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德國經濟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德國西佔區分別由英、美、法三國主持。三占區中,美國的實力最為雄厚,它的佔領政策因而舉足輕重,在很大程度上支配、影響了英法的對德政策。隨著戰後東西方關系的變化,美國統治集團逐漸將前蘇聯視為其控制歐洲和稱霸世界的最大障礙和對手,為鞏固在歐洲的地位,美國對德政策轉向扶植德國。1947年1月1日,美英聯合佔領區(簡稱雙占區)成立,這為整個西佔區的經濟恢復和經濟改革開辟了道路。
同時,企業失去活力,生產無從發展,市面一片蕭條,貨幣體系已經名存實亡,加之,廣大人民群眾渴望建立一種全新的社會制度。這種形勢的發展和人心所向為西佔區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輿論基礎。1947年,佔領當局任命路德維希·艾哈德為雙占區的「貨幣與信貸特別委員會」主席,具體負責籌劃貨幣改革的措施,這標志經濟改革的時機成熟了。
社會市場經濟模式,即是艾哈德針對德國的病症所開的處方。
社會市場經濟模式包括五大要素,即:私有制下的自由市場競爭制度。在社會市場經濟模式中,私有制是整個社會經濟運行的基礎,佔主體地位,國家干預調節只是一種輔助形式。必要的國家干預調節措施必須始終保持與市場一致的原則。社會保障制度,主要通過社會保險制度和救濟制度來實現。共同決定製度,通過立法手段保障工人在企業中的共同決定權力,即工人參與企業管理的決策。收入再分配措施。國家通過稅收等手段對市場的初級分配進行再分配,以防止社會過度的兩極分化,保障社會低下階層的基本生活需要。
1948年6月進行了貨幣改革,把經濟活動的組織、調整交給了市場,為治理通貨膨脹奠定了基礎,同時也成為建立社會市場經濟模式的起點。
幣制改革和隨後的稅收改革、取消配給和放開價格改革及加強國家干預與社會經濟秩序的改革,在短期內取得了較明顯的效果,很快扭轉了西佔區經濟混亂局面。從1948年起,德國經濟進入恢復和發展階段。
1949年,阿登納組成聯邦德國的首屆政府。繼續推行已初見成效的「社會市場經濟」體制,即是在靈活適應市場行情的基礎上,採用一種綜合性經濟政策的有機手段有計劃地刺激經濟。
與此同時,聯邦德國還實行了一整套使人民消費需求得到滿足、經濟生活有一定保障的措施。由於這些措施的推行,聯邦德國在1951年就完成了經濟的恢復,實現了國民經濟從戰時體制轉移到「社會市場經濟」體制軌道上來的過渡,為往後經濟迅速、順利的發展打下了比較牢固的基礎。
㈡ 第三季度GDP增長再破紀錄,德國在疫情之下是如何做到的
在第二季度,德國經濟因疫情導致創紀錄的環比下跌9.8%後,復甦勢頭強勁。數據顯示,經價格、季節和工作日調整,受私人消費、商業投資以及出口增加影響,德國今年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環比增長8.5%,創下歷史最高漲幅,且超過此前預期的8.2%的增幅。
與此同時,由於德國從11月2日開始實施新一輪封鎖措施,並且暫時決定延長至12月20日,不少經濟界人士認為德國經濟的復甦速度在第四季度將放緩,國民生產總值有可能會停滯不前。
在歐洲抗疫的關鍵時刻,作為掌控歐洲貿易網路和資本網路的“一哥”,德國卻沒有充分展示歐洲領頭羊的責任和擔當。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於中國防疫形勢穩步向好,成長中的中國製造業迅速脫穎而出。
㈢ 德國發展的為什麼那麼快
現代德國是歐洲最重要的國家,並兩次給世界帶來了戰爭的災難。盡管德國發展模式在政治方面的失敗令人感到十分惋惜,但對德國人始終能夠在經濟方面保持異乎尋常的活力,學者們普遍持一種贊賞的態度。德國人在基礎理論,重工業,化學,精密儀器,以及軍事武器製造方面的成就,都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麼,德國人為什麼能夠在長達幾個世紀的時期內,無論在何種體制下,都能始終保持自己的經濟活力?筆者根據自己的研究,分析了以下幾個影響德國經濟發展的因素,或許能對這一問題的解答提供一些有用的素材。 一,以農業為依託的發展 工業化以前的德意志以農業為主,且處於分裂狀態——保持德意志的分裂一直是英法等大國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標。而德意志的分裂的確對德國的經濟發展起了很壞的阻礙作用,但這種作用在德國統一後便轉化為推動工業化的巨大動力,德國社會中所有要求工業化與都市化的力量迅速地佔領了德國的政治舞台。其資本投資率在1850年前後估計只有5%,在1850-1860年間則增長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9%,70年代則為12.5%。 不過,與英國相比,德國沒有因為工業的發展而犧牲其農業。一旦如美國這樣的國家其農產品開始威脅德國農業的基礎──穀物市場時,德國政府便使用關稅等方法對農業進行援助。雖然這種保護是由於物價引起城市居民生活費用上漲才使用的,但它卻使德國的農業能夠在迅速工業化的時代從新的農業發展中獲益,並能穩步地發展。在德意志帝國建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的穀物和馬鈴薯的產量幾乎增加了一倍。產量的增加部分地來自耕地面積的增加,但主要還是其單位面積產量提高的結果。根據統計,1878-79年間的產量與1901-1910年間10年間的平均年產量進行比較,平均每公頃小麥的產量從1.35噸提高到1.86噸,黑麥從1.06噸提高到1.63噸,土豆從7.11噸提高到13.51噸。 盡管農業部門在不斷地吸收新技術以利於農業部門的現代化,但工業化過程中的農村人口流失問題依然產生了。如同其他工業化社會一樣,農村生活逐漸失去了它的吸引力。一場離開土地的大逃亡開始了,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長率不斷上升,這種變化的原因十分簡單:城市需要勞動力,工資也在不斷地提高,人們自然嚮往令人愉快的城市生活環境。下表顯示了這種人口變化的趨勢: 各部門就業人口變化表; 年代1882 1907 1925 1939 1950 1964 就業人口百分比 農業和林業 42.2 33.9 30.3 25.0 24.6 11.4 工業和手工業 35.6 39.9 42.3 40.8 42.7 48.3 商業、交通和服務業 22.2 26.2 27.4 34.2 32.7 40.3 當然,西方學者尚無法得出十分精確的數據,但可以肯定的是,自從德意志帝國建立以後,工業和農業已經交換了它們在德國經濟生活中的相對地位──工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部門,而農業日益下降成為一個國民經濟中的小夥伴。 在這一過程中,大部分容克將自己的土地作為自己的財產並不斷地擴大,但他們不再將土地租給農民,而是僱傭自由勞動力做工,這使得很多新技術有可能被應用,這些技術的應用使德國的農產品產量有了很大的增加。從1820年至1875年,小麥和黑麥的產量翻了一倍。 同時,德國的經濟結構也發生了變化,下表可以看出這種變化: 德國經濟結構圖:1850-1913。 各行業在國內生產所佔的份額(馬克) 各行業所僱傭的從業人口 1850/4 1870/4 1910/3 1849/58 1878/9 1910/13 農業45.2 37.9 23.4 54.6 49.1 35.1 工礦業 21.4 31.7 44.6 25.2 29.1 37.9 運輸0.7 2.1 6.4 1.1 2.0 3.6 服務30.0 25.0 20.5 19.1 19.8 23.6 住房2.9 3.3 5.1 總計9.6百萬 15.7百萬 45.6百萬 15.1百萬 19.4百萬 30.2百萬 德國工業中的傳統行會勢力強大,真正的職業自由在1869年後才開始出現,而德國的傳統行會和手工匠的地位並未被替代,結果形成了德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另一個特點,即「雙重經濟」的特點。即便在1870年,手工匠人與產業技術工人的比例仍然是一比一。 因此,德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是,農村未受到如同英國圈地運動那樣的沖擊,農業人口是逐步地離開土地,加入城市的就業大軍的。同時,城市的工業構成也十分復雜,並非單一的現代工業經濟。這種逐步演化,多種性質行業並存的現象,盡管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但保持了社會在轉型時期的基本穩定,有利於德國人將自己傳統的精細作風融進新的行業中。 二,以鐵路建設為龍頭的工業化進程 德國現代工業的基礎逐漸形成後,從19世紀中期起,產生了一批大公司,它們是德國現代工業的標志,盡管德國的大公司形成的速度極快,其形成過程與英國和比利時等國卻沒有什麼不同。最初都是從紡織部門開始,因為僱傭了大量的勞動力,毛織業也慢慢採取了現代的模式,但其對整個經濟結構的轉軌影響不大,主要是棉織業和絲織業在機械化的進程中取得了最大的成功。而手工業盡管落後,但也堅持到了80年代,才被迅速出現的大公司所取代。
㈣ 德國的發展史
德國的發展史:
公元2-3世紀逐漸形成部落。10世紀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國家。13世紀中期走向封建割據。18世紀初奧地利和普魯士崛起,根據1815年維也納會議,組成了德意志邦聯,1848年德國各地爆發革命,普魯士於1866年的「七星期戰爭」中擊敗奧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聯邦,1871年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建立。該帝國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因戰敗而宣告崩潰。1919年2月德意志建立魏瑪共和國。1933年希特勒上台實行獨裁統治。
德國於1939年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5月8日德國戰敗投降。戰後,根據雅爾塔協定和波茨坦協定,德國分別由美、英、法、蘇四國佔領,並由四國組成盟國管制委員會接管德國最高權力。柏林市也劃分成4個佔領區。1948年6月,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並。
翌年5月23日,合並後的西部佔領區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7日,東部的蘇占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從此正式分裂為兩個主權國家。 德國作為一個地理單元在歷史上曾經幾經分裂,最近的一次分裂是上個世紀的四十年代末,當時德國分裂為東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國,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FRG)、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Th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GDR)兩個國家。並於1990年10月3日再次統一。
㈤ 15世紀末和16世紀初,德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情況的怎樣的
15世紀末和16世紀初,德國雖然仍是封建生產方式占統治地位,但社會經濟已較前有了很大進步。工業方面,采礦、冶金、紡織、印刷、武器製造業等都很發達。德國白銀產量為全歐其他地方總產量的兩倍半。全國總人口約有1200萬至1500萬,其中礦工的人數達十萬之多,並且是當時歐洲最熟練的礦工。
㈥ 德國現在的發展狀況拜託各位大神
德國是高度發達的工業國家。經濟實力位居歐洲首位,在國際上為僅次於美國和日本的第三經濟強國和美國之後的第二大貿易國。德國經濟1993年經歷了戰後最嚴重的衰退,1994年回升強勁,國內生產總值增幅達2.9%,1995年增幅明顯減緩,為1.9%。 1996年德國經濟低速增長,增幅1.4%,主要得益於出口的增長,全年出口增幅達4.6 %。國內設備投資趨於活躍,增長2.6%;建築業投資則出現2.7%的負增長。公共消費增加2.8%,但私人消費僅增長1.4%。德國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失業急劇上升,1996 年失業人數397萬,失業率10.4%。企業破產嚴重,達25530家,比上年增加14.3%。東部經濟重陷困境,1996年經濟增幅僅為2%,遠低於上年5.3%的增長速度。另外投資環境惡化,產業結構調整相對滯後也是困擾德經濟的重要問題。 與日本相比,德國敢於承認歷史錯誤,國際關系一直還不錯。
求採納
㈦ 在20世紀初期,德國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如何
德國是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由於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它的工業產量在1910年即已超過英法兩個老牌帝國主義國家而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它在世界工業總產量中的比重,從1870年的13.2%上升到1913年的15.7%;同期在世界貿易總額中的比重從9.7%上升到12.6%,僅次於英國,也居世界第二位。
㈧ 德國的發展創造了一個怎樣的奇跡
自1952年開始,聯邦德國進入了戰後經濟高速增長的所謂「黃金時期」。至1965年,聯邦德國的經濟實現了飛躍。國內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的絕對數額到60年代初開始超過英國和法國,1961—1967年這段時間里,聯邦德國國民收入在西方國家中居於第二位;工業生產增長速度,在西方發達國家中聯邦德國處於領先地位,聯邦德國在對外貿易中連年順差,國家所掌握的黃金外匯儲備迅速上升,1955年就超過了英、法和日本;隨著經濟的迅速增長,各經濟部門對勞動力的需求日益增加,失業人數和失業率出現較大幅度下降趨勢,到1960年,勞動力市場基本達到了「充分就業」狀態;從整個50年代看,馬克貶值的幅度同其他西方主要貨幣相比是最小的,國內購買力基本上是穩定的,對外匯率也基本穩定。總之,聯邦德國的經濟實力迅速持續地增長,從而使聯邦德國戰後經濟得以復興並重新躋身於世界經濟強國的行列,從一個歐洲的棄兒變成了一個經濟巨人,許多西方經濟學家把這個時期聯邦德國突出的經濟實績稱作「經濟奇跡」。
㈨ 我想去德國發展怎麼才行
說的太過籠統了. 不管你在國內還是在德國上大學, 所謂的「美術專業「 都會再進一步細分的. 你要先確定你的方向, 才好進一步詢問呀.
舉個簡單的例子, 動畫專業和工業設計, 都是和美術相關的專業, 但從就業來講, 就屬於完全不同的行業了. 所以, 現不現實取決於你的專業方向.
如果你是指靠賣畫為生的話, 從我個人觀點看來, 不推薦. 靠畫畫掙小錢的人, 比比皆是,. 如果在鬧市區大街的那種, 就更是下下策, 僅是糊口罷了.
美術這東西, 本來就是因人而異, 很抽象的, 再加上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必然會導致東西方對審美的差異,不可控因素太多了. 能登堂入室賣高價的, 畢竟是少數.
所以, 你在選擇你的方向的時候,要謹慎考慮.
㈩ 很少聽聞德國現在的發展怎麼樣了為什麼德國會從一個叱吒風雲的帝國變成如今的默默無聞
德國正在經歷新老交替的過程,老將慢慢退出世界舞台了,但是這幾年卻涌現出許多才華橫溢的年輕人,比如厄齊爾,格策,克羅斯,穆勒等等,這批年輕人正向世界颳起一陣青春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