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石油消耗在哪個國家

德國石油消耗在哪個國家

發布時間:2022-04-24 07:50:58

1. 德國在二戰中使用的石油從哪兒來

貧血——二戰德國的石油工業
「如果我無法得到足夠石油,我就不得不結束這場戰爭。」——-希特勒

「一戰」最後兩年,德國經歷過嚴重的石油短缺,惟一的來源是奧匈帝國和羅馬尼亞,魯登道夫當時指出:「羅馬尼亞石油乃重中之重,但很不幸,羅馬尼亞的石油生產能力已經達到極限,不足以改變德國石油短缺的整體局面。」而英國人捷足先登,於1918年8月佔領巴庫,被魯登道夫稱為「對我們的沉重打擊」。

納粹上台第一年,經濟戰略專家便指出:一旦發生戰爭,對原油進口的嚴重依賴將是制約德國軍事行動的一個關鍵瓶頸。1938年7月12日提出的「凱琳大廈計劃」要求1944年初實現石油產量1100萬噸,但希特勒顯然等不到這個時間,他的戰略是先通過儲備打響戰爭,然後在戰爭中解決石油來源。1939年上半年,德國石油進口達到頂點,最大來源是羅馬尼亞。盡管9月後歐洲以外的來源斷絕,德國當年仍進口石油516.5萬噸,比1938年全年還多20萬噸。1940年5月27日,德、羅兩國簽訂石油協定,當年德國進口的207.5萬噸石油中有97.4萬噸來自羅馬尼亞,另外根據《蘇德貿易協定》,進口近65.7萬噸。1941年,從羅馬尼亞的進口增至100.7萬噸,上半年從蘇聯進口28.3萬噸。
德國在上半個世紀中令人矚目的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有賴於自己的豐富能源——煤。在三十年代末,煤約佔美國能源總量的一半,但對德國來說,卻提供了能源的90%——而石油大約僅佔5 %。可是,希特勒在1932年已經在為未來籌劃,石油對於他的雄心壯志來說是必不可少的。1933年1 月,他成為德國的總理,一年半以後他又攫取了全部權力。他不失時機地發動了一項他稱之為「德國汽車交通史上一個轉折點」的汽車運動。不受時速限制的單向高速公路貫穿全國。1934年,製造一種新型汽車的計劃開始。它被稱為「人民的汽車」,亦即「大眾汽車」。

但對於希特勒企圖將整個歐洲置於納粹帝國——以及他本人——統治之下的宏偉計劃來說,這些僅僅是枝節問題。為了實現上述目標,他迅即開始整頓經濟,加強國家對大企業的控制,並建立納粹的戰爭機器——包括轟炸機、戰斗機、坦克和卡車,所有這些都需要石油。因此,法本公司正在進行的合成燃料生產具有決定性的重要意義。
固體的煤為什麼可以液化變成類似於石油的液體呢?這是煤和石油的成分決定的。煤和石油同屬化石燃料,煤是由幾千萬年乃至幾億年前地球上生長的某些樹木埋藏在地層中,在漫長的地質年代裡,經過地溫、地壓等的作用,逐漸變化而來的。石油是由低等的動物經過與煤相似的過程變成的。煤和石油的主要組成元素都是碳和氫,但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氫構成的烴類小分子,而煤的成分主要是碳氫構成的較大的有機分子,其相對分子質量大約是石油的10倍;煤中氫碳的比值小,大約是石油的一半。通過一定的技術措施,增加煤炭中氫的含量,使煤和石油中碳與氫的比值基本相同時,固體的煤就有可能變成類似於石油的液體燃料。這就是煤炭液化的基本思想,而煤炭液化的關鍵就是如何將氫加入到煤炭中。
煤炭的液化過程是十分復雜的,一般認為,煤首先被分解成—種稱為「瀝清烯」的中間產物,接著再與氫反應變成與石油的成分類似的物質,由於煤炭中含有雜質,液化裝置內的物質是十分粘稠的,經固液分離後,得到的液體即為煤炭液化生成的油類,是一種暗褐色的液體,再經過分餾加工,去除重質部分,就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一系列煤炭液化產品。
煤炭的液化技術,有兩種基本方法,即直接液化和間接液化。直接液化是先把煤炭製成煤漿,然後在高溫、中壓狀態,在催化劑作用下,通過加氫裂化生成液態碳氫化合物即「合成石油」,直接液化的效率約為65%~75%,每噸煤可生產0.3~0.4t液化油。間接液化是把煤炭在高溫下與水蒸氣作用氣化,產生合成氣(CO,H2等),然後合成氣通過催化反應生成性能優良的液態醇類、烴類等。間接液化的效率一般較低。

化學溶解方法在德國,從煤中提取合成燃料的開創性工作實際上開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那時,德國已被公認在化學方面居於世界領先地位、1913年,德國體燃料,大量的氫隨同催化劑被注入高溫和高壓下的煤中,結果製成一種高級液體燃料。十年後,即在二十年代中期,德國人創造出一種叫做「費希爾—特羅普施」的可以與之競爭的方法。採用這種方法時,煤粒在蒸汽下粉碎後再被注入氫和一氧化碳,使之相互作用,最後製成一種合成石油。貝傑烏斯的氫化法被視為兩種方法中較好的一種。除了其他產品外,它還能夠生產航空汽油,而「費希爾一特羅普施」法則不行。此外,法本公司在1926年取得了貝傑烏斯法的專利權。
法本公司在二十年代對合成燃料產生興趣,是因為它有同樣的預計,認為正在全世界刺激大規模石油開採的趨勢將會使世界上傳統的石油供應迅即枯竭。納粹政府之所以提供資助,是因為對外國石油日益增長的需求正在使至關重要而又不足的外匯大量流失。希特勒明白,德國將為戰爭作好准備。必須通過新技術和化學來減少對外國石油的依賴。

1936年下半年,希特勒採取一些決定性步驟武裝德國,以便德國可為預計在1940年將發生的戰爭作好准備。他開始執行一項四年計劃,其中有一個目標是通過新技術和化學來減少對外國石油的依賴。他在提出那項計劃時說:「現在必須以最快的速度發展德國的燃料生產。這項任務必須以作戰時的同樣決心來處理和完成,因為未來的戰爭行為有賴於這一問題的解決。」他補充說:「這類原料的生產成本是無關緊要的。」
德國確實建立起一個實力非常雄厚的合成燃料工業。到1939年9 月1 日德國入侵波蘭、歐洲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為止,它已有十四家氫化廠全速運轉,另有六家正在建設中。到1940年,合成燃料的產量已有急劇的增長——日產七萬二千桶,占石油總供應量的64%。然而,從軍事需要方面來看,合成燃料的意義甚至更為重大。貝傑烏斯氫化法提供了德國航空汽油總量的95%左右。如果沒有那些合成燃料,德國空軍就無法升空。

盡管希特勒擁有戰爭機器的強大力量,也有日益增加的合成燃料可供使用,石油問題卻從未使他感到放心。的確,那種擔憂曾促使他形成以「閃電戰」為基礎的基本戰略——集中機械化部隊實行兇猛而短期的攻擊,以便在燃料供應發生問題以前奪取決定性的勝利。最初,無論是1939年在波蘭,還是1940年春季蹂躪挪威、低地國家和法國,這一戰略都被運用得驚人地出色。西線戰役實際上改善了德國的石油處境,因為德國軍隊掠取的石油儲備大大超過了他們在侵略戰爭中所消耗的燃料。即使隨後希特勒通過大規模空中轟炸征服英倫諸島的企圖在1940年秋季遭到了失敗,德國看來仍然接近於稱霸歐洲!
也正是1940年,羅馬尼亞局勢岌岌可危,匈牙利、保加利亞和蘇聯都向其提出領土要求,蘇聯乾脆於7月1日出兵強佔了比薩拉比亞。11月23日,羅加入軸心國和《反共產國際協定》,當年德國對羅的石油依賴量達到94%,到次年的「巴巴羅薩」行動時,208.6萬噸的對德石油出口比參戰的100萬羅軍更有價值。

德國認為勝利得來不難。所以,當羅馬尼亞最大的普羅耶什蒂油田受到蘇聯威脅時,希特勒將視線向東轉到他的下一個目標——這個目標就是蘇聯。
從巴巴羅薩開始,佔領巴庫和其他高加索油田就是希特勒心目中的俄國戰役中心。一位歷史學家曾經寫道:「在經濟領域中,希特勒的目標是石油。奪取高加索油田甚至比攻克莫斯科更加重要!對希特勒來說,石油是工業時代和經濟力量必不可少的東西。是戰爭機器的血液!
1941年10月7日,戰時經濟與軍備局局長喬治·托馬斯再次報告:「目前航空燃油及潤滑油產量為28.9萬噸,尚可滿足年底前的需求,但到1942年初將只有3.1萬噸——這是一個危險的水平。到10月1日,只有不到25萬噸柴油,按目前消耗,11月底就將短缺2.5萬噸。顯然,德國已經不能再向義大利每月提供10萬噸燃油。」

進入1942年,德國石油儲備降至79.7萬噸,僅夠一個月消耗,合成燃料雖然增長到近400萬噸,但這個增量被羅馬尼亞石油產量因為盟國轟炸而下降抵消。2月12日,安東內斯庫向里賓特洛甫表示:「在原油方面,羅馬尼亞已傾其所有,目前惟一的出路就是佔領富產石油的地區。」

1943年斯大林格勒戰役是德國在歐洲的第一次重大失敗,它使希特勒怒不可遏。德軍不再處於攻勢。「閃電戰」階段已告結束。從此以後,決定性因素不再是閃電式的攻擊,而是軍用的人力和經濟資源——包括石油在內。

在1943年中,軸心國在俄國和北非都已被擊敗,德軍想攻克巴庫或中東油田的企圖已成為痴心妄想。因此,德國不得不反過來依靠自己的資源,此外別無選擇。合成燃料將成為它瘋狂地力圖維持戰爭機器的中心。在作出這種努力的過程中,希特勒帝國表現出它在技術方面的才智和集權政治的強制力。

合成燃料工業像戰爭經濟的其餘部門一樣,呈現出上升趨勢。到1942年,此項工業全面地取得了比三十年代更大的進步——更新生產技術,改良催化劑,生產更優質的產品和擴大多種煤作為原料。而且產量也在迅速上升。在1940年和1943年之間,合成燃料的產量幾乎增長一倍,從日產七萬二千桶上升到十二萬四千桶。人造燃料工廠是燃料工業體系中的重要環節。1944年第一季度,其產量占燃料總供應量的57%和占航空汽油的92%。生產還在高速度上升。若按年度計算,1944年第一季度的產量正在以更高的速度增長。總的來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合成燃料佔德國石油總產量的一半。
可笑的是,1943年德國的石油狀況反而有所好轉。原因首先在於義大利於9月脫離軸心國,不光石油儲備的「下水道」終於被堵住,進占義大利北部的德軍反而獲得了大量石油儲備,德國合成燃料廠的產量也達到歷史高峰,超過560萬噸。

44年,盟國將對德國轟炸的重點轉向石油工業,為了對付空襲。軍備部長施佩爾命令迅速修復合成燃料工廠和其他石油設施,或者盡可能地把它們疏散到那些較小的、更易於保護和隱蔽的地點——有些移到被毀壞的工廠的斷垣殘壁里,有些遷入坑道,有些轉入地下。甚至釀酒廠也改產燃料。原計劃至1944年將大幅度提高合成燃料的生產能力,但此時那些為增產而准備的機器部件,不得不拆用來修復現有的設施。三十五萬多名工人從事這一忙亂的任務。一開始,各工廠迅速得到修復,但過了一段時間,工廠常會再度遭到空襲,以至於變得更加支離破碎和易受攻擊,更加難以修復。產量開始急劇下降。在1944年5 月第一次空襲以前,用氫化法生產的合成燃料平均日產九萬二千桶,到9 月份,產量已降到日產五千桶。當月的航空汽油產量僅為日產三千桶,只佔1944年頭四個月平均產量的6 %。與此同時,蘇軍佔領了羅馬尼亞的普洛耶什蒂油田,使希特勒失去了主要的原油來源。
44年9月,合成燃料月產量下降92.2%,跌至僅1.7萬噸,德國空軍的18萬噸燃料需求只能滿足3萬噸,已無法正常出動。1944年秋季,惡劣的氣候條件暫時緩解了盟軍的襲擊。11月,德國人設法提高了合成燃料的產量。但在12月,產量又下降了。
德國人如果有更多的燃料,就可能爭取到更多時間。從戰略觀點看,由於阿登攻勢的失敗,德國的戰爭努力已告失敗。1945年2 月,德國的航空汽油產量剛好是一千噸——1944年頭四個月水平的0.5 %。此後就停產了。但德國人爭取勝利的幻想仍未破滅。施佩爾追述說,希特勒周圍的一些人『在早已絕望的情況下,會默默地聆聽他的講話,當時他繼續對那些已不存在的師表態,或者命令因缺乏燃料而已停飛的飛機去給部隊提供給養。「

在45年德軍最後的時刻,大量的新式噴汽戰斗機和重型坦克因為缺乏燃料在地面被盟國 空軍炸毀,德軍已經回到19世紀而成為騾馬和人力運輸的部隊,當希特勒與夫人在柏林地堡自殺時,下命令,要將他們的屍體澆上汽油焚毀,以免落到可惡的俄國人手中。現有的汽油用於執行那道最後命令終於夠用了。

2. 德國在二戰中使用的石油從哪兒來

1、二戰爆發前,全球石油產量90%控制在英美手中,不僅僅是有資源,其他戰略資源和全球水道基本掌握在英美手中,另外世界金融中心,也在英美手中。因此歐洲本土,只有兩個國家擁有石油,第一就是羅馬尼亞,第二就是蘇聯。德國二戰發動戰爭前的石油,許多是從羅馬尼亞和蘇聯采購儲備的。
2、德國入侵波蘭後,英美開始了全球經濟封鎖、金融封鎖和資源封鎖,所以德國就面臨一個非常非常被動的局面,也就是如果戰爭長期化,德國的資源無法支撐戰爭。
戰爭中,遭受世界金融中心封鎖國家的貨幣是無法有效使用的,另外羅馬尼亞油田在蘇聯軍力勢力范圍內,因此德國無法擁有足夠的黃金儲備購買蘇聯石油的,蘇聯也不會白給。
所以德國不列顛空中戰役失敗,預示戰爭陷入了長期化,資源匱乏,以及英國與蘇聯的互動,以及美國參戰跡象明顯和蘇聯軍力對於羅馬尼亞油田的威脅,最終迫使德國被迫東擴蘇聯,搶奪石油資源,陷入多線作戰的窘地。

3、另外德國在戰爭以前就知道,德國石油是一個是其命脈,因此德國大力發展合成燃油工業,用煤炭通過技術合成石油,當然這種做法肯定成本大,但是也是沒有辦法。戰爭爆發期間,德國燃油很大一部分都是靠著合成燃油了,但是面對英美強大的戰略空中力量的對於工業能力,能源生產打擊,德國最終能源一步一步走向枯竭,德國能源匱乏,導致軍隊作戰和訓練受到了大幅度的削弱。

3. 二戰德國本土產石油嗎

德國本土幾乎沒有石油,少的不值一提。但羅馬尼亞和匈牙利有石油,德國還可以合成燃料,以上就是德國二戰石油燃料的來源

4. 二戰德國的石油來源

「巴巴羅薩」前,石油來源主要是羅馬尼亞和蘇聯。之後主要是羅馬尼亞。
液化煤技術所得到的油料在總油料的比重越來越高,1944達到了50%左右,前期比較少。

5. 世界石油消耗量年度統計

地下儲藏量和各國的備用儲藏
各個不同的來源對世界上的石油儲藏量的估計各不相同。2004年艾克森美孚估計世界的總儲藏量為1.26兆(萬億)桶(1717億噸),同年英國石油公司的估計為1.148兆桶(1566億噸)。《科學》甚至估計世界總儲藏量為3兆桶。今天已經確定的和使用目前的技術能夠經濟地開採的儲藏量近年來甚至有所上漲,2004年的數據是目前最高的。由於每年的開采和勘探工作的不足,中東、東亞和南美洲的儲藏量有所下降,同時非洲和歐洲的儲藏量有所上升。有人預言今天的世界儲藏量還僅夠用50年。但由於過去就已經有過類似的預言,而且這個預言從未實現,這個數據也被人戲稱為「石油常數」。2003年最大的石油儲藏位於沙烏地阿拉伯(2627億桶)、伊朗(1307億桶)和伊拉克(1150億桶),其後為阿聯酋、科威特和委內瑞拉。

批評者懷疑這些數據,他們指出出於政治原因許多國家篡改它們的數據,此外許多國家雖然每年開采大量原油,但其數據始終不變,這說明這些數據已經陳舊了。有些專家認為21世紀初人類將到達哈伯特頂點,這時開采量將達到頂峰,此後開采量無法繼續提高,由於供給無法滿足需求,油價將高漲。

因此許多國家備有短期的儲藏來防止短期供不應求導致的危機。歐洲聯盟的國家必須擁有足夠90天的備用儲藏。

開采狀態

石油開采國家至今為止人類一共開采了約0.9兆桶石油。大多數儲藏是在1960年代發現的。2005年的年開采量為304億桶(相當於每天0.833億桶)。

最大的石油開采國列表
資料來源:美國政府能源統計

以下排表按照2004年開采量排列:

沙烏地阿拉伯(OPEC)—1037萬桶每日
俄羅斯—927萬桶每日
美國1—869萬桶每日
伊朗(OPEC)—409萬桶每日
墨西哥1—383萬桶每日
中國1—362萬桶每日
挪威1—318萬桶每日
加拿大1—314萬桶每日
委內瑞拉(OPEC)1—286萬桶每日
阿聯酋(OPEC)—276萬桶每日
科威特(OPEC)—251萬桶每日
奈及利亞(OPEC)—251萬桶每日
英國1—208萬桶每日
伊拉克(OPEC)2—203萬桶每日
1這些國家已過開發頂峰期

2伊拉克雖然屬於石油輸出國組織,但從1998年開始其開發量不包括在石油輸出國組織的開發量中

石油出口國家以下列表是按照2003年石油出口量排列的:

沙烏地阿拉伯(OPEC)
俄羅斯
挪威
伊朗(OPEC)
阿聯酋(OPEC)
委內瑞拉(OPEC)
科威特(OPEC)
奈及利亞(OPEC)
墨西哥
阿爾及利亞(OPEC)
利比亞(OPEC)

消費

石油進口國家目前全球石油平均日消耗量為約8400萬桶。2003年最大的石油消耗國為美國(2010萬桶每日)、中國(600萬桶每日)、日本(550萬桶每日)和德國(270萬桶每日)。每年石油消耗量增長率為2%。

工業國家的人均石油消耗量比發展中國家的人均石油消耗量要高得多。2003年美國年人均石油消耗量為26桶,德國為11.7桶,中國為1.7桶,印度為0.8桶,孟加拉國只有0.2桶。

6. 為什麼希特勒對羅馬尼亞油田這么重視呢

德國是一個極度缺乏石油的國家,而石油又是極為重要的戰略資源,沒有石油德國的坦克、飛機、汽車、軍艦就是一堆廢鐵,毫無作用。盡管德國一再加強合成燃料的生產能力,但是仍舊無法完全滿足戰爭的需要。當時德國每年的燃料消耗在500-700萬噸,而國內的合成燃料年產量只有400萬噸,德國必須從外部尋求燃料的供給點,而德國控制的歐洲地區,只有匈牙利和羅馬尼亞擁有油田,匈牙利的產量很低,羅馬尼亞的油田自然就成為德國重點保護的對象,每年要從羅馬尼亞進口200萬噸以上的石油,而德國軍隊每年的石油消耗量是400-500萬噸,羅馬尼亞的油田供應了德國軍隊半數的石油需求,足見羅馬尼亞油田對德國的重要性。

7. 石油儲量嚴重不足的德國,二戰時卻不進攻中東奪取石油,為什麼

石油儲量嚴重不足的德國,二戰時卻不進攻中東奪取石油原因:

1、雖然中東的石油可望而不可即,在當時的情況,遠沒有直接入侵蘇聯,獲得其石油資源來得實在。然而德國進攻蘇聯,為了石油只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原因,主要還是為了奪取重工業基地,摧毀蘇聯工業,避免形成納粹德國和蘇聯的東西對峙。

3、中東的石油,主要是運不過來,中間的戰略要地被英軍控制,隆美爾的北非軍團就是要幫助義大利去拔掉這顆釘子,都打到了敘利亞了,最後被蒙哥馬利打敗了,義大利軍隊不堪一擊,因為沒有撬棍打不開彈葯箱都投降,給德軍拖了後腿。

所以歷史沒有給予第三帝國征服世界的機會。希特勒把其對納粹主義意識形態的狂熱和偏執壓倒性地置於第三帝國的國家利益之上,這是導致德國難以產生深謀遠慮的大戰略,最終不得不坐視「失去的勝利」的最根本原因。這是希特勒的第三帝國之「不幸」,卻是包括德國人民在內的整個人類之大幸。

8. 世界油氣消費主要地區和國家

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帶動了世界石油消費量的迅速增長,全球石油消費從1970年的22.5億噸提高到2004年的37.7億噸,增長了67.6%,但各地區的石油消費量並不平衡。

從總量來看,北美地區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費區,2004年消費量達11.22億噸,佔世界石油消費總量的29.8%,接近1/3的水平。第二大消費地區是亞太地區,佔世界石油消費量的28.9%,其中中國和日本都是該地區的消費大戶。石油消費第三大地區是歐洲及歐亞地區,這一地區的西歐是世界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佔世界石油消費量的1/4多。而世界第一大產油區——中東的消費量只有6.7%。

2004年世界十大石油消費國消費份額

在2004年世界十大石油消費國中,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美國消費了世界石油的1/4。中國從2002年起超過了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當年的消費量佔到世界的7%。日本在過去10年的石油消費量基本維持在一個水平,一方面與日本經濟增長緩慢有關,但同時與日本注重節能技術,並大力發展新型替代能源有關。其他石油消費大國還包括俄羅斯、德國、印度、韓國、加拿大、法國、義大利。

近30多年來,世界天然氣消費量持續穩定增長,從1970年的10265億立方米增至2004年的26893億立方米,增長了162%。今後對其需求仍將進一步擴大,預計天然氣在世界能源平衡中所佔的份額將由目前的23.5%增長到2010年的25%。實際上,環保要求和生態意識的增強將促進天然氣工業發展。與其他礦物燃料相比,天然氣具有明顯的環保優勢,因而被看作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清潔燃料的代表。

世界各地區天然氣消費變化(據BP能源統計,2005)

世界天然氣消費非常集中。從世界各地區天然氣消費分布中可以看出,歐洲、北美洲和亞太成為世界天然氣消費的三大地區。2004年這三大地區的天然氣消費量分別為11085億立方米、7843億立方米和3677億立方米,占當年世界總消費量的41.2%、29.1%和13.7%。

其中,美國、歐盟和俄羅斯為世界三大天然氣消費國(區),2004年的消費量佔全球天然氣消費量的56.4%。而在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在亞洲,天然氣需求增長較其他傳統市場更為顯著,2004年亞太地區的天然氣消費量平均增長高達6%。

9. 二戰各國消耗的石油、鋼鐵、橡膠等資源。

美國的所有礦產和橡膠都是自產的,而且向外出口,日本偷襲珍珠港也是被美國的「禁運」逼的;
法國已淪陷,不討論,英國要靠美國的支援;中國也一樣;
蘇聯在二戰初期,鋼鐵和石油都是可以自給自足的,靠的就是西伯利亞的油田,但是後來西伯利亞淪陷,也要靠美國的援助堅持了。
日本的石油和鋼鐵開始是依靠從美國進口的,珍珠港事件後,日本佔領了東南亞地區,依靠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的橡膠和石油維持,鋼鐵和煤炭則主要掠奪自中國東北,慶幸的是日本當時居然沒有發現大慶油田和遼河油田。
德國戰爭初期的石油主要來自羅馬尼亞的油田,後來隨著戰爭的擴大,已經不夠用了,於是進攻蘇聯,西伯利亞的油田就是主要的進攻目標之一。
義大利的資源主要來自北非地區,由於其糟糕的戰鬥力,就不多說了。

10. 納粹開戰前有多少石油儲備他們戰前進行了幾年的戰略石油儲備開戰後歷年產量有多少(包括合成)

先提供二戰期間(1939—1945)德國的基本產能數據:鋼鐵1億9000萬噸、石油4800萬噸、煤炭35億噸、糧食1億8000萬噸、發電量4140億千瓦時;

再具體說說石油。1939年9月德國發動戰爭時,只儲備了240萬噸成品油和少量石油。戰前德國所需石油大部份靠進口,1939年進口量達到517萬噸的歷史最高峰。1939年9月德國入侵波蘭後英法開始對德進行海上封鎖,德國只能就近從歐洲進口,進口量大減。1940年進口石油207萬噸,1941年德國進口石油237萬噸,其中從羅馬尼亞進口209萬噸。上半年從蘇聯進口28萬噸,從1941年下半年起,羅馬尼亞成為德國唯一的石油進口來源地。羅馬尼亞是當時歐洲僅次於蘇聯的第2大產油國,1941年石油產量558萬噸,除德國外,義大利和匈牙利也從羅馬尼亞進口石油。羅馬尼亞參加對蘇作戰後自身消耗增加,對德石油供應減少,1942年向德國提供了100多萬噸石油。1943年義大利向美英投降後羅馬尼亞可以集中力量向德國供油,1943年向德國提供了240萬噸石油。1944年6月美英的轟炸嚴重破壞了羅馬尼亞油田,8月份油田被蘇軍攻佔,對德石油供應被切斷,1944年羅馬尼亞只向德國提供了約100萬噸石油。

另外,1939年9月至1940年6月,德國閃電戰擊敗波丹挪荷比盧法七國,從這些國家繳獲了880萬噸的石油儲備。從表面上看收獲頗豐,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這些國家被德國佔領後同樣成為被英國的封鎖對象,無法進口石油。德國要維持佔領區最低限度的民用油供應,此後幾年這些國家在石油消耗方面只能是坐吃山空,因而這批繳獲的油德國凈賺得並不多。不過這些問題最初還未表現出來,至少就當時而言,德國手上的石油儲備大增,成為發動對蘇戰爭的重要資本。1943年義大利向美英投降,德軍又趁機繳獲了義大利北部的幾十萬噸石油儲備。

下面是德國歷年油料獲得量(石油產量包括奧地利,石油進口量和繳獲量均包括成品油在內)
1939年:石油產量約90萬噸,進口石油517萬噸。
1940年:石油產量約160萬噸,進口石油207萬噸,繳獲石油880萬噸(包括1939年繳獲波蘭);
1941年:石油產量約180萬噸,進口石油237萬噸。
1942年:石油產量約200萬噸,煤制油產量約420萬噸,進口石油100多萬噸。
1943年:石油產量約200萬噸,煤制油產量約500萬噸,進口石油240萬噸,繳獲石油幾十萬噸。
1944年:石油產量約170萬噸,煤制油產量約200萬噸,進口石油約100萬噸。

PS:德國戰爭初期的石油消耗
1939年9月,德國陸軍和空軍突襲波蘭。因為作戰迅速,戰事較短,共消耗石油約15.5萬噸,其中10萬噸消耗在波蘭戰場,低耗能地實現了佔領該國的目標。次年,德軍進攻挪威、丹麥和發動西歐戰役,只用了不到50萬噸石油,加上該年度頭四個月的日常用量不足30萬噸,德國從發動戰爭至法國投降,消耗總量不足150萬噸,只是其估計必須花費的500萬噸石油的四分之一。這還不包括德軍從歐洲各處掠奪到的不少於150萬噸的石油,單是這些石油就已經足以彌補此前的戰爭消耗。

閱讀全文

與德國石油消耗在哪個國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29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0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0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2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4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39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6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2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19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1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1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26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4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68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6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8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27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