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德國人養花的特點
守紀律 講整潔
德國人非常注重規則和紀律,干什麼都十分認真。凡是有明文規定的,德國人都會自覺遵守;凡是明確禁止的,德國人絕不會去碰它。在一些人的眼中,許多情況下,德國人近乎呆板,缺乏靈活性,甚至有點兒不通人情。但細細想來,這種"不靈活"甚為有益。沒有紀律,何來秩序?沒有規矩,何有認真?
德國人很講究清潔和整齊,不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環境的清潔和整齊,而且也十分重視大環境的清潔和整齊。在德國,無論是公園、街道,還是影劇院或者其它公共場合,到處都收拾得乾乾凈凈,整整齊齊。德國人也很重視服裝穿戴。工作時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裡雖可以穿得隨便些,但只要有客來訪或外出活動,就一定會穿戴得整潔。看戲、聽歌劇時,女士要穿長裙,男士要穿禮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裝。參加社會活動或正式宴會更是如此。
守時間 喜清靜
德國人非常守時,約定好的時間,無特殊情況,絕不輕易變動。德國人應邀到別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訪朋友,都會按點到達,不會讓主人浪費時間乾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則的話,就是不禮貌,如有特殊原因無法准時赴約時,都會向朋友表示歉意,並請求原諒。
德國人多喜歡清靜的生活,除特殊場合外,不大喜歡喧鬧。比方說,許多人雖在城裡上班,但卻把家安在鄉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鎮,圖的就是一個清靜。就是那些住在城裡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圍的無噪音。例如,晚上8時至第二天早晨8時不可以演奏樂器、大聲喧嘩。如果晚上要搞聚會活動,事先要向鄰居講明情況,請求他們諒解,並盡可能安排在周末,盡可能不大聲喧鬧。否則,受干擾的鄰居會十分惱怒,可能會當面提出抗議,個別人甚至會請警察出面干預。
待人誠懇 注重禮儀
通常來講,同德國人打交道沒有太多的麻煩。多數情況下,他們都比較乾脆。凡是他們能辦的,他們都會馬上告訴你"可以辦"。凡是他們辦不到的,他們也會明確告訴你"不行",很少擺架子,或者給人以模稜兩可的答復。當然,人際關系和努力的程度對辦事也絕非沒有影響。
和西方許多國家相似,德國人比較注意禮儀。兩人相遇時,不管認識不認識,也不管在路上,或者辦公室、賓館、電梯等地方,都相互打招呼,問聲"您好"。餐館吃飯時,也要向已就坐的顧客點頭問候,真的是"斯文對斯文,禮多人不怪"。朋友見面以握手為禮,告別時亦如此。十分要好的、長時間未見的朋友相見或長期分開時可以相互擁抱。正式場合,仍有男子對女子行吻手禮,但多做個吻手的樣子,不必非要吻到手背上。
⑵ 德國人養花是怎樣養的
勤修剪,少澆水,勤施肥,施薄肥!德國戰後民生凋敝,城市滿目瘡痍。人們只能用大片的植物掩蓋城市創傷,也藉此來撫慰心靈的創傷。戰後重建,經濟沖上快速道後,各種社會問題接踵而來。很多人心靈苦悶,無處派遣,於是養花種草就更進一步的傳播開來了。這種奇特的現象,造就了德國無論大小城市都有連片的綠茵草地,家家都花草繁盛的景象。初來乍到的外國人看後都驚嘆並贊賞不已,但老一輩的德國人都知道,這滿目繁盛背後的辛酸與無奈。說到底,深層次講,是一個倔強民族的社會心理問題
⑶ 德國人種花有哪些特別之處
德國人都把花養在臨街的窗檯上,德國人養花是給別人看的
⑷ 德國人養花的風俗,泰國人和象的風俗,威尼斯的小艇和非洲人與彩色
德國人養花的特點,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
泰國是產象大國,一向被稱為「象之國」。在泰國的密林間,經常有象群出沒。泰國人與象關系密切,相處和諧。大象受到人們的尊重和關愛,而象也給人們多種幫助,尤其是在重體力勞動方面。
在泰國,白象被視為象徵國運昌盛的國寶。泰國政府規定,白象是王室財產,任何人發現白象,必須獻給王室(可獲報酬)。白象生活在皇宮中,被當作神獸,受到極佳的待遇。公元15世紀時,暹緬兩國曾為兩頭白象而發生戰爭,白象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泰國民間有一種傳說,認為人從象腹下穿過可走好運;孕婦走過象腹,會生產順利。因而,有人專門將飼養的象帶到街上,供人們穿過象腹,以獲取收入。
在泰國素輦府,每年11月下旬舉行富有特色的傳統宗教節日——象節。節日活動由檢閱戰象開始。人們給挑選出來的最美麗最威風最矯健的大象披上蓋布、綵帶,掛上小鈴鐺,然後裝扮一新的大象,傲然闊步行進在會場上。最後是表演節目。有「跑象拾物」:在跑道每隔10米處放一些小物件,如香蕉、瓶子、火柴盒等,最遠處放一面小旗。參賽的象在起點站好,一聲令下,個個向前奔跑,用長鼻子將小物件一個一個依次檢回到起點,最後先將小旗撿回的就是優勝者;「象步跨入」:自告奮勇者成排卧在草地上,中間留一定距離,象要從一個一個人的身上跨過去,而卧地者則安然無損;「大象足球賽」:開場後,大象在馴象師的指揮下,用腳和鼻子截球、傳球,動作靈活有趣,常常引起觀眾的熱烈掌聲和笑聲;「人象拔河賽」:一隻塊頭最大的象可和多達百名的人進行拔河比賽。還有一個節目是古代象陣表演。
在泰國北部南邦以北大約54公里的邦拉村,有一座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馴象學校。「學生」是從幼齡開始,4-5歲的小象入學接受訓練,大約10歲左右「畢業」,開始終生的艱苦勞作。16—42歲年齡段是最有工作能力的年富力強時期,到60歲「退休」,有的象可活到100歲。
象校「學生」從開始就有兩個終生陪伴的馴象師:脖上馴象師和腳旁馴象師。學習生活第一階段,是讓小象認識馴象師,熟悉他們發出的各種號令、指揮動作。先馴練走(循跡前進)、停、抬前腿、跪前腿、起立、四腳放平、卧倒,教它們幫助脖上馴象師上下。經過一段馴練和一起生活,「學生」們熟悉了馴象師的聲音、命令指揮動作及他們的身體氣味後,如果有陌生人去牽時,它們就會大聲吼叫,不跟生人走。接著是「撿拾物品課」、「方向課」。前者是馴練「學生」用鼻子拾取物品,後者是馴練它們按脖上馴象師的指揮,找准各種不同的方向及轉身。
最主要的課程是勞動技能馴練,包括拖拉和搬運木材。馴象師首先將鋼鏈的一端系在象身上的勒具上,另一端系在一截樹段上,讓它們拖著走。接下來是馴練象用鼻子和牙搬運和碼放木材。與此同時,還馴練它們腳下躲避的工夫,以防萬一樹段從堆上滾下時被打傷。
最後的課程最輕松,「學生」們不幹活,只聽「音樂」,就是馴象師敲打物件,撥弄弦子,用各種聲音刺激它們敏銳的耳鼓。還讓它們熟悉汽車以及森林交通工具的聲音,目的是使在寂靜山林中生活慣了的象,聽到各種聲音時不致受驚嚇。
「學員」的來源,一是馴養象生的小象,二是捕捉野象。每年旱季末,開始捕捉野象。這也要藉助馴象。象夫騎馴象到野象經常出沒的地方,緩緩地走著,野象把馴象當成領袖,跟著走進早已設好的柵門,當聰明的野象發覺「上當」要退回來時,為時已晚,結果被逼到院子里。捕到的野象經過挑選,將不合格的放回山林,將合格的小象圈養幾年,去掉野性,變得溫順後,就可教它們工作了。
象的出生率很低,母象懷孕期長達21—23個月,而且每胎只產一隻。所以,人們在開發利用象的智慧和勞力的同時,必須確保野象的生存空間和環境,切實保護它們免遭偷獵及其他殘害。泰國政府早在1921年就頒布了《野象保護法》,至今認識到這個問題重要性的人越來越多。
威尼斯的小艇叫貢都拉(音譯),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最早的貢都拉漆成五顏六色。從1562年起,貢都拉改漆黑色,直到現在。小艇的外形像新月,又像一張弓、一種樂器,給人以美好的聯想。劃船的船夫穿著統一的制服,戴著黃色的帽子,上面有一根紅色的飄帶,十分引人注目。
非洲人和彩色是因為非洲太熱了,臉又是黑的,很容易烤糊了,所以弄點彩色防止臉曬壞了.
⑸ 德國人養花與中國人養花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德國人由於地多人少,房子一般都帶院子,所以養花都傾向於仿生態,而國人養花一般注重美觀和其與房屋裝修的協調性
⑹ 德國風情民俗(關於花的)
德國人更喜歡把花都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幾乎家家都有盆花,有的家庭還有室內花壇,栽種著木本和草本的各種花卉,陽台、宅邊也被充分利用種上了花草。酷愛大自然,傳統式的二三層小樓散落在山坡、田野、林間或河邊,樓前房後都配有別致的小花園。
德國家家戶戶的窗前門外都栽種著各種花草(尤其是小城市),到春夏季節花團錦簇、奼紫嫣紅,彷彿進入匯成了一片花的海洋。
但鮮花店的生意卻絲毫不受影響,德國每年消費的鮮花數量,在歐洲排名第一。城市、鄉村、小鎮、弄堂、小巷都會隨時發現花店,鮮花常年盛開。在書店也有許多介紹花草種類的圖書。
在春夏之季,藍天、白雲、綠草地,鮮花到處盛開,自然環境非常優美,但德國人仍然在自己的院落種花種草,把自己的小家和周圍大環境綠化、美化起來。
養花已經成為德國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習俗,愛花源於他們對美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德國人對於名貴的花卉並不是很狂熱。也許就是簡單的一些小花,但當全城的窗檯上都種上了同一種小花時,那種別樣的魅力毫不遜於那些世界聞名的名貴花卉。
(6)德國人怎麼種植花擴展閱讀
德國人養花的特點,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德國戰後民生凋敝,城市滿目瘡痍。人們只能用大片的植物掩蓋城市創傷,也藉此來撫慰心靈的創傷。
戰後重建,經濟沖上快速道後,各種社會問題接踵而來。很多人心靈苦悶,無處派遣,於是養花種草就更進一步的傳播開來了。
這種奇特的現象,造就了德國無論大小城市都有連片的綠茵草地,家家都花草繁盛的景象。初來乍到的外國人看後都驚嘆並贊賞不已,但老一輩的德國人都知道,這滿目繁盛背後的辛酸與無奈。說到底,深層次講,是一個倔強民族的社會心理問題。
⑺ 德國人是這樣養花的
後者私下認為自己不配得到這個
⑻ 德國人養花追求什麼樣的境界
德國人愛花。家家戶戶都在養花。他們的花不像在中國那樣,養在屋子裡,他們是把花都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裡只能看到花的脊樑。我曾問過我的女房東:你這樣養花是給別人看的吧!她莞爾一笑,說:「正是這樣!」
正是這樣,也確實不錯。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奼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子裡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⑼ 了解德國民俗風情養花…
德國人養花的方式很特別,不同於我們酷愛盆栽,喜歡在室內把簡單的花卉「收拾」的極為「靚麗」。德國人更喜歡把花都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
德國人酷愛大自然,傳統式的二三層小樓散落在山坡、田野、林間或河邊,樓前房後都配有別致的小花園。
在德國幾乎家家都有盆花,有的家庭還有室內花壇,栽種著木本和草本的各種花卉,就是陽台、宅邊也被充分利用種上了花草。
德國家家戶戶的窗前門外都栽種著各種花草(尤其是小城市),到春夏季節花團錦簇、奼紫嫣紅,彷彿進入匯成了一片花的海洋。
但鮮花店的生意卻絲毫不受影響,德國每年消費的鮮花數量,在歐洲排名第一。
城市、鄉村、小鎮、弄堂、小巷都會隨時發現花店,鮮花常年盛開。在書店也有許多介紹花草種類的圖書。
在春夏之季,藍天、白雲、綠草地,鮮花到處盛開,自然環境非常優美,但德國人仍然在自己的院落種花種草,把自己的小家和周圍大環境綠化、美化起來。
養花已經成為德國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習俗,愛花源於他們對美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德國人對於名貴的花卉並不是很狂熱。也許就是簡單的一些小花,但當全城的窗檯上都種上了同一種小花時,那種別樣的魅力豪不遜於那些世界聞名的名貴花卉。
⑽ 德國人一般養什麼種類的花
矢車菊(學名:Centaurea cyanus )是德國國花,它象徵著德國人民處世虛心、謹慎,謙和之風。它原是一種野生花卉,經過人們多年的培育,它的「野」性少了,花變大了,色澤變多了,有紫、藍、淺紅、白色等品種,其中紫、藍色最為名貴。在德國的山坡、田野、水畔、路邊、房前屋後到處都有它的蹤跡。它以清麗的色彩、美麗的花形,芬芳的氣息、頑強的生命力博得了德國人民的贊美和喜愛,因此被奉為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