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英國人與德國人談判風格的對比,或者文化的差異都可以,要求詳細一點的,分數不是問題
英國人的談判風格
1、英國人不輕易與對方建立個人關系;
2、重視禮儀,崇尚紳士風度;
3、不能按期履行合同,不能按期交貨;
4、做成生意的慾望不強。
英國人的紳士風度為眾人所知。由於民族工業的發展,航海技術的發達,強權加外交形成了帝國聯邦,多少年來形成嚴格的等級觀念及不同禮儀。英國人善於交往,對人和善,容易相處,談判較靈活,對建設性意見反應積極。在商務談判中富有「外交色彩」。由於「外交色彩」也使談判達不到商務談判的節奏。
對英國談判者自應禮儀相待,否則不夠「修養與風度」,兩者交往會有距離。英國人喜歡對方與己「同級」亦具「紳士的風度」,對話會更容易。否則,「紳士風度」的另一面------高傲,也會被「外交色彩」掩蓋著悄然而出,戲耍你一番而不解決問題。此外,應利用其「修養與和善」,揭露其技術、價格上的問題,使其窘迫而放棄所持立場向自己靠攏。只要保持禮貌相等,適當直率從事也可以使其松垮態度得到改善。
如何與英國人做生意?
談到英國人和他們的談判作風,我們可以看出,英國各地區有某些共同的特徵。你應該注意,聯合王國由四個民族組成,而不是一個,現在這四個民族較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了。
英格蘭當然是最主要的民族。事實上,其它國家提出英格蘭時,往往本意就是指聯合王國。而且,大多數英國人在談論英國時也用英格蘭代替,但有時這樣做並不適當,他們不自覺地漠視了蘇格蘭、威爾士和愛爾蘭人的情感。因此,不要把英格蘭人叫做英國人。
英國商人有一個共同特徵,這就是他們對出口的幾乎所有產品經常延遲交貨。進口英國商品的商人對這一點一致抱有不滿的態度,並且也是各地的商人都知道這一點。英國人對這個問題已有很多論述,並且也作了很大努力去改變這一點。但是,英國依然沒有什麼改進,也沒有採取什麼有力措施,那種拖延意識依然牢固地存在於現代出口貿易中,要使這種局面改觀,得需要好多年。此外,要使世界各國的客商消除對英國的這一印象,即使用不了幾代人的時間,至少也需要很多年。英國為什麼有這種壞名聲呢?我不知道。很多在英國建廠的美國和日本公公司已經設法使他們的出口產品的交貨日期符合國際標准,但即便是福特和通用汽車公司,也不能徹底根除這一問題。
當英國經理在國外談判時,這總是一個問題。有了這個公認的缺點,英國談判者很被動,經常不得不接收一些本來是過於苛刻的交易條款。談判者會在一份英國合同上就交貨訂立索賠條款,因為只有這樣才可靠。即使英國人保證准時交貨,對方也會以下列問題反擊:「如果你確實可以准時交貨,那麼,你不必害怕索賠,而你如果害怕索賠,你顯然不能保證按時交貨。」
英國是19世紀初期第一個進入工業化的國家,那時英國的公司在技術上占據世界領先地位,並在舊殖民帝國體系中取得壟斷地位。這種情況可能使他們養成了不遵守交貨時間的習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從1945到 1955年,英國再次擁有一個壟斷市場,它的很多競爭對手已退出商業領域,直到後來治好戰爭創傷。另外,當時英國所生產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賣掉,這又使英國人忽視了作為現代貿易國家應該遵守的基本要求。如果交貨條件是貿易的唯一標準的話,那麼,除非英國能夠做出改進,否則它在出口貿易中會遭受滅頂之災。幸運的是,交貨條件只是英國產品出口的條件之一,在很多情況下,這個條件也不是很重要的條件。
英國是一個貿易大國,雖然它在世界貿易總額中的份額不斷下降,但其出口絕對量依然在擴大,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第一,英國的工業技術具有一定的優勢;
第二,英國人具有較強的科學和技術發明創造能力,這使得英國貿易商可以將其產品銷往世界各地。
可是科技不再由英國壟斷了,「朝陽」工業(如通訊工業)對英國是個挑戰。一旦競爭對手掌握了新技術,英國就再也不可能有技術能力避免其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不斷迅速下降。
在這種不幸的結果(對英國人而言)到來之前,不能說英國談判者已進入了死胡同,人們指責英國「交貨道德很低」,(換句話說,英國的貿易夥伴不信任英國所做出的承諾(但人們又覺得英國的技術不錯,這是英國談判者在與世界其它國家進行交易時經常碰到的。只要他們能在優點缺點之間取得有利於他們的平衡,他們就會長期占據國際貿易舞台。
另外,在最近,大多數面向出口的商業談判者採取了與他們的外國客戶建立經常的直接聯系的做法。毫無疑問,英國公司相對於他們的競爭對手來說不善於從事日常的業務訪問。也許英國公司為了在這方面與競爭對手競爭,他們也開始改變了做法。毫無疑問,如果你要在出口市場上保持較高的銷售量,經常派出高級經理人員去各國訪問是極其必要的。這樣不僅加強了和客戶的聯系,而且也是間接提高了胸在當地代表機構的地位和干勁。
英國談判者有另外一個弱點,即除了說英語以外不會講其它語言。把英語當作母語的人總有點傲慢自負,他們設想世界上其它人都會講英語或學英語。他們是不會很快改變的,因為許多國家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只有法國是例外。
英國人口有5600萬,其中4600萬是英格蘭人,他們在國際貿易中代表英國。英國人素有紳士風度,在交易中即使形勢對他們不利,他們仍保持高度誠實,盡管他們大部分人並不是真正的紳士。例如,英國經理中有 80%以上的人不合格,僅有7%具有大學學歷。他們的經營方式缺乏正規的標准,和國外經理相比,他們的素質很差。
他們在進行談判時,事先准備很差,在談判的關鍵階段又非常固執已見,也不願花費很大力氣。英國大部分有能力、有成就的企業家都不是在英國出生的,這並不是偶然的。戰後許多外國人從國外移居到英國,許多人成了商店老闆和小企業家,有的成績顯著並成功地取代了當地的企業家,這一現象最好說明了英國人經營管理能力的不足。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英國人在美國生活得很愉快,工作也相當出色,這說明問題的症結在於文化傳統而不是在於天生的素質。
從英國談判者的頑固態度中,可以看出他們缺少商業管理素質。他們採取一種非此即彼,不允許討價還價的態度。因此,很多傳統企業被新型企業家接管和重組,是不足為奇的,因為這些新型企業家了解世界市場的變化並准備嘗試新的方法。投資不力,忽視質量,拖延交貨和不守信譽不應該成為英國人驕傲的資本。
如果英國公司把這些缺陷改正,他們可以在世界上作出奇跡來。英國談判者締結的很多合同給他們帶來了很多利潤,並爭取到了持續不斷的業務,這說明英國並不是完全沒有希望了。作為一個國家來說,不應自暴自棄,要克服掉本身的弱點。
蘇格蘭人可分為兩部分:有一部分生活和工作在蘇格蘭,另一部分分散在世界各地。我們可以想像第一部分人很具有理財意識,這使他們非常小心謹慎,只是有時太過分,致命使企業不能繁榮。另一部分人在所處的社會中保持很高地位,同時也保留了他們的理財意識。
在蘇格蘭,很少有機會建立一個真正大的企業。它的經濟只佔英國的1/10,很多關鍵的企業是其它國家建立的,只有愛丁堡的金融中心是個例外。並且,它的很多資金投到其它國家和地區。因此,大多數有才能的談判者都移居他處,在新環境中發揮他們的出色才能。蘇格蘭人總是把精力放在錢的問題上,但由於他們缺少貿易資源,所以在國際貿易中不佔有重要的位置。
在和英國人交談時,應注意不要涉及愛爾蘭的前途,共和制優於君主制的理由,喬治三世治理英國經濟的方法,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中承擔義務最多的國家以及大英帝國的崩潰原因,等等。
安全的話題包括天氣、英國的繼承製度和皇室家族條注意不要說「英格蘭的女王」,尤其在威爾士和蘇格蘭更不能這么說。要說「女王」,或正規地說「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國王」。
在夏季(即從學樣放假開始的7月初到8月底)貿易活動不太多,另外,從聖誕節到元旦這段時期也是如此。英格蘭從1月2日開始恢復商業活動,但在蘇格蘭,一般要到1月4日以後。去英國做生意時,可以打幾次高爾夫球,很多合同就是在打高爾夫球期間簽訂的。
一般講,除了個別例外情況,英國旅店、餐館和商店向你提供的服務,其標准比不上美國。但是,遇到這些情況時,你也不必小題大作,怨天尤人,因為他們的服務水平就是這樣,並不是針對你一個人的。
英國人總是悶悶不樂的,原因之一是他們比其它國家的人更少得到服務。這種狀況你是無力挽回的,因為他們的這種性格已經根深蒂固。
德國人的談判風格
1、思維縝密,考慮問題周到,有計劃性;
2、十分講求效率;
3、十分自信、自負;
4、重合同、守信用;
5、對待個人關系非常嚴肅。
德國人與英國人的談判方式迥異。德國人的談判特點是准備工作做得完美無缺。
德國人喜歡明確表示他希望做成的交易,准確地確定交易的形式,詳細規定談判中的議題,然後准備一份涉及所有議題的報價表。
在談判過程中,德國人的陳述和報價都非常清楚、明確、堅決和果斷。他們不太熱衷於採取讓步的方式。
這種談判方式與德國人的性格有著驚人的相同之處,他們考慮問題周到、系統,准備充分,但缺乏靈活性和妥協。
如果經驗豐富的談判人員運用這種方式的話,它的威力是很強大的,這在報價階段尤其明顯。一旦由德國人提出了報價,這個報價就顯得不可更改,討價還價的餘地會大大縮小。
與德國人打交道的方法,從程序上看,最好在德國人報價之前就進行摸底,並做出自己的開場陳述。這樣可以闡明自己的立場。但所有這些,要做得快速。因為德國人已經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備,他們會非常自然、迅速地把談判引入磋商階段。
如何與德國人做生意?
德國人有一種名符其實的講效率的聲譽,他們有巨大的科技天賦,對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息。他們企業的技術標准極其精確,對於出售或購買的產品他們都要求最高的質量。如果你要與德國人做生意,你一定要讓他們相信你公司的產品可以滿足交易規定的各方面的一貫高標准,在某種程度上,他們對你在談判中的表現的評價取決於你能否令人信服地說明你將信守諾言。
他們在進行商談之前肯定要進行充分的專業准備。這種准備不僅針對你要購買或銷售的產品,而且也包括仔細研究你的公司,看你是否可以作為一個潛在的商業夥伴。例如,他們想知道你的公司資信到底如何,你的建議是否反映出這種資信。在資金問題上,他們特別保守,不願冒風險。因此,你應該准備回答關於你的公司和你的建議的詳細問題。
他們的企業融資大多依靠銀行(和英國不同,他們不依賴證券市場來籌集企業資金)。世界上的銀行都是小心謹慎的典範。
德國能夠發揮作用,在於它具有經濟勢力——堅實的貨幣(憲法規定貨幣由聯邦銀行而不是由政府控制)和強大的生產力,就是這種實力的兩個象徵,而這種實力並不是建築在高度投機性的投資之上的。德國人只對牢靠的項目投資,使用妥善的融資手段,從而穩固地獲取收益。他們選擇合作的外國公司,必須是可以提供一些當地沒有的東西,並且必須是不會使德國的經濟力量受到損害。
因此,德國人寧願購買本國產品,並不是純粹出於民族主義(不像法國人那樣)。國內公司比國外公司受到更仔細的審查。德國公司一般在當地都已取得信譽,因此如果它能達到必要的標准,它就比國外的公司更容易得到生意。但德國並非在所有的技術和產品方面都處於壟斷。如果外國人在技術方面有德國比不上的優勢或者外國人的產品具有德國人所要求的高標准,他們也會購買這些外國產品。
你要向他們表明你公司的產品可以滿足他們的要求,而做到這一點是很艱難的。不要認為你可以輕易地把你那具有獨特價值的產品賣給德國人,雖然這種產品是他們急需的。他們可能是渴望購買你的產品,但是從他們的談判方式上,你絕看不出這點。
德國人非常善長商業談判,他們一旦決定購買就會想盡辦法讓你讓步。德國談判者經常在簽訂合同之前的最後時刻試圖讓你降低價格,因此,你最好有所提防,或者拒絕,或者作出最後讓步。他們會對交貨日期施加壓力,尤其是當你從英國的美國分公司向他們供貨的時候(英國人不按時交貨的特點使它在歐洲聲名狼藉)。他們的理由是他們自己有極其嚴密的生產計劃,因此你必須保證按時交貨,以滿足此種生產計劃。因此,為了做成生意,你不僅要同意遵守嚴格的交貨日期,可能還要同意嚴格的索賠條款。為了保護他們自己,他們甚至可能會要求你對產品的使用期作出慷慨的擔保,同時提供某種信貸,以便在你違反擔保時他們可以得到補償。
事實上,當你處身於德國人所安排的風暴如畫的談判環境地——例如在一間漂亮的並且可以俯瞰四周綠色田野的房裡——你可能會不知不覺地接受任何條件,大部分德國的工業企業都是在戰後重新建立在現代化的建築之中(內部和外表是如此),周圍的風景通常很優美,特別是在巴伐利亞州。
德國人最善長討價還價,這並不是因為他們具有爭強好勝的個性,而是因為他們對工作一絲不苟,嚴肅認真。無論你的企業在你自己的國家裡多麼有信譽,他們都要調查你的企業的情況,只要可能,還要讓你的產品在他們的或你的工廠中作實際演示。在他們開始討論你的產品價值之前,正要向你和技術人員及客戶了解情況。因此,你在交易的初期不能太著急。
在德國做生意麵臨一個競爭的環境。談判者會利用這一事實對你的價格施加壓力,他們經常提到潛在的競爭,使你不至忘記這一點。由於他們和你做生意是因為他們目前不能在當地得到你的產品,所以他們會利用其他人的競爭來向你的產品進行挑戰。競爭是真實存在的,而你對市場的佔領可能只是暫時的,所有這些因素加起來,你必須下定決心才能避免在價格上作出過多讓步。
為了打入德國市場,你一定要在各方面都幹得十分出色。為了保住市場,你必須保持技術上的領先。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達到並保持高質量標准。否則,你的技術就會被德國競爭者獲得並加以改進。
德國談判者的個人關系是很嚴肅的,他們希望你也如此。如果你和德國談判對手不熟悉,你要稱呼他「史密特先生」(或「史密特博士」),而不要直呼其名「弗里茨」如果對方是20歲以上的女士,你應該稱呼她為「史密特夫人」,穿戴也要正規,要習慣於在所有場合下穿一套西裝。無論你穿什麼,不要把手放在口袋裡,因為這被認為是無禮的表現。
如果你在商業談判時遲到,那麼德國人對你那種不信任的厭惡心理就會溢於言表。因此,你要准時到達,並牢記他們通常比美國上班時間更早(早上八點以前),而下班更晚(有時到晚上8點)。 只要你的產品符合合同上的條款,你就不必擔心付款的事情。德國人對其商業事務極其小心謹慎,在人際關繫上又正規刻板,並且從外表就可以看出那種天生具有的競爭性。
『貳』 如果希特勒不發動戰爭,只發展經濟,德國能成為世界一流強國嗎
不會,理由唯有三個:地理因素、領國限制以及一戰歷史「遺產」,這些因素註定德國不會成為世界一流強國。
一、處在歐洲內陸的德國,幾乎喪失海運貿易通道。希特勒對猶太人的殘害簡直要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但是他對德國經濟的促進卻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一戰失敗後,德國經濟陷入停滯,高賠款、失領土以及金融風暴導致的全民破產,一些德國境內的猶太人還在賺「死人錢」,過度的物資壟斷,讓德國人生存難上加難。後世能看出,這應該是希特勒對於猶太人的狂熱憎惡的導火索。
希特勒用頂級執政者的魄力,讓德國民眾「集中力量干大事」,並且用宣傳強化民族意識,讓每一個日耳曼人都成為民粹。民粹是驅動國家團結的最好動力,但是它帶來的災難通常是戰爭。在民粹主義瀕臨頂點,希特勒順應德國人的想法帶著自己的私心發動了這場讓全世界人類不堪回首的二戰。
當時的德國想要發展經濟,就必須集結國民力量,歐洲各國至今依舊沒有找到比民粹主義更好的粘合劑,何況是希特勒主政的時代。簡而言之,戰爭是德國想要復甦的唯一辦法,是歷史的必然,只發展經濟的德國經濟連復甦都做不到,更別談世界一流強國了。
『叄』 德國汽車產業為何能在金融危機之下一枝獨秀
這場金融海嘯,其實就是以美元結算主體,所形成的金融危機
在這場危機下,策略、技術、人才,都成為了擺設,只有充足的資本,才是硬道理
德國的現在,不代表德國汽車產業完全就能獨善其身,德國汽車主要是以歐元作為結算貨幣的,相對美國車企,其所受到的沖擊相對要小些
而日本汽車業,從起發展的歷史和現狀兩方面來看,日元結算是無法在世界范圍內進行的,他們都是以「美國消費」為基礎的,其對美國經濟依賴程度相當高,所以受到的沖擊就很大
『肆』 德國經濟是走怎樣的道路的
淺談德國統一與德國現代化
我們在探討現代化問題時一般考慮的是社會層面的因素,比如產業結構的變化、科學 技術的發展、新興階級的形成或是新的思潮的傳播。這在本質上屬於一個漸進的自然的 變化過程。而統一問題主要涉及的是一些政治層面的事件,如統一力量、統一方式或是 統一策略等等。這更多地屬於劇烈的人為的速變過程。這兩種不同性質、不同時空的過程並沒有必然的聯系。然而,在德意志近代這一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統一與現代化之間 卻存在著極為密切的特殊關系。政治上的分崩離析一直是德意志民族發展史上的重大不 幸。1517年的路德宗教改革揭開了具有資產階級性質的民族統一運動的序幕,然而統一 是披著宗教的外衣進行的。隨著西歐的現代化浪潮向周邊推進,德國社會也深受震盪, 此後的統一運動開始與現代化緊緊地結合起來。1807年開始的反拿破崙戰爭,1848年的 德意志資產階級革命,都深深地打上了現代化的烙印。現代化客觀上要求統一的市場, 現代工業資產階級也需要統一的民族國家作為其民族利益的代表和保護神,現代化離不 開國家的統一。同時,現代化的發展,工業革命和工業化的進展,對德國的統一也起了 巨大的推動作用,德國的統一同樣也離不開現代化,並且在很大程度上講它是現代化的 產物。因此,德國的統一和德國的現代化之間是一種密切相聯、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 關系。
一
現代化問題在德國一經出現便與德國的統一緊緊地交織在一起。這是德國歷史發展的 必然,更是德意志民族自身發展的客觀需要。
近代英國和法國早就確立了統一的民族國家,解決了統一問題。對內,這些民族國家 的專制王權為了鞏固其統治致力於度量衡的統一,道路的建設,關卡的消除及金融系統 的建立,促進了自由貿易和商品經濟的發展。對外,專制王權奉行重商主義和殖民主義 ,保護國內工商業的成長,開拓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市民階級在專制王權的襁褓里得 到了很大的發展。英、法等統一的民族國家遂也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而德意志社 會雖受影響卻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在30年戰爭中,英、法甚至是瑞典等民族國家為 了本國利益而浴血奮戰,而此時的德意志諸邦還在相互廝殺,統一的德意志民族的意識 還是很淡漠。如果說,在18世紀,德意志人開始有了一種民族意識,那麼也僅僅只是一 種流傳於思想界、知識界精英觀念上的浪漫主義的文化民族主義[1](第112頁)。這與英 法等民族國家基於共同政治意志與經濟利益而形成的「政治民族主義」有著顯著的差異 。即便是到了18世紀中後期,雄心萬丈的弗里德里希大王也沒有提出過要統一德意志之 類的話。那麼,到底是什麼事件或是什麼因素最終使統一問題提上日程?筆者認為這個 事件便是拿破崙戰爭,這個因素便是現代化對德意志社會的影響。
從1800年的馬倫哥戰役到1815年的滑鐵盧戰役,拿破崙同封建歐洲進行了歷時15年的 戰爭。毗鄰法蘭西的德意志受戰爭的打擊最為巨大。1805年第三次反法聯盟的失敗及《 普蘭斯堡和約》的簽訂和「萊茵聯邦」的建立直接導制了神聖羅馬帝國的解體。至此, 形式上的德意志國家不復存在,如何重拾舊山河提上了日程。1806、1807年普魯士軍隊 和普俄聯軍的失敗及《提爾西特和約》的簽訂使普魯士這個曾經擁有30萬平方公里土地 ,逾1000萬人口和25萬軍隊的強邦,連同它那自稱為歐洲最強的軍隊,以及曾被資產階 級視為進步和理性之所在的開明專制主義精神一道,陷於全面崩潰的境地[2](第241頁) 。拿破崙軍事上的勝利代表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是統一的資產階級國家的勝利。以普 奧為代表的德意志的失敗反映了以農奴制為基礎的分裂的諸侯專制統治的沒落。拿破崙 戰爭沉重打擊了德意志的封建專制制度,破壞了德意志強固的封建分裂格局,客觀上有 助於德意志的統一和社會內部新因素的興起和成長。1803年,德意志有關邦在拿破崙戰 爭打擊下召開的一個全帝國代表會議取消了112個邦國,使邦國數減少到30幾個,德意 志在統一的道路上邁進了一大步。更為重要的是,戰爭中產生了德意志的政治民族主義 ,人們意識到:落後是由國家的分裂造成的,於是,新的社會力量出現了,它以西方的 民族主義和自由主義為旗幟,要求國家統一和政治自由。在它看來,自由和統一是不可 分割的。普魯士雖然元氣大傷,但它是全德惟一獨立的國家,是德意志希望之所在,只 有復興普魯士才能統一德意志、復興德意志。因此,全德精英分子聚集於普魯士,共話 改革。同時,軍事上的慘敗使普王無力實行專制統治,也意識到了對封建農奴制進行改 革的必要性。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德意志自由主義貴族和民族主義者得以推行改革,拯 救德意志,出現了1807年開始的施泰因——哈登貝格改革。改革雖只在普魯士殘存的一 半國土上推行,卻具有全德意義:它既為德國歷史開辟了一個新的時代,即開始走上了 現代化,又為德意志提供了統一的力量。與此同時,拿破崙在萊茵蘭地區推行的資本主 義改造使萊茵蘭地區成為德意志境內最先轉向資本主義發展的地區,促成了一個德意志 現代工商業資產階級,為普魯士改革者提供了可借鑒和效法的榜樣。1815年後萊茵蘭最 發達地區歸屬普魯士成為此後德意志現代化的火車頭,在19世紀三四十年代出現了「萊 茵文明」,它不僅發展成為全德的重工業基地,而且成為德意志自由和統一運動的中心 。
統一是德意志民族發展的客觀要求,現代化是當時的時代精神,拿破崙戰爭最終把這 兩件關系德意志民族生存的大事提上了日程,並促成了兩者的結合。
二
19世紀20年代,德意志工業開始繁榮、活躍起來。三、四十年代是德意志現代化的起 動階段。德意志現代化一經起動便與德意志的統一事業息息相關。拿破崙戰爭雖然歸並 了大量的諸侯國,但德意志依然處於30多個邦國的分而治之之下。這種分裂局面在德意 志現代化啟動之後愈來愈成為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民族分裂問題的克服已成為德意志 現代化必須突破的關卡。德意志工商業資產階級的傑出代表和德意志民族統一的先驅弗 里德里希•李斯特為建立德意志關稅同盟和全德鐵路系統所作的努力,把德意志現代化 的進步和實現民族統一的進程緊緊地結合起來,首先在經濟上成功地突破了這種分裂局 面。關稅同盟和全德鐵路系統成為當時德意志現代化和統一運動的最主要的載體,是德 意志現代化和統一之間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最典型的體現和最完美的結合。李斯特曾 貼切地描述道:「鐵路系統和關稅同盟是連體雙胞胎;它們在同一時刻誕生,彼此肢體 相連,只有一個思想和一個感官,它們互相支持,追求同一個偉大的目標,即把德意志 各個部分聯合成一個偉大、文明、富足、強大和不可侵犯的民族」[3](P.347-377)。
在拿破崙戰爭的影響和李斯特的倡導下,德意志各邦意識到鐵路在政治、經濟和軍事 上的重要性,掀起了鐵路建設的熱潮。1835年德國建成了長6公里的第一條鐵路,1939 年建成鐵路133公里,到1845年德國一共建成20條鐵路,長達2871公里,1849年全德的 鐵路長度超過了法國。從19世紀50年代開始德意志的鐵路建設達到了高潮,開始形成鐵 路網,到60年代末,現代德國的鐵路格局基本形成。據統計,德國鐵路線的長度(不包 括奧地利),1850年為5822公里,1855年為7781公里,1860年為11026公里,1865年為13 821公里,1870年為18560公里[4](P.93)。普魯士鐵路在其中佔了主要份額:1850年為3 869公里,1870年為11520公里[5](P.376-380),從而控制了全德鐵路網的運營,鞏固了 它在德意志的經濟領導權。鐵路建設極大地帶動了煤鐵鋼等重工業的發展。鐵路網的建 成便利了德國煤炭的開采,使德國煤炭產量急劇增加,到1860年時,德國的煤產量已超 過比利時和法國。煤礦的開采給鋼鐵工業提供了豐富的能源,鐵路又成為鐵的主要消費 者。1861年至1870年,德意志的制鐵業出現了強勁的高漲,生鐵產量超過法國逼近英國 [6](P.2)。普魯士新建立的煉鐵、鐵器製造和機器製造企業,為全德之冠,佔70%以上 。鐵路事業發展的結果,還帶動了一些新興工業部門的建立。50年代建立的電報業,60 年代建立的化學工業和光學工業以及銀行業和股份公司的建立也開始促進德意志的工業 化。鐵路事業發展的另一個後果是促進了德意志各邦國的聯系。全德鐵路網的建立不僅 在經濟上方便了交往,促進統一市場的形成,而且大大增進了德意志民族的政治文化和 思想交流,增強了德意志統一民族的認同感和凝聚力。
以上論述表明,鐵路建設和全德鐵路網的形成成為德意志現代化的強大拉力,使德意 志社會的整個經濟結構和階級力量的配置發生了「決定性的,實際上是革命性的變化」 [7](P.235)。而資產階級力量的增強客觀上又需要一個統一的政府和廣闊的市場,從而 有力地推動了統一大業。正如當時的詩人把鐵路稱為「德意志統一的結婚綬帶」,鐵路 不僅在經濟上,還在促進德意志各地區的思想交流和自由、民主思想的傳播上起著重大 的作用。普魯士也因其對全德鐵路網的控制而成為德意志諸邦中的領頭羊,並最終成為 德國統一的中心力量。
關稅同盟的建立與全德鐵路網的形成一樣,在德意志現代化和統一進程中同樣佔有重 要的地位。它的建立使德意志民族在尚未得到統一的情況下,事先造就了統一的內部市 場,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經濟上的統一。可以說關稅同盟從倡導之日起便具有兩個 明顯目的:現代化和統一。
由於奧地利對德國統一持冷漠和否定態度,給了經濟上強大的普魯士以爭奪全德霸權 的機會,它越過德意志聯邦,執行一種全德性的關稅政策。1828年普魯士與黑森——達 姆斯塔特締結的雙邊條約和1829年與南德商業同盟締結的條約奠定了1834年關稅同盟的 兩個重要步驟。受奧地利支持的中德商業同盟遭到孤立,開始分化。1831年黑森選侯國 轉入普魯士關稅體系,打通了普魯士東西領土之間的壁壘,建立了一條通往西部的關稅 橋梁。1833年把上述的締約條約合並,產生了德意志現代化史上意義深遠的關稅同盟。 1834年1月1日關稅同盟生效,其他小邦紛紛加入,到1836年1月,已擁有居民25151000 人,佔1871年統一時德國居民的85.6%,一個巨大的德意志國內市場逐步建立起來。這 樣,日益增長的德國國內產品能按統一的方針銷售了。由於奧地利的自我孤立,德國政 治上同時也是經濟上和地理上的二雄相爭局面首先在經濟上消除了[8](P.77)。當時很 多仁人志士都意識到經濟聯合對政治統一的巨大促進作用。普魯士財政部長莫茨在給國 王的備忘錄中對可以預見到的後果這樣寫道:「……收取進關、出關和過關稅僅僅是各 國在政治上的分裂所造成的後果,如果這一點確是政治學真理的話,那麼反過來說,這 些國家結成關稅和商業聯盟的同時,它們也必將統一成一個政治體系,這也應當是真理 ……德意志將統一在普魯士的霸權之下。」[8](P.77)全德鐵路系統的形成和關稅同盟 的建立極大地促進了德意志經濟的發展,進一步壯大了德意志資產階級力量。資產階級 力量的壯大又推動了小德意志地區同普魯士經濟一體化。從19世紀40年代起,關稅同盟 為保護自己年輕的工業,對內部採取自由貿易,對外部和外國採取一定的關稅保護,這 種政策受到大部分資產階級的歡迎,也使普魯士容克階級大受其利。在資本主義強有力 的影響、滲入下,容克階級也被捲入現代化——工業化的浪潮,並不自覺地參加了德意 志民族統一運動。
到1852年,除奧地利和漢堡等個別地區外,所有其他各邦都已相繼加入關稅同盟。鐵 路不僅把東部農業經濟區同西部鋼鐵工業區緊緊連接起來,而且把北海沿岸和南部山區 都拉入民族經濟市場里來。各邦資產階級大受其利,把普魯士看成是自己在德意志的政 治和經濟代表,並且這時他們已有能力保護關稅同盟。1853年,向來與普魯士不和的薩 克森王國政府准備接受奧地利首相施瓦爾岑貝格要求建立奧地利領導下的大德意志—— 中歐聯盟的計劃,但在資產階級的壓力下被迫站到普魯士一邊,支持關稅同盟。南部和 西部各邦出現了支持關稅同盟的真正請願風暴。普魯士在全德資產階級的支持下終於挫 敗了施瓦爾岑貝格計劃。這場危機表明,各中小邦已不可能奉行自己的政策,他們已經 不再是同普奧鼎足而立的政治力量。奧地利也正是經濟的落後而久久未能打入關稅同盟 。1862年普法商約的簽訂使奧地利再也沒有加入關稅同盟的可能,並最終被其他諸邦拋棄。
19世紀60年代以來,小德意志地區的經濟已同普魯士一體化。據統計,1860年德意志 聯邦鐵路總的貨運量為1700萬噸,絕大部分由普魯士掌握和承擔。1846年成立的普魯士 鐵路委員會,60年代擴大為德意志管理委員會,採取多種手段向各邦滲透[9](P.8-9)。 在全德鐵路網的有力支持下,關稅同盟地區形成了共同的經濟生活,完善了共同的語言 和這個時期發展起來的共同文化。德意志民族最終形成並得到鞏固。經濟的統一為政治 的統一奠定了基礎。19世紀五六十年代德意志現代化的發展,特別是工業革命和經濟的 發展,已經成為一種強制力量,不僅資產階級迫切需要民族統一,連容克階級甚至是一 些邦的諸侯貴族也感到,如果他們對抗統一的潮流,德意志將把他們拋棄。可以這么說 :統一在德意志已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強大而又野心勃勃的普魯士在俾斯麥的運作 下,審時度勢,最終以自上而下的王朝戰爭的形式排除了奧地利,統一了德國。德國的 統一是在德國現代化造就的資產階級的大力倡導和推動下,是在現代化所造成的國際國 內有利形勢下,更是在現代化創造的偉大力量(財力、技術和新式武器)的支持下相繼擊 敗丹麥、奧地利、法國,頂住俄羅斯在戰爭後期的壓力取得的。俾斯麥在德國的統一事 業中能取得成功,歸根到底是順應了現代化歷史的潮流。
三
如果說德國統一以前現代化與統一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更多地表現為現代化對 統一的決定作用,那麼在德國統一之後兩者之間的關系更主要地表現為統一對現代化的 反作用。德國的統一極大地促進了德國的工業化。
(一)德國的統一是工業化所必要的政治先決條件,統一掃除了德意志經濟發展中的最 大障礙,加速形成統一的民族市場
德國的統一不僅把整個德意志的經濟緊緊地結合在一起,而且在德意志形成一種經濟 民族主義。加入帝國的各邦在「自由貿易」和「關稅保護」的激烈競爭中,在統一帝國 的全力保護與支持下,它們的工業實力和作用大多在這場競爭中大為提高。全德在對外 貿易中的入超局面也因此得以扭轉:1872年德國的對外貿易中,進口為32.62億馬克, 出口為23.21億馬克;到1880年,進口下降為28.3億馬克,而出口則上升為29.23億馬克 [10](第366頁)。如果說,政治上是普魯士領導了德國,那麼經濟上卻是普魯士「融化 」在統一的德國之中。統一成為德國經濟現代化的巨大助力。這種具有統一價格、統一 法規的經濟一體化進程,造成德國經濟現代化的巨大容量。
(二)德國的統一,標志著普魯士道路的最終確立
農業的資本主義改造的完成,為經濟起飛打下雄厚的基礎。德國不同於英國,工業化 的過程不是以犧牲農業為代價的,相反是在工業現代化的基礎上,保護農業的發展,並 在工業革命中起相互促進的作用。「保護農業利益」雖然是為了照顧政權在握的容克階 級的利益,但農業和工業之間保持一種比較平衡的發展卻是德國經濟現代化的特點和優 點。統一國家的建立使得「重商主義」的推行成為可能。從這個角度講,統一對農業現 代化有著直接的影響。1879年俾斯麥承認對農業實行了保護關稅以抵抗大量穀物從東歐 和美國湧入,1885年和1887年他又提高了關稅。在國家關稅的保護下德國的農業得到了 蓬勃發展。據統計,1870—1913年德國穀物產量由1500萬噸增至3100多萬噸。農業經濟 的發展給德國工業化的發展注入強烈的興奮劑,為發展工業提供了豐富的生活資料、生 產資料、原料、資金和充足的勞力。
(三)統一國家對經濟的保護或者說是干預極大地促進了德國經濟的發展
德國此時的經濟在國際市場還遠未能與英國相抗衡,為了保護德國的民族工業,更是 為了盡快提高其民族工業的競爭力,俾斯麥推行保護關稅政策,設立鐵路基金,確立鐵 路法案和建立以中央銀行為首的銀行體系,進一步促進國內的經濟聯系和自由貿易,扶 持德國工業的迅速崛起。此外,俾斯麥出於國防上的考慮,把國家經濟發展的重點放在 擴充軍備方面,特別是修築堡壘和發展與軍工生產有關的重工業部門。軍事交通運輸業 和軍火工業的膨脹又帶動了鋼鐵、機械、冶煉等一系列重工業部門的發展。德國的統一 大大加強了國家力量,使其有能力推行所謂的「大陸政策」,營建起一種歐陸均勢防衛 體系。這樣就為德國的經濟起飛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國際環境,爭得了20年和平發展的時 間。單就工業增長而言,統一前1860—1870年的年均增長為2.7%;1870—1880年即達到 4.1%;1880—1890年為6.4%;1890—1900年為6.1%。其增長速度遠遠超過英法等國,僅 次於美國[11](第110頁)。世界歷史表明國家權力並不一定能加速經濟的發展,但應當 承認,19世紀後30年的德國,國家利用統一的有利條件,利用來自人民復興國家的民族 意識,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促進了德國的現代化。
(四)德國的統一有助於教育、科技的發展,從精神上保證德國經濟現代化的快速進程
德國統一後,俾斯麥政府加強對教育的控制,頒布了一系列帝國教育法令。70年代完 成了近代教育革命,實行強制義務教育制。這使整個德意志民族的文化素養大為改善。 全德文盲率從1841年的9.3%,下降為1865年的5.25%、1881年的2.38%和1895年的0.33% 。在這個基礎上,調整了中等學校的體制,大力開展職業技術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建 立了一系列的科學研究機構。這所有的一切如果沒有國家的統一籌備是無法想像的。在 國家的大力建設下,德國的科研能力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科研的發展直接帶動了技術的 進步,而且德國人更善於把科研成果應用於生產、轉化為生產力。科技人員與工人之比 ,到1896年已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位。當代著名的經濟史學家卡洛•M•奇波拉對此 作了這樣的評論:「正是德國人在19世紀下半葉對科學的偏愛使德國工業比英國和美國 工業進展更快。」[12](第194頁)關於德國統一和重視科技教育同德國經濟現代化之間 的關系,在1904年德國鋼鐵廠職工聯合會慶祝大會上主持者不無自豪和自負的演說中得 到明示,他說,德國鋼鐵工業的輝煌發展可以「溯源於一種旺盛的事業心,在政治統一 後它鼓舞我們整個祖國……以不可抗拒的力量使我們的鋼鐵工業達到這樣一個階段,如 果不是政治分裂起了阻礙作用,……我們鋼鐵工業早就達到這個階段了」[13](P.468) 。<BR< p>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統一後的德國,在19世紀後半期,出現了歷史上最引人注目和 最令人驚異的經濟轉變。在大約30年時間內,德國經歷了英國用100多年才完成的工業 革命,將一個農業占統治地位的落後國家轉變為一個現代高效的工業技術國家。
德國的統一不僅大大促進了德國的經濟現代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德國的政治 現代化。德國的政治現代化始於1848年的資產階級革命。在這次革命中召開的全德國民 議會中誕生了形式上的德意志聯邦政府和制訂了德意志帝國憲法。1849年3月28日,德 意志帝國憲法獲得通過。該憲法是德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最民主的一部憲法, 它是德國資產階級按照自己的政治理想構建的新的國家嘗試。然而,由於當時德國還處 於四分五裂之中,資產階級力量又很弱小以及普魯士還不足以克服奧地利的阻礙,這部 憲法成了一紙空文。然而,在德國統一進程中誕生的這部憲法對德國的政治現代化影響 頗大,它是民主政體精神的「發源地」,為魏瑪共和國憲法所直接繼承。
德國的統一使新憲法的制定和推行成為可能。1871年4月16日,俾斯麥親自領導制訂的 帝國憲法,在新選出的德意志帝國議會上原樣通過。就本質而論,帝國憲法是俾斯麥的 傑作,他使1867年制定的北德聯邦憲法適用於整個德意志帝國。根據憲法,帝國的主權 屬於各邦的代表,由邦代表組成的聯邦議會是帝國最重要的機構,掌握國家權力。普魯 士國王是世襲的德意志帝國皇帝。在國際法上他代表這個新的國家,有權宣戰、媾和、 結盟、接受和委派大使。皇帝任命宰相和其他行政官員,也可免除他們的職務。皇帝還 有軍隊統率權,召集立法機構開會或宣布解散的權力,法律由皇帝簽署並頒布。皇帝以 下設帝國宰相,由普魯士首相兼任,具體負責領導帝國事務,然而他並不對議會負責, 只對皇帝負責。帝國議會是人民的代表機構,但實際權力很小。它沒有一個對它負責的 政府,所以有人說帝國議會只能發表「獨白」[14](P.176)。
和法蘭克福時期的憲法相反,俾斯麥的帝國憲法是君主立憲的聯邦制憲法,它謀求強 大的中央集權。基於該憲法原則建立起來的統一的德國依靠其強大的中央集權進一步鞏 固了統一,比一切小邦分裂主義的傾向都來得優越[8](第156頁),並為資產階級謀得了 巨大的國內外經濟利益。然而,這種在「自上而下」統一促成下的政治現代化深深地打 上了普魯士的印記。德國普魯士風格的君主立憲是由君主和容克掌握實權,直接行使統 治權,它同英國的君主立憲制有著重大的區別,成為近代具有廣泛影響的普魯士式君主 立憲制模式。德意志帝國是現代意義上的普魯士,即是「一個以議會形式粉飾門面、混 雜著封建殘余、已經受到資產階級影響、按官僚制度組織起來、並以警察來保衛的、軍 事專制制度的國家」[15](第23頁)。
不可否認,德國的統一和德國現代化之間的這種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關系在雙方的 實現過程中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德國的統一是德國現代化的產物,沒有德國的現代化就 沒有德國的統一;德國的統一一方面成為德國現代化的動因,另一方面又為德國的現代 化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成為現代化的強大助力。統一的現代化的德意志帝國終於於19世 紀後期威廉二世皇帝時代崛起於歐洲的心臟。然而歷史表明,德國的統一和德國的現代 化存在著自身的特點或者說自身無法克服的弊病。那麼,這種弊病可否在德國的統一和 德國現代化進程及兩者相互的關系和作用中找到根源?
筆者認為可以。其一,現代化促成的統一使德國在民族問題上留下了後遺症。德國的 統一是在容克貴族領導下的現代化強制力(更是經濟力)作用下實現的,然而這種容克可 以控制的強制力量,只能把奧地利排除在外,實現小德意志地區的統一。一方面,周邊 大國英、法、俄決不允許在歐洲的心臟出現一個南抵地中海、北達波羅的海的統一的德 國,而普魯士顯然沒有力量對抗這三個隨時可能結盟干涉的國家。另一方面,容克力量 有限,如果採取「大德意志方案」,那麼就意味著向哈布斯堡統治下的奧地利擴張,這 必然遭到波西米亞人的強烈反對,也會受到在奧地利處於統治地位的德意志人的反對。 即使普魯士將整個奧地利置於統治之下,容克本身的根基必然動搖。俾斯麥選擇了現實 可行的「小德意志方案」,統一了德國,然而不得不把奧地利的德意志人排除在外。這 就使以俾斯麥為代表的容克階級陷入了兩難境地:要麼因失去德意志民族統一旗幟象徵 而失去領導德意志的資格,要麼它突破「小德意志」界限,從而使容克無力控制局面。 為了證明容克統治的合理性,威廉二世高舉德國民族沙文主義的旗幟走上了侵略擴張的 道路。
其二,德國實現統一所依靠的力量和採取的方式使德意志民族主義深深地打上了普魯 士的烙印。統一以後,德國民族主義在普魯士封建的、軍國主義傳統的影響、滲透下惡 性發展,並隨著德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擴張力的急速膨脹而於19世紀末發展起新形 式的民族沙文主義。德國統治集團利用各種教育機構向國民灌輸民族沙文主義。1890年 12月,威廉二世發表演講,要求學校培養「年輕的德意志民族主義者」,並要求學校「 向社會民主主義作戰」[16](第315頁)。壟斷集團也積極製造輿論、籌建組織,宣揚民 族沙文主義。1882年建立的「德意志殖民協會」,1894年的「德意志東部邊疆協會」, 1898年的「德意志海軍協會」和1904年的「反社會民主黨帝國協會」等組織公開為德國 民族沙文主義搖旗吶喊。這種新形成的民族沙文主義與在德國統一後復活了的中世紀德 意志大統主義相結合,隨著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的推行和擴軍備戰而迅速膨脹起來 ,並為威廉時代的軍國主義政策提供意識形態的根據和自我辯護的理由,成為統治者推 行侵略擴張主義的動力。<
『伍』 德國是一個怎樣的國家作為一個歐盟國家很富有嗎對性的態度開不開放
德國在歐洲的經濟實力有目共睹,國民總產值歐洲第一,全世界第三。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以後,全世界經濟受到嚴重影響,其中歐洲國家受影響嚴重,許多經濟大國均出現了經濟倒退的現象。德國作為歐洲經濟第一強國,經濟不但沒有倒退反而增長了1.16%,之後在歐洲爆發的歐元危機,希臘、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家國庫空虛,經濟幾乎崩潰,失業率飆升政治動盪,是以德國為首的其他歐元區國家出資幫助扶持這幾個國家才勉強撐過了危機。其中德國給予以上國家的貸款數額最多,屬歐洲第一大債權國,包括俄羅斯、法國、英國、美國在內都與德國有債務關系。
德國的主體民族是日耳曼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享譽世界的優秀民族精神,嚴謹、認真、務實、開放是現代德國的標識,隨著奧迪、賓士、寶馬、大眾等全球名牌汽車在全世界的推廣,德國品質也給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德國人以軍工品質生產本國商品,不論什麼品牌一提到德國製造幾乎就是優質產品的代名詞。德國是全世界最早實行人口普查制度的國家,她的稅收也是全球聞名的。不得不提的是德國人的國民素質,德國是歐洲第一個實現全民普及教育的國家,對國民實行全民免費教育(小學到大學),全世界第一所現代大學-洪堡大學就誕生在德國,同時具有高等學歷的人口佔德國總人口的90%以上,就業率同樣在歐洲排行老大。
德國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小到螺絲、燈泡大到核電站、水電站德國均有能力自行製造。基於本國稅收制度的完善和高效率,德國擁有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國民福利待遇優厚,居世界前列。不得不提的是德國的國防工業,其在雄厚的工業體系基礎上發展了強大的國防工業,創造出世界上第一輛現代主戰坦克,第一部遠程預警雷達、第一艘用於軍事的飛艇、第一枚彈道導彈、巡航導彈、空對空導彈,第一架噴氣式戰斗機。其裝甲部隊在二戰初期歐洲戰場上所向披靡,無人能敵。盡管德國受二戰戰敗的影響沒有大力發展軍事,但是其強大的國防工業體系和科研實力不可小覷。今天德國在全球軍售市場上仍佔有相當的分量,其武器先進程度高,性能均衡,售後服務好,著名軍工企業有HK、萊茵金屬、克虜伯、毛瑟兵工廠等。其中以HK公司為代表的mp5系列沖鋒槍、G36槍族、G3突擊步槍等裝備包括美國、英國、法國、日本、澳大利亞、中國香港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毛瑟兵工廠的M1932型手槍更是在中國經受住了幾十年血與火的考驗,從北伐戰爭到抗美援朝戰場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是無數中國革命先烈信賴的好夥伴和隨身配槍。
關於性開放的問題,在德國所有從事性服務行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我國所謂的「賣淫」在德國是合法的而且有完善的法律法規對行業進行有效管理和保護。性服務業是僅次於工業、農業、金融業、IT業的第五大產業。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步伐,世界交流增多,這個行業在德國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進。
『陸』 金融危機是什麼意識
外部因素引起金融危機、金融危機國際傳染並非近年方才出現的現象。1873年,德國和奧地利經濟繁榮,吸引資本留在國內,對外信貸突然中止,導致美國傑·庫克公司經營困難;1890年,倫敦巴林兄弟投資銀行對阿根廷債權發生支付危機,加之當年10 月紐約發生金融危機,倫敦一系列企業倒閉,巴林銀行幾乎於當年11月份倒閉,只是在英格蘭銀行行長威廉·利德代爾牽頭組織的銀團擔保基金救助下方才得以倖免,但英國對南非、澳大利亞、美國和其他拉丁美洲國家的貸款因此事而銳減,致使上述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危機一直持續到1893年;1928年春,紐約股市開始繁榮,汲幹了本可投向德國、拉丁美洲的信貸源泉,導致上述國家和地區陷入經濟蕭條。中止發放海外信貸很可能加速海外經濟衰退,後者又會反過來對導致這一切的國家發生影響。20世紀 90年代,伴隨著國際游資的膨脹,國際貨幣、金融危機頻繁爆發,根據巴里·艾森格林和邁克爾·博多在2001年完成的一項研究,現在隨機挑出的一個國家爆發金融危機的概率都比1973年大1倍,國際貨幣、金融危機的傳染性也大大增強,往往爆發不久就如同傳染病一樣迅速從最早爆發危機的國家或地區蔓延到其他國家和地區。輿論界留下了許多描繪這一現象的詞彙:1994年墨西哥危機的「龍舌蘭酒效應」、「亞洲流感」、 「俄羅斯病毒」等等不一而足,而對貨幣、金融危機傳染機制的研究也迅速興起。由於多種危機傳染機制需要在資本項目和金融市場開放條件下才能實現,在很大程度上,我國依靠資本項目的適度管制和金融服務市場低開放度而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倖免於難,但時至今日,隨著我國經濟金融形勢的變化,盡管我國資本項目仍未完全開放,危機傳染的風險已經大大上升,震撼國際金融市場的美國次貸危機給我們敲響了警鍾,表明國際金融危機傳染機制出現了新特點。
廣義的貨幣、金融危機的國際傳染渠道可以劃分為非偶發性傳染渠道、偶發性傳染渠道兩大類,前者指在危機爆發前的穩定期和危機期都同樣存在的傳染渠道;後者指僅出現於危機爆發後的傳染渠道。由於第一類傳染渠道源於國家或地區間實際的經濟金融聯系,危機的傳染來自宏觀經濟基本面的變動,因此又稱為「真實聯系渠道」,或「基於基本面的傳染」,主要包括貿易聯系與競爭性貶值、政策調整、隨機總需求流動性沖擊等途徑。偶發性傳染與經濟基本面無關,僅僅是投資者或金融市場其他參與者行為(特別是非理性行為)的結果,因而又有「真正的傳染」、「純粹的傳染」之稱,主要包括內生流動性沖擊、多重均衡和喚醒效應、政治影響傳染等途徑。但這些傳染機制往往是建立在貿易聯系和「中心」國家對「邊緣」 國家投資的基礎之上,是因為來自發達國家的機構投資者紛紛棄新興市場資產而追逐母國優質資產所致。而就此次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的影響而言,貿易聯系與外國對華投資機制的作用可能並不十分關鍵,反而是中國對外投資和中國企業海外上市可能成為最主要的危機傳染途徑,而且這樣的危機傳染途徑的重要性還會日趨提升
未來兩年將出現世界性金融危機
次貸危機導致發達國家金融機構必須重新估計風險、分配資產,未來兩年,發達國家資金將紛紛逆轉回涌,加強當地金融機構的穩定度。由此將導致新興市場國家的證券市場價格大幅縮水、本幣貶值、投資規模下降、經濟增長放緩甚至衰退,其中最為脆弱的是波羅的海三國和印度。新的金融危機將為中國經濟增長帶來壓力,但中國資金也面臨「走出去」抄底整合並購相應企業的好時機。
世界范圍金融危機的烏雲正在聚集,未來兩年內,全世界將出現一次新型的金融危機。這一金融危機的最大受害者將是一些新興市場國家,這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挑戰和新的機遇。
資金流動逆轉將導致新興市場國家金融危機
為什麼未來世界將出現新型的金融危機呢?這要從發達經濟體與新興市場經濟體過去近十年來金融業發展的基本格局談起。
以美國和英國為代表的發達經濟體,在過去近十年 ,受益於全球化的大趨勢,經濟不斷繁榮,但這種繁榮的基礎其實比較脆弱。這些經濟體自身的儲蓄相對不足,消費不斷增長,經濟的金融化趨勢不斷加強,其集中的表現就是家庭利用已有的金融資產,尤其是房地產為抵押,向銀行借款來支持其日益高漲的消費。這一格局發展的必然結果就是消費信貸鏈的破裂,集中的表現就是美國的次級房貸危機。次級房貸危機導致美國的金融機構必須重新估計金融風險的成本,也使這些金融機構必須重新分配自己的資產,以降低風險。
反過來看,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在過去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吸引了大量發達國家的資金,以墨西哥、俄羅斯、印度、巴西等國為例,其證券市場上一半以上的資金來自於國外。日益高漲的海外資金不僅推動了本地資產價格的高漲,也推動了本地經濟的繁榮,同時也帶來了本地貨幣實際匯率的不斷升值。這一系列過程為這些經濟體發生金融危機埋下了種子,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兩個地區:一是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立陶宛和拉脫維亞,不僅經常賬戶出現了佔GDP 10%以上的赤字,同時財政赤字也日益加劇,國內價格上漲的趨勢愈演愈烈,而且,這些國家還實行了與歐元掛鉤的聯系匯率制度,這無疑是寫下了導致金融危機最佳的化學反應公式。
另一個非常脆弱的經濟體,就是印度。雖然印度經濟在過去3年內保持了年均8%以上的增長率,但是其宏觀經濟的情況不容樂觀:長期以來,印度的經常賬戶處於赤字狀態,證券市場一半以上的資金來自於海外,通貨膨脹率不斷上升,中央政府也是長期處於赤字狀態。
綜合考慮發達國家以及新興市場國家的一些經濟情況,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在未來兩年之內,世界經濟很可能發生資金流動逆轉的情形,那就是幾年前從發達經濟體爭先恐後湧入新興市場國家、追求高風險高回報的資金,在發達國家重估風險的情況下,紛紛逆轉涌回發達國家,加強發達國家金融機構的穩定度。這種趨勢的形成無疑會對發展中國家帶來直接的影響,並最終導致新興市場國家金融危機的形成。
新金融危機與亞洲金融危機的差異
這種金融危機同十年前發生的亞洲金融危機可能形式不同。十年前發生的亞洲金融危機,主要形式是國際收支的危機,那時亞洲出現了大量到期的外債需要償還,同時國際金融炒家紛紛擠兌,造成了這些國家外匯儲備不足,以至於不得不讓本幣大幅度貶值。新一輪金融危機的形式不見得以國際收支的短缺為標志,因為今天許多新興市場國家的外匯儲備量是比較高的,同時由於吸取了亞洲金融危機的教訓,這些國家並沒有大規模舉債,只是通過證券市場吸引了大量外資,但是,這並不等於說新興市場國家不面臨著金融危機,這種金融危機的形式是以大量的資金倒流從而導致本國證券市場價格大幅度縮水、本幣貶值,從而導致本地投資規模下降、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甚至於衰退為表象的,這和幾年前這些新興市場國家經濟高漲、資產價格泡沫化恰好形成了一個逆反的鏡面圖像。這一新型金融危機的導火索很可能是波羅的楚游,從波羅的海三國可能傳導至東歐各國,再傳到南亞包括印度,之後再進一步傳到其他一些新興市場國家。
資金流動不能盲目放開,財政政策須保留一定的靈活性
一旦這樣的金融危機發生,中國經濟面臨著怎麼的挑戰呢?可能的情況是,一部分外資的表現也會如在其他新興市場經濟國家那樣紛紛出逃,對於中國的國際收支會產生一定的沖擊,給中國經濟帶來一定的通貨緊縮的壓力,但對於目前高速運轉(事實上是過快運轉)的中國經濟並不是壞事。而且,這一資金倒流的情況也會使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有所緩解。但是不容否認,這種資金倒流會對國內的投資規模產生一定的沖擊,會在相當程度上導致中國經濟增長率的下降。另外,由於許多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長率的下滑,也會間接通過對中國產品需求的下降,影響中國經濟的增長,這些都是這一新型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沖擊。
我們必須看到,這一新興金融危機的到來對中國也蘊藏著巨大的「商機」。在這一輪金融危機發生的時候,很多新興市場的資產價格將大幅度縮水,這將是中國資金出國投向這些國家的絕好時機,這也是中國企業「走出去」、整合並購相應企業的最好時機。為此,中國經濟界需要做好資金上和項目研究方面的准備。從宏觀層面上講,宏觀經濟政策必須考慮到這一輪新型金融危機發生的可能性,在資金流動問題上必須穩扎穩打,不能盲目放開,要考慮到大量資金出走的可能性和由此帶來的壓力。當一輪金融危機發生的時候,楚游的經濟增長率必然會出現下滑,我們的財政政策必須保留一定的靈活度,在繼續實行當前穩健財政政策的前提下,必須做好項目上和資金上的准備,一旦新一輪金融危機在周邊國家發生,中國就可以轉向積極的財政政策,找到一些有資金保障和社會效益的投資項目。
總之,新一輪金融危機的風險已經來臨,全速前進的中國巨輪必須考慮到金融風暴可能帶來的沖擊,把握機遇,化解風險,我們的經濟發展航程將會前途光明。
·原因
1997年7月2日,亞洲金融風暴席捲泰國,泰銖貶值。不久,這場風暴掃過了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和韓國等地。打破了亞洲經濟急速發展的景象。亞洲一些經濟大國的經濟開始蕭條,一些國家的政局也開始混亂。
那麼,亞洲金融風暴爆發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在觀看了關於亞洲金融風暴的一系列報道和自己的研究之後,我找到如下幾方面的原因:
1.喬治·索羅斯的個人及一個支持他的資本主義集團的因素;
2.美國經濟利益和政策的影響;
3.亞洲國家的經濟形態導致。
一:喬治·索羅斯的個人及一個支持他的資本主義集團的因素:
「金融大鱷」「一隻假寐的老狼」是對這個金融怪才的稱謂。他曾說過,「在金融運作方面,說不上有道德還是無道德,這只是一種操作。金融市場是不屬於道德范疇的,它不是不道德的,道德根本不存在於這里,因為它有自己的游戲規則。我是金融市場的參與者,我會按照已定的規則來玩這個游戲,我不會違反這些規則,所以我不覺得內疚或要負責任。從亞洲金融風暴這個事情來講,我是否炒作對金融事件的發生不會起任何作用。我不炒作它照樣會發生。我並不覺得炒外幣、投機有什麼不道德。另一方面我遵守運作規則。我尊重那些規則,關心這些規則。作為一個有道德和關心它們的人,我希望確保這些規則,是有利於建立一個良好的社會的,所以我主張改變某些規則。我認為一些規則需要改進。如果改進和改良影響到我自己的利益,我還是會支持它,因為需要改良的這個規則也許正是事件發生的原因。」
眾所周知,索羅斯對泰銖的炒作是亞洲金融風暴的導火線。他是一個絕對有實力,有能力的金融家,然而通過玩弄亞洲國家政權,來達到他獲得巨額資本的目的顯然是卑劣的。
二:美國經濟利益和政策的影響:
1949年,新中國成立預示者社會主義陣營的建立。美國,作為資本主義頭號強國,有了危機感。他通過強大的經濟後盾在亞太地區建立起一個資本主義的統一戰線:韓國,日本,台灣直至東南亞,都成為美國的經濟附庸。這給亞洲一些國家飛速發展帶來了經濟支持。七十年代,東南亞一些國家的經濟迅猛發展。
但是,1991年,蘇聯解體標志著社會主義陣營的瓦解。美國當然不允許亞洲經濟繼續如此發展,於是,他開始收回他的經濟損失。對於索羅斯的行為,他是縱容的。
三:亞洲國家的經濟形態導致:
新馬太日韓等國都為外向型經濟的國家。他們對世界市場的依附很大。亞洲經濟的動搖難免會出現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狀況。以泰國為例,泰銖在國際市場上是否要買賣不由政府來主宰,而他本身並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量,面對金融家的炒作,該國經濟不堪一擊。而經濟決定政治,所以,泰國政局也就動盪了。
·啟示
(1)一個國家經濟的開放程度,是建立在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穩定的政權基礎上的,只有經濟實力雄厚,政權穩固才能談及真正的發展經濟。
(2)一個經濟學家,只有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才能促進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否則,他將不是一個真正的經濟學家,並對經濟發展起阻礙作用。
(3)只有提高綜合國力,才能使一個國家立於不敗之地。
『柒』 經濟危機給德國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
歐洲是介於美國和日本之間的經濟體,沒有美國好,但比日本的可用資源多。歐洲的崩潰將加大美國的負擔,從而加快這一世界經濟大崩潰過程。德國如果實施改革工會等措施以減少成本,雖一時有效,但是無法使經濟最終復甦。如果通過減少成本來獲得世界經濟競爭的優勢,那隻是把一國的問題拋給了另一國,於世界經濟無補。
鳳凰衛視8月4日消息:近期公布的德國7月Ifo商業景氣指數連續第三個月呈上升勢頭,似乎增加了人們對德國疲軟經濟的復甦希望。Ifo商業景氣指數是歐元區經濟增長指標中最受市場關注的一個指數。Ifo指數上漲之前,7月早些時候公布的另一個經濟增長指標———歐洲經濟研究中心(ZEW)的月度預期指標已經出現大幅攀升。兩大指數先後上漲,讓德國政府備受鼓舞。但是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德國央行(Bundesbank)在內的眾多經濟學家們對德國經濟復甦不抱太多希望。
萊茵資本主義滑向日本式泥潭
「德國正面臨經濟危機。」這是德國最著名的研究機構———德國經濟研究所(DIW)發出的警告。據中國經營報特約撰稿程忠良援引該機構預測:德國這個歐元區最大的經濟體今年將發生輕微衰退,2004年的增長率也將令人失望。德國經濟研究所警告說,德國目前面臨的「最大危險」是通縮,物價水平持續下滑,導致需求低迷,增長受阻。
倡導政府與企業緊密合作的萊茵資本主義(Rhinelandcapitalism)正在緩慢瓦解。日本的現狀可能是對德國的萊茵資本主義模式的未來的最佳註解。
過去10年德國的年均增長率僅為1.3%(比日本年均1%的增長率好不了多少),這在歐洲是最低的。一位德國企業家表示:「20世紀的70、80年代,德國堪稱世界的楷模。現在我們不斷被人指為世界病夫、歐洲病夫。」
德國人在經濟徘徊了10年後開始懷疑,這種經濟不振是否會長期持續。衰退何以能夠長期被人們所忽視?因為衰退時常被一些短暫的復甦、全球性沖突或那些誇張又未能兌現的政治許諾所掩蓋。同時,還發展了其他一些經濟不振的解釋———技術鴻溝、股市泡沫、其他經濟體衰退的影響。德國的高級經濟智囊機構———「五賢哲委員會」前主席榮格·道吉斯(JürgenDonges)表示:「政府總是企圖在其他地方找借口。」
衰退已經窒息了德國絕大多數關鍵的機構和行業。20世紀60年代,德國是世界上第一大葯品生產商,現在,發明了阿司匹林的德國醫葯企業竟然無一能進入世界醫葯行業的15強。法蘭克福的銀行曾被視為穩定的堡壘,而如今,法蘭克福將來保住主要金融中心的地位都成問題。
2002年,德國的DAX30股票指數是發達國家中表現最差的,企業破產案不斷增加。如果德國經濟長期衰退僅僅傷害的是8250萬德國的福祉倒也罷了。但是,作為歐洲最富強的國家,德國還是歐元的基石,德國經濟的衰退將輻射到整個歐洲大陸。
盡管施羅德人氣頗高,但他未重振德國的繁榮,從而帶來了這樣的疑問:如果德國不能成為歐洲經濟增長和政策的發動機,歐洲將變成什麼樣?一些德國人已經在談論德國的式微,道吉斯表示,10年前,我們在談論英國病;10或20年後,我們可能談的是德國病。如果這樣,德國將面臨產業資本和人才流向海外的尷尬。而歐洲邊緣的國家———愛爾蘭、芬蘭、英國、西班牙和中歐將擔負起歐洲經濟增長動力的責任,並改變歐盟的外交政策。
盡管德國的稅率依舊很高,經濟增長緩慢、僱傭體制僵化,德國和法國將繼續是歐洲難以改變的核心,但不斷升溫的反美主義可能使外交政策引入歧途。而美國的決策者可能不理會這些,繼續與他們合作。
不計一切代價追求穩定德國經濟復興之路漫長
其實,德國曾經研究了過去20年的經驗教訓,改革人士認為德國如果要保持自己的勢力和影響的話,就必須具有更大的靈活性。
那又是什麼阻礙了改革呢?簡而言之,就是不計一切代價追求穩定。歷史上,德國就一直拒絕變革;而從施羅德到地方政客,他們都盡力避免沖突與對撞,尤其是與勞工。在1月份的預算危機中,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工人發出罷工威脅後屈服了,有影響的保守派政治家就支持對勞工妥協。厭惡變革的心態也蔓延到工廠。企業必須與雇員談判才能決定是否引進一台新機器,所以企業主都渴求放寬限制。INA控股公司的總裁吉爾金(Jürgen)表示,如果我們在斯洛維尼亞投資就不會受到這些約束。
一些體制性的障礙使德國難以控制開支、恢復經濟,最突出就是自1950年就沒有修改過的保護就業的法律。由於社會民主黨與工會結盟,即使是基督教民主聯盟這樣的政黨都不敢輕言與工會對抗。這導致企業不願意僱人。由於擔心各種失業補貼,一些企業甚至不敢開除最差的雇員,轉而讓優秀員工離崗。目前德國的失業率已達11%以上,這是非常危險的。
德國正在陷入一種「豐田—索尼」模式:大企業、低增長。過去10年,德國的出口穩步增加而國內消費萎縮。與此同時,德國的地下經濟開始發展起來。非法勞工和地下經濟活動在德國GDP的比例已經從1995年的13.9%上升到現在的16%。據統計,2001年德國有3630億美元的經濟活動沒有納稅。
合並東德實現統一的經濟後果開始讓德國付出代價。兩德統一可能耗資7000億美元,而且至今還在吞噬德國每年GDP的4%。兩國貨幣兌換時,對東德貨幣估價高出了四倍,過多地投資於東部建設、對西部工人徵收重稅以支付東部,這也是為什麼德國在1990年以後,成為僅次於比利時的非工資成本最高的國家。德國真正在經濟上實現統一估計要到2020年,而重建遠未完成。
另一改革的障礙是德國人仍然覺得自己很富有,社會福利體系使大多數人生活無憂,真正在貧困線以下的德國人不足2%,他們缺乏改革的動力。
德國衰落將改變歐洲政治版圖
到目前為止,我們還不能說德國的社會機制在崩潰,德國工業各部門也並非全面衰退。一些德國政治家也意識到危機的嚴重性。2月2日的選舉給施羅德及社會民主黨一個刺激,隨後施羅德宣布將與在野黨合作,加快改革步伐。但東部一位州級官員認為,施羅德政府沒有勇氣推行根本性的改革。如果聯邦政府表現出改革的意願,各州的改革熱情可能被喚醒。尤其是東部地區可能成為改革的試驗場,一些州已經開始裁減公務員、僱用非工會員工以挑戰工會。企業家要求更多的變革,如調減個人和企業所得稅等。
戰後德國的經濟奇跡使人們忽視了這種問題,德國一度在外匯問題上堅持《穩定與增長公約》,要求加入歐元區的國家實行嚴格的財政政策。但現在,德國本身的預算赤字產生的不穩定,將使歐洲的經濟協調陷於混亂。
如果德國不能實現強勁增長,歐洲就可能出現兩種速度。歐洲中央銀行也不可能繼續降低利率刺激德國經濟復甦,因為愛爾蘭、芬蘭等小國已經出現經濟過熱。如果德國不能平衡預算赤字,歐元的強勢地位也將受到削弱。
歐盟締造者的設想中要的不是一個孱弱的德國,如果德國不能實現復甦,就無法與中國和其他低成本出口國競爭。在國際問題上,德國如果立場不鮮明,就有可能失去世界性的影響力。在反恐戰役中,德國不是一個可以指望的盟國。
對德國而言,一個最有可能的結果是沒有發生什麼實質性的變化。一個富足、成熟的國家如果趨向內斂,它就失去在世界事務中至關重要的地位。德國如果不能振作起來並找到一條復興之路,就可能滑向無足輕重的境地。
『捌』 德國統一為什麼會引起歐洲利率上升
樓上說得太長,也不知道說什麼,很明顯就是從其他地方粘貼過來的,
那我簡單說一下吧
由於兩德的統一,由於東德落後,經濟陷入崩潰邊緣,為了穩定東德的經濟,就需要西德增加財政支出來補助東德,但財政的大幅度增加會使德國的通貨膨脹壓力加大(因為政府的財政支出會導致貨幣供給增多,而貨幣供給的增多是通貨膨脹的根源),這就要求德國提高利率,以降低通貨膨脹的壓力
但這會造成一個問題,那就是,德國提高利率,而歐洲其他國家沒有提高,就會使德國的利率比歐洲其他國家高,這樣,投機資本就會把本國的資本轉移到德國去套利,造成本國資本大量外流,於是,其他歐洲國家也被迫抬高利率以使和德國的利差平衡。
不知道我說得夠清楚沒有
『玖』 為什麼德國要殺害猶太人
反猶有深刻的歷史原因
在西方文化中,自古存在著一種排猶的情緒,猶太人被說成是:出賣耶穌的人、投機商人、不潔的人。猶太人是分布於西亞巴勒斯坦地區的游牧民族,原為古代閃族的一支,曾 建立古以色列國及猶太王國,後為羅馬帝國所滅。由於不甘被奴役,數十萬人民慘遭殺害,其餘人口則被迫離開家園,四處遷徙,散居世界各地。
在中世紀的西歐,土地被人們視為最珍貴的財富,商業則是人們鄙視的行業。猶太人沒有自己的國家和土地,到處遷徙,只能靠經商維持生計。他們遷到西歐後,遭到當地封建主的歧視。
宗教感情演化成普遍心態
猶太人在西歐遭到仇視還有宗教上的原因。基督教經典《聖經》之一的《舊約全書》,原是猶太教的經典,兩教之間有著密切的歷史淵源。基督教教義認為,耶穌的12門徒之一猶大出賣了耶穌,是猶太人將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這就造成基督徒在情感上仇視猶太人。
在歐洲,尤以德國的反猶情緒最為嚴重。德意志民族和猶太民族都有很強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猶太人自稱「上帝的選民」,而德國人則領導了歐洲長達數世紀,德意志國王建立的「神聖羅馬帝國」(962—1806年)的歷代皇帝成了整個基督教世界的世俗元首。在普遍信仰基督耶穌、反猶的大環境下,德國統治者認為自己肩負著領導歐洲各君主國反對猶太教的任務。這種宗教感情的社會化,又逐漸衍化成一種普遍厭惡猶太人的社會心態,從中世紀到近代,一直在德國惡性蔓延。
公元13至15世紀,德國經濟經歷了一個巨大的發展階段,但德國新興資產階級同那些經商致富的新興的猶太人資本家產生了利益沖突,厄運再次降臨到猶太人的頭上。現實利益的沖突加上宗教信仰的差異,迫使大批猶太人被趕往東歐及美洲各國。這種反對猶太人的意識,在德國一直「遺傳」到現代。
政治目的引發大屠殺
19世紀中葉,德國的反猶開始有了明確的政治目的。德國的政客們發現,面對當時的經濟衰退,把猶太人定為罪魁禍首可以有效地消弭反對政權的聲浪。當時在德國內部,民族主義思潮盛行,原有的宗教情緒在現實利益沖突的激化下,使人們本來已有的反猶情緒更加激烈,從而加劇了對猶太人的仇視。
一次大戰後,德國成為戰敗國。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世界經濟危機中,德國受到嚴重打擊,國力漸衰。深刻的經濟危機不僅激化了國內的階級矛盾,而且刺激了壟斷資產階級對外擴張的野心。「德意志民族必須從掠奪的土地和生產空間中尋找出路」,希特勒的這一爭霸世界的主張,得到了德國壟斷資產階級的擁護和支持。然而,實施建立一個德意志民族的日耳曼帝國的罪惡計劃需要巨額資金提供財力保證。在國力衰落的情況下,希特勒把手伸向富有的猶太人就成為必然。
以希特勒為首的納粹黨打著當時在德國流行的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塊招牌,宣揚德意志民族是優秀民族,把猶太民族視為劣等民族。為了蠱惑人心,欺騙德國廣大民眾,希特勒對這種種族歧視理論從兩個方面進行了周密的包裝。一是按照他自己的社會邏輯,斷章取義地摘取前人論述人口問題中的某些詞句,拼湊成一個種族優劣的理論,為把猶太人打入劣等人種製造理論依據。二是利用早就深植於德國人民心中的反猶意識和宗教情結,大肆鼓吹「猶太瘟疫」的謬論。希特勒將此理論蓄意「嫁接」後,它就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種族歧視了。希特勒利用歷史上宗教的因素,為其滅絕猶太人創設了廣泛的社會基礎,使這一理論更加具有煽動性。納粹黨還利用當時德國群眾痛恨《凡爾賽和約》的心理,煽動復仇主義情緒,並把這種情緒轉移到猶太人身上。正因為如此,希特勒一上台,便順利推行了一整套瘋狂的反猶滅猶政策,造成人類歷史上一個民族屠殺另一個民族的罕見浩劫。
正如一些歷史學家指出的,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的罪行,是「德國虛偽的政治家為其侵略戰爭對民眾進行系統的政治愚弄和教化的結果」。
『拾』 德國為什麼那麼強大
納粹黨則反其道而行之:基本上不和別人爭辯理論的它,此時幾乎被建成了一個大公司,黨員們無不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德意志人民生產自救的活動中去:有搞市場情報的,有搞推銷的,有搞組織的,有搞運輸的,有搞培訓的,有搞財會的,對窮人們有求必應,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照顧、體貼他們,簡直和宗~教組織或紅十字會一樣。不管什麼人,只要一加入他們的行列,便能保證天天吃飽肚皮,從此不再失業。工人們不領工資-反正此時馬克的價值同廢紙一樣-而是領大鍋飯和一些實物補貼,比如衣服、工具之類,還負責介紹福利住宅。 對勞苦大眾來說,這是多麼大的一個刺激啊!負責發放大鍋飯的納粹黨員一邊往窮人們的碗里倒土豆、麵包和副食,一邊淳淳善誘地對他們說:「您瞅,咱們這國家披山帶河,沃野千里,要物資有物資,要科技有科技,年年得諾貝爾獎,物理、化學、醫學,照單全收過。可說起這經濟,咱就能搞成現在這樣子呢?還不是因為當權的都被帝國主義收買了,什麼正經事都不幹,整天就知道貪~污腐~敗,禍國殃民?您再瞅,街上的那些警察,就知道在咱老百姓面前神氣活現的,其實個個不都是賣~國賊的小**嗎?這些混帳王八蛋全都是德國人民的公敵!啥時候咱們希特勒主席上台了,啥時候咱們這苦日子才能有盼頭哇!」 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在成千上萬工農群眾對他們的再生父母-納粹黨感激不盡的淚水中,1932年德國總理大選的勝負就已經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