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麼學習易經,那本書比較正規而且易懂
請參考以下資料,希望對你有用
《易經》為五經之首,是儒道乃至諸子百家學術思想共同的來源,也是中華文化的根本思想。要真正認識中華文化,不可不了解《易經》。然而,易理艱深,讀者每視為畏途,有志者或不得其門而入。懷師的《易經雜說》從「變易、簡易、不易」和「理、象、數」這些基本法則入手,將《易經》知識娓娓道來,如數家珍,把有志學易者引入門徑。《易經系傳》是孔子研究易經的心得報告。懷師在另一部易學講稿《易經系傳別講》中,不僅對《易經》有更精闢的講述,也透過對《易經系傳》的分析,深入探明孔孟思想、儒家學說的文化源頭。內容涉及自然哲理、人文精神、政治藝術以及身心修養之道。
懷師的儒學著作有5個鮮明的特點:一是以經解經。也就是將唐宋以後的批註推開,依靠熟讀原文來理解儒家經典。因為在這些經典中,前文的意思往往在後面的語句中就有清晰的解釋。只要前後篇章,貫而通之,就自然能理解經典作者原來的思想。《論語別裁》的寫法基本上就是運用了這種以經解經的方式。
二是經史合參。也就是將儒家經典與相關的歷史記載對照、比較、融會,來參究經典作者當時所表達的思想。如《論語別裁》以《論語》與春秋時代的史跡相融會,看到當時社會、政治的混亂面貌,以見孔子所開創和確立的文化精神之偉大。《孟子旁通》以《孟子》7篇本經結合戰國時代相關歷史資料,來說明孟子存心濟世的精神所在。
三是旁徵博引。懷師幾乎在每一種著作中都以其淵博的知識,包羅諸子百家思想精華,融會中外古今學說於一爐,且往往能觸類旁通,解答令歷來名儒卻步的難題。例如,《大學》中提及的「知、止、定、靜、安、慮、得」七個修證層次,是先秦時期中國傳統文化中教化學養的特色,也是儒家心傳的修養功夫。雖然這「七證」對後世影響甚巨,但《大學》中並未具體說明如何實踐。宋明以來的理學家囿於門戶之見,而無法疏解清楚。懷師在《大學微言》中借用佛道兩家學術來闡明「七證」功夫,因而超越前人的見解。
四是深入淺出。懷師講課寫書都喜歡把深奧的道理說得明白易懂,態度平易近人,語言機智幽默。例如,以往《易經》總是給人一種神秘玄妙、莫測高深的感覺。懷師的兩本易學著作則以獨特的妙悟勝解,把高深的易理說得人人能懂。通過懷師的講解,讀者會發現《易經》其實是一門很平易的學問。
五是貫通古今。「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是懷師儒學著作的最大特點。在他看來「四書」、「五經」都有超越時空的價值,但理解這些經典不能泥古不化,而要結合時代的變遷。在《論語別裁》和《大學微言》中,懷師不但每每聯系今人今事幫助讀者理解經典作者思想,而且經常比照現代世界文化潮流,指明自己民族、國家今後應該要走的路線和方向。因此,懷師的著作填平了古今文化隔閡的溝壑,成為當代中國人了解傳統文化的橋梁。
全集的第二類是佛學著作。這部分著作所佔數量最多,包括《禪海蠡測》等17種。佛教是對古代印度文化的一次系統總結和重大變革。它在漢代傳入中國以後,與中國本土的儒家、道家文化相接觸,經歷了一個由沖突到融合的過程,逐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六朝以來的中國文化已是儒、佛、道三家匯合而成的文化形態了。因此,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離不開對佛教的研究。
佛教在今天這個世界仍有其重要的存在價值。在當前這個時代,全人類都以現代化為社會目標。現代化雖帶來了物質進步,但也造成了社會病態。現代化的基調是理性化,理性主義獲得最有力的表現是科學和技術。根源於科學的技術實際上塑造了現代世界的性格。德國思想家馬克斯·韋伯稱這種現代理性為「工具理性」,因為它只涉及達致具體目標的手段和工具的合理性,卻根本無視生命的價值問題。德國法蘭克福學派的當代代表赫勃瑪斯指出:「工具理性之高揚,導致科技意識之橫決,已造成生命世界的殖民化。」在當今世界,人為追逐物質財富而忙碌,自己則迷失在忙碌之中。人們逐漸把自己異化成物,生命成為物的附屬品。人們與自然疏離,與社會疏離,與家庭疏離,也與自己疏離,割斷了與精神家園的古老聯系。人們在表面上仍舊把幸福、成功或創造視作生活的目標,但實際上已沒有目標。人們愈益被空虛、焦慮、煩躁、寂寞、孤獨和絕望所煎熬,產生一種被美國社會學家彼德·勃格稱為「心靈的飄泊」的感覺。因此,如何安頓人的心靈,對完美人生來說已越來越重要。
此時,人們猛回頭才重新發現宗教對人生的意義。宗教,唯有宗教才可以滿足人類超越自我,追求永恆、圓滿、至真、至善、至美的心理需求。這是一切宗教共同具備的功能。因此,人的宗教精神可能改變自己的存在形式,但它是不會消失的。西方基督宗教主張依靠上帝的拯救,實現這種超越。但「上帝萬能」觀念在現代理性精神沖擊下已經崩潰。人們不再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上帝創造世界、創造人類,上帝甚麼都能做,甚麼都可以做。用尼採的話說,就是「上帝死了」。人們可以放棄上帝這個「拯救者」的幻象,卻不能沒有宗教精神,放棄超越自我的精神需要。佛教沒有這個「拯救者」概念的拖累。它教人自尊自信,依靠自己的力量從生死痛苦中解脫出來。因此,佛教能夠擔負起安頓人心、提升人生價值的使命。這就是今天佛教由東向西,逐漸在全球廣泛傳播的根本原因。
懷師的17種佛學著作,大致可分成佛經釋義、禪學、佛法修證等三部分。佛經釋義包括《楞嚴大義今釋》、《楞伽大義今釋》、《圓覺經略說》、《金剛經說甚麼》和《葯師經的濟世觀》5種。由於以往流傳的漢文佛經大多是唐代以前所譯,文辭古奧,語意晦澀。何況時歷千載,理解闡釋,古今完全異趨。因此,一般讀者皆感到佛經難讀,常常望而生畏。然而,這些佛經一經懷師講解,就變得明白易懂,為各種文化層次的讀者喜聞樂見。懷師講解佛經的特點是:揉合翻譯和解釋,一方面在保持原文字句意義的前提下,採用現代語言來述說大義;另一方面用現代事物理則來解釋佛法精要。例如,懷師推薦《楞嚴經》為全部佛法綱要。這部經典有條理、有系統地概括了佛法的中心要義。不僅給利智者指明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法門,也為鈍根者道盡修行證驗方法與次序以及種種方便。古賢稱:「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可見《楞嚴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懷師指出,《楞嚴經》從七處征心與八還辨見開始,逐層深入、條分縷析地講明心物一元的原理。懷師在《楞嚴大義今釋》中對此作了現代闡釋,說明《楞嚴經》是如何從身心的實驗去證明物理世界的原理,又如何從物理的范疇指出身心解脫實驗的理論和方法。告訴我們:佛教所說的心物一元,不僅是一種思想理論,而且是基於人們實際心理情形,可加以實驗證明的。因此,佛教確實有科學的證驗和哲學的論據。
當然,佛經的難讀不僅在於文字,許多佛經更因其內容博大精深,倘不能通達因明,善於分別法相,精思入神,並從真修實證入手,會之於心,實在很難窺其堂奧。例如,《楞伽經》被公認是最難讀的佛經之一。蘇子瞻曾言:「楞伽義趣幽眇,文字簡古,讀者或不能句,而況遺文以得其義,忘義以了心者乎。」懷師精研法相唯識,對《楞伽經》下過一番苦功,慎思明辨,嚴謹分析,歸納論據,融會於心。因此,他在《楞伽大義今釋》中,為讀者清晰地理出此經頭緒:經中首先借大慧大士之口,提出108個人生思想哲學問題,但佛陀並沒有一一作答,而是直截了當地說心、說性、說相,對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分別加以辨析,然後引向形而上的第一義諦,指出一個心物實際的如來藏識作為總答,指示空有不異的事理,說明理論與修證的實際。可見《楞伽經》宗旨在於直指人生的身心性命,與宇宙萬象的根本體性。經懷師一點撥,楞伽奧義昭然若揭。
懷師講經不僅為讀者理清脈絡,而且往往點明重點,方便研讀。例如,在中國文化中,《金剛經》是影響很大的一部佛經。它的獨特之處在於超越了一切宗教,又包含了一切宗教,不局限於佛教的范圍。千餘年來,無數人研究金剛經,念誦金剛經,因金剛經而得道,金剛經的奧秘何在?懷師在《金剛經說甚麼》中指出:此經的重點在善護念,這是由凡夫到成道之路,聖人和凡夫同一個修持的方法。護甚麼念?學佛就是證道,一切佛所證的,那個最高的境界叫涅盤。涅盤不是死亡,涅盤是圓滿,不生也不死,不來也不去,永遠是清凈。怎樣護念?應無所住,不生法相,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就是保持內心平靜的這一念。縱然在動亂中,也在清凈,如如不動。又如,《葯師經》是一部通俗但並不易懂的佛經。懷師在《葯師經的濟世觀》中點明:葯師佛12大願是此經重點,顯示了救人濟世的大乘精神之偉大。讀者把握了這個重點再讀《葯師經》就容易讀懂了。再如,《圓覺經》是一部指引眾生如何修行成佛的了義經。此經記載釋迦牟尼佛答復12位菩薩所提的問題。這12位菩薩各有不同的表相,代表著12種修行法門。懷師在《圓覺經略說》中將如何明心見性,如何修止、修觀和修禪那的重點一一提示清楚。懷師在講解佛經時,常常列舉大量的例子來說明道理。在《圓覺經略說》中,講到見地、修證、行願都詳細舉例說明。很多例子就是懷師自身的經歷。在《葯師經的濟世觀》中,懷師往往以親生經歷舉例,融會經義來講解,因而即使深入到極細微處,也使讀者必能有所領悟。
懷師的禪學著作包括《禪海蠡測》、《禪與道概論》、《習禪錄像》、《禪話》、《禪宗叢林制度與中國社會》等5種。當然,佛法修證部分的著作也大多與禪學有關,只為敘述方便而另列之。兩宋以降,禪宗漸成佛教主流。天下佛徒稱習禪者無計其數,佛寺號禪林者觸目皆是。然大多數人對何為禪宗宗旨卻渾然不知,有以枯坐不動為禪宗者,有以游戲文字為禪宗者。當今之世,像懷師這樣通義理、有修持的禪者已絕無僅有。因此,如果只就這方面的成就而言,說南懷瑾是當代的禪學大師也是當之無愧的。
《禪海蠡測》是懷師最重要的禪學著作,不僅紀錄了懷師畢生習禪的心得,也是一本禪宗正本清源、撥亂反正之作。懷師開宗明義地點明:禪宗以明心見性,洞達法性為宗旨。廣征博引,直斥各種文字禪、知解禪和口頭禪,直探禪宗的活水源頭。懷師著重闡明了禪宗與教理、頓悟與漸悟的道理。佛法在中國大致有十宗之分途,禪宗以外各宗皆依教理(經、律、論)而言修證,唯有禪宗標榜「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後來禪宗之徒以為可以廢棄教下經藏之學而悟道。其實,禪宗與教理的關系是「言其理則,佛說三藏十二分教,皆為所依。推其極致,則一字不立,揚眉瞬目,已是第二義事矣。」懷師指出:禪宗的古德,雖然不一定是先由學習教理而入禪,但大多數也都於悟前或悟後通曉義理,融會心宗。因此,習禪者不能忽視研習佛經,應當溫故知新,融通諸說。
當初禪宗所以標榜「不立文字」,是希望擺脫教條,以獨特的方法給陷入種種文字名相戲論中不能自拔的佛徒打開思想活路,進入一個充滿自信和活力的世界。及至唐宋禪門活法已成死語,故諸家宗祖,不得不別標心法,如參話頭、看公案、擎拳、棒喝等,以勘驗學人,錘煉其知見。但後世習禪者捨本逐末,老死話下,永無出期。懷師有鑒於此,故不以話頭為實法,不以棒喝為家風,回歸禪宗活潑潑的本來面目。
禪宗自五祖弘忍門下有南北分途,南宗主頓悟,北宗主漸修。後世南宗風行天下,習禪者以為禪宗法門不需坐禪,只須於一機一境上驟然悟得,就可以得道了。懷師指出:「盡一大藏教,統諸修行法門,皆漸法耳。即禪宗祖師,於言下頓悟者,亦由熏修漸積而來。」因此,習禪者必須注重修定。至於是先修後悟、修悟同時,還是悟後起修,懷師認為:三說雖異,通途是一,根器各異,自知適應,不必爭論高下。懷師的禪法不僅融合佛教顯密之學,而且貫通儒、道各家之言,相較比量,會歸一旨,別開生面。
《習禪錄像》是懷師歷年主持禪七的開示語錄,及十方來學的修行報告。假此文字因緣,讀者或可一睹真正的禪門風范。禪七用意在剋期取證,以求明了生命之真諦,生死輪回之原因,進而超越生死。懷師參照禪密,採用唐宋方法,因眾生習氣煩惱各有不同,打破傳統打七方法,嘻笑怒罵,因人施教。讀者如能將此書與《禪海蠡測》結合起來讀,對懷師的禪學思想與造詣會有更深一層的理解。《禪與道概論》的前半部敘禪宗宗旨與宗派源流,以及禪宗對中國文化之影響。《禪話》深入淺出地介紹歷代禪門公案,堪稱一部通俗禪宗史。《禪宗叢林制度與中國社會》則詳述禪宗叢林制度的特點、起源和演變。這3種著作從不同方面介紹有關禪宗的知識。
佛法修證著作包括《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定慧初修》、《一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禪觀正脈研究》、《如何修證佛法》等5種。學佛不同於學習其它知識,不僅要研讀佛學理論,而且必須親身實踐。見地、修證及行願是學佛修行必須依持的綱要,且三者密不可分。懷師在《一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中指出:行願是修學一切佛法的基礎。一個學佛者必須把信念建立在普賢菩薩般的大行大願上,才能突破來自多生累劫的罪障惡業,成就菩提道果。他在書中深入淺出地闡述了《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的密義,公開了普賢行願的修持法門。《如何修證佛法》是懷師最重要的著述之一,對學佛修證的實際步驟有精闢的講解及具體的指引,對修持路上的迷惑、歧路以及不自覺的錯誤都一一糾正。《定慧初修》是懷師傳授止觀、修定、修慧的講記,適合初學者。其中,《觀無量壽佛經大義》著重介紹修凈土法門的入門知識,闡述了凈土與禪、唯識學的關系,消除修凈土只是有口無心念佛號的誤解。大乘必須以小乘作基礎,小乘的修法是甚麼?懷師在《禪觀正脈研究》中,以《禪秘要法》作底本,教授白骨禪觀修法。經過這個觀法的修持,我們身體不凈的本相就會如實呈現心中,有助破除身見,進而見到空性。《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是有關靜坐修持最權威的著作。懷師在書中融合儒、釋、道三家靜坐的原理,吸取藏密氣脈、明點諸法的知識,配合中西醫學,評述古往今來各門各派修道者的修持經驗,傳授正確的修定方法,解答氣脈反應變化的各種問題。懷師對佛法修持的傳授於今是獨步天下的。他不僅融合了佛教顯密,儒釋道三家,中西醫學,宗教、哲學與科學等各方面知識,更重要的是他有數十年親身修持成就的功夫。懷師的禪定功夫是經過科學鑒定的。台灣的鐵路醫院骨科主任周孝儒醫師和中興醫院麻醉科主任張慶灼醫師曾使用測試儀器,對懷師入定時的生理狀態進行測試。結果發現他的心電圖上呈現一條直線,不再有上下波幅。科學證明禪定境界的「氣住脈停」確有其事。
此外,收入全集的懷師佛學著作還包括《中國佛教發展史略述》和《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兩種。《中國佛教發展史略述》是一本簡明的佛教史,從印度佛教起源,談至佛法傳入中國後的經過,以迄於當代世界各國的佛教現狀,對了解佛教歷史淵源提供了清晰的線索。《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介紹有關《易經》、中醫、神仙丹道以及西藏密宗的原理,闡述密法真義,道破宗教神秘儀式之假象。誠如懷師所言:在人類文化中,神秘學自古相傳至今,似宗教非宗教,似哲學非哲學,亦宗教、亦哲學。中國作為有悠久歷史文化的文明古國,是神秘學的策源地之一。以往神秘學因其神秘莫測而流行,人們往往牽強附會、妄引仙訣法要,甚至藉此聚眾斂財。倘能發揚科學精神,去偽存真,去蕪存精,仍能從中發掘許多寶貴的文化遺產。
全集的第三類是有關道家學術的著作,主要是《老子他說》和《中國道教發展史略述》2種。此外,前述《禪與道概論》、《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和《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等佛學著作中,也有部分篇章是談道家學術的。道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之一。道家學術自老、列、庄諸子以下,「綜羅百代,博大精微」。自兩漢後,道家一變而集於道教,因其「綜羅百代」之故而不免生「雜亂怪誕,支離破碎」之弊。因此,到了近代社會,學者往往把道家文化視為迷信,更有一班孤陋寡聞者臆斷道教本身沒有思想學術,只是對佛教的抄襲而已。懷師早年曾鑽研道家學術,深得其中三昧,因此對道家文化頗為推崇。他曾說:在儒、佛、道三家中,佛家是偏重於出世的,雖然佛家的大乘道也主張入世,普救眾生,但出家修道的人本身還是偏重於出世;而且佛家的學問從心理入手,然後進入形而上道。儒家的學問,又以孔孟之學為歸趨,則是偏重於入世的,雖然像《大學》、《中庸》亦有一部分出世思想,但到底是偏重入世,從倫理入手,然後進入形而上道。道家的學問,老莊之學就更妙了,可以入世,亦可以出世;或出或入,都任其所欲。在個人的養生
Ⅱ 易經有那麼神奇么,看了前面十幾卦,不過就是講一些處世的道理嘛,人們將易經神化了
有氣魄,那你看出易經是什麼沒有?易經的確神奇:
《易經》記載了人類最古老的發展史。
周文王用進化了的文字整理《易經》,局限於龜甲已經散亂無序。孔子把自己的思想注入《易經》,局限了《易經》的研究范圍,把《易經》研究引上歧途。歷代學者追隨在孔子的背後亂摸屁股1,為了幾束脩肉而大言不慚。把《易經》神化為天書、眾經之首的同時,把《易經》研究引入牛角尖,束之高閣,使人望而生畏,再無出頭之日。
《易經》以史書的形式紀錄了歷史,以歷史告訴人們過去,以發展規律、經驗和教訓向我們展示未來。這就是讀懂《易經》能夠知道過去未來的真諦。
《易經》以人類發展為背景,以趨吉避凶為宗旨,指導人類在生產勞動中注意安全,避免事故.讓決策者牢記長遠利益,不要為了短期利益而破壞生態,鑄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毀滅人類。
《易經》以不足五千字的篇幅,藉助六十二爻緊密結構闡述數百萬年的歷史,不愧為眾經之首,精闢到了極限。
上面文字摘自[李氏易經]中的簡介。
Ⅲ 《易經》和《道德經》的區別
《易經》和《道德經》的區別有:
1、范圍不一樣:《易經》指《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道德經》則是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
2、內容不一樣:易經的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生活、文學、藝術、科學等諸多領域,是群經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經典。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
3、時間不一樣:易經一說分別作於上中下三個時代,一說三本書均作於上古時期。道德經則創作於春秋戰國時期。
Ⅳ 看懂<易經>對我們人生有什麼意義<易經>又有哪些奧秘
1. 易經是無所不包易經是宇宙規律的總結, 是指導人類適應這些規律的哲學基礎. 為什麼易經能無所不包? 為什麼易經 能成為中華文化的總根? 為什麼中醫各部門,包括針灸、中葯、推拿、氣功、太極拳、風水、食療等等,都來自易經? 為什麼易經能解答物質和精神世界中的任何問題? 為什麼易經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綜合? 為什麼易經是黑格爾辯證法、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和其它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等等, 所以這些, 都是由於易經是宇宙規律的總結。 2. 中華民族起源和易經易經歷史地是中華民族之魂. 中華民族起源、形成和發展的全部歷史, 都是與易經相聯系的. 春秋時代的管子曾說過一句很深刻的話: "萬世之國, 必有萬世之寶." 管子用數千年歷史經驗的總結和他自己的言行證明: 道陰陽的易經就是這個寶. 清末康有為也提出: 中華民族所以能為 "同居之大族"、"一統之大國", 且 "能保五千年之文明", 其根本在於有一 "國魂主之". 他以為這個 "國魂" 就是以孔子 學說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而這又歸根結底來自易經. 如此能作中華萬世之寶、民族之魂的, 除了易經之外, 還有什麼能經受如此長久而無所不包的考驗? 自然, 非易經莫屬! 正因如此, 中華民族的命運同易經的命運緊密相連. 中華文化之根和民族之魂一旦被扭曲會造成何等嚴重的惡果,已被中華民族歷經的種種災難所告誡。要振興中華,就必需振興易學。 3. 中國科技和易經中國科技的興衰同易學的興衰息息相關. 孫中山先生曾經說過: 中國的歷史 分為兩 個時期, 周以前為進步時期, 周以後為退步時期. 在周以前幾 千年的時期內, 易 學研究沿著事實求是的軌道展開, 不僅有伏羲易、神農易、 黃帝易、連山(夏)易、歸藏(商)易、周易的承前啟後, 還有後來道家、 儒家、 墨家 帶頭 的百家爭鳴, 推動了中國科技文化全面持續的空前大發展. 可是, 自西漢獨尊 儒術 以來, 易學研究的主流脫離了原有的事實求是的軌道, 而走向截然 相反的兩個 極端: 一派即尊儒派用種種所謂考據訓古、玄象虛理, 把易經搞成玄之又玄 的"卜筮 之書"; 另一派即疑古派更是不擇手段, 玩弄文字游戲, 千方百計把易經貶 成 漏洞百出的"卜筮之書". 在如此脫離實際的情況下, 中國科技發展趨於緩慢; 幸好 民間特別是道家學派, 連同儒家正統之學中需接受檢驗而不得 不接觸實測、實證 的天文歷法及數學領域的學者, 繼續努力保持求實易學研究的慣性, 支撐著中國 科技在17世紀 以前仍舊一直處於世界前列. 直到中國易學研究幾近完全 脫離實際 以致衰落而落後西方之後, 中國科技隨著落後西方. 自近代西方科技文化 傳入中 國以來, 疑古派進而大占上風, 盡管其中各派系所生搬硬套的西方理論理論不同, 但都把對易經的全盤否定由「 卜筮之書 」步步升級成"占筮記錄的匯編"﹑ "古代卜筮 的底本" 以至"全部就是一部宗教書,它以魔術為脊骨. 而以迷信為全部血肉"﹑ "只是一些古時代的木乃伊的屍骸"﹐ 連易經紮根於民眾中的易學應用 學科,也被不加分析地一律打成「封建迷信」而強行取締,甚至經受數千年考驗而成為中華文化精華的中醫和干支歷法也在劫難逃。 易經被扣上「 卜筮之書 」的帽子之日, 就是中國科技發展趨於緩慢、 停 滯和落後之時; 易經被全盤徹底否定之日, 也正是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之時. 全部 中國科技史, 特別是西漢以降科技發展三起三落的歷史經驗反復證明, 對易經兩種 切然相反的 治學態度和方法,帶來切然相反的學術後果:把易 經當成"卜筮 之書"來考據,就會越考越黑、越迂腐、越退步;把易經當成宇宙數理邏輯作指導,來實事求是地研究實際問題,就會越究越明、越創新、越進步。要走科技強國的道路, 就必須徹底清除把易經當"卜筮之書"來左右糟蹋的影響和習慣, 回到易經所要 求的實 事求是的易學道路上來。 4. 為什麼易經是塑造雄才大略的教科書易經是塑造雄才大略的教科書. 與盲從"易本卜筮之書"說而導致全面玄化和 全 盤否定易經的庸才和歪才們, 從中糾纏所謂的「卜筮" 恰恰相反; 人類文明發展的 大趨勢總 是推動一代代科技雄才, 重新 發現伏羲易的真理, 繼神 農﹑黃 帝﹑堯﹑ 舜﹑ 夏 禹﹑ 周文 王﹑周 公 旦﹑老 子﹑孫 子﹑孔 子﹑墨 子﹑ 庄 子﹑惠施﹑張仲景﹑魏伯陽﹑葛洪﹑陶弘景﹑孫思藐﹑邵雍﹑沈括﹑李時珍等東方先哲之後,計算器科學之父萊布尼茲﹑現代哲學之父黑格爾﹑量子力學之父波爾﹑現代物理學之父愛因斯坦﹑現代心理學大師容格﹑現代系統論的奠基者普里高津等, 都從 中發現了與其開創性成就有關的真理. 對易經的這兩種切然相反的態度, 竟造 就出 如此懸殊的人才, 竟帶來如此相反的後果! 這其中的教訓是難道還不足以讓我們努力, 使後代們免受"易本卜筮之書"說的毒害嗎? 5. 為什麼易經是人類智慧之源作為人類智慧之源的易經, 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 當易經長期遭"易本卜 筮之書" 說之左右蹧蹋, 以致在17世紀的東方而逐漸黯然失色的時候, 卻一傳入 西方即開 始發亮。以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黑格爾為代表的西方先哲, 從易經中 重新發現真理,並將他們開創的微積分﹑二進制數學和哲學辨證法及其它科學成就﹐同以陰陽規律為核心的易經哲學和數理邏輯聯系起來﹐把西方的易學研究推進到後來者居上的境界﹐不僅為西方科技隨之而來的後來者居上﹐而且為現代科學和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此基礎上﹐現代科學和技術加速發展﹐帶動了西方社會生產和生活的現代化潮流﹐進而波及全世界﹐以致至今各國社會生產和生活的現代化相互交織而成全球化大趨勢。 6. 為什麼現代科學各領域的成就都在按易經宇宙模型的內在邏輯越來越支持隨產業工業化達到頂峰而步入後工業化社會, 實驗分析認識逐漸發展到自己 的極限, 由二十世紀後期開始的科學綜合化, 正在趨向於把實驗分析學科的細分化 成果 統一起來. 以愛因斯坦為先驅的現代科學家們, 力求在以德國辯證思維系統為核心 的 現代哲學的指導下, 實現這個劃時代任務; 但都以失敗而告終. 在對現代哲學 失望之際, 越來越多科學家發現: 現代科學各領域的成就都在按易經 宇宙模型 的內在邏輯匯集起來, 對易經有機整體哲學給予越來越強勁的支持. 人類認識由綜合--分析-- 綜合的邏輯和歷史規律決定了, 用易經總結的宇宙規律和數理邏輯來統一現代科學成果, 是新科學發展的必然趨勢. 其趨勢之必然勢不可擋, 不是由東方, 就 是由西方, 來帶頭順應和促進這大趨勢. 中國 是產生易經的土壤, 要不象失去近代科技革命的機會那樣失去這次新科技革命的機會﹐就得徹底清除把易經當"卜筮之書" 來 左右蹧蹋的影響影響習慣, 避免 重犯"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生在此山中" 的歷史性錯誤。
Ⅳ 希特勒在德國人眼中算什麼英雄抑或是恥辱
希特勒在德國人眼裡可以是凱撒大帝,因為他有帶領人民爭取更廣闊的生存空間的慾望,這對一個民族來說不是壞事,但是他在一個錯誤的時代以錯誤的方式來實現他的理想,這就註定了悲劇的結局。但是可以肯定一點,他肯定不是德意志民族的恥辱,雖然他給德國人民帶來了無盡的苦難。另外,在軍事和外交領域,希特勒表現出來的才能絲毫不亞於俾斯麥,他麾下有古德里安、隆美爾等等軍事奇才,有戈培爾等優秀文官,可以說,他領導的德國政府一度創造了空前絕後的奇跡。但是希特勒存在人格上的缺陷,譬如他那臭名昭著的種族優越理論,可謂與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臭味相投。他對猶太人的無情迫害是他對德國和全世界犯下的最嚴重的和不可饒恕的罪行,這一行為使德國徹底孤立,也註定了他的失敗。在當時,納粹的理論最初並不為德國人所接受,但是隨著凡爾賽體系對德國的步步緊逼,越來越多的人、越來越多的國家對希特勒的理論報以同情,及至後來甚至直到今天德國的年輕人都狂熱的信奉納粹主義。這是一個民族不屈靈魂的體現,雖然這有些不可理喻,但是就像近現代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努力一樣,德國人當然不甘被壓迫。但是希特勒的悲劇在於,他試圖凌駕於其他民族之上,歷史一再證明,任何反人類的行為都將遭到徹底的毀滅。
Ⅵ 怎樣才能讀懂易經
呵呵,這是個問題。易經被成為萬經之始或萬經之首。其內容博大精深,涵蓋之廣無書可望其項背。自古以來多少先賢對易經進行註解,都是傾其畢生之心血。所以我們不要自己去讀易經原文,因為讀不懂,先看白話易經,就是原文和註解合一的版本。看過一遍有個大體的了解。在找視頻講座看,比如傅佩榮教授的64卦詳解就很好,(這是網址 ),再將講座和易經書籍對照就有了最初的入門知識。如果想深入探其精髓,就要廣獵易經方面的書籍,比如康節先生的書。學習易經需要極大毅力和耐心,還要有足夠的時間,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希望能幫到你。 易經 主要是講天地萬物之規律 陰陽 八卦 還有就是天文地理跟人文科學 要想看懂熟悉 要能理解 只要你能了解到易經所講的規律 還有一些重要點 大致就能讀懂易經啦
Ⅶ 算命師/靈媒一定就是那樣嗎
絲雨跟我聊天的時候,告訴我小時候的故事。
她爸爸信奉天主教,媽媽則是佛道混合,也就是傳統的宮廟,小時候她雖然看不見靈界,卻擁有敏感體質,由於天主教沒有處理卡陰的部分,所以她小時候曾經去傳統宮廟里收驚,跟我小時候是一樣的,雖然宮廟的師父很認真地說她以後會做這一行,但她是那種很鐵齒的人,一般民間都說,如果做這種算命、通靈行業的人都會有不好的人生,不是殘障、就是婚姻不幸福,所以她壓根兒不想做這一行也是很有道理的。
而我則跟她相反。我奶奶自稱是佛教徒,但有很多通靈者說她是黑魔法的巫師(這點倒是無法證實),她有深邃的輪廓,或許有原住民的血統,而我媽媽那邊則是信奉道教的,我小時候常常被強迫每個禮拜都得去山上的佛寺念經,然後還要深夜去三跪九叩拜山,以前我媽媽曾經信過密宗,但那個師父很明顯是個騙子,我曾經在舊部落格寫過這個故事,現在我也懶得重寫一遍,總之,後來我媽就脫離了那個地方,然後一直跟我說佛教有多麼不好。而我從此就變成一個對宗教抱持質疑態度的人,對神棍也很敏感。
雖然我很少說,但我高中念的其實是天主教貴族學校,當然我從頭到尾都沒有改信天主教,我學校有宗教輔導室,也有修女,我沒事就常去跟那邊的修女聊天做手工藝,順便把一些宗教書籍借回家看,像是什麼聖徒傳之類的,我還記得跟我同一天出生的聖徒名字叫做西蒙,是一個德國人呢!天主教國家的人通常有兩個生日,一個是自己生日那天,另一個是跟自己同名字的聖徒紀念日,而且這些聖徒通常都是受虐致死,結果可能因為太悲慘了就被當成聖人,在聖徒的家鄉有時候會有教堂順便供奉聖徒的肖像,不過,很可惜...我一次都沒有去學校的禮拜堂禱告,每次有特殊節日吃學校發的蛋糕都超開心的,我們學校的成年禮就是去住山上的修道院一天,那真是很特別的體驗,那棟建築物大概有五十多年的歷史,踩在二樓的地板要很小聲,不然一樓都會聽到你的腳步,而我非常喜歡那間修道院的氛圍,感覺好像回到什麼令人懷念的地方一樣。
為什麼傳統宮廟或一般人會認為做這一行會婚姻不順、健康不佳等等呢?絲雨去學了紫微八字之後,她才知道是因為一般認為會做這行的人,八字的五行會有缺失,可能缺一種或兩種元素,於是我就問她,那你有缺嗎?她說沒有,所以她是個家庭幸福、婚姻美滿的人,學生時代當過國標社社長,長得非常艷麗的絲雨可是超受男性同胞的歡迎,所以,她當然不會覺得自己應該要去做這行,我也沒想過我會做這種算命的工作,只能說是種種機遇使然。
我學塔羅的時候是在念大學期間,不過在那之前我已經看書自學塔羅和占星兩三年了,只是覺得應該要有一個正式的學習,就去學校的社團報名了星相社與易經研究社,我又不是只會占星跟塔羅,我也會易經六爻跟手面相、紫微斗數,那個時候社團邀請了餘雪鴻老師來演講,而我的塔羅老師則是清風(還是丹尼爾?我有點忘了哈),那已經是1999年左右的事情,我哪會記得那麼清楚,因為,當時的我根本就沒有想要進入這一行,所以,我當時的講義早弄丟了,絲雨就叫我回家時仔細找找看,我苦笑著回她:「都十幾年前的事情了,我哪知道我以後會干這行啊?我找過,但是講義真的拿去丟了咩~」
最初學習命理,只是因為這樣很好交朋友,女孩子都很愛算命,由於講話超直接,我不是那種很受歡迎的萬人迷,但如果我會算命的話,對於交朋友也是有利的條件,那就是為什麼我一開始沒想過靠這個維生,我的目的本來就不是為了賺錢,那是我的興趣而已。後來我會踏入這一行,是因為高靈透過靈媒好友Asha傳達訊息,我的高靈希望我能做這個行業,一開始我也很排斥,我覺得這一行賺不了什麼錢又不穩定,而且,我覺得我是按照以前學習的內容解牌,但Asha卻說我解牌的時候是在通靈狀態,這讓我相當傻眼,我以為通靈應該要看得到、聽得到什麼才對,可是這個觀點完完全全被Asha推翻了。
我研究過紫微,書上說我是九流術士的命,又說我這人很難搞,天空地劫都坐命,很早把人生都看破,對於靈修等等比較有天分,但當時的我並不相信,什麼九流術士啊?這不是很low的選擇嗎?我只想當一個單純的上班族,然後結婚生子,有個幸福美滿的家庭,而且我對工作還沒什麼野心,我覺得當個助理就ok了,讀書也只是我的興趣,反正在大學我都不可能是第一名的,所以有過關就好,我最喜歡大學的部分就是圖書館有很多書可以讀,在大四那年因為學校的小說書都差不多讀完了,推理小說看到一半都可以猜到兇手是哪位,我覺得太無聊,所以才開始讀靈修類的書籍。
所以,請不要以為我只會靈修類的東西,我也買過一些什麼符咒大全啊、武俠小說、科學叢書、生物學、歷史類書籍,因為讀書是我的興趣,我不是為我的工作讀書,自然想讀什麼就隨便亂讀,我的興趣是唱西班牙文歌跟肚皮舞,當絲雨老師問我都聽什麼音樂,我拿出的CD讓她嚇一跳,我聽歌劇、也聽鋼琴、電音...族繁不及備載,只是因為我家的貓咪討厭重金屬音樂,所以從此以後我就不聽重金屬或太吵的音樂了。
我跟絲雨有一個共通點,
就是我們不接受任何宮廟/靈媒的恐嚇
。雖然我們還是進了這一行,這不代表我們所相信的東西就等同於一般算命師/靈媒,或者是一般宮廟講的話,
用恐嚇或恐懼去逼人做決定不是最高明的手法
,因此當客人問我適不適合參加某次火供或是幹嘛,如果我有他的命盤,我多少會參考命盤而回答,但是我跟絲雨都希望客人或是學生能夠知道,他們必須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而不是因為某個冤親債主或是某個鬼神就全盤皆輸,如果我跟絲雨認為如此,也灌輸別人這種觀念,那我們不就跟那些算命師/靈媒/宮廟一樣?我們會希望客人或學生自己決定該選擇什麼,而不是把生命的責任交給我跟絲雨。那也就是為什麼我說過,靈界的誰來了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覺察到自己的心念。
如果你上過我們的課,還是把重心放在靈界的誰誰誰,而不願意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那我只能說你都沒在聽我講話,只想選擇自己愛聽的。
你有冤親債主,那個責任是在你身上,因為你創造了它;你跟某個人關系破裂,那個責任也在你身上,
一個巴掌拍不響,那個責任不會是賣你服務的算命師/靈媒/宮廟該擔的,也沒有誰應該承受你的業力,如果你覺得有這回事,我會解釋成過度的擔心也會讓親近的人感受到不舒服的能量,但我不會說那是什麼狗屁擔因果,把責任推給某個靈界的誰真的很容易,反正客人或是學生若不會通靈或不夠敏感,傳統宮廟的靈媒很習慣這么做,這種手法很輕易地把壓力跟問題都推給了一個無辜的靈界居民,靈媒/算命師/宮廟不負責,當事人自己創造了這個能量場也不負責,居然要一個鬼神去負責?他們還真是冤哪~
有一個准則可以給想找靈媒/宮廟/算命師的人參考,當你想要請教任何問題,不管是感情、事業還是什麼,請你先注意那個算命師/靈媒/宮廟自己的感情、婚姻、事業又是怎樣的情況?吸引力法則可以幫助你看到真相,感情不好的人往往會找上情路也不順的算命師,姑且不論他會給出什麼建議,但如果你是想要求有好感情的人,你會找婚姻幸福還是情路坎坷的人來解答呢?這不是歧視情路不順的人,而是很實際地告訴大家,一個人會在某方面不順都有其理由跟原因,一個感情也不順的算命師是否可以給出很中肯而實用的建議呢?我想這問題值得探討,或許有哪個人有問過,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他的心得,也歡迎大家來分享自己的經驗談。
顯然,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Ⅷ 怎樣看懂《易經》
你真想看懂《易經》?我自己也是自學的,目前看了比較多,但是如果你是初學的,不要看原本《周易》,絕對看不懂!我建議你去看南懷瑾的《易經雜說》和《易經系列別傳》。這里附上《易經雜說》開頭的一些入門的解說,希望對你有幫助,如果覺得可以的話,可以自己到迅雷去下載,搜索「南懷瑾」「南懷瑾選集」或者「易經雜說」「易經系列別傳」等等,很多資源都能下。
字是寫的,卦是畫的,所以我們叫作畫卦。人類原始的時候沒有文字,中國的原始文字都是圖畫,像「鳥」字,原來就畫成一隻鳥的樣子,日月山水舟車蟲魚都是這樣,可知中國文字的起源就是圖畫。卦的圖案,每個卦都有三畫,我們稱為三畫卦,卦中的畫叫「爻」。為什麼叫「爻」?「爻者,交也。」為什麼「爻」就是交?這是說明卦在告訴我們,宇宙間萬事萬物,時時都在交流,不停地發生關系,引起變化,所以叫作「爻」。
三乾卦的三爻,都是完整的—,這叫作「陽爻」(大家不要上當,我們中國人,一遇到「陽」、「陰」,馬上產生一種神秘的觀念,覺得奇怪,其實並不奇怪,「陰、陽」也一樣的只是一種代號)。一畫在中間斷裂的如一,叫作陰爻,兩個是相對的。
三個陽爻,完整的三畫,為乾卦,代表天。三個陰爻,斷裂的三畫,為坤卦,代表地。在人來說,乾卦代表男人,坤卦代表女人,以一隻手來說,手背是乾,手心是坤。由此可知,這只是一種不定的代號,也是一種數理的符號,這種符號可以有很多方面的用法。
八卦的圖案,乾卦代表天在上,坤卦代表地在下,畫出來就是前面伏病逝的先天圖,它的方位,和現代我們所用地圖,上為北方、下為南方的情形,恰恰相反。八卦的方位,上面是南方,下面則是北方,它的圖是這樣的:
Ⅸ 竇文濤:德國人為什麼對李白感興趣
竇文濤:《鏘鏘三人行》,今天是文道,陪著咱們德國漢學家顧彬教授聊。而且我發現有一個話題,你們兩個人都很看中,就是翻譯。這個翻譯,對文化的變革,或者交融,作用怎麼說都不過分。
梁文道:當然。
竇文濤:但實際上,好像現在也沒有太多人,很把翻譯當回事。我看到很多所謂翻譯的書,老實講,外文也很糟糕,中文也很糟糕。但是,咱們可以從最近一個女翻譯說起,你知道嗎?最近在中國,火了一個女翻譯,被稱為是最上鏡的,最有才的,最有氣質的美女,反正中國什麼都是美女,翻譯。
梁文道:什麼都變美女。
竇文濤:你看看這個照片,顧教授,你看,這是前些天,兩會上,溫家寶總理記者招待會上,這個女翻譯,說是外交部翻譯室英文處副處長,叫張璐。據說是外交學院,還是國際法專業畢業的。
梁文道:對。
竇文濤:大家覺得她不得了的地方是什麼?這個溫總理講話,引用很多古詩文。老實講,我很難相信,除非是溫總理事先告訴她,我要說這句。要不然她怎麼——你比如說她有一句話,叫什麼?人或加訕,心無疵兮,你連中文恐怕都聽不出來是哪幾個字。她居然當場翻譯。
梁文道:翻得還不錯。
竇文濤:翻得還不錯,他們說,據她自己講,她說她平時就注意搜集這個領導人講話引用一些什麼成語,這個古翻譯,就是古文的翻譯。而且平常自己也加緊古文功底的學習,但是都是很難相信,你比如說他們講的,有些事很有意思。這個溫總理引用《離騷》的,叫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就是說她翻譯的好,因為在英文里,九死,死九次,不是個習慣用法。英文里,據說要死一千次,所以她翻譯的,她就說要死一千次也不後悔。這個大家很驚訝,另外我覺得,你像說到兩岸關系的時候,我覺得溫家寶講的那個話,叫做什麼雖有小忿,不廢懿親,就是雖然有小的爭執,但還是一家人,還是親人。光懿親這兩個字,她僅憑聽,她怎麼能聽得出來呢?我很難相信。
還得說咱女翻譯厲害。但是從這個話題,兩位可以說說,你像顧教授剛才就給我講,他說如果沒有翻譯,李白、杜甫這些人,怎麼可能在世界文學界有地位?
梁文道:沒錯。
竇文濤:這我還是孤陋寡聞,李白、杜甫在德國,很有名嗎?
顧彬:非常有名,對。
竇文濤:他們認為,我們這李白、杜甫是個什麼樣的詩人?
顧彬:是這樣的,德國很早就注意到這個李白,特別是德國的作家和文人,從19世紀末開始,因為那個李白,他代表一種自由感。當時因為德國還是一個帝國主義的國家,文人他們都覺得,他們在那裡沒有什麼自由,不能夠享受什麼自由。所以他們都想像李白學習,所以他們學他不少。
竇文濤:怪不得你現在喝中國白酒,也有李白之風。
顧彬:對,你說的很對。
梁文道:他這話,而且聽顧教授說,他在喝白酒,很內行。
竇文濤:拿紅酒杯子。
梁文道:總拿大杯子喝。
竇文濤:文道為什麼這么注意翻譯問題?
梁文道:因為我覺得,翻譯,當然准不準確很重要。今天中國有那麼多的翻譯書,但是不準確,錯的地方一大堆。但是我覺得更重要的是,翻譯帶來整個文化變化。我們很少中國人會注意到一點,今天我們中國人的語言文字,包括思想世界,是在很多次的翻譯運動中形成的。這也就當然是當年佛教的意境,對不對?那是非常浩大的一個運動,那場翻譯運動,幾百年下來,影響多深!接下來就是近代,是不是?我們借著日本,轉移了那麼多新的觀念跟文字進來,所以我覺得翻譯……
竇文濤:也許是不是同時還有誤解和誤會?
梁文道:沒錯。
竇文濤:也這么翻譯過來了?
梁文道:沒錯,所以翻譯很重要,翻譯是會徹底改變一個文化,它的整個世界觀,它的框架。所以我覺得,從這個角度去看,反過來我覺得有時候,准確這個東西就變得很模糊了。什麼叫准確?比如說,我以前有時候常常在想一個事,就是很多人跟我說,你要要求准確,比如說我們要准確把日文的小說譯到中文,你就會發現有很多東西,中國人是看不慣的,因為日本作家寫東西,比如說他們常常會用這么一種說法,你有沒有注意到?他說「啊,我這么說,也不算過分吧?」,他們常常有這樣的一個表述方式,日文的作者。這個東西,把它譯成中文,中文讀者看不慣,所以中國讀者,或者中國翻譯者,有時候會想把它漢化,就想讓這個日本人說中國話,想讓德國人說中國話。但是在我看來,你這樣子去要求的時候,第一,是不準確,第二就是它失去一個機會,就是把一個跟我們不同的文化,不同看世界的方法帶進來。這好像是德國的思想家本雅明就講翻譯的時候就說,翻譯是讓你能夠進入,跟接觸到一個完全不同的他者,一個世界嘛,對不對?
竇文濤:顧教授,對翻譯怎麼理解?
顧彬:是這樣,如果沒有翻譯,沒有什麼新中國。如果馬克思沒有翻譯成中文的話……
竇文濤:沒錯。
顧彬:沒可能會說什麼新中國,這是第一點。第二,中國翻譯,一個翻譯家,也可以創造一個民族的語言。比方說德文原來是什麼意思呢?德文的意思是說,老百姓在街上說的話。德國人,他五百年以前,他們說什麼語言?他們說拉丁文,還是到18世紀,他們說,也寫法語。德語他們不寫。從什麼時候開始有德語?馬丁·路德,他16世紀初開始翻譯《聖經》。
竇文濤:馬丁·路德。
顧彬:對,通過翻譯《聖經》,他創造了我們的德文。但是我們還要等三百年,德國文人、作家越來越多用語言,所以到了歌德時代,我們才能夠說,我們第一次能夠碰到一個德國文人,他真的能夠掌握德文。
竇文濤:幾乎可以說德文是翻譯創造的?
顧彬:通過翻譯,對,通過翻譯,因為馬丁·路德,他用老百姓在街上說的話。
梁文道:它本來是個熟話,就是老百姓日常說的語言?
顧彬:對。
梁文道:不是一個高雅的,用書寫的東西。
顧彬:因為《聖經》一定是翻譯成拉丁文的,所以文人他們都可以看,他們不需要一個翻譯成德文的《聖經》。但是路德他要求老百姓,他們應該自己看《聖經》里頭有什麼,所以他決定用德文翻譯。
竇文濤:這等於當年咱那個白話文?
顧彬:是,對。
竇文濤:但是你對中國從古文到白話文的轉變怎麼看?
顧彬:到了49年以前,我覺得無論是哪個時代,中文很有特色,中文很漂亮,比方說魯迅、錢鍾書、梁實秋、林語堂,他們寫的中文,我覺得沒有什麼大的問題。但是中國的問題,就是49年以後開始,因為語言和國家有密切的關系。如果要治好一個國家,你應該考慮到語言的作用。所以這是一個原因,為什麼49年以後,有不少政治家們,他們也可以這么說,創造了普通話。通過普通話,他們覺得他們可以更創造一個新的重要,所以普通話和中國49年以後的發展,是分不開的。
竇文濤:我聽過一句哲學家的話,說這個世界本質上是語言構成的。
顧彬:是,對。
梁文道:對對。
竇文濤:這個話很深了。
梁文道:對,咱們先去一下廣告,《鏘鏘三人行》,廣告之後見。
竇文濤:我注意到顧彬教授對現在的中國作家有一種批評,就是好比像說1949年以前,很多文學家,本身就是搞翻譯的,你像魯迅都翻譯過很多東西。
顧彬:對。
竇文濤:他認為好像當代的中國作家,怎麼懂外文的極少。也就是說,他不能直接看原著,他看得是翻譯過來的東西。這個你覺得,他就不能有好的文學嗎?
顧彬:是這樣,通過翻譯工作,可以提高你自己母語水平。另外,你可以學一種完全新的語言,比如說45年以後,我們7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者,伯爾,他說,納粹分子把我們的德文完全破壞了。
竇文濤:納粹把德文破壞了?
顧彬:對,我應該重新學德文,他說怎麼重新學德文?通過翻譯,他開始翻譯美國的短篇小說。
竇文濤:為什麼說納粹把德文破壞了?
顧彬:因為他們用他們自己的意識,來創造一種受不了的語言音。
竇文濤:受不了?
顧彬:因為他們想通過他們的語言,控制所有的人,和人家,通過語言,你可以控制人,所以語言是非常重要的。
梁文道:或者有一些語言,本來很重要。但是被納粹濫用之後,就變味了。
竇文濤:比如我能想到的是一些口號式的語言,強迫性的語言。
梁文道:比如說納粹很喜歡講生命,對不對?這個字用多了之後,你一聽,你就覺得好奇怪,就等於像在現在中國有一些字,你一聽,人民的歡聲笑語,這本來是很快樂的事。但你一聽,你就覺得肉麻,對不對?用多了,那種字,你就覺得怪了,就給用濫了。
竇文濤:還真是有這么一個問題,而且我記得像中國有一個已故的作家叫王小波,他就說,他的文字風格的形成,跟中國老一輩一些翻譯家,其實他說那些翻譯家的文字能力,足夠用來當作家,他們也能寫出好的。但是他們投身在翻譯,於是,他翻譯出來的這些文體,給了他很大的一個營養。
顧彬:是啊,北島他自己也說過,如果他在文革的時候,沒有辦法看戴望舒的詩歌時,我們今天不能夠重視我們今天重視的這個北島,他肯定會變成完全另外一個北島。
竇文濤:就是說他實際上翻譯,不光是一個翻譯一個意思。
顧彬:是。
竇文濤:他自己創造了一種文學?
梁文道:對。
顧彬:對,翻譯是創造。
梁文道:而且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我覺得,常常能夠從翻譯裡面,就像顧教授剛才講,你透過翻譯的時候,你母語得到鍛煉。而且同時在翻譯裡面,你會發現,重新發現自己。
顧彬:對。
梁文道:我記得我上大學的時候,一個很震撼的經驗。那個時候,我念中國哲學,我去念了一個,很有名的一個專門翻譯中國哲學的一個學者,叫陳龍傑。他翻譯很多中國哲學的東西到英文,我看他那些選集裡面,他怎麼去譯中國古典,很震撼。怎麼講?比如說舉個例子,他有時候,他會把八卦翻譯成什麼?他八卦怎麼譯成英文?你說?他翻譯成宇宙的八種元素,你想想看?中國人,因為我們天天講八卦,八卦。你講的很熟了以後,你反而忽略了它很多層面的東西。
竇文濤:給我們啟發。
梁文道:是吧,你一翻譯,這個東西就出來了,就新鮮了。而且呢,他這么一譯之後,你當然感覺到,八卦還不只是這個意思。還包括別的,但是呢,透過這個翻譯,你才更認識到,原來中文,跟中國人的思想方法,跟英文是這么不一樣,你有一個比較
竇文濤:互相輝映。
梁文道:對。
竇文濤:可以互相返照。
梁文道:對,學到很多很多,那時候看這種翻譯。
竇文濤:顧教授,照你的觀察,你覺得今天我們中國的翻譯界怎麼樣呢?
顧彬:聽說,目前中國翻譯方面上,有很大的問題。中國人好像不怎麼重視翻譯,好像覺得翻譯是什麼工具。在德國是相反的,在德國,好的翻譯家可以賺好多錢,另外可以獲得好多好多翻譯獎,所以好多翻譯家,在德國可以好好過日子,沒有問題。你別忘了,德國每年發表的70%的書,都是翻譯本,美國,每年發表的書,才5%是譯本,所以我們是一個翻譯民族。
竇文濤:所以怪不得,但是我把這個話題轉一轉。就是剛才我聽你講到什麼八種元素,我也想到,這個翻譯,本身也代表了兩種互相觀察,你看我,我看你。也可能是有這個有色眼鏡的?
顧彬:對。
竇文濤:對吧?但是這個事情本身,也很有趣,比如說,我們開會的時候,就有個人跟我講,說是他不能理解,德國人是怎麼看中國的?說是據他看,最近這些年,德國媒體,發表的對中國的負面報導和評論,他說是歐洲國家最多的。
顧彬:是。
竇文濤:你覺得你能理解一下這是為什麼嗎?
顧彬:我也覺得非常奇怪,比方說德國最重要的日報,《法蘭克福匯報》(《南方日報》音),他們每天有關中國,肯定有好多好多消息,政治、經濟、文化什麼都有,每天都有。但是當地的報紙,也是,這個我覺得也非常奇怪。但是你不要忘了,德國人,他們從17世紀開始,從萊比尼茨開始,從中國來看自己,想通過中國哲學了解自己。
梁文道:《易經》。
顧彬:對,另外世紀末一個比較重要的當時會說德國,現在說維也納的詩人,他說,我們的歐洲文化有問題,有困難,我們差不多完蛋了,所以我們應該向中國和印度學習,我們應該用中國和印度的經驗來恢復我們原來的文化。所以這可能是一個我們的傳統,如果我們不是從外面看我們自己,我們不行了。我們好像到現在還是這樣,我們想多通過中國,少通過美國,作為人。
竇文濤:所以在德國的東方學?
梁文道:一向很強。
竇文濤:也一向非常強勢,非常有名的。這個問題很有趣,我們先去一下廣告,《鏘鏘三人行》,廣告之後見。
竇文濤:像你剛才說的,歐洲文化,它當年曾經用東方,尋找東方的理念,哲學來觀察它自己。
顧彬:是。
竇文濤:但是今天為什麼德國的媒體,有一種叫辱華亢奮症?就是說啊,一發現中國有什麼反正不好的事情,好像就感覺相當的亢奮。
梁文道:興奮。
竇文濤:很興奮,這種心理又是怎麼回事?
顧彬:不可否定有這么一個現象,但是德國好的報紙,比如說《法蘭克福匯報》《南方日報》,他們不會這樣。小報會這樣,我覺得他們這樣做是不對的。
竇文濤:但是是為什麼呢?
顧彬:因為好像德國人,心裡頭,還懷有什麼對中國人的恐懼感,好像還懷有。
竇文濤:你比如說有一個中國人跟我講,他講的很奇怪,他說跟他們的總理有關系。說因為他們的總理,原來是東德的,說是這個社會主義出來的,最討厭社會主義。
顧彬:德國老實說,跟中國比較起來,完全是一個社會主義的國家。
竇文濤:怎麼講?
顧彬:中國是一個早期資本主義的國家,因為我們的福利,很好,所以有的時候,工作沒有什麼意思,因為國家要給你的錢,比你工作的時候能夠得到的錢還多。所以,國家真的會照顧所有的人,基本上社會上的人,沒有什麼很大的問題,所以這個社會,那個社會民主黨代表的社會主義,這個社會主義我們都不怕。
梁文道:對啊。
顧彬:但是那個民主德國,原來他們搞壞了的那個社會主義,這個是我們怕的。
梁文道:我很好奇,就是有時候,比如說我們了解,就是一個國家的媒體,或者輿論,它集體的表現出對某個國家的一個意見的時候,因為在德國的時候,像顧教授講的,其實並不是所有媒體都這么干,有一些小報愛這么干。我們了解一個特點,就是小報是什麼樣的報紙?小報它一定是要聳人聽聞的,它一定要做一些誇張的言論的。而且它是最民粹的,它一定要滿足最底層老百姓的心理。
竇文濤:我看中國的小報也這樣。
梁文道:沒錯吧,所以每個國家的小報,都是最有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同時也最排外。你注意看,很多國家的小報都是這樣,我們中國的小報也是這樣,有些報紙也像小報一樣,極端排外,極端的民族主義。所以這個時候,你先要考慮這點。第二,就是有時候一個國家的這種媒體,它攻擊外面的人,其實它重點不在於他是不是真的討厭中國人,重點在於,他要透過這種討厭,去表達一種對內的政治立場,就等於像在美國,我看到很奇怪,美國有些共和黨的右派,他很排外,他老罵歐洲。但是你說他真了解歐洲嗎?他不了解,他罵歐洲,其實是為了用來罵民主黨,因為他說你們民主黨,都是跟歐洲人混一塊的,所以我想,我在想,德國會不會也有這個情況,是黨派的?
顧彬:也會有,對。
竇文濤:那麼過去我們說,比如像德國,像歐洲曾經出現過,對東方的一種想像。想像比如說是孔孟之道,或者是東方的這些。我想知道今天的德國人,他們認為中國是不是已經放棄了它的傳統文化?
顧彬:對,很多很多德國人,是這樣看中國的,所以覺得非常遺憾。中國人,到現在,好像不太重視自己的文化。
竇文濤:那麼他們現在眼中的中國,是一個什麼道統的中國呢?
顧彬:因為他們大部分只能夠在德國跟中國的接觸,所以他們在博物館,還是看書的時候,能夠跟中國接觸。但是還好,最近有德國不少的博物館,他們可以請中國最古老的文物在德國展覽,你不相信會來多少人來看一看。德國人特別喜歡,非常重視中國古代的文物,孔子,在德國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老子,莊子也是,莊子,老子,他們影響我們20世紀的哲學,也影響著我們20世紀文學,所以如果比方說沒有什麼老子(的書)翻成德文的話,我們可能從來不能夠說(杜別林音),因為他看的老子《道德經》以後,能夠創造第一部德國完全是現代性的一部小說。
竇文濤:聽說著名的德國哲學家康德,跟孔子也很有互相引發的關系?
顧彬:對,他們也有一個說法,一直的。
竇文濤:德國人覺得像中國的這些東方的哲學,是一種救世之道嗎?
顧彬:不明白。
竇文濤:挽救世界的?
顧彬: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