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正確對待有生理缺陷的孩子
有些寶寶天生就有高智商,從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出來,但是由於父母的疏忽導致了寶寶後天並沒有很聰明,所以父母要留意寶寶高智商的表現,對於高
有些寶寶天生就有高智商,從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出來,但是由於父母的疏忽導致了寶寶後天並沒有很聰明,所以父母要留意寶寶高智商的表現,對於高智商的寶寶進行針對性的早教教育,不要埋沒了寶寶的聰明才智,那麼寶寶智商高的表現有哪些呢?
寶寶智商高的表現
孩子笑得越早,聰明的可能性就越大。盡管這不是完全可靠的跡象,但它是個象徵。很早就開始笑的嬰兒常常會成為聰明活潑的兒童。笑代表他能區分什麼是讓他感到愉快的,這就是心理活動的開始,一個感覺敏銳、反應迅速的嬰兒常常很聰明,嬰兒越敏感,也就越容易得到滿足。
學齡前的孩子,差不多認識所有的字母,也會發字母的大部分音,認識顏色,知道數字,還會數東西,詞彙量還蠻大,有很強的邏輯和推理能力。但是,作為孩子的媽媽,我們如何知道孩子是一個具有天賦的孩子呢?
我們是去激勵孩子還是順其自然。語言能力強的孩子往往能知道很多顏色、形狀、字母表、數字、反義詞,6個月之後可以講句子,18個月後的語言能力與4歲孩子差不多,在兩歲之前還能區分左右。
新生兒有模仿成人面部表情的能力,出生8小時,寶寶就能模仿媽媽吐舌頭了。當新生兒處在安靜覺醒狀態時,距離新生兒面部20-25厘米,讓他注視你的臉。首先,伸出你的舌頭,每隔幾秒鍾1次,慢慢地重復這個動作,然後停止。
如果他一直看著你的臉,這說明他可能在嘴裡移動自己的舌頭,一會兒,他(她)就會將舌頭伸向嘴外。如果你對著新生兒做張嘴動作,重復幾次,他也會學著張開小嘴。另外,新生兒還會模仿噘嘴、微笑和悲傷的表情。
天才兒童在不學習的時候很不開心。例如,當一家人其他人看電視節目看得出神時,天才兒童在視頻網站上看關於如何用希伯來文寫信或者如何用日語數數的視頻。有了這樣的經歷,我們便猜想,也許「天才兒童不學習的時候是不開心的」。
天才兒童對新事物好奇的天性通常需要不斷地交流和關注,有時候也許很難跟上孩子的興趣,有時候我們又會覺得孩子像一塊專門吸收知識的海綿。孩子對任何東西都感興趣。於是,我們便相信天才兒童用另類的風格學習,所以需要豐富的活動。
假如你的孩子在你的床上撒下很多鹽,或將一些毛毛蟲放到你的枕巾上等等。面對這些惡作劇,您無需責備,這說明您的孩子智商較高。調查顯示愛搞惡作劇的孩子富有創造力和想像力,日後孩子的發展可能性更大。
孩子惡作劇並非什麼都不用想從天而降的,他需要「設計」出一個方案來,然後動腦筋,這程度絕不遜於做家庭作業。這對孩子來說無疑是好的。惡作劇也能增強孩子的獨立性,因為這些行為就是孩子超越了父母所界定的范圍所做的,而這些便是孩子獨立性的發展。
音樂是人類共通的語言,就連對剛出生的小孩子也有作用。音樂是遺傳獲得的語言。實驗顯示,給小嬰兒播放莫扎特的小步舞曲,他會安靜地聆聽。可是當把樂曲隨意打亂,播放各個片斷時,他會顯得不耐煩。如果從小接受音樂教育,便可以可以增進大腦皮質的發展模式,促進高層腦部動作的功能。
研究表明:
② 德國真實的學前教育情況是怎樣的
在德國,幼兒園不屬於國家的學校體制,而屬於青少年福利救濟事業。主要由教會、福利聯合會、鄉鎮負責舉辦幼兒園,也有企業和協會辦的幼兒園。德國幼兒園的教育內容主要是社會教育,旨在培養兒童既對自己負責又能合群的個性。 德國幼兒園不是義務教育,幼兒自願入學,因此要收費。但是,不同家庭所交費用是不一樣的,即孩子的父母根據收入情況向幼兒園交費。這就有效地解決了貧窮家庭兒童的入園問題。 德國幼兒園的數量很多。2002年,德國人口8253.7萬,幼兒園27830所,平均2966個居民就有1所幼兒園。但在德國西11州(前西德)幼兒園的規模較小,平均每園不到 80個兒童。這主要是因為德國西部出生率極低,很多家長自認為家庭教育更好,因此較少送孩子入園。而在德國東部,由於歷史原因,平均每園有642名兒童,與我國相似。 在我國,對幼兒園教師和小學教師的要求基本相同。在德國,則有所不同。小學老師要求在大學學習6學期以上,而幼兒園老師則必須在專門的學校培養。這類學校招收初中畢業生,學制2年。德國幼兒園老師都屬於雇員性質。2002年底,德國幼兒園的雇員共374170 人,其中女性359811人,佔96.16%;男性14359人,佔3.84%。從年齡看,20--30歲段的最多,有12.3萬人,其次是30--40歲的,有11.7萬,40--50歲的有9.6萬人,20歲以下和50--60 歲的均不到 2萬人,符合幼兒教師在性別和年齡上的常規分布。 德國的幼兒園招收3--6歲的兒童。年滿6歲但心理發展還不適合上小學的孩子則上附屬於小學的學校幼兒園。而年齡不滿6歲但其心智發展已經適合上小學的兒童則進入小學開設的學前班。總的來看,德國兒童在學前班和學校幼兒園就學的並不多。2002年,全德國學前班有兒童1.92萬人,學校幼兒園有3.56萬人,二者共5.48萬,僅佔小學在校生的 0.56%。此外,還有專門為殘疾兒童舉辦的特殊幼兒園、專門在上學前和放學後照顧幼兒的日托中心,以及專門在放學後照顧學齡兒童的校外照顧中心。 德國幼兒園雖不是義務教育,但是政府出資卻不少。2002年,政府撥款44億歐元給幼兒園(不含學前班和學校幼兒園等)。僅此一項,就佔德國當年GDP的0.2%。教會等非政府團體撥款更多。2002年,私立款項估計不會低於74億歐元。二者相加,德國幼兒園獲得的經費起碼就有 118億歐元。雖然只有約250萬的在園幼兒,德國幼兒園的生均經費達到了每年4720歐元,約合人民幣4.7萬元。可見,政府和民間資本的投入是非常可觀的,也反映了德國政府和民眾對幼教事業的高度關注和重視。
③ 雖然德國疫情並不是很嚴重,究竟該如何保護此次接收的難民兒童不受感染
如果想要保護他們不受感染的話,一定做好相關的隔離工作,可以把它們專門兒放置在一個酒店裡面進行隔離,全部先進行個隔離四天之後再進行放出來,如果他們被確診為有這個病症的話就繼續隔離,如果沒有的話就可以確保他們處於一種安全的狀態。 現在全國的疫情都是非常嚴重的,每個國家可以說是盡量不去接觸外來人員,能不接觸就不去接觸,哪怕是兒童也是這樣,但是德國還需接收一些難民兒童,所以說這真的是非常棒的一個起舉動了。
④ 世界最缺孩子的國家德國,生一個獎勵60萬,為何當地人卻不想生
因為生孩子付出的太多,所以很多人不願意生孩子。
⑤ 現實一點的,怎麼面對剛出生的有智障的小孩該怎麼處理呢
孩子剛出生,怎麼就會知道是智障,我女兒剛出生時宮內窒息三個多小時。曾被醫生斷言為痴呆兒,連接生的醫生都勸我放棄,但我沒有,孩子在醫院搶救了一個月,回家後我每天不停地與孩子交流、說話;給孩子放故事、童謠、兒童歌曲等聽;當孩子睡覺時,給孩子放輕音樂聽;每天要給孩子做四肢的運動、按摩;當孩子可以坐起來,小手可以自如活動時,就教孩子撕紙,撕得越小越好,指尖的按摩是開發嬰幼兒智力的最好途徑;孩子再大一點可以教孩子穿珠,以訓練孩子手、眼、腦的配合;可以站立的孩子還可以在家裡放一盆沙,讓孩子的小手經常在沙里玩,也是很好的訓練;經過這樣的訓練,女兒6個月就開口說話了,現在已經快大學畢業了。 給你說這些的目的就是想告訴你不要輕言放棄,他畢竟是你的血肉,醫生的判斷也不一定就很准確,關鍵是你的復出,否則,你真的捨得嗎?心裡就不會有一絲牽掛?
⑥ 納粹德國怎樣對待兒童和婦女
先認為你說的是納粹敵國的婦女兒童
納粹對英美等國的非猶太戰俘和佔領區的非猶太敵國公民一般會遵守日內瓦國際公約,而對待蘇聯人和猶太人就會不那麼心思手軟了。
一般來說納粹對蘇聯人和猶太人的態度極其仇視,集中營外的情況你可以任憑想像,燒殺奸掠很多,大都是納粹官兵自發的,沒有嚴格的組織。
而集中營的情況其實很簡單,進入集中營的蘇、猶會先按其勞動能力劃分兩部分,勞力(一般為青壯年男性)會活下來去做苦力,剩下的婦孺和老人會被要求「洗澡」,他們會被迫在「澡堂」外把自己所有衣服鞋帽等脫下來整理好放在一旁,不分男女一起被趕進去,而這其實是一間能容納幾百人的毒氣室,花灑里噴出的都是劇毒殺蟲劑,過十幾分鍾待所有人都被毒死後,毒氣室內的抽風機開始抽空毒氣,苦力們(就是那些沒死的勞力)會用鐵鉤把死人拖到另一間房間,這些死人的衣物會被消毒,供給德國市民,而處理死去的婦女兒童和老人的過程才剛剛開始。
在下一個房間,苦力會把皮膚上有刺青的屍體留下,割取帶有刺青的皮膚,這些帶有刺青的人皮經處理後會用於製作各種精美的皮製品;剩下的屍體會被拖到高溫室提煉油脂,這些人油會被製成肥皂供給德國市民;最後,屍體會被拖到焚化爐燒成骨粉,作為肥料撒到農田裡。
當然,對婦女兒童的虐、淫也不會少,但若能活命的話,在某種程度上說也算是幸運了
二戰時的德國,若女人到25歲不結婚是有罪的,要進集中營;希特勒還規定,已經結合的日耳曼夫婦仍有責任繼續無限壯大日耳曼民族,他們可以與他人生育小孩,多生多育的母親(她孩子的父親並不一定是唯一的)會被視作英雄......
我知道的大概就是這些
⑦ 疫情導致德國新生兒數量減少,你如何看待這個現象
疫情導致德國的新生兒數量減少,對於孕媽們在考慮生孩子的問題上,首先會想到給孩子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但是因為疫情的原因,許多孕婦在懷孕的時候也都害怕孩子被感染,所以新生兒的數量就減少了。這本身也就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在疫情的時候即使自己無所事事考慮生二胎,也都會因為孩子要降生考慮到醫院中都是有新冠肺炎的人,也都不願意在疫情的時候生孩子。
生育率下降現在不光是在韓國,包括德國,生育率都有所下降,。都是因為現在的年輕人壓力都非常的大,在撫養孩子的的事情上都有著自己的想法,他們認為自己完全有能力過好自己的生活。一味的去考慮生孩子,只會造成自己的經濟負擔,與其考慮生孩子徒增自己的煩惱,倒不如兩個人過生活更加快樂。
⑧ 德國人怎麼對待孤獨症的
德國是怎樣對待孤獨症的
此時聯邦政府法律起到了很大作用,按法律規定不管是企業還是政府,必須有5%的員工是殘障人士,否者將會被罰款,罰款用於福利車間,為殘障人提供就業機會。
如果員工中有殘障人士,就會有工作崗位適應的問題,必須為殘障人士提供輔助設施,如運動有問題,鍵盤就要更大一些;視力有問題就要有放大鏡;還有無障礙行走、自動門等;社交有問題要配備輔助人員,資金出自於勞動局。
殘障人士嚴重到需要住院或養護服務時,《重度殘障人士保護法》還有照顧險,根據規定如果成人後不具自立能力,就可獲得退休金一樣的保障金,相當於600—700歐元。
針對障礙人士不同年齡群體的促進
要為孤獨症做些什麼呢?
首先要定期看醫生,如早期發育篩查,所有德國人從出生到14歲都有醫療保健保險,從俾斯麥時期一出生,保險上就有了戶頭,戶頭里的錢時誰給呢?如果時高收入的家庭,就從收入所得稅中出,如果是失業家庭就可以免交。
早期干預中要學什麼呢?
什麼是孤獨症,怎樣與孩子相處,專業人員會和家長來共同了解他需要什麼,根據他的需要來為他設計生活。由誰來為家庭做早期干預?德國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早期干預由家長自助團體,如德國聯邦自閉症協進會,由它們開辦一些自閉症學校、門診所等,但工作人員的工資由國家支付,如家長團體辦的一些幼兒園,政府為員工發工資,目的是讓他們回到正常的社會交往群體中。
上學時政府支付輔助費用,就業後怎麼辦呢?
有些可以做園藝,有些可以做文字輸入,有些可以手工織布,因此要有職業培訓,會在培訓過程中找到可以做的事情,大約在兩年左右。培訓費由政府出,工資由企業出。當然,怎樣找到職業時最關鍵的,福利工廠的目的是康復性的,大約一個月有二百元的收入,康復正常後,仍然要去勞務市場找工作。在福利工廠,主要是奠定獨立生活的能力,如購物、出門。
職業培訓中十二個月用來學實用手藝,然後送到勞動力市場,試著找找工作,但並不是推出門,而是由社工協助找工作。在工作部門,能創造一定價值,有相應的收入,如生產玩具,完成一道工序等。
以柏林來說,50%的自閉症,在福利工廠有他們的工作,如果加上有陪同的工作,就業率會更高。陪同人員的費用由勞動局支付。自閉症中如果有具備上大學能力的,基本法律框架規定不得拒絕有障礙的學生,前面的措施在此也適用。
在德國最常見的是從整體上安排一個適合的學習環境,如認知,交往訓練以及行為訓練方面的咨詢,ABA也有,但在德國不太普及,還有些物理治療(視覺、語言、交往)分開做,根據個人情況不同有個別差異。有音樂、社交訓練,訓練他們如何消遣,可以組成消遣小組,聚在一起做飯。還有體育活動組,假期活動組,可以進行有陪同的結伴旅行。有專門訓練視覺的學校,如果有興趣可以給大家講一講怎樣做視覺訓練。
還有一個叫家長、教師減負計劃,家長和教師容易患崩潰綜合症,可以申請得到政府的支持,如果有人幫助就可以放假了。對於成年自閉症能有獨立的生活,最大的目標是完全的獨立自主。還有個性和能力兩個片語成的小組。
如果整個看一下殘障人士的社會環境,實際上國家是不可能統籌成長的所有方面的,主要是家長。政府和家長的關系是政府依靠家長的推動,家長依靠政府給錢,因此聯邦協進會是家長團體,是非營利性質的,如果想入會大概一年需要120塊錢。
協進會做什麼?組織安排促進自閉症生活改變的活動。有關期刊中會有信息,可以看到介紹洛瓦斯的文章,還有一章叫《權利》,還有一些關於自閉症的書訊及聯絡方式。家長團體的職能是告訴政府孩子需要什麼,促進變法,促進各地家長的集合再組成團體,只有家長最了解自閉症的需要,最願意推動這些事情,組織一些會議,如:特教人員、醫生等等。德國每年為殘障人士支付的費用大概是中國的5倍。
⑨ 在德國出生的孩子是黑戶怎麼辦
在德國出生的孩子,要在中國上戶口,需要辦理德國出生證公證認證手續的。
公證認證過程在德國完成,最終辦理的是中駐德國使館認證。
⑩ 德國人如何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媒體上曾經報道過有孩子因為寫不完作業自殺,考試成績不佳自殺等等難以令人置信的新聞,我們的孩子怎麼了?這么脆弱的孩子長大後又該如何面對殘酷的社會競爭?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篇有關的故事,希望能給愛孩子的家長們一點啟發。德國家長普遍認為:「孩子總有一天要去更廣闊的天地闖盪。我們無法永遠保護孩子。但是我們可以教給他們認識生活和社會的能力,教他怎樣保護自己。」因此,他們總是有意識地培養孩子戰勝挫折和困難的能力。 從孩子蹣跚學步起,德國家長就開始注意培養孩子堅強的性格。孩子跌倒後,家長不是趕緊去扶,而是不斷地鼓勵孩子自己爬起來。此外,德國家長還鼓勵孩子參加由政府在暑假期間組織的「磨難營」活動。有時甚至故意給孩子設置一些順境下的「障礙」。 蘇珊娜是柏林一所幼兒園的教師,她十分重視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有一次,她正在讀小學的女兒要跟同學一起去郊遊,臨行前,蘇珊娜發現女兒忘了把食物和手電筒裝入背包。可她沒有提醒女兒,旅行回來,女兒餓得臉色發黃。這時,蘇珊娜才問女兒是怎麼回事,並幫女兒分析了原因。最後,女兒表示:「以後出門一定要先列一個物品清單,那樣就不會忘帶東西了。」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總會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一旦這些要求得不到滿足,孩子就會大哭大鬧起來。每當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德國家長都會耐心地教導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引導他們想辦法以合理的方式去達到目標。例如,孩子執意要買昂貴的玩具,若家長拒絕,孩子一般都會哭鬧。這時,德國家長就會一邊安撫孩子,讓他平靜下來,一邊告訴他應該怎麼做家長才會給他買,並不斷強化這種反應模式,使孩子在願望暫時得不到滿足時能夠控制情緒,主動考慮通過其他方法來實現願望,而不是一味地哭鬧,發泄情緒。 兒童教育專家認為,給孩子多提供嘗試的機會,也是挫折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原因很簡單:孩子一旦被剝奪了嘗試的機會,也就等於被剝奪了犯錯誤和改正錯誤的機會。因此,德國家長普遍願意為孩子提供各種嘗試的機會,他們會下意識地讓孩子盡早開始「第一次」。 在一般情況下,兩歲大的孩子大多數會自然傾向於擺脫家長的「控制」。例如,他們會大聲叫嚷:「媽媽,讓我自己洗臉」,「我不要你喂,我自己會吃飯」。雖然孩子第一次學習洗臉極有可能洗不幹凈,甚至可能邊洗臉邊玩起水來,但德國家長絕不會因此而不耐煩地拿走毛巾,或乾脆自己動手給孩子洗臉。大多數的德國家長會耐心指點,並對孩子的表現大加贊賞:「真了不起,我的寶貝會自己洗臉啦!」 在西方國家中,德國孩子擅做家務是出了名的。有些德國家長在孩子呀呀學語階段,就指導他們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如在用餐前,幫助大人擺放餐具等。盡管僅僅是象徵性的,最終還得大人重新擺一遍,但長此鍛煉下來,德國孩子便在這種犯錯與改錯的過程中,漸漸學會了應該如何正確地面對挫折與失敗。�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