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入侵蘇聯哪裡

德國入侵蘇聯哪裡

發布時間:2022-04-20 03:35:13

1. 德國哪一年入侵蘇聯

1941年6月22日,德國大舉入侵蘇聯,丘吉爾立即表示英國將同蘇聯聯合對德作戰。1941年7月12日,英蘇兩國簽訂了在對德作戰中聯合行動的協定。8月,丘吉爾與美國總統羅斯福在紐芬蘭簽署了《大西洋憲章》。蘇德戰爭爆發後不到兩個月,長期以來屢遭挫折的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終於初步形成,丘吉爾對此發揮了極為重要的積極作用。

在大戰過程中,丘吉爾作為同盟國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出席了中、美、英三國首腦舉行的開羅會議,出席了美、英、蘇三國領袖在德黑蘭、雅爾塔和波茨坦舉行的重要會晤,為爭取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做出了貢獻。

2. 德國進攻蘇聯的什麼地方

按照希特勒的部署,德軍分三路進攻。北路直指十月革命的發祥地---列寧格勒;中路的目標是蘇聯首都莫斯科;南路則撲向盛產糧食、煤炭和石油的基輔、哈爾科夫和頓巴斯。
戰爭初期,蘇聯嚴重失利。入侵後一個月,德軍佔領的蘇聯領土相當於法國領土的兩倍。在經歷了短暫的心理震盪之後,蘇聯迅速採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6月30日成立了以斯大林為首的國防委員會,掌握全國政治、經濟和軍事指揮權;8月8日成立了以斯大林為最高統帥的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在蘇聯共產黨和政府的領導下,蘇聯軍民奮起抵抗法西斯的侵略,逐步擺脫了戰爭初期的被動局面。
在北方,德軍依仗優勢兵力,於8月開始對列寧格勒展開猛烈的圍攻。但是,無論是封鎖、飢餓、炮擊還是轟炸,都無法使列寧格勒人屈服。列寧格勒保衛戰堅持了900天,以德軍損失30萬兵力、狼狽逃竄而宣告結束。在中路,蘇軍在通往莫斯科的要沖斯摩梭斯克了會戰。雖然斯摩梭斯克於一個多月後失陷,但德軍卻喪失了25萬人,從而為蘇軍在莫斯科方面組織防禦和准備戰略預備隊贏得了時間。
在南方,7-9月的基輔保衛戰和8-10月的敖得薩保衛戰,消耗了德軍大量的有生力量。希特勒在蘇軍的沉重打擊下只得把全面進攻改為重點進攻。他認為,攻佔莫斯科就能瓦解蘇聯軍民的鬥志,取得對蘇戰爭的完全勝利。10月2日,德軍出動35個師的兵力,對莫斯科開始了第一次大規模的進攻。蘇軍在斯大林的指揮下採取積極防禦的方針,不斷進行猛烈的反擊,消耗敵人有生力量。到10月底,德軍已疲憊不堪。
11月中旬,德軍又以51個師的兵力,向莫斯科大舉進攻。12月1日,德軍發動總攻,遭到了蘇軍的頑強抵抗,損失慘重。盡管德軍偵察營已能望見克里姆林宮的尖頂,但德軍的全線攻勢還是被迫停頓。就在希特勒進退兩難、一籌莫展之際,蘇軍以100個師的強大兵力發起反攻擊。經過40天激烈的戰斗,德軍向西潰退了150-300公里,損失了50多萬人。莫斯科保衛戰大獲全勝。

3. 關於二戰時期德國進攻蘇聯的路線 當時德國一路進攻北高加索地區,一路進攻斯大林格勒,還有一路進攻哪

1941年9月30日,德國向蘇聯首都莫斯科發動代號為「台風」的閃擊戰,妄圖在冬季到來之前攻佔莫斯科。12月6日,蘇軍從莫斯科城郊開始反攻,到次年4月下旬擊潰德軍50多個師,擊斃擊傷德軍80多萬人,將敵軍擊退150公里至400公里,解除了對莫斯科的威脅,奪回了60多座城市。蘇軍在莫斯科保衛戰中的勝利宣告了希特勒「閃擊戰」的徹底破產。
斯大林格勒會戰,又稱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二戰中前蘇聯衛國戰爭的主要轉折點,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也是人類歷史上最為血腥和規模最大的戰役之一。戰役包括下述部分:1942年5月德軍橫掃蘇聯西南地區,逼近斯大林格勒;德國空軍對蘇聯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的大規模轟炸行動;德軍攻入市區;市區巷戰;蘇聯紅軍反擊;最終合圍全殲軸心國部隊。軸心國一方在這場戰役中損失了其在東線戰場四分之一的兵力,並從此一蹶不振直至最終潰敗。對蘇聯一方而言,這場戰役的勝利標志著收復淪陷領土的開始,最終迎來1945年5月對納粹德國的最後勝利。
舉世矚目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空前的一次會戰,這次戰役歷時160天左右,蘇德雙方投入戰斗的兵力達200萬以上。戰役以德軍的徹底失敗而告終。
斯大林格勒(現名伏爾加格勒)位於伏爾加河下游、頓河大彎曲部以東約60公里處,是蘇聯歐洲部分的東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以及水陸交通樞紐,也是重要的軍事工業基地和石油轉運站。
1942年7月17日,德軍在頓河河曲發動攻勢,偉大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開始了。德軍發起連續性的猛攻,力圖突破頓河防線,而蘇軍進行了頑強的反擊。8月23日,德軍付出慘重代價後才突破頓河防線,渡過頓河河曲,開始直接攻擊斯大林格勒。在這緊急關頭,蘇聯最高統帥部命令該城守軍採取一切措施守住陣地,消滅逼近伏爾加河的敵人。
在蘇聯軍民的英勇阻擊下,德軍的銳氣受到嚴重挫傷。到9月13日,德軍才攻入斯大林格勒市,雙方開始了更為激烈的城區爭奪戰。德軍為了侵佔這座名城,又從高加索調來大量軍隊、飛機進行強攻和輪番轟炸。然而,英雄的蘇聯軍民,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保衛著祖國的每一寸土地。在近兩個月的斯大林格勒爭奪戰中,蘇軍擊退德軍700多次沖鋒,使德軍始終無法攻佔全城。
戰爭進行到11月中旬,德軍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困境。蘇軍的積極防禦戰術,再次粉碎了希特勒的侵略計劃,並為蘇軍全面反攻贏得了時間。由於德軍傷亡過重,蘇軍在兵力和武器裝備上開始超過德軍。在這種形勢下,蘇聯最高統帥部決定組織力量進行反攻。1942年11月19日拂曉,蘇軍開始大反攻,向德軍陣地發起攻擊。22日夜間,蘇軍強渡頓河成功。23日,幾支蘇軍在卡拉奇會師,形成了對斯大林格勒城下德軍第六集團軍的包圍。
1943年1月10日,蘇軍以50門大炮向包圍圈內的敵人猛轟。德軍開始全線崩潰。蘇軍指揮部命令被圍德軍投降,但遭拒絕。1月22日,蘇軍再次發動全線進攻。德軍第六集團司令鮑盧斯在彈盡糧絕的困境下,請求希特勒投降,未獲同意。希特勒為給鮑盧斯打氣,於30日下令授予鮑盧斯元帥軍銜,給第六集團軍的117名軍官以各晉升一級等獎勵。但是,無論希特勒怎樣封官晉爵,也無法挽救德軍的敗局。2月2日,蘇軍生俘德軍9萬人以上,被圍的33萬德軍全部殲滅。震撼世界的斯大林格勒戰役至此結束。德軍在會戰中傷亡約150萬人,占其在蘇德戰場作戰總兵力的1/4。
蘇軍在斯大林格勒的勝利,對蘇德戰場,乃至對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進程產生了巨大影響。斯大林格勒戰役是蘇德戰場的根本轉折點,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轉折點。

4. 二戰中,德軍分幾路進攻蘇聯

德軍分三路進攻,北翼由北方集團軍群自東普魯士的哥尼斯堡以東地域向陶格夫匹爾斯、普斯科夫、列寧格勒總方向實施進攻,企圖消滅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蘇軍集團,佔領那裡的港口和海軍基地,攻取列寧格勒,與芬軍會師。在波羅的海沿岸組織防禦的是蘇軍波羅的海沿岸特別軍區(蘇德戰爭爆發的當天改編為西北方面軍),轄第8、第11和第27集團軍,共44萬人。德軍順利突破蘇軍防禦,至6月22日黃昏,第4裝甲集群的先遣部隊已前出到杜比薩河一線。截至7月10日,蘇軍喪失了立陶宛、拉脫維亞和俄羅斯聯邦的部分領土。德軍向前推進400~450公里,進逼蘇聯的西北重鎮列寧格勒。

德軍在中路的進攻由德軍中央集團軍群負責,其任務是由東普魯士的蘇瓦烏基地域和波蘭的華沙地域向比亞韋斯托克突出部、明斯克方向實施鉗形突擊,圍殲蘇軍西方面軍主力,爾後向斯摩棱斯克方向發展進攻。

5. 德軍進攻蘇聯的北方路線戰況如何

在遼闊的北方戰線上,德軍「北方」集團軍群的先頭部隊第56摩托化軍,在開戰後的24小時內就深入蘇聯境內40多公里。1941年6月25日,德軍坦克部隊推進到離陶格夫匹爾斯只有70公里的烏提那。6月26日,德軍裝甲集團的先頭部隊離維爾紐斯和列寧格勒之間的主要鐵路中心陶格夫匹爾斯幾乎不到8公里的路程了。至此為止,在短短的4天內,德軍裝甲部隊就翻山越嶺、攻城佔地,向蘇聯腹地推進達300公里。

6. 德國入侵蘇聯的資料

手打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1941年6月,德國組成了北方、中央和南方集團軍群,從三個戰略方向發動對蘇聯的全線進攻——巴巴羅薩計劃。
北方集團軍群由馮李布元帥指揮,從東普魯士出發,計劃橫掃波羅的海三國,目標指向列寧格勒。
中央集團軍群由馮博克元帥指揮,目標是在白俄羅斯地區達成決定性勝利後,攻佔斯摩棱斯克——莫斯科的門戶,進而攻佔莫斯科。
南方集團軍群由倫德施泰特元帥指揮,與匈牙利、羅馬尼亞、義大利等軸心國並肩作戰,目標是奪取工農業發達人口密集的烏克蘭地區,並進而向伏爾加河以及高加索進軍。

蘇聯方面雖然明白與德國的互不侵犯條約遲早要成為一紙空文,但由於德國佯裝執行進攻英國的海獅計劃放鬆了斯大林的警惕,即便邊境的德國軍隊動向越發明顯,斯大林也遲遲沒有命令前線部隊做好防禦准備,直到開戰前一天才對邊境部隊發布加強戒備的命令。這也為蘇德戰爭前期蘇聯軍隊的潰敗埋下了伏筆。

戰爭開始後,德軍在三條戰線勢如破竹,充分運用機動部隊運動戰圍殲了大量蘇聯軍隊。北線直抵列寧格勒並完成了對列寧格勒的合圍,但蘇聯陸海軍以及蘇聯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難,沒能讓希特勒的部隊進入列寧格勒城,此後德軍對列寧格勒實施封鎖和轟炸,但並沒有使列寧格勒淪陷。中央方向攻佔斯摩棱斯克後本有機會直接進攻莫斯科,但希特勒不顧一些高級軍官的意見,執意調兵南線以消滅蘇聯在烏克蘭的部隊,錯過了進攻莫斯科的最佳時機。南線德軍在烏克蘭戰果輝煌,圍殲了整個烏克蘭方面軍,攻佔了基輔,但這勝利背後的代價是德軍放緩中央方向對莫斯科的進攻,使得蘇聯有機會部署莫斯科的防禦。

隨著戰線不斷深入,德軍暴露了他們後勤組織不力的缺點。到10月份,蘇聯進入秋雨季節(個人認為,阻止德軍繼續前進的不是寒冬,而是秋雨,原因見下),裝甲部隊的機動越發不利,德軍的攻勢日趨減緩。戰線開始僵持。

到了12月份,德軍的進攻勢頭基本達到極限,而蘇聯經過近半年戰爭的磨練與全面的動員,實力不斷增強。最終德國在莫斯科郊外慘敗,被迫後撤,同時蘇聯發動冬季攻勢。但蘇聯此時也高估了自己的實力,低估了德軍的戰鬥力,最終蘇聯的冬季攻勢未能取得預想的效果,雙方進入了一段相持階段。

1942年,德國意識到自身已經無力再發動一次如同41年那樣的全面的對蘇進攻,於是改變策略,在北線和中央採取守勢,在南線發動了一次重點進攻。目標是全面佔領刻赤半島,攻佔伏爾加河流域工業重鎮和交通樞紐——斯大林格勒以及南方的高加索油田。一旦高加索被攻克,蘇聯將失去主要石油產地,大大削弱戰爭實力。而拿下伏爾加河流域以及斯大林格勒,將切斷蘇聯重要的交通運輸線,並將為以後德軍北上提供條件。

起初這一攻勢勢如破竹,但這時希特勒再次剛愎自用,執意要同時在兩個方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方向進攻,到後來甚至不斷削弱高加索方向與北方的兵力以增援斯大林格勒。與此同時蘇聯也不斷增兵斯大林格勒,雙方不斷增兵,二戰以來最血腥的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爆發了。

由於是城市巷戰,德軍的裝甲部隊的優勢被無限縮小,而蘇聯軍隊高昂的士氣與不屈的意志最終戰勝了科技。德軍前進的腳步從1941年時的一天近百公里變成了一天只能前進幾米,每一條街道,每一座建築都成了雙方爭得你死我活的戰場。年底,蘇聯在斯大林格勒附近集結大量部隊發動了一次大反攻,一舉在斯大林格勒合圍了德國的第六集團軍和裝甲第1集團軍。其實即便此時,包圍圈中的德軍下仍有希望在外圍德軍的幫助突圍,避免被圍殲的悲劇,但希特勒強令部隊不得後撤一步。最終,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慘敗,付出了傷亡被俘80多萬人的代價,並在隨後被迫全線後撤。不過在德軍高級將領的出色調度指揮下,德軍避免了更多的類似於斯大林格勒的慘劇,蘇聯這一次的冬季攻勢還是沒能取得全面的勝利。但即便如此,德國也失去了再次對蘇發動大規模進攻的實力,戰爭的天平向蘇聯傾斜。

1943年,德國發動了東線的最後一次進攻——進攻庫爾斯克。此役中也發生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坦克戰。最終德軍雖在戰術上取得了一定成功,以較小的力量消滅了蘇聯大量的有生力量,但也耗盡了最後的實力,從戰略角度看這一戰役是失敗的。而且此時美英同盟國已經登陸西西里,進攻義大利,德軍最後不得不停止進攻,繼續撤退。這一年蘇聯收復了庫爾斯克,哈爾科夫,斯摩棱斯克,布良斯克,頓巴斯盆地等重要地區,並突破了德軍對列寧格勒長達900天的包圍。

1944年,通過多次大規模的反攻,蘇聯收復了全部失去的領土,消滅了德軍大量有生力量,將戰線推進到境外。此後德國在東線的三個主要盟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相繼倒戈。同時西線同盟國發動了諾曼底登陸,德國在東西兩線疲於奔命,已經大勢已去。

1945年,蘇聯相繼佔領波蘭,匈牙利,南斯拉夫,奧地利東部和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為進攻德國首都柏林做好了准備。4月16日,蘇聯三個方面軍發動了柏林戰役,德軍負隅頑抗但最終回天無力。5月份,德軍停止了有組織的抵抗,希特勒自殺,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蘇德戰爭以及二戰歐洲戰場的站戰斗宣告結束,納粹德國覆滅。

7. 二戰期間,德國與蘇聯的主要戰役有哪些,經過是什麼

基輔戰役
列寧格勒會戰
克里木戰役
莫斯科會戰
斯大林格勒會戰
庫爾斯克會戰
斯摩棱斯克戰役
白俄羅斯戰役
第聶伯河會戰
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
東普魯士戰役
柏林戰役

1941年6月22日,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突然進攻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新階段。
德國的戰略企圖是集中大量兵力,以「閃擊戰」從數個方向實施迅猛而深遠的突擊,把蘇軍主力消滅在蘇聯西部地區,爾後向蘇聯腹地長驅直入,進抵阿爾漢格爾斯克、伏爾加河、阿斯特拉罕一線,並用空軍摧毀烏拉爾工業區,從而擊敗蘇聯。
戰爭開始時,德國總兵力約730萬人,侵蘇兵力為550萬人(含羅馬尼亞、匈牙利和芬蘭等國軍隊)。計陸軍190個師(內19個坦克師,14個摩托化師),坦克約4300輛,火炮4.72萬門;空軍作戰飛機4980架;海軍作戰艦艇192艘。德軍的部署是,以「北方」、「中央」、「南方」3個集團軍群分別向列寧格勒、莫斯科、基輔3個方向實施突擊,另以德軍「挪威」集團軍和芬蘭兩個集團軍分別向摩爾曼斯克和列寧格勒方向實施突擊。1941年6月,蘇軍總兵力為537.3萬人,部署在西部各邊境軍區的兵力共268萬人,計陸軍170個師另2個旅,火炮(50毫米以上)3.75萬門,新型坦克1475輛和大量舊式坦克;空軍新型作戰飛機1540架及大量舊式飛機;海軍作戰艦艇396艘。蘇聯最初的作戰計劃是,以邊境掩護部隊抗擊德軍的突擊,保障蘇軍主力的集中和展開,以進攻消滅突入的德軍,並將戰爭推進到敵國領土。戰爭進程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41.6.22~1942.11.18)德國發動戰略進攻,蘇軍實施戰略防禦。
戰爭初期,德軍利用暫時有利因素(突然進攻、武器裝備上的優勢、軍隊早已動員和集中並有作戰經驗)和蘇聯判斷失誤、戒備不足的弱點,一舉突破蘇軍防禦,長驅直入,迅速佔領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全部,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大部,並於9月封鎖列寧格勒,攻佔基輔。蘇軍最初企圖以進攻對付德軍進攻,但一開始就遭受嚴重挫折和損失,陷入極端困難的處境,被迫轉入戰略防禦。9月底,德軍大舉進攻莫斯科。蘇軍在敵後廣泛遊擊戰爭的配合下,以積極防禦疲憊和消耗德軍,於12月初轉入反攻,消滅和擊潰德軍大量兵力,翌年4月取得莫斯科會戰的勝利,初步穩定了蘇德戰場局勢,擊破了德國的「閃擊戰」計劃。1942年5、6月,蘇軍在哈爾科夫地域和克里木的進攻作戰失利,德軍隨即向斯大林格勒和外高加索展開進攻,企圖從東南方向迂迴莫斯科,並攻佔外高加索的蘇石油產地,切斷蘇南部地區與莫斯科的聯系。蘇軍節節後退,被迫再次轉入防禦,經激烈而頑強的戰斗,至11月中旬守住斯大林格勒,為集結兵力轉入戰略反攻創造了條件。

第二階段(1942.11.19~1943年底)蘇軍展開戰略反攻,蘇德戰爭發生根本轉折。1942年,蘇聯國民經濟轉入戰時軌道,軍工生產已經恢復並有一定發展,給軍隊提供的新式武器裝備逐漸增多,敵後游擊運動開展得更加廣泛,同時蘇聯還得到美英戰略物資和武器裝備的援助。中國的抗日戰爭消耗和鉗制了日本陸軍主力,減輕了蘇聯的後顧之憂。在這種形勢下,蘇軍於11月19日在斯大林格勒附近開始大規模反攻,至1943年2月2日合圍並殲滅進攻斯大林格勒的德軍主力,從而根本扭轉了蘇德戰場的局勢。斯大林格勒會戰的勝利,使蘇德戰爭出現了歷史性轉折。爾後蘇軍繼續向頓河上游、庫爾斯克方向和哈爾科夫方向發展進攻,解放了庫爾斯克等地。同年1月,蘇軍突破德軍對列寧格勒的封鎖。同時,在高加索方向轉入進攻,至4月初解放北高加索大部分地區。7、8月間,蘇軍在庫爾斯克會戰中又取得重大勝利。從此,蘇軍完全奪得戰略主動權,德軍被迫轉入全面防禦。8月,蘇軍在大盧基到黑海長達2000多公里的戰線上展開進攻,到11月為止,收復近一半失地,解放布良斯克、斯摩棱斯克、基輔等城市。

第三階段(1944.1~1945.5.9)蘇軍展開全面戰略進攻,法西斯德國徹底失敗。1943年,美英等國軍隊在義大利南部登陸並計劃在西歐開辟第二戰場,歐洲各國人民抵抗運動和人民起義風起雲涌。在這種形勢下,德國企圖以戰略防禦拖延對蘇戰爭,同美英單獨媾和。蘇軍在巴倫支海到黑海的整個蘇德戰場上發起戰略進攻,連續進行解放第聶伯河右岸烏克蘭地區戰役、白俄羅斯戰役等一系列大規模進攻戰役,消滅大量德軍,收復全部失地,佔領芬蘭和挪威的部分領土,並攻入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南斯拉夫等國領土。上述東歐各國和阿爾巴尼亞人民抗德武裝力量,在蘇軍支援下解放本國全境或部分領土,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獲得解放。1945年春,蘇軍在波羅的海至多瑙河全線發起進攻,先後進行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東普魯士戰役等進攻戰役,並於4月16日對柏林發起總攻(見柏林戰役),消滅蘇德戰場殘存的德軍,佔領德國東部和奧地利東部。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獲得徹底解放。5月2日,蘇軍攻克柏林。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

在長達4年的戰爭期間,蘇軍消滅和擊潰德國及其盟國軍隊共607個師,佔德軍及其盟軍在整個戰爭中所損失的全部師數的77.5%以上。德軍損失達1000萬人,約占其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全部損失的80%。德軍75%以上的武器裝備亦被蘇軍擊毀或繳獲。蘇軍在戰爭中戰斗減員約1600萬人。

8. 德國軍隊入侵蘇聯先駐扎在哪。

德軍分為三個集團軍群,其中如您所說從波蘭華沙進攻的是馮博克的中央集團軍群。

給您看一張德國巴巴羅薩行動的出發示意圖您就都清楚了——

另外要說的是,之前德國和蘇聯同時入侵波蘭,已經把波蘭瓜分了,然後就是很有名的卡廷慘案。所以已經入侵蘇聯時基本上不存在波蘭和蘇聯的邊境了。

9. 二戰中,德國進攻蘇聯的背景是什麼

1940年6月初,希特勒認為德軍在西線勝利在握,從而將視線重新轉向東方——同布爾什維主義算賬。然而,同他的期望相反,英國並未步法國的後塵向德國屈服。為消除入侵蘇聯的後顧之憂,自6月中旬,德國開始對英國進行「和平試探」。然而,英國斷然拒絕德國自以為「寬宏大度」的和解建議,粉碎了它試圖不戰而勝的痴心妄想。為了盡快從西線脫身,以便揮師東進入侵蘇聯,希特勒便考慮訴諸武力,於7月16日簽發第16號指令,命令德軍准備對英國實施代號為「海獅」的渡海登陸作戰。

希特勒雖下達准備在英國登陸的第16號指令,但仍舉棋不定,不久又重提侵蘇問題。他認為,鑒於德國不是海上大國,德軍即使僥幸登陸成功,並將英國擊敗,結果是「遍布世界的英帝國土崩瓦解,而德國卻從中得不到好處。我們以德國人的鮮血所換取的,只是對日、美等國有利的東西。」其次,國際局勢的最新動向促使其急於發動侵蘇戰爭。在德軍橫掃西歐無暇東顧之際,蘇聯加速在其邊界以西建立緩沖地帶,以改善其西部邊境的防禦態勢。1940年6月中下旬,蘇聯派兵進駐波羅的海沿岸三國,羅馬尼亞的比薩拉比亞與北布科維納地區,逼近羅馬尼亞境內的普洛耶什蒂和巴克烏等油田。希特勒認為,蘇聯的行動是對德國在波羅的海地區的霸權地位提出挑戰,特別是對德軍裝甲摩托化部隊賴以生存的石油來源構成嚴重威脅,在此形勢下,德國不能同英國決戰。不僅如此,他還將蘇聯的上述做法渲染為進攻中歐的前奏,並同德國陸軍領導人多次磋商對策。此外,法國敗降前後,英美蘇三國開始出現聯合抗德的趨勢,這對德國無疑是不祥之兆。應丘吉爾的要求,第一批美國軍火於6月23日運抵英國。爾後,兩國的往來與合作不斷加強。來自莫斯科的情報表明,如果戰爭持續下去,一年之內蘇聯就要加入英國一邊。希特勒認為,走投無路的英國之所以繼續堅持戰斗,是因為它希望美國改變其中立立場,「俄國在巴爾干製造動亂,以剝奪我們的油料,癱瘓我們的空軍」。於是,希特勒一面指示德軍盡快做好對英決戰的准備,以免喪失軍事主動權;一面命令陸軍著手研究蘇聯問題,做好對蘇作戰的思想准備,並同陸軍總司令瓦•馮•布勞希奇元帥第一次討論這次作戰的目標和所需兵力。

閱讀全文

與德國入侵蘇聯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29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0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0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2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4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39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6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2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19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1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1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25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4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68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6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8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27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