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戰德國兵工廠哪幾個比較著名生產什麼武器
位於埃森的克魯伯兵工廠,因為同時也是德國海軍重型艦炮炮身的主要供應廠家,所以自然負起德國鐵道炮兵系統幾乎所有的研發、設計和生產的工作,事實上,在德國的列車炮發展史中,克魯伯一直是唯一的製造商(只有極少部份的火炮炮架/復近系統由萊茵金屬公司製造),所有克魯伯生產製造的列車炮都有有系統的命名,也方便了部隊及後進研究者的分類與火炮分級。
克魯伯生產的大炮曾使俾斯麥在19世紀中葉先後戰勝了奧地利和法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克魯伯家族一直是德意志軍國主義的柱石,為德國軍隊製造大炮、裝甲車、坦克、潛艇和各種輕武器。因此埃森在過去又曾被稱為「德國的兵工廠」。
1942年初,德國克魯伯兵工廠製造一種超重型坦克,此款新型坦克被命名為VII號獅式坦克。
我們清\民國很多炮均購自德國克魯伯兵工廠.
❷ 二戰中,被德軍佔領的捷克斯洛伐克擁有當時歐洲規模第二的兵工廠,那第一的是哪個。也說說其他的
德國的克虜伯兵工廠。。克虜伯家族一直是德意志軍國主義的柱石,受到國家最高當局的垂青。
❸ 為什麼曾經橫掃歐洲的德國,現在卻對軍事完全喪失興趣
作為歐洲大陸上的傳統強國,德國在上世紀連續發動了兩次世界戰爭,從普法戰爭開始到二戰結束的70多年時間里,德國在歐洲所向披靡,打遍歐洲無敵手。
一戰前夕,德國靠發展軍工產業,成為歐洲大陸上最強陸軍的擁有者;二戰前,德國在納粹黨的帶領下建立了戰時經濟體制,重點發展軍工技術,而且還坐擁克虜伯和斯柯達兩大兵工廠,其軍工產業足以傲世整個歐洲。
為什麼這么說?要知道,克虜伯軍工廠是20世紀前期的世界第一大兵工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就已經威名赫赫;而斯柯達兵工廠是世界第二大兵工廠,以生產火炮和各類型的槍械出名。1939年年初,德國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隨後接管了這座軍工廠。憑借著強大的軍事工業,德國才獲得了逐鹿天下的實力。
然而,隨著二戰的結束,世界政治格局重新洗牌,美蘇兩強崛起,德國在衰落的同時,也逐漸喪失了發展軍事工業的慾望和能力,轉而通過大力發展經濟、組建歐洲共同體等方式,將發揮主導作用的方式隱藏在歐洲的集體行動中,以「歐洲」的名義和渠道投放自身影響力,在國際上貫徹自己的意志和主張。
作為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德國為何會放棄發展軍事?難道德國民眾的徹底反思,使得他們看清了發展軍事進而引發戰爭所帶來的巨大破壞性和殘酷性,從此對軍事深惡痛絕?
這種主觀層面的分析顯然不符合事實,要不然德國在一戰中吃虧後,也不會主動挑動第二次世界大戰了。更何況,從迴避歷史問題到真正全面反思納粹歷史,德國在反省的道路上也經歷了諸多波折。
熟悉雲石君之前系列文章的朋友也許會指出,二戰結束後,德國元氣大傷,德國(西德)政治和軍事上受美國高度鉗制,領土被四國劃分,基本上失去了自主權。這種境遇下,德國拿什麼來發展軍事工業?
不得不承認,美國對德國的軍事接管和鉗制是德國無法發展軍事的一大主因,但也僅僅是外部因素。我們都知道,內因才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本原因。在本文中,雲石君試著從內因入手,來挖一挖德國不願發展軍事的深層原因。
首先,在美蘇兩強冷戰對峙的背景下,德國再怎麼發展軍事,也無法抵抗蘇聯,何況有美國撐腰,自保無虞。
二戰結束後,美蘇兩強開啟了長達半個世紀的冷戰對峙。很不幸,由於地緣關系的相對接近,使得德國在地緣上不得不直面蘇東集團,並且由於國土面積不大,完全缺乏戰略縱深,東西南部都被歐洲國家包圍,處於四戰之地,這一點和中國戰國時代的魏國與韓國的地緣政治格局頗為類似。
人類進入二十世紀,隨著工業革命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大規模戰爭的傷害水平之深,已經遠非德國這種體量的國家可以承受。分裂後的西德一旦有想通過發展軍事做大做強稱霸歐洲的意念,必將面臨其東西兩面傳統歐洲強國(尤其是強大的蘇聯)的聯合打擊。而隨著原子彈、氫彈等核武器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戰爭形態,畢竟核武器的破壞性太大,這是西德無論如何也承受不起的。
在這種情況下,德國自身軍事力量強勢與否已經沒有意義(反正都打不過蘇聯,狹小的更無法承受核彈――德國的人口密集度在歐洲大國中排名第一),而且德國的軍事復甦還會加劇東西方緊張,增大淪為炮灰的風險。既然註定不是蘇聯的對手,而且有美國這個歐洲的太上皇在背後撐腰,自保完全沒有問題,德國索性放棄了軍事復甦的念頭,避免刺激周邊國家敏感的神經,更願意用和平方式充當東西方緩和的橋梁,以一個溫和的贖罪者的形象示人,這樣既節省了軍費,更可以避免自己淪為冷戰變熱戰的炮灰,何樂而不為?
其次,戰後歐洲政治格局發生了大洗牌,靠武力征服已不太現實,德國要領導歐洲,只能通過軟實力吸引大家主動接受自己領導。
從政治方面來講,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傳統的歐洲列強普遍衰落。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大英帝國在二戰結束後出現斷崖式衰落,殖民體系土崩瓦解,在全球勢力急劇收縮,從世界霸主變成了二流國家,逐漸淪為美國的小跟班;德國在戰後也受到了嚴厲制裁,國土淪為廢墟,大部分軍事基地、軍工廠被摧毀,軍事政治被美國接管,國運可謂是一落千丈。
隨著全球政治格局大洗牌,歐洲不再是世界政治經濟的中心,反而成了新崛起的兩大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爭霸的前沿陣地。貧病交加的現狀讓歐洲各國第一次真正認識到,為了讓歐洲從戰後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中解脫出來,歐洲必須整合各國資源,完成歐洲一體化的進程。
然而,兩次世界大戰以及戰後歐洲新的政治格局表明,德國已經不可能靠軍事實力來整合歐洲的政治秩序,畢竟今時不同往日,通過發展軍事來征服別人這種簡單粗暴的玩法已成為過去時。要想做歐洲的主宰者,只能換種溫和的玩法,建立一種政治上互信、經濟上合作共贏的新型關系,而德國通過發展軍事、進而發動世界大戰這個歷史因素,明顯構成了讓其他國家認可的阻礙,很難和周邊鄰國建立政治互信。這就使得德國只能放棄武力,通過經濟發展提升自身軟實力,用利益誘惑人家接受自己的領導,進而完成歐洲一體化整合。
從經濟方面講,二戰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促進了生產力的空前提高和生產社會化的迅速發展,和平和發展成為時代的主旋律,在國際政治兩極化的格局下,歐洲各國實力普遍都差不多,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大力發展本國經濟上。德國作為歐洲的中樞,在這種經濟全球化的潮流下也不能逆潮流而動,只能適應大趨勢,與鄰國加強經貿合作來提振本國經濟。
再次,經歷了二戰的殘酷洗禮和美國對德國的改造,使得德國社會整體思想認識發生了根本改變,反戰成為民眾的共識。
二戰前夕,德國在納粹黨領導下出現的「經濟奇跡」,民眾對納粹黨歡欣鼓舞並感恩戴德,唯希特勒馬首是瞻。殊不知,正是這種戰時經濟體制將德國拖入了戰爭的深淵中,讓民眾遭受了巨大的苦難。
經歷了二戰的殘酷洗禮,德國元氣大傷,國內民生凋敝,暫由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四國分區佔領,首都柏林也由四國分區管制,國內工業體系全面崩潰。雖然德國後來獲得了美國馬歇爾計劃的輸血援助,但這種明顯帶有政治附加條件的援助和控制是德國人無法接受的。
這也正應了那句話: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雖然納粹黨早已灰飛煙滅,但德國民眾必須為他們自己的瘋狂行為買單。通過軍事霸權掠奪資源固然爽,但天上不會掉餡餅,民眾必須承受由此帶來的代價。在這種戰後的深刻反省中,德國民眾真正認清了戰爭的殘酷性,對任何涉及軍事和戰爭的苗頭都極為敏感,反戰成為整個社會的共識。
這種共識也影響了德國整合領導歐洲的思路。德國在完成國家統一後,一躍成為歐洲強國,在霸權主義的思維習慣下,德國通過大力發展軍工產業,夢想著通過武力來征服各國稱霸歐洲,而結果卻是國土被分割,軍事政治被閹割。在這種背景下,德國要想整合歐洲,只能順應民意,通過和平崛起的方式融進歐洲區域經濟廣泛合作的大潮中,實現德國二戰後的經濟復甦和繁榮。
基於這種考量,德國索性摒棄了軍事力量,與法國這個宿敵聯起手來,組建了歐洲六國煤鋼聯合體,在吸納了更多歐洲國家加入後,升格為包括經濟、外交和安全合作的歐洲聯盟。而德國憑借著自身的工業實力,逐步領導歐盟事務,成為歐盟的扛把子。
然而,隨著國際政治格局的不斷變化,目前國際形勢依然動盪不定,不確定因素仍然很多。在歐洲及其邊緣地區,由於存在政治、經濟、社會、民族和宗教矛盾及領土糾紛,發生地區性危機和沖突的可能性增加,局部沖突呈上升勢頭;原蘇聯地區的動亂以及俄羅斯的軍事實力仍對德國構成「不可忽視的潛在威脅」;一些第三世界國家各地區爆發局部戰爭和沖突的可能性有增無減,使德國面臨著難以預測的「危險」。而美國大搞貿易保護主義讓德國很不爽,雙方齟齬逐漸加深,德國顯然已經意識到,完全依賴美國的時代已經結束,是時候自力更生了。
❹ 二戰德國工業的問題。
1943年10月,陸軍總部東線外軍處處長格倫制了一張東線兵力對比表。他估計,德國駐在蘇聯的兵力為二百五十萬,蘇軍的兵力為五百五十萬;德國防守的部隊
為一百七十七個師,蘇聯進攻的部隊相當於八百六十個師或旅一級的部隊。蘇軍坦克與火炮的數量至少以三與一之比超過防禦一方。格倫的這些數字盡管是以不
完全的情報資料為依據估算出來的,但是即使人們對雙方兵力對比有了一個比較真實的了解,它的不足之處是低估了蘇軍的兵力,而且沒有在數量上反映出雙方
兵力懸殊的情況。1941年6月,德國陸軍有一百五十三個師進入蘇聯。那時德國在東線的兵力將近三百二十萬人。
到1943年11月,整個兵力(其中包括駐芬蘭的第20集團軍)已下降到二百八十五萬人,盡管德國陸軍師的數量上升到了一百九十五個左右。除了基地部隊和第20集
團軍的十七萬六千人以外,德國各種類型的地面部隊與集團軍群加起來的總數只有二百零二萬六千人。仍受德國控制的那些朋友(毫無疑問不包括芬蘭)的殘存兵
力僅有十三萬六千人。除此之外。還有五萬二千名有點不太可靠的外國部隊。在西歐(不包括德國本土在內)德國只部署八十四個師,但在1943年秋季,德國在該
地的總兵力卻不少於二百四十四萬,而部署在蘇聯的德國總兵力有二百八十萬。
根據當時公布的估計數宇,1943年初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德軍損失了二十萬人。除此之外,從1942年11月到1943年10月這十二個月中德軍在東線其他戰役的損失
達到了一百六十八萬六千人,其中只有一百二十六萬人的名額得到了補充。在總的傷亡人數中,亡二十四萬人、傷九十九萬三千人、失蹤十萬零六千人、病四十
四萬七千人。那年德國陸軍在蘇聯的傷亡總數中有九十多萬人完全喪失了戰鬥力。雖然1943年德國三軍的總兵力達到九百多萬人,但是很難找到補充人員,因此,
兵役法中關於免除家庭幼子或獨生子服兵役的規定不得不暫停執行。有些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退伍軍人已年過半百,也成了徵召的對象。
1943年1月13日,當斯大林格勒戰役顯然不可挽救時,才下達一項指令,要求德國轉入總體戰。
當時駐蘇的德軍中已有二十多萬自願擔任輔助性任務的蘇聯老俘虜兵。德國沒有採取任何措施讓婦女參加到工業生產的行列中去。當米爾契向元首建議時,他當
即遭到了拒絕,理由是:在勞動生產方面,瘦弱的德國婦女無法與粗壯的蘇聯婦女相比擬。
1939年7月德國的產業工人數不到一千零五十萬,其中二百八十二萬是婦女。在1943年底已下降到七百七十五萬人左右。
1941年6月到1943年6月,德國在東線損失的坦克總數達到了八千一百零五輛。10月份,在二千三百輛坦克中只有三分之一稍多一點的坦克適合於作戰。
1943年年底,P51野馬式遠程戰斗機已能隨心所欲地在德國領空橫沖直撞。德國駐蘇聯的空軍仍能繼續保持局部的空中優勢,但是蘇聯空軍的轟炸機已開始空襲德
國在東線的佔領區。缺乏燃料使德國空軍飛行訓練時間大大縮短,隨之損失與日俱增。7月份,德國飛行員損失一千七百多人。9月份,被擊毀的德國飛機達一千
六百架,其中百分之六十是被英、美軍擊毀的。整個1943年,德國製造了二萬五千架各種類型的軍用飛機,有一萬七千四百架被擊毀,其中一萬零六百架是戰斗
機。10月以後,德國空軍許多野戰師被解散並入了陸軍,高炮與傘兵部隊仍留在空軍。11月1日,德國空軍軍官人數為十一萬九千人,士兵人數為一百九十七萬人
,各種輔助人員為四十三萬人,文職人員為四十七萬五千人,加起來總數將近三百萬人。
據蘇聯資料記載,1943年年底,蘇聯本土的陸軍與空軍為六百五十萬人,大約相當五百三十個步兵師、一百四十個坦克旅的部隊。據說,炮兵戰斗序列中的火炮
與迫擊炮為九萬門,炮兵師為八十個,獨立炮兵旅為七十三個。坦克與自行火炮為五千六百輛(門)。蘇聯空軍的軍用飛機為八千八百架。以上蘇軍方面的數字只
包括對德國與芬蘭軍隊作戰的方面軍的兵力和最高統帥部野戰預備隊的兵力,而不包括遠東和內地各軍區的兵力。到1943年11月20日,蘇軍共有五百多萬人當了
德軍的戰俘。 蘇聯的數字是否准確地反映了蘇軍當時的實力,這是無法奉告的。
蘇聯六百萬地面部隊這個數字盡管看來是低了,卻可能是個精確的數字,因為通過簡單計算可以看出,即使一個師的兵力減少到八千人,至少也需要四百二十萬
人來保持那五百三十個步兵師。除這些步兵師外,還有非常強大的坦克與炮兵部隊、鐵路與公路運輸部隊以及後方勤務部隊也需要配備人員。正如蘇德戰場上的
二百八十萬德軍只是德同國防軍的一部分一樣,蘇軍的六百五十萬這個數字,毫無疑問,也只是蘇聯陸軍與空軍在同一戰場總數的一部分。據朱可夫透露,1944
年,蘇聯所有的軍事院校每年培養的軍官總數達五十萬,其中二十萬是儲備的軍官。
1941年蘇聯只生產了六千輛坦克,1942年便提高到二萬四千七百輛。在1943年期間大部分輕型坦克停產了,而代之以生產的是T34中型坦克。1943年的產量按類別
區分,有三千五百輛輕型坦克、四千門中型自行火炮、一萬四千輛中型T34坦克、二千五百輛重型KV1型、KV2型、KV85型坦克。1944年坦克總產量又從二萬四千輛
提高到二萬九千輛。1943年,軍用飛機的總產量達三萬架,不過有許多飛機是老舊的雙翼機。1944年的飛機產量提高到了三萬二千二百架。1943年除生產了二萬
三千門坦克炮與三千七百門高炮外,還生產了四萬五千門野炮與反坦克炮。1944年野炮與反坦克炮的產量又提高到五萬六千門。
1943年以前,蘇聯軍火工業生產的火炮、坦克與飛機比德國多得多。蘇聯火炮與坦克的質量同德國差不多,但有時比它高。可是,從1943年起,德國的軍火生產
開始迅速超過蘇聯。1942年百分之九十的軍工生產部門仍然執行一班制。
1941年德國飛機工業只生產了一萬一千架軍用飛機,其中百分之十左右是教練機。1942年軍用飛機的產量僅提高到一萬四千七百架,但到1943年使猛增至二萬五
千二百架,其中百分之十是教練機。1944年,德國的飛機產量超過了蘇聯,軍用飛機的產量為三萬四千三百架,教練機的產量為三千二百架,這是在壓縮轟炸機
數字的情況下,大量生產戰斗機的。
1941年,除生產了二千二百輛各種類型的輕型裝甲車輛外,還生產了二千八百七十五輛(門)中型坦克與強擊炮。1942年生產了四千三百輛(門)中型坦克與強擊炮
以及一千二百門安裝在坦克底盤上的自行火炮。1943年大幅度提高產量有一些困難,因為III坦克停產之後,還得將V型與VI型坦克投入生產。即便如此,這一年
的中型坦克與強擊炮的產量仍達到了六千七百輛(門),重型坦克達到了二千五百輛,安裝在坦克底盤上的自行火炮達到了二千六百門。1944年的產量與蘇聯相接
近,中型坦克與強擊炮達一萬一千輛(門)、自行反坦克炮達一千六百門,重型坦克達五千二百輛。以上中型坦克、重型坦克與強擊炮的總產量為一萬七千八百輛
(門)。除此之外,還有一千二百五十門安裝在坦克底盤上的自行火炮與一萬輛各種類型的輕型裝甲車。
德國戰車改進設計,對於扭轉1942年到1943年落後地位具有重大意義,因為虎式坦克比蘇聯KV型坦克先進。新投入的V型坦克、裝有先進火炮的IV型坦克和強擊炮
,也可與T34型坦克相匹敵。1942年德國75毫米與75毫米以上的火炮與坦克炮的產量如下:火炮為一萬二千門,坦克炮為二千四百門。通過一年的努力到1944年,
火炮的產量便提高到了四萬零六百門,坦克炮的產量提高到了一萬五千三百門。1943年德國的軍工生產與蘇聯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有種種跡象表明今後
還會繼續提高。
德國有百分之四十七的鐵礦石主要靠從瑞典與法國進口,百分之百的錳與鋁土礦主要靠從蘇聯與巴爾乾國家進口,百分之四十五的銅靠從瑞典進口,百分之七十
五的鎢靠從葡萄牙進口,所有的鉻靠從土耳其進口。德國消費的石油大約只有百分之三十是從羅馬尼亞進口的。從羅馬尼亞進口的石油數量因運輸困難而受到了
限制。
1944年期間,蘇聯生產了三萬二千架飛機、二萬九千輛坦克,英美生產了十二萬多架軍用飛機、二萬二千多輛坦克。美國、英聯邦與英帝國,以及蘇聯的軍火總
產量,據某個資料來源估計,大約以九與二之比超過了德國。
1943年期間德國失敗的原因與1942年失敗的原因一樣,仍然是:武器裝備,特別是摩托車輛與油料不足;元首頑固推行專守防禦戰略,上述原因促使德軍既喪失
了戰略主動權又喪失了戰術主動權。根據備多兵分的道理,高級將領們指責希特勒,說他不該提出那個扼守每一碼土地的要求。這種指責是正確的。
克魯格於10月14日告訴元首,蘇聯之所以能取勝,決不是因為它有壓倒一切的優勢兵力,而是因為它具有機動能力,並在決戰時刻能集中優勢的兵力兵器。這點
他說對了,而且還與蘇聯歷史學家的看法不謀而合。狂妄自大的蘇聯在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偉大勝利之後,對媾和建議置若罔聞。在斯大林心目中可能另有
目標,即:將共產主義的影響與蘇聯的勢力擴大到中歐與東南歐。1943年日本(可能出於它自己的主動)建議蘇德媾和,莫斯科立即拒絕。戈培爾在秋季視察了臘
斯登堡,他發現最高司令部門出於整個戰局惡化而籠罩著一片沮喪氣氛。於是,他開始斟酌德國首先應向蘇聯一方還是應向英、美一方提出媾和建議。戈培爾本
人積極主張希特勒設法向斯大休提出媾和建議,但是元首卻好象認為與英國打交道可能比較容易。1944年初,戈培爾一次更加急不可待地要求希特勒與蘇聯媾和。
這些建議均遭到了元首的拒絕。美國或英國決不可能跟希特勒或他的政府或政黨的任何成員進行接觸,也決不可能同意舉行沒有蘇聯參加的談判。
1941年5月,德國人認為蘇軍在最初期可以用來抵禦德國進攻的部隊相當於一百二十一個步兵師和二十一個騎兵師。對於蘇聯的裝甲部隊,他們相信蘇軍在西部約
有五個坦克師和二十三個摩托化旅。據估計,針對芬蘭和土耳其邊界,蘇軍還部署了二十五個師,在遠東的師可能有三十個之多。據認為,蘇聯空軍共有四千多
架第一線飛機,蘇聯坦克部隊有一萬輛坦克。(實際上蘇軍飛機高達一萬二千架,戰車多達二萬至二萬二千輛。)
總計,東線的德國軍隊(不包括芬蘭的駐軍)共有一百四十五個師,其中有十九個裝甲師、十四個摩托化師,德國的盟國還提供了相當於四十個師的兵力。德國裝
甲師共計約有三千三百輛坦克,加上大約二百五十門履帶裝甲強擊炮。在德國佔領的法國與佛蘭德駐有三十八個德國師,丹麥有一個,挪威有七個,另有七個駐
在巴爾干,兩個駐在北非。東線的德國空軍部隊共有二千餘架第一線作戰飛機,其中戰斗機不到八百架。有一千五百餘架飛機留在西線,進行本土防禦與對英作
戰。
看到大家在說日本有多強時,我卻不以為然,光是工業能力日本就被壓著打了,二戰期間日本主力戰機零式才生產10400架左右,一式戰機5000多架,二式跟三式
戰機各1000多架 四式戰機則為3400架 總計日本在戰爭期間能端的出抬面的約2萬戰機,德的BF109跟FW190任一型就壓倒日本了。
❺ 德國本土現在有哪幾家兵工企業
德國軍費在歐盟國家占第三位,其國防工業實力在歐盟國家中也僅次於英國和法國。2005-2006年全球軍工100強(不包括中國企業)行列中,德國佔5家:蒂森克虜伯,迪爾-斯蒂芬,克勞斯-瑪菲威格曼,MAN集團, 萊因金屬.此外, 排名世界第7位的EADS三大股東之一是德國的梅勒姆克萊斯勒.
毛瑟在1990年與萊因金屬合並了,現在是後者屬下的一家子公司.
HK雖然是數一數二的槍械製造商,但輕武器價值不高,所以其整體實力在軍工企業中並不高.HK除了造諸如MP-5小型沖鋒槍之外, 還造軍用制式武器,從手槍到機槍甚至40毫米榴彈發射器都有,當然不可能外型上完全一致.
❻ 為什麼讓德國忌憚,原來蘇聯做了這些事情
在世界的戰爭中,決定人類命運與前途的一次大搏鬥,就數二戰了,二戰的情況可謂是非常的復雜的,每一個國家當時可都處在風口浪尖之上,各個國家的關系也是錯綜復雜。
當時的德國是非常強大的,因為德國當時的軍事技術在世界上是非常先進的,當時有一組數據統計,德國的兵工廠接近300多家,每年的武器生產量是非常可觀的,這也是納粹德國發動戰爭的重要基礎,即便是這種情況,德國也並沒有獲得最後的勝利。
在戰爭結束之後,蘇聯的軍事技術與各方面的整體實力他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並且俄國的民風也一向彪悍,德國由於戰爭的失敗,進入了很長時間的而蕭條期,在二戰時蘇德的交戰之後,和各方面實力的情況,也導致德軍人對俄國有一定的害怕。
❼ 二戰後的德國工業為何沒有被閹割呢
在二戰前,歐洲的工業生產總值和潛力可以說都與美國相當,如果歐洲是一個國家的話,其工業能力會是相當恐怖。然而二戰中,德國即便占據了歐洲,也沒能發揮出這些產能,甚至佔領區產能反不如錢,這是為什麼呢?
由於德國當時的鋼鐵生產深受鐵礦石產量不足所困擾,因此出現了希望自外部大量進口鐵礦石的聲音。為此戈林在1937年6月16日宣布將開采國內鐵礦石,並將以此為基礎,建設成套的鋼鐵生產體系,並在薩爾茨吉特建造了赫爾曼·戈林礦產-制鋼工廠。
在戈林得到了擔任經濟部長後,赫爾曼·戈林礦業-制鋼工廠迅速擴張,成了一家集礦業,冶煉,武器製造等行業於一身的壟斷企業。在佔領捷克斯洛伐克後,戈林提議拆走斯柯達兵工廠在內的許多捷克斯洛伐克工廠到德國,這些工廠在被拆解到德國後。
此舉不免造成了德國工業產能的下降,一間工廠如果拆遷,就意味著大批工人失業,工廠閑置,即便搬回德國重新建廠,也至少要一年的時間。這期間工業設備會因為拆遷時過於粗暴或是保存不當造成損失,許多設備就此損毀而無法使用。
而貪婪地官員們不僅造成了工業破壞,還加劇了佔領區民眾的反抗情緒,比如波蘭總督漢斯·弗蘭克。此人絕對是一個超級大貪官,能力不怎麼樣,但是剝削民眾卻頗有能力,甚至於是樂於此道。
❽ 1945年的德軍還有700萬士兵,為何沒有反抗
和平的願望已經深入人心此時,戰斗已經打到了德國本土,德國人民也飽受了戰爭帶來的疾苦,家園被戰火吞噬,整個歐洲大陸也已經滿目瘡痍,無論是德國軍官還是德國士兵都對和平十分的渴望,希特勒已經死了,繼續戰斗還有什麼意義呢,誰不嚮往和平,不想與家人團聚呢?
❾ 二戰勝利後,美軍從德國兵工廠里搶到了哪些寶貝
逮著德國人就往蘇聯運,搜出來的圖紙書籍什麼的一起帶走。等到美國把德國技術人員都撈的差不多了,蘇聯才反應過來,再開始行動的時候,有用的人都撈的差不多了,就剩下德國來不及拆毀和運走的工業設備了。
自始至終,蘇聯一直在小精尖的方面就比美國差。如電子技術等關鍵學科,不得不說這個是當時策略上的一種失誤。
❿ 二戰德國軍火公司
最著名的是克虜伯兵工廠,是德國的軍工心臟!
還有西門子公司,賓士公司等這些都是做戰車和一些軍事機械的
寶馬是做飛機引擎的!
還有二樓說的容克是做飛機的,很著名的! 容克飛機製造公司是容克家族發展起來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剝削階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容克大地主階級開始轉型!
二戰後,克虜伯兵工廠被炸毀(准確說戰爭後期就被盟軍炸毀了),而西門子,戴姆勒-賓士和寶馬等很多公司都向民用方面發展(原本就是民用企業,只是戰時需要),現在都是世界上各行業中的巨頭,這里不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