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的斬獲庫卡85%股權,但是據約定不能獲得技術這個收購有何意義
美的斬獲庫卡85%股權
2016年7月20日晚間,美的集團如約披露要約收購德國庫卡集團結果。按照安排,本次要約收購期在德國時間7月15日24時截止,在此期間內,接受本次要約收購的庫卡集團股份數量合計為2871萬股,占庫卡集團總股本的72.18%。本次要約收購前,美的集團已持有庫卡集團13.51%股權,據此計算,公司持有庫卡股份比例已達到85.69%。美的要約收購庫卡的價格為115歐元/股,庫卡100%股權估值約為45.74億歐元,約合338億元人民幣。現在騙子很多的,要小心謹慎,投資還是要到一些正規的平台,像騰訊眾創空間。
收購還有幾道關
按照這一結果,美的集團要約收購庫卡最少30%股份的計劃已經超額完成。但按照收購交割要求,公司仍需滿足三項條件:第一,通過歐盟、德國、美國、中國、俄羅斯、巴西、墨西哥的反壟斷審查;第二,德國聯邦經濟事務和能源部對本次收購無反對意見;第三,通過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和國防貿易管制理事會(DDTC)審查。上述條件最遲需在2017年3月31日之前完成。
針對反壟斷調查對收購進程的影響,中投顧問研究總監郭凡禮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反壟斷調查將不會對此次收購造成較大阻礙,德國方面雖然有考慮到美的收購庫卡後企業機密技術外流,甚至對國家產生安全利益的影響,但是政界無法阻止這個交易的進行。自由經濟國家都是由企業股東來決定的,所以企業的抉擇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此次反壟斷調查將不會形成較大阻礙。」
與此同時,為了盡可能減少並購庫卡可能對德國政府帶來的擔憂,美的也在要約收購的同時作出了多項「妥協」,例如,美的承諾不會主動尋求庫卡申請退市,盡力維持庫卡上市地位,同時承諾全力保持庫卡的獨立性。
針對德國政府對於企業機密技術外流的擔心,美的和庫卡6月28日簽訂的《投資協議》,內容共5條,都沒有涉及技術轉讓,反而強調尊重庫卡品牌和知識產權,例如「准備訂立隔離防範協議,對庫卡集團的商業機密和客戶數據保密,以維持庫卡與其客戶、供應商的穩定關系。
然而,作為兩家在產品種類、客戶群體、市場區域、品牌形象、銷售渠道等方面差異巨大的企業,即便收購圓滿完成,後續的整合也將極大考驗著美的的管理能力。從過往歷史來看,中國企業大量的海外並購案例中,最多的問題都出在並購後的整合上。
不過,郭凡禮對此次並購卻充滿信心,他認為,美的除了強調將致力保持庫卡的獨立性外,還明確表示不會促使現有全球員工人數改變、關閉基地或任何搬遷行為的發生,庫卡的獨立性緩解了兩大企業整合的難度。
「最純粹」機器人企業
從全球機器人四大家族的情況來看,庫卡並不算是其中最優秀的企業。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機器人市場佔有率中,發那科佔17%,ABB佔11%,安川電機與庫卡均佔9%。在凈利潤上,庫卡在四大家族中排名最後,尚不及排名第一的發那科的1/15(2015年數據)。
不過,以美的本次要約收購庫卡的價格計算,收購PE高達48倍。而ABB、發那科、安川電機目前的PE均在20倍以下。
從市值看,目前機器人四大家族的市值如下:ABB超過440億美元、發那科超過320億美元、庫卡超過37億美元、安川電機約為34億美元。站在市值角度,選擇收購市值偏小的庫卡的難度和成本顯然較低。
除了市值小以外,在機器人四大家族中,庫卡最為明顯的特徵就是「純粹」。公司目前的主要業務包含機器人本體製造、系統集成以及物流運輸三大板塊,全部與機器人高度相關。相比之下,ABB還有龐大的電力系統相關業務,發那科亦有相當比例的收入來自於數控裝置、機床等領域,而安川電機在機器人業務之外,也還涉及了變頻器、傳動產品等。
作為一家純粹的機器人企業,庫卡在技術與專利方面的價值不可小覷。超凡網專家凌趙華指出,庫卡擁有全球領先的工藝技能和前沿的機器人技術,截至2016年6月8日,庫卡在全球共公開了3907件專利和專利申請,申請的技術內容幾乎均與機器人及自動化技術相關。值得一提的是,庫卡擁有141件五局專利數(五局專利數指的是一個專利權人在中、美、歐、日、韓五個專利局同時擁有專利權的專利數量)。一般而言,一個專利權人的五局專利數越多,說明其核心技術和重要專利越多,其在全球主要市場上的產業地位也越高。相比之下,美的的五局專利數僅有8件,和庫卡之間有著巨大的差距。
「中國製造2025其實就是德國工業4.0的翻版。而恰好,庫卡是德國工業4.0的代表。」家電行業資深觀察人士劉步塵認為,美的收購庫卡之所以被稱之為「逆襲」,源於庫卡本身是一家卓越的科技型企業,意味著中國企業的國際並購正在從「撿漏」心態轉向對優質企業的強攻。
劍指中國機器人市場
在美的要約收購庫卡的報告書中,一句並不起眼的話透露出並購後的發展重點:「美的可憑借庫卡在工業機器人和自動化生產領域的技術優勢,提升公司生產效率,推動公司製造升級。」
事實上,在要約收購庫卡前,美的早已顯露出對機器人的「偏愛」。2010年,美的家用空調事業部就已在各個車間廣泛應用各類三軸、四軸機器人。當2011年美的空調達到500億元營收規模時,工人數量在5萬人以上。到了2014年,公司空調業務總營收接近700億元,工人數量已縮減至2.6萬人。
自2012年以來,美的累計投入使用近千台機器人,自動化改造預計投入約50億元,大幅提高了生產的自動化率。不難看出,機器人已經在卓有成效地改變著這家電器巨頭,美的非常清楚機器人對自身未來的重要性。2015年,美的新成立了機器人業務部門,在機器人產業拓展上全面布局。
反觀庫卡,要約收購報告書透露,2015年庫卡在中國境內的營業收入已經超過4億元,這一水平在機器人四大家族中排名墊底。
ABB中國高級副總裁蔣海波此前曾透露,ABB公司2015年在華銷售額超過330億元。發那科與安川電機雖然沒有公布在華業績,但一位從事機器人代理銷售企業高層向證券時報記者透露,兩者在國內的銷售額「都遠遠超過十億元的規模」。此外有媒體曾報道稱,安川電機中國的銷售額在2014年已經達到1000億日元(約合63億元人民幣)。
中國市場是庫卡的短板,同時也是美的的長處。且不論中國機器人市場整體市場空間,僅僅只看美的自身的機器人采購需求,對庫卡而言都是一塊巨大的蛋糕。
OFweek高級分析師潘偉指出,按照美的的設想,如果成功入主庫卡,共同開發中國機器人市場將被列為第一要務,美的家電工廠有提高機器人密度及自動化生產效率的需求。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郭凡禮則認為,庫卡將使美的快速取得工業機器人和自動化生產領域的技術優勢,同時有助於在中國迅速擴展業務。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數據顯示,韓國和日本一般工業機器人滲透率分別為365台/萬人和211台/萬人,相比之下,中國的機器人滲透率卻很低,每萬名工人僅有17台機器人。
同時,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漲,機器人變得越來越重要。在美的總部所在的廣東省,這種現象更為突出。2015年,美的在產品和勞動力方面的現金支出占據銷售額的59%,2008年的這一比率僅為47%。
根據美的確定的戰略計劃,庫卡有可能將在2020年之前超額完成其設定的40億至45億歐元收入目標,其中10億歐元預計將來自中國市場。業內觀察人士普遍認為,一旦美的收購庫卡成行,庫卡在中國地區的收入有望呈現「幾何級數的增長」。
48倍PE是否劃算?
自從美的要約收購庫卡的方案出爐以來,其48倍PE的高估值在市場引發不小的爭論。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若以全球市場的平均估值來看,本次收購確有高估,但從A股市場的估值水平來看,則又是另一番景象。
以A股機器人行業龍頭機器人(300024)為例,目前其總市值約為400億元。而以美的要約收購庫卡的價格115歐元/股計算,對庫卡100%股權估值約為45.74億歐元,約合338億元人民幣,收購庫卡的總估值尚不足A股公司機器人的市值。
然而,無論是規模、技術還是品牌,機器人與庫卡的差距卻非常明顯。庫卡在汽車製造領域的市場份額在全球和歐洲都是第一;在一般工業領域機器人的市場份額歐洲前三名;在系統解決方案的市場份額美國排名第一,歐洲排名第二,其產品定位為最高端的應用領域。
「本次收購相當於美的以約300億元的價格置入遠遠優於機器人的資產,一旦收購成行,不僅會明顯提升美的的估值,同時美的有望接替機器人成為A股機器人行業新龍頭。」一位券商研究員向記者分析。
⑵ 美的已收購的德國機器人廠商庫卡了嗎
北京時間12月26日晚間消息,德國工業巨頭庫卡(Kuka)董事長兼CEO蒂爾·羅伊特(Till Reuter)日前表示,該公司要成為中國機器人市場的領頭羊。
當前,庫卡在中國市場的年營收為5億歐元(約合5.88億美元)。但羅伊特預計,2020年將超過10億歐元(約合11.76億美元)。
中國工業機器人化是「中國製造2025」這一宏大計劃的核心,中國政府為提高中國造機器人比例設定了相應的目標。同時,中國各地政府正對機器人采購進行補貼。
羅伊特說:「如今庫卡成為了美的大家庭中的一員,美的正幫助我們在中國市場贏得更多份額。」
⑶ 美的集團收購德國機器人對股價有什麼影響
利好股價,這是一個有利於提振公司未來收入的好消息,可以算是美的集團切入工業4.0,建設智慧工廠的一次嘗試
⑷ 美的公司什麼時候成立的
美的公司是1968年成立的。
美的於1968年成立於中國廣東,業務與客戶迄今已遍及全球。美的在世界范圍內擁有約200家子公司、60多個海外分支機構及12個戰略業務單位,在全球擁有約135,000名員工,業務涉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結算貨幣達22種。
同時,美的為全球領先機器人智能自動化公司德國庫卡集團最主要股東(約95%)。
2015年,美的成為首家獲取標普、惠譽、穆迪三大國際信用評級的中國家電企業,評級結果在全球家電行業以及國內民營企業中均處於領先地位。
2018年,美的集團連續第三度入榜《財富》世界500強,排名位列323位,較2017年上升127位。2017年,美的營收2419億元,凈利潤186億。
2018年上半年,公司營業總收入1,437億元,同比增長15.02%。美的是一家於深圳證劵交易所上市、現代公司治理的企業(000333.SZ)。
(4)美的收購了德國什麼企業擴展閱讀:
美的集團發展歷程:
1968年,美的創業,1980年,美的正式進入家電業,1981年注冊美的品牌。2014年美的集團用工總數13萬人,旗下擁有美的、小天鵝、威靈、華凌、安得、美芝等十餘個品牌。集團在國內建有廣東順德、廣州、中山;安徽合肥及蕪湖;湖北武漢及荊州;
江蘇無錫、淮安、蘇州及常州;重慶、山西臨汾、江西貴溪、河北邯鄲等15個生產基地,輻射華南、華東、華中、西南、華北五大區域;在越南、白俄羅斯、埃及、巴西、阿根廷、印度等6個國家建有生產基地。
主要家電產品有家用空調、商用空調、大型中央空調、冰箱、吸塵器、取暖器、電水壺、烤箱、抽油煙機、凈水設備、空氣清新機、加濕器、灶具、消毒櫃、照明等和空調壓縮機、冰箱壓縮機、電機、磁控管、變壓器等家電配件產品。
現擁有中國最完整的空調產業鏈、冰箱產業鏈、洗衣機產業鏈、微波爐產業鏈和洗碗機產業鏈;擁有中國最完整的小家電產品群和廚房家電產品群;在全球設有60多個海外分支機構,產品遠銷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13年,美的集團整體實現銷售收入達1210億元,其中外銷銷售收入達74億美元。
2013年「中國最有價值品牌」評價中,美的品牌價值達到653.36億元,名列全國最有價值品牌第5位。截至2013年,美的集團為社會公益事業累計捐贈超過6億元。
2014年美的集團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105.02億元,整體毛利率達到25.46%,同比上年上升2.17%。
2014年打造美的創新中心,貫徹落實「333」戰略規劃 。
2015年,美的成為首家獲取標普、惠譽、穆迪三大國際信用評級的中國家電企業 。
2016年,美的集團營業總收入1,590.44億元,凈利潤158.62億元。
美的在2017《財富》世界500強排名中位列450位,利潤排名第208位。
美的集團,從家電起步、逐步轉型裝備製造並進行全球研發生產布局 。美的將不斷深化轉型,勇於改變,緊抓機遇,追求新的增長,
通過「一個美的、一個體系、一個標准」的踐行,圍繞業務戰略、互聯網戰略、全球化戰略三條戰略主線,由單一產品的製造商轉向提供系統集成服務方案商,實現商業模式創新。
2018年6月,美的集團執委會已經審批決定,將煙機、灶具、洗碗機、消毒櫃的產、研、供、銷職能整體並入熱水器事業部,成立美的廚房和熱水事業部,將原來獨立的廚房和熱水器兩大事業部合並。
2018年7月19日,財富公布世界五百強企業排行榜,美的位列第323位。
2018年10月,美的集團擬以發行A股方式,換股吸收合並小天鵝,小天鵝將終止上市並注銷法人資格。美的集團或其全資子公司將承繼及承接小天鵝的全部資產、負債、業務、人員、合同及其他一切權利與義務 。
⑸ 美的收購了哪家掃地機人廠
美的將收購德國機器人公司
2015年8月,美的集團通過其境外全資子公司MECCA在二級市場上收購庫卡公司5.4%的股份,成為庫卡公司第四大股東;2016年3月,美的集團對庫卡公司的持股比例提升到10.2%,一舉成為這家全球知名工業機器人公司的第二大股東,隨後一個月,美的集團繼續橫掃二級市場,最終增持股份至13.51%。
庫卡公司時任第一大股東福伊特集團將其所持庫卡公司25.1%的股份轉讓給美的集團,此舉為美的集團收購活動的順利完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截止7月16日,美的集團共獲得了庫卡公司72.18%的股份。趁勢頭正盛,美的集團繼續開展為期兩周的額外要約,最終本輪共收購庫卡公司81.04%的股份,加上之前子公司MECCA持有的股份,美的集團合計持有庫卡公司94.55%的股權。
⑹ 美的的競爭戰略是什麼
自2012年起美的集團堅持的戰略主軸都是「產品領先、效率驅動、全球經營」,戰略目標是「成為中國家電領先企業,世界白色家電前三強」,圍繞這一戰略目標,美的集團打造了以下競爭優勢:
差異化的競爭戰略,產品差異化,在產品上針對消費者的痛點開發了相關的產品。形象差異化,美的集團把公益事業作為公司的一部分,努力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服務差異化,通過提供高於同行業的差異化服務來提升消費者滿意度。市場差異化,美的集團以創新技術和產品對市場進行了差異化。
具有全球研發實力,截止2016年美的集團在全球8個國家設立了17個研究中心,開展本土化產品及技術研究,研發人員超過10000人,累計專利授權26000餘件,其中2016年申請專利13546件,在家電領域排名第一。
全球產業布局,美的集團收購東芝白色家電,收購德國KUKA集團94.55%的股權,收購義大利Clivet 80%的股權,均為其全球經營打下堅實的基礎。
⑺ 美的:我只想搞機器人和自動化,你們卻想讓我造車
跨界造車的風險有多大?強悍如董小姐,造車之路也是鎩羽而歸。不過,家電行業的轉型之路並沒有消停,創維的黃老闆也開啟了天美汽車。而這次「被跨界」的美的也平地起風雷。
?
截止3月30日,美的集團的市值為3359億元,格力電器的市值為3133億元,體量已經非常巨大。而且,從毛利率這個重要指標來看,根據Wind數據,2018年到2019年第三季度,美的空調的毛利率已經由30.63%下降至29.09%。同樣,格力空調的毛利率由36.48%下降至30.16%。所以,除了車用空調的爭奪,尋找新的突破口成為家電巨頭們的當務之急。
而且,隨著5G時代的來臨,家電巨頭投身汽車領域,也是為了抓住5G時代下智能汽車與車聯網帶來的新機遇。美的布局汽車供應鏈,也是理所當然。
但是,造車是有巨大風險的。包括很早以前的春蘭、奧克斯,還有近幾年的戴森、格力、創維等,而目前「跨界造車」的家電企業最終都以失敗收場。
春蘭作為90年代家電行業的龍頭品牌,1997年年底曾斥資7.2億元收購虧損嚴重的東風南京汽車,而後組建春蘭汽車有限公司進入汽車行業。苦撐11年後,2008年春蘭將持有的春蘭汽車60%股權轉手他人,退出了事。
而2003年,奧克斯斥資4000萬元收購了沈陽雙馬95%的股份,從而獲得了SUV和皮卡等車種的生產許可,同時成立了沈陽奧克斯汽車有限公司。2004年2月奧克斯宣布正式進軍汽車行業。不過,2005年3月就停止了汽車夢。
所以,跨界造車真的不是很好玩的事。在造車新勢力和傳統車企頻頻倒下的當下,更是讓新進入者噤若寒蟬。在汽車行業同樣進入大轉型時代的當下,除了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之外,也許現金流比什麼都重要。
文/王小西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⑻ 美的收購了哪些公司及品牌
小天鵝,威靈控股電器公司;榮事達,華凌等製冷企業;雲南和湖南的客車企業;東芝萬家樂空調壓縮機公司;
⑼ 美的斬獲庫卡85%股權,但是據約定不能獲得技術這個收購有何意義
2016年7月20日晚間,美的集團如約披露要約收購德國庫卡集團結果。按照安排,本次要約收購期在德國時間7月15日24時截止,在此期間內,接受本次要約收購的庫卡集團股份數量合計為2871萬股,占庫卡集團總股本的72.18%。本次要約收購前,美的集團已持有庫卡集團13.51%股權,據此計算,公司持有庫卡股份比例已達到85.69%。美的要約收購庫卡的價格為115歐元/股,庫卡100%股權估值約為45.74億歐元,約合338億元人民幣。
⑽ 為什麼德國庫卡機器人願意被美的收購
德國庫卡機器人願意被美的收購是出於多方面考量的強強聯合:
1、美的向庫卡發起收購邀約時受到了很多阻礙。從德國的商界到政界都有反對的聲音,這些人擔心庫卡的核心技術會被中國的廠商掌握,對本國內乃至世界上相關領域的高端玩家產生極大的沖擊。
德國政府甚至邀請眾本國企業收購庫卡,無奈美的出價更高,且其本國企業並沒有什麼興趣,所以阻攔失敗。
2、美的收購庫卡除了價高外,符合當時的國家戰略,主要是指2017年主要圍繞「去產能化」及「工業4.0」等核心關鍵詞的戰略。這就要求製造型企業提升生產效率,而如能引入庫卡,則對美的乃至整個中國的工業體系提升都會有一定幫助,所以當時有祖國助力促成收購。
3、美的在收購庫卡的過程中,美的集團對庫卡的重視和尊重打動了庫卡,好幾次親赴歐洲,承諾保障庫卡的獨立性以及員工的穩定性,所以庫卡也放下了戒心。
套用年會上的一句話:「美的收購外部企業,不是為了把外部企業變成和美的一樣,而是學習外部企業的優秀獨到之處,取精華去糟粕,共同成長」。
4、庫卡機器人在工業領域可以算到達頂峰了,CEO Till在美的集團年會上也說,庫卡看重的是機器人在其他領域的市場,而中國又是這些市場對重中之重,潛力巨大,所以也想藉助美的的渠道,強強聯合。
公司歷史:
庫卡公司最早於1898年由Johann Josef Keller和Jakob Knappich在奧格斯堡建立。最初主要專注於室內及城市照明。但與此不久公司就涉足至其它領域(焊接工具及設備,大型容器),1966年公司成為歐洲市政車輛的市場領導者。
1973年公司研發了其名為 FAMULUS第一台工業機器人。當時庫卡公司屬Quandt集團旗下,而Quandt家族則於1980年退出。公司成為一個上市公司。
1995年庫卡機器人技術脫離庫卡焊接及機器人有限公司獨立成立有限公司,與庫卡焊接設備有限公司(即後來的庫卡系統有限公司),同屬屬於庫卡股份公司(前身IWKA集團)。現今庫卡專注於向工業生產過程提供先進的自動化解決方案。
庫卡機器人公司目前全球擁有3150名員工(2012年9月30日數據),其總部在德國奧格斯堡。公司主要客戶來自汽車製造領域,但在其他工業領域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