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二戰德國戰敗後,被「生命之泉」培養的孩子最後結局如何
這些孩子最後都被寄養在軍官家裡,並不知道自己的親生父母是誰。在生命之泉計劃中,產生了非常多的嬰兒這些嬰兒多數是被寄養在德國軍官的家裡,但是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的親生母親是誰,親生父親是誰,雖然德國專家認為他們是純中的雅利安人,但是事實上並不是。
可以說這些培養的嬰兒在當時受到待遇都非常好,他們吃的東西用的東西都是非常好,都被寄養在上流社會的家庭中。他們擁有最好的教育他們吃的東西也非常好,就是為了以後成為軍人以後,有更強大的戰鬥力。
Ⅱ 德國人如何清算父輩的二戰罪行
戰後,德國進行了深刻的反思,現在在德國,任何與納粹相關的標示、言論都是非法的,任何否定德國迫害猶太人、設置集中營的言論和行為都是被主流社會唾棄的,希特勒等納粹領導人被主流社會視為罪人;德國在歐洲一體化過程中起到了領導作用,接受了英美的價值觀,美英法絲毫不擔心德國會走納粹道路,反而把德國當做最可信任的夥伴;周邊的小國也從不擔心德國回走回法西斯之路,反而是把德國視為捍衛歐美價值觀和一體化的領袖之一。
反觀日本,民間道歉很多了,官方的言論也有。但關鍵是他們的行為,官方祭拜靖國神社行為、美化侵華戰爭行為、否定大屠殺行為、昔日侵華老兵的機會行為,都讓周邊國家感覺到危險。通常,人們趨向於從應然的角度、以線性的方式,理解罪責與改造間的關系:因為侵略者犯下罪行,所以戰勝國施以懲罰,戰敗國社會理應認罪、悔罪和贖罪。對於戰爭罪責如何從戰勝國外加的「清算」,轉化為戰敗國社會內生的「內省」,我們局限於宏觀與靜態的俯瞰,缺乏微觀和動態的剖析。
《從改造到自省——戰後美國對德反親善政策探微》一書試圖另闢蹊徑,通過解剖戰後德國「大歷史」當中的一朵「小浪花」——美國對德反親善政策,從而管窺戰爭罪責在德國「從改造到自省」的內在機理。1944-1945年,美軍《德國口袋指南》。封面黑體字:「請忠於為消滅德國戰爭狂人而犧牲的美軍士兵。請勿親善!」
別理德國人!——反親善政策始末
1944年9月12日,艾森豪威爾以盟軍統帥名義,指示開赴德國的盟軍各部:「無論正式或非正式場合,都禁止以友善、友好或親密態度與德國人接觸」。
美國軍方的文件把這項措施命名為「反親善政策」(Non-Fraternization Policy),德國人稱為「親善禁令」(Fraternisierungsverbot)。無論政策也好,還是禁令也罷,其實質性內容都是一句大白話——別理德國人!
美國政府相信,只有通過「別理德國人」這種極端手段,才能給德意志民族「一個教訓」,推動德國民眾反思自身「集體罪責」,用蒙哥馬利元帥的話說:「你們認為,應該由你們的領袖,而不是你們自己,為所有這些行徑負責。但這些領導人是在德國人民支持下上台的。這個國家對他們的領袖負責。當你們取勝時,你們歡欣鼓舞、彈冠相慶、嬉笑開顏。這就是士兵們不和你們友好相處的原因。我們受命如此。我們這么做是為了拯救你們,讓你們的孩子和整個世界免於另一場戰爭。」
Ⅲ 德國納粹倒台時納粹黨員下場如何
不是的,有相當一部分納粹黨換了衣服面貌是在美英的扶植下成了新的掌權者為英美工作,當然只是小部分而且是職位比較高的,只有參加過戰爭殺人的才會受到審判,其中還有一部分逃去了南美,這些大多數是參與過集中營的後來的以色列政府也一直在追殺這些殘余分子。
Ⅳ 二戰德國戰敗後,是不是所有納粹黨員都受到清算
相當一部分沒有。
1.美國和蘇聯包庇。 美國希望利用他們對抗蘇聯,同時也收納些科學家,蘇聯也想拘留那些有用的納粹科學家,比如研究細菌的
2.由於美蘇的對抗,沒來得及抓捕納粹成員。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研究如何對抗對方了。這是當時的政治環境決定的。
3.由於以色列的原因,很多阿拉伯國家支持納粹,所以很多納粹逃到那裡。幫助他們建立現代化的科學設施。
4.通過U艇逃到時 南美。潛艇是比較好的方法,南美很多國家同情納粹。而且南美也有很多德國移民。
Ⅳ 德國納粹戰敗後,五十萬德國女黨衛軍怎麼神秘消失了
沒消失,她們在工廠。
德國人哪怕是快輸的時候,都不肯讓自己的女人戰場。
戰爭後期,德國完全總動員了。男人基本都扛槍去前線了,工廠幹活的大部分都是女人。結果就是戰敗後,男人也基本死得差不多了。
Ⅵ 德國二戰戰敗後,為了重新樹立起大國形象,是如何做的
1.清算納粹分子,推行政治改革。
2.假如北約和歐共體,與西方各國進行經濟、軍事方面的合作。
3.對二戰受害國進行長期的賠償,並在國內教育民眾,懺悔戰爭罪行。
Ⅶ 希特勒的自殺對當時的德國以及歐洲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德國戰敗,納粹瓦解,這我都知道。需要更深一
個人覺得,個人的原因對歷史的影響不是很大,但是仍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希特勒選擇自殺其中的一個原因,也就是為了維護其在納粹黨中的精神領袖的地位,同時也是像世界表態自己的強硬的一面,還有一個更神層次的原因,也就是為以後納粹黨的復活埋下條件。
現今,在世界各地,仍有不少納粹黨徒,他們以希特勒為精神領袖,積極謀取地位,伺機東山再起。
Ⅷ 德國政府是怎麼看清算納粹分子的
德國政府內部到沒有唾棄納粹時期為國奉獻過的「英雄」。例如古德里安上將,他的肖像至今仍然懸掛在今聯邦德國陸軍裝甲師的指揮部裡面。德國面對二戰納粹更多的只是戰爭與和平之間的反思,和對猶太人的安撫,但是面對為曾經的德國,普魯士做出過卓越貢獻的愛國者至今德國政府還是很感激的。
Ⅸ 納粹黨是怎麼滅亡的
1945年4月30日,根據希特勒遺囑,北部戰區司令鄧尼茨海軍元帥任總統,宣傳部長戈培爾為總理。但戈培爾在希特勒自殺身亡後隨即自殺,很快鄧尼茨向盟軍投降。帝國終結。
關於納粹黨的滅亡就要提到一個名詞「紐倫堡審判」
指的是1945年11月21日至1946年10月1日間,由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勝國對歐洲軸心國的軍事、政治和經濟領導者進行的數十次軍事審判。由於審判主要在德國紐倫堡進行,故總稱為紐倫堡審判。在這場審判中的被告共計22名,均為納粹德國的軍政首領。另外包括德國內閣在內的6個組織也遭到調查和判決,其中3個被判決為犯罪組織,另外3個則獲得無罪判決。
紐倫堡審判的目的
1945年8月8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際,美、蘇、英、法四國政府在倫敦正式簽署了關於控訴和懲罰歐洲軸心國主要戰犯的協議,並通過了著名的《國際軍事法庭憲章》作為審判的法律依據。據此,盟國政府在德國東南部的歷史名城紐倫堡組成國際軍事法庭,對22名被控犯有密謀罪、破壞和平罪、戰爭罪、種族屠殺罪以及反人道罪的納粹德國主要戰犯進行審判與報復。同時,控方還起訴了納粹黨政治領袖集團等六個組織[1],以達到徹底清除德國納粹思想的目的。
非納粹化(德語:Entnazifizierung)是盟軍在二戰勝利後於1945年中開展的一項運動。這項運動是根據波茨坦協定的精神,在德國和奧地利境內進行的以清除納粹主義在社會,文化,出版,經濟,司法和政治方面的影響。二戰後的歐洲大部分,特別是德國都變成了廢墟。盟軍決定在德奧實施三項政策,分別為民主化,非軍事化和非納粹化。
德國方面,盟國管制委員會在1946年1月柏林通過了幾項非納粹化命令,藉此可以劃分被審查人員的政治面貌並且對之展開法律調查。
1946年3月5日美佔區內的三州的內務部長在慕尼黑的市政大堂簽署了《消除納粹主義和軍國主義法》(Gesetz zur Befreiung von Nationalsozialismus und Militarismus)。「克里將軍以麥克內利將軍的名義宣布了美國盟國軍政府對此的批准」。5月13日第一個非納粹化法(Spruchkammer)在美國軍政府的准許下正式執行清除法。
原來的納粹黨幾乎被消滅,現在納粹黨被視為恐怖黨派。
Ⅹ 在二戰納粹德國戰敗後,殘余的納粹首領真的是一個女人嗎
眾所周知,二戰之所以會爆發就是因為德國,1939年8月31日德國開始入侵波蘭,結果德國用了不到28天的時間,就把波蘭給滅掉了,雖然這其中有蘇聯的原因,但是也就是因為德國滅掉了波蘭的原因,所以就直接的導致了二戰的爆發,可見作為二戰導火索的波蘭到底是有多麼的被動了,或許就連波蘭自己都沒有想到吧。
如果,大家對希特勒這個人有所了解的話,那麼肯定也就會明白,納粹所有的一切都是希特勒個人的錯了,也許早在希特勒求學的時候,如果某學院能夠接受希特勒,讓希特勒進修學畫畫的話,那麼這個世界上也就不會有納粹,更不會有納粹所犯的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