的後勤單位所察覺,但他們提出的警告卻被德軍高層所忽略。整個德國的計劃是根基於一個假設上:5周內紅軍便會徹底崩潰,到時德軍將能取得完全的戰略自由,只需替少數機動單位補給必要的石油便能佔領整個國家,因此並不需要擔憂5周後的補給問題。這一假設基本上是基於之前蘇芬戰爭時蘇聯紅軍的表現做出的,然而以蘇德戰爭的表現上來看這一假設是不切實際的。
德國的步兵和裝甲部隊在第一周里快速推進了300英里,但他們的補給線卻很難跟上進攻的速度。由於鐵路軌距的差異,俄國留下的鐵路網也無法加以使用,除非等到相同軌距的火車生產出為止。鐵路和公路上速度緩慢的運輸載具也成為蘇聯游擊隊的理想攻擊目標。補給的缺乏嚴重延緩了德軍閃擊戰的進度。
德國在後勤上的計劃也嚴重高估蘇聯鐵路運輸網的可用狀況。在波蘭的道路和鐵路狀況尚稱良好,但深入蘇聯領土的部分則情報有限,地圖上標示深刻的道路在實際上往往只是粗糙的塵土道路,或甚至根本沒有鋪設完成。
3.
氣候
在整場戰爭中,或許沒有其他因素如同天氣一般被後人如此誤
21號訓令第一頁(1張)
解其影響。氣候是戰爭中的「中立」角色,對於氣候准備最佳的一方將能獲得最多優勢,而忽略准備的一方則會嘗到其後果。對於紅軍力量的低估使得德軍面臨氣候不利的威脅。
一項由美國進行的軍事研究指出:希特勒的計劃在嚴酷的冬季氣候來臨前便已經失敗;他對於快速勝利的可能性抱持太大的自信,乃至於他對戰爭會拖延至冬季根本沒有心理准備。在入侵的前5個月里德軍總共遭受734,000人死傷(約為總人數3,200,000的百分之23),到了1941年11月27日,德國陸軍的軍需部門將軍愛德華·瓦格納宣稱:「我們已經到達人力和物資資源的極限了。我們即將面臨寒冬的危險威脅。」
但德軍仍然沒有準備應付嚴酷的氣候和蘇聯運輸網路的惡劣狀況。在秋季,惡劣的路面狀況延緩了德軍的進展。蘇聯的地面在夏季時是鬆散的沙地、在秋季時是黏稠的泥濘地、到了冬季地面則會被大雪所覆蓋。德軍坦克的狹窄輪距使其在泥濘地行動時非常缺乏附著力和漂浮力。相較之下,新的蘇聯坦克如T-34和KV系列重坦克的設計都考量了這些問題。德軍有600,000匹用於提供補給和運輸火炮的西歐馬,但體型龐大的馬匹在這種氣候下卻很難發揮作用。而紅軍所使用的體型較小的矮種馬則更適合當地的氣候,
德軍對於1941年秋季和冬季的嚴酷氣候幾乎毫無准備。德國已經擁有足夠的冬季裝備,但由於交通運輸能力的限制,卻沒有辦法將這些裝備完全發放至前線。結果導致軍隊無法取得適當的冬季裝束,有些士兵們還將報紙塞進夾克來保暖,而當時的氣溫卻已經低達-30 °C。為了運作暖爐和暖氣,德軍士兵不得不將已經非常缺乏的汽油用來當作燃料。而蘇聯士兵卻配備了溫暖而加襯的大衣、有襯底的軍靴、以及覆蓋毛皮的帽子。
一些德軍武器配備在如此寒冷的氣候下也無法正常運作。普通的潤滑油在極低溫下無法發揮效用,導致坦克和卡車引擎故障、機槍等自動射擊武器無法正常開火。為了將炮彈裝填進坦克的主炮里,坦克兵還必須先以小刀刮下黏附於炮管內結凍了的潤滑油。蘇聯軍隊則較少受到這些問題所苦,因為他們早已經歷當地的寒冬許多年了。德軍必須將毛毯覆蓋於飛機引擎上以免引擎結凍。而運作所有坦克和卡車所不可或缺的汽油也會因為寒冬而結凍。大多數蘇聯卡車和舊式坦克同樣使用汽油,但新生產的坦克則已改使用不會結凍的柴油了。
對於俄國冬季作戰的一個普遍錯誤認知是:所有軍事行動都會因為泥濘、大雪而停止。但事實上軍事行動只是被這些因素所緩慢,差別只在於德軍遭受的緩慢程度較大、而准備充足的蘇聯紅軍遭受的影響較小罷了。蘇聯在1941年12月展開的反擊,在某些地區將德軍擊退遠達100英里,證明了只要准備充分,在冬季嚴寒下仍有可能進行機動性的作戰。
當嚴酷的冬季開始後,希特勒擔憂德軍會重蹈拿破崙當年從莫斯科匆忙撤離的覆轍,於是下令德軍部隊必須死守他們的據點抵禦蘇聯的反擊。
③ 為什麼說攻佔蘇聯,是德國的最後目標
1941春,德國放棄進攻英國的“海獅計劃”,開始入侵蘇聯。也就是從這一刻開始,世界各大國聯合起來與之作戰,掀起了一場世界大戰。那麼,德國元首有稱霸全球,挑起世界大戰的野心嗎?答案是,沒有,而且是從來沒有。
一是,親歷過一戰的德國元首,十分清楚憑借德國的資源,無論如何是不可能在下一場世界大戰中獲得勝利,他只希望打敗宿敵法國,在蘇聯獲取更大的生存空間,實現德意志民族的輝煌。這在《我的奮斗》一書中,說得很清楚。
更關鍵的是,德國需要烏克蘭的小麥和高加索的石油,而這些戰略目標都必須打敗蘇聯才能實現,這也是出於為德國拓展所謂的“生存空間”,將蘇聯作為德國的殖民地。說白了,兩國必有一仗,而從此德國開始走下神壇。
大家怎麼看?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④ 二戰後,美蘇從德國拿到什麼戰利品,對他們的國防起了啥作用
彈道導彈,空間技術,噴氣式飛機,潛艇技術
回紋針行動,是二戰德國投降後美蘇展開的搶奪德國太空技術科學家的行動。蘇聯的行動叫什麼名字不知道。反正一邊是CIA,一邊是克格勃在搶。總共都搶了大約有上百名科學家。而美國搶來的科學家基本上都送去了德克薩斯州的Fort Bliss,也就是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導彈試驗場附近。這些德國科學家對美蘇的彈道導彈和火箭技術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也間接導致了美蘇在太空方面的競賽。
馮布勞恩等當年研發V2導彈的首席設計師大多數都去了美國。
⑤ 二戰期間為何德國一定要以進攻蘇聯為目標
我們都知道,二戰是由納粹軸心國德、日、意發起的。1939年9月1日,德軍在波蘭打響了第一槍,此後一發不可收拾。如今,我們回顧歷史,不免會發出疑問,當年德國為什麼會把蘇聯作為主要進攻國呢?究竟是有計劃的行動,還是戰局面前的迫不得已?接下來,筆者就為大家詳細分析一下二戰時德國的主要動機。
希特勒想,既然不列顛空戰表明暫時征服不了英國,那麼就先解決蘇聯。否則等到英國恢復了陸軍實力,美國又參戰,而蘇聯在東方趁火打劫,那樣最危險。況且斯大林在國內搞的“大清洗”,使他大失人心,軍隊也毫無戰鬥力——蘇芬戰爭已經顯示蘇軍有多麼無能。希特勒相信進攻蘇聯可以獲得德國所需的大量物資,而且蘇聯陸軍不是德國陸軍的對手,所以他決定先征服俄國。進攻蘇聯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那些敵視蘇聯的人會因此支持德國,特別是梵蒂岡教廷。
⑥ 德國在二戰時期為什麼願意幫助國軍呢
德國在二戰時期願意幫助國軍的原因:希特勒有嚴重的種族歧視,認為雅利安人起源於西藏,曾經到西藏地區考察過。漢藏一家,因此,認為中國人是不同於其他的有色人種,德國實行法西斯專政,正好與英美法國家相對立,
因此當年的德國在歐洲的朋友並不多。德國人之前受壓迫那麼久,很多德國人會選擇通過戰爭的方式還血洗以前的恥辱。倘若和中華民國搞好關系,在一起夾擊蘇聯,效果一定很不錯。
中華民國迫切需要實現軍備和國防工業現代化以獲得自衛生存的能力,而德國方面則需要原材料的穩定供應,這種關系在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末期間,將中德兩國緊緊地維系在一起。
具體原因:
在紐倫堡召開的納粹黨的大會上,庄嚴巍峨的主席台上方,懸掛著希特勒親自設計的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NSDAP納粹)的黨旗,黨旗為紅底白圓心,中間嵌著一個黑色「卐」字,十分醒目。對於黨旗的設計,希特勒自鳴得意。
他在《我的奮斗》一書中說:「任何黨都應該有一面黨旗,用它來象徵庄嚴和偉大……紅色象徵我們這個運動的社會意義,白色象徵民族主義思想,『卐』字象徵爭取雅利安人勝利斗爭的使命。」一隻巨大的雕塑即普魯士雄鷹,高高地懸在納粹黨旗的上端,桀驁不馴,睥睨一切。
廣場四周強烈的探照燈光柱,將整個夜空照射得如同白晝。數十萬群眾和軍隊聚集在廣場,舉旗列隊,高舉火炬,遊行示威。震耳欲聾的口號聲、鼓樂聲以及瓦格納的雄渾樂曲,
與希特勒歇斯底里的演講交織在一起,匯成了令人震撼不已的第三帝國交響樂。成千上萬的人們忘情地呼喊著,高唱著,向著主席台上那個大獨裁者歡呼致敬,如醉如狂。
希特勒的演講充滿激情,讓台下的群眾更加熱血沸騰、心潮澎湃,「德意志民族是全世界最優秀的民族,德意志的未來要靠我們的人民!只能靠我們的人民!德意志人民,神聖的德意志人民,必須用自己的勤勞、智慧、冷靜、勇敢來克服一切困難!
只有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前進,我們的民族才能振興!」我想,任何一個德國人身處這樣的環境,一定會激動得渾身顫抖,一定會為自己是最優秀的民族中的一份子而感到自豪萬分,一定會為擁有希特勒這樣最「偉大」的領袖而感到幸福無比,
也一定會為德意志即將成為最強大的帝國而感到興奮不已。任何一個德國人一旦陶醉於這樣強烈的種族主義情感當中,一旦痴迷於如此盲目的個人崇拜以及極端的愛國主義情緒當中,自然會從理智走向瘋狂,從善良陷入邪惡,從文明墮落為野蠻。
令人悲哀的是,此時此刻,他們自己卻渾然不覺,一直沉浸在一種崇高的榮譽感和責任感之中,真的以為要跟隨偉大領袖投身到無比壯麗的革命洪流中,去創造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神聖事業。
面對這一切,正像西方學者所評價的,「攝影機不會撒謊,它把希特勒惡魔般的本質和把人類自製力喪失殆盡的情況表現得如此淋漓盡致,它所揭示的真相永遠使人不寒而慄」。
⑦ 二戰時期,德國為何非要和強大的蘇聯死磕蘇聯的野心何時暴露的
在二戰的歷史之中,蘇德戰爭無疑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德國為什麼要與強大的蘇聯時刻?一方面是由於蘇聯領土遼闊,物產資源豐富,在當時德國“稱霸世界”的野心地驅使之下,佔領蘇聯對於德國日後向世界的擴張將會是戚扮一個很好的助力。在當時蘇德兩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之後,面對德國的一再擴張,蘇聯方面也起了警惕心理。在二戰結束之後,美蘇冷戰期間蘇聯修正主義登台蘇聯妄想稱霸全球的野心暴露。
蘇聯是當時世界上唯一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當時蘇聯的高官們有很大一部分純粹的理想主義者,他們的想法是聯合世界上所有的無產階級通過武裝支援,幫助其他國家國內的無產階級戰勝統治他們的資產階級,以實現世界上都插滿赤旗的偉大目標。雖然這一想法沒能實現,但由於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使得蘇聯能二戰結束之後成為能與美國並肩的超級大國。
⑧ 遠沒有德國的富裕,為何在二戰時期,蘇聯能做到軍工逆襲
二戰的時候,德國能夠橫掃歐洲,可謂是實力強勁。在進攻英國的時候,還能立即就掉轉槍口對付蘇聯。在蘇德戰爭中,起先蘇聯也是被打得狼狽不堪。但在頂住德國的壓力後,蘇聯最終扭轉了局面,並且還開始反攻了。
到了後期,隨著英美德國開始對蘇聯進行援助,使得蘇聯的壓力減輕不少,軍工生產更是如虎添翼。相比較之下,德國畢竟國土面積有限,資源有限,不可能應付德國對外的侵略。
⑨ 二戰時德國蘇聯兩個硬碰硬,蘇聯沒有國際援助,德國會贏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德戰場可以說是二戰最大的戰場。那蘇德雙方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兩者單挑誰更勝一籌呢?想要知道問題的答案,就需要對雙方的戰略戰術、武器裝備、後勤、軍隊編制規模等方面的實力進行評估。
首先來看德軍。在生產力方面,在德軍在入侵蘇聯之前,基本上掌控了整個西歐,超過350萬平方公里和3億多人口都被囊括在德國佔領區內。並且有數百萬的勞動力進入德國工廠,包括猶太人,法國、荷蘭義工等。德國工業集中在了重工精工方面,其製造的車主配件、引擎等都是世界頂級的。
在戰略資源上,德國依賴羅馬尼亞,蘇聯高加索方向上的油田。即便在蘇德戰爭爆發後,德國仍然在第一時間咬住高加索,因此戰略前期,資源劣勢不大。
只是蘇軍整體戰略偏向拉扯和消耗戰,畢竟蘇聯廣袤的領土,能夠讓任何侵略者感到力不從心。而且蘇軍士兵的體質能適應西伯利亞的寒冷,在戰場上更具有優勢。
而蘇軍的後勤如果沒有盟軍支援,同樣也很糟糕。因為它的糧食產值嚴重跟不上龐大的士兵數量,但蘇聯人比德國人更加耐吃苦耐勞。即便沒有物資,單兵作戰時間要比德軍長的多,因此蘇聯的後勤其實並不是很差。
雙方對比之下一目瞭然,蘇聯強在數量,德國強在質量,至於後勤方面半斤八兩,戰略戰術上各有優勢,那麼到底誰更厲害呢?這個問題沒有標准答案。不過更多的還是傾向於德軍,雖然德軍戰敗了,但它並不僅僅敗給了蘇聯,而是敗給了整個盟軍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