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戰前德國是如何快速恢復國力的
美國對西歐的"馬歇爾計劃".以及德國由工業小國變成了工業大國.積極增加生產力.發展教育.發展高新技術等等新政治的推出.
德國真正的崛起之迷
從17世紀到18世紀中期的德國,在政治上和經濟上比英國和法國都要落後,長期處於分裂狀態,300多個封建邦國各據一方。這些邦國,尤其是普魯士、奧地利等大的邦國,為了強化統治和擴大軍事實力,企圖通過教育造就忠順的臣民和得心應手的兵士,所以急於把國民學校管理權從教會轉到國家手中並大力提倡強迫義務教育。早在16世紀後半期,就有威登堡和薩克森等邦國頒布了強迫教育法令;從17世紀開始,大多數邦國都競相頒布這種法令。其中以1763年普魯士王腓特烈二世頒布的法令最為著名,它進一步規定5~12歲的兒童必須到學校受教育,否則對家長要課以罰金。
實科中學在德國產生於18世紀初,較英法等國早一個世紀,使得德國人具備了自然科學索要求的嚴謹和內涵!1708年虔信派信徒席姆勒(Zemmler)在哈勒創辦了"數學、力學、經濟學實科中學",以教授數學、物理、力學、自然、天文學、地理、法律為主,並輔之以繪畫、制圖。此後,德國各城市陸續有人創辦這類學校,有的實科中學則增設建築、商業製造、貿易、經濟等科目。這是一種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質,又具有職業教育性質的新型學校。它排除了教學科目、課程內容的純古典主義的傾向,適應了德國資本主義經濟逐漸發展起來的需要。但由於它的畢業生不被允許進入高等教育,所以地位很低,所以學生也不多,很快被沒有門第觀念的美國超過,在科學應用方面輸給了美國。
受到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影響,它在教育上的突出表現是泛愛主義和洪堡德改革。泛愛主義是受到法國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尤其是盧梭思想和德國新人文主義的深刻影響而產生的。泛愛主義教育家如巴斯多(J.Basedow)、薩耳士曼、堪比等認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養掌握實際知識、具有泛愛思想、健康、樂觀的人,因此德育、體育、勞動教育、現代語和自然科學知識受到重視,採用讓兒童自由發展的教育方式,注重實物教學。他們熱愛兒童、肯定兒童的天性是善良的,反對經院主義、古典主義教育,禁絕體罰,這種方法後來傳入美國,俄國和日本等國。
1807-1815年普魯士施太因-哈登堡改革期間,新人文主義的代表人物,歷史學家、政治活動家洪堡德(K.W.Humboldt)曾出任教育部長,他根據新人文主義的精神對各級學校教育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初等教育和師范教育方面,積極貫徹裴斯塔洛齊的教育思想,教學內容有所擴充、教學方法有所改進,出現了第斯多惠等著名的教育家。此後的美國發展的杜威教育方式也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中等教育方面,實科中學進一步得到發展,增加歷史、地理和自然科學的科目,通過考試選擇教師,打破了只由教士充任教師的局面。在高等教育方面,洪堡德較早明確地提出大學的任務一方面是要向學生傳授各科知識,一方面是要發展科學(即辦成教學中心和科研中心),他創辦和領導的柏林大學就是這方面的典型。
由於德國較早地抓教育,國家強大也是來源於方法的更為先進、合理。這是素質教育的又一明例,和有的人吹噓的基因、染色體毫無關系!
『貳』 誰來說說一戰後到二戰前這段時間德國體育情況.
非常強!
『叄』 二戰時期德國為何如此強大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德軍用短短兩年的時間相續佔領波蘭,比利時,荷蘭,盧森堡,法國,丹麥,挪威,到1941年12月,蘇聯的大部分東部領土也落入德軍之手。號稱世界第一的法國陸軍被他20多年前的手下敗將,打的無還手之力,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陸軍的蘇聯紅軍,被他分割包圍,各個殲滅,成千上萬的俘虜走進了德軍的戰俘營。德軍在經歷了改革後,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的軍隊,其優越的領導,訓練,戰術水平都毫無爭議的成為世界第一。也許很多人都把這歸功於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其實在希特勒上台前,德國軍隊的改革已逐漸成型,這為希特勒擴軍備戰已經打下來堅實的基礎,希特勒做的,只是讓軍隊更加的成熟和強大,擁有更大的摧毀力。
改革的序幕
一次大戰結束後,德國軍隊處在凡爾賽條約的束縛下,凡爾賽條約第一部分規定德國只能保留一支10萬人的軍隊,確保德國職業軍隊保持最小規模。第二部部分,德國軍隊成為服役年限最長的軍隊,軍官的服役年限為25年,士兵為12年,防止德國建立起一支經過訓練的預備役軍官隊伍。第三,禁止德國生產重炮,坦克,飛機,潛艇等一些進攻性武器,並對德國武器的進口進行限制。第四,取消德國總參某部,讓德國無法制定作戰計劃和大規模軍事演習。除了條約的限制外,德國軍隊和社會都面臨著很大的經濟問題,戰爭後德國國內通貨膨脹失業人口居增,艱難的經濟環境又造成了嚴重的政治動盪,以德國皇帝為軍隊最高統帥的國家一下變成了共和國,軍隊失去了已往的支持,新政府已不信任的眼光看待軍隊。軍隊中許多官兵都開了小差,一些軍隊高級軍官和一些政治叛亂分子牽連,造成了1920年的政變。總之,此時的德國軍隊是一支雜亂無章,支離破碎的軍隊,德國軍隊在束縛,恐懼,哄亂中開始了艱難的改革。
馮•西克特
德國軍隊的改革和一個人有著密切的關系,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這個人,希特勒在1939年發動全面戰爭是不可能的,德軍橫掃歐洲成為世界第一的強大軍隊也只是痴人說夢。也許1941年的東線戰爭就不是德國發動的了,就像論壇上很多戰友說得那樣:也許蘇聯紅軍的T34坦克早就開進柏林了!
德軍元帥曼史坦因在回憶錄中這樣評價馮•西克特: 「每個人都已經感到他的內在激情和他成為軍隊領導者的鋼鐵般的意志,他有使哄亂恢復秩序的驅動力和智慧,憑借這這股動力和智慧,他將使德國和德國軍隊變得強大,他將最終實現他的目的」。漢斯•馮•西克特(1856-1938年)是一位普魯士將軍的兒子,青年時曾獲得學士學位,讓人吃驚的是這個學位不是軍事方面的,而是體育方面的。他曾經擔任過營級參謀,軍參謀,集團軍參謀,一戰中擔任集團軍參謀長,戰爭結束擔任後擔任「和平時期軍隊組織委員會」主席。 1920年,馮•西克特被任命為德國軍隊的最高統帥,德國軍隊的改革也就正式起步。馮•西克特在許多軍事領域具有前瞻性的觀點,他主張一支職業軍隊必須滿足四點要求:1,必須是高度運動的,能夠利用交通工具快速運輸。2,必須是有效裝備的,具有可以使用的現代化武器。3,必需有一個完整的軍隊後勤體系,能夠不間斷的為前線部隊提供所需的一切。4,後備軍事力量可以不經過預備役訓練就可以全面動員和部署。西克特還認為軍隊應該有兩個最基本的方面構成:人和技術。他認為每一種現代技術都應該首先用於軍隊,軍官要受過良好軍事教育和訓練,這樣才能駕馭武器。才能指揮作戰。他在1923年撰寫了《領導和使用合成武器戰斗》,這本書一直是德軍訓練的基礎。這些軍事觀點在當時都是很先進的。但是,他的視野依然停留在步兵和騎兵身上,他對大規模使用裝甲部隊配合空中力量進行突襲的戰法從來沒有贊同過,這也是後人指責他的視野狹隘的一個方面。但是他為德國軍隊作出的貢獻是勿庸置疑的。西克特的改革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人員
凡爾賽條約規定德國只能保留一支10萬人的軍隊,所以軍隊人員的改革必然是放在第一位的。馮•西克特要求這10萬軍隊不是一支普通的軍隊,他應該是一支具有職業化軍事水平的軍官隊伍。這10萬軍隊是德國軍隊的精英,是德國軍隊的希望。所以德國軍隊在追求質量的進程中是無情的。一大批參加過一戰的軍官和士兵因為達不到西克特的考核標准,而被提前退出現役。西克特的參謀部把大多數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新兵的招募和訓練上,每一名士兵都由基層單位的指揮官招募,入伍前,指揮官要通過詢問當地警察,教師,地方官員等手段仔細考察入伍新兵的品格,學歷,身體素質等,基層軍官還決定入伍新兵的兵種――步槍手,機槍手,炮兵,阻擊手等等。軍官的篩選更為嚴格,德軍每年只招收250名軍官,軍官的最低文化程度是高中畢業,高中畢業是當時相對較高的院校教育水平。西克特要求所有現役軍官都必須在業余時間拿到高中畢業證,否則不論有多大戰功,都會被提前退役。德國軍隊的軍官降級率也是最高的,1923年為4%,1928年為8%。軍官如果不勝任領導崗位,很快就會被替換,並被降級或撤職。軍官的提拔和晉升也非常嚴格,軍官晉升靠的不是資歷,而是優良的表現。1923年每一個現役軍官崗位有15名申請著,到1928年達到20 個。這些申請著大多數都來自預備役軍官隊伍,他們和普通軍官一樣接受訓練,到1926年有40000名合格的預備役軍官等待加入現役,這些軍官將是希特勒發動戰爭的中流砥柱。
軍官的訓練
從1920年開始,嚴格的軍事訓練就成了每一個德國軍官的必修課。一名少尉軍銜的軍官在獲得軍銜前需要2年的時間進行訓練。首先作為士兵進行訓練,隨後是預備役軍官訓練,然後是軍校學習,最後是集中學習領導和合成作戰的的藝術。既便是對軍官進行嚴格的篩選後,這樣的軍事訓練還要淘汰50%的達不到訓練標準的人員。當軍官被委任後,訓練仍未停止,除了訓練部隊以外,軍官還要參加包括講座,參謀輪訓,技術武器學習等。軍官作為士兵的訓練(單兵訓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完成,4月至10月的時間用來集體訓練,這種訓練到1923年升級為團級,1926年升級為軍級。1926年後每年都有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已經違反了凡爾賽條約的規定,看來希特勒不是第一個沖破凡爾賽枷鎖的人)。西克特強調在集體訓練中磨煉軍官的意志,讓軍官樹立起敢於取勝的信心。軍隊還成了了專門的兵種訓練學校,這些學校提供軍官各種訓練,包括步兵,騎兵,炮兵,工兵。還有秘密進行的訓練,包括裝甲兵,空軍,潛艇。軍校任用有實戰經驗的軍官擔任教官,隆美爾就是其中之一。
所有的現役軍官必須參加每年一次的考試,考試以《領導與合成武器戰斗》手冊為基礎,除基本戰術知識外,重點考察軍官的應用性戰術,還要加上口試。考試除了淘汰不合格的軍官外,還要選拔年輕的軍官到柏林接受專業參謀訓練。被選拔的人員年齡通常在25-35歲,有3-9年的服役經歷,通過參謀訓練後有3-5人將進入團級以上的單位任職。二戰中希特勒的統帥部有很多人都是這樣被選拔進去的,約德爾,蔡茨勒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總之,通過各種訓練,考核,德軍軍官的戰術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軍官的意志得到了磨煉,他們能在各種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始終保持旺盛的戰鬥力和服從命令的意識,軍隊的凝聚力也進一步加強,這為戰爭中成功的運用各種戰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這些受過特殊訓練的大部分軍人包括部隊參謀,指揮官,軍校畢業生在作戰水平上表現的都非常出色。
組織和編制
德國軍隊是依據1919年3月的《武裝部隊法律》組建起來的。最上層是總統,任總司令。議會控制是通過國防部實施的,國防部監管陸軍和海軍。國防部長之下是軍隊司令部。西克特上任後將德國的7個步兵師和 3個騎兵師編成為2個集團軍。每個集團軍設指揮部。西克特讓每一個師來委任一個地域性的用於招募和管理的地區,用來訓練和招募新兵。軍隊的最高司令部也進一步化分為一系列的「辦公室」,包括人員辦公室(負責人事),管理辦公室(負責文職人員),武器辦公室(管理部隊武器裝備),部隊辦公室(也稱「和平時期軍隊組織委員會」)所有軍隊的重要決定都由部隊辦公室作出。部隊辦公室又分為四個部門:T1-陸軍部門,負責作戰和計劃,T2-組織編制部門,包括海軍和空軍,T3-數據統計(情報)部門,T4-訓練部門。後來又組建了T7-後勤運輸部門。這樣軍隊最上層的組織機構被合理的利用,工作效率自然就高,軍隊的作戰潛力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揮。德國軍隊的心臟「總參某部」在凡爾賽條約中是被禁止組建的,西克特上任後暗地組織了總參某部,名義上稱為「和平時期軍隊委員會」(也稱「部隊辦公室」TROOP OFFICE),「和平時期軍隊委員會」成為軍隊制定決策的心臟,一大批年輕而有作為的軍官加入委員會,成為德國統帥部的生力軍,也為20年後希特勒發動戰爭充當了最得力助手。1926年第一個非法的擴軍計劃被制定出來,計劃中將現有的10個師擴充的21個,到1930年有21個精銳師被編入德國國防軍。到希特勒上台前,又有36個師加入國防軍。空軍和裝甲部隊的組建也被提上日程,每年都有從4000名優秀軍官中挑選出的180名軍官加入西克特的所謂的 「影子空軍」,每年有30名軍官在蘇聯專門設立的空軍訓練基地接受訓練。在西克特的授意下,1929年古得里安組建了德國第一個裝甲營,這是德國裝甲部隊的雛形,但是西克特對古得里安所謂的坦克與摩托化步兵,野戰炮兵,防禦炮兵和地面工程兵聯合使用,由空軍密切支援的觀點不屑一顧,他關注的是騎兵,他的這一觀點阻礙了德軍裝甲部隊的快速發展,直到1935,由維赫斯,菲斯曼和古得里安任師長的德軍裝甲師才組建完畢。
正是以上得力的軍隊改革措施,才有德軍1個月滅亡波蘭,7周打敗法國,以及後來德軍在北非,巴爾干,俄羅斯得進一步勝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盟軍指揮官佛瑞多•馮•森格將軍這樣評價德軍一戰後得改革:「我對馮•西克特得遠見感到驚訝……他預見到了未來得戰爭是專業化軍隊之間得戰爭……德軍在二戰初期得成功證明他的改革是成功和正確得。」
『肆』 原因竟與希特勒有關!二戰時,德軍的身材都是精壯干練型,為什麼
二戰時,出現了很多名垂青史的將軍,也出現了遺臭萬年的惡人。而希特勒就是其中的一個。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希特勒領導下的德軍生產為什麼都是精壯干練的,這些士兵精壯干練的身材又與希特勒有什麼關系?
希特勒也非常重視體育方面,他曾經倡導全民運動運動久了可以增強年輕人的體魄,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可以挺身而出,在戰場上可以多一分勝算,在這樣的背景下,德國軍人總是看起來精神抖擻。所以說德國士兵看起來非常精壯干練都是因為希特勒
『伍』 二戰時期德國的士兵沒有手機他們是怎麼娛樂的
二戰期間,德軍雖然沒有手機可以娛樂,但是他們的軍隊里配備有軍樂隊,戰斗的間隙,他們藉助那些樂器娛樂,在地獄的大門口偷享人間的歡樂。
『陸』 二戰德國軍隊身體素質怎麼樣
早期絕對好,絕對超過英法
39年開戰的時候,小鬍子已經掌權幾年了,國民鍛煉之類搞的很好
少年從10歲開始就要定期開展體育鍛煉
16歲開始就要開始進行集體勞動和軍事訓練,素質非常好
但到了43年之後,由於人員不足,開始將大量具有疾病的人招入軍隊
『柒』 德國城市如何發展大眾體育
現代體育運動對於提高德國市民生活質量和增強國際競爭力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種重要性同時也體現在城市規劃與治理中。本文旨在介紹德國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如何將大眾體育與城市綠色空間進行整合規劃和綜合利用的發展策略。
體育與城市發展的關系
一般認為,現代體育發源於18世紀的英國,而英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這並非巧合,因為現代體育的發展依賴於科學的運動醫學知識、完善的體育設施和大眾傳播技術,以及公民社會的組織溝通協商制度——而這些都是工業革命所帶來的現代性(modernity)的產物。
更進一步來說,全世界的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幾乎都是在城市中發生的,現代體育也因此與城市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系。無論是東西方的哪個國家,無論是競技體育、商業體育還是大眾運動,越是城市建設發達的地方,其體育運動發展得越好。由此,體育是一種更適合在城市中開展的活動,即體育的城市化。
現代體育在城市中流行與普及還有著更為深刻的社會內涵。德國體育社會學家卡爾-亨利希貝特(Karl-Heinrich Bette)從宏觀理論視角指出,這種「現代社會的體育化」(die Versportlichung der Gesellschaft)是社會進程的必然結果。
現代城市的生活方式導致了人與人的關系逐漸「疏離」和「冷漠化」,城市易於使人產生「失落感」,喪失了激情和動力。因此,體育運動更受城市人的歡迎,成了一種完成個性解放和自我表達的方式,人們要在忙碌的生活中尋找娛樂的空間、游戲的空間和身體運動的空間,並最終形成了一種城市(空間)的體育化(Versportlichung urbaner R ume)。
正是在「體育的城市化」和「城市的體育化」這兩種趨勢的合力影響下,體育運動與城市發展之間的關系已經越來越緊密了。實證研究已經發現,體育不僅可以在社會心理層面對城市認同和社區營造產生重要的影響,而且體育也可以促進城市的多元化和差異化。德國是非常重視體育運動發展的國家之一,很早就開始了全國性的體育基礎設施建設計劃,聯邦政府的城市建設和發展部門還會發布官方的研究報告,專門探討「體育設施與城市發展」的問題。
德國大眾體育的發展歷程
德國是體育大眾化發展的典型國家,有大量的民間體育協會,僅在德國奧林匹克體育聯合會(DOSB: Deutscher Olympischer Sportbund)登記的就有9萬余個協會(2015年),注冊會員達到了2700餘萬人,體育協會的會員佔到總人口的34%。此外,沒有注冊,但經常參加運動的人有1200餘萬人(德國總人口約8200萬)。德國大眾體育的發展歷程可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1)工業革命前期;(2)工業革命和兩次世界大戰期間;(3)戰後恢復時期。
德國工業革命之前的體育主要以民間的自發組織為主,當時在民間流行的大眾體育活動主要有射箭、游泳、騎馬、狩獵、跳遠等。尤其在中世紀末期,由於騎士制度的衰落,射箭組織在德國民間盛行,並逐漸發展成為現代體育俱樂部的雛形。18世紀末,德國涌現了一批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他們認為體育跟智力一樣重要,是維持個體和國家獨立的基本保障。這種體育觀奠定了德國大眾體育的理論基礎。
德國在1871年統一之後馬上迎來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和城市化。由於繁重的體力勞動和環境污染,德國國民的身體體質開始惡化,為了改善這種狀況,德意志帝國政府頒布了相關法令,以行政命令建設大眾體育場所,鼓勵大眾參加戶外體育活動。1896年,一個名為「候鳥」(Wandernvogel)的旅遊組織在柏林成立,在「候鳥」的帶動下,一股遍及全德的回歸自然的徒步旅行風勃然興起,迅速發展為全民參與的「候鳥」運動。這些法規及措施無疑對推動德國大眾體育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特別為此後遍布德國城鄉的體育俱樂部的成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遺憾的是剛剛興起的大眾體育很快被兩次世界大戰扭曲,體育的目的成了統治者發動侵略戰爭的兵力來源。
二戰結束後,德國分成東西德兩個國家,體育在兩種不同的政治體制下也出現顯著的差異。戰後的西德在經濟上取得了的輝煌成就,城市化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到20世紀60年代初,西德的城市化率就已經超過了70%。與此同時,西德戰後的體育政策逐漸從競技體育發展成為「全民體育」和「家庭體育」,強調休閑和身心健康功能。為此,1960—1990年,西德陸續實施了三次「黃金計劃」(Goldner Plan),其主要內容是在德國范圍內大量興建體育場館,以此促進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
從1960年西德實施第一個「黃金計劃」以來,西德的體育基礎設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就以全民健身中心的數目來說,截至1990年西德已經擁有65132家健身中心,差不多是1960年的兩倍。東德由於受到蘇聯的影響,體育政策更強調「勞動」、「競技」和「集體精神」,與西德的全民體育形成鮮明對比。統一後的德國主要推行以原來西德為主的體育發展方針,進一步將體育推向大眾化,並推廣實施了「東德黃金計劃」。
德國體育的市民自治和社區化
德國採用高度自治的社團體制來管理體育事業。總體上,德國體育社團組織由各級體育聯合會組成,它們在國家體育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以及體育資源的配置上起主導作用。聯邦政府和州政府除通過體育彩票給予體育團體組織一定的財政補助以外,基本上不幹預其管理事務,充分保證其自治地位。
德國體育自治組織框架。
體育俱樂部在德國體育自治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德國著名學者海爾曼認為,體育俱樂部是一個以「自由的成員資格」「以成員利益為准則」「不依賴第三者」「義務參加工作」和「民主決策」為特徵的自由團體。德國體育俱樂部不僅擁有絕對獨立的財政權,還可以免費使用城鎮公用的體育基礎設施。
德國體育發展的另一個特徵是社區化。在德國的各個地區和城市裡都有大量的社區體育聯合會,它們對於社區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管理起著關鍵的作用。根據德國憲法,州政府有責任承擔城市社區的體育基礎設施建設。
實際上,德國州政府不僅提供資助,還要提供咨詢服務。比如德國的市級和區級政府主要負責當地體育與休閑設施的建設與維護;城市和社區政府服務參與修建與休閑設施的建設與維護;城市和社區政府服務參與修建和維護當地的體育和娛樂設施以及青年活動中心,甚至幫助維修私人體育俱樂部的設施。同時,德國體育俱樂部的管理工作基本上都是由當地社區居民通過志願者工作的形式完成的。
海德堡的綠色運動空間
海德堡是德國西南部巴登符騰堡州的一個中等城市,位於德國人口較為密集的萊茵—內卡都市區的中心地帶,居住人口約15萬,屬於德國典型的大學城(如海德堡大學)。因為位於美麗的內卡河谷和奧登森林(Odenwald)中間,加上悠久的城市歷史和輝煌的文化,海德堡一直是德國最受歡迎的旅遊城市之一。
海德堡同時還是一座綠色城市,整個城市的面積約109k ,其中綠地(森林、草地、公園、農田、水域等)佔了70%。這種獨特的自然資源以及宜人的氣候環境給海德堡的體育休閑活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實際上,無論在體育基礎設施還是體育社會組織方面,海德堡都是德國體育發展非常前沿的城市。僅在2013—2014年,海德堡市在體育領域包括體育市政設施的總投資額達到1000餘萬歐元。而且這些基礎設施都是公益性的,市民只需支付非常少量的入場費用就可以使用,此外城市的公園和學校中還有許多對外完全免費開放的體育設施,最常見的是兒童游戲場所(Kinderspielplatz)。
1970—2013年海德堡的體育基礎設施增長情況。
非正式的戶外體育鍛煉在德國是人們的日常生活習慣,這些活動大部分都在城市的綠地空間中進行。根據德國體育社會學家許布納(Huebner)等人在德國西部大中城市的調查顯示,大約58%的體育休閑活動是在非正式的體育空間中進行的,這其中最受歡迎的要屬城市公園、森林、田園小徑以及開放水域,即所謂的綠色空間。
海德堡豐富的綠色用地無疑為市民提供了優良的戶外運動場所,下文主要從城市森林、田園小徑、河流和公園四個方面闡釋,海德堡城市如何通過合理規劃和管理,將城市綠色用地作為運動場所使用的寶貴經驗。
(1)城市森林
海德堡40%的城市土地為森林植被。森林不僅僅是海德堡寶貴的景觀資源,更為市民提供了體育休閑的場所。早在二戰之後,海德堡市政當局就開始對城市區域的森林進行規劃和改造,開辟了約300km的森林小徑(Waldweg),這些森林小徑主要用於徒步旅行(Volkswandern)、跑步(Jogging)、自行車旅行等運動項目,其中最有名的海德堡徒步小徑為內卡河旁邊的哲學家小道(Philosophenweg)。森林小徑通常相互連接成網路,為了方便運動愛好者尋找路線,在森林小徑的交叉口一般都有著詳細的路標,甚至還有專業的俱樂部策劃的固定旅行路線標記,旅行者只需沿著特定的標記往前走就可以達到預期的目的地。
海德堡部分城市森林徒步小徑路線圖。
如今當地的運動俱樂部又推出了新的網路服務,使用者可以通過網站(Regioausflug.de)查詢策劃自己的徒步旅行路線,下載地圖和GPS導航等信息。
海德堡森林小徑的指示標牌。
(2)田園小徑
德國雖然是一個高度城市化的國家,可在城市及周邊仍然保留了大量的農用地,稱為「城市農業」(Urbane Landwirtschaft)。海德堡共有1831h農田,因為城市呈星狀分布,所以城市各個社區都很靠近城郊的農田。城市田園自然也就成了市民體育休閑的重要場所。德國的耕地都是私有財產,但為了給市民提供運動場所,市政當局在農田之間規劃建設了非常平整的田園小徑,有些小徑甚至可以通車。
作為一種受到法律保障的「市民契約」,市民可在農庄的小徑上進行徒步、跑步、滑輪、騎車等運動,但不許損害、偷竊農庄的作物。
(3)城市河流
跟許多其他城市一樣,海德堡是依託內卡河發展起來的城市。內卡河由東向西橫穿城市中心,一方面給城市提供了非常寶貴的景觀資源,如著名的海德堡老橋,另一方面河流本身也是市民運動休閑的最佳場所。內卡河是完全向市民開放的公共空間,劃船愛好者只需在海德堡登記所使用的船隻類型,就可以自由地使用河道。每年夏天,家庭或俱樂部船隻、遊艇都會陸續出現在城市河流中,這其中就包括每年舉辦的海德堡城市龍舟節。同時,內卡河兩岸還開辟了專供行人和自行車使用的河岸徒步小道(Neckarwege)。
因為獨特的峽谷自然風景和古老的城市建築風貌,環內卡河的徒步小道是最受運動愛好者和旅客歡迎的旅行路徑。此外,市政當局還在河流與城市的交接地帶規劃了一塊約200~300m寬的綠色緩沖帶,完全對市民開放,漸漸成了青少年學生練習排球和飛盤的最佳場所。
海德堡內卡河岸的綠色運動空間。
(4)城市公園
海德堡每一個社區都有配套的公園,此外在大學、醫院、城堡等部門還有大量的公園用地。占公園面積很大一部分的是室外體育基礎設施,如小型籃球場、沙坑、體操桿、鞦韆等。社區公園的體育基礎設施也是完全開放的,這種小型的體育場地非常受社區青少年的歡迎。更特別的是,為了方便市民運動,德國法律允許人們在公共草坪上行走和運動。海德堡城市公園的設計同時也非常關注兒童和殘障人群的體育鍛煉需求,在公園體育設施中幾乎多半都是而為兒童運動所設計的,殘疾人所使用的輪椅可以在不需要他人幫助的情況下輕易進入公園運動場所。
此外,海德堡每年還會定期舉辦的城市體育運動,主要有:城市馬拉松、海德堡鐵人三項、海德堡龍舟節和滑輪比賽等。這些城市的運動項目有著非常廣泛的市民參與,以城市馬拉松為例,每年參加半程賽的人數都在3000人以上,參與全程馬拉松的人數多達1500人,參與的觀眾更是在幾萬以上。而且,這些比賽項目的場地並不是專用的,而是在城市開放空間進行,上述的綠色空間尤其是城市運動項目的首選。這些體育事件的推行不僅大大提高了海德堡的城市影響力,從而為發展旅遊和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還鼓勵和促進了市民對於體育的參與熱情,增強了民眾體質。
總之,在海德堡,城市的公共空間(尤其是綠色空間)已經很大程度上成為了市民的體育空間,而且這種開發和利用是建立在保持原有生態的完整性以及讓全體市民受益的基礎上的,即一種可持續的城市體育發展模式。
總結與討論
德國體育「黃金計劃」的成功經驗表明,現代體育從競技體育向大眾化體育發展是城市體育發展的必經之路,城市化和體育大眾化相互促進、協同發展。海德堡作為德國著名的綠色城市,在城市綠色空間的綜合利用方面有著寶貴的實踐經驗,海德堡市利用自身豐富的綠地資源(如森林、田園、河流等),通過合理規劃和開發,將城市綠色空間轉變為受市民普遍歡迎的運動空間。這個過程不僅僅體現在城市當局對於體育設施的建設上,更在於法律制定和推動市民參與等方面。
當然,由於國情和社會發展水平的不同,德國城市體育發展的模式或許不能完全適用於中國,但對於城市規劃來說,德國的經驗有著巨大借鑒價值。在當前中國城市規劃的實踐過程中,實踐者對於城市開放的運動空間——尤其是如何綜合規劃和利用綠色空間還存在著不足。
作者何金廖系南京大學人文地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張修楓系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社會學博士、上海大學體育學院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陳劍峰系德國海德堡大學經濟學博士。本文原載《國際城市規劃》2017年第5期。
往期精彩回顧
『捌』 納粹軍官為什麼都是體育健將
第一,德國的軍校體系非常強調對學員身體的鍛煉
參考一下二戰期間那些德國軍官的回憶錄就知道了,在進入軍校之後,他們要花大量時間在體育鍛煉、騎馬上線
第二,希特勒上台後的體制
他們的少年團-青年團,就對兒童進行了系統性的訓練,保障了德國青年具有強壯的體魄,進入軍校後又進一步被強化
這樣自然體格過人
『玖』 誰能講講二戰前的德國狀況
德國 大量囤積戰爭物資,到開戰時,德國已經儲備了足夠全國食用兩年多的糧食、糖,27萬噸豬油、腌肥肉和黃油,以及大量的飼料用燕麥、玉米。還囤積了很多皮革、布匹和絲綢(可以用來製作降落傘等戰爭物資)。
1939年10月1日德國:麵包和麵粉配給制度開始實施德國品嘗食品配給的滋味
盡管德國人在軍事上取得勝利,他們在國內卻面臨限制。食品配給卡在8月28日開始使用,現在范圍包括肉類,奶製品、糖、蛋、麵包、穀物和水果。對於不同類型的食品有不同顏色的卡片。
利用可資利用的東西來好好持家是帝國食品和農業部給德國消費者的信息。納粹急於避免上次戰爭中遇到的食品短缺;從1939年8月宣傳就集中於自給自足,農民被告知盡量利用土地和家畜,戶主們被力勸種植蔬菜而不是花卉。配給(大約每人每星期16盎司肉和10盎司脂肪)已經導致黑市商人出現,對此從上年 9月份開始嚴厲懲罰。
1939年3月希特勒同羅馬尼亞卡羅爾國王達成協議,德國將從羅馬尼亞豐富的普洛耶什蒂(Ploesti)油田獲得供應,而1940年5月27日卡羅爾同意進行甚至更緊密的合作。德國的地位因在1939年同斯大林達成的協定而得到進一步保障,根據該協定它將從俄國的高加索獲得石油。德國也大量生產合成石油。
盡管盟國計劃中的轟炸高加索油田因害怕政治復雜化而放棄,而攻擊羅馬尼亞在這個國家仍保持非交戰狀態時不能作為一個選擇,但對德國的海軍封鎖正阻止德國從其他地區輸入石油。
德國同英法開戰後,雖然市面物價並不十分騰貴,但普通的日常用品大多需要按戶口配給的購物券或購物許可證才能買到,如果要購買超過許可證數額的食品,就要付出加倍的價錢。從1939年夏天開始,柏林人每人每周的配給量是麵包2250克、肉700克、人造黃油280克、糖280克、人造果醬110克、豆子150克、人造咖啡63克、奶製品、脂肪和油420克、牛奶1.4升(只有孕婦和兒童可以購買全脂牛奶)。德國人的飲食本來像其他歐洲人一樣以肉類為主,每周只配給700克的話,做熟之後只有薄薄三四片而已,新鮮蔬菜和魚也很難看到。在肉鋪和地貨鋪的門前,常常可以看到排著長隊、手持菜籃的主婦。如果看見婦女帶了孩子在某家店前等候,這家店一定是有糖果出售;煙紙店前則是衣冠楚楚的男士們,他們排上一兩個鍾頭的長隊,只是為了買幾支雪茄或者一聽香煙。要是這些癮君子們運氣好,買到了想要的商品,想進酒館喝杯啤酒透透氣,那麼他們除了酒錢外還要再加一種「戰時附加稅」。
柏林街頭的公共汽車是難得看見了,電車也大多改成了女司機,其中有不少妙齡少婦,因此搭車的男人們突然增多。女人們都放棄了皮鞋,改穿木底布面的女鞋,走在人行道上「踢拖踢拖」好像日本女人的木屐。拜戰神之賜,在街上牽狗而行的女人也少見了,所以柏林街道上著名的狗屎也少得幾乎沒有了,因此大受清道夫歡迎。
柏林,39年11月12日下發了衣服配給卡,可以看到許多德國人的臉都拉長了。男人、婦女、男孩、女孩和嬰兒的配給卡都各不相同。除了嬰兒的配給卡外,每個人的卡上都有100點。買一雙短襪或長襪只花5個點,但是你每年只能買5雙襪子。一套睡衣要花30點,幾乎相當於配給卡總額的三分之一,但如果你買睡袍的話,就可節省5點。一件新大衣或西服套裝將花掉60點。普通成年人衣服配給卡(購買衣服還要受季節限制),從12月1日到4月1日可以購買:兩雙短襪,兩條手絹,一條圍巾和一副手套。從4月1日到9月1日:一件襯衫,兩副衣領和一套內衣。在一年的其他時候:兩條領帶和一件汗衫。從此以後嬰兒也必須使用服裝配給卡。當一個國家連尿布也短缺時,它的經濟確實是夠緊張的
40年聖誕節,德國政府在聖誕節對配給制也稍微放鬆了一些。每人可得到四分之一磅奶油、100克額外的肉,在聖誕節這一周可得到4個雞蛋,而非以前的 1個雞蛋。——額外26盎司(750克)大米和蔬菜,加上剛過1磅(500克)的糖、果醬和咖啡。但是額外配給不能阻止黑市上不斷出現的食品和禮品交易,多特蒙德(Dortmund)的黨衛軍本月的一份機密報告說:「追捕野味和家禽在一段時間之前就開始了,並且高價出售」。每磅鵝肉要花費10個帝國馬克。
聖誕樹開始出售了,但立即被人們搶購一空。所有地方的人們都地企圖使這個聖誕節看上去與和平年代一般無二。在櫥窗里擺著那麼多好東西,但是人們卻不能買,因為按照政府的命令,將它們擺在那裡只是為了展覽。德國人在聖誕節往往會相互饋贈衣飾、肥皂、香水、糖果等禮品,但今年這些東西都實行了配給,他們必須送別的東西。今天在擁擠不堪的商店裡,他們大多是購買書籍、收音機、留聲機、唱片和珠寶。
40年的元旦,希姆萊突然決定取消允許咖啡館和酒吧在新年夜通宵營業的決定,而且警告公眾在那天晚上不得過量飲酒,所有人都必須在新年夜凌晨1點前關閉店鋪。
40年的冬天寒氣逼人。窗戶外氣溫低到零下15度。德國一半的人口都在家中、辦公室或工廠里挨凍,因為沒有煤。街上那些可憐的人們,用童車推著或肩膀扛著一袋煤回家。每個人都牢騷滿腹。沒有什麼會像持續寒冷這樣消磨士氣。實際上半年的配給制度和物資短缺,已經極大打擊了德國民眾的士氣和對納粹政權的忠誠度,如果不是40年德國在西歐的閃電戰的勝利大大豐富了國內供應,德國的士氣才重新得以鞏固。
1940年德國佔領丹麥後,柏林市場倒是繁榮了一陣,大量原本銷往英國的雞蛋、牛油、煉乳和鹹肉被運往德國,其價值達8000萬克朗之巨;再加上從挪威運來的青魚,大大緩解了柏林的食品危機。從9月底開始,每周又平均有2.5列火車滿載荷蘭的農產品在柏林郊區的幾個車站卸貨。通過搶劫富得流油的西歐和北歐國家,希特勒保證了首都的老百姓餐桌上看上去不那麼寒酸。
法國的投降令柏林人很是興奮了一段時間,人們紛紛議論說同英國的和平大概也要實現了。
事實上,與英國在1940年窘迫的處境相比,德國人民的生活在該年達到了戰時的最高水平。從被佔領國家運來的大量農產品、肉類和奢侈品繁榮了德國的市場,被佔領國家支付的巨額佔領費更使得德國得以將這些國家的消費品市場搜刮一空。
希特勒午餐吃得很簡單,往往是一份燉蔬菜或蔬菜煎蛋卷。他當然得算是素食主義者、禁酒主義者和禁煙主義者。他往往會邀請一個小圈子裡的人共進午餐,包括三四名副官、赫斯、新聞官迪特里希博士,有時也包括戈林。在這種宴席上,會擺上一種專門為希特勒釀制的酒精度僅1度的啤酒,有時也會擺上一種用酸白菜釀制的叫作「赫爾夫」(Herve)的飲料,其中加了一點摩塞爾河(Mosel)葡萄酒調味。
記者威廉·夏伊勒在940年12月回憶:
德國已經被封鎖了一年半了,但是封鎖既沒有給德國國內帶來飢荒,也沒有影響德國的戰爭機器的運轉,德國人的伙食還是勉強過得去的,雖然也許在美國人看來這樣的伙食難以下咽,但是由於一個世紀的磨練,德國人已經習慣了以土豆、捲心菜和麵包為主的飲食結構,而這些食品的儲備還是相當充足的。他們所缺乏的是肉類、脂肪、黃油和水果,現在他們每個星期只有一磅的肉類,四分之一磅的黃油或者人造黃油的配給,沒有和平時期多,但是他們還是可以接受,只是富含維他命的水果短缺的矛盾比較尖銳,去年冬天的嚴寒摧毀了德國大部分的水果作物,現在市面上唯一能買到的水果只有蘋果,而且還都是為小孩、病人、孕婦們預留的,去年冬天我們根本沒有見過香蕉和桔子,這個冬天看來也不會有這些東西,所以劣質的維他命葯片就配備給了軍隊和孩子。德國人沒有咖啡、茶、巧克力和水果,每個星期他們只能吃一個雞蛋和很少的肉類和脂肪,但是除此之外他們什麼都補缺,所以在可以遇見的未來,德國也不會發生飢荒。
如果戰爭會持續很長時間的話,那麼衣物將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德國的羊毛製品以及棉花幾乎都是全部依賴進口的,現在德國對於衣物的分配是建立在這樣的假設上的:所有德國人的衣櫃里儲備衣服都足夠堅持到戰爭結束和封鎖解除的時候。絲織品的短缺不但普通的民眾有切膚的體會,就是軍隊也感到情況吃緊,每到冬季軍隊為士兵准備的防寒外套總是不夠用,希特勒的勞動服務組織穿的都是從捷克繳獲的制服,這個叫做「托特 」的組織里有幾千人從事的工作都是本來應該軍隊里的勞動部門承擔的工作,而他們甚至連制服都沒有,夏天我在前線看到他們的時候,他們穿的都是由粗麻布製成的平民服裝。為了緩解原材料的緊缺,絕望的德國人研發出了人造絲織品,特別是由纖維素製成的絲織品,德國號召家庭主婦捐獻不需要的破布和衣服用以再利用。這樣它們就可以被用來製造再生毛和棉絮——兩者都可用於人造纖維和人造絲的生產。
但是我卻不相信他們能讓8000萬德國人都穿上用木料製成的衣服。
至於那些進行戰爭所必須的原材料,情況是這樣的:德國的鐵礦含量豐富,從南斯拉夫和法國德國也能取得足夠的鋁礦來滿足巨大的飛機生產的需要,但是銅和錫卻非常短缺,但是德國有希望從巴爾乾和俄國來密布這一短缺的現狀。
至於石油,德國主管石油事務的Schell將軍說他對此一點都不擔心,當然即使他擔心也是不會承認的。但是我們必須知道以下事實:
1. 德國空軍所需要的燃油是完全不依賴進口的。所有德國飛機的發動機在設計的時候就是為了使用合成燃料的,合成燃油是德國以煤為原料自己生產的,現在德國的合成燃油的年產量大概是400萬噸,大大超過了德國空軍所需的燃油數量。英國如果要使德國陷入危機,那麼就可以攻擊這些把煤加工成燃油的工廠,事實上英國也正在嘗試,他們擊中了萊比錫附近和斯德丁的石油加工廠,但是這樣的破壞程度遠遠不足以癱瘓整個德國的人造石油工業體系,甚至連實質性的影響都沒有達到。
2. 德國已經控制了羅馬尼亞用於進行石油出口的油田,而且還和蘇聯達成協議,至少每年可以從俄國進口100萬噸石油,但是我懷疑在戰爭開始之後,蘇聯是否真的向德國輸送了這么多石油。
3. 在戰爭開始之前,德國本身就擁有大量的石油儲備,而且挪威、荷蘭和比利時的陷落也使德國在石油上揀了大便宜。
4. 民用石油的用量幾乎被削減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私人轎車和沒有實際運載能力的卡車是不允許開動的,而且當局嚴格禁止使用石油進行取暖。
據我個人的猜測,德國的石油是夠用的,而且他也有能力獲得足夠的石油來滿足軍事上的需求,至少在兩年之內,德國不會出現石油短缺的現象。農民不受配給制度的限制而礦業工人由於是「重體力勞動者」得到的量比較大。燃油也是從戰爭開始就進行配額限制,反映出德國很關注其在盟軍海上封鎖下貿易航路的脆弱性。
1939年底平民每天的食品配給:
340克麵包(普通平民)或685克麵包(重體力勞動者)。
70克肉類(普通平民)或170克肉類(重體力勞動者)。
50克脂肪(普通平民)或110克脂肪(重體力勞動者)。
每日所需熱量折算:
普通平民:2570大卡
重體力勞動者(如建築工人):4652大卡
國防軍士兵:平均3600大卡,戰時4500大卡(德國聯邦國防軍野戰食品迄今仍沿用這個熱量配給標准)。
各個被佔領國家和衛星國在向德國提供原料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1943年德國使用的原料中,55%到100%的鐵礦石、硫、硅、氮都來自被佔領國家。從1941年開始,德國有規律地用火車將在蘇聯繳獲的戰利品運回國內,以保持他們的生產速度。在德國人建立的「歐洲新秩序」下,歐洲每個國家都要為供養龐大的德國而耗盡力量。
俄羅斯提供勞動力和各種原料,烏克蘭提供小麥玉米和肉類,丹麥和荷蘭提供乳酪、肉類和黃油,挪威提供電力,和對生產裝甲鋼至關重要的鉬礦.瑞典提供鐵礦石,瑞士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匈牙利提供鋁礬土,羅馬尼亞提供石油和小麥,捷克斯洛伐克提供軍火,比利時提供鋼鐵和機器,西班牙和土耳其提供鎢,鉻等戰略金屬.法國則提供從糧食、酒類到鋼鐵、鋁、武器、引擎、汽車……當然,與戰爭無關的私人小汽車、電冰箱、真空吸塵器和鋼琴等消費物品在戰爭結束前,都不準再生產。
使用配給卡的平民的每日熱量配給標准從1942年底開始降為2078大卡,食物配給的不足已經開始影響1924年以後出生的士兵的體能水平。
1943年底降為1980大卡,1944年底降為1670大卡,德國投降後的1945年底降至最低,1412大卡。1942年底,食物配給的不足已經開始影響1924年以後出生的青年的體能水平。
1943年底歐洲德國佔領區平民的每日熱量配給:
巴爾乾地區:1305大卡
比利時:1320大卡
法國:1080大卡
荷蘭:1765大卡
波蘭:855大卡
荷蘭的每日熱量配給之所以較高,除了因為與德國同屬日爾曼民族,更重要的是荷蘭在戰爭中為德國提供了大量兵員!
德國佔領下的法國,對美食的熱愛因新頒布的有關什麼可以吃喝的限制而受到打擊。在賓館和餐館里進餐被限制在兩道,其中只有一道可以是肉菜,而且酒的銷售將被限制在每星期四天。為防止囤積,在銷售的罐頭上用釘子打孔。在家裡吃飯也不例外:配給卡將開始使用,包括麵包、法式糕點和巧克力在內的食品或者被限制,或者乾脆被禁止銷售。
一個健康的成年人在不做激烈運動的前提下,每天消耗1800大卡熱量,因此,德國佔領區平民的每日熱量配給不能維持人的基本生存需要,於是,歐洲黑市猖獗,人們只能以10倍於正常的價格購買必須的食物.飢餓和因為營養不良造成的疾病肆虐歐洲大陸!
肉食品的生產特別受到影響,歐洲的消費肯不得不越來越依賴素食。飢餓的現象出現了,有些地方甚至有人餓死,但是在1945年以前,這種情形只限於歐洲的非日耳曼人。德國不顧佔領區糧食的匾乏,徵收了大量的糧食,不是運到德國去,就是供應佔領軍。
戰爭爆發時,德國必須養活將近八千萬人。在戰爭過程中,有一千二百多萬人被動員入伍。這些人雖然對工業或農業生產沒有貢獻,卻必須配給他們從二千七百五十至三千五百五十卡路里的口糧。應征入伍的人中,有七百萬人由外國工人和戰俘所代替。他們雖然多半隻靠劣質的和單調的飲食來糊口,可是如果要他們到工廠和農場去乾重活,那就不得不給他們足夠定量的澱粉質食物。因此,在戰爭期間,平民和軍隊所需要的糧食總數比戰前的水平至少高出了百分之二十。國內供應量和總需要量之間的差額全靠在佔領區大肆征糧來彌補。
最受歧視的是猶太人。1942年9月以後,猶太人不準獲得任何肉類、肉製品、蛋品、糕餅、白麵包、全脂牛奶、脫脂牛奶或任何不經特別許可而分配的食物。發給猶太人的麵包證只准購買黑麥麵包。猶太兒童和青少年只獲得一般消費者的麵包配給量,他們沒有人造蜂蜜,沒有可可粉,沒有額外配給的果醬,他們也沒有資格獲得全脂牛奶。凡是德國人有權享受的所有其他補充配給,同等身分的猶太人則一概沒有。
1943年以前,德國國內對所有消費品實行嚴格的配給,再加上被佔領國家源源不斷的貢款,以及衛星國的進貢,德國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對其他歐洲國家還是比較高的,僅次於美國,德國人民的飲食也是在戰爭進入了1944年後才逐漸變壞。
隨著戰爭局勢進一步惡化,柏林的供應再度變壞,而且家庭婦女們還受到號召,交出家裡的「多餘」衣物、廢銅爛鐵、鋁鍋鋁盆。甚至連勃蘭登堡門也不能在戰時徵集活動中倖免:1943年2月,一群柏林消防隊員爬上門頂,將勃蘭登堡門的銅皮屋頂全部拆下來送去熔化。
德國被迫將動物蛋白質改為植物產品。德國人的總的食品消費量中只有百分之三十來自葷食品,而在其他工業國家裡則有百分之四十。德國人的大部分蛋白質消費量來自素食品,而在其他工業國家裡大部分蛋白質則來自葷食品。
,德國為了解決糧食的嚴重不足,就開始研究利用培養酵母菌來生產蛋白質.其方法是將木材和造紙廢水轉化為糖,由於這種酵母蛋白經壓榨後很像豬肉和牛肉,所以被譽為"人造肉"年產量最高達50000噸,
與此同時,在牛奶的利用方面也厲行節約。由於全脂牛奶的消費限於兒童、母親和從事有害健康的工種的工人,因而出產的牛奶大部分可以用來製造黃油。盡管這樣做並沒有改變牛奶中含有的脂肪總量,卻增加了可以得到的脂肪的供應,從而在戰爭時期一直維持了令人相當滿意的脂肪配給。
油料作物、土豆、蔬菜這些適於種植的農作物的增產,影響了德國牲畜的總數,尤其因為海外供應的濃縮油被封鎖切斷了,而國內供應的敖皮也由於出粉率高而有所減少,在戰爭的五年中出粉率由百分之七十七提高到百分之九十和百分之九十以上。奶牛主要靠家庭的飼料喂養,因此牛奶的供應保持在高水平上,但是豬的總數不得不減少。到戰爭結束時,總數下降到戰前水平的大約百分之六十。豬肉和豬油的產量下降得比豬的總數甚至還要多,因為缺少穀物和土豆作飼料、屠宰下來,豬肉重量和豬油含量都減少了。
43年後的麵粉供應開始緊張,必須在國民吃的麵包中摻用大麥粉和土豆粉以及其他成分,食品生產在德國就無法跟人口的增長同步,因此在戰爭開始時它馬上就陷人了供應不足。從1914年10月起,所有德國的磨坊都必須加緊碾磨穀物。麵包師必須在白麵包中添加一定量的黑麥。黑麥麵包中則經常摻入土豆粉。戰時麵包的常用縮寫為「K麵包」,不久以後,就有一批規定協調這種麵包的生產。這時,白麵包中必須含有至少10%的黑麥面;黑麥麵包中又必須至少摻5%的土豆粉或澱粉。盡管如此,麵包供應依然很緊,在戰爭進程中越來越不足。
當時留學德國的季羨林先生回憶:我們中國人本來吃肉不多,我們所謂『主食』實際上是西方人的『副食』。黃油從前我們根本不吃。所以在德國人開始沉不住氣的時候,我還優哉游哉,處之泰然。但是,到了我的「主食」麵包和土豆限量供應的時候,我才感到有點不妙了。麵包少且不說,實質更可怕。完全不知道裡面摻了什麼東西。有人說是魚粉,無從否認或證實。反正是只要放上一天,第二天便有腥臭味。而且吃了,能在肚子里製造氣體。」
德國的消費品配給嚴格而有效,不僅食品列入配給,從衣服,鞋帽,香煙和烈酒都列入配給名單.
德國每人都有一本供應卡,例如,在餐館就餐,點菜後除交納現金,還需要從供應卡扣除飯菜已經明碼標定的食油,肉和蛋的定量,在購買衣服,鞋帽時也是同樣,例如,每年供應兩件襯衣,那麼,在付款時必須有供應卡的布票,但是,買30馬克的高級襯衣還是15馬克的襯衣有選擇的自由.
由於德國缺乏橡膠,因此從軍靴靴底到軍帽帽檐一律改用皮革製造,省下寶貴的橡膠製造輪胎!
德國士兵在回國休假時使用特種食品供應卡。麵包證和食品供應卡一起印刷在一張硬紙片上,需要多少麵包就用剪刀剪下多少克的麵包證,和士兵證一起使用就能享受對戰時探家士兵的免費食品供應。
41年的冬天,德國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在莫斯科城下的冰天雪地破滅了,此時,德國國內,人民的日子也不好過,除了要響應政府的號召為軍隊捐獻過冬衣物,還不得不忍受冬季取暖煤炭供應的削減,為了戰爭消耗,德國人開始體驗節衣縮食,挨冷受凍的滋味!
當盟國一知道德國在俄國作戰的第一個冬天嚴重缺乏寒衣的情況後,就開始大規模地采購寒衣。在1942年中,以一千萬英鎊的價值買迸了總數近二萬五千噸的物資,采購范圍從羊皮外套和羊皮襯里的手套到羊毛舊衣和牛毛。德國搶購這些商品被認為是它的儲存減少,處境日益困難的明證。
經濟作戰部的意見是,雖然在它早先對德國物資匾乏情況所作的估計有時過於樂觀,但無疑已發現這時德國在對俄戰役中的衣著供應上是真正窮於應付了。
德國政府告訴每一個家庭,土豆現在應當只以帶皮的形式上桌,」它說:「最重要的是,在飯館和餐廳里,不可使用土豆削皮器。」
43年,義大利退出戰爭,橙子從此在德國人的餐桌消失了.
44年底,蘇聯幾乎收復了包括烏克蘭的全部國土,法國也為盟國解放,於是,肉,雞蛋和葡萄酒從德國人的餐桌上大大減少了!
從41年到45年盟國對德國城市毀滅性的轟炸,使得50萬德國平民喪生,數百萬人房屋被毀,無家可歸,納粹德國政府表現出非常的高效率,每當大轟炸剛剛結束,那些情緒低迷飢腸轆轆的難民,很快會看到,廢墟和瓦礫得到快速的清理,傷員受到妥善救治,政府的卡車迅速運來大桶的熱湯,抹著厚厚黃油夾著雞蛋和香腸的三明治,以及各種衣物,甚至還有兒童玩具,這堅定了德國人民在整個二戰期間對政府的信心.
德國人43年工作周的平均工時從47小時增加到了49.2小時,數量不斷增加的外國勞工以及戰俘將被迫在德國工廠工作。軍工仍居於最優先的位置,納粹當局以煙草或者白蘭地的形式向軍工工人提供生產效率津貼,並承諾為參加工作的母親們改善條件。但在生產率驅動中也有更嚴厲的一面:勞動力也被包括轉移到集中營在內的對「懈怠」進行懲罰的多種威脅所驅動。
1944年的德國配給標准,普通平民每人每星期
麵包2000克,
肉食或香腸900克
食糖140克
油脂140克
奶油80克
咖啡30克
雞蛋1個
香煙20支或雪茄10支.
1945年的4月20日希特勒生日,對於許多柏林人是難忘的,主要是在這天發放的額外配給
香腸500克,大米500克,豌豆250克,蔬菜罐頭一個,黃油50克,咖啡50克-----
要知道如果沒有這些額外的配給,是無法堅持到10天後柏林戰役結束的!
在戰爭的頭五年裡,德國人的飲食一直是單調的和不太可口的。它充斥著體積大、長氣力的食物,而缺乏高質量的蛋白質和礦物質,不過並不嚴重缺少任何重要的質下降到戰前水平的四分之三,可見的和不可見的脂肪下降到三分之二。對一般消費者的供應量始終就不十分充足,但是對家庭作為一個整體來說,飲食通常至少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最低營養。
德國人民的健康並沒有由於缺少食品而受到損害。工廠中生病和缺勤的比例並不過高。在出現這種情形時,主要是由於工作過度和在猛烈的空襲下生活條件普遍惡化,而不是由於營養不良。在1943—1944年的冬天,流行性感冒席捲了德國,而到戰爭結束時,還出現了某些輕微的皮膚病。在其他方面,德國人民的健康和營養情況,在戰爭中自始至終都保持得非常好。甚至在德軍最後崩潰而帶來的苦難時期,多虧了地方緊急配給,人民還是得到了最低限度的食品供應,從而避免發生騷動。
德國在希特勒的領導下,1940經濟總量達到561億美元,基本度過了經濟危機,當然有佔領下西歐的經濟支持,軍火工業生產開始全面的運轉,其軍火產量在 1939年就已經超過英法之和,以坦克生產為例,,1943年達到了7600餘輛,隨即就有3000多輛開往庫爾斯克,後來多生產虎豹坦克,數量有所下降,質量卻在上升,二戰期間共生產24000輛坦克。由於盟軍的轟炸和資源短缺,軍事上寡不敵眾,德國經濟在1945年開始出現崩潰.
一戰之後,德國全部工業生產下降了40%,對外貿易額下降60%,鐵產量減少70%,造船工業產值下降80%,失業率不斷上升。但是,希特勒上台後,推出了一系列強有力的經濟措施,失業率直線下降,鐵產量由390萬噸上升到1860萬噸,鋼產量由560萬噸上升到2320萬噸。從1933年到1939年,德國重工業和軍火工業增長2.1陪,消費資料生產也增長了43%,國民經濟總值增長超過100%,同時完成了全國高速公路網的建設,重整了重工業基礎體系,還裝備了一支現代化軍隊。德國僅僅用了6年的時間超越了當時的英美等強國,而一躍成為了當時的頭號強國。
一戰之後的德國,被英、美、法等國死死的壓住,毫無翻身的機會。但是,這個世界的另一個集團正逐漸的向德國靠攏,他們有著超人頭腦、敏捷的思維。正是他們向德國注入大量資金,而使德國有了血液重新復活。他們就是居住在歐洲大陸的另一端的美國華爾街銀行家們。當時的世界形勢使英國是世界的老大,控制著全球的經濟命脈,其他國家都要看英國臉色行事。美國為了取代英國的霸主地位,也看中了當時的德國,英國為了防止蘇聯的崛起也看中了德國。於是美國向德國注入資金,英國也放鬆了對德國的監管。德國有了足夠的空間和力量,再加上日耳曼民族的堅強的精神和毅力,德國很快又重新站了起來。
碰上了經濟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