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德國三次王朝戰爭的時間、過程與最終結果是什麼
第一次王朝戰爭:對丹麥的戰爭
發生於1864年。當時,丹麥王國在其本土之外還佔領著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兩個公國。其中,荷爾斯泰因的居民主要是日爾曼人,所以加入德意志邦聯;
而石勒蘇益格公國的居民除了日爾曼人外,還有大量的丹麥人,因此沒有參加德意志邦聯。丹麥國王一直企圖把這二個公國並入本國版圖。
1863年頒布的丹麥新憲法規定把兩國歸入丹麥領土。此舉在德國引起強烈反對,俾斯麥乘機挑起對丹麥的戰爭。1864年2月開戰,丹麥很快戰敗。根據當年10月簽定的維也納和約,普魯士佔有石勒蘇益格,奧地利則得到了荷爾斯泰因。
第二次王朝戰爭:普奧戰爭
對丹麥的戰爭結束後,他便積極籌劃對奧戰爭,因為德意志統一的最大障礙是奧地利。他首先在外交上拉攏俄、法、意,使他們在對奧戰爭時不予干預。
1866年6月17日普魯士出兵荷爾斯泰因,發動對奧戰爭。7月3日,雙方主力在薩多瓦村(捷克境內)展開決戰,普軍大勝。
此後,奧軍無力再戰,只得請法國調停。8月23日,雙方在布拉格締約,奧地利退出德意志聯邦;普魯士不僅吞並了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而且還佔領了其他一些土地,使普魯士佔有全德領土的2/5和人口的2/3。
第三次王朝戰爭:普法戰爭
普奧戰爭結束後,成立了以普魯士為首的「北德意志聯邦」。這個聯邦已經具有統一國家的性質,它有統一的議會,普魯士控制著其軍政和外交大權。德國統一已經走了一大半路程,剩下的還有萊茵河以南、鄰接法國的4個小邦國(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和黑森—達姆斯塔特)。
這4個邦國力圖保持獨立,因而靠攏法國,抵制普魯士。而法國擔心德國因統一而變得強大,所以竭力阻擾普魯士統一的步伐。早在調停普奧戰爭時,法國就提出,普魯士的勢力不能超越萊茵河以南。
1870年,普法兩國為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發生爭執。7月13日,法駐普大使要求普王保證永遠不同意霍亨索倫族人繼承西班牙王位。普王婉辭拒絕,並將事情經過電告俾斯麥,俾斯麥乘機篡改電文,以此激怒法國。電文公布後,法國於7月19日向普宣戰。
戰爭爆發後,普軍優勢明顯,並迅速攻入法國境內,9月1日,雙方在色當展開決戰。普軍的數百門大炮輪番轟炸,幾小時內法軍傷亡達2.5萬名。下午3點,法軍升起白旗投降,拿破崙三世當了俘虜。
普法戰爭後,巴伐利亞等4邦國加入德意志聯邦,德國統一全部完成。
長期分裂的德意志地區出現了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國家,有利於這個地區的穩定,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歐洲一個緊張源,有助於德國民族的統一和國內統一市場的建立,促進了德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其次是改變了歐洲的格局,在統一過程中,原來在德意志地區佔有首席地位的奧地利被排擠出德意志范圍,國力大大削弱開始走下坡路,法國戰敗,被迫割地賠款,實力被削弱,在歐洲大陸的地位下降,目標由原先與英國爭奪歐洲霸權變為與德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
同時與德國結成世仇,直到二戰結束才化開。而相應地德國的地位大大上升。第三則是導致了新的矛盾即英德矛盾的爆發。
在反對拿破崙的戰爭中英國和普魯士成為了戰略同盟,而統一後的德國為了進一步發展竭力對外擴張,爭奪殖民地,這不可避免的與當時擁有最多殖民地的英國發生矛盾,德國開始向英國的世界霸主地位發起挑戰,最終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1)德國的內戰是什麼時候開始擴展閱讀
奧托·馮·俾斯麥
奧托·愛德華·利奧波德·馮·俾斯麥(德語:Otto Eard Leopold von Bismarck;1815年4月1日-1898年7月30日),德意志帝國首任宰相(1871年—1890年),人稱「鐵血宰相」(德語:Eiserner Kanzler;「鐵」指武器,「血」指戰爭)、「德國的建築師」及「德國的領航員」。
俾斯麥擔任普魯士王國首相期間,在1866年發動了普奧戰爭並取得勝利。[2]1870年又進行普法戰爭,打敗了法軍。年底南德四邦加入了德意志聯邦,成立了德意志帝國,俾斯麥任德意志帝國宰相兼普魯士首相。
俾斯麥靠「鐵血政策」自上而下地統一了德國,還幫助法國凡爾賽政府鎮壓巴黎公社。他對內頒布《反社會黨人非常法》, 殘酷鎮壓工人運動;
對外力圖運用聯盟政策,確立德國在歐洲的霸權。1890年3月被德皇威廉二世解職。俾斯麥下台時被封為勞恩堡公爵。此後他長住漢堡附近的弗里德里希斯魯庄園,1898年病逝。
俾斯麥是保守派,維護專制主義;但他通過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養老金、健康醫療保險制度、社會保險。
俾斯麥在外交上縱橫捭闔,成為19世紀下半葉歐洲政治舞台上的風雲人物。著有回憶錄《思考與回憶》。
B. 1916年德國和法國發生的戰爭是什麼,性質是什麼,起止時間是什麼
屬於第一次世界大戰 (法德戰爭則屬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西線戰場)性質:
第一次世界大戰(The First World War)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爭霸性質的掠奪戰爭
起止時間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C. 二戰時期德國是哪一年發動戰爭的
德國於1939年9月1日進攻波蘭為開始。
D. 二戰時期德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發動侵略戰爭的
二戰時期德國是從1939年9月1日開始發動侵略戰爭的。
1939年9月1日04:40,德軍的軍隊閃擊入侵波蘭。英國和法國給予納粹德國48小時限期撤出波蘭領土。因為德國沒有理會英法的警告,英國和法國在1939年9月3日向德國宣戰,二戰從此爆發。
E. 二戰時期德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發動侵略戰爭的
二戰時期德國是從1939年9月1日開始發動侵略戰爭的。1939年9月1日04:40,德軍的軍隊閃擊入侵波蘭。英國和法國給予納粹德國48小時限期撤出波蘭領土。因為德國沒有理會英法的警告,英國和法國在1939年9月3日向德國宣戰,二戰從此爆發。
F. 德國1914年之前的戰爭
1618—1648年三十年戰爭的結束,標志著德國宗教改革的結束和近代歷史的開始。根據1648年的威斯特伐里亞和約,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新教(路德教、加爾文教)與舊教(天主教)地位平等;帝國內各諸侯擁有內政、外交的一切權力,帝國完全徒有虛名,分裂狀況比戰前更嚴重,計有300多個諸侯國、1000多個騎士領地,只有皇帝和帝國議會表明帝國的存在。戰爭的破壞、勞動力缺乏以及戰後的分裂狀態,使德國的經濟長期處於衰退狀態。尤其是新航路的開辟,貿易中心從地中海轉向大西洋沿岸,使德國失去了貿易中轉站的地位。為了保證農業勞動力,地主加快了16世紀末以來的農奴制再版進程,尤其是在東北德意志和北德意志。
在德意志各諸侯國中,奧地利和普魯士兩國最為強大。普魯士是在17世紀迅速崛起的,統治普魯士的霍亨索倫家族在1415年獲得勃蘭登堡選帝侯國,面積僅2萬平方公里。17世紀初先後獲得克列夫茲、馬爾克、拉文斯堡及東普魯士,三十年戰爭後獲得波美拉尼亞東部大部分地區,1701年升格為普魯士王國。奧地利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世襲領地,除奧地利本土外,還佔有捷克、匈牙利、南尼德蘭及義大利北部的部分領土。
18世紀德意志境內的工商業有了較大的發展,其中普魯士最為明顯,使之有實力與奧地利爭奪中歐的霸權,經過1740—1748年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和1756—1763年的七年戰爭,普魯士從奧地利手中獲得了工商業發達的西里西亞地區。1772—1795年,普、奧先後與俄國3次瓜分波蘭(奧地利參加了兩次),普魯士獲得了西普魯士等地,奧地利獲得克拉科夫等地。普魯士的擴張政策得到了國內容克貴族的支持,並逐步形成了好戰的軍國主義傳統。
工商業經濟的發展,與封建農奴制度發生了矛盾。普魯士的弗里德里希二世(又譯腓特烈二世)、奧地利的瑪麗亞·特麗薩和約瑟夫二世都曾標榜「開明專制」,實行有限的改革。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後,普、奧兩國糾集德意志各邦及歐洲封建勢力聯合進行干涉。19世紀初,拿破崙的軍隊橫掃歐洲,普魯士、奧地利屢屢敗北。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西斯二世被迫放棄帝國皇帝稱號,改稱奧地利皇帝弗蘭茨一世,神聖羅馬帝國滅亡。1806年耶拿戰役後普魯士被一分為三,在其領土上新建了華沙大公國和威斯特伐里亞王國。同時,德意志各邦按拿破崙的意志組成了「萊茵聯盟」。各國也仿照法國進行自由主義的改革,廢除農奴制度。
1815年拿破崙戰敗,根據《維也納和約》,成立以奧地利為中心的德意志邦聯,共有34個諸侯國及4個自由市組成。邦聯議會沒有中央政府的權力,各邦在內政、外交和軍事上都獨立自主。被拿破崙打破的封建秩序雖然表面上恢復,但農奴制度等封建制的根本已經無法徹底恢復,資本主義的工商業在20、30年代有了較大的發展,要求政治自由和民族統一的呼聲日益強烈。與此同時,普魯士與奧地利的角逐也繼續發展。1834年普魯士建立了「關稅同盟」,德意志邦聯的大多數成員都參加,但遭到了奧地利的反對和抵制。
1848年3月柏林、維也納都爆發了起義。資產階級自由派獲得了革命的領導權,企圖通過和平、妥協的手段統一德國。5月,德意志各邦的代表在法蘭克福召開國民議會,商討統一問題。議會形成了「大德意志派」和「小德意志派」,前者主張以奧地利為中心統一德國,後者主張以普魯士為中心統一。1849年歐洲反動勢力轉入反攻,革命時期的立法被紛紛取消。但政治上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的斗爭並沒有結束。1862年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麥為首相。俾斯麥推行現實主義的政治,著手以武力統一德國的計劃。經過對丹麥戰爭(1864)、普奧戰爭(1866)和普法戰爭(1870—1871),普魯士統一了德意志,奧地利被排除在外。1867年,多民族的奧地利,實行改革,採取聯邦制,允許匈牙利有自己的議會和憲法,但由奧地利的皇帝兼任匈牙利國王,是為奧匈二元帝國。 1871年1月18日,統一的德意志帝國成立。帝國由4個王國、5個大公國、12個公國、侯國及4個自由市和帝國行省阿爾薩斯、洛林組成,其中普魯士王國在帝國中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普魯士國王和首相分別兼任帝國皇帝和宰相。帝國實行中央集權統治,因此德國各邦號名義上保留,但已失去了以前的獨立和權力。
統一後的德國繼續推行俾斯麥的現實主義政治達30年之久。對內鼓勵工商業的發展,但在政治上實行高壓政策,70年代初發動「文化斗爭」,打擊天主教勢力,取消了教會的相對獨立權。1878年頒布鎮壓社會民主黨的「非常法」,德國社會民主黨被迫轉入地下,工人運動受到壓制。對外推行「大陸政策」,力圖孤立法國並使英、法、俄、奧、意等歐洲大國互相牽制,確保自己在歐洲大陸的霸權。1873年促成了德、俄、奧「三皇同盟」,1882年簽訂德、奧、意三國軍事同盟。
統一後的德國經濟迅速發展,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其工業產值躍居世界第二位,資產階級迫切要求擴大世界市場,參加瓜分世界的競爭。1888年年輕的威廉二世即位,推行與俾斯麥不同的「世界政策」,力圖在世界舞台上與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一爭高低。1914年德、奧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與英、法、俄爭奪世界霸權與殖民地。1918年11月德國最終戰敗,國內發生「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成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史稱「魏瑪共和國」。
G. 二戰開始和結束時間分別是什麼時候
開始時間:1939年9月1日。結束時間:1945年9月2日。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簡稱二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7)德國的內戰是什麼時候開始擴展閱讀:
戰爭起因:
1,經濟危機。
1929年10月,美國華爾街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市崩盤,經濟危機席捲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 1929年10月24日,美國紐約華爾街證券交易所出現拋售股票的狂潮,收盤時轉手的股票達到1300萬股,創歷史最高紀錄。隨之而來的是股票市場的崩潰和銀行的擠兌風潮,使美國經濟陷入絕境,資本主義發展史上最嚴重的一次全球性經濟危機就這樣爆發了。
2,法西斯獨裁。
1922年10月,義大利王國國王任命墨索里尼擔任義大利王國總理,法西斯專政在義大利王國開始建立。西方國家大蕭條所帶來的動亂,使法西斯主義惡性發展。納粹黨迅速膨脹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第一大黨。
1933年1月,阿道夫·希特勒在德意志第三帝國上台,2月製造國會縱火案,3月通過《授權法》,繼之一系列法西斯法案出籠,至次年8月頒布《國家元首法》,對國家生活進行了全面改組,建立起集權統治的法西斯體制,並且加緊擴軍備戰。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起,日本走上了戰爭和法西斯化的道路。在日本以軍部為中心,從首先發動侵略戰爭著手,然後通過天皇制機構,自上而下的逐步法西斯化,以適應進一步擴大侵略戰爭。1936年,日本法西斯青年軍官發動的「二二六」兵變,使軍部實力大大加強。
不久,受軍部控制的廣田弘毅上台組閣,建立軍事法西斯專政。之後,德意志第三帝國、義大利王國與日本簽訂反共產主義協定,並且干預西班牙內戰。
H. 一戰二戰的時間及起因分別是
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時間為1914年7月28日到1918年11月11日。
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時間為1939年9月1日到1945年9月2日。
「一戰」,是在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即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的廣泛的不可調和矛盾;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
「二戰」,是以納粹德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相關信息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現代國際法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根據「關於告發及懲處歐洲各軸心國家主要戰犯」的倫敦協定和《歐洲國際軍事法庭憲章》,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從1945年開始對法西斯德國主要戰犯進行了國際審判。
而根據《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憲章》,由中、蘇、美、英等11國代表組成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從1946年開始在日本東京對日本法西斯戰犯進行了審判。《歐洲國際軍事法庭憲章》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憲章》及其司法實踐,對戰爭法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國際法院於1946年在海牙設立。
I. 二戰之前,歷史上德國有沒有打過內戰
中世紀後期神聖羅馬帝國日趨沒落,內部諸侯林立紛爭不斷,宗教改革運動之後又發展出天主教和新教的尖銳對立,加之周邊國家紛紛崛起,於1618年到1648年爆發了歐洲主要國家紛紛捲入德意志內戰的大規模國際戰爭,又稱「宗教戰爭」。
神聖羅馬帝國
843年德意志從法蘭克帝國分裂出來,962年建立神聖羅馬帝國。通過長期的對外征服,神聖羅馬帝國佔領了捷克、義大利北部和波蘭西部,並遠征俄羅斯、匈牙利。13世紀中期走向封建割據。
1157年,這一帝國得到了「神聖帝國」的稱號。1254年,帝國第一次開始使用頭銜「神聖羅馬帝國」,1512年的科隆帝國會議後頒布敕令,使用「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此後作為官方名稱沿用直至1806年。
1806年7月12日,通過簽署萊茵邦聯條約(德語:Rheinbundakte),16個在法國保護下,包括列支敦斯登、巴伐利亞、符騰堡和巴登在內的萊茵河兩岸的德意志南部、中西部邦國,脫離了神聖羅馬帝國,建立了一個新的政治聯合體「萊茵邦聯」。邦聯在法蘭克福設兩院制議會,推選拿破崙為保護人,並由拿破崙支配邦聯的外交和軍事;協議同時規定,在發生戰爭時,邦聯有義務向其保護人拿破崙提供一定數量的軍隊。
8月6日,已自稱奧地利皇帝的弗朗茨一世(即神聖羅馬帝國的弗朗茨二世)被迫宣布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稱號,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在接著的數年,萊茵邦聯又增多23個邦國加入;弗朗茨一世的哈布斯堡王朝只能夠統治帝國剩下的領土奧地利帝國(1867年匈牙利獲得自治,奧國改名為奧匈帝國)。德意志地區內只有奧地利、普魯士、丹麥控制的荷爾斯泰因和瑞典的波美拉尼亞地區未有加入萊茵邦聯,而且不計算並入法國的萊茵河西岸和艾爾福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