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桂太郎的人物簡介
桂太郎出身山口縣,長州藩士桂與一右衛門之子,1868年參加鳥羽伏見之戰和戊辰戰爭,1870年赴德國留學,學習軍事和軍制,1873年歸國後任陸軍大尉,在山縣有朋領導下從事日本軍事近代化改革工作,被山縣視為自己的得意門徒和接班人。
1875年任駐德國公使館副武官,1878年任參謀局諜報提理,1884年2月16日隨大山岩陸軍卿出國,1885年5月21日晉升陸軍少將,陸軍省總務局長。1886年成為日本陸軍第一任陸軍次官,任中兼陸軍省法官部長,兼軍務局長。中日甲午戰爭時任第三師團長,1896年接替樺山紀資成為第二任台灣總督、東京防禦總督,1898年-1900年任陸軍大臣,1898年晉升陸軍大將。(1912年曾被陸軍領導層推舉為元帥,被其以「現役政治家」的理由拒絕)。
1901年第一次組閣,1902年2月27日升伯爵,兼內務大臣,兼文部大臣,在日英同盟、日俄戰爭、日韓合並等事件中起到了主導推動作用。1906年1月7日第一次桂內閣總辭職,任軍事參議官,4月1日受大勛位菊花大綬章,1907年9月21日受封侯爵。
1907年7月14日第二次內閣首相兼大藏大臣。1911年4月21日升公爵,因為日俄戰爭而發行的外債本息已經超過年度預算的2倍,達10億日元,而且日本未得到戰爭賠款,為了還本付息要再借外債。因此擴軍只能依靠增稅,以及削減行政和財政支出。其結果是內閣和大藏省極力抑制陸海軍的擴軍預算要求,以致海軍和陸軍為爭奪有限的預算資源再度發生爭吵,桂太郎不得不於1911年8月辭職。
明治天皇死後由山縣推薦入宮擔任內大臣,患有腦病而毫無主政能力的大正天皇完全聽任桂太郎擺布,故桂被稱為「躲在龍袖後面的人」。1912年12月第三次組閣,遭到強烈反對,他兩次拿出天皇的詔書都無濟於事,1913年2月終於被趕下台,史稱護憲運動。10月10日去逝,年65歲。追授大勛位菊花章項鏈。曾獲三級金鵄勛章。桂太郎是日本大正時期9位元老之一。英日同盟、日本打贏在中國東北進行的日俄戰爭和完全吞並朝鮮三大侵略戰爭事件,都是發生在他首相任內的。因此說,桂太郎擔任首相的時期,正是日本飛速擴展成亞洲軍事強國的時期。毫不誇張的話,他為近代日本帝國的強大和擴張立下的「汗馬功勞」僅次於明治維新的十幾位元勛們。日本在短短的十幾年(1895-1911)內里通過瘋狂的侵略戰爭迅速成為了亞洲的霸主;桂太郎也踏著中朝人民的血淚在16年的時間里由平民變成了公爵,他也是除了(被降為臣籍)皇族成員、舊公家和倒幕元勛外,唯一被授予公爵爵位的人。
⑵ 求 吳於廑、齊世榮先生的 世界史 系列書籍的 詳細目錄,具體到每章、每節。
近代史部分不是很全
世界史·古代卷
目錄
第一章 人類的史前時代
第一節 人類的起源
第二節 人類的童年
第三節 文明的產生
第四節 史前文化
第二章 早期的文明
第一節 早期埃及
第二節 兩河流域的最初文明
第三節 印度河流域文明
第四節 愛琴文明的產生
第五節 黃河流域的夏王朝
第三章 早期文明的發展
第一節 新王國時期的埃及
第二節 亞述帝國和新巴比倫王國
第三節 波斯帝國
第四節 邁錫尼文明和荷馬時代
第五節 吠陀時代的印度
第六節 商周時期的中國
第四章 印度的列國時期和孔雀帝國
第一節 列國時期
第二節 孔雀帝國時期
第五章 希臘城邦和亞歷山大帝國
第一節 希臘城邦的形成
第二節 希臘古典時代
第三節 馬其頓的興起和亞歷山大帝國的興衰
第六章 古代世界的強盛時期
第一節 羅馬的王政時代
第二節 早期共和國
第三節 羅馬的崛起
第四節 羅馬共和國的危機和覆亡
第五節 羅馬帝國的繁榮
第六節 秦漢時期的中國
第七章 古代世界的衰落
第一節 羅馬的「3世紀危機」
第二節 早期基督教
第三節 西羅馬帝國的衰亡
第四節 魏晉時期的中國
第八章 歐洲的新格局
第一節 日耳曼民族的遷徙
第二節 法蘭克王國、羅馬教皇和拜占廷
第九章 中古時代的伊斯蘭世界
第一節 伊斯蘭文明的興起
第二節 哈里發國家的統治
第三節 伊斯蘭教的發展
第四節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繁榮
第十章 西歐和拜占廷封建社會
第一節 庄園制、農奴制及西歐封建經濟的發展
第二節 封君封臣制度與西歐國家政治的發展
第三節 拜占廷的國家和社會
第十一章 朝鮮和日本的古代文明
第一節 朝鮮
第二節 日本:從上古到室町時代
第三節 江戶時代的政治與文化
第十二章 公元4—15世紀的印度
第一節 笈多帝國
第二節 戒日帝國及其後的地區性王國
第三節 德里蘇丹國
第四節 文學藝術
第十三章 俄羅斯和東歐文明
第一節 東歐諸國的起源和發展
第二節 基輔羅斯和莫斯科公國
第三節 俄羅斯文化的傳統形態
第十四章 中古西歐的基督教文化
第一節 12世紀的「文藝復興」
第二節 個人意識的沉淪和覺醒
第三節 近代的曙光
第十五章 中國的封建社會
第一節 中國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第二節 唐、宋時期的中國
第三節 元、明時期的中國
第四節 中古世界的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
世界史·近代卷
第一章1500年的世界(上)
第一節兩個相對孤立的早期文明
一、大洋洲及其他太平洋島嶼
二、美洲
第二節相對隔絕的撒哈拉以南非洲
一、民族流動與農業傳播
二、伊斯蘭教國家
三、社會與文化
第三節強勢帝國
一、伊斯蘭世界
二、中國明朝的對外交流
第四節?跨文化交流
第二章1500年的世界(下)
第一節西歐的早期民族國家
一、早期民族國家的基本特徵
二、主要民族國家的建立
第二節義大利文藝復興
一、義大利城市生活
二、「文藝復興」
三、人文主義
四、義大利文藝復興的文化成就
第三節向海洋進發
一、歐洲人的海上探險
二、全球聯系的建立
第三章歐洲的轉型
第一節宗教改革與宗教戰爭
一、宗教改革與新教
二、天主教改革
三、排巫運動與宗教戰爭
第二節君主國的鞏固
一、重建大帝國的企圖
二、新君主制
三、歐洲國家體系
第三節經濟、社會與生活
一、人口的增長
二、早期資本主義和原始工業化
三、社會:變遷與延續
四、教育與科學
第四節資產階級革命:荷蘭和英國
一、革命發生的背景
二、尼德蘭革命
三、英國的革命
第四章受到沖擊的美洲、大洋洲和非洲
第一節歐洲人對美洲的征服與殖民
一、「美洲的伊比利亞帝國」
二、歐洲人在北美的殖民活動
三、?洲的殖民地社會
第二節歐洲人到達大洋洲
一、「未知的南方大陸」
二、太平洋諸島嶼
第三節非洲的政治與社會
一、歐洲人對西非的影響
二、葡萄牙人對東非的控制
三、中非:剛果和安哥拉
四、荷蘭人在南非
……
第五章 東方帝國的延續
第六章 地跨歐亞的俄羅斯
第七章 啟蒙時代
第八章 大西洋革命
第九章 工業革命
第十章 歐洲:民主與民族的勝利
第十一章 北美和拉美:獨立後的不同發展道路
第十二章 亞洲:危機與改革
第十三章 帝國主義擴張
結語
後記
世界史#現代卷
目錄
第一章20世紀初的世界
第一節壟斷組織的產生和帝國主義的形成
第二節歐洲的世界優勢地位
第三節美國和日本作為世界大國的興起
一、成為世界頭號工業大國的美國
二、登上世界強國地位的日本
第四節列寧主義的誕生和俄國年革命
第五節亞洲的覺醒
一、伊朗的立憲革命
二、印度的自主自產運動
三、青年土耳其革命
四、中國的辛亥革命
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節大戰的起源
一、壟斷資本主義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深厚根源
二、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
三、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
四、軍備競賽、局部沖突與要求和平的呼聲
第二節大戰的爆發和戰爭的性質
一、戰爭的爆發
二、戰爭的性質
第三節大戰的進程
一、戰爭的第一階段:1914年
二、戰爭的第二階段:1915-1916年
三、戰爭的第三階段:1917年
四、戰爭的結束
第四節大戰的結果和影響
一、列強力量的消長變化
二、殖民體系開始瓦解
三、反戰與和平運動的發展
第三章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及其影響下的歐洲革命風暴
第一節俄國十月武裝起義的勝利
第二節俄國蘇維埃政權的鞏固
第三節德國十一月革命
第四節東歐民族國家的建立和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的誕生與滅亡
第五節共產國際的建立及其初期活動
第四章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
第一節巴黎和會
一、主要戰勝國對戰後世界的考慮
二、巴黎和會的召開與凡爾賽和約的簽訂
三、凡爾賽體系的建立
第二節華盛頓會議
一、戰後遠東、太平洋地區的形勢
二、華盛頓會議和華盛頓體系的形成
第三節國際聯盟
一、國際聯盟的起源與成立
二、國聯盟約的主要內容及其評價
第五章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恢復與政治調整
第一節戰勝國英、法的困擾
一、盛極而衰的英國
二、重建中的法國
第二節魏瑪共和國
第三節義大利法西斯專政的建立
一、戰後初期義大利的經濟政治形勢
二、法西斯黨的建立及其奪權斗爭
三、義大利法西斯專政的建立
第四節美國的繁榮
一、經濟繁榮與社會狀況
二、繁榮下的矛盾與隱患
三、「無為而治」的企業家政府
第五節日本的政黨政治與協調外交
第六節歐洲國際關系的調整
一、德國賠款問題的解決
二、歐洲安全問題與枟洛迦諾公約枠
三、集體安全與枟非戰公約枠
第六章建設社會主義新社會的第一次試驗:二三十年代的蘇聯
第一節新經濟政策的實施和國民經濟的恢復
第二節社會主義改造與建設
第三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和蘇聯的對外政策
第七章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運動
第一節民族民主運動的不同類型
一、各具特色的政治運動
二、地域性特徵的改革運動
三、形態各異的民族主義思潮
第二節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
一、五四運動和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
二、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
第三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一、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二、群眾性的文明不服從運動
三、個人文明不服從運動
第四節土耳其凱末爾革命和世俗化改革
一、凱末爾革命
二、世俗化改革
第五節埃及的華夫脫運動
一、1919年3月愛國運動
二、1924-1937年的護憲運動
第六節桑地諾抗美游擊戰爭
一、游擊戰爭的序幕
二、抗美游擊戰爭的進程
三、性質和意義
第七節墨西哥的護憲運動和卡德納斯改革
一、護憲運動
二、卡德納斯改革
第八章世界經濟危機及其影響下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
第一節1929-1933年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一、危機的爆發及其主要表現
二、危機的根源
三、危機的後果
第二節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
一、經濟危機與納粹運動的迅速發展
二、共和國的危機與希特勒上台
三、法西斯專政的建立與擴軍備戰
第三節亞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
一、世界經濟危機下的日本內外矛盾
二、日本帝國主義的法西斯化
三、遠東戰爭策源地的形成
第四節英、法的衰落
一、走向衰落的英國
二、內部斗爭激烈的法國
第五節羅斯福「新政」
一、「新政」的提出
二、「新政」的兩個階段及其主要內容
三、「新政」的影響
第九章走向大戰
第一節義大利侵略衣索比亞的戰爭
一、義大利的戰前准備和英、法對義大利的縱容
二、義大利吞並衣索比亞
第二節日本侵華戰爭的全面爆發
第三節西班牙內戰及意、德的武裝干涉與英、法的「不幹涉」政策
一、從共和國的建立到內戰的開始
二、保衛共和國的斗爭外國的干涉與「不幹涉」
三、共和國的滅亡
第四節德國吞並奧地利和慕尼黑協定
一、德國吞並奧地利
二、慕尼黑協定
第五節大戰的迫近
第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一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開始
第二節大戰的新階段:蘇德戰爭和太平洋戰爭
第三節戰爭的根本轉折
第四節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
世界史·當代卷
目錄
第一章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與當代世界歷史的轉折
第一節世界經濟的新變化
一、第三次技術革命的興起
二、世界經濟統一性的加強
三、世界經濟多樣性的新局面
四、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中的地位
第二節世界政治的新格局
一、國際政治舞台上的五大國
二、雅爾塔體系的確立
三、聯合國活動的開始
第三節世界文化的新潮流
一、人類進步文化的勝利
二、世界文化思潮的多元化
三、國際文化交流的普遍性
第二章戰後初期國際關系與兩極格局的形成
第一節盟國在處理戰敗國問題上的合作與斗爭
一、對意、羅、匈、保、芬五國和約的締結
二、對德國問題的處理
三、美國對日本的單獨佔領
第二節冷戰的興起和德國的分裂
一、美蘇從盟友到對手的轉變
二、美、蘇冷戰政策的相繼出台
三、杜魯門主義和冷戰的全面展開
四、馬歇爾計劃與德國的分裂
第三節兩極格局的形成
一、美國主導下的大西洋聯盟的形成
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形成
第三章戰後至50年代中期的社會主義國家和人民民主國家
第一節蘇聯的恢復與發展
一、國民經濟的恢復和國家地位的加強
二、社會政治生活和意識形態領域開展的斗爭
三、聯共(布)第十九次代表大會與斯大林的逝世
四、1953年至1956年初的蘇聯
第二節東歐人民民主國家的建立和政治經濟建設
一、東歐人民民主國家的建立
二、東歐國家轉向和接受蘇聯模式
三、東歐各國的土地改革和國民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第三節亞洲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權鞏固和經濟建設
一、新中國鞏固政權的斗爭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二、朝鮮抗美戰爭的勝利
三、越南人民抗法戰爭的勝利
四、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發展
第四節蘇共二十大及其在社會主義國家引起的震盪
一、蘇共二十大和1957年的「反黨集團」事件
二、1956年的波蘭、匈牙利事件
第四章戰後初期的資本主義國家
第一節日、德、意三國的民主改造與經濟發展
一、日本
二、聯邦德國
三、義大利
第二節西歐、北歐各國的政治經濟重建
一、英國
二、法國
三、北歐國家
第三節美國的新政式改革
一、杜魯門的「公平施政」
二、艾森豪威爾的現代共和黨主義
三、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社會
第五章亞非拉民族獨立國家體系的形成
第一節戰後首批民族獨立國家在亞洲誕生
一、印度與巴基斯坦的獨立
二、印度尼西亞的獨立
三、菲律賓、緬甸及馬來亞等國的獨立
四、西亞地區民族獨立運動的新成就
第二節民族獨立運動高潮從亞洲到非洲的轉移
一、埃及七月革命的勝利
二、蘇伊士運河戰爭與「中東危機」
三、北非各國的獨立與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戰爭
四、撒哈拉以南非洲民族獨立運動的興起
第三節民族獨立國家在亞非拉和大洋洲的普遍建立
一、「非洲年」與撒哈拉以南非洲諸國的紛紛獨立
二、拉美民族民主運動高潮與古巴革命的勝利
三、印度支那抗美戰爭的勝利與三國的統一和獨立
第四節摧毀世界殖民主義體系的最後階段
一、諸小島國與最後託管地的獨立
二、種族主義統治的最後堡壘被攻克
第六章兩大陣營的分化與第三世界的崛起
第一節社會主義陣營的解體和「社會主義大家庭」
一、蘇共二十大前後社會主義陣營各國關系
二、中蘇分歧和中蘇關系的惡化
三、勃列日涅夫的「社會主義大家庭」
第二節東西方關系的變動與美蘇爭霸局面的形成
一、東西方關系的調整與緩和
二、美蘇對抗與冷戰高潮迭起
三、美蘇對話、合作與爭斗
第三節西方陣營的分化
一、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建立與發展
二、法國的獨立外交政策與戴高樂主義
三、聯邦德國的「新東方政策」
四、日美安全條約的修訂
第四節第三世界的形成與發展
一、亞非會議的召開及其歷史意義
二、不結盟運動與第三世界的形成
三、第三世界成為國際舞台上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第七章從經濟繁榮到低速發展的西方國家
第一節20世紀60-90年代的美國
一、肯尼迪和約翰遜時代的美國
二、尼克松時代的美國
三、里根時代的美國
四、柯林頓時代的美國
第二節20世紀60-90年代的西歐
一、英國
二、法國
三、聯邦德國
四、義大利
第三節20世紀60-90年代的日本和環太平洋國家
一、日本
二、加拿大
三、澳大利亞
第八章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和變動
第一節蘇聯的改革、停滯及其解體
一、赫魯曉夫的經濟政治改革
二、勃列日涅夫時期的蘇聯
三、從戈爾巴喬夫改革到蘇聯解體
第二節東歐各國的改革和劇變
一、南斯拉夫自治制度的發展和聯邦的分裂
二、波蘭改革的三起三落和團結工會的上台
三、匈牙利改革的成敗和反對派掌權
四、捷克斯洛伐克聯邦一分為二和德國的重新統一
五、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阿爾巴尼亞的變化
第三節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
一、十年探索和十年動亂
二、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第四節20世紀90年代的獨聯體和中東歐各國
一、葉利欽執政時期的俄羅斯
二、獨聯體其他國家的政治和經濟
三、中東歐國家的政治發展和經濟轉軌
第九章獨立後的亞非拉發展中國家
第一節亞洲各國獨立後的政治與經濟
一、印度獨立後的政局演變和經濟發展
二、「亞洲四小龍」成為新興工業經濟體
三、東盟與東盟諸國的迅速發展
四、亞洲金融危機與東亞發展模式的整合
第二節中東政局的動盪和經濟變化
一、阿以沖突與艱難的和平進程
二、海灣國家的經濟騰飛與社會變遷
三、海灣地區的沖突和戰爭
第三節非洲國家獨立後的發展
一、非洲民族經濟的曲折發展
二、非洲政局的動盪與民主化進程
三、南非民主化進程與復興計劃
四、非洲的統一與聯合自強
第四節拉丁美洲的現代化與政局變化
一、拉丁美洲的現代化、一體化進程
二、拉丁美洲各國的新一輪經濟改革
三、拉丁美洲的政治民主化趨勢
第十章世界多極化趨勢與兩極格局的瓦解
第一節冷戰態勢的演變
一、美蘇對外戰略的調整
二、東西方關系的緩和
三、美蘇爭奪的新態勢
第二節美國、西歐和日本三足鼎立
一、西歐聯合趨勢的不斷加強
二、從經濟大國走向政治大國的日本外交
三、美元霸權地位的失落
第三節中國對外政策的新發展
一、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
二、中美外交關系的建立與發展
三、中日關系正常化
四、中國對外政策的重大調整
第四節第三世界與新的國際關系
一、南北問題的提出與南北對話的開展
二、南南合作
第五節兩極格局的瓦解與冷戰的結束
一、美蘇關系的全面緩和
二、蘇聯東歐劇變與雅爾塔體系的終結
第十一章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及其社會影響
第一節第三次技術革命的深化與高科技群的大量涌現
一、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新特點與新趨勢
二、基礎性高新技術的發展
三、綜合性高新技術的發展
四、傳統性科技的新發展
第二節科學技術成為第一生產力後的產業革命
一、第三次技術革命與社會生產力的嬗變
二、第三次技術革命與社會經濟結構變革
第三節科學技術發展與當代社會生活的演進
一、科學技術進步與人類物質生活的改變
二、高科技發展對人的觀念與行為方式的挑戰
第四節科學技術進步與人類生存環境的變化
一、科學技術發展帶來的環境生態問題
二、人類保護地球環境的努力
第十二章豐富多彩的當代世界文化
第一節人文社會科學
一、當代世界哲學
二、西方經濟學新流派
三、當代史學
第二節當代世界文學
一、西方現代主義文學新流派
二、西方現實主義文學的演進
三、戰後蘇聯文學
四、戰後亞非拉文學
第三節當代世界藝術
一、當代世界美術新流派
二、當代音樂、舞蹈新潮
三、當代世界電影
第四節當代世界文化的一些新趨勢與新特點
第十三章世紀更替、千年交接的世界
第一節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集團化
一、經濟全球化潮流浩盪
二、區域經濟集團化應運而生
第二節國際格局多極化
一、冷戰後國際格局向多極化發展
二、美國謀求領導世界的全球戰略調整
三、歐洲一體化和歐洲的新格局
四、舉足輕重的俄羅斯
五、謀求政治大國的日本
六、擴大對外交往的中國
第三節任重道遠的聯合國
一、聯合國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二、聯合國的維和行動
三、國際裁軍與軍備控制
四、全球性經濟社會發展
五、聯合國的改革
第四節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
一、亞洲和歐洲的地區沖突
二、中東地區的戰爭與和平進程
三、人類文明發展的新階段
⑶ 名詞解釋德國護憲運動
德國護憲運動:1848年,德國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革命運動,史稱護憲運動。這場運動強調了泛日耳曼主義,並反對在舊神聖羅馬帝國地區內的39個邦國組成的德意志邦聯的專制政治體制。經過三月革命後,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被迫同意召開會議,制定憲法,改組政府。5月18日在法蘭克福召開了全德國國民議會,即法蘭克福議會。1849年3月,議會通過帝國憲法,但遭到腓特烈·威廉四世和普魯士和奧地利各邦君主的拒絕。同年 5月,德意志西南各邦民眾發動起義,掀起維護帝國憲法的斗爭,結果失敗。7月,法蘭克福國民議會瓦解,德國1848年革命結束。
⑷ 清浦奎吾的組閣
清浦第二次被委以組閣權是在第二次山本內閣總辭職後,當時他已經七十三歲。由於他擔任樞密院長一職,名聲很大,可是他的能力卻被高齡的陰影所掩蓋。雖然如此,考慮到預定的眾議院總選舉在即,人們希望能在一個過渡內閣下進行公正選舉,同時人們也希望看到預定的皇太子大婚之禮能在沒有政治紛爭的氣氛中舉行,所以清浦的名字再次被提了出來。當時元老松方正義抱病卧床,這個方案是西園寺想出來的。毫無疑問,在皇太子完婚這個問題上內大臣平田東助和宮內大臣牧野伸顯的意見也起了很大作用。在政黨方面,由於政友會內部分歧,憲政黨在議會只佔少數席位,都無法擔綱政權。因此西園寺等人作出這樣的決定無可指責。清浦組閣並非一帆風順。其一是因為清浦沒有得到政友會的支持;其二是貴族院研究會對清浦提出的閣僚人選非常挑剔。清浦曾一度想放棄組閣,但在平田內相的規勸下最終組成了一個除外相、海相、陸相外全部閣僚均出自貴族院的超然於政黨之外的內閣,貴族院研究會還在不經清浦同意的情況下任意對閣僚人選進行變更。雖說是清浦組閣,但他卻無法發揮自己的領導力,這就是清浦內閣被稱為研究會傀儡的原因。政治評論家馬場恆吾甚至將清浦戲稱為「喜劇人物」。但從他周圍人的角度來看,清浦的高齡和名聲卻是他擔任首相最適合的理由。
國民及政友會、憲政會、革新俱樂部護憲三派對清浦超然內閣上台反應強烈,有如向要求立即實行普選制的輿論火上澆油一般,在清浦內閣成立後僅三天便展開了第二次護憲運動。政友會內部發生分裂,「總裁派」支持護憲運動,「反總裁派」認為既然政友會曾支持過寺內正毅和加藤友三郎的超然內閣,現在反對清浦超然內閣不合邏輯,雙方意見針鋒相對。反總裁派脫離政友會成立政友本黨,作為眾議院第一大黨支持清浦內閣。1924年1月30日發生了顛覆從關西歸來的護憲三派幹部所乘列車未遂事件。第二天議會為此進行緊急質詢調查時,又發生暴徒沖進議會搶占講台的事件,議會被迫解散。5月10日舉行了大選,護憲三派取得壓倒性勝利,在議會占據了超過半數的席位。
清浦內閣從成立之日起便受到輿論嚴厲批判,幾乎沒有留下任何政績,但在大選後卻圖謀以「處理殘務」為名繼續占據權力中樞。護憲三派在議會協調一致,清浦無計可施,被迫於6月7日宣布總辭職。
⑸ 【歷史】桂太郎怎麼死的
自然死亡(含病逝)
桂太郎出身山口縣,長州藩士桂與一右衛門次子,1868年參加鳥羽伏見之戰和戊辰戰爭,1870年赴德國留學,學習軍事和軍制,1873年歸國後任陸軍大尉,在山縣有朋領導下從事日本軍事近代化改革工作,被山縣視為自己的得意門徒和接班人。
1875年任駐德國公使館副武官,1878年任參謀局諜報提理,1884年2月16日隨大山岩陸軍卿出國,1885年5月21日晉升陸軍少將,陸軍省總務局長。1886年成為日本陸軍第一任陸軍次官,任中兼陸軍省法官部長,兼軍務局長。中日甲午戰爭時任第三師團長,1896年接替樺山紀資成為第二任台灣總督、東京防禦總督,1898年-1900年任陸軍大臣,1898年晉升陸軍大將。(1912年曾被陸軍領導層推舉為元帥,被其以「現役政治家」的理由拒絕)。
1901年第一次組閣,1902年2月27日升伯爵,兼內務大臣,兼文部大臣,在日英同盟、日俄戰爭、日韓合並等事件中起到了主導推動作用。1906年1月7日第一次桂內閣總辭職,任軍事參議官,4月1日受大勛位菊花大綬章,1907年9月21日受封侯爵。
1907年7月14日第二次內閣首相兼大藏大臣。1911年4月21日升公爵,因為日俄戰爭而發行的外債本息已經超過年度預算的2倍,達10億日元,而且日本未得到戰爭賠款,為了還本付息要再借外債。因此擴軍只能依靠增稅,以及削減行政和財政支出。其結果是內閣和大藏省極力抑制陸海軍的擴軍預算要求,以致海軍和陸軍為爭奪有限的預算資源再度發生爭吵,桂太郎不得不於1911年8月辭職。
明治天皇死後由山縣推薦入宮擔任內大臣,患有腦病而毫無主政能力的大正天皇完全聽任桂太郎擺布,故桂被稱為「躲在龍袖後面的人」。1912年12月第三次組閣,遭到強烈反對,他兩次拿出天皇的詔書都無濟於事,1913年2月終於被趕下台,史稱護憲運動。10月10日去逝,年65歲。追授大勛位菊花章項鏈。曾獲三級金鵄勛章。桂太郎是日本大正時期9位元老之一。
⑹ 明治維新後最大貪腐丑聞:德國西門子公司回扣案
整個事件的始作俑者是德國西門子集團東京分公司一個名為卡爾·里希特的員工。里希特雖然職務不高,但身為打字員的他卻能夠接觸了西門子公司與日本政府各類交易的核心機密。微薄的薪水和離鄉背井的生活,令里希特逐漸產生了從中漁利的想法。1913年11月,里希特從西門子公司離職,隨手便帶走了幾份文件。而里希特剛剛離開日本,一份索價2.5萬日元的勒索信便出現在了西門子東京分公司的郵箱之中。西門子集團方面雖然知道里希特手中這幾份文件非同小可,卻不甘心花錢消災。於是里希特剛剛回到國內,便被德意志帝國的秘密警察所控制,不久便扭送柏林地方法院,以敲詐勒索罪提起公訴。但就在西門子集團高層認為事情已經畫上一個句號之時,又一份勒索信接踵而來。
▲山縣有朋
3月24日,迫於輿論和海軍軍費被大肆削減的雙重壓力,山本權兵衛內閣倒台了。此時「薩長同盟」可謂正式撕破臉皮,陸軍、海軍中彌漫的對立情緒,甚至令西園寺公望為代表的公卿有了一種重見武士時代的源氏、平氏相爭之感。在一片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壓抑氣氛中,首相的寶座也成了燙手的山芋。在西園寺公望明確拒絕組閣的情況下,末代幕府將軍德川慶喜的養子德川家達一度成為了熱門人選,隱然有「薩長腐敗,人心皆思江戶」之感,可謂是對明治維新最大的諷刺。
本文經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權發布,作者原廓。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⑺ 德國在普魯士晚期有哪些革命派,哪些封建派
革命派:馬克思、恩格斯;封建派:康普豪森、勃蘭登堡。
1847年底,由於受到農業歉收和經濟危機的影響,德意志各邦國到處掀起了罷工浪潮和飢民暴動,革命有一觸即發之勢。巴黎二月革命勝利的消息 傳來,毗鄰法國的西南各邦國——巴登、黑森、符騰堡、巴伐利亞等首先爆發革命。
在城市,群眾舉行大規模示威遊行,反對封建專制政府,要求撤換反動內閣,制定憲法,實行立憲制度;在農村,農民起來搗毀地主庄園,焚毀地契。在革命浪潮沖擊下,各邦國的反動內閣紛紛倒台,成立了有資產階級自由派參加的新政府。
8月18日,各地容克的代表在柏林召開了「各階級私有財產保衛者大會」,號召全國貴族都應維護容克的共同利 益。這個會議被人們稱為「容克議會」。容克勢力還滲入了軍隊,許多有共和傾向的軍官被清洗。
奧爾斯瓦德內閣無力阻止容克勢力,民主派和廣大群眾則強烈要求 內閣懲辦反革命。軟弱的內閣被迫於9月9日辭職。國王任命極為反動的勃蘭登堡將軍組閣。11月9日組成的新內閣要求議會體會。在國民議會表示抗議後,內閣 調來軍隊多次驅趕議員,同時封閉了各革命俱樂部和進步報刊。12月5日,國王正式下令解散議會,實現了反革命政變。普魯士革命以失敗告終。
在德意志革命中,馬克思、恩格斯進行了大量的革命活動。法國二月革命勝利後,巴黎成了歐洲革命的中心。大批德國、波蘭、義大利的流亡者紛紛來 到巴黎,掀起了組織革命軍團以打回故鄉參加革命的熱潮。馬克思和恩格斯也從布魯塞爾來到巴黎。在巴黎,他們幫助改組了共產主義者同盟,組成了以馬克思為主 席,有恩格斯參加的新的中央委員會。
他們批評了流行一時的組織革命軍團,從外界強行輸入革命的思潮,並把贊同自己觀點的流亡者組織起來,准備回國參加革 命。為此,他們為共產主義者同盟擬定了參加德意志革命的斗爭綱領,即《共產黨在德國的要求》。《要求》明確指出:無產階級在這次革命中的基本任務,是建立 一個統一的、不可分割的、民主的德意志共和國。要實現這個任務,就必須徹底消滅封建專制制度。
1848年4月初,馬克思、恩格斯和同盟的其他領導人回到普魯士來因區的科隆,以此作為從事革命活動的基地。與此同時,數以百計的德國流亡者 也陸續返回自己的家鄉參加革命。馬克思、恩格斯根據德國革命是資產階級性質的革命這一基本前提,結合德國當時的實際情況,提出了無產階級必須高舉民主主義 旗幟,同民主派結成聯盟的斗爭策略。他們帶頭加入了小資產階級民主派的民主協會。同時號召各地的共產主義者同盟盟員採取同樣的策略。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要實現《要求》提出的政綱,推動德國革命,必須進行理論上的宣傳,及時向革命者和廣大群眾分析形勢。1848年6月1 日,由馬克思、恩格斯主辦的《新來因報》在科隆創刊。《新來因報》以鮮明的立場、犀利的筆鋒和敏銳的洞察力,對當時歐洲各國(主要是德國)發生的重大事件 都及時發表了述評。其中,大部分文章是馬克思和恩格斯親自寫的。這些評論文章有力地聲援和鼓舞了德國和歐洲各國人民的革命斗爭。《新來因報》出版發行將近 一年的時間里,由於它堅決捍衛各國人民的革命事業,在人民群眾中贏得了很高的聲望。盡管報紙的股東日益減少,但訂戶卻越來越多。發行量最多時達6000 份,成為當時歐洲最有影響的報紙之一。
到1849年春,報紙將主要注意力轉到了維護帝國憲法的斗爭之上。席捲德意志各邦國的三月革命風暴,沉重打擊了封建勢力,為實現德意志國家的 統一創造了有利條件。當時,在各邦國初步掌握了政權的資產階級,紛紛提出成立全德國民議會,制定統一的憲法,以建立統一的君主立憲制國家。
護憲運動是德意志各邦國人民保衛三月革命成果的斗爭。馬克思、恩格斯和共產主義者同盟盟員以極大的革命熱情支持並參加了這場斗爭。馬克思、恩格斯在《新萊茵報》上發表評論,號召人民用革命暴力來對付反革命的恐怖。恩格斯還親自組織和參加街壘戰斗。當時,由於右翼代表紛紛離開法蘭克福議會,小資產階級民主派已在議會中佔有優勢。
馬克思、恩格斯建議他們以法蘭克福議會和臨時政府的名義,公開號召武裝起義,積極主動進攻,把起義擴展到全國;在起義地 區立即廢除封建義務,發動廣大農民起來共同保衛革命成果。但是這些建議沒有被採納。6月18日法蘭克福議會被反動軍隊解散。
7月中旬,各地的護憲運動先後被鎮壓。在鎮壓護憲運動中,普魯士軍隊起了主要作用,這就大大加強了它在德意志境內的地位。隨著護憲運動的被鎮壓,1848年德意志革命便以失敗而告終。 馬克思和恩格斯先後離開德國流亡倫敦。
⑻ 威廉攝政後,是怎麼處理德國的大革命的
1840年,威廉三世病故,長子威廉四世繼任普魯士國王。但威廉四世體弱多病,又無子女,難以理政,便封弟弟威廉為普魯士親王(即指定的王位繼承人),代他處理政務。威廉攝政後,遇到的第一個挑戰就是1848年爆發的席捲整個歐洲的大革命。在法國「二月革命」的影響下,德國也發生了「三月革命」。柏林市民上街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反對封建專制統治。在革命面前,威廉充分施展了他的政治手腕和軍事才幹,妄圖把革命打下去。3月9日,他被任命為萊茵—威斯特法里亞軍事總督和特別軍事全權代表。他在柏林近衛軍兵營里發表了煽動性演說,唆使軍隊連續三天向革命群眾開槍射擊,打死打傷100多人,迫使憤怒的市民於3月18日舉行武裝起義。以工人為主力的起義者包圍了王宮,國王及大臣們驚慌失措。這時威廉挺身而出,下令軍隊向群眾開槍,使許多起義者倒在血泊中。起義者紛紛拿起武器,築起街壘,同政府軍展開激戰。經14小時浴血搏鬥,起義者付出傷亡1400人的代價,終於打敗了擁有74門大炮的1.4萬名政府軍隊,許多士兵紛紛倒戈投向起義者。3月19日,威廉四世不得不向人民屈膝求和,宣布政府軍撤出柏林。他還和王後裝模作樣地向100多名死難烈士脫帽鞠躬致哀。威廉一看大勢不妙,換上一身郵差的制服,化妝逃到英國倫敦避難。
三月革命勝利了,但由於無產階級當時還不成熟,被資產階級篡奪了革命領導權,組成了以康普豪森和漢塞曼為首的內閣。德國資產階級害怕革命威脅到自身利益,不惜出賣曾與之並肩戰斗的無產階級,企圖與封建勢力妥協,通過實行君主立憲制來維護自己的政治、經濟利益。6月8日,康普豪森內閣又把威廉「請」回了柏林,還謊稱他在英國「完成了外交使命」,由他籌建這個君主立憲國並擔任首腦,而資產階級則甘願充當「掩護這個王朝的擋箭牌」。但威廉並不領情,他回來後立刻充當了反革命陣營的首腦,暗裡調兵遣將,妄圖將革命鎮壓下去。他對軍官們說:「我只信賴你們。」他在議會演說時竟高呼:「國王和祖國萬歲!」的口號。但威廉很有心機,在表面上表示擁護新政府。資產階級為他的表面現象所迷惑,遂放鬆了警惕,而忙於在法蘭克福議會討論新的憲法草案。經過半年多的高談闊論,終於制定了一部《帝國憲法》,規定實行君主立憲制,由威廉四世任德意志帝國皇帝。議會還派人給威廉四世送去了王冠。但威廉四世此時已做好了軍事鎮壓革命的准備,膽壯氣粗,對王冠和憲法不屑一顧。為挽救革命,南德的資產階級被迫掀起「護憲運動」。威廉這時兇相畢露,親率6萬軍隊前去鎮壓,屠殺了許多革命者,並將28名起義領袖處死。威廉以暴力撲滅了護憲運動,並用刺刀把各邦的君主扶上台。威廉因鎮壓革命有功而被人們稱為「炮彈親王」。
⑼ 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
腓特烈和威廉·弗里德里希·路德維希都是 簡介威廉一世 (Wilhelm I;1797年3月22日—1888年3月9日) 是普魯士國王(1861年1月2日—— 德皇威廉一世1888年3月9日在位)和德意志帝國皇帝(1871年1月18日——1888年3月9日在 德皇威廉一世位)。他的全名是威廉·弗里德里希·路德維希(Wilhelm Friedrich Ludwig)。 早期生活和軍事生涯威廉一世是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的第二子,母親為路易斯王後。由於沒有預料到會登上王位,威廉親王並沒有接受多少教育。1814年2月入伍參與反拿破崙戰爭,服役報告稱他是一名勇敢的士兵。1815年後,他也成為一個有魅力的外交家。1848年他成功地粉碎了針對其兄長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的政變,得到「霰彈親王」的綽號。1857年,無子女的威廉四世中風,身體局部癱瘓,然後精神失常無法料理國事,1858年10月威廉親王出任攝政。 國王和皇帝1861年1月2日,腓特烈·威廉四世逝世,威廉親王登基為普魯士威廉一世。他登位後,國王和議會仍然不和。他比他兄長較少干預政治,一般被認為是一個政治中立的人。但他只不過是尋找一個謹慎的解決方法,去解決斗爭:他任命保守派的奧托·馮·俾斯麥為首相。根據普魯士憲法,首相只需對聽從國王,並不需要搭理議會。雖然俾斯麥說他和威廉的工作關系是一個臣子對他的長官盡忠,實際上俾斯麥拿著管理內政和外交的實權。數次與威廉不同意見,俾斯麥揚言辭職,威廉只好同意俾斯麥的做法。 普軍在普法戰爭取勝,1871年1月18日,威廉在巴黎凡爾賽宮稱帝,亦即德意志皇帝。儀式過後,北德意志邦聯 (1867-1871) 轉改為德意志帝國 (Kaiserreich, 1871-1918年) 。這帝國是一個封建國家;皇帝是封建君主們的國家元首和總統。新領地包括巴伐利亞、符騰堡與薩克森國王;巴登和黑森大公;漢堡、呂貝克和不來梅參議院。威廉不情願地接受「德意志皇帝」的名號。他曾提議「德國皇帝」的名號,但明顯地封建君主們不會接受。 德皇威廉一世在俾斯麥的回憶錄里,俾斯麥認為威廉是一個傳統、謙恭、絕對有禮的紳士,是名副其實的普魯士軍官。他有些判斷偶爾會被「婦人之仁」所影響。 1878年5月11日,叛亂者Max Hödel在柏林企圖行刺威廉一世,但失敗。同年6月2日,Karl Nobiling試圖行刺,傷了威廉之後自盡。這成為清除社會主義法於1878年10月21日設立的原因。法例由俾斯麥的政府提出,並受到國會的大力支持。法例目的是打擊社會主義者和工人階級的行動,並剝奪了德國社會民主黨的合法地位。它禁止所有黨組織、工人大眾組織、社會主義者和工人階級的刊物,並可用以裁決或充公社會主義者的文學作品,但又給予社會民主主義者賠償。法例每二、三年擴大一次。雖然懲罰嚴重,社會民主黨影響繼續擴大。基於大量工人階級行動的壓力,法例於1890年10月1日被廢除。
⑽ 大正民主運動的第二次護憲運動
原敬和高橋是清兩屆政友會內閣僅執掌四年政權。1922年至1924年,元老先後推薦海軍大將加藤友三郎、山本權兵衛和清浦奎吾組閣,中斷了政黨政治的正常發展。這說明藩閥元老仍不甘心喪失政治主導權,企圖繼續維持專制統治,與政黨政治相對抗。這種倒行逆施激起了民眾的憤慨和社會的不滿,認為「這種內閣與立憲主義不相符」,是「貴族對國民的宣戰」。連續三次被排斥於內閣之外的資產階級政黨立憲政友會、憲政會和革新俱樂部聯合起來,發動了第二次護憲運動,目標是「排除貴族專制,打倒清浦內閣」、「確立政黨內閣」。護憲三派團結一致進行斗爭,終於迫使清浦內閣奏請解散眾議院,舉行大選,結果護憲三派獲勝,由眾議院獲得最多席位的憲政會首腦加藤高明為首相組成護憲三派聯合內閣。第二次護憲運動是大正時代以來不斷高漲的群眾性民主運動的繼續,它宣告了明治憲法體制下的藩閥專制統治階段的結束。1925年3月,議會先後通過《治安維持法》和《普通選舉法》,大正民主運動至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