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戰時,德軍的石油從哪裡來的有沒有受到攔截
奧地利,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羅馬尼亞——————————————。
❷ 二戰四三年時盟軍轟炸沒開始德國怎麼缺少石油
實際上在整個二戰期間,德國一直缺少油料供應
德國沒有油田,在1942年6月,巴巴羅薩行動開始之前,德國的原油供應主要來自羅馬尼亞和蘇聯
此外,德國採用化工方式,將煤炭轉化為人工石油
參考一下德軍文獻就可發現,德國在整個二戰期間都處於缺油狀態
巴巴羅薩行動開始後,蘇聯停止供應原油,而德國在整個二戰中都沒有佔領巴庫這塊石油資源最豐富的區域,只是獲得了頓巴斯的煤
而且43年是德國在東線發動大戰役的時候,自然需求更加旺盛,結果就是缺少油料
❸ 中東那麼多石油,二戰時期希特勒怎麼沒入侵呢
中東地區坐落在地中海東部與南部一帶。中東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富足的地區,因為在這里有其他地方找不到的資源。石油是全球不可或缺的資源這也就導致了如沙特、伊拉克、科威特都靠豐富資源而迅速崛起。不只是現代在歷史上,中東也有過奧斯曼帝國這樣輝煌的王國。但是奇怪的是在二戰時期,希特勒卻沒有入侵中東,其中有著怎樣的隱情呢?
其實在整個二戰時期,德國一直都對石油需求很大,也一度石油短缺。所以在當時德軍非常想得到巴庫油田,這樣既可以打擊蘇聯人,德國還能賺到一大筆。這樣的好事,德國軍隊怎麼會不幹。可是想法很美好,實施起來就不太容易了,德國以為自己能快速的打一場漂亮仗。結果被牢牢的粘在蘇聯,一個個精銳師團都深陷蘇聯的積雪中。北非戰場上,德國也不能取得壓倒性優勢。隆美爾再能打,也起不到什麼扭轉性作用。一個個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雙方不斷陷入膠著狀態。即使德國對中東有興趣,也是心有餘,力不足。
❹ 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德軍奪取巴庫油田的意義(對當時或現今的意義)
德軍二戰以來最終的原因就是缺少燃料,沒有油坦克飛機都不能作戰。都說德軍坦克用汽油機不明智實際上德軍當時沒有足夠的柴油用於坦克,而是給了潛艇。坦克飛機的燃油通過煤炭液化提煉的。奪取可油田意味著德軍有了最後的石油保障。
❺ 二戰時候德國進攻蘇聯,北路聖彼得堡,中路莫斯科,南路蘇聯糧倉烏克蘭以及巴庫的油田
1)從根本戰略上:蘇聯太大,戰線太長,德國根本動員不出足夠的力量,因此根本不可能去進攻所有的戰略要點。在希特勒心中,聖彼得堡相對於其他目標是小目標,連北方集團軍群的坦克部隊到時候都要抽調去莫斯科歸中央集團軍指揮,怎麼可能有力量去進攻邊遠的摩爾曼斯克呢?
2)從地里環境上:如果要進攻摩爾曼斯克,需要動用德國的挪威集團軍和芬蘭軍隊,挪威地域狹長,對面又是賊心不死的英國,德國海軍又沒有制海權,瑞典中立,德國根本不可能配給挪威集團軍一個強大的軍隊去進攻摩爾曼斯克。至於芬蘭軍隊,剛從蘇芬戰爭緩過來,能在卡列利阿地峽從北面威脅列寧格勒就不錯,就別指望它還能進攻摩爾曼斯克了。
3)從摩爾曼斯克的戰略價值上看:摩爾曼斯克是蘇聯接受外援的起點港口,運到摩爾曼斯克的物質還是要經列寧格勒運送到各地。如果打下列寧格勒,掐斷運輸通道,那打不打摩爾曼斯克就沒有必要了。
4)從列寧格勒戰役和蘇德戰爭的戰局上看:打下列寧格勒是主要目標,但最主要的目標是要在蘇聯反應過來以前快速佔領莫斯科。因此列寧格勒戰役應該速戰速決,集中優勢兵力沿波羅的海直搗列寧格勒,芬蘭軍隊從北面牽制夾擊,在列寧格勒外圍迅速形成包圍圈佔領列寧格勒,然後抽調軍隊壓向莫斯科。至於幾百公里以外的摩爾曼斯克,等拿下列寧格勒和莫斯科之後自然不攻自破。
❻ 二戰石油很重要,希特勒為什麼不攻佔中東來獲取石油
戰爭中如果沒有石油,那麼坦克將無法前進,那麼德國的閃電戰術再怎麼厲害,他也需要坦克的推進,飛機在上面做輔助,對地面的技術設備進行轟炸,如果沒有石油,飛機飛不起來坦克跑不起來。
在當時的二戰中,中東的石油主要集中在伊朗國家,很多的油田還沒有挖掘出來,我是為了當時發現的一點石油,而遠征中東的話,會得不償失,當時的世界石油主要集中在美國,蘇聯、委內瑞拉等國家,中東的石油產量是比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