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德國的表現主義有哪兩個中心
德國的表現主義一個是德累斯頓,另一個是慕尼黑。1905年,德累斯頓美術學院的幾位青年學生發起組織了一個名叫「橋社」的畫會。他們把在該校任教的蒙克作為該團體的精神領袖。對傳統藝術大加抨擊。「橋社「是德國表現主義的重要派別之一。他們發展了一種既激進又古拙的繪畫風格,融合了新印象派畫家的色彩構成。其主要成員有凱希奈爾、海克爾、羅特魯夫、諾爾德等。
Ⅱ 表現主義與印象主義的區別
一、概念不同
1、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現代重要藝術流派之一。20世紀初流行於德國、法國、奧地利、北歐和俄羅斯的文學藝術流派。
2、印象主義(Le Impressionisme)在西方美術史上,印象主義一詞有兩層含義:一指產生於法國的印象主義流派; 另一指包括技法革新在內的印象主義美術思潮及其廣泛的影響,後者具有世界性意義。
二、背景不同
1、表現主義
表現主義這個詞一般用來描述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反對學術傳統的繪畫和制圖風格,它是20世紀初至30年代盛行於歐美一些國家文學藝術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德國和奧地利流行最廣。它首先出現於美術界,後來在音樂、文學、戲劇以及電影等領域得到重大發展。
2、印象主義
19世紀西方美術的中心在法國,主宰法國畫壇的仍然是有勢力的官方學院派。19世紀下半葉法國畫界有一部分青年畫家反對官方學院派藝術的墨守成規。
由於自己的創新作品不能在官方沙龍展出而強烈反對官方的審查制度,他們要求藝術上的革新和創作自由,經常聚集在巴黎的蓋爾波瓦咖啡館自由交換對藝術的見解,共同尋求藝術創新道路。
三、特點不同
1、表現主義
表現主義運動是在反傳統的思潮中興起的,在創作方法上它背棄了十九世紀前在歐洲長期占統治地位的「模仿論」或「反映論」美學,而崇尚「表現論」美學,也就是說,創作不再是描摹客觀世界的過程,而是主觀情感、意象幻想的表達,出於「內在的需要」。
盡管表現主義者的創作主張和表現方法各有不同,但從主觀、自我出發這一大前提則是共同的。
2、印象主義
樂並不以描述實物為主,但是一些音樂作品卻的確是應情應景而寫的。這些音樂被稱為標題音樂。而印象主義音樂作品幾乎都是標題音樂。這意味著這些作品會以風景,詩歌或者是圖像為題,例如德布西的《大海》,《春天》。
一如印象主義繪畫,傾向於描繪物體的光和色,而非其清晰的輪廓,這樣的作品給人以夢幻,印象或是暗示的感覺。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最重要的手法之一就是全音階的使用,這在德布西的作品《帆船》得到很好的體現。
Ⅲ 表現主義是什麼意思
表現主義的英文名字叫Expressionism,是現代重要藝術流派之一。它是20世紀初到30年代在歐美一些國家盛行的文學藝術流派。它首先出現在美術界,後來在音樂、文學、戲劇和電影等領域得到重大發展。表現的美學目標與藝術追求和法國的野獸主義相似,只是帶有濃厚的北歐色彩和德意志民族傳統的特色。表現主義受工業科技的影響,表現物體靜態的美。
表現主義的成員大都受康德哲學、柏格森的直覺主義以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影響,主張反傳統,不滿於社會現狀,要求改革和革命。在創作上,他們主張表現事物的內在實質;提倡突破對人的行為與人所處的環境的描繪而揭示人的靈魂;提倡展示其永恆的品質。它在詩歌、小說與戲劇領域都產生了一批有影響的作家以及作品。它的詩歌的主題是厭惡都市的喧囂,有的暴露大城市的混亂、墮落與罪惡,充滿了隱逸的傷感情緒和是對「普遍的人性」的宣揚。它的特點有不重視細節的描寫,只要強有力地表現主觀精神以及內心激情。代表人物是奧地利的特拉克爾和德國的海姆、貝恩、卡夫卡、斯特林堡、托勒爾、奧尼爾、恰佩克、杜肯、衣修午德和奧凱西等。
表現主義文學是20世紀初期在德國興起的一場國際性文學運動。表現主義文學中戲劇與詩歌的成就最為突出。表現主義一詞來自拉丁文「expressus」,是「拋擲出來」、「擠壓出來」的意思。表現主義文學特點是憑借主觀精神進行內心體驗,並把這種體驗的結果轉化為一種激情;舍棄細節描寫,追求事物的深層「幻象」構成的內部世界;作品中的人物常以某種類型的代表與某種抽象本質的體現代替有個性的人;它的情節不連貫,發展線索不明晰,均以怪誕的方式表現丑惡與私慾的「瘋人院」式的人世罪孽以及無窮痛苦。
表現主義的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弗蘭茨·卡夫卡及其代表作是《變形記》;尤金·奧尼爾及其作品《毛猿》和《瓊斯室》。
Ⅳ 德國的表現主義
德國表現主義是在一股反傳統的思潮中孕育而生,在創作方法上它摒棄了在歐洲長期占統治地位的模仿論或反映論,推崇極具個人色彩的表現論的美學。藝術家們在繪畫創作中不再只是客觀的描摹世界,而是根據自己內心內在的需求,把自己的主觀情感、意象與幻想進行創作。與此同時,這一傾向與尼採的悲劇美學、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學形成交匯,產生了一種奇詭新穎的審美形態與藝術特徵。
關鍵詞:德國;表現主義;主觀情感;個人色彩
中圖分類號:J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08-0166-02
一、德國表現主義的先驅人物
代表先驅:「蒙克」、「康定斯基」等。表現主義的先驅:斯特林堡(1849~1912)瑞典。代表作《鬼魂奏鳴曲》。他把夢魘鬼魂搬上銀幕,將人、亡魂幻影同時登場,被稱為表現主義文學。在20世紀初的歐洲文藝運動與思潮中,表現主義以其鮮明的外貌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典型代表人物:凱爾希納(1880~1938),是德國表現主義畫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凱爾希納早期從事繪畫與木刻,在慕尼黑藝術學校進行深造學習。他先後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飽受戰爭、疾病與窮苦的煎熬。他深受高更和梵高創作畫風的影響,強烈崇拜反自然主義色彩的表現方式。1901年他前往德累斯頓學習建築,受新藝術運動的影響於1905年與海克爾、洛特魯夫等成員成立橋派。他們期望如巴黎野獸派一樣能在當地產生巨大的影響[1]。凱爾希納1911年定居柏林,開辦現代繪畫研習所。在1933年受到法西斯迫害,作品被從美術館移出、沒收搗毀。納粹上台後遷居瑞士,然而這次的遷徙並沒有使凱爾希納看到希望,德軍進入奧地利,邊境距離凱爾希納的家25公里。這一次他徹底感到絕望,在長期的被迫害和病痛中開槍自殺身亡。他的主要作品有:《街道》《街頭五個女人》《橋社畫家肖像》《馬戲團的騎士》等。凱爾希納作為橋社的重要一員,他的影響是不能忽視的,在繪畫風格上,凱爾希納以叛逆、抽象躁動、狂放不羈驚世,他崇拜梵高與塞尚,但在作品的表達氣質上並不具備歡快的靈動感,取而代之的則是德意志民族的堅韌奮發的風格。凱爾希納的作品融於生活,給人以慵懶頹廢的諷刺意味。這位狂野不羈極富激情的畫家在藝術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二、德國表現主義藝術特徵
德國表現主義從人性所共有的特徵出發,隨人物內心情緒變化而塑造事物的外部形態。表現主義將醜陋與怪咖搬上銀幕,在內容上反對客觀模仿,要求一切從主觀感受出發,並力求突破傳統的束縛[2]。雖然表現主義畫家對繪畫的創作主張與表現方式各有不同,但從主觀層次來看卻是相同的。與此同時,這一傾向與尼採的悲劇美學、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學形成交匯,產生了一種奇詭新穎的審美形態與藝術特徵。總體來說,大致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暴力的激情。德國表現主義繪畫充滿著對客觀真實的暴力,整個畫面都具有粗放狂野的激情,表現主義畫家面對往往表現出偏激的感情色彩,比如憂郁痛苦愁苦等,這同時也在畫面中反映出一種比較「幽暗」的美感。最為代表的是梵高與蒙克的作品。如蒙克《吶喊》(如圖1所示),蒙克,挪威畫家,是現代表現主義繪畫的先驅,其艷麗鮮明快活的色彩給我們以強烈的視覺沖擊。通過誇張的手法把原本安靜祥和的雲彩和潺潺的小溪表現為纏繞、扭動、狂亂的色線,從而與橋的粗壯挺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蒙克又通過對主人公誇張的動勢傳達出波的流動和刺耳的聽覺感受,將畫面的表現形式推到了高潮。刺眼的橘黃背景色使整個畫面充斥著動盪與極度焦慮的情緒感。這種簡練而又細膩的人物變形表達出了對社會的政治諷刺和批判意味。由此圖我們可以看出表現主義者大多以主觀是唯一事實依據,著力表達出藝術家們自己內心情感而非順應外界市場的潮流。不再將和作品的真實視覺感作為衡量藝術品優劣的基礎,而是把個人情感由內向外表達出去。他們把對社會的不滿通過畫紙表現出來,所呈現出來的情感主題具有孤獨、恐懼瘋狂與死亡的感情色彩[3]。
Ⅳ 德國表現主義的含義
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us)此字原為藝術史與批評的專用語,意指不再把自然視為藝術的首要目地,以線條、形體和色彩來表現情緒與感覺作為藝術的唯一目地。此種電影中的演員、物體與布景設計都用來傳達情緒與心理狀態,不重視原來的物象意義
Ⅵ 什麼是德國新表現主義
提到德國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就是在二戰時期他們的表現,士兵作戰能力強而且團結,但是他們做的事確實是令人發指,而後現在的軍事能力也得到了巨大的創傷,再也不如以前了。但是大家知道什麼是德國的新表現主義嗎,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不一樣的德國。
當時德國新表現主義的代表人有約爾格·伊門多夫,喬治·巴塞利玆等人,他們繪畫作品多有自己的創作風格,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都是基於新表現主義出發的。比如約爾格·伊門多夫他的作品大多都是體現在政治方面的其代表作《德國咖啡館》就是對當時的德國社會現狀做了概括性的描述和批判。
Ⅶ 表現主義的歷史起源
表現主義這個詞一般用來描述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反對學術傳統的繪畫和制圖風格,它是20世紀初至30年代盛行於歐美一些國家文學藝術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德國和奧地利流行最廣。它首先出現於美術界,後來在音樂、文學、戲劇以及電影等領域得到重大發展。
表現主義一詞最初是1901年在法國巴黎舉辦的馬蒂斯畫展上茹利安·奧古斯特·埃爾維一組油畫的總題名,用來與自然派和印象派相區別。
1911年希勒爾在《暴風》雜志上刊登文章,首次用「表現主義」一詞來稱呼柏林的先鋒派作家。
1914年後,表現主義一詞逐漸為人們所普遍承認和採用。
在德國1905年組織的橋社、1909年成立的青騎士社等表現主義社團崛起。它們的美學目標和藝術追求與法國的野獸主義相似,只是帶有濃厚的北歐色彩與德意志民族傳統的特色。表現主義受工業科技的影響,表現物體靜態的美。
尼采通過對古風藝術的批評在表現主義形成的過程中起了一個疏導和關鍵的作用。在他的《悲劇的誕生》中,尼采將古代藝術分為兩類,阿波羅式的藝術是理智、秩序、規則和文雅的藝術;狄俄尼索斯式的藝術是惡毒、混亂和瘋狂的藝術。阿波羅式的藝術代表著理智的理想,而狄俄尼索斯式的藝術則來自於人的潛意識。這兩種藝術形式與代表它們的神一樣:兩者都是神的兒子,互不相容,又無法區分。尼采認為任何藝術作品都包含這兩種形式。表現主義的基本特徵是狄俄尼索斯式的:鮮艷的顏色、扭曲的形式、繪畫技巧上漫不經心、平面、缺乏透視、基於感覺,而不基於理智。
廣義地說表現主義是指任何錶現內心感情的藝術。當然所有的藝術品都表現藝術家的感情,但是有些作品尤其強調和表達藝術家的內心感情。尤其在社會動亂的時期這樣的作品尤其常見,而在歐洲歷史上從15世紀開始這樣的動亂時常重復:宗教改革、德國農民戰爭、八年戰爭等等,所有這些動亂和壓迫均在印刷作品中留下了其痕跡。雖然這些作品一般從藝術角度不引人注目,但是它們通過它們所描述的恐怖始終能夠在其觀眾中引起強烈的感情。
表現主義(2009年版辭海定義):亦稱「表現派」。現代西方流行的一種文藝思潮和流派。興起於20世紀初極盛於二三十年代的德國、美國等國。 ·要求突破事物表象而凸顯其內在本質,突破對人的行為的描寫而楔入其內在靈魂,突破對暫時性的現象的描寫而展示永恆的品質或「真理」。深受康德、柏格森和弗洛伊德的影響。由於強調描寫永恆品質,筆下人物往往是某種共性的抽象與象徵;由於強調寫內心、直覺和下意識,多採用內心獨白、夢境、潛台詞、假面具等手段;由於注重由作者主觀出發,去攝取事物實質,往往有意識的扭曲客觀事象。小說代表人物卡夫卡,戲劇代表人物有斯特林堡。
Ⅷ 表現主義文學名詞解釋
表現主義,是指藝術中強調表現藝術家的主觀感情和自我感受,而導致對客觀形態的誇張、變形乃至怪誕處理的一種思潮,用以發泄內心的苦悶,認為主觀是唯一真實,否定現實世界的客觀性,反對藝術的目的性,它是20世紀初期繪畫領域中特別流行於北歐諸國的藝術潮流,是社會文化危機和精神混亂的反映,在社會動盪的時代表現尤為突出和強烈。
在北歐各國的傳統藝術中早就存在著表現主義的因素:在早期日爾曼人的蠻族藝術、中世紀的哥特藝術、文藝復興中的鮑茨、勃魯蓋爾等畫家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變形誇張的形象、荒誕的畫面藝術效果,這些都表露出強烈的表現主義傾向。
19世紀末,出現了象徵主義的影響和現代風格混在一起的第一個表現主義運動,先驅代表畫家是荷蘭人凡·高、法國人勞特累克、奧地利人克里姆特、瑞士人霍德勒和挪威人蒙克,他們通過一些情愛的和悲劇性的題材表現出自己的主觀主義。
20世紀表現主義的主要基地是德國,這決定於德國的社會現實,同時受到尼採的主觀唯心主義哲學、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和斯泰納的神秘主義的影響。
德國表現主義
德國表現主義主要有兩個集團組成:德累斯頓的「橋」社(北德)和慕尼黑的「青騎士」俱樂部(南德)。
橋社成立於1905年,它的創始人是凱爾希納、黑克爾,爾後參加的有諾爾德、佩希斯泰因等。凱爾希納在一份宣言中聲稱:「每一個人,每一個屬於我們的人,直接地、毫不虛偽地表現出驅使他們進行創作的東西。」他們贊賞凡·高和高更的作品,對蒙克持肯定態度,而且對原始藝術懷有虔誠態度。不過他們每個人都從不同角度吸收自己所需要的東西。他們描繪自然和城市中變化多端的世態萬相,總帶有一股愁悶的、空虛的、木偶般的神態。橋社在風格上的探索,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在形式上起先多採用流暢、鬆弛、自由、柔和的線條,爾後就逐漸傾向於緊張、曲折、斜向,最後又變得短促、堅硬,這只是總的畫風。
在南德巴伐利亞州的首府慕尼黑活躍著另外一個表現主義集團,取名「青騎士」,成員有馬爾凱、克利等。法國的德勞內在立體主義基礎上的鬆散的幾何形結構,大膽吸收色彩光學原理而創造的色彩技法,都給「青騎士」成員很大的啟發,他們視他為「現代美術」的締造者。青騎士集團的宗旨與橋社一致,但表現語言多採用抒情的抽象語言。他們對不可見的內在精神比對任何可見的外部世界更感興趣,希望給這種內在精神以一種可見的形和色,從而把藝術和深刻的精神內容融為一體。主要表現在康定斯基的藝術中。
Ⅸ 電影史:簡述德國表現主義
德國表現主義是從1919至1924出現在德國的一個把文學、戲劇和繪畫上的表現主義風格運用於影片創作的電影流派。它的藝術目的是力圖通過不自然的形式和極度失真、變形的世界形象來強烈的表達出人物內心的恐懼、焦慮、愛和憎的情緒。布景高度失真變形、攝影角度古怪奇特、照明陰沉朦朧,表達的共同的主題是謀殺、死亡和暴力,描繪了隱藏在人們內心深處的孤獨、悲憤、痛苦和恐懼。其代表作有《卡里加里博士》、《疲倦的死》、《吸血鬼諾斯費拉杜》、《蠟像陳列館》等。
二三十年代在德國表現主義的影響下後續發展出了兩個分支流派:街道電影和室內劇電影。街道電影的代表作有卡爾格呂納《街道》、派布斯特《沒有歡樂的街》、布魯諾拉恩《街頭慘劇》;室內劇電影的代表作有卡爾梅育爾《後樓梯》、羅布辟克《聖蘇爾維斯特之夜》、茂瑙《最卑賤的人》。
Ⅹ 什麼是表現主義寫法
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 是二十世紀初歐洲(主要在德國)的文藝思潮和運動,在美術中有鮮明的反映。德國《狂飆》雜志的編輯瓦耳登在1911年首次使用表現主義來稱呼柏林的前衛派作家,不久被廣泛使用。實際上,在美術中最早的表現主義社團從1905年即已開始。該派從主觀 唯心主義出發,強調表現自我感受和主觀 意象,以過份誇張的形體和色彩發泄內心 的苦悶。
表現主義是從印象派演變、發展而來,是對印象派忠實地描繪現實的悖逆。同時,它和德國歷史上的民族傳統有內在的聯系,它繼承了中古以來德國藝術中重個性、重感情色彩、重主觀表現的特點。在造形上追求強烈的對比、扭曲和變化的美。
直接對表現主義產生影響的是挪威畫家孟克(E.Munch, 1863~1944),幼年時喪母,姊、妹又得精神病,對其一生的創作有深刻的影想。他曾留學法國學畫,看過梵谷和高更的作品,開始探索激烈色彩和扭曲線條的可能性,以表達焦慮、恐懼、愛及恨等心靈狀態,一生創作最主要的兩個題材是」死亡」和」愛情」。1892年在德國柏林美術家協會舉辦展覽,對當時德國青年畫家刺激很大,推動了表現主義運動的產生。代表作有《生命之舞》(1899-1890,奧斯陸國家畫廊)、《春情》(1895,奧斯陸國家畫廊)、《吶喊》(1893,奧斯陸國家畫廊)。
被稱為表現主義先驅的是諾爾德(Emil Nolde, 1867~1956)。代表作如《釘死於十字架》(1919),接近表現主義的畫風;且十分狂熱的還有法國畫家弗拉曼克(M.de Vlaminck 1876~1958)。代表作如《河流》(1910,華盛頓國家畫廊)。他們是從寫實主義、印象派和後印象派的影響走向表現主義的畫家,在作品中注意表現主觀的內心感受,追求強烈的形式感。
代表人物:孟克(Edvard Munch,1863-1944)
諾爾德(Emil Nolde,1867-1956)
魯奧(Georges Reault,1871-1958)
繆勒(Otto Muller,1874-1930)
馬爾克(Franz Marc,1880-1916)
夏卡爾(Mare Chagall,1887-1985) 等
表現主義具有鮮明的理論主張和美學特徵。首先,提出藝術「不是現實,而是精神」、「是表現,不是再現」的口號。表現主義作家注重對世界主觀感受的表現,特別強調內部視野,極力主張表現內在體驗和心靈激情,反對印象主義—自然主義的單純模仿和拍照式的對外部世界的客觀再現。表現主義拒絕浮面的和虛假的真實,要求表現比日常視覺所見到的更多的真實。塞尚曾贊嘆馬奈:「僅僅是一隻眼睛—但那是多麼有力的眼睛啊!」因為當時人們認為,畫家在眼睛一瞥的瞬間,攝下了最為真切的感官印象,這種未經心靈過濾和玷污的印象,就是最真實的存在。但表現主義者弗里德里希則告誡:「閉上你的眼睛!」因為只有閉上眼睛,打開心靈的窗戶,才能把心靈暗箱中的東西暴露在白天的陽光之下。他們認為,明眼所見的只是表面現象、子虛烏有的東西,只有刺激、震盪了心靈世界的東西,才是真實的存在。因此,表現主義藝術家激烈反對印象主義—自然主義的美學原則,主張突破外部的物理表象,表現內部的精神實質;主張突破純客觀的描摹,轉向主觀情感的表現。在1906年的慕尼黑新美術家協會的宣言中,他們初步闡述了自己的藝術觀點:「一個藝術家除了對外界自然有自己的印象外,更要不斷去積累內心世界的感受。」後來,康定斯基在《論藝術的精神》中進一步明確指出:「畫家是創造者,他已經不把模仿自然現象當作自己的目的,他思考並且應該追求自己內心世界的表現。」內心世界成為表現主義者關注的對象,甚至「線條和形式的涵義對我們來說存在於它對我們展示的生活意義之中。它只有通過我們充滿省略的情感,才會容涵它的美,我們以某種神幻奧妙的方式向它注入這種情感」。(沃林格《抽象與移情作用》)表現主義將挖掘內心感受、表現主觀激情作為創作的主旨,他們的作品往往滲透著一種充滿不安、矛盾、孤獨和恐懼的感受,突出地表現對戰爭茫然無措和驚恐不安的心情。他們聲稱:「世界存在著,僅僅復制世界是毫無意義的。」「人的心和一切事物緊密相連,人的心和世界一樣,都是在相同的節拍中跳動。為此,就要求對藝術世界進行確確實實的再塑造。這就要創造一個嶄新的世界畫像。這種畫像和那種靠經驗而能把握的自然主義者的圖像毫無共同之處,和印象派那種割裂的狹小范圍也毫無共同之處,這一意象必定是單純的、真實的,因而也是美的。」(卡·埃德施密特《論文學創作中的表現主義》)這種不再復制而是創造的嶄新的世界畫像,就是不再重現客觀意象,而是顯示人類心靈深處對外部世界的一種主觀感受,纖細入微地表現人類不安的躁動和復雜的心緒。認為藝術家就是受內心需要驅遣的創造者,他們要表現的僅僅是個人的主觀激情。康定斯基說,藝術家「睜大的雙眼應該緊緊盯住自己的內心生活,他的耳朵應該常常傾聽自己內心需要的聲音……藝術家不僅應當以他的目的所必需的任何方式來處理形式,而且他必需這樣做」。他還認為:「美是從內心需求中產生出來的,美是那種內心的美」。(參見R·S·弗內斯《表現主義》)表現主義注重的是通過文字的媒介講述出來的某種內心真實,作品內容愈來愈與客觀對象脫離而作為情感心緒的宣洩。卡夫卡的《變形記》以人變成蟲,寓意性地表現出了現代人對異化社會的內心孤獨、恐懼的心裡感受。《判決》譴責了官僚機構和社會權威對年輕人的生命、激情的窒息和扼殺,表露了無比恐懼和無能為力的悲哀。奧尼爾《毛猿》中的揚克在社會上到處流盪,尋找自我的歸屬地位而不得,最後與大猩猩為伍,表現出現代人對社會的迷惘失望、人生價值的失落、在社會生活中人生無所歸屬心理真實。在奧尼爾的戲劇中,不斷響起的時遠時近的咚咚鼓聲和人聲鼎沸的嘈雜聲,在凱澤、托勒爾的作品中常常出現的面具和影子等,都是人物錯亂、恐懼的內心思緒和情感體驗的藝術表現,給人們留下了鮮明而深刻的印象。奧地利的霍爾曼·巴爾在《表現主義》一書中論述道:「人從他的靈魂深處發出尖叫,整個時代變成了一聲奇異的、刺耳的呼嚎。藝術也在尖叫,尖叫著進入深沉的黑暗,為求救而尖叫,為靈魂而尖叫。那就是表現主義。」
其次,表現主義大量通過主觀幻覺、夢境和錯覺,以及扭曲變形等手法來表現生活。表現主義藝術家大多經歷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現代社會的巨大變化和深刻危機,到處彌漫的社會異化和墮落,使得他們時時感到精神的壓抑和內心的恐慌,猶如生活在夢魘之中,充滿了憂郁和孤獨。他們常常沉迷於無聊的幻想,在幻覺和夢境中尋找對人生和生活的安慰。與此同時,表現主義提倡的主觀感覺和內心真實,那種現代人潛意識中的莫名恐懼感和災難感,自然而然會變為幻覺和夢境。表現主義理論家埃德施密特說:「幻覺成為表現主義藝術家的整個用武之地。他不看,他觀察;他不描寫,他經歷:他不再現,他塑造;他不拾取,他探尋。於是不再有工廠、房舍、疾病、妓女、呻吟和飢餓這一連串的事實,有的只是它們的幻象 。」在表現主義作品中,錯覺、夢境、幻覺甚至鬼魂、地獄的意象經常出現。斯特林堡的戲劇《鬼魂奏鳴曲》讓死屍、亡魂和活人同時登場,人世間罪惡隱私和痛苦人生與地獄中噩夢般境界相互交融混合起來。《到大馬士革去》整部戲通過主人公的獨白和幻覺展開,將夢境和現實交融統一在一起。在奧尼爾的《瓊斯皇帝》和凱澤的《從清晨到午夜》中,人物因恐懼而產生的錯覺以及緊緊糾纏著主人公的恐怖幻境,最後導致人物的精神徹底崩潰。在卡夫卡的世界裡,真實和幻象同樣交混在一起。那迷宮似的旅店,暗淡神秘的閣樓,雪中夢幻般的城堡,都會給人一種慘淡、猙獰的夢境般感受。 強烈的主觀性,以及幻覺、夢境和錯覺的描繪,必然造成作品內容表現上的扭曲、變形。同時,病態和異化的現實世界,現代西方社會的顛倒混亂、畸形異變,反映出來的東西自然就是扭曲變形了的。卡夫卡的《變形記》,是現代社會人性異化的最典型的寫照。《地洞》中的鼴鼠實際上就是人的恐懼災難、憂郁孤獨的扭曲變形表現。在《城堡》中,無論是城堡還是村子,都是現實社會和生活的誇張荒誕、扭曲變形的表現。奧尼爾《毛猿》中的人像猿人,在狹小的艙房中不能直立,是現代人在社會中「非人」生活遭遇的扭曲而真實的表現。恰佩克的《萬能機器人》是對現代社會物質文明發展卻使得人性異化、科技造福人類卻給人類帶來災難的扭曲變形的表現。 再則,表現主義文學流露出一種普遍的抽象化傾向,作品往往具有濃郁深厚的象徵意蘊。作家們所追求的心靈真實,實際上是一種普遍地揭示精神本源的真實。表現主義理論家埃德施密特說:「只有當藝術家的手透過事實抓到事實背後的東西,事實才有意義。他在妓女身上看到人性,在工廠里看到神性;他使個別現象作用於構成世界的偉大。」追求真正的本質和普遍的宇宙意識是表現主義的基本主張,於是導致了一種普遍的抽象化傾向。「城堡」是抽象化了的官僚統治機構。《審判》中的法庭被安置在高高的閣樓之頂,陰森可怖,神秘莫測,既沒有時代背景和地理空間,也沒有具體的環境,象徵了官僚統治的國家機器和權力。《毛猿》中的郵船是現代社會的象徵,揚克的悲劇是現代人與社會環境的不協調、人的無所歸屬的象徵。在人物塑造方面,類型化、圖解化是基本的模式。表現主義者不再塑造有血有肉、形象豐滿的圓形人物,人物常常被抽象出來,直接顯示赤裸裸的本質。作品中的人物不再是典型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典型人物,不再是「這一個」。主人公常常是身世不清,來歷不明,來無影去無蹤,甚至不再給人物取名字,以K等字母代之,或者直接用「男人」、「女人」、「父親」、「兒子」代替。人物沒有個性可言,只是一類人(或整個人類)的抽象代表。如托勒爾的作品《群眾與人》中沒有出現一個人名姓氏,只有象徵人道主義和暴力革命的「女人」和「無名氏」。《城堡》中的K不知來自何處,要去城堡干什麼,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象徵性符號。即使是《毛猿》中有名有姓的揚克和《瓊斯皇帝》中的瓊斯,也是作者心目中「人類命運」這個抽象觀念的標志。
此外,表現主義文學在語言風格上,常常表現出一種冷漠旁觀和平淡冷靜的客觀態度,用電報式的簡潔、冷漠的語言進行敘述描寫,很少抒情議論。表現主義常用類似於白描或是抽象化的語言形式來表現人物主觀的內心狀態。很少有連貫不斷的長句子,很少有描述性語言和修飾,一切都是直截了當的,客觀靜態的,沒有作家個人多餘的贅述。作家所關注的只是作品中人物的處境狀態,人物豐富真實的內心世界。無論是凱澤、托勒的「電報式」文字,恰佩克式的機器人語言,卡夫卡式的簡潔冷漠描寫,還是奧尼爾式的現代寓言敘述,無不流露出表現主義的這種抽象化簡潔冷漠的語言傾向。另外。表現主義文學作品中還常常隨心所欲地使用新奇的語言,奇特的倒裝、定冠詞的省略、詞語的重復、扭曲句子結構等方式,形成了一種過於緊張而急促的節奏,藉此表現人物內心激烈狂熱、喧囂不安和非理性的情感情緒。這也形成了表現主義別具一格的語言藝術風格。
網上找的,來個簡單總結.哈哈.表現相對與再現,主觀與客觀的分別.與現實主義相對而言的應該.我的理解,這是藝術上走進的一種改變.長期的對現實的模仿,忽視了人的內心深處的表達.雖然客觀准確的描述了事物,但忠實的外在事物還是很難讓人理解.所以求於表現.內心的抒發,他可以不合邏輯的,荒誕的,但他抽象的典型的反映了人的問題.比方卡夫卡的變形記,人會變成甲克蟲嗎?但在小說中我們卻感到異化的危險,發自內心而且並不陌生的危險.浪漫主義似乎也是一種表現,但更照顧現實的合理和邏輯.而表現則舍棄外在的真實,尋求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