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二戰時,德國的鋼鐵產量不到3千萬噸,為何美國能到達8千萬噸
德國在二戰時加入的很早,所以他在戰爭中的投入還是很高的,美國加入的比較晚,而且美國的工業生產本來就比較先進,工業產值也高,佔中中的投入少,這樣就有更多的人力資源在生產上,德國的重點都放在了提高軍事實力上了,所以就沒有足夠的能力和美國一樣生產高產量的鋼材。
實際上德國只是在產業量產上因為沒有那麼專心地投入而輸給了美國,德國本身的工業生產質量,生產出來的品質確實是很棒的,生產量跟不上的最關鍵的原因就是德國戰爭時間太長,沒有提供給工業生產的比較穩定的環境。
㈡ 德國的鋼鐵工業如何
德國的鋼鐵工業在經濟中一直保持穩定,2006年位居世界第六。
德國鋼鐵工業概況簡介如圖:
相關擴展:
截至2006年年底,德國鋼鐵工業銷售額達423億歐元,同比增長13.71%,粗鋼總產量達4720萬噸,占歐盟25國粗鋼總產量的四分之一,位居世界第六。從業企業數超過100家,雇員總數為91000人。德國不僅是鋼鐵生產大國,也是鋼鐵貿易大國,其出口量一直保持生產總量的50%左右,2006年粗鋼出口量達2900萬噸。
德國擁有世界級的大型鋼鐵集團,僅蒂森克虜伯鋼鐵公司(Thyssenkrupp Stahl AG)2006年德國本土的粗鋼產量就達1550萬噸,位列世界鋼鐵20強第12位。德國鋼鐵業呈現出較強的多頭競爭態勢,2006年前5強企業[iii][3]的年粗鋼總產量就高達3840萬噸,占行業全年總產量的81.36%。就冶煉技術而言,目前德國主要採用高爐煉鋼法[iv][4](占目前粗鋼總產量的68.9%)和電弧爐煉鋼法[v][5](占目前粗鋼總產量的31.1%)。
資料來源:聯邦統計局。
㈢ 二戰德國的軍工業有多強大
19世紀初期,德國封建制度逐步解體。封建制度的削弱給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1834年德國開始進入工業革命時期。德國工業的形成既是技術革命,又是生產關系的重大變革。德國工業革命分有初期階段、迅速發展階段、完成階段等三個階段。在完成階段的德國工業進入強盛時代,這時候的資本主義已經是主流。
在一戰失敗,德國軍事力量被嚴重肢解的情況下,德國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成為了軍事工業和科技大國,他使德國變得強大,也使德國成為了戰爭的機器,為世界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㈣ 二戰時期,蘇聯和德國一年鋼鐵總產量各是多少
蘇聯鋼產量:1940年1832萬噸,1942年810萬噸,1943年850萬噸,1945年1230萬噸
德國鋼產量:1940年2154萬噸,1942年2048萬噸
德國(含佔領區)鋼產量:1940年2610萬噸,1941年3180萬噸,1942年3210萬噸,1943年3460萬噸,1944年2850萬噸
㈤ 二戰後的德國工業為何沒有被閹割呢
在二戰前,歐洲的工業生產總值和潛力可以說都與美國相當,如果歐洲是一個國家的話,其工業能力會是相當恐怖。然而二戰中,德國即便占據了歐洲,也沒能發揮出這些產能,甚至佔領區產能反不如錢,這是為什麼呢?
由於德國當時的鋼鐵生產深受鐵礦石產量不足所困擾,因此出現了希望自外部大量進口鐵礦石的聲音。為此戈林在1937年6月16日宣布將開采國內鐵礦石,並將以此為基礎,建設成套的鋼鐵生產體系,並在薩爾茨吉特建造了赫爾曼·戈林礦產-制鋼工廠。
在戈林得到了擔任經濟部長後,赫爾曼·戈林礦業-制鋼工廠迅速擴張,成了一家集礦業,冶煉,武器製造等行業於一身的壟斷企業。在佔領捷克斯洛伐克後,戈林提議拆走斯柯達兵工廠在內的許多捷克斯洛伐克工廠到德國,這些工廠在被拆解到德國後。
此舉不免造成了德國工業產能的下降,一間工廠如果拆遷,就意味著大批工人失業,工廠閑置,即便搬回德國重新建廠,也至少要一年的時間。這期間工業設備會因為拆遷時過於粗暴或是保存不當造成損失,許多設備就此損毀而無法使用。
而貪婪地官員們不僅造成了工業破壞,還加劇了佔領區民眾的反抗情緒,比如波蘭總督漢斯·弗蘭克。此人絕對是一個超級大貪官,能力不怎麼樣,但是剝削民眾卻頗有能力,甚至於是樂於此道。
㈥ 二戰時期德國為什麼這么牛
在二戰末期,德國節節敗退的形勢下,希特勒將擊敗敵人的希望寄託在了高科技武器上面。德國在戰敗前夕,誕生了很多現代看來依然前衛的武器或者設計構想,當時納粹德國稱之為「奇跡武器」,如今可能叫它們「黑科技」更為合適。
納粹飛碟
人們對二戰時納粹飛碟一直持懷疑態度,不過有許多證據表明納粹曾經確實研製過一種類似的飛行器。在二戰末期,盟軍的飛行員多次發現在德軍飛機編隊一側,有一種圓形的飛行物,沒有機翼,但速度很快,部分飛行員甚至看到了圓形飛行物上代表納粹德國的鐵十字元號。可能是技術尚不成熟的原因,雖然有很多目擊報告,但是這種圓形飛行物卻從未對盟軍發動過攻擊。
德國戰敗後,在德軍遺留的許多資料中,盟軍發現了一架與目擊相似的圓形飛行物照片,而且在一座廢棄倉庫中找到了已經被破壞的殘骸。但是除此之外,關於納粹圓形飛行物的資料都神秘消失。蘇聯攻佔柏林時,希特勒也神秘消失,有學者認為希特勒就是乘坐飛碟逃到了南極某處秘密基地。納粹的飛碟到底是胎死腹中,還是成功試飛,這一謎團已無從揭曉。
卡爾臼炮
卡爾臼炮,600毫米的巨大口徑,一枚炮彈就重達2噸,是二戰中最出名的德軍重型臼炮,也是戰爭史上最大口徑的重型臼炮。德國人製造它的本意是為了打破法國馬其諾防線對德軍的圍困和束縛,不過由於法國的迅速投降,卡爾臼炮被調到東線戰場。
如此巨型的武器顯然沒有足夠的時間量產,最終德國只生產出來6門。這6門臼炮除了「卡爾」的統稱外,還各自有一個極具北歐神話色彩的名字,分別是「亞當」、「夏娃」、「索爾」、「奧丁」、「洛基」、「提爾」。這6門臼炮也真的名副其實,猶如泰坦降世一般,在東線戰場,將蘇聯堡壘蹂躪的不成樣子。
由於德國處於歐洲中部,四面臨敵,面對嚴峻的地面威脅,德國陸軍與一戰的老飛行員都認為空軍應該是一支戰術力量,所有行動應以為地面作戰進行支援優先。然而一部分有遠見的空軍軍官意識到德國應建立一支重型轟炸機部隊,用以對敵國腹地目標進行戰略打擊,其中代表人物就是德國空軍首任參謀長瓦爾特韋弗爾(Walther Wever)。
德國空軍首任參謀長瓦爾特韋弗爾
當時德國軍方的主流觀點認為法國是德國未來主要的敵人,而韋弗爾仔細研讀了希特勒的《我的奮斗》後,准確的預見了蘇聯才是希特勒戰爭計劃的最終目標。他認為一旦與這個有著廣袤國土的龐然大物開戰,德國空軍只有裝備大航程的重型轟炸機才能打擊蘇聯烏拉爾山脈一帶的工業區,瓦解蘇聯的軍事力量,進而贏得戰爭的勝利。於是在1934年5月,韋弗爾提出了為期七年的「烏拉爾轟炸機」項目,以航程可達蘇聯烏拉爾山以東為目標向德國航空界的領頭公司――容克斯和多尼爾提出了研發計劃,這兩家公司則在1935年分別交付帝國航空部Ju 89和Do 19的原型機。
Do 19型四發重型轟炸機
正當項目順利進行時,1936年6月韋弗爾卻突因空難去世,重型轟炸機項目頓時失去了最有力的支持者。戈林任命阿爾伯特凱塞林繼任空軍總參謀長,但凱塞林對重型轟炸機不感興趣,主張以中型轟炸機作為空中打擊的核心力量。同時由於德國資源有限,在全面備戰的情況下,德國三軍對資源的爭奪極為激烈,面對單架重型轟炸機相當於三架中型轟炸機的成本,戈林做出了決定的決斷:「元首不會關心轟炸機有多大,只會在意數量有多少。」這基本宣告了重型轟炸機計劃的流產。
二戰時期,德國經濟總量和工業出產僅次於美國,巔峰時期所佔比例超越國際的20%。德國的鋼鐵、煤炭等各項工業目標均位居國際前列,是當之無愧的國際第二強國,單論軍事力氣徹底不輸美國。
1943年,德國鋼鐵產值3460萬噸,比英、法、蘇、日、意幾國加起來都多,而其時我國鋼鐵產值只要7000多噸,德國是我國的幾千倍。鋼鐵是現代工業的基礎,和德國比我國的現代工業幾乎和沒有一樣。
二戰時期,德國發動的總兵力為1700萬人,一線作戰部隊高達900多萬,比日本多一倍以上,是我國的三倍,如果加上數百萬的奴隸國部隊以及200多萬偽軍,德國總兵力超越2000萬。
超級士兵計劃,這是1944年,德國科學家發現的一種奇妙葯物D-IX,納粹曾經在薩克森豪森集中於的囚犯做實驗,證明這種葯物可以讓人擁有更強大的力量和持久力。在這些囚犯們強行軍88公里以後,科學家宣布葯物研發成功。不過,倒霉的是,還沒等超級士兵出動,得到消息的盟軍特種部隊在間諜的配合下,引爆了他們的基地,超級士兵就此腰斬。
太陽炮,這是納粹准備在太空建造的一面巨大太空炮,直徑超過1.6公里,主要是由以凹面反射圓盤組成,它們可以集中太陽的射線,擊中選定的目標區域。這款武器在1923年就已經設計成功,本來是用來給冰凍的河流解封,或者給夜晚的港口照明使用的。德國的高層孩子考慮送一批宇航員到太空中操作這面鏡子,並且在太空中定居,來維護這個造價高昂的超級武器,而他們所需要的氧氣和食物則主要由南瓜來提供。
㈦ 二戰時期,德國的工業體系是怎樣的
工業體系的完整也在推動某一產業的高精尖,現在的中型工業國,比如德國就是這么走過來的,在德國崛起的那個時代,也就是二戰時期,德國的工業體系就是完整的,高精尖也是建立在完整工業體系基礎之上的。
觀點粗鄙,歡迎吐槽。
㈧ 二戰時期的德國到底有多厲害
首先你要知道,希特勒在發動世界大戰之前面臨的處境。
第一,體現在資源上,德國缺石油、橡膠、猛、鉬、鎢等一系列戰爭必需的原料或稀有金屬,糧食無法百分百自給,礦產資源的自給率也只比日本強一點,開戰前資源儲備低的可怕,欠美國的債務快沒法還了。
第二,體現在軍隊上,是德國還缺人,全歐洲日爾曼也加起來,也就八九千萬人。
第三,德國缺少足夠安全的戰略縱深。
第四,因為凡爾賽條約的限制,導致一戰前科技正在追趕英國的德國,到了二戰前軍工科技已經幾乎要出現斷代了,這導致1939年戰爭爆發時,德國軍隊軍備除了BF109戰斗機以外,從數量到質量全面落後對手一大截。
就這么一個處境,小鬍子居然敢開戰,還在1941年之前打的那麼順利,你說二戰時德國有多強?
㈨ 二戰時德國的鋼鐵供應情況
在網上查不到,我回憶了一些當年看書的情況:德國二戰前的鋼鐵產量鋼鐵的產量居世界第二(美國第一)。大部分的武器製造採用的是本土資源,主要鋼鐵都用在空軍和陸軍上,重點又投在陸軍上,想想德國的機械化和摩托化陸軍,都讓人不寒而慄。二戰時,德國戰爭有掠奪一部分的鋼鐵,但人力有限,本土的鋼鐵產能都發揮不了,更不用說掠奪的了!舉個例子:德國的鋼鐵產量是蘇聯的兩倍,坦克裝備的產量只有蘇聯的一半,軍工生產與戰場需要相脫節,組織不力是德國失敗的重要原因。
德國在海軍上使用的鋼鐵比較有限,大型主力艦少,主要以潛艇來攻擊敵人,在三軍中發展最不均衡。海軍的潛艇作戰,因為是孤立作戰,敵人又掌握制空權和制海權,在取得重大戰果付出巨大犧牲後最終失敗。
總之,生產力的巨大差距寡不敵眾導致了德國的失敗。打得手都酸了,給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