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德國為什麼到了二戰後期會逐漸地喪失了戰略主動權
1942年12月珍珠港事件之後,美國對日宣戰,不久,因為美國不斷援助英國,德國被迫對美國宣戰.美國加入戰爭之後德軍在西線的對英空中戰場處於守勢,美英空軍轉入對德國的轟炸,德國空軍,戰爭工業資源大部分被東線牽制,無法贏得空中優勢,雖然使戰略轟炸的美英空軍受到嚴重損失,但工業生產雖然也擴大了規模,卻受到嚴重干擾.美英還向蘇聯提供高達百億美元的租借物資,或無償軍援.雖然份量和比例大概只佔蘇聯工業生產能力的1/10,美國的介入打破了蘇聯與德國已經僵持的戰爭的天平,使蘇軍轉入反攻
整個戰爭中蘇聯依靠僅殘存的不到德國三分之一,美國七八分之一的機床和鋼產量生產了相當於美國三分之二的武器和軍火,兩倍於美國的彈葯.德國的工業生產由於動員准備的不足,戰略轟炸的影響和資源的匱乏逐漸處於頹勢,東線德軍的驍勇善戰也不能改變整體被動的局面.
蘇聯紅軍在莫斯科戰役之後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消耗了上百萬德軍精銳力量,德國的元氣大傷,隨後的庫爾斯克會戰消耗了德軍最精銳的裝甲部隊.同時德軍在北非和義大利戰場也被美英等盟軍的優勢力量擊潰.兵力全線收縮.
這時,美英見開辟第二戰場的時機成熟,經過成功的戰爭准備和戰略欺騙,在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雖然牽制的德軍兵力只有東線蘇德主戰場的三分之一到一半.但也敲響了納粹必然滅亡的喪鍾.
Ⅱ 蘇德戰爭中,德國要以怎樣的戰略才能勝利
首先中心是堅持閃電戰
其次是把戰爭時間放到第二年的春季,這樣有足夠的時間避開西伯利亞寒冬。而蘇聯戰略戰術僵化,即使再給他半年准備時間也無所謂。
第三,調整軍事戰略全力收縮軍事力量,放棄北非以集中兵力,德國對蘇聯戰爭的失敗在於缺乏軍事底蘊,所以一定要集中兵力。一口氣拿不下,形成相持就必輸無疑。
第四、前期戰術突擊沿用歷史,基本不用變,以殲滅蘇聯有生力量為重點,中期特別注意不要攻打堅城,特別是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改為包圍切斷後勤的辦法來困死蘇軍,或者是逼迫蘇軍野戰。
最後,搞好對日關系,盡管希望不大,但如果做出重大利益交換,可能會促使日本牽制遠東戰場的蘇軍。可能性很小,但如成功,作用可改變戰局。
Ⅲ 二戰期間日本的對手一般是落後國家,而德國為啥要選發達國家
打仗不是打架哎。亞洲除了日本哪哪還有什麼發達國家啊。後來和美國,也是為了爭奪太平洋制海權,搶占馬來等戰略資源,譬如橡膠等。打仗搶的是資源。日本和蘇聯之前簽過互不侵犯條約,但日本忍不住想試試蘇聯的底線和實力,結果在諾門坎大敗,蘇軍損失也不小,先敗,因為沒准備,斯大林空降朱可夫到前線,優勢兵力和裝備的前提下,大勝。蘇軍加上前面的失敗,綜合起來也只能說是慘勝。雖然T26是輕型坦克,可比日本的95是重多了。關東軍馬上學乖了,在邊境大修工事。在陸路上和蘇聯拼,日本永遠不可能勝,從裝備到體系蘇聯優勢太多了。而和美國打,前期主要是海軍和空軍,日本都是占優的,雖然它捂著兩艘大和、武藏超級戰列艦不捨得用,還是奉行戰列艦至上的路線,但初期正確的運用了航母。相比美國,航母少且小,沒有優秀的艦載機。到了後期,美國大量製造的戰列艦主要擔負航母護航、商船護航的任務,充當大型防空平台。而日本航母損失殆盡,特別是熟練的艦員和空勤人員,一口吃成胖子的實力遠不能和美國自成體系的工業相比。它打中國,在正規軍對抗上是占優的,95式基本是橫沖直撞,空軍與陸軍協調進攻。國軍鬥志不一,裝備不一,派系不同,孤掌難鳴啊。國軍不乏勝利,可放到大背景上,只能撐著等日本被人夾擊才有反攻的機會。
另外德國實際沒有攻打過瑞士,希特勒口頭上說是擴大日耳曼人的生存空間,清除低等人種。但打蘇聯、南歐、東歐,是為了石油、礦產和重型機械製造,像捷克、匈牙利等的機械製造是非常有實力的,可以為德國所用製造坦克、槍械。向西為了出海口,這是非常重要的,蘇聯也一直在位出海路努力。打西歐——和法國是宿敵,況且法國的鐵礦很好。而且不打北歐和西歐,就沒法用海軍和陸軍打英國的通路,空軍也需要前進基地。德國空軍沒有在役的戰略轟炸機。迎合容克貴族還有工業巨頭,擴大市場,抵消國內的各種壓力。
不落下風的話,德國實力的確比日本強,除了海軍之外,陸、空裝備水平和系統性都比日本強,戰爭初期的參謀部效率也是非常高的。兵力調動主要是通過陸路,鐵路、公路,歐洲鐵路建設也很完善。效率比日本這個島國通過海路高多了,除了東亞外,其餘地方都要靠海運,很容易成為孤子,所以麥克阿瑟後期採用的蛙跳式島嶼登陸戰作用很大。而德國戰術上的失敗體現在戰略上,就是陸軍可以在陸地上邊打邊撤,逐漸收縮,類似於彈性防禦,但放到日本在海洋是做不到的。任何一種強大都是相對的,德國一旦敗,沒有戰略收縮空間,佔領區的消化能力靠幾年融合不進佔領國的。德國的軍事短板在於沒有出海口,海軍長期得不到鍛煉,大型艦艇不足,海洋前進基地幾乎沒有;空軍又獨斷專行,隆美爾在北非就註定敗了。而日本在海洋上乘著美國還沒緩過勁來,大肆擴張,但後期廣闊的海面,就成了日軍駐島部隊的絕路。
至於下面幾位說的貨幣戰爭,沒那麼誇張,可的確存在。舉個例子,德國的化學巨頭(名字忘了)和美國在戰前有一項長期貿易項目,從德國出口,一直到德國戰敗,才停止。歐戰後期,德國通過製造偽幣,主要是偽造英鎊,試圖擾亂英國的金融秩序,當時英國已經掏空國庫了,每天二三億英鎊的軍費支出。這也是貨幣戰爭的一種。
Ⅳ 二戰時,德國為何不佔領捷克後就收手,它的目的是什麼
他是想讓德國過的更好一些,因為一戰之後的德國經濟落後。
它增強了德國發動戰爭和統治歐洲的意願和決心。希特勒對納粹德國的侵略野心不可避免地導致了捷克共和國的吞並,從而激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眾所周知,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史無前例的經濟危機,西方國家煥發出了勃勃生機。這也給希特勒提供了法西斯主義突然出現的機會。希特勒於1933年升任德國總理,直到1936年。在短短幾年內,希特勒將德國經濟的快速增長翻了一番,這在世界上是一個奇跡。畢竟,德國的土地面積有限,資源稀缺最好的出路是戰爭。
Ⅳ 二戰時,德國為什麼馬上攻下整個歐洲,突然停手
其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還是沒有攻下整個歐洲的機會的。所以說它突然停手,是並沒有什麼根據的。他的幾次停手其實都是因為進攻受阻。比如在法國的時候,差點要把英國和法國聯軍趕下海下海就突然停止進攻,導致英國進行了一次敦刻爾克大撤退。這其實是因為法國軍隊英勇抵抗,雖然法國軍隊的戰鬥力不足,沒有辦法擊敗德軍,但是足夠給德軍製造一點麻煩,讓他們的進攻受阻。加上德國也比較害怕如果強行進攻會遭到英國海軍重炮的轟炸,所以也沒有盡快拿下敦刻爾克把英法聯軍包餃子。
這里要說的是:希特勒先期的西線行為不外可看出二個作用,即:英國在幫助法國反德,這里打痛你一下,以示警告:俺希特勒回過頭來還是要與你英國決一雌雄的。二,這要提到:斯大林曾與德國簽有《互不侵犯》的條約;這本就是希特勒的疑兵之計,是用於麻脾蘇軍的。那麼,騷擾英國為什麼不是欺騙蘇俄存在有同等意義的作用呢?因此,小編認為:提問的問題:納粹沒有可能很快攻下西方,一,軍事力量德英不在同一的水準上。二,納粹即便攻下英國後,又如何來維持政權呢?民計呢?物資呢?這就是希特勒放棄英國而攻打蘇聯的初衷和原因!
Ⅵ 上世紀九十年代時,德國宣布進行合並,為何此時蘇聯不出兵干涉
上世紀九十年代時,德國宣布進行合並,為何此時蘇聯不出兵干涉原因,這是由於蘇聯內部也出現了一些問問題,沒有那麼大的精力去干涉德國合並。
Ⅶ 1949年德國分裂為哪兩個政權有什麼影響
德國是二戰的策源地加戰敗國,因此在戰爭結束後,遭到了雅爾塔體系的制裁,被戰勝國分區佔領。冷戰的序幕拉開後,蘇聯和美國這兩個超級大國,基本主導了德國的秩序。在蘇、美對峙的歷史背景下,德國在1949年分化為東德、西德兩個政權,繼而成為了冷戰的前線。在此後的大部分時間里,德國是蘇、美軍事對抗的「前沿基地」。
不可否認,德國為了完成國家統一,花費了許多錢財,也付出了不少代價。兩德統一後,德國東西部之間的差異,也尚沒在短時間內完全消除。但是兩德實現統一的這段歷史,卻仍給了人們很多啟示。它告訴我們:只有自身具備足夠的實力,才能有效藉助歷史浪潮的推動,並主宰自身的命運。
Ⅷ 為什麼曾經橫掃歐洲的德國,現在卻對軍事完全喪失興趣
作為歐洲大陸上的傳統強國,德國在上世紀連續發動了兩次世界戰爭,從普法戰爭開始到二戰結束的70多年時間里,德國在歐洲所向披靡,打遍歐洲無敵手。
一戰前夕,德國靠發展軍工產業,成為歐洲大陸上最強陸軍的擁有者;二戰前,德國在納粹黨的帶領下建立了戰時經濟體制,重點發展軍工技術,而且還坐擁克虜伯和斯柯達兩大兵工廠,其軍工產業足以傲世整個歐洲。
為什麼這么說?要知道,克虜伯軍工廠是20世紀前期的世界第一大兵工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就已經威名赫赫;而斯柯達兵工廠是世界第二大兵工廠,以生產火炮和各類型的槍械出名。1939年年初,德國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隨後接管了這座軍工廠。憑借著強大的軍事工業,德國才獲得了逐鹿天下的實力。
然而,隨著二戰的結束,世界政治格局重新洗牌,美蘇兩強崛起,德國在衰落的同時,也逐漸喪失了發展軍事工業的慾望和能力,轉而通過大力發展經濟、組建歐洲共同體等方式,將發揮主導作用的方式隱藏在歐洲的集體行動中,以「歐洲」的名義和渠道投放自身影響力,在國際上貫徹自己的意志和主張。
作為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德國為何會放棄發展軍事?難道德國民眾的徹底反思,使得他們看清了發展軍事進而引發戰爭所帶來的巨大破壞性和殘酷性,從此對軍事深惡痛絕?
這種主觀層面的分析顯然不符合事實,要不然德國在一戰中吃虧後,也不會主動挑動第二次世界大戰了。更何況,從迴避歷史問題到真正全面反思納粹歷史,德國在反省的道路上也經歷了諸多波折。
熟悉雲石君之前系列文章的朋友也許會指出,二戰結束後,德國元氣大傷,德國(西德)政治和軍事上受美國高度鉗制,領土被四國劃分,基本上失去了自主權。這種境遇下,德國拿什麼來發展軍事工業?
不得不承認,美國對德國的軍事接管和鉗制是德國無法發展軍事的一大主因,但也僅僅是外部因素。我們都知道,內因才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本原因。在本文中,雲石君試著從內因入手,來挖一挖德國不願發展軍事的深層原因。
首先,在美蘇兩強冷戰對峙的背景下,德國再怎麼發展軍事,也無法抵抗蘇聯,何況有美國撐腰,自保無虞。
二戰結束後,美蘇兩強開啟了長達半個世紀的冷戰對峙。很不幸,由於地緣關系的相對接近,使得德國在地緣上不得不直面蘇東集團,並且由於國土面積不大,完全缺乏戰略縱深,東西南部都被歐洲國家包圍,處於四戰之地,這一點和中國戰國時代的魏國與韓國的地緣政治格局頗為類似。
人類進入二十世紀,隨著工業革命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大規模戰爭的傷害水平之深,已經遠非德國這種體量的國家可以承受。分裂後的西德一旦有想通過發展軍事做大做強稱霸歐洲的意念,必將面臨其東西兩面傳統歐洲強國(尤其是強大的蘇聯)的聯合打擊。而隨著原子彈、氫彈等核武器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戰爭形態,畢竟核武器的破壞性太大,這是西德無論如何也承受不起的。
在這種情況下,德國自身軍事力量強勢與否已經沒有意義(反正都打不過蘇聯,狹小的更無法承受核彈――德國的人口密集度在歐洲大國中排名第一),而且德國的軍事復甦還會加劇東西方緊張,增大淪為炮灰的風險。既然註定不是蘇聯的對手,而且有美國這個歐洲的太上皇在背後撐腰,自保完全沒有問題,德國索性放棄了軍事復甦的念頭,避免刺激周邊國家敏感的神經,更願意用和平方式充當東西方緩和的橋梁,以一個溫和的贖罪者的形象示人,這樣既節省了軍費,更可以避免自己淪為冷戰變熱戰的炮灰,何樂而不為?
其次,戰後歐洲政治格局發生了大洗牌,靠武力征服已不太現實,德國要領導歐洲,只能通過軟實力吸引大家主動接受自己領導。
從政治方面來講,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傳統的歐洲列強普遍衰落。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大英帝國在二戰結束後出現斷崖式衰落,殖民體系土崩瓦解,在全球勢力急劇收縮,從世界霸主變成了二流國家,逐漸淪為美國的小跟班;德國在戰後也受到了嚴厲制裁,國土淪為廢墟,大部分軍事基地、軍工廠被摧毀,軍事政治被美國接管,國運可謂是一落千丈。
隨著全球政治格局大洗牌,歐洲不再是世界政治經濟的中心,反而成了新崛起的兩大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爭霸的前沿陣地。貧病交加的現狀讓歐洲各國第一次真正認識到,為了讓歐洲從戰後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中解脫出來,歐洲必須整合各國資源,完成歐洲一體化的進程。
然而,兩次世界大戰以及戰後歐洲新的政治格局表明,德國已經不可能靠軍事實力來整合歐洲的政治秩序,畢竟今時不同往日,通過發展軍事來征服別人這種簡單粗暴的玩法已成為過去時。要想做歐洲的主宰者,只能換種溫和的玩法,建立一種政治上互信、經濟上合作共贏的新型關系,而德國通過發展軍事、進而發動世界大戰這個歷史因素,明顯構成了讓其他國家認可的阻礙,很難和周邊鄰國建立政治互信。這就使得德國只能放棄武力,通過經濟發展提升自身軟實力,用利益誘惑人家接受自己的領導,進而完成歐洲一體化整合。
從經濟方面講,二戰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促進了生產力的空前提高和生產社會化的迅速發展,和平和發展成為時代的主旋律,在國際政治兩極化的格局下,歐洲各國實力普遍都差不多,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大力發展本國經濟上。德國作為歐洲的中樞,在這種經濟全球化的潮流下也不能逆潮流而動,只能適應大趨勢,與鄰國加強經貿合作來提振本國經濟。
再次,經歷了二戰的殘酷洗禮和美國對德國的改造,使得德國社會整體思想認識發生了根本改變,反戰成為民眾的共識。
二戰前夕,德國在納粹黨領導下出現的「經濟奇跡」,民眾對納粹黨歡欣鼓舞並感恩戴德,唯希特勒馬首是瞻。殊不知,正是這種戰時經濟體制將德國拖入了戰爭的深淵中,讓民眾遭受了巨大的苦難。
經歷了二戰的殘酷洗禮,德國元氣大傷,國內民生凋敝,暫由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四國分區佔領,首都柏林也由四國分區管制,國內工業體系全面崩潰。雖然德國後來獲得了美國馬歇爾計劃的輸血援助,但這種明顯帶有政治附加條件的援助和控制是德國人無法接受的。
這也正應了那句話: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雖然納粹黨早已灰飛煙滅,但德國民眾必須為他們自己的瘋狂行為買單。通過軍事霸權掠奪資源固然爽,但天上不會掉餡餅,民眾必須承受由此帶來的代價。在這種戰後的深刻反省中,德國民眾真正認清了戰爭的殘酷性,對任何涉及軍事和戰爭的苗頭都極為敏感,反戰成為整個社會的共識。
這種共識也影響了德國整合領導歐洲的思路。德國在完成國家統一後,一躍成為歐洲強國,在霸權主義的思維習慣下,德國通過大力發展軍工產業,夢想著通過武力來征服各國稱霸歐洲,而結果卻是國土被分割,軍事政治被閹割。在這種背景下,德國要想整合歐洲,只能順應民意,通過和平崛起的方式融進歐洲區域經濟廣泛合作的大潮中,實現德國二戰後的經濟復甦和繁榮。
基於這種考量,德國索性摒棄了軍事力量,與法國這個宿敵聯起手來,組建了歐洲六國煤鋼聯合體,在吸納了更多歐洲國家加入後,升格為包括經濟、外交和安全合作的歐洲聯盟。而德國憑借著自身的工業實力,逐步領導歐盟事務,成為歐盟的扛把子。
然而,隨著國際政治格局的不斷變化,目前國際形勢依然動盪不定,不確定因素仍然很多。在歐洲及其邊緣地區,由於存在政治、經濟、社會、民族和宗教矛盾及領土糾紛,發生地區性危機和沖突的可能性增加,局部沖突呈上升勢頭;原蘇聯地區的動亂以及俄羅斯的軍事實力仍對德國構成「不可忽視的潛在威脅」;一些第三世界國家各地區爆發局部戰爭和沖突的可能性有增無減,使德國面臨著難以預測的「危險」。而美國大搞貿易保護主義讓德國很不爽,雙方齟齬逐漸加深,德國顯然已經意識到,完全依賴美國的時代已經結束,是時候自力更生了。
Ⅸ 為什麼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後德國喪失了進攻能力,從而轉入了防禦他為什麼沒有能力進攻了希特勒不是
這個觀點本身是不對的。斯大林格勒戰役雖然消耗了德軍在東線近四分之一(100萬人左右)的兵力,但在斯大林格勒之後之後德軍完全沒有喪失進攻能力。德軍第六集團軍的全軍覆沒對德軍的戰鬥力雖然沒有造成毀滅性的打擊,但卻導致了南部戰線的嚴重不穩。此時德軍的撤退和莫斯科保衛戰的失敗時一樣,是為了穩固戰線進行的,而不是沒有進攻能力的表現。恰恰相反,德軍在之後的哈爾科夫反擊戰中取得勝利成功奪回哈爾科夫,消滅蘇軍52個師共8萬人。足以說明德軍在斯大林保衛戰之後的反擊能力。
與之相對的是德軍的北方集團軍群,它在1941年巴巴羅薩計劃初期就受阻於由朱可夫指揮的列寧格勒城外,之後一直沒能在北路取得任何進展。在1942年希特勒發動藍色作戰方案後,其兵力更是大部分被抽調到了斯大林格勒方向,所以它在蘇聯北部就不可能有什麼作為了。
哈爾科夫反擊戰之後,德軍於1943年7~8月在庫爾斯克突出部的進攻中受挫,被蘇聯紅軍擊敗,最終喪失了在整個東線戰場的主動權,此時德軍才算是徹底喪失了戰略進攻能力。
望採納,謝謝
Ⅹ 德國在二戰中軍隊有1000萬,而蘇聯在損失這么多人的前提下還是取勝了,為什麼德國不在增加兵源
首先更正一下,其實德軍並非都是德國人。
德國軍隊最多的時候總數為1040萬(官方統計),但是很多是僱傭軍和其他部隊,也就是說由純正的德國人組成的軍隊不是全部(但是德國軍隊一般都是精銳,如黨衛軍)。所以在戰爭初期,德國的軍隊人數方面給它國家本身造成的壓力還不是這么大。軍費可以從所侵略的國家那裡榨(如維希法國),軍隊可以組成僱傭軍(如匈牙利)。攻佔重要礦點可以獲得礦石資源等。
人數雖然多,但是到了後期能用的並不多。因為自從1941年蘇德戰爭開始以來,德國就一直兩線作戰,戰線大幅拉長,這種戰略極為不利。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不能再派出更多的部隊。一個蘇聯,就能讓400多萬德軍被拖住,其他地方肯定也是很緊張的。
我們可以分析一下當時德意志第三帝國的情況:蘇聯戰場還在艱苦作戰,北非那邊也在掙扎,大西洋上也不太平,本土時不時的還總被轟炸。雖然基本徵服了歐洲(除了英國等),但是戰爭形勢還不能太樂觀。德國在一開始攻入蘇聯的時候很順利,但是隨著戰線拉長和時間推移(到了冬季),蘇聯戰場上德軍就開始逐漸由戰略進攻轉向戰略防守,進攻的步伐緩慢,大城市屢攻不下。
德軍一開始的確是增兵的,因為1941年一開始用來進攻蘇聯的軍隊只有150——200萬(平攤到幾百幾千公里的戰線上)。在戰爭前期德軍取得重大進展,比如創造過全殲蘇軍一個方面軍的戰績(基輔大會戰,擊斃蘇軍司令基爾波洛斯,使蘇聯損失66.5萬人),蘇軍也確實遭到了極大損失。
但是由於戰略的失誤、冬季的來臨和蘇軍的反擊,德軍也有損失,雙方開始僵持,德軍於是增加兵力。但1942年春季蘇聯大反攻失敗,而德軍又沒有趁機集中兵力擊破蘇軍防線,終於喪失戰機。之後再增多少兵也幾乎沒有起到什麼作用。這里涉及到雙方對於戰爭之「勢」的把握。一旦蘇聯開始了有效的反攻,德軍就很難再站住腳了。
到了中後期,德軍幾個方向兵力已經不佔什麼優勢了。所以幾乎也派不出什麼兵。有的時候軍隊派過去並沒有起到多大作用。蘇聯及其所在的同盟國擴大優勢,逐步收復失地,擊敗第三帝國。
到了攻克柏林之前,希特勒的一次講話中就指出,男人作為戰士應該去戰斗,而女子就要為帝國培養未來的戰士。這句幾乎是厚顏無恥的一句話也確實道出了德國那時的窘況。所以軍隊的銳減當然在情理之中。
說句題外話,蘇聯進攻柏林的時候,德軍有70萬,蘇軍200萬。戰役結果是蘇軍勝利,損失30.8萬(據說因為圍攻柏林的時候蘇軍人太多,很多人是被自己人的炮彈打死的)。德國到了最後關頭的時候,已經無力回天,200萬人戰線分散、士氣低下,不可能與同盟國抗衡。
所以總結一下:
1、蘇德戰爭一開始,德軍取得巨大勝利,沒有增兵,也沒有必要增兵。但是希特勒錯誤地估計了蘇聯軍隊的頑強意志和反擊決心,認為擊敗蘇聯就如同踢倒一座腐朽的老木屋一般簡單。
2、蘇德戰爭中前期和中期,由於蘇聯的反擊和一些其他因素,德軍付出一定的傷亡。由於那個時候歐洲戰場基本已經被德國占據,在這種戰略局面下,德國增兵蘇聯來試圖達到其擊敗蘇聯的目的。蘇聯領土上的德軍最多達到400萬。我個人認為這個時期完全結束的標志是斯大林格勒會戰。是役,德國損失數十萬精銳(保盧斯部),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3、中後期,開始於盟軍的大規模反擊。德軍在蘇聯的情勢已經逐漸走下坡。由於其他戰場軍力分配不均勻,及軍力的匱乏,各地的戰場均要求增加援兵(比如隆美爾就是因為得不到補給和援兵而被迫撤退的)。德軍已經不可能穩定住蘇德戰場的局面。
4、蘇軍全面反攻,大舉收復失地;德國丟失大量侵略地,全面收縮的時候,德國幾乎是捉襟見肘。
5、戰爭末期,德國覆滅。
所以,德國不是沒有增兵,具體的增兵情況及原因和後來的戰況是有聯系的。而當德國想再往蘇聯增兵的時候,因為各地區的戰略原因,已經缺兵可增。
希望對你理解這段歷史有幫助。我不是專家,但是我對歷史也有些興趣。我的分析你可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