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秋鳳空間 | 石油暴跌,對新能源車的影響幾何
我們正在面對一個這輩子沒見過的變化。
3月初,歐洲成為新的疫情中心;3月11日,WHO宣布新冠疫情為「全球大流行病」;3月13日,美國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3月6日,原油價格出現史詩級崩盤,一度觸及30美元線,單日跌幅30年來最高。一周之內,美股向下熔斷兩次。巴菲特稱,活的夠久,什麼都能見到。
平靜的日子屬於過去,大動盪時期開始了。去年美債長短期利率倒掛的時候,就有人預言了連續11年的牛市終結。沒想到是病毒暴擊了全球經濟,沒想到是以這樣的慘烈方式。
原油暴跌對於汽車行業尤其對於新能源汽車,意味著什麼?其實從用戶角度看,這種影響更多停留在情緒層面,遠不如車價和消費金融政策來的具體實在。而從行業角度來說,新能源汽車是國家能源戰略和科技戰略發展的重要立足點,國際油價的劇烈波動只能強化這一戰略決心,大方向不可能回頭。
自己有才是真的有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成群的黑天鵝起飛之前,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躺倒任錘。今年1月,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包含插電和純電)僅有4.1萬輛的銷量,同比跌幅近6成,市佔率僅2.38%。市佔率一夜回到三年前。
對中國消費者而言,原油價格處於低位,對新能源汽車的消費決策,心理作用遠大於實際的成本考量。對於整個國家的新能源產業來說,油價暴跌,不管持續多久,也只構成麻煩,不足以動搖戰略決心。
在上一輪油價暴跌的時候,發改委曾經確立了成品油定價的新機制。那就是與原油價格聯動范圍:在地板價(40美元)和天花板價(130美元)之間。
地板是硬的,天花板是軟的。如果原油跌至40美元以下,無論跌多少,成品油將與之脫鉤;而漲到130美元以上時,則「不漲或者少漲」,即仍向上保留調價權力。
而且,三大石油期貨市場在發改委計算公式內的權重,並未披露。為什麼作出一系列偏向性定價規則?原因很簡單,我們是頭號石油進口國,且還是沒有定價權的那種。
這次沙特在石油價格戰中,仍不忘「亞洲升水」——運往美國的石油折價7美元,而運往亞洲的,則折價5-6美元。中日韓買中東油比美國人貴,已經持續幾十年了。
這反映了國際政治的現實,而非經濟的。中國人給出的回答是什麼樣的?聯合國將工業分為41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中國擁有全部細分門類,是唯一的工業部門完整率100%的國家。
這既是能力的證明,也是戰略的被動選擇。發達小國可以安心操持產業鏈的某一環,甚至可以靠金融和旅遊就能富甲一方,我們不行。
有錢買是一回事,能不能買到是另一回事。歐洲鬧疫情,瑞士從中國訂購的口罩、消毒液、手套,分別被德國和義大利「截胡」。還不能說明問題嗎?生命和社會秩序穩定面前,錢真不算啥。
話又說回來,我們是因為石油太貴,而選擇發展新能源的嗎?能源安全,關繫到我國的戰略利益和穩定。新能源汽車在全生命周期,碳排是否低於燃油車,並非最緊要的考量。不讓別人掐著我們脖子,將能源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是再明白不過的選擇了。
這樣一來,就很清楚了。成本問題,只構成短期影響,不影響戰略定力。發展新能源,這條路我們走定了,而且也無法回頭。
原油價格周期變短,只有短期影響
如果只討論短期影響,原油價格當然與新能源消費形成正相關。原油價格大跌,當然不利於後者。即使不考慮國內設置的「防波堤」,問題是,原油價格能跌多久?
人類進入石油消費時代100年多一點。有人總結稱,石油價格波動具備35-40年「長周期」特徵。不過,兩次世界大戰後的西方經濟起飛,推動石油成為能源之王。「石油七姐妹」和歐佩克輪流坐莊,中間夾著兩次石油危機。石油周期律不過是國際政治現實的映射。而國際政治發生了變遷,所謂規律,很容易被打破。
至少新世紀以來,周期明顯變短了。2008年石油因何跌至20美元?如今沙特為何又與俄羅斯就「限產」談崩?成本更高的美國頁岩油生產商,4年前發行的債券,如今紛紛進入還款周期。顯然這是趁你病,要你命的節奏。但時間長了,就算成本最低的沙特也不願意付出持續的代價,雙方達成新協議,石油進入新的增長周期,是大概率事件。不過,這一切的前提,是在全球范圍內控制住疫情。
政策和金融,才是新能源的推手
疫情一來,國內的新能源車消費已經受到打壓。石油閃崩,打壓變成暴擊,但始終只停留在市場情緒層面。原油價格的下跌,遠不如車價或者金融方案的調整對用戶的影響大。
作為個體的電動車消費者,如果從長線規劃角度,無法確認油價的漲跌趨勢。基於國家戰略,政策傾斜和補貼還會存在一段時間。
因此,新能源的下滑,短期內因為政策支持的力度縮水。中期角度,則由於電動車的競爭力(能量密度、充電便利、品牌、科技加成等)的提升速度令人失望。
這其中,原油價格不構成重大影響力。即便原油跌速兇猛,也無法左右電動車發展的命運。隨著各國排放法規日益嚴苛,汽車電動化的潮流已經不可逆轉。跨國車企,包含大眾、寶馬、賓士、通用等,都已經斥巨資投入到這場新能源汽車革命中,他們當然不打算因為一時劇烈波動油價回頭。政策的長期穩定性,對新能源產業更為重要。
國內也如此。3月13日,發改委還聯合23個部委聯合發文,力挺新能源車消費。此舉有對沖油價下跌的意圖,也有穩定新能源消費基本盤,重申政策支持的意圖。
電動車部分取代燃油車,是歷史的必然。但不表明不存在波折。由於經濟大勢對消費層面的抑制,資本對形勢的判斷日趨保守。因此,新能源產業恐怕還有幾年的苦日子要過。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B. 如何看待義大利口罩被德國攔截
據報道,義大利幾家公司此前購買了約83萬個外科口罩,計劃運回義大利供當地醫院使用。但由於德國政府在3月4日發布了醫療器械出口禁令,導致這批口罩滯留在了德國。
這些滯留德國的口罩產自中國,但由於貨物運輸途中經過德國,按照此前禁令,貨物被德方暫扣。在義大利外交部長、駐德大使、義大利中小型工業聯合會多方奔走後,德國予以放行。
可沒想到的是,這批此前滯留德國的物資,現在卻找不到了。
「我們多次(向德國)表達,這些口罩只是過境而非進口,因此德方已經對這批物資開了綠燈。」義大利工業聯合會負責人馬可·皮亞察(Marco Piazza)對記者說,「可現在沒人能找到貨物,我就在德國,但沒人知道這批口罩在哪兒。」
「我們會竭盡所能將這些口罩帶回義大利的」 ,采購這批口罩的莫妮卡·莫塔羅蒂(Monica Mortarotti)說。「但我們得找到口罩在哪兒,畢竟有83萬個,我們計劃將其中一部分供應給市民,剩下的我們將捐贈給醫療機構」。
此前,瑞士從中國采購的防疫物資,也在德國遭遇過扣押。
據多家媒體3月7日報道,因為德國限制口罩及其他防疫物資出口,導致瑞士一批從中國采購的口罩在運輸途中被扣押。
而在3月11日,又有媒體報道稱,德國漢堡海關扣押了瑞士進口商從中國訂購的貨運集裝箱,集裝箱中裝有手術手套。
C. 緊臨歐洲疫情最嚴重國家義大利的瑞士,為何大多民眾不願帶口罩
不只是瑞士不願意戴口罩出門,歐洲很多國家居民都不願意戴口罩出門,我覺得不帶口罩出門是很多因素決定的。
一、居民自身的體驗感。上面也說了,在歐洲很多國家都不願意戴口罩出門,就比如義大利,現在疫情已經那麼嚴重了,還是有人不願意戴口罩出門,說戴口罩出去太別扭了,不舒服,還有就是他們覺得只有病人才帶口罩,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就直接乾脆不帶了,但是他們不戴口罩這種行為讓新型冠狀病毒傳染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
綜上,瑞士人不帶口罩的原因有很多,雖然口罩數量可能比較少,戴上不舒服,但是還是要堅持戴口罩的,為了自己,更為了別人。
D. 德國訂購600萬口罩在肯亞丟失,目前案情調查進展如何
這件事已經暫時擱置了,因為德國在買口罩時要求貨到付款在沒有收到貨的情況下自然無需支付費用,而肯亞機場聲稱根本沒有這批口罩的單子,在互相扯皮的時候沒有人願意承認是自己的問題,雖然德國等著用口罩但因為沒有花錢所以他也不著急,在這種情況下案子雖然有人在調查但實際卻被暫時擱置了。
三、因為德國這個買方沒有付款無損失所以對追回物品並不上心案件就被擱置了。
其實這件事非常好調查只要德國拿出購買方的信息然後拿出運送的單據和肯亞機場的核對一下就能見分曉,但如今他們卻都選擇按兵不動誰也不說話,在這種情況下介入調查的部門也選擇息事寧人,後來媒體報道德國之所以不著急並不是不著急用而是他們根本沒花錢,這批貨是貨到付款所以到了賣家才能收到錢,如今貨在中途丟了與德國一點關系都沒有,如今想要知道這批貨到底在哪只能等賣方出來找人調查了。
E. 在經濟上曾經高度依賴瑞士的德國為何此次疫情頻繁截取瑞士的醫療資源
德國攔截瑞士的醫療資源我覺得主要就是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德國禁令禁止本國大量出口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德國在歐洲疫情初步爆發以後就開始實施了禁令,主要就是怕自己國家的醫療物品全部出口了造成本國疫情爆發後沒有太多物資了,而在德國禁令頒布以後,好巧不巧正好有一輛裝滿物資的瑞士汽車從德國境內經過,被德國發現了,然後德國直接截胡了這批醫療物資,後來在瑞士政府幹涉後才又放行回來。
綜上,德國頻繁截胡瑞士物資主要就是國家的禁令要求,另一方面就是瑞士國內沒有可以生產的工廠,而把東西運會自己國家又不得不經過德國,結果就是造成了這種事件的頻發。
F. 被稱為「足球王國」的巴西,為何現在面臨著球員人才危機
2014年世界盃,也是第20屆世界盃到了公認的足球王國巴西舉辦,作為五次奪得世界盃,唯一一個沒有缺席過任何一次世界盃決賽圈比賽的國家,巴西早就取代了現代足球鼻祖英格蘭,成為足球王國。按理說,足球王國舉辦世界盃,東道主優勢明顯加足球王國的實力,怎麼都應該輕取世界盃才對,但是事實上呢,巴西在半決賽就被淘汰了,而且是1:7淘汰,這場比賽的結果比最終德國成為四冠王,梅西帶隊沖入決賽。巴西當東道主好像就從來沒什麼好事過,1950年奪冠在即,被烏拉圭截胡,2014年又被德國7:1,最悲催的世界盃東道主啊。
對於小國,尤其是自身定位為人才輸出基地的小國就算了,本國聯賽水平不高無所謂,但是對於有上進心的尤其是足球大國,本國聯賽水平很重要。球星都出國踢球,球星不能提高自身水平,大量人才的外流,還降低了自身聯賽的水平,巴西或者說原來南美聯賽的水準是很高的,俱樂部洲際杯當年南美對歐洲都是碾壓,可是因為現在人才基本上都跑到國外去了,南美的足球聯賽下降很快,水平下降了,球迷不買賬,俱樂部經濟形勢不好,要賣球星,水平又繼續下降,而好球員賣出去,沒有好的球員帶動,好苗子也顯現不出來,足球水平會一點點退步的。
而且更麻煩的是,歐洲足球還不滿足搶巴西的成名球星,開始搶巴西的足球苗子了,很多巴西球星剛顯現出一點水準,20歲不到甚至15歲16歲就送到歐洲去了,這個年齡段其實球員的風格還沒形成,送到歐洲去,基本上就是當成一個歐洲球星的風格培養,而沒有巴西自身的特色了,再加上好苗子都被歐洲人搶走了,剩下歪瓜裂棗在本國聯賽踢球,本國聯賽能好才是怪事。羅納爾多那一批黃金一代還好,都是在巴西定型後出去闖盪的,現在的巴西球員很多沒定型就出去踢球,結果比歐洲球員還歐洲球員。(而且歐洲俱樂部培養是沒有耐心的,覺得你沒巨星的潛質,就把人放棄了,雖然很有可能只是技術風格的沖突而已,所以有些巴西球星得不到重用就買斷自己回巴西踢球,反而表現很好。)
所以說,根子還是在巴西聯賽上,巴西聯賽搞不好,留不住球星,巴西足球只是歐洲足球球星的培養基地,而且一點點要被歐洲足球同化,成為一個普通的歐洲足球強國,那怎麼可能架得住歐洲的群狼。巴西的唯一倚仗就是底子厚,老一代巨星也大都回了巴西,要是這些人能青訓培養出一批,那巴西足球還有一點希望。
G. 英國為何能成世界霸主幾百年
近代史對於全世界大部分國家而言,都是一段苦不堪言的歷史。早從18世紀後半葉開始,提前進入工業革命,邁入資本主義社會的西方列強就開始了對全球資源的瓜分掠奪。而這些落後的封建君主國家,譬如東亞,南美,以及非洲的絕大部分國家,都被殖民成了資本主義市場的的原料產地。
不難看出,歐洲這些西方列強基本上都被英國錘了個遍。侵略殖民地那些本就弱小的國家不算本事,只有跟同行干架,才算真正的實力。看看他打敗的這些歐洲強國,沒有一個是吃素的。這個近代世界霸主,舍英其誰?
H. 塞爾維亞感染人數不多,總統為什麼這么著急
3月15日,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哽咽著向我國發出求助,並痛批了歐洲團結是“寫在紙上的童話”!當時,塞爾維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只有46例確診,為何總統武契奇顯得那麼著急?第一,塞爾維亞當時的疫情就已經很嚴重,不過是該國缺乏新冠病毒檢測能力;第二,塞爾維亞主要的貿易夥伴是歐盟,當時歐盟卻發布了禁止醫療物資出口政策;第三,塞爾維亞國小人少,自身不具備大規模生產醫療物資的能力。基於以上三點,武契奇當時能夠不著急嗎?
經過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的支持率不降低,反而升高,說明塞爾維亞人感受到了這位總統以國家為重的信念。
I. 德國訂購600萬口罩在肯亞丟失,這對德國防疫影響到底有多大
我覺得這對德國疫情防控影響還是挺大的,並且我覺得德國的口罩不一定是丟了。
1、德國截胡瑞士口罩,結果現在自己的口罩被肯亞“丟了”。德國在疫情剛開始的時候截胡過瑞士的口罩和手套,但是沒想到,有一天自己的醫療物資會在一個東非國家被截胡了,關鍵是現在東非肯亞政府還不承認口罩是自己截胡了,就說自己完全不知情,這讓德國有勁兒也使不出來,我覺得最後德國是肯定要承受這600萬口罩都是的後果了。
綜上,德國口罩丟失將會給國內疫情的防治帶來很大的影響,但是現在德國已經奔赴肯亞在找了,我相信這批丟的口罩肯定會找回來的。
J. 原子彈的原理是什麼是怎麼被製造出來的為什麼很難製造
在74年前的1945年,美國分別於8月6日和8月9日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剛研發成功的原子彈,日本天皇隨即於8月15日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提前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內爆式設計
原子彈、氫彈等核武器作為一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具有極大的危險性,但同時由於其震懾力也使少數幾個有核大國取得了軍事平衡,誰也不敢動誰,很多人認為現在目前第三次世界大戰還沒有發生,核武器功不可沒。但畢竟這是一種危險的武器,現在大國設立了核不擴散條約制約無核國家研究核武器,我們希望視界和平,希望人類再也用不著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