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法國人把德國人稱作阿拉曼尼人,那在德語里法國人怎麼拼啊
--------------------------------------------------------
法、西、意、葡等國都稱德國人為阿拉曼尼人 ,
翻譯成中文的諧音就是 「日爾曼人(民族)」。
德語中的法國是「Frankreich」,中文譯為「法蘭西」。
-------------------------------------------------------------
『貳』 德國人名字有一大串,如何稱呼他
比方打的有誤,那一大長串都屬於「名」,單個查詢的話Joachim,Sigismund,Albrecht,Klaus,Arved,Detlev每一個都是男性德語常用名,如中文的 建國,子軒,鵬澤。這個人的姓是Peiper。所以如果是正常打交道的話,就只用稱呼他的第一個名和姓氏就可以了,Mr Joachim Peiper。
『叄』 德意志是誰第一個叫的,國人,還是懂中文的德國人
首先,德意志一詞來自音譯德語"Deutsch"(意:德語,德國人,詞性N,即用中性定冠詞das),Deutsch這個詞的詞源頗有爭論.一種是來源於古日耳曼語Diot(意:同胞,名族),一種是來自對條頓人的拉丁語稱謂:Teutus(條頓人),但無論哪種,都經過了發音與語意的變遷.Diot這個詞除古籍外今天已經喪失,但關於條頓人今天依然有考古甚至現實證據,今天在魯爾區的西北方向,依然還存在著一個叫"Teutoburg Wald"(德語意思:條頓森林)的地方.
然後,我來說Germany,German的來源,事實上,這個詞倒相當古老,原來指日耳曼區域(下面有更詳細說明),拉丁語,斯拉夫語內幾乎都有類似Germania的書寫記錄,後來對這一地區的生活的野蠻人(古羅馬文明的一種比較,當地人一生只洗兩次澡,分別為出生與死亡,滿身臭氣卻兇猛好戰,一頭金發卻又衣衫襤褸)就用了German類似的詞彙,即我們所知道的"日耳曼人"這個稱謂,當時也是野蠻低級兇殘的代稱.
德意志這個詞事實是上語意並不是固定的,而隨著部落遷徙,部落戰爭甚至王朝征服戰爭而發生了多次改變,與Germany這個詞源聯系,我羅列幾個重要時期:
1.Germany區域種族的產生與部族的分化.
事實上,原來所指的日耳曼區域就是古羅馬以北以游牧為生的諸多部族,他們主要包括塞耳提克人(留存於斯坎迪納維亞,部分後來遷居並占據大不列顛北愛爾蘭及冰島,直到羅馬統治才逐漸衰弱),歌特人(西歌特與東歌特後來分化,並且連手滅亡了西羅馬帝國,部分留存東歐),汪達爾人(後經多次戰亂,尤其在匈奴西侵後,更是定居在北撒哈拉一帶),羅斯人(後從斯堪迪那維亞半島東遷南遷,與東斯拉夫人混居後形成今天的俄羅斯人),薩克森人(擊潰大不列顛及愛爾蘭羅馬統治者後,與當地人混居,形成了今天英美白人主體的央格魯撒克遜人,另大部遺留今德國區域,查理帝國,神聖日耳曼等國家上日耳曼區域的主體),低地人(即今天的荷蘭人以及部分比利時人),還有一些小部族,比如法爾肯人,弗來盟人等等
早期的Deutsch特指高地德國人,所謂高地也並不十分准確,它當時包括北到北海,波羅的海;南到阿爾卑斯山脈,西到萊茵河曲,東到波蘭平原的廣大區域.在歷史上,今天部分的瑞士人,波蘭人,丹麥人,比利時人,以及全部的盧森堡人,奧地利人及德國人都是Deutsch!這點也很有意思,低地日爾曼人卻要比高地人更早確立他們的名稱,荷蘭稱做Netherland(即低地國家),荷蘭人稱做Dutch(是不是看起來和Deutsch很象?他們的血緣與Deutsch很近!)
2.Deutsch正統地位的爭奪
自從查理帝國分裂以後,事實上Deutsch區域內一直處於分裂狀態,即使在神聖羅馬帝國內也是,皇帝擁有宗主權,但是對王國卻絲毫沒有統御的權力,以至這個帝國有300多個國家分別代行統治著.一直到拿破崙向東發動戰爭時,Deutsch區域內的國家才逐漸走向統一,後期形成了幾個主要大的國家或者公國,比如普魯士,薩克森,巴伐利亞(取自拉丁語,即拜恩),符騰堡,以及享有神聖羅馬繼承權的奧地利.此後普魯士經過一系列的兼並與征伐,實力逐漸增強,借道薩克森等與奧地利進行一場王朝戰爭,這也就是普奧戰爭,這場戰爭普魯士取得了勝利,從而也取消了當時彌漫著的泛日爾曼精神,更奠定了德國的統一,這也就是德國歷史上的第二帝國(第一帝國為提到的神聖羅馬帝國),威廉一世(Wilhelm der I.)登基.從此這個國家可以自稱為Deutschland,並且把奧地利排斥在外.經過一系列的普丹(對丹麥),普法(對法國)的戰爭,德國更是鞏固了他(德語不象大多語言,稱祖國為Mothercountry,而是Vaterland:父國)在歐洲社會的地位.
3.第三帝國(納粹德國)時期,Deutsch語意再次擴大
納粹德國曾一度」和平」佔領奧地利時期,奧地利一詞在官方文件中只是以奧地利省出現,也就是說,奧地利人也是德國人(希特勒本身就是奧地利人),因此包括佔領區域內,只要是德國國籍的人,都是Deutsch,即使當時決大多數仍用國家舊稱.
這基本是一個很粗略的關於German與Deutsch,Germany與Deutschland的詞義變遷的介紹,今天兩者語意已基本統一,但是在研究人種與語言學時,奧地利人與盧森堡人甚至操持母語為德語的瑞士人,比利時人,丹麥人,捷克人等也都是Deutsch,但這些人不屬於Deutschland而已.
事實上,任何歷史地理名詞的語意變遷,都透露著一些歷史地理信息,比如中國與中國人意思也不斷變化著,歐洲國家大多稱中國為China(或類似),意思來源就是瓷器或者來自最早接觸的Qinos(古羅馬語,秦國),而俄羅斯人發音卻類似」契丹」(他們誤把契丹人當漢人,契丹國為中國了).中國這個詞古意也不過是指中原地區而已,與今天大有不同,中國人自然也有大的語意變遷,甚至把已經不是中國人(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的華僑華裔也包括了,這全是某個歷史瞬間而已.
『肆』 德國姓名結構
德國人的姓名結構排列次序為名在前,姓在後。例如Konrad Adenauer (康拉德·阿登納),第一個詞為名,第二個詞為姓。
德國人的姓的形成,有的是沿用古日耳曼語中的名字和《聖經》中的名字作姓;有的源於地區,例如Bayer(拜爾)、Schwab(施瓦布);如Winzer(種葡萄的人)、Goldschmidt(金匠)、Klein(矮子)Schwarz(黑人)等。
一般稱呼時多稱呼姓,所以都稱「貝多芬」,就像中國也是常稱「小張、大李」一樣,直呼其名是不禮貌的。至於中間的「凡」是貴族出身的標志,德國人往往在姓之前加一個「馮」(或譯「封」)(Von),這是其貴族出身的特殊標志。
(4)古人是怎麼稱呼德國人擴展閱讀:
德國採用同名同譯、同姓同譯的原則,譯名力求規范統一。例如「Gobbels」、「Bismarck」分別譯「戈培爾」、「俾斯麥。對於一些西方國家通用的姓名,如「Wilhelm」,「Jo-hann」,雖然書寫上有差異,仍按習慣分別譯「威廉」、「約翰」。
母系社會結束以後的德國古代,長時間的習慣是妻從夫姓,子承父姓。這段期間也有些女子,婚後仍保留娘家姓,或者再加上夫姓,以這種復姓作為自己的姓。德國人的姓氏分單姓和復姓。單姓是由一個片語成。復姓由兩個片語成,組成部分之間用「-」連接。
『伍』 對德國人稱呼是叫姓還是名
對德國人稱呼「名」。在德語中,人們往往用人稱代詞「您」以及姓氏之後加「先生」或「女士」作為尊稱。在親戚、朋友和年輕人之間更多的是用「你」或直呼其名。小輩對長輩也直呼其名,這是一種親呢的表示而非不尊敬。
德國人的姓名與大部分歐美人的姓名一樣,是以名—姓為序排列的,名在前,姓在後。比如海涅•海因里希,其海涅是名,海因里希是姓。
愛旅遊:德國人旅遊開支世界之最。 據德國媒體報道2011年德國人以總計600多億歐元的旅遊支出,繼續保持世界旅遊冠軍的頭銜,達到了創記錄的607億歐元。
德國人最喜歡前往的國外目的地是西班牙、奧地利和瑞士。德國本身也是一個旅遊目的國,在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十個旅遊目的國之中,德國位於英國之後,馬來西亞之前排名第八。
愛讀書::德國書業協會2014年發布的數據顯示,60%的受訪者表示,前12個月內購買過書籍,其中87%的人買書3本以上。另外,德國人2013年休閑時間最愛乾的事情中,讀書看報的排名高於逛街下館子。銷售最多的聖誕禮物排名第一的是圖書。
愛鑽研:英國北愛爾蘭阿爾斯特大學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顯示,德國人平均智商107 居歐洲之首。 至2014年底,德國共89人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與諾貝爾經濟學獎,僅次於美國,英國位列第三。
德國還是一個非常注重教育的國家,早在1989年,教育經費就已佔國內生產總值的7%。10多年來,教育經費的增長超出經濟增長速度的3~4倍。
『陸』 古代歐洲各個國家(部落)的名稱。如:拜占庭,維京,條頓,哥特,日耳曼等。。幫我羅列一個古今地方對照
拜占庭
拜占庭帝國是東羅馬帝國,已經滅亡。
拜占庭城市是古希臘的移民城市,公元前660年為希臘人所建。後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大帝重建並擴建了拜占庭,並於公元330年宣布遷都拜占庭,改名為君士坦丁堡,意謂「君士坦丁之城」。別稱「新羅馬」。現在則指伊斯坦布爾金角灣與馬爾馬拉海之間的地區。
維京
維京人是諾爾斯人的一支 (斯堪的那維亞人),他們是從公元8世紀到11世紀侵擾並殖民歐洲沿海和英國島嶼的探險家,武士,商人和海盜。
可以理解為現在的芬蘭-瑞典地區。
條頓
條頓人是古代日耳曼人中的一個分支,公元前4世紀時大致分布在易北河下游的沿海地帶,後來逐步和日耳曼其他部落融合。後世常以條頓人泛指日耳曼人及其後裔,或是直接以此稱呼德國人。
哥特
哥特人是日耳曼部落的人,從公元第一世紀開始,居住在多瑙河的邊界地區。
在公元第六世紀的後期,當義大利被新來的蠻族倫巴底人入侵後,東哥特人就被消滅,倖免於難者崩散為小群體。
西哥特人在西班牙的王國就維持得比較久。711年,新的威脅來自南方。伊斯蘭教的軍隊從北非渡海而來,僅用了四年的時間就把最後一個哥特王國消滅。
這個詞現在是一種文化:1、哥特式建築的(12至16世紀流行於西歐的建築風格,以尖拱﹑ 拱頂﹑ 細長柱等為特點);2、哥特派的,哥特風格的(18世紀的一種文學風格,通常描述有神秘或恐怖氣氛的愛情故事).
日耳曼
公元1世紀至3世紀,各日耳曼人部落開始結成聯盟。
北日耳曼人
北日耳曼人是斯堪的納維亞的日耳曼人。他們後來演化為丹麥人、瑞典人、挪威人和冰島人。考古學家將北日耳曼人又分東西兩股。
西日耳曼人
西日耳曼人包括:* 易北河日耳曼人如斯維比人,後來演進為施瓦本人、馬科曼尼人/馬克曼人和誇迪人/誇地人,最終成為巴伐利亞人。 * 北海日耳曼人如巴塔維人、弗里斯蘭人/弗里斯人、考肯人、薩克森人/撒克遜人、盎格魯人、朱特人等,後來形成盎格魯-撒克遜人。 * 萊茵河-威悉河日耳曼人如切魯西人、卡狄人為(黑森人的祖先)、法蘭克人等
東日耳曼人
在東日耳曼人中有波羅的海南的哥特人、汪達爾人和勃艮第人等。考古學家將他們細分為四個組。由於匈奴人從亞洲進入以及斯拉夫人從東歐湧入這些人受到非常大的壓力,他們被迫向西和向南遷徙,這使他們與當地人之間產生了很多沖突。
古日耳曼人已經融合在歐洲各個國家民族中。由於日爾曼人普遍具有金發碧眼,身材高大的顯著白種人特徵,這些白種人特徵往往被納粹黨視日爾曼人為優秀人種的的根據。納粹黨也把這些白種人特徵用作衡量一個民族是否屬於優秀民族的標准,歷史上這些顯著的白種人特徵陸續衍生出關於日爾曼人的傳說。
『柒』 日耳曼人與德國人英語上的叫法問題
German是古羅馬人對當時萊茵河右岸的蠻族部落的稱呼,事實上German只是一個小部落的名稱,當時真正有代表性的應該是哥特部落和薩克森部落,所以日耳曼人如果被稱為哥特人或者薩克森人則更准確一些。但由於哥特人和薩克森人距羅馬人較遠,而較近的日耳曼部落又特別驍勇,讓羅馬人印象深刻,所以就把這個部落的名稱用來稱呼所有的類似蠻族部落。
羅馬人的稱呼被不列顛島上的凱爾特人所繼承,而後面來到不列顛島的日耳曼部落雖然征服了原來的凱爾特人,但他們也同樣繼承了這一對大陸日耳曼部落的稱呼,雖然他們本身(朱特-盎格魯-薩克森人)也是當時同一語系的蠻族部落的一部分。由於與不列顛島(在北海)隔海相望的都是日耳曼部落區,也基本上都是今天的德國北部沿海,所以他們把這一地區也就稱為日耳曼尼亞(日耳曼人的土地),英文寫法就是Germany。英國人雖然叫德國人為German,把這些部落群叫做Germans,但並不意味著他們自己就不是Germans的一部分,英國人很清楚自己跟大陸日耳曼人有著很深的血緣和語言淵源。
德意志(Deutsch)一詞源自德語,是生活在日耳曼本土地區的日耳曼人對自己的稱呼。這一詞本身的意義來源不太統一,有很多種說法,較為通行的說法是「屬於人民的」、「人民的」之意,也有說「條頓人的」之意。這個詞最初指的是這一廣大地區所通行的語言,後來漸漸也被用來指操這種語言的人。所以這個單詞(Deutsch)本意既可以指語言(德語),也可以指人(德意志人)。但它本身跟道德、意志毫無關系,純粹是翻譯時一種巧合的美化。
『捌』 為什麼要叫聖日耳曼呢日耳曼不是德國人嗎二戰時巴黎都讓德國佔了,怎麼起這么個名字呢
法國也有日耳曼人的後代。
公元4到6世紀,一批又一批的日耳曼人(也有斯拉夫人、匈奴人等)向羅馬帝國境內遷移,史稱民族大遷徙。民族大遷徙時日耳曼人在法國、義大利、非洲北部、西班牙和不列顛建立了許多短促的王國。這些王國都是曇花一現的現象。在他們新的家鄉他們與過去的當地人混合。
5世紀初,高盧形勢急劇惡化,勃艮第人侵入萊茵河西岸。418年,西哥特人以帝國同盟者身份獲得高盧西南部阿基坦。486年法蘭克人(位於萊茵河下游的日耳曼人的部落聯盟,講古法蘭克語)征服高盧北部。6世紀中葉,法蘭克人統治整個高盧後改稱法蘭克,並建立法蘭克王國,高盧之名遂廢。
(8)古人是怎麼稱呼德國人擴展閱讀:
日耳曼人是古代占據中歐和東歐廣大地區的部族,稱德意志人(Deutsche),古羅馬人稱之為日耳曼人。分布在萊茵河以東,維斯瓦河以西,多瑙河以北地區,從事游獵、畜牧為主,長期處於原始氏族社會階段,其語系屬於印歐語系日爾曼語族。
公元1世紀末至2世紀初,部分日耳曼人由游牧生活轉向農業生活,出現了土地分配不均的現象,少數軍事貴族往往佔有更多土地,軍事首領(「王」)及其親兵以征戰為職業,戰利品通過抽簽方式來分配,首領常常多於親兵。此時的日耳曼人已處於原始社會末期的軍事民主制階段。
隨著羅馬帝國陷入危機,日耳曼人從北方多瑙河一帶不斷進入羅馬帝國境內並展開襲擊。羅馬帝國後期(公元3—5世紀)分布在萊茵河以東的日爾曼各部族,主要包括法蘭克人,倫巴德人,盎格魯人,撒克遜人,汪達爾人等,以及遷到多瑙河下游和黑海北岸的哥特人。
4世紀末,日耳曼人各部族在來自東方的匈奴人的壓力下,相繼捲入了歐洲民族大遷徙的洪流,從而加速了西羅馬帝國的滅亡。那些進入羅馬帝國境內的日耳曼人,紛紛在西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起日耳曼人王國,其中著名有:
419年,西哥特人在西班牙建立了西哥特王國(714年亡於阿拉伯人);439年,汪達爾人在北非建立汪達爾王國(534年亡於拜占庭帝國);568年,倫巴德人在義大利北部建立了倫巴德王國(774年亡於法蘭克王國);
盎格魯、撒克遜人進入不列顛,在同當地土著居民不斷沖突的過程中,與其中的相當一部分人逐步融合。在整個日爾曼人的王國中,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是法蘭克王國。
『玖』 關於阿道夫·希特勒
首先,我佩服一樓直接給一個連接;
其次,佩服二樓的胡謅精神,順便說一句我也是球迷,別糟蹋托馬斯.穆勒行嗎!?
再者,佩服三樓的滿口臟話,雖然他說的沒錯。
--------------------------------------------------------------------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無論是在東西方對人的稱呼基本上是沒有太大區別的,確實西方人在名字方面,習慣性的將自己的名字放在前面,姓氏放在後面。但是,出於對某人的尊重,人們往往稱呼姓氏,以示尊重(東西方這一點上都一樣)。
稱呼姓氏的情況:1、通常初次見面時,人們往往稱呼對方姓氏+先生或小姐一類的後綴;2、該人德高望重,或是宗教神職人員,享有很高聲譽;3、對方擁有很高社會地位,或者是很高的職位(通常指下級對上級)。
稱呼名字的情況:1、父母或親人,較為熟悉的親友圈子裡的人;2、同級的同事、同學關系的人;3、初次見面時,打算與你結交的人,他們不光會讓你稱呼名字,甚至會讓你稱呼昵稱或是自己起的昵稱,等。
-------------------------------------------------------------------
舉例:
1、毛澤東,我們習慣稱毛主席,西方稱chairman Mao,chairman=主席 Mao=毛。
2、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和小喬治·史密斯·巴頓(George Smith Patton Jr),巴頓和艾森豪威爾兩人是朋友,艾森豪威爾稱巴頓為喬治,而巴頓則稱呼艾森豪威爾為艾克(昵稱),說明兩者之間的關系非常親密。
3、馬歇爾將軍稱呼巴頓為小喬治,英文中的「Jr」是為了有別於其父親的名字或其他同名字的家族長輩,而「Jr」可以直接理解為「小」(在英文中並沒有實意僅在名字中做區分用,如果名字中沒有像「Jr」一類明顯區別輩分的字母,則以中間的名字加以區分,通常以中間名字的大寫字母加以區分,當然也有例外),巴頓將軍稱呼馬歇爾將軍為 general Marshall(general=將軍) ,因為兩者是軍銜上的上下級關系。
4、德國人稱希特勒是出於對其地位的認同,同時也是出於對國家元首的尊重,如「嗨!希特勒」,而且希特勒這個姓氏在西方也確實比較少,在德國叫阿道夫的人比較多,就像漢斯或馬克斯這類名字一樣,所以人們普遍用姓氏希特勒為的是更好的加以區別。
------------------------------------------------------------------
其實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復雜,只是大家接觸的少,接觸多了自然就很容易理解。個人感覺還是中國古人和日本古人的名字來的比較復雜,不同年齡時期用不同的名字,未成年時期用小名或者乳名,行成人禮後有專門的名字,同時還伴隨有字、號(因為古人很忌諱被直呼其名),信佛、悟道的可能還有法號,而且名字和姓氏在古代來講完全不同於我們現代的意義。
希望對樓主有幫助!
『拾』 為什麼稱德國人為納粹
「納粹」的稱呼來自德語的「Nazi」,是德文「Nationalsozialist」的簡寫。納粹主義,是德文「Nationalsozialismus」縮寫「Nazismus」的音譯,意譯為「民族社會主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希特勒等人提出的政治主張。納粹主義的基本理論包括:宣揚種族優秀論,認為「優等種族」有權奴役甚至消滅「劣等種族」;強調一切領域的「領袖」原則,宣稱「領袖」是國家整體意志的代表,國家權力應由其一人掌握;鼓吹社會達爾文主義,力主以戰爭為手段奪取生存空間,建立世界霸權;反對共產主義思想體系和社會主義制度,惡毒攻擊馬克思主義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