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在想一個問題,為什麼德國總愛跟義大利同盟,一戰二戰都是,義大利多面啊
不是德國跟總是要跟義大利同盟,而是義大利總是跟著德國。德國是個很偉大的國家,你可以看到德意志第一帝國的版圖和一戰前的版圖差別是多麼巨大。所以德國肯定是有野心想對外侵略擴張並不滿足於現狀的。一戰前,德意志,義大利,和奧匈帝國建立了同盟(triple alliance),德國與奧匈帝國的同盟於1879年建立,而與義大利的同盟於1882年建立。而且事實上,在triplr alliance建立之後,一戰期間,義大利並未真正意義上參戰。並且退出了同盟。義大利於1915年5月加入了以法蘭西,大不列顛,俄羅斯為首的triple entente。如果說一戰是因為國際關系和利益驅使導致義大利成為牆頭草兩面倒,那麼二戰很大一部分可以說是墨索里尼的原因。 二戰的起因首先是一戰戰後對戰敗國的處理不當,對於戰敗國的懲罰太過嚴重,英法美的綏靖政策,以及法西斯主義的崛起。(這也是為什麼二戰後英法美對德國進行援助並且幫助德意志重建的原因,二戰之後由英法美控制的聯邦德國崛起迅速,成為了歐洲的心臟)而對於法西斯主義,法西斯事實上不僅僅只出現在德意志,在絕大部分歐洲國家都有。一戰之後糟糕的歐洲社會現狀以及1929~1933的經濟蕭條成為了法西斯崛起的溫床。法西斯真正出現的定義時間實在19世紀。法西斯的精神,是反自由,反對個人主義,極端國家主義。他的理念是創造新文明(顛覆現有的社會),個人為集體服務(個體的概念在法西斯里不復存在:集體是一個整體,個體的存在就是為了集體;唯一可以被稱為個體的在二戰時只有高級官員及首腦),以及新型社會主義和整體化。(要寫交論文了。。回來再說。。。)
『貳』 為什麼二戰德國會和義大利結盟
法西斯主義起源於義大利。希特勒當初的啤酒館暴動是效仿墨索里尼,只可惜希特勒並沒有成功。但是希特勒上台後就開始效仿墨索里尼的做法,准備戰爭機器。所以兩國在意識形態上有聯系
對於一戰後的體系,兩國其實都有不滿,德國賠款,義大利雖說是戰勝國,但是義大利覺得自己沒有得到一個戰勝國應該得到的東西。所以對於利益上,兩國也有聯系
社會經濟上的問題,戰後的意共堅持反法西斯立場,發動了一系列的暴亂,威脅到了義大利的資產階級的利益,德國的魏瑪政府也無法緩解經濟危機,失業人數簡直可怕。這時候也是共產主義思想開始泛起。但是你要知道,義大利就不去說了,德國的國家社會主義並不等同於馬克思列寧主義,國家社會主義是國家至上。但是納粹主義是不是國家社會主義到現在都還有爭議,因為歷史上只有納粹德國才實現了「國家社會主義」的形態。但是納粹主義是包括了種族主義和法西斯主義的。兩國都反對無產階級者,都反對支持他們的蘇聯。
『叄』 二戰中的德國與義大利關系如何
盟友關系。
希特勒看上義大利做盟友是因為國際政治是國家利益的舞台,是利益的驅使。德意同盟完全是一種馬基雅維利式的政治結合(馬基雅維利主義,即個體利用他人達成個人目標的一種行為傾向),並不是大家所認為的義大利實力差求著希特勒做盟友(起碼在德意簽訂鋼鐵條約是,德意兩國表面實力相差不大),也不是兩者意識形態上是相似。
德意日同盟:
義大利不僅侵佔了阿比西尼亞,而且還和德國一起干涉西班牙內戰,兩個思想上的「瘋子」因為相似的方法,都是法西斯軍國主義思想,他們的貪婪和野心,自然就一拍即合結成了「柏林—羅馬」侵略軸心。
當時的日本正面對資源匱乏的窘境,雖然他們從明治維新後就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但日本高層認為還是得通過戰爭來滿足自己國內的自然資源需求。他們便向全國推行軍國主義思想,各種掠奪和擴張的言論在日本佔了主導第二,日本稱霸亞洲的野心來時顯露。
墨索里尼和希特勒一致認為,德意與英法美爭奪的重點在歐洲極其側翼——非洲地區,出於戰略上的考慮,它們需要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有一個同夥,能使得英法美陷入兩面受敵的狀態,而日本對於德意而言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就這樣,德意日順理成章的勾結在了一起,建立起了「柏林—羅馬—東京」侵略軸心,二戰全面開始。
『肆』 二戰時期義大利那麼弱。。。為什麼德國要和義大利結盟他們有什麼淵源
義大利的老大。小墨同志,是法X斯的鼻組。小希同志當初把他當前輩,
在戰略上,小鬍子小希同志必須需要一個國家幫他守護住自己的腹部。德國的海岸線太長了。四處受敵,另外小鬍子海軍不行。期待義大利面條占著地理優勢(他們在哪裡?英國在哪裡?)封鎖住地中海的英國運輸船隊。然後依靠絕對優勢的兵力~把英國部隊拖在非洲。甚至打通到中東的道路。
但是面條就是面條。和膏葯一起是扶不上牆的東西。拿著歐洲的現代化武器和部隊。打不過非洲土著。。。。。小小一個馬爾它還需要小鬍子幫忙壓制。。。
.............................................
另外德國的國家社會主義國家(對,就是這個名字)當時還是很多人支持的。比如西班牙,阿根艇 之類。
小鬍子並沒有統一世界的野心。具體他想做什麼。參考我的奮斗。他寫得很明白了~
『伍』 德國與義大利的關系
沒有德國提供的煤、鋼、化學製品和機器,義大利的工業和運輸很快就會停頓下來。它所需要的大部分石油只能或是由德國的合成產品供應或是由德國的衛星國家羅馬尼亞供應。羅馬尼亞的石油如果由陸路運來,必須經過德國。義大利可能找到其他供應來源的所有那些國家,都受著德國的統治,或者被封鎖隔斷。大德意志這時候幾乎是義大利出口商品的唯一市場。雖然丹麥一義大利貿易協定仍然有效,但同挪威、荷蘭、比利時以及法國的貿易都是通過德一意票據交換所來結算的。一個附屬於意一法停戰委員會的經濟代表團,處理同法國非佔領區的商務,它發現同德國人相比,自己經常處於不利的地位。這些德國人也在利用他們對西歐一些企業的控制,在東南歐擴大他們自身的利益,義大利人在那裡本來就已經感到很難同他們進行競爭了。<br> 納粹的頌詞總把軸心國吹成「新秩序」的共同保護人,或者高呼義大利擁有橫跨地中海、連接三大洲的一個經濟帝國的權利,但是這些好聽的話卻掩蓋不住這一事實:第三帝國旨在壟斷軍事的和工業的力量,而義大利從經濟方面來說對第三帝國是無足輕重的。德國人准備從義大利取得戰略物資和大量農產品,可是他們在必要時可以不要這些東西,或是從別地方去取得。當然,這並沒有使他們不象通常那樣無情地從義大利榨取一切可以榨取的東西,並使它不同其他國家進行貿易競爭。如果318他們是賣方,他們就索取高價,並且往往不按約定交貨。他們往往確實是交不出貨來,但是,義大利人總是疑心他們不懷好意。可以料想得到的是,德國人不願意接濟這個他們認為無能的政權,這個政權在實行戰時管制上疲疲塌塌,在使用替代品和其他技術經濟上則遠遠落後於德國。德國人還疑心義大利人故意保留一些資源,希望在戰後撈到不正當的好處。這種批評並不是沒有理由的。有些官員肯定是故意留難,以沒有力量滿足德國的要求為托詞,而且假如不是出於敵意,也往往是由於辦事無能。例如,在戰爭進行了一年以後,據說義大利的空軍和海軍還在分別向德國要求供應汽油。如果這兩個軍種的要求全部得到滿足,那就沒有什麼汽油可以供應陸軍或者民用了。<br> 1940年12月5日公布的一項商務協定規定,義大利在若干年內按固定的價格出口農產品,可是這時候,義大利人對於購買武器和製造武器的手段已經遠比對於出售檸檬和番茄更有興趣了。在法國擄獲的武器,簡直沒有分給他們什麼。與此同時,1940年12月間格拉齊亞尼軍隊的潰敗使義大利不得不從德國取得新的供應,義大利駐柏林的武官埃菲西奧·馬拉斯將軍匆促地接到指示,要他不顧代價買進他所能買到的全部坦克和大炮。由於沒有簽訂任何戰爭物資的主要協定,這不是容易完成的任務。l2月17日,墨索里尼親自向希特勒發出呼籲,要求接濟原料和燃料,並且也許不夠策略地重新提到他在1939年8月26日提出的那份故意誇大了的需要清單。希特勒同意提供給養,但是說明他寧願供應根據德國專家的意見選定的製成品,而不願供應原料,319同時作為交換條件,要求義大利再派更多的工人到德國去。<br> 2月26日締結的1941年度德意兩國貿易協定。實際上確曾規定義大利將進口較多的製成品。不久以後,德國供應的原料有很大一部分全保留給特許為德國生產的工廠使用。2月的這些協定,是作為走向經濟一體化的一個重要步驟而公布的。貿易不再取決於一國所能勻出的商品和另一國可能需要的商品,而是取決於原料可以最有利地用在什麼地方。歐洲的作戰需要必須比私人利益和奢侈品的消費享有絕對的優先權。為了確保主要供應品源源不斷,在清算賬目中暫時出現的差額,將來可以展延到某一較晚的時候結算。實際上,從1941年6月起,同武裝部隊有關的任何一筆交易的付款都不得匯劃,而是記入應該在其境內收款的那個國家的賬戶貸方。<br> 根據一種互惠的安排,義大利軍需司令部維持駐在義大利的德國部隊。同時,義大利政府還根據參謀總部的提議,為這些部隊的其他需要逐月提供經費,並經一個由各有關部門組成的委員會加以審核。除此以外,德同軍事當局不經任何正式批准就同義大利的一些企業直接打交道,而且往往同它們締結一些非常可疑的協定,其目的就在於欺騙義大利政府。德國在瑞士用低價買進了英國人在衣索比亞擄獲的義大利紙幣,從而積聚了大量里拉;穿軍服和不穿軍服的德國「旅遊者」象螞蟻一般川流不息地到義大利進行掠奪;1941年秋天實施的限制出售或輸出貴重金屬以及限制外幣交易的辦法,絲毫未能制止德國人的揮霍。<br>
『陸』 德國,義大利,日本為什麼結成二戰同盟
日本和義大利得海軍,彌補了德國在海上力量的缺失,三國的聯盟的核心所在就是在彌補短板。個人觀點,請廣大的朋友指出不妥之處哦!
『柒』 二戰時期,德國為什麼會選擇義大利作為盟友呢
雖然義大利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也是勝利國家的重要成員之一,但它最終基本上沒有受益。與當時許多參與該條約的弱國一樣,它被大國忽視。對於自視為大國的義大利人來說,這種恥辱是無法忍受的。為此,義大利在戰後非常激動,譴責英國和法國蔑視人民,赤裸裸地推行霸權主義。就在這時,墨索里尼抓住機會煽動義大利人民,擴大法西斯政黨的規模。法西斯黨在短短兩年內成為義大利最具影響力的政黨。因此,1922年,他被義大利國王任命為新總理。它使義大利成為第一個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國家。義大利法西斯主義之後,它影響了德國。這也是二戰時期德國要和義大利結盟的原因。
此外,由於義大利和法國之間的突出矛盾,以及後來在爭奪巴爾干半島的過程中與俄羅斯發生了強烈沖突,義大利與德國的關系越來越密切,最終發展成為軸心國這樣的戰略聯盟。雖然義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戰斗表現並不突出。
『捌』 二戰時期德國為什麼要和義大利加盟希特勒又為什麼援助義大利軍隊
首先,納粹德國和義大利都是在1929-1933年經濟危機時,法西斯政黨上台執政,從而會使得兩黨為統一的目標而合作。義大利侵略衣索比亞,實際上是義大利軍隊對於巴爾干——非洲入侵計劃的一部分,旨在侵略衣索比亞等北非國家和巴爾干半島區域,實現其領袖墨索里尼的「恢復偉大的羅馬帝國的疆土」的承諾,還有說法是對於那裡的重要的資源和軍事戰略意義的說法。應該是墨索里尼制定的,或許是他的統帥部制定的。武器上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戰略上的,意軍的裝備還算可以的,但是其作戰指揮能力低下,意軍的多數慘敗就是由於指揮的全盤失誤。別說土著人,就算是埃及本土士兵也能輕松打敗他們。由於在二戰之前,軸心國同盟曾制定過一份相似《反法西斯聯盟》的協議,互相支援。希特勒本想靠著這個條件,使德軍獲得幫助,但是他沒料到義大利軍隊的戰鬥力如此低下,由於協議要求,不得不幫忙,只好幫助義大利收拾殘局。希特勒希望義大利幫助自己實現征服世界的夢想,但是他的算盤忘記了估量同盟的戰斗水平,從而德軍陷入了自身難保卻要幫助拖後腿的軸心國盟友,由英國的軍事學家說過:希特勒唯一值得說他失敗的地方,在於選錯了盟友。
『玖』 德國和義大利關系
在二戰中,義大利是德國的鐵桿盟友,是最頑固的法西斯強盜,然而,在整個德-意-日軸心國中義大利軍隊的戰績卻遠不如德國和日本那麼「輝煌」。從義大利正式宣戰到墨索里尼政權垮台的3年時間里,義大利軍隊雖然到處點火,但每次都是氣勢洶洶而去,損兵折將而回。鑒於義大利軍隊的無能,德國土兵時常尖酸地嘲笑他們的法西斯盟友,甚至直呼其為「小朋友」、「小兄弟」。曾經有一次,在北非,一支5000人組成的義大利軍隊遇到一個連的英軍設下的路障後就繳械投降了。由於戰俘太多,英軍來不及建造戰俘營,只好讓軍需官把原材料發給義大利戰俘,讓他們自己搭個戰俘營把自己關起來。同樣在北非,英軍坦克向義大利的反坦克炮陣地沖鋒,數量不多。沖鋒開始的時候,義大利人開炮還擊。剛射擊了幾分鍾,義大利人突然停止抵抗,舉了白旗。英國人不解,問其原因,義大利人理直氣壯地說到:「因為我們的彈葯箱沒有撬棍打開,所以我們被迫投降。」一天,一個德軍軍官發現兩個英軍押著差不多一個連的義大利戰俘,為了解救他們,軍官下令向英軍射擊。打了好半天,麻木的義大利人終於跑起來了,不過不是朝德軍這邊跑,而是朝英軍陣地跑去。德國軍官被弄得哭笑不得。薩拉洛登陸戰中,組織嚴密的盟軍在灘頭沒有遇到什麼抵抗。據當時隨軍記者報道,盟軍在灘頭遭遇的最強的抵抗來自於當地動物園因為轟炸跑出來的一隻美洲豹,咬傷了兩名美軍士兵——義大利軍隊早沒影了。類似諷刺義大利軍隊的笑話還有很多,如前所述,我們要探究義大利士兵厭戰怠戰的心態,就不得不回到義大利的參戰原因上來。
義大利軍隊在北非。
『拾』 二戰期間,日本、德國、義大利這三者的相互關系如何
1936年11月,德日簽署了《反共產國際協定》。一年後,義大利也加入這一協定,德、意、日三國間的 柏林-東京-羅馬 軸心正式形成。這看似是一個以反對共產國際名義簽訂的協定,但實際上是法西斯主義瓜分世界的協議。
1939年5月,幕索里尼與希特勒簽訂「鋼鐵條約」,軍事聯盟,一方參戰另一方也支援參戰,不過德國開戰時義大利還沒准備好,幕索里尼宣布暫不參戰。
1940義大利參戰。十月義大利進攻希臘,41年和德國佔領南斯拉夫,主要是在北非和英軍爭奪,多靠著德軍支援,1943年5月德意聯軍被逐出北非戰場。幕索里尼1943被義大利國王捕時,希特勒曾派特種傘兵前去營救。
(10)納粹德國和義大利是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德意日三國的法西斯勢力都已上台,並且對外入侵亦不可避免。但是世界最占優勢的勢力並不是他們三國。
法國則由於一戰損失對德國極其敵視。美國雖然採用孤立主義政策,但是與前宗主國英國關系密切,儼然是鬆散同盟。德國不可能單獨挑戰世界,所以就需要盟友。
而處於和平中的國家與別國結盟必然會被關注,猜測你的意圖,這種結盟會過早引起英法美的警覺。於是障眼法出現了:
由於蘇聯共產主義政權的建立和共產國際意識形態輸出的影響,所以德意日的結盟就以反對共產國際為名義,進行軍事、情報、等各方面的交流。
這樣英法美也不會反對這種結盟,反而希望德意日能當炮灰先去跟蘇聯開打。可事實上德國不但沒跟蘇聯打,還秘密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和瓜分波蘭的密約。
徹底地欺騙了英法美,贏得了時間,並麻痹了對手,直接導致法國的備戰策略出現失誤並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