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神聖羅馬帝國歷史(詳細資料)
德國歷史上的第一帝國是指公元962-1806年的神聖羅馬帝國。 962年神聖羅馬帝國
人們習慣上以公元911年作為東法蘭克帝國向德意志帝國轉變的開始,在這一年,法蘭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選為國王,他算是第一位德意志國王。公元962年,德意志國王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皇加冕稱帝,稱為「羅馬皇帝」,德意志王國便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這便是古德意志帝國,或稱為第一帝國。 1806年,帝國被拿破崙一世推翻。 神聖羅馬帝國(拉丁文: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 中世紀歐洲封建帝國。公元962年。德意志國王、薩克森王朝的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皇約翰十二世加冕稱帝(962~973在位),成為羅馬的監護人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從1157年起,帝國被稱為神聖羅馬帝國,帝國極盛時期的疆域包括近代的德意志、奧地利、義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國東部、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瑞士。1806年為拿破崙一世所滅亡。 帝國統治者以羅馬帝國和查理大帝的繼承者自命,對外大肆擴張。11~12世紀,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同羅馬教皇為爭奪主教敘任權發生激烈斗爭,這不僅是爭奪教會控制權的斗爭,也是中央王權同地方封建分離主義勢力的斗爭。盡管如此,在整個中世紀,帝國和教會在維護封建制度方面,是始終緊密合作的。帝國統治者為稱霸世界,多次入侵義大利,曠日持久的戰爭消耗了帝國的實力。霍亨施陶芬王朝統治時期,中央權力衰落,國內各地缺乏經濟聯系,帝國成為承認皇帝最高權力的各封建公國和自由市的不鞏固的聯盟。1254~1273年是德意志歷史上的空位時期。這個時期,各諸侯、騎士和城市間的紛爭和內訌連綿不斷。13世紀末,帝國出現許多獨立的封建領主,皇帝對其直轄領地外的封建諸侯沒有管轄權。1356年,查理四世頒布金璽詔書, 神聖羅馬帝國國旗
確認皇帝須由七大選帝侯推選。從15世紀初起至帝國各地開始割據,皇位均由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占據。13世紀下半葉後,由於勃艮第和義大利脫離帝國,其領土主要限於德語地區。1474年起,帝國被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已成為徒具虛名的政治組合。 15世紀末16世紀初,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試圖重振帝國,但遭到失敗。由於羅馬天主教和德國封建統治者對農民和市民的剝削和壓迫日甚,16世紀初爆發宗教改革運動和德意志農民戰爭,農民戰爭是宗教改革運動的頂點。宗教改革後,帝國實際上分裂為信奉路德教的東部、北部和中部、信奉加爾文教的西部、西南一部分和信奉天主教的南部。
⑵ 你越聽越亂,到底神聖羅馬帝國和德國是什麼關系
簡單說,就是羅馬的廢墟上,一群曾經的「野蠻人」建立了自己的帝國。他們非常崇拜輝煌的羅馬帝國,於是他們自稱神聖羅馬帝國。但是正如著名詩人伏爾泰所說,這個神聖羅馬帝國是 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當然此話有情景,不是單嘲諷這個國家很差)
第一,神聖羅馬帝國的【神聖】代表對神學的統治地位。由於神聖羅馬帝國喪失了在義大利的領地,失去對羅馬教廷的控制,因此導致皇帝權威經常要屈居於教宗之下,而並非國名中所表達的那樣能對宗教具有控制權。「神聖」名不副實。
第二,神聖羅馬帝國和羅馬沒什麼關系。神聖羅馬帝國喪失了在義大利的領地(當然包括義大利首都羅馬),和羅馬沒有地理傳承關系。他們是日耳曼人,也不是羅馬人血脈的後裔,自稱羅馬正統繼承人毫無根據。
第三,神聖羅馬帝國後期無法稱為帝國。王朝的衰落,難以避免。但神聖羅馬帝國更甚。他們的分裂持續時間很長,為了保證自己公國的獨立地位,這些貴族經常選實力較弱的小貴族當國王,這樣這些弱小的國王連自保都費勁,更何況重新一統國家了。
所以神聖羅馬帝國其實是一個日耳曼人原創的大型國家,裡面全是各式各樣的碎片。直到有一天,日耳曼諸國中,有一個國家迅速崛起,那就是【普魯士】。普魯士在鐵血相俾斯麥的帶領下,統一了碎片,重新整合為國家,稱之為【德意志帝國】,也就是現代德國的前身。
所以德國攻擊奧地利等國家,國人感覺是侵略,其實很多歐洲人認為這不過是重新的統一。雖然奧地利等已獨立這樣進攻有侵略之嫌,但人們對此還是心理有預期的。再比如法國的【最後一課】發生的地方時阿爾薩斯-洛林地區,這些地區以前就是神聖羅馬帝國的輻射區,他們漫長的歲月里就是德語區(所以所謂的「德國人想讓鴿子都學德語么?」其實反過來說才是對的...因為這倆地區雖然在是法國境內,但一直都在說德語)。歷史上不同於文章表達的當地人對德國的痛恨,歷史上的這兩個區域還組建民兵迎接希某人...(魔獸世界裡阿爾薩斯殺父就有這個黑色幽默在裡面)所以英法早期面對德國這樣的擴張腳步依然覺得還有談判的空間,法國領導人甚至揮舞著談判書說這是我們這一代人和平的保障——這一切直到閃擊波蘭為止。
總結:你可以簡單理解為,神聖羅馬帝國是德意志民族的發源地,後來長期處於碎片化,最後在一戰和二戰時期追求統一,但很多碎片國已經不願意再被合並,加上擴張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導致了了兩次世界大戰。
⑶ 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解散之後各諸侯國處於什麼狀態直到1815德意志邦聯成立之前的這9年德意志諸
1618—1648年三十年戰爭的結束,標志著德國宗教改革的結束和近代歷史的開始。根據1648年的威斯特伐里亞和約,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新教(路德教、加爾文教)與舊教(天主教)地位平等;帝國內各諸侯擁有內政、外交的一切權力,帝國完全徒有虛名,分裂狀況比戰前更嚴重,計有300多個諸侯國、1000多個騎士領地,只有皇帝和帝國議會表明帝國的存在。戰爭的破壞、勞動力缺乏以及戰後的分裂狀態,使德國的經濟長期處於衰退狀態。尤其是新航路的開辟,貿易中心從地中海轉向大西洋沿岸,使德國失去了貿易中轉站的地位。為了保證農業勞動力,地主加快了16世紀末以來的農奴制再版進程,尤其是在東北德意志和北德意志。
在德意志各諸侯國中,奧地利和普魯士兩國最為強大。普魯士是在17世紀迅速崛起的,統治普魯士的霍亨索倫家族在1415年獲得勃蘭登堡選帝侯國,面積僅2萬平方公里。17世紀初先後獲得克列夫茲、馬爾克、拉文斯堡及東普魯士,三十年戰爭後獲得波美拉尼亞東部大部分地區,1701年升格為普魯士王國。奧地利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世襲領地,除奧地利本土外,還佔有捷克、匈牙利、南尼德蘭及義大利北部的部分領土。
18世紀德意志境內的工商業有了較大的發展,其中普魯士最為明顯,使之有實力與奧地利爭奪中歐的霸權,經過1740—1748年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和1756—1763年的七年戰爭,普魯士從奧地利手中獲得了工商業發達的西里西亞地區。1772—1795年,普、奧先後與俄國3次瓜分波蘭(奧地利參加了兩次),普魯士獲得了西普魯士等地,奧地利獲得克拉科夫等地。普魯士的擴張政策得到了國內容克貴族的支持,並逐步形成了好戰的軍國主義傳統。
工商業經濟的發展,與封建農奴制度發生了矛盾。普魯士的弗里德里希二世(又譯腓特烈二世)、奧地利的瑪麗亞·特麗薩和約瑟夫二世都曾標榜「開明專制」,實行有限的改革。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後,普、奧兩國糾集德意志各邦及歐洲封建勢力聯合進行干涉。19世紀初,拿破崙的軍隊橫掃歐洲,普魯士、奧地利屢屢敗北。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西斯二世被迫放棄帝國皇帝稱號,改稱奧地利皇帝弗蘭茨一世,神聖羅馬帝國滅亡。1806年耶拿戰役後普魯士被一分為三,在其領土上新建了華沙大公國和威斯特伐里亞王國。同時,德意志各邦按拿破崙的意志組成了「萊茵聯盟」。各國也仿照法國進行自由主義的改革,廢除農奴制度。
1815年拿破崙戰敗,根據《維也納和約》,成立以奧地利為中心的德意志邦聯,共有34個諸侯國及4個自由市組成。邦聯議會沒有中央政府的權力,各邦在內政、外交和軍事上都獨立自主。被拿破崙打破的封建秩序雖然表面上恢復,但農奴制度等封建制的根本已經無法徹底恢復,資本主義的工商業在20、30年代有了較大的發展,要求政治自由和民族統一的呼聲日益強烈。與此同時,普魯士與奧地利的角逐也繼續發展。1834年普魯士建立了「關稅同盟」,德意志邦聯的大多數成員都參加,但遭到了奧地利的反對和抵制。
1848年3月柏林、維也納都爆發了起義。資產階級自由派獲得了革命的領導權,企圖通過和平、妥協的手段統一德國。5月,德意志各邦的代表在法蘭克福召開國民議會,商討統一問題。議會形成了「大德意志派」和「小德意志派」,前者主張以奧地利為中心統一德國,後者主張以普魯士為中心統一。1849年歐洲反動勢力轉入反攻,革命時期的立法被紛紛取消。但政治上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的斗爭並沒有結束。1862年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麥為首相。俾斯麥推行現實主義的政治,著手以武力統一德國的計劃。經過對丹麥戰爭(1864)、普奧戰爭(1866)和普法戰爭(1870—1871),普魯士統一了德意志,奧地利被排除在外。1867年,多民族的奧地利,實行改革,採取聯邦制,允許匈牙利有自己的議會和憲法,但由奧地利的皇帝兼任匈牙利國王,是為奧匈二元帝國。 1871年1月18日,統一的德意志帝國成立。帝國由4個王國、5個大公國、12個公國、侯國及4個自由市和帝國行省阿爾薩斯、洛林組成,其中普魯士王國在帝國中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普魯士國王和首相分別兼任帝國皇帝和宰相。帝國實行中央集權統治,因此德國各邦號名義上保留,但已失去了以前的獨立和權力。
統一後的德國繼續推行俾斯麥的現實主義政治達30年之久。對內鼓勵工商業的發展,但在政治上實行高壓政策,70年代初發動「文化斗爭」,打擊天主教勢力,取消了教會的相對獨立權。1878年頒布鎮壓社會民主黨的「非常法」,德國社會民主黨被迫轉入地下,工人運動受到壓制。對外推行「大陸政策」,力圖孤立法國並使英、法、俄、奧、意等歐洲大國互相牽制,確保自己在歐洲大陸的霸權。1873年促成了德、俄、奧「三皇同盟」,1882年簽訂德、奧、意三國軍事同盟。
統一後的德國經濟迅速發展,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其工業產值躍居世界第二位,資產階級迫切要求擴大世界市場,參加瓜分世界的競爭。1888年年輕的威廉二世即位,推行與俾斯麥不同的「世界政策」,力圖在世界舞台上與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一爭高低。1914年德、奧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與英、法、俄爭奪世界霸權與殖民地。1918年11月德國最終戰敗,國內發生「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成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史稱「魏瑪共和國」。
⑷ 求神聖羅馬帝國到納粹德國的簡史
公元962年,德意志國王、薩克森王朝的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皇約翰十二世加冕稱帝(962~973在位),成為羅馬的監護人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從1157年起,帝國被稱為神聖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早期為皇帝有實際權力的國家,中世紀後演變為一些承認皇帝最高權威的公國、侯國、伯國、宗教貴族領地和帝國自由城市的政治聯合體。
帝國衰落
神聖羅馬帝國到了12世紀至13世紀期間,皇帝因為皆為家族少量勢力以政治手段和聯姻取得王位和帝位,因此缺乏強大的王室領地,來作為稅收來源和王權擴張的基礎,對於皇帝名義上可向帝國內成員收取的只有定額軍事徵收歲 帝國的原始設計是依靠教會提供權威和支援來成立,但隨著皇帝和教會這個最大合夥人決裂、斗爭,使得皇帝的實力和權威一口氣被掏空,權力逐漸衰弱
而資本主義發展而富庶的義大利地區北部城市,如威尼斯、佛羅倫斯等等,持續地吸引著皇帝的注意和精力,使帝國對的在日耳曼與義大利的專注也減弱。
此外,帝國又欠缺公認的王室繼承法,因此一旦國王去世,往往造成各選帝侯繼任皇帝的紛爭,因而導致帝國的內戰和陷入無政府狀態。繼位皇帝必須以武力戰勝其他不支持的諸侯,或者必須想辦法贏得多數諸侯的擁戴,才能維系皇帝的權威;在這種情況之下,使得神聖羅馬帝國雖然當初將各成員國集結成一個核心「國家」之名,實際上卻逐漸演變成為一個鬆散的「邦聯組織」。
17世紀初,日耳曼爆發了三十年戰爭。當這場席捲歐洲的戰爭結束後,因為《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神聖羅馬帝國內的諸侯可享有自主權。這使得皇權進一步的被削弱,帝國境內的諸侯各自為政,他們的領地有如一個獨立的王國。到了18世紀,波蘭王位繼承戰爭、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和七年戰爭,長達三十年的烽火連天,使得日耳曼的經濟倒退了近200年,猶如回到了農奴制的封建時代。整個帝國分裂成三百多個大小邦國,神聖羅馬皇帝也成了徒有其名的傀儡。
神聖羅馬帝國覆滅
1804年5月18日,拿破崙稱帝。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二世糾合英國,俄國,瑞典和那不勒斯,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年,同盟軍入侵法國的盟國巴伐利亞,另一隻同盟軍進攻拿破崙控制的義大利。拿破崙自本土揮軍渡過萊茵河。12月2日在奧斯特利茨(Austerlitz),法、俄、神聖羅馬三國皇軍打了一場「三皇會戰」。法軍不但守住巴伐利亞,更攻入神聖羅馬帝國的摩拉維亞,同時將同盟軍趕出義大利,並在普魯士境內打敗俄國援軍。12月16日,法國和神聖羅馬帝國簽訂《普勒斯堡和約》。和約簽訂後,拿破崙成立以自己為護國公的萊茵邦聯,以整固自己在德意志地區的盟友。1806年7月12日,在拿破崙的威逼利誘下,原來的16個神聖羅馬帝國的成員邦簽訂了《萊茵邦聯條約》(Rheinbundakte),脫離神聖羅馬帝國,加入邦聯。同時,拿破崙 對奧皇弗朗茨二世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他解散神聖羅馬帝國,並且放棄神聖羅馬皇帝和德意志國王的稱號。最後弗朗茨二世於1806年8月6日放棄神聖羅馬皇帝和德意志國王的稱號,僅保留奧地利帝號。神聖羅馬帝國正式滅亡。
普魯士崛起
1701年1月18日,勃蘭登堡選帝侯腓特烈三世(Friedrich III,腓特烈·威廉之子)因支持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向法國波旁王朝宣戰,在柯尼斯堡被加冕成為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自此,普魯士作為一個王國才正式存在。
法國大革命後,普魯士參加反法同盟,但敗於法軍,被迫在1795年同意法國兼並萊茵河以西的普魯士領土。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1797年即位)於1806年10月再度參加反法戰爭,隨即在耶拿敗於拿破崙,被迫逃往柯尼斯堡。1807年普魯士和法國在涅曼河的提爾西特締結和約,普魯士割讓16萬平方公里土地,包括普屬波蘭的絕大部分領土(第二次、第三次瓜分波蘭所得,以及第一次瓜分波蘭所得領土的南半部),以及易北河以西的全部領土,並賠款1.3億法郎。
1806年慘敗後,普魯士首相卡爾·施泰因開始推行改革,其措施包括讓公民參與政治以喚醒其民族主義情感;釋放農奴;實行地方自治;改組中央政府機構等。1809年在柏林創辦了腓特烈·威廉大學(柏林大學),同時格哈德·馮·沙恩霍斯特開始對普魯士軍隊進行改革。此後普魯士的愛國主義情緒高漲。1812年冬,拿破崙軍隊自俄國敗退,普魯士遂於次年再度參加反法同盟,於1813年3月17日對法國宣戰,10月24日,普、奧、俄三國聯軍在布呂歇爾和格奈森瑙指揮下在萊比錫大敗法軍。1815年普軍在滑鐵盧再度擊敗法軍。根據維也納會議的領土調整,普魯士疆域自默麥爾河延至萊茵河,成為德意志邦聯內德語居民占優勢的唯一強國,以及歐洲列強之一。
德國重新統一
神聖羅馬帝國在1806年滅亡後,德意志邦聯在1815年成立,其中以普魯士和奧地利最強大。普魯士和奧地利都想由自己領導德國統一,後來普魯士漸漸取得領導權。1834年普魯士在德意志地區建立了德意志關稅同盟,除奧地利和漢堡外,全部德意志邦國都加入該同盟。
1861年腓特烈·威廉四世逝世,威廉一世即位。 1862年他因軍事改革所需預算及稅收問題與國會發生沖突,本擬退位,但在前駐法大使俾斯麥的建議下收回成命。俾斯麥表示支持軍事改革,並稱若任命他擔任首相,他將不惜一切強行推行陸軍改革和新兵役制度。1862年9月22日,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麥擔任首相。
俾斯麥出任首相,這標志著德國統一的開始。1864年普魯士打敗丹麥,收回北方近丹麥邊境的多個領地。1866年普魯士打敗奧地利,迫使奧地利與匈牙利組成奧匈帝國;並合並數個邦,組成北德意志邦聯。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德國南部幾個邦脫離法國控制,至1871年德國宣布完成統一,德意志帝國成立,也稱「德意志第二帝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
德意志的帝國主義走出國內,與其它歐洲列強一道瓜分非洲。柏林會議後,德意志帝國獲得了包括德屬東非、德屬西南非、多哥和喀麥隆在內的非洲多塊土地。瓜分非洲使得列強之間的矛盾日趨激化並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被刺身亡,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直接導火線。作為被協約國戰勝的同盟國的成員,德意志帝國遭受了巨大的損失。1918年11月,德國革命爆發,威廉二世被迫退位。11月11日,德意志帝國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919年6月,德意志帝國被迫簽署《凡爾賽和約》。此次談判與以往的戰後和談不同,作為戰敗國的德意志帝國被排除以外。由於條約被認為過於苛刻且令德國蒙羞,促進了納粹主義的興起。
魏瑪共和
1918年11月德國革命成功後,魏瑪共和國成立。1919年8月11日,《魏瑪憲法》經德國總統弗里德里希·埃伯特簽字生效。1918年,羅莎·盧森堡和卡爾·李卜克內西創立德國共產黨。1919年1月,德國工人黨成立,後來成為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
魏瑪共和國的經濟曾遭受兩次嚴重打擊,第一次是1920年代初因《凡爾賽和約》所訂下的巨額賠款造成的。雖然20年代中期經濟迅速復甦,但是經濟大蕭條再次令共和國遭受打擊,一蹶不振。同時,共和政府十分不穩定,執政聯盟屢屢變更,人們逐漸對民主制度失去信心。此外,共和政府還要面對右翼的君主主義、民意主義及納粹主義勢力的挑戰。例如很多右翼份子散播的刀刺在背傳說,即宣稱德國革命是德國在一戰失敗的原因,並把革命黨人、社民黨、共產黨人甚至猶太人定義為「十一月罪犯」,藉此打擊共和制度。而左派的共產黨也反對共和國的資本主義統治,希望以議會共產主義取而代之。
革命過後,德國選民漸漸傾向支持反對民主的政黨,無論是右翼的德國國家人民黨、納粹黨或是左派的共產黨。大蕭條以後,政局兩極化明顯。1932年的兩次議會選舉中,納粹黨分別得到37.2%和33.0%的議席,而共產黨則在第二次選舉中得到17%的議席。因此,共和國後期的議會中有很多成員都不是民主派。社民黨一類的溫和民主政黨的票數也愈來愈少。
1930年代開始,德國政局岌岌可危。部分政黨如納粹黨使用准軍事化部隊威嚇選民,並藉助高失業率與民眾的貧困爭取民意。擁有巨大影響力的精英因恐反政府的政黨,經常借用魏瑪憲法第48條允許聯邦大總統以緊急法令統治國家,令民主制度漸漸崩潰。
在連續數個政府內閣失敗後,別無選擇的總統保羅·馮·興登堡在右翼部屬建議下,於1933年1月30日任命阿道夫·希特勒為新一任德國總理。
第三帝國
1933年2月27日,國會縱火案發生,隨後頒發的緊急法令將民眾的一些基本權利取消。1933年的《授權法案》賦予了希特勒政府完全立法權。只有德國社會民主黨投票反對,而德國共產黨由於其國會議員被殺或被捕,已無法表達反對意見。在一系列行動和法案之後,德國成為一黨專政的中央集權國家,國家經濟納入戰爭軌道。1936年,德國軍隊進入萊茵蘭非武裝區,英國首相內維爾·張伯倫的綏靖政策被證明是不恰當的。1938年後,希特勒在膨脹主義的指引下逐步建立起大德意志。為避免兩線作戰,希特勒於1939年與蘇聯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1939年9月1日,德國對波蘭發動閃電戰,兩天後法國和英國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很快就直接或間接地控制了歐洲的大部分地區。1941年,德國開始了大屠殺,有組織地殺害了約600萬猶太人、約1000萬斯拉夫人和吉普賽人以及約25萬德國籍殘疾人等。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毀與蘇聯的條約,打開東方戰線並入侵蘇聯。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後不久,德國對美國宣戰。雖然一開始德軍快速深入蘇聯境內,但隨後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扭轉整個戰爭的局面。1945年5月8日,在紅軍佔領柏林後,德國投降。
⑸ 神聖羅馬帝國是德國嗎
神聖羅馬帝國不是德國,只是包括一部分德國的土地。
神聖羅馬帝國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歐和中歐的國家,版圖以日耳曼尼亞為核心,包括一些周邊地區,在巔峰時期包括了義大利北部、勃艮第和弗里西亞(今低地國家)。
帝國在建立初期是一個普通的封建君主制國家,皇帝擁有實際的權力。後來逐漸成為由數百個更小的諸侯國所組成的徒有國家之名的鬆散的政治聯盟。
形成
293年,羅馬帝國皇帝戴克里先採行四帝共治制,將帝國分為東西兩半,此後帝國分分合合。直至395年,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分給兩位兒子,從此分裂為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的首都在拉文納,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君士坦丁堡。
但耐人尋味的是,東、西羅馬帝國彼此並非敵對關系,反而在很多方面密切合作,同聲共氣。此後幾十年間,羅馬城多次被西哥特王國的亞拉里克一世和汪達爾人攻佔和血洗,西羅馬帝國的實力和威嚴一落千丈。
476年,西羅馬帝國徹底解體,末任羅馬皇帝自己發出退位詔,宣布西羅馬帝國不復存在,帝國的所有殖民地均可自行獨立。
東羅馬帝國卻得以保留,即後來史稱的「拜占廷帝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神聖羅馬帝國
⑹ 神聖羅馬帝國的簡介
德國歷史上的第一帝國是指公元962~1806年的神聖羅馬帝國。
人們習慣上以公元911年作為德意志地區的東法蘭克王國向德意志王國轉變的開始。在這一年,東法蘭克王國國王「孩童路易」駕崩無嗣。法蘭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選為國王,他是第一位德意志國王。後奧托一世繼位公元962年,德意志國王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皇約翰十二世加冕稱帝,稱為「羅馬皇帝」,德意志王國便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這便是古德意志帝國,或稱為第一帝國。到了12世紀的腓特烈一世時期,帝國成為歐洲最強的國家。腓特烈一世公然加上「神聖」二字。1806年,帝國被拿破崙一世推翻。
神聖羅馬帝國(拉丁文: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中世紀歐洲封建帝國。公元962年。德意志國王、薩克森王朝的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皇約翰十二世加冕稱帝(962~973在位),成為羅馬的監護人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
從1157年起,帝國被稱為神聖羅馬帝國,帝國極盛時期的疆域包括近代的德意志、奧地利、義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國東部、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瑞士。1806年為拿破崙一世所滅亡。
帝國統治者以羅馬帝國和查理大帝的繼承者自命,對外大肆擴張。11~12世紀,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同羅馬教皇為爭奪主教繼任權發生激烈斗爭,這不僅是爭奪教會控制權的斗爭,也是中央王權同地方封建分離主義勢力的斗爭。盡管如此,在整個中世紀,帝國和教會在維護封建制度方面,是始終緊密合作的。
帝國統治者為稱霸歐洲,多次入侵義大利,曠日持久的戰爭消耗了帝國的實力。霍亨施陶芬王朝統治時期,中央權力衰落,國內各地缺乏經濟聯系,帝國成為承認皇帝最高權力的各封建公國和自由市的不鞏固的聯盟。
1254~1273年是德意志歷史上的空位時期。這個時期,各諸侯、騎士和城市間的紛爭和內訌連綿不斷。13世紀末,帝國出現許多獨立的封建領主,皇帝對其直轄領地外的封建諸侯沒有管轄權。
1356年,查理四世頒布金璽詔書,確認皇帝須由七大選帝侯推選。
13世紀下半葉後,由於勃艮第和義大利脫離帝國,其領土主要限於德語地區。
從15世紀初起至帝國各地開始割據,皇位均由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占據。
1474年起,帝國被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已成為徒具虛名的政治組合。
15世紀末16世紀初,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試圖重振帝國,但遭到失敗。由於羅馬天主教和德國封建統治者對農民和市民的剝削和壓迫日甚。
16世紀初爆發宗教改革運動和德意志農民戰爭,農民戰爭是宗教改革運動的頂點。宗教改革後,帝國實際上分裂為信奉路德教的東部、北部和中部、信奉加爾文教的西部、西南一部分和信奉天主教的南部。
⑺ 神聖羅馬帝國是德國嗎
今天的德國擁有歷史上神聖羅馬帝國的主體部分。
神聖羅馬帝國,全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或日耳曼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歐和中歐的一個封建帝國。早期是由擁有實際權力的皇帝統治的國家,中世紀時演變成承認皇帝為最高權威的公國、侯國、宗教貴族領地和帝國自由城市的政治聯合體。日耳曼人認為其國祚可追溯至羅馬帝國,所以稱之為神聖羅馬帝國。最後弗朗茨二世於1806年8月6日放棄神聖羅馬皇帝尊號,僅保留奧地利帝號。神聖羅馬帝國正式滅亡。德國人在論述其帝國歷史時,將其定義為「第一帝國」;和後來的第二帝國與第三帝國加以串連論之。
⑻ 神聖羅馬帝國統治了德國多少年
神聖羅馬帝國始於公元962年2月,終於1806年8月,共統治德國約844年。
公元960年,德意志王國的附庸、義大利國王貝倫加爾二世入侵教皇若望十二世治下的教廷諸國及羅馬城。該年秋,於義大利陷入戰亂之際,教皇向德意志國王奧托一世致信求助,米蘭大主教、米蘭侯爵、諾瓦拉主教和科摩主教等重要世俗或宗教領袖也親自前往奧托的宮廷求援。在教皇允諾加冕其為帝後,奧托一世集結軍隊進兵義大利。為免除後顧之憂,961年5月,奧托一世在沃姆斯指定他6歲的兒子奧托(奧托二世)為繼承人和共治君主,奧托二世於5月26日在亞琛大教堂加冕。961年8月,奧托的軍隊進入義大利。在帕維亞,奧托自稱義大利國王。為避免交戰,貝倫加爾二世的軍隊一路撤退,奧托向義大利南部進軍幾乎未遇到任何抵抗。962年1月31日,奧托到達羅馬城。2月2日,若望十二世在舊聖伯多祿大殿加冕奧托為皇帝。奧托的加冕使德意志國王成為法蘭克帝國君主「神聖羅馬皇帝」稱號的繼承人。
1804年5月18日,拿破崙·波拿巴稱帝。神聖羅馬皇帝弗朗茨二世見到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的崛起加劇了德國諸城邦的分化,擔心法國再次擴張,與神聖羅馬帝國抗衡。因此,他決定糾合英國,俄國,瑞典和那不勒斯,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年,帝國在俄軍支援下入侵法蘭西帝國盟國巴伐利亞。而那不勒斯則和帝國軍一道進攻拿破崙在義大利的盟國。不過拿破崙迅速做出反應,自本土揮軍渡過萊茵河。12月2日,法蘭西、俄羅斯、神聖羅馬帝國在奧斯特利茨打進行會戰。拿破崙最後不但守住巴伐利亞,更攻入哈布斯堡領地摩拉維亞,更將帝國軍趕出義大利,並在普魯士境內打敗俄軍。12月16日,法國和神聖羅馬帝國簽訂《普雷斯堡和約》。拿破崙還對弗朗茨二世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他放棄神聖羅馬皇帝和羅馬人民的國王的稱號。最後弗朗茨二世於1806年8月6日放棄神聖羅馬皇帝的帝號,哈布斯堡-洛林家族僅保留奧地利皇帝和匈牙利國王的稱號,神聖羅馬帝國正式滅亡。神聖羅馬帝國的成員邦大多加入新成立的法國衛星國萊茵邦聯,該邦聯於1815年被德意志邦聯取代,後者又在1866年被普魯士王國建立的北德意志邦聯取代。北德意志邦聯最終成為德意志帝國的前身。
⑼ 神聖羅馬帝國為什麼說沒有統一啊。 不是說什麼18幾幾年德國統一。
一、神聖羅馬帝國歷程:
* 962年德意志(前身是東法蘭克王國)國王奧托一世在羅馬被教皇加冕為羅馬皇帝。
*從1157年起,帝國被稱為神聖羅馬帝國,帝國極盛時期的疆域包括近代的德意志、奧地利、義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國東部、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瑞士。
* 13世紀下半葉後,由於勃艮第和義大利脫離帝國,其領土主要限於德語地區。
* 從15世紀初起至帝國各地開始割據,皇位均由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占據。至15世紀以後「神聖羅馬帝國」正式定名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
& 此時開始神聖羅馬帝國就實存明亡了,皇帝只是虛名,各諸侯國類似獨立王國。直到1806年拿破崙打敗弗朗茨二世,並令他於8月6日放棄神聖羅馬皇帝尊號,僅保留奧地利皇帝稱號,神聖羅馬帝國瓦解為奧地利帝國、萊茵邦聯等。
二、1870年的德國統一
* 神聖羅馬帝國解體後,在這片土地上的很多邦國都還屬於德意志國家,這兒「德意志」應該指的是地區而言。德意志邦國中比較大的有奧地利和普魯士,奧地利不支持統一。
* 19世紀70年代,普魯士經過普丹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三次戰爭以及外交手段,合並了德意志地區內的其他小國,並把奧地利排除在外,基本統一了德意志南北地區。,在1870年成立了「德意志帝國」,1871年普魯士國王登基為德意志帝國皇帝,德意志統一最終完成。
三、總的來說,神聖羅馬帝國成立不久就陷入諸邦林立的局面,直至最後解解體。解體後原來帝國地域內出現很多獨立邦國,這些邦國中的「普魯士」邦國合並其它一部分邦國,成立了『「德意志帝國」,也就是現在咱們說的德國。
⑽ 神聖羅馬帝國是德國還是義大利
961年,德國薩克森王朝奧托派兵進入羅馬,支持被羅馬貴族驅逐的教皇約翰十二世復位。約翰十二世感恩戴德,第二年,即962年,約翰十二世在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為奧托一世加冕稱帝。從此,奧托一世以合法的古羅馬帝國皇帝繼承人的資格,正式稱為「奧古斯都」即「羅馬皇帝」。這就是「神聖羅馬帝國」的起源,1155年,腓特烈一世加冕時,加上了「神聖」二字冠名。
962年之後,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便於德意志國王結合起來,當然這個帝國並不是羅馬人的,而是德意志人的神聖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並不只是名稱上的變化,實際上是反映了這個國家的本質特徵。「神聖羅馬帝國」意味著古羅馬帝國的復興,德意志人則是這個帝國遺產的繼承者;同時,這個帝國將其存在的基礎置於基督教及教會關系的宗教使命之上,也就是向世人宣告這個帝國是奉的使命而建立的,它對基督教和教會負有使命,這樣,神聖羅馬帝國就負有統治世俗國家和宗教的雙重使命,即有統治包括東正教在內的整個基督教世界的權力。奧托一世通過和教會的結盟,加強了王權,加強了中央集權。當時,在復興羅馬皇帝權力的名義下,奧托一世使教會以新方式服務於王國的統一。作為行政中心的國王禮拜堂以及主要從這個時候產生的帝國主教層,以後形成了覆蓋全帝國的一種有序的集中官僚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