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製造技術如何

德國製造技術如何

發布時間:2022-04-17 23:14:32

❶ 德國製造到底強在哪兒

質量好 不論什麼產品只要是made in Germany 就讓人感覺是質量的保證。
導讀:一說起德國製造,大家都覺得好,大到汽車,小到螺絲刀,但他們為什麼好,到底好在哪,並不是所有人都清楚。德國製造的口碑是建立在一個非常有意思而且關鍵的觀點上:不相信人。德國人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是人都會犯錯,都會有誤差,特別是在生產環節,這些人引入的負面影響經過流水線的每個環節逐級放大,必然會最終影響產品的品質。
整個產品的生產工程中,人的因素越多,最終產品出問題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德國人提高品質的思路非常直接,就是在生產環節要動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把人的天然影響降低到最小,把每件事情都分解成機器(或者人像機器一樣動作)能簡單執行的。換句話說,就是提高生產的自動化水平,只要機器能做的,在成本合理的范圍內,就堅決不讓人做。
德國製造和中國製造的不同到底在哪?
流程化:上圖是大眾汽車1969年的生產流水線,自動化程度比現今國內很多車廠的自動化程度都高。生產流程化的核心目的就是把生產過程切分成非常細小的片段,每個片段都遵循嚴格的順序加工,片段之間用自動化的傳動裝置連接起來,每個片段簡單到不需要人工操作的時候,就被機器取代了。另一個行業的例子,說起軟體公司,大家都記得微軟之類的美國公司,但是做流程軟體最成功的卻是德國的SAP,他們把企業(甚至非生產型組織)內部所有流程都固化到軟體裡面,把企業裡面每個人都通過軟體固化到一個功能,最後完成了企業的可靠高效運作,這就是流程化的威力。(我想企業裡面用過SAP的ERP系統的人,特別是財務采購之類的肯定特別熟悉)
可測量:上圖是CarlZeiss在1973年推出的三維測量儀器,精度0.5微米,給精細工業生產帶來了革命。性能優異的各種測量儀器儀表也是德國人造的比較好。他們希望生產的每個環節都可以精確測量到產品和生產線的各種問題並及時糾正。通過這些測量手段,他們在生產過程中引入了大量的反饋迴路來保證生產的產品品質波動控制在很小的范圍內,這是保證產品品質的重要前提。另一個大家熟悉的行業的例子,德國人的廚房比咱們中學生的化學實驗室設備還要多,所有食材都是要用精確測量的,當然,所有加工時間和關鍵環節的加工溫度也是需要精確。
自動化:自動化就是把人類不擅長做的重復易錯的交給機器人。上圖就是德國著名的FraunhoferInstitute工業服務部心目中的未來工廠的照片。有什麼特點:工廠完全是機器自己在生產,而人的作用被形象化為兩種:一是做生產規劃,下達生產指令;二是給機器打下手幫助保持生產線高效可靠運轉。
職業化:舉個例子,有一個德國的老工程師,沒有什麼學歷,從德國的職業教育學校FH畢業後就在機械工程師崗位上幹了三十多年,德國所有核電站的蒸汽輪機都是他負責安裝調試的。在部門裡面非常受尊重。(下圖核電廠蒸汽輪機的大小可以從旁邊梯子得到直觀的對比)這種知識經驗的積累對於可靠的生產和工程質量事關重職業化。
工具化:大家都知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德國人喜歡工具,幾乎可以做每件事情都有專門的工具,而他們的家中幾乎都有自己的工具箱或工具室,他們喜歡自己製造東西,小到孩子的玩具、家中的家居,大到自己的房子。
德國製造那麼多,說實在的,我覺得德國製造也有其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們的製造業並不適合製造快速消費和變化的產品,因為但凡一個產品使用壽命就是20年以上,這讓回頭客很尷尬。
德國製造的現狀
德國已經進入了後工業時代。也就是說一座工廠裡面沒有一個自然人,所有的工序從進料,生產,質量檢查,成品包裝,貨物堆棧全部由機器完成。整個車間幾乎只需要有一個人監控,就可以完成所有的生產。作為「操作工」其實本身就是工程師,他只需要按下按鈕和定期排錯。
德國製造的思維
有個故事:一個朋友找一位德國同事問路,德國同事很nice的跟我說,你等1個小時來找我,我要上網查一查。想想無非就是google一張地圖,然後列印出來。結果一個小時回來,發現她不僅列印好了地圖,標記好了路線,甚至還標記上了哪裡會比較容易走錯,最後用一個塑料封皮非常精緻的套好交給我,最後用一張便簽紙寫好她的電話,交給了這位朋友,並且說,找不到路,隨時可以打電話過來問。
德國同事只要是為別人提供service的時候,他一定會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他像我索取這個service,他真正需要的都是些什麼」。反過來看一些中國同事,很多時候只是把為別人提供service當做一個任務,最主要的要求達到了,在deadline之前對付對付就可以了。
這種想法大到做產品的角度會變成什麼。同樣是做汽車,最主要的東西是什麼?四個輪子,能跑。普通的思路是,只要是四個輪子,能跑的,其他材料能省就省吧,賺錢第一。德國人的思路會是,如果我是駕駛員,那麼在駕駛的時候,除了四個輪子,能跑,我還會需要什麼。
德國產品的奧秘
設計:歐洲人崇尚低調的奢華,尤其是在上流社會中,誇張的LOGO和設計最不討喜。而德國製造就完美切合了這種消費心理。以德國的鋼筆(LAMY、寶麗金)為例,最簡單的設計往往能夠贏得消費者的喜愛。而代表工業設計最高水平的紅點獎中,德國實用又低調的產品總是最受歡迎。
品質:是產品的靈魂,德國人對品質的追求幾乎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不過,這種追求並不止於產品外觀,德國人往往在越是看不見的地方就越發仔細。在慕尼黑的寶馬博物館中陳列著這一奢華汽車品牌的早期發動機產品。我看見上世紀20年代生產的一台星型發動機上,每個螺栓都用鐵絲線連接,工程師出身的家父告訴我說,這樣可以保持每個螺栓的力矩相等,由此就不難解釋德國製造稱霸全球的原因了。
技術:毋庸諱言,正是看中了德國的技術,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後才以市場換技術的方式親近德國。在這個工程師和科學家立國的國家裡,男女老少對科技的熱情可以從每年各種各樣的博覽會中窺見一斑。就連即將到來的慕尼黑啤酒節,也有展示最新技術的展台。
服務:也是德國製造的一大法寶。一般而言,購買了德國公司生產的產品,售後服務都能得到保障。「有任何問題都可以隨時找我們,」而德國產品雖然在一定時間內有著隨時可以退貨的服務,但出現的退貨率卻寥寥無幾。而服務態度是讓人最能直觀的感受到的。
德國產品到底好在哪?
真正的德國產品質量源頭在於對細節的把握和精益求精,很多德國企業追求的並非是財富的積累,而是科技和產品的實用性,所以幾乎看到不德國本土有哪些產品的廣告絢麗多彩,或外包裝精美誘人(除了知名的全球化產品)。
德國產品很少去以價格競爭同行業產品,一是有行業保護,二是所有人都知道,價格並非決定一切,甚至有可能讓整個行業都陷入惡性循環,他們更願意在保證利潤的同時,讓利潤轉化成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完善上。
德國的產品更新換代並不快,但關注每一個產品的質量和價值,幾乎沒有一個德國公司可以一夜暴富或是成為全球焦點,他們往往是專注某一個領域或某一種產品的「小公司」、「慢公司」,但很少有「差公司」、「假貨公司」,他們擁有百年歷史的小公司很多。
我們不說汽車這樣的大家熟悉的德國代表產品,說一些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德國小物件和服務,來看看德國產品到底好在哪。
兒童食品:所有凡是和食品有關的產品,特別是兒童食品,在安全性上,從配料到生產加工,再到出售都有嚴格的規定和檢驗。以奶粉為例,德國奶粉不允許3歲以下兒童所食用的產品中含有人工添加香料甜味劑等,並且所有奶粉是不允許做大量廣告宣傳,而所有奶粉都視為葯品監管行列,除了奶粉外很多母嬰產品也都被只允許葯店出售。
成人食品:成人食品和兒童食品一樣都有嚴格的檢驗和規定,比如德國巧克力,所有的德國巧克力都被規定要使用天然可可脂作為原料加工生產。眾所周知巧克力中的天然可可脂可以防止心血管疾病,但很多廠家為了節省成本使用人工代可可脂,而這種代可可脂導致腎功能衰竭、動脈硬化等。
護膚品:德國很多護膚品牌可能沒有法國的知名度高,但我所了解的幾個有名的德國有機護膚品品牌,比如德國世家和維蕾德,都為自己的產品建立了有機植物園,專門為產品提供有機原料,保證產品的使用安全性。
清潔劑:清潔劑本身都含有化學成分,對人體的危害或多或少,但德國本地生產的非工業用途化學產品,如清潔劑、洗手液、洗潔精等,除了有清潔殺菌的功效外,絕大多數都採用生物降解技術,也就是說,靠微生物分解其中的化學成分,將化學對人體的危害降到最低。
廚房用具:很多人質疑為什麼德國一個鍋就要幾千元,到底貴在哪,其實德國的鍋具不僅僅是因為材料質量和生產加工優秀,還有很多其中都蘊含了科技。比如喜力特的鍋具具有天然抗菌和耐高溫屬性,而菲仕樂的鍋具則要經過9000道工序生產加工,節能環保,極佳的傳熱效果。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人說用德國的鍋具一根蠟燭就可以做一頓佳餚。
生活用品:其實最能體現德國製造的產品就是它的生活用品,講究的就是一個品質生活的概念,比如保溫壺,簡直就是集功能、科技、設計為一身的藝術品,再比如濾水壺,德國有一個品牌的濾水壺既能過濾無機有害物,還能過濾有機有害物,且濾後的水質富含鎂元素。
德國的小家電:博世Bosch,博朗Braun,美諾Miele,西門子Siemens這些品牌足以代表了德國家電高品質精髓。甚至他們的科技含量不少於他們的汽車技術。比如博朗的負離子技術,美諾的外設蒸汽發生器技術等等。
產品相關服務:產品服務本身依託於完善的保障制度和保險制度,因此所有的產品都會有完善的售後和其他服務,比如在網購的過程中,承擔第三方的物流服務人員是絕對不會亂扔包裹導致包裹破損,或是送貨態度惡劣。
這就是德國製造,不追求價格,但追求價值,不追求外在,但追求細節,不追求廣告,但追求口碑,不追求速度,但追求質量。

❷ 為什麼德國製造和日本製造質量這么好

因為最初都是恥辱印記,而國內總是斷章取義的宣傳,造成了很多錯誤認識。
德國製造出現比日本製造早,源於20世紀初的英國。當時剛剛建國時間不長的德國低價出售工業製成品,一邊是低價傾銷一邊是質量低劣,所以英國專門要求德國出口英國的產品必須標注德國製造,證明這是劣質產品,是一種恥辱標記。一切隨著一戰德國戰敗,巨額賠償和戰敗條約制約以及國際制裁,德國只能升級製造業,加大出口發展外向型經濟,德國製造從20年代開始有了長足的進步,到了50年代隨著戰後歐洲滿目瘡痍,德國藉助美國的援助恢復迅速,德國製造開始成為高質量的代名詞。
日本製造出現於20世紀50年代,戰後的日本在美國的援助下快速恢復,外向型經濟的日本藉助美國開放市場,大量出口商品到美國,但是早期日本產品無論是技術水平還是質量都很差,所以美國要求日本出口產品必須打上日本製造的標簽。但是一切源於一個日本人的出現,大名鼎鼎的本田宗一郎。本田宗一郎在豐田收購了自己的配件廠以後重新創業,當時日本戰後物資短缺急需摩托車,所以本田宗一郎發現當時的摩托車普遍質量很差,毛病多勵志要生產出沒有質量問題的摩托,開不壞的摩托。本田宗一郎帶起來的質量革命席捲整個日本和整個世界,藉助產品質量過硬,60年代本田用了十年就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車生產商,honda成了世界名牌,到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席捲全球,當時最好的產品基本都是日本產品,日本製造響徹全球影響至今。電影回到未來就有這段歷史的寫照,主角回到了60年代聽其他美國人吐槽日本產品如何垃圾,他卻說我那個時代最好的產品都是日本造的。大名鼎鼎的nike其實就是靠代理日本亞瑟士跑鞋,山寨亞瑟士跑鞋起家的,比如Nike鼎鼎大名的阿甘鞋就是山寨的亞瑟士跑鞋。

❸ 德國的工業製造技術和中國的有多大差距

在工業製造技術方面,中國和德國還存在較大的差距。

德國強調「硬製造」,相比德國等發達國家,中國的工業4.0革命差距依然較大,只有在打破認識誤區、全體系轉型升級、實施路徑、主導力量等方面努力,才能搶佔新一輪工業革命先機。

作為行者,德國逾四成企業已採用工業4.0平台。德國工業4.0核心是發展製造業的智能生產技術和智能生產模式,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和全製造流程的數字化。

德國的工業製造技術目前是領先於中國的,但是中國近年來技術飛速發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多種技術將會超越德國。

❹ 德國製造為什麼質量特別好

作為全球的工業品製造基地,我們的產品一直以價格低廉著稱。但要說到產品品質,那還得數人家日本和德國。不信你看看當下銷量和口碑最好的汽車品牌,無一例外來自這兩個國家。尤其是德國,賓利、奧迪、保時捷、賓士、寶馬、勞斯萊斯、邁巴赫這些世界名車,全是他們的傑作。

按說英國在搞工業革命時,德國還只是個農業國家,可為何德國僅用了短短幾十年,工業指數就全面超越英國,始終保持著工業強國地位,產品質量也一直雄冠全球呢?

(德國的匠人精神)

三、目光長遠持續發展。

德國人不打產品價格戰,不和同行競爭,也不搞同質化仿造,每家企業都靠自己的產品品質和個性特色吸引客戶。他們知道,價格戰只會讓整個行業陷入惡性循環。雖然他們也追求利潤,但也只是在成本核算後加上基本利潤,而不是像某些國家的私企那麼貪得無厭,甚至不惜犧牲質量降低成本。

在德國,所供3歲以下兒童的食品,不得含有任何人工添加劑,必須是純天然的。奶粉也被列入葯品監管,只能在葯店出售,根本不可能出現含三聚氰胺這樣的毒奶粉。行業監管的到位,也是德國企業自覺提升品質的一個原因。

正是由於每一位德國企業家,都有著辦百年企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所以幾乎所有德國出產的產品,質量都非常過硬。

對於為什麼德國產品,動不動就以“能用100年”作為廣告詞,德國某媒體解釋道,德國資源匱乏,所有的工業原材料都依賴進口,只有把品質做好,延長使用壽命,才能實現對原材料的最大節約。

❺ 從被歧視到被認可,「德國製造」是怎樣成功逆襲的

德國製造最開始也是靠「模仿」起家的,但是後來德國的製造反而讓很多人發現可以用得比英國貨更久,德國的貨物很快的就受到了追捧,但是原因也不僅僅這么簡單而已,這其實是有時代的加成,工業時代的發展,各家技術哪家強? 那時候技術不像現如今那麼透明,可以做的選擇很少,人們如果發現了物美價廉的好東西,自然就會在群眾之間炙手可熱。

德國人天性就不信任人,什麼小零件都要親力親為,生產出自己覺得滿意的商品才肯罷休,所以德國人都是謹慎追去完美的代名詞,德國製造越來越受追捧也不奇怪了。

❻ 德國機械製造為什麼那麼強大

未來一段時間內,德國人仍將繼續牢牢掌握引領尖端技術。中國要想實現偉大復興,科技興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就是重視技術人才的培養,我們不能總是靠操作簡單設備在流水線式上完成低技術含量的產品,必須提高技術工人的社會地位和薪資水平,同時加強重點職業教育學校的師資力量,通過政策引導和教學改革,培養具有知識、具有技能、具有創新的新時代工人。

安全用氣,溫馨你我,關注訂閱講燃堂公眾號,獲得更多燃氣知識。

❼ 德國現在的工業水平如何(在世界上能排上第幾)

德國是全球八大工業國之一。魯爾區是德國的傳統煤鋼工業區。慕尼黑(寶馬汽車總部所在地)、漢堡、斯圖加特(賓士和保時捷總部所在地)、沃爾夫斯堡(大眾汽車總部所在地)也形成了強大的製造業集群。柏林、萊比錫、德累斯頓則是德國東部的工業重鎮。新興工業集中在慕尼黑一帶。

德國的主要工業部門有電子、航天、汽車、精密機械、裝備製造、軍工等。德國產品以品質精良著稱,技術領先,做工細膩,但成本較高。德國的工業品在世界享有盛譽,而德國也是西歐最大汽車生產國。
目前德國在工業國家可持續發展能力排名第六。

❽ 為什麼德國的工業如此強大

現在,提起德國的工業實力,在地球上絕對是響當當的,「德國製造」更是頂級的技術和質量的代名詞。德國工業並非天生牛逼,「德國製造」也並非天生高貴。德國開展工業革命的時間比英、法兩國晚了30多年。由於長期分裂,德工業化進程充滿坎坷。1871年統一後,德國內百廢待興,世界市場也基本被瓜分完畢。

在這樣的環境下,德國工業是如何成長到今天這個樣子的?今天,小編就邀請了幾位網友各抒己見,分析分析德國工業強大的原因,大家若有其他觀點,歡迎在文章底部留言討論。

1

網友幸福地帶2:

德國的工業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因為德國的管理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

世界新工業的起源在英國,法國緊隨之。當德國發展自己落後於英法時,心理十分著急,於是發展本國新工業。由於新工業需要技術與技術研發,而德國一無所有。他們為了走捷徑,派出了許多人出去偷取英法技術,這也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科技間諜。

在同時也開始學習科技研究開發,重視人才陪養,實行嚴格的管理制度,很快就有了快速發展,並在許多管理等方面領先於世界。所以在一二次世界大戰前都已經有很先進的工業了,這樣的工業大國發展了上百年的,其許多方面都是世界性的,強國就再自然不過了!

2

網友YF永恆: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作為戰敗國,首先被趕出了資本主義市場。根據「四化」方針,即非軍事化,非納粹化,非中央集權化和非工業化方針,德國在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面面臨著一系列的被削弱甚至被消滅的計劃。根據1946年3月制定的「限制工業計劃」,即所謂摩根索計劃,德國工業生產能力要降低到1938年的50—55%,鋼產量為1938年的1/4,即從2200萬噸降到580萬噸,化學工業和重型機器降到1938年的1/3,水泥降到1/2,車床降到1/10,汽車降到1/5,紡織工業降到l/2,只有傢具、玻璃、自行車等民用工業不受限制。但是從1948年下半年開始,聯邦德國經濟迅速恢復,到1949年11日已接近1936年的水平,1950年就超過了1936年的水平。所有的工業生產都受到了限制。但是,西德能夠在短短十幾年間一躍而起,卻是有著別的國家不可比擬的優勢。原因何在?

一、西德雖經過戰爭的破壞,但是強大的工業基礎保留下來,這是戰後西德工業得以迅速恢復和發展的基礎。

首先,在二戰時期,盟軍對於西德的轟炸目標主要集中在了軍事工業上,對於盟軍來說這是對他們的一次更新技術的機遇。削弱軍事力量遠比削弱工業力量對他們來得有利。而英美空軍,尤其是美軍為了能夠擁有對抗蘇軍的力量,因此有意識的保護了一些企業。因此,魯爾薩爾兩大工業區雖然遭到了破壞,但是經過幾個月的修復還是可以恢復生產。亨利·摩根索在《德國是我們的問題》一書中指出,科倫的福特工廠和科倫大教堂一樣享有「不可侵犯」的權利。魯塞海姆汽車廠、霍斯特聯合化工廠、下薩克森州薩爾茨吉克冶金聯合工廠都沒有遭到破壞。魯爾和薩爾兩地的化學工業雖遭到破壞,但經過幾個月的修復都可以恢復生產。據美軍轟炸司令部的估計,轟炸的結果全德國鋼鐵生產能力遭到破壞的只有6%,西德達12%。煤礦減產2%,焦炭4%,機器製造15%。金屬加工機床被破壞達6.5%。1945年12月12日伯思斯坦上校在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一個小組上報告說:「德國工業75%安然無惹,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很容易恢復的。」

第二點在於英美法將西德分成了三個佔領區,在各自的管制區內推行了不同的政策。法國需要薩爾地區生產的成品充當賠款運回法國。英國需要通過德國來擴張海外的市場,尤其是魯爾區和大西洋的海港。而美國,更是需要得到西德的支持來對抗蘇聯在歐洲的勢力擴張。東德西德就像是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斗爭的各自領地。根據「非工業化」方針,盟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制定1067號政策指令,規定要拆除德國所有軍工廠以及用於賠償的重工業工廠,規定拆除的清單涉及1600家企業及其設備。但是這項政策指令並沒有認真執行。1946年6月美國國務卿貝爾納斯在斯圖加特演說中公開表示:「美國不再奉行一個強大的歐洲、一個虛弱的德國的政策。」他聲明,「德國是歐洲的一部分,如果有著巨大的工業的德國變成貧民窟,歐洲的重建,特別是德國鄰國的重建將會是十分緩慢的。」1947年7月參謀長聯席會議制定1779號政策指令,代替1067號政策指令,提出「一個有秩序的、繁榮的歐洲需要一個穩定的生產效率高的德國在經濟上作出貢獻。」1947年8月英美雙占區修改了對西德工業的限制政策。1948年6月1日,英、美、法三國同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簽訂六國協定,宣市國際管制魯爾區。德國參加歐洲重建計劃。

西方國家推行扶植恢復西德工業方針的結果,使西德保留了可以很快恢復工業生產的基礎。據哈姆森教授的估計,高妒、平爐、軋鋼設備被拆除的占整個設條的及10—25%,精密機器和光學儀器生產能力減少20%,合成燃料生產能力減少20%,化學工業因拆遷而喪失的生產能力為6%,運輸機器被拆走8%,其他工業部門損失不大。戰前德國三大工業區,魯爾和薩爾都在西德,只有西里西亞在民主德國。據1946年估計,西德佔1944年全德工業產量的63%,基本材料的67%,生產資料的62%,消費資料的60%。因此,戰後西德保留了強大的工業基礎。

二、馬歇爾計劃對西德的影響

戰後初期,西德經濟復興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資金缺乏。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啟動資金,所有的一切都是空談。而當時,人民的生計也是一大問題。吃不飽飯,幹活就不會有勁。這種情況下,想要復興更是難上加難。而馬歇爾計劃對於西德來說,就是雪中送炭。當時馬歇爾認為消除共產主義在歐洲的擴展只有盡快的回復歐洲的經濟。因此在他的努力下,130億美元的資金以貸款和直接援助的形式流入了西德用於重建。這些資金幫助恢復了工農業的生產,穩定了金融,擴大了貿易,同時也促進了化工、工程、鋼鐵工業設備的更新。該計劃還從美國引進了先進的企業管理理念,有效地促進了企業的造血重生。到了1956年,西德利用這筆基金投資大100億馬克,大大緩解了資金缺乏的狀況。據估計,聯邦德國由於從1949年參加馬歇爾計劃,人均獲得了140馬克的補助。據1952年華盛頓出版的《美國政府的對外援助》一書的估計,到1948年美國共花掉214億美元,英國支出9億美元。這筆錢主要用於購買食品,很少用於生產。這些食品出售後所得款項大部分用於軍事當局的支出;一部分貸給德國工業家用於恢復生產的資金。

據統計,到1954年10月,西方盟國給西德的援助為44億美元,其中美國17億,英國8億,馬歇爾計劃提出的援助9億。另據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字,1945年7月到1955年9月30日,美國給西德的敗府補助金和信用貸款為38.68億美元。1945—1947年英國給予的政府補助金和信用貸款為9億美元。這些錢主要用於恢復工業生產。我們看到的另個統計數字是,1948—1954的年西德從軍事佔領當局和馬歇爾計劃得到的資金共72.98億美元,其中38.52億用於投資。這些錢以物資形式運到西德,所得錢款存入聯邦銀行,稱為「等值基金」,再作為資金投入工礦企業。

在西德經濟恢復的最初年代外援的作用還是很大的。當然這種作用隨著西德本身經濟的恢復而逐漸減少。1948和1949年外援佔西德國民收入的5%。1948一1950年西德進口貨物的57%是靠美國的援助。外國貨款在西德長期投資中所佔比例1949年為2.8%,1950華為10.3%;1951年為5%,以後逐年減少。

三、「軟實力」:人力資源的使用

在二戰後,西德保留下了一大批熟練的工人隊伍,大批專業技術人才沒有因為戰爭而耗盡,這對於西德來說是一個強大的智力支持。這是戰後西德保留的最珍貴的財富。

而有研究表明,1950年,西德擁有在校大學生10萬人,也就是說每1萬居民中就有21個大學生。到1970年大學生達到了41萬人,也就是每1萬居民中有68名大學生。這同樣是西德復興的「非物質資本」。為迅速恢復經濟,西德政府極為重視科技投資和發展教育。而且教育為本一直都是德國的傳統,沒有良好的教育,就沒有一個繁榮的德國。

當然,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就是,從東德大量湧入的難民,數量達到了100萬左右。在最初可能給西德造成了一定的不安定因素。但是,很快他們就成為西德恢復經濟的勞動力。其一,這些難民都是廉價的勞動力。他們工資低。因而企業的生產成本低,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其二,依靠他們的知識和技術恢復生產。不久他們之中有些人重建工廠,主要生產出口產品,有利於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其三,他們的年齡結構比較合理,有利於經濟的恢復。

四、地理環境上的先天優勢

西德在地理上佔了相當大的優勢,全德78%的礦山、84%的冶金製造產品都出產自西德。二戰前德國的重工業、原材料工業大多數集中在西部。1936年西德在全國整個工業產值中佔61%,原料和基礎材料生產佔66%,基礎設施生產佔61%。而東部相對寥寥無幾。同時,西德擁有魯爾和薩爾兩大工業區。而他們對於西德工業來說就是左臂右膀。相對的,西德擁有的原有工業基礎雄厚,是經濟的重建至於高水平起點上。

五、「自由市場經濟」及幣制改革

在這個問題上,首先要提到一個人,那就是當時擔任西佔區經濟管理局長的路德維希-艾哈德。他是國民經濟學的新自由派代表,極力推崇自由的市場經濟。他認為,真正的貨幣只有在真正的市場上才能發揮作用,而真正的市場不應該有價格控制和配給制。取消物價規定,取消產品配給制,實行真正的市場經濟。相對於整個德國的經濟史而言,這是一次成功的戰役。盡管在推行自由市場經濟的初始階段,面臨了物價上漲、失業率增加、通貨膨脹等等的問題,但是很快市場經濟的優勢就顯現出來。物價日趨穩定,甚至其增長的幅度遠小於其它資本主義國家,而生產力也在這一時期得到了有力的發展。

在推行自由市場經濟的同時,在美國的支持下,西德還實行了幣制改革。在二戰前,舊帝國馬克約為170億,二戰之後卻變為了700億。因此在二戰的後期,舊帝國馬克一文不值,在德國市場上充當貨幣作用的是美國的幸福牌香煙。1948年6月20日,美國佔領軍當局對西德進行了貨幣改革。用10個舊帝國馬克換一個1個新德國馬克。在短短的幾周之內,舊帝國馬克的所有有價證券,儲蓄金,銀行存款,抵押金等等全部兌換完畢。這是一次非常苛刻的剝削行為,但是卻挽救了德國。德國馬克相對美元的兌換率逐漸上升。原本空空如也的商店中再一次充滿了各種商品,人們的生活也開始走上了正軌。

由於推行自由市場經濟,西德面臨許多的問題。貧富差距逐漸增大,底層勞動人民怨聲載道。但是,艾哈德引進了競爭的機制,誰工作的時間長,誰工作的效率高,誰就有工作,否則就是能面臨下崗。這樣的競爭機制就是依靠剝削廣大勞動人民來積累最原始的資本。由於競爭機制,資本家們一味的壓低工資,從中得到了更高的利潤。然而盡管貧富差距日益擴大,西德的整體社會環境還是處於穩定的狀態。由於戰爭的破壞,人民擁有最迫切的願望去修復自己的家園,去重建一個有生機的新的德國,因此,西德人民勤勤懇懇的工作著,付出自己最大限度的力量。

當然,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就是西德為了適應世界市場的需要,發展外向型的經濟。西德利用自身強大的工業基礎和廉價的勞動力,生產出價格遠低於其他國家的產品。這使得西德的外貿市場發展很快,進出口貿易增長迅速。1950年時還是貿易逆差7.21億美元,到了1960年時已經變成了順差。

六、朝鮮戰爭

此外,還需提到的就是朝鮮戰爭。這是對西德非常重要的一次機遇。盡管艾哈德竭力否認,但朝鮮戰爭確實挽救了西德經濟。(艾哈德:《來自競爭的繁榮》商務1983年,第41頁)。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及其盟國需要西德供應武器和彈葯,也需要西德參加所謂的「歐洲防務」。因而美國不得不修改對西德工業和技術的「裁減政策」。1950年5月紐約外長會議決定,把禁止生產射擊、砍殺和刺殺武器改為限制生產,取消對造船業的限制。鋼產量不再受限制。1950年鋼產量為1210萬噸,1953年達1350萬噸。1954年制定「有關監督工業的決議」,進一步放寬了限制西德工業生產的條件。以前禁止生產合成橡膠和合成燃料,限制生產軸承,現在只管制其生產能力。取消了限制重型機床、鋁、合成氨、氯生產的規定,不再對化學科研進行限制。

朝鮮戰爭爆發後,大批船舶定貨單飛往西德,要求建造的新油輪和新貨輪達200萬噸。漢堡港是德國最大的港口。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漢堡港遭到嚴重破壞,到1953年已有70%修復使用。到本世紀60年代,德國商胎隊已有貨輪2700艘,總噸數達65萬噸。朝鮮戰爭改變了西德的貿易逆差。1950年外貿逆差為30億美元,1951年為1億美元,1952年則為順差7億美元。觀察家西奧多·H.懷特說:「朝鮮戰爭僅僅給德國人迅速地無條件地帶來了好處。」《經濟學家》雜志指出;「1950年6月,朝鮮戰爭結整個貿易界帶來了繁榮。」

綜上所述,是戰後西德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的主要原因。當然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如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等。

最後還應指出,50年代西德經濟發展速度高於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是由於西德起點低,這是戰爭破壞和戰後盟國推行「非工業化」政策的結果。大體到本世紀60年代中期,西德「經濟奇跡」已經結束,同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定向同步發展,發展速度降到5%的歐洲平均發展水平。

3

網友袁飛2:

工業化的國家很多,而德國特別強大,原因有二,一是國家層面的科技水平發達;二是國民特性自覺到刻版的程度。德國不準隨意砍伐樹木,二戰末,德國戰敗,無人管理,人們仍然只會撿拾掉地的枯枝;而薩達姆死後的伊拉克,博物館都被搶劫,二者不可同日而語。

4

網友佛緣之Y佛緣:

國家如果發展的強大是和國民的道德素養有很大的關系的,並不是說你有錢了國家就強大了,德國就非常注重這些在道德修養教育的同時發展經濟,讓德國的整體發展進入到一個良性的循環,在這個國家你乾的任何工作都會受到人們的尊重尤其是工業發展,並不是說你能設計幾個數據工業就強大了,這裡麵包括的技術人員的工作成績甚至是比設計者的成績都要大,這是一個國家整體性的東西一句話兩句話說不明白,大家把德國和我們的國家在各個方面對比一下尤其是在尊重人這一個問題上看看兩個國家的態度就能的到一個比較。

5

網友真誠地看著你:

趕上了三次工業革命,擁有雄厚的技術積累,當年的列強工業都很強,不僅僅是德國。要說強,殖民地比德國多很多的英法依靠對殖民地的血腥掠奪,資本比德國雄厚,工業也比德國強一些,而沒有受到兩次世界大戰破壞的美國才是最強。

6

網友縹緲孤鴻影45:

問題太多,簡略回答,德國是個專注力很強的民族,有很強的紀律性,這兩樣結合起來正適合興辦工廠,法國散,英國懶,俄羅斯比較落後,在辦工業方面皆不及德國,無論技術之精,管理,鑽研創新皆冠於歐洲,又是歐洲最認真做事的民族,故工業強大,缺點是過於專注於點,而失於研究面,因而缺少戰略觀,故才連續發動兩次世界大戰,導致失敗。

7

網友漢陽老王:

這是相對而言的。二戰前德國被制裁,?怨?宋?松?嬡?Ψ⒄埂6?戰期間德國人建立了完善的工業體系。二戰後德國人迅速取得了歐美的諒解,接助戰後經濟發展期發展狀大了自己。當前世界范圍內我國的工業生產能力十分強大。門類齊全,體系完整,這是十分難得的。德國再強,他只是一個中等國家。

8

網友趙曉路1:

一、德國的科技發達,從第二次科技革命開始德國的工業迅速崛起,超過英法,成為當時的世界第二工業強國(19世紀末~一戰前)。

二、資本雄厚,負債少。

三、德國的教育發達,重視人才培養,國民素質高(這一點是關鍵)。

四、基礎設施完善,交通運輸高度發達(重工業發展的基礎)。

五、歐盟整體的促進。

六、出口導向的經濟政策。

9

小編:

聽完以上各位網友的觀點,您心目中德國工業強大的原因是什麼呢?歡迎留言討論!

尊重原創,文章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系小編,立即處理。感謝原作者的辛勤創作與分享!

(資料來源:今日頭條,知乎,機床商務網小編整理)

德國哪些技術世界第一

德國的機械製造技術世界第一,如車床、發動機製造技術

機械製造業已經歷經了幾百年的風雨,在德國各個工業大學的機械製造專業無疑又是其中的翹楚。發展到今天,無論從課程設置,師資配備到硬體設施都相當完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眾多德國知名大學承載了自二戰以來的大部分機械科技研發,並使科技成果得以應用,所以德國才能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機械產品出口國,依靠成品機械以及機械技術產業出口使得德國經濟始終穩居世界前三位。

賓士汽車、寶馬汽車、林德叉車、大眾的整條成熟品牌生產線以及遍布德國波羅地海海岸的大小造船廠都有產品銷往中國及世界各地。德國製造更是成為品質的保證。

機械製造在德國是最大的專業,德國高校對他的重視程度在對其投入的科研經費中有清晰的體現。

以亞琛工大為例,亞琛工大截止到2007年有5448名學生注冊機械製造專業,科研工作者20人左右,每人平均研究經費為2024000歐元,這足以看出德國社會和大學對這個專業的期望。同時,大學更花費重金建設一流的實驗大大提升了學生的競爭力。

閱讀全文

與德國製造技術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29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0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0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2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4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39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6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2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19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1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1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25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4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68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6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8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27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