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德國坦克都是驅動輪前置
為了平衡車體,當時有一個辦法就是:發動機後置(為了整車生存性能,沒得選),然後變速箱前置,炮塔居中。如此一來,主動輪也就前置了,而且,傳動軸也不可避免了。
不是只有德國這么做,只是德國一路走到黑罷了。當時的德國把武器搞得跟藝術品一樣,和蘇聯的皮實貨就像2個發展方向,德國坦克十分精密,設計上一方面很創新,各種奇思妙想,另一方面卻又很死板,像交錯負重輪這種缺點優點都很突出的設計也一樣用到了戰爭結束。
英國早期坦克是主動輪前置的,到了後期特別是二戰的幾款都是後置的。
美國的M4及以前的坦克都是前置,M26開始後置。
法國的大部分驅動輪是前置的,也有部分後置。
義大利,日本等國家前置。
蘇聯的輕型前置,中型以上後置。(除了BT系列)
這種布局也是有好處的:
1.車身平衡
當時的變速箱和發動機非常笨重,如果這兩個都後置,就會造成坦克後部過大,重心後傾。採用主動輪前置這種布局的坦克整車平衡確實好。
德國大多數坦克和美國的M4系列都是如此。德國的傳動軸在車底,M4的則是在車體中部,無論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在車體中部,佔了車內空間,但也可以說方便維修。
2.縮短車長
炮塔置於車體中部,遷就了主炮的長度,也縮短了整車的長度。對比蘇聯坦克和德國坦克就很明顯。
3.方便駕駛員操作變速箱
在二戰中絕大部分車輛時沒有操作助力的,蘇聯人的變速箱和發動機都塞在車後,駕駛員的操縱裝置要用很長的連桿,再加上變速箱設計的簡單,當坦克駕駛員是很累的。
缺點:
1.前裝甲受影響
變速箱的形狀和空間影響最重要的前裝甲的設計。而且很容易在戰斗中被損壞,尤其是隨之前置的主動輪。
2.容易出故障
多了根傳動軸部件自然提高故障率。尤其是德國的多數坦克,車底的傳動軸和前置主動輪很「喜歡」地雷,一下子就癱瘓了。
主動輪後置布局終究是有利於整車的生存能力,現在的坦克多說都用這種布局了。
3.正面投影變大
由於傳動軸占據一部分空間,大幅度增加車高,使坦克目標增大,被發現和擊中的概率大幅度提高,極大降低了坦克的生存性,所以戰後的坦克不再使用這種設計。
2. 二戰坦克t34對虎式 坦克如何能開動啊
呵呵 我教你一招 開著音樂 聽
閃電戰部隊在前進
征服天堂
KISS SANDARA
POKER FACE
REMMEBER THE NAME 或者別的什麼帶勁的歌曲
在二戰的時候 坦克兵是陸地最優秀的兵種 最普遍不怕死 最瘋狂的兵種 在坦克兵的字典里只有進攻進攻在進攻 撤退意味著死亡 炮彈不可能為了幾個步兵開炮 卻會像坦克瘋狂開炮
用各國坦克兵的話說
如果上帝(真神或者天堂)註定要我們戰死的話,那麼我們無怨無悔,因為我們至少有忠實的坦克作為我們的金屬墳墓!二戰德國坦克兵就是全球最瘋狂的兵種 所以成就了 他們創造了讓全世界為之敬畏的德國坦克大軍
《T34 vs Tiger》游戲快捷鍵
F1 座艙視角
F2 外部視角
1 駕駛員戰位
2 炮長戰位
3 車長戰位
R 駕駛員/炮手/炮長觀察窗口視角(取決與你選了那個戰位)
M 循環切戰位
shift+F1 駕駛員觀瞄/炮手觀瞄/炮長觀瞄(取決與你選了那個戰位)
ctrl+F1 同上視角,但是類似F4.0的純HUD視角
Alt+F1 從以上兩個視角返回
O 和 L 火炮俯仰
K 和 ; 炮塔左右旋轉
V 切換炮彈彈種(換了新彈種要手動按 B 裝炮彈)
C 同軸機槍
X 開炮
B 裝彈
I 和 J 標尺設定(距離加減)
N 是什麼?沒傻用
E 發動機啟動/停止 (啟動需在空擋)
T 手剎
A 進擋
Z 推擋
(T34貌似有前進擋5個,一個空檔,一個倒擋)
方向鍵左 左轉
方向鍵右 右轉
方向鍵上下貌似是加油減油??沒什麼用啊
< 切換左下的HUD > 切換右下的HUD
註:怎麼切出中間的HUD???
[ 和 ] 視角的縮放
TAB 說是直接*作,但在DEMO沒用。估計正式版里會有類似點擊座艙的效果,期待啊!!
Q 游戲速度變慢
W 游戲速度加快
N 地圖循環縮放(車長戰位時有效)
H 打開艙門觀察(駕駛員)/打開艙門探出半個身子觀察(車長)
G AI自動車長
F AI自動炮手
D AI自動駕駛
熟練的運用快捷鍵是你在戰場獲勝的關鍵,多利用地形,不要和敵人硬拼。
還有作弊器
不用急,游戲本身就有秘籍,可以選「無敵」(讓敵人的攻擊無效,但是攻擊敵人並不是秒殺。)、「無限彈葯」(顧名思義,不解釋。)在選項里就可以挑選,主菜單里選SETTING,之後再選Game什麼什麼,接著把上面兩項沒選的選上,再點APPLY,在開始游戲,就可以在安全的敵人的坦克海游盪!
(注意 :蘇聯T-34坦克不要掛最大檔太長時間,過長的時間會使引擎過熱而爆炸,引擎過熱時車長會報告引擎過熱,這時可以適當的降低檔位或是慢慢停車,千萬不要立即停,否則引擎也會因為溫度的突然降低而爆炸。相對於德國的虎式坦克就沒有這個為題,開最大檔跑多長時間都無礙。)
3. 二戰坦克T-34怎麼玩開不動,不要從別處抄,我看不懂那個
《T34 vs Tiger》游戲快捷鍵
F1 座艙視角
F2 外部視角
1 駕駛員戰位
2 炮長戰位
3 車長戰位
R 駕駛員/炮手/炮長觀察窗口視角(取決與你選了那個戰位)
M 循環切戰位
shift+F1 駕駛員觀瞄/炮手觀瞄/炮長觀瞄(取決與你選了那個戰位)
ctrl+F1 同上視角,但是類似F4.0的純HUD視角
Alt+F1 從以上兩個視角返回
O 和 L 火炮俯仰
K 和 ; 炮塔左右旋轉
V 切換炮彈彈種(換了新彈種要手動按 B 裝炮彈)
C 同軸機槍
X 開炮
B 裝彈
I 和 J 標尺設定(距離加減)
N 是什麼?沒傻用
E 發動機啟動/停止 (啟動需在空擋)
T 手剎
A 進擋
Z 推擋
(T34貌似有前進擋5個,一個空檔,一個倒擋)
方向鍵左 左轉
方向鍵右 右轉
方向鍵上下貌似是加油減油??沒什麼用啊
< 切換左下的HUD > 切換右下的HUD
註:怎麼切出中間的HUD???
[ 和 ] 視角的縮放
TAB 說是直接*作,但在DEMO沒用。估計正式版里會有類似點擊座艙的效果,期待啊!!
Q 游戲速度變慢
W 游戲速度加快
N 地圖循環縮放(車長戰位時有效)
H 打開艙門觀察(駕駛員)/打開艙門探出半個身子觀察(車長)
G AI自動車長
F AI自動炮手
D AI自動駕駛
熟練的運用快捷鍵是你在戰場獲勝的關鍵,多利用地形,不要和敵人硬拼。
4. 納粹德國的主戰坦克
虎I坦克(Panzerkampfwagen VI Ausf. E Tiger I)(listen 文件-播放)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重型坦克。
在1943年3月虎I坦克起初名為Pzkw VI Ausf. H,但後來重新設計成為Ausf. E (Ausführung Ger. "version")。這名字同樣跟Mark VI-E、Panzer VI-E、PzKpfw VI-E或Sd.Kfz. 181 (Sonderkraftfahrzeug 181)一樣知名,盡管公眾通常只知它們的名字是虎I或簡單稱為虎。
虎I坦克自1942年進入德國陸軍服役至1945年投降為止,虎這個綽號是由斐迪南·保時捷所取的。虎I的基本設計概念同時延用到其他車輛上面,包括包括虎II(虎王)坦克和突擊虎式突擊炮。
虎式的乘員教範,虎式坦克乘員手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為紀念品。
目錄 [隱藏]
1 設計
2 設計歷史
3 生產歷史
4 作戰歷史
5 虎式坦克的火炮
6 1943年俘獲的虎式131
7 蘇聯反應
8 坦克殺手
9 備注
10 參考文獻
11 對外鏈結
[編輯] 設計
虎式的設計概念不同於德國早年大部份坦克,在此之前的設計強調機動性、防護和火力三方面的平衡。雖然德國早期的坦克火力往往不及其他對手,然而戰術上的優勢抵銷這些不利條件。
虎I坦克的設計呈現出不同的設計理念,著重火力和裝甲的而犧牲機動性。重型坦克的設計工作在1930年代後期就已經開始,但是沒有計劃生產。而真正刺激虎I的出現是為了對付蘇聯T-34。盡管大體上的設計和外型類似四號坦克(中型坦克),但虎I坦克的重量足足是四號坦克的兩倍,重量的增加來自於更厚裝甲,大口徑火炮,以及必然產生龐大的燃料和彈葯儲存空間、較大的引擎、更堅固的傳動及懸吊系統。
虎I坦克的車體前方裝甲有100毫米厚以及炮塔正前方有110毫米厚,相較於四號坦克車身前方只有80毫米的厚度而炮塔正前方也只有50毫米厚,而虎I坦克的兩旁和背面也有80毫米厚的裝甲。這樣的厚度能夠抵擋在大多數二戰時期接戰距離,尤其來自正面的反坦克炮彈,而炮盾和炮塔的厚度幾乎相等,使得要從正面貫穿虎I坦克的炮塔幾乎是不可能。在近距離下,車身兩邊和車頂較容易受到損傷,因為虎I坦克車頂的裝甲只有25毫米至40毫米厚,和當時大部分的中型坦克沒太大分別。虎I坦克大部分的裝甲角度是垂直的與其他結構相連接,並採用榫接結構。焊接點品質很高,裝甲都是採用焊接,而不是鉚接。
虎I坦克對多數橋梁而言過重,因此它被設計可以涉水四米深。這要求特殊的機制來透氣和冷卻。潛水需有30分鍾准備。炮塔和槍必須被固定於前方位置並且密封。而且在坦克後部需高高升起一隻大型呼吸管。只有初期495輛虎I坦克裝有潛水系統,所有的後期型虎I坦克都只能涉水兩米。
虎I坦克後部有個引擎室,兩個可對流隔艙置於兩側,每個隔艙都有油箱、散熱鰭片、散熱風扇。引擎最初是設計使用一具 21升 12汽缸 梅巴赫 HL210 P45汽油引擎 650匹馬力(實際測為641匹,478千瓦),雖然是一具好引擎,它提供的動力不敷使用,這很快被升級了到HL230 P45 23升 700匹馬力(實際測為690匹,515千瓦)。引擎為直列式汽缸,汽缸間角度約為60°,慣性啟動器安置在右側,也可穿過坦克後部的洞口透過鏈條驅動,引擎可透過車頂的艙口吊起。
汽油引擎在後部下方並連結前方的齒輪箱,11噸炮塔使用由引擎供給動力的液壓驅動系統推動,即使如此,自轉一圈需要一分鍾。懸吊系統使用了十六組扭力桿,為節省空間,負重輪擺臂一側向前而另一側向後,每隻負重輪擺臂裝有三個負重輪,提供更好的乘駕。負重輪直徑為800毫米並且相互交錯,要拆除內側損失橡皮胎(經常發生)的負重輪,得一並卸下數個外側負重輪。這復雜系統有一定的缺點,負重輪間的間隙因下雪或泥土因為結冰而無法動彈。蘇聯於凌晨的攻擊時偶然發現此時虎式是可能處於無法移動狀態。新的全鋼制負重輪設計出來,橡皮胎制於內部,最終全面取代。
履帶是史無前例的725 毫米寬。鐵軌運輸有限尺寸大小時,於外側負重輪必須被卸下,並且需更換較狹窄的520 毫米履帶,即使優良的坦克乘員也須20分鍾更換。
內部布局是德國坦克特點。前方是開放乘員組隔間,駕駛和無線電操作員分別坐於前方齒輪箱兩側。在他們後面地板區繞著炮塔底板圍攏了形成連續的平實表面。這幫助裝彈手檢查放在履帶上方隔間內的彈葯。二個人坐在炮塔內,射手在炮的左邊,車長在他之後,裝彈手有一個折疊的位子在炮塔內,而從炮塔底板到車頂有157厘米高。
炮台有一個圓型的地板,而主炮的支撐及發射機制則發展自德國著名的88高射炮,而其88毫米36 L/56 衍生型是被用作虎I坦克的主炮,而在二戰時最有效率及可怕的虎II坦克 88 毫米 Kwk 43 L/71型主炮,也是出自該高射炮的。更甚的是,虎I的主炮發的炮彈可以依一非常直的軌跡而飛行,並配置了極為精確的蔡司TFZ 9b 瞄準器。在一次試射時,坦克在1200碼的距離外發炮,而連續5發是落在一個16英吋x18英吋的目標上。而虎I坦克亦曾在大於1哩(約1600米)的距離外打中敵軍的坦克,可是作用並不太大,因為在二戰中的戰爭距離是遠比一哩近的。
其它新特點是液壓控制可變速齒輪箱和半自動傳動系統。坦克的極端重量並且意味需要新的操控系統,替代用於輕型車輛的離合器和煞車設計,衍生型的英國Merritt 布朗單齒輪系統被使用了。虎式坦克的操控系統是雙斜齒輪類型,意味著有兩個不同且固定的軸藉由不同斜齒輪相互扭動,坦克配有有八段速度齒輪箱,因而有十六種斜齒輪運作。在必要情況下,最小半徑旋轉要透過單邊煞車來進行旋轉。虎式的操控系統在它的時代來說是容易使用的。但是,虎式坦克的移動性能仍有待改進。當虎式坦克拖曳一隻拋錨的虎式坦克時,引擎經常過熱和有時導致引擎故障或起火,因為這些原因虎式坦克被禁止用來拖另一隻拋錨的虎式坦克。如果履帶發生故障,經常都需要兩輛虎式坦克拉拖動一輛. 故障的履帶對坦克自身也是很大的問題,由於履帶是高度綳緊的,經常都不能單靠移除履帶插銷來拆除履帶,有時甚至是用炸葯包來炸開幾段的。單輛德國 Sdkfz9 Famo 半履帶拖車無法拖曳虎式坦克,需增加到三輛 Sdkfz9 Famo 半履帶拖車才能拖曳一輛虎式坦克。
雖然虎I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當中一個重武裝和重裝甲的坦克,盟軍坦克的一名強大的對手,但設計過於保守且有一些嚴重缺點。平的鋼板面明顯的沒有參考到T-34的傾斜鋼板的設計,要求結實增強重量已提供充足的保護。坦克的重量緊密壓在懸吊系統上,導致於維修困難,再耐用的懸吊系統也不堪使用。
虎I坦克的一個重大問題是它的非常高生產成本。對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生產了 40,000輛美國M4雪曼和 58,000 輛蘇聯T-34系列,1,355輛的虎I 坦克和 500輛的虎II坦克比較。德國的設計在時間、原材料和費用(帝國馬克)都是昂貴的。虎I坦克的成本相當於當時四號坦克的兩倍和三號突擊炮的四倍。
[編輯] 設計歷史
在Dorset Bovington tank museum 的虎式坦克虎式坦克於1937年春季開始研發,開發過程幾經周折。到1941年亨謝爾和其他三家競爭對手(保時捷、MAN和戴姆勒·賓士) 分別提交上一款35噸左右,配備75mm火炮的坦克設計方案。然而,蘇聯T-34型坦克的誕生宣告了這些設計的過時。據亨謝爾一位設計師埃爾溫·阿德勒講:「軍事專家深為震驚,他們發現當時德軍裝甲部隊竟無一款坦克能與T-34匹敵。」於是,定製標准立刻提高,包括車重增加到45噸,並配備一款88mm火炮。新坦克的原型車必須在1942年4月20日,阿道夫·希特勒的生日上亮相。由於研發時間有限,原先較輕的底盤設計被保留。增加的重量使得一些部件需承受更大的壓力,因而該車可靠程度、穩定性相對降低了。不像豹式坦克,虎式坦克絲毫沒有借鑒T-34坦克的設計經驗:斜坡式裝甲在防穿透方面的力學優勢。但厚重、製造質量優良的直面裝甲被採用,實戰中表現亦是毫不遜色。
保時捷和亨謝爾提交了樣車,在面見希特勒之前於拉斯滕堡作了比較測試。最終採取了折衷方案,亨謝爾的基本架構被採用,而換裝保時捷的炮塔。虎式坦克正式定名為Panzerkampfwagen VI Ausf. E(六型裝甲戰車,E改型)批量生產開始於1942年8月。與此同時,軍方訂購了60輛保時捷設計。這批貨不是用來投入戰斗,而是被改裝了固定戰斗部,臨時命名為Panzerjäger Tiger (P)(獵虎),即人們常說的「斐迪南式」,1944年2月27日,在希特勒的命令下,被正式更名為「象式坦克殲擊車」。
虎式坦克被匆忙投入實戰,其實最初的產品漏洞百出。因此,所有大小修改,都直接在生產環節上完成。最為顯著的是後期型號降低了炮塔,並為乘員提供更為安全、較易於逃生的駕駛艙。為降低成本,防水能力和空氣凈化/調節系統被取消了。
[編輯] 生產歷史
虎I在1942年8月開始生產,而在1944年8月生產了1,355輛後停止。開始生產時平均每月25輛,而1944年4月已增長至 每月104輛。增長的頂峰在1944年7月1日的671輛。一般而言,它用了兩次生產期(前期型及後期型)生產虎I(PzKpfw VI)和同期的德國坦克一樣。當虎II(Tiger II Ausf B)開始在1944年1月生產時,虎I正逐步淘汰。
[編輯] 作戰歷史
虎式坦克能夠在1600米內有效摧毀絕大多數對手,比如T-34、M4謝爾曼式坦克或是丘吉爾坦克(包括丘吉爾IV)。然而,採用76.2mmF-34坦克炮的T-34使用APBC在任何距離上都不可能擊穿虎式的前裝甲,同樣任何距離也不能擊穿虎I坦克的側面。但如果使用HVAP(BR-350P型穿甲彈),可以在近距離(大約300米內)擊穿側面。總結德軍實戰記錄的《The New Generation of Soviet Armor vs_ Tigers》一文指出,T-34-85 85mm火炮的APBC穿甲彈只能在800米擊穿虎I坦克的車體側面,只能在600米擊穿虎I坦克的炮塔側面,也就是說零距離也無法擊穿虎I坦克的正面裝甲。但是使用HVAP(BR365P型穿甲彈),估計可以在500米擊穿虎I的首上裝甲,在300米擊穿炮盾裝甲。M4謝爾曼式坦克的75mm火炮只能在100米內擊穿虎I坦克的側面裝甲,零距離也無法擊穿正面。M4謝爾曼式坦克的76mm火炮理論上可以在600米擊穿虎I坦克的首上裝甲,300米擊穿炮盾,在1300米擊穿虎I坦克的側面。理論上如果發射HVAP彈葯(經常短缺),甚至可能在1200米左右擊穿虎式的首上。但是美國士兵撰寫的《死亡陷阱—M4坦克》一文中指出,M4/76也不能在正常距離擊穿虎I的正面,沒有任何M4坦克在273米以外擊穿虎I坦克正面的記錄。斯大林-2的122毫米火炮理論上在1000米左右無論擊中什麼位置(角度必須好),都可能一發擊毀虎式坦克。但實戰中也有IS-2坦克在100米內開火被虎I的首下裝甲彈開的記載(有一定傾斜角度)。英國人為雪曼螢火蟲裝備的17-pounder炮,如果發射APDS彈,理論上可以在1500米的距離左右擊穿虎式的前裝甲,但是據說英國的APDS遠距離精度下降嚴重,目前沒有看到該火炮在遠距離正面擊毀虎I的實戰記錄。虎式坦克主炮擁有的強大穿甲能力意味著它能夠在大多數對手無還擊之力的距離擊毀對手。這是一樣在開闊地型作戰時的主要戰術優勢。為了擊毀虎式坦克,對方的坦克有時被迫進行一次 側擊以求得到擊毀虎式坦克的機會。
虎式坦克第一次參與作戰是在1942年9月的列寧格勒(今聖彼德堡)附近。因為來自希特勒的壓力,很多虎式坦克在比預期中早的時間參與了戰斗,有很多早期型號更被證明是機件上不可靠的。在1942年9月23日的第一次戰斗中, 很多虎式坦克毀壞了,其餘的虎式坦克就被埋在地下的蘇軍反坦克炮擊毀。有一輛虎式坦克在大部分完好無缺的情況下被蘇軍繳獲了,給了蘇軍一個機會去研究虎式坦克以及預備遇到該坦克時的應變方法。
虎式坦克在北非戰場的第一次戰斗中,它擁有在開闊地形壓倒所有盟軍坦克的能力。但是,機件上的不可靠使得虎式坦克很少參與戰斗。在一次列寧格勒的經驗的重演中,最少有一輛虎式坦克被英國人的牽引式六磅反坦克炮(six-pounder)擊毀了。這兩次經驗很簡單地解釋了這一種「超級武器」在戰術層面上是無可替代的。
虎式坦克的重量限制了能通過的橋梁,而且當穿越具有地下室的建築物時,因為其重量,而可能有陷入地下室的危機!另一個缺點在於以液壓操作的炮塔機件轉動的十分緩慢,炮塔可以人工轉動,除了在對角度的微調外,極少在戰場上做如此的動作。
虎式坦克在馬路上的極速是38km/h,比其最相稱的盟軍對手-蘇聯IS-2快上1km/h,兩者都比絕大部分的中型坦克還要慢,早期的虎式還有45km/h的極速,但再1943年11月時,全面安裝了引擎條速器之後,極速便降至38km/h了!在服役期間,虎式一直有可靠度上的問題,配有虎式的單位常常由於拋錨問題而在戰力不足的情況下投入戰斗,而且,也沒有紀錄說有哪個配有虎式的單位在沒有拋錨損失一台虎式的情況下完成行軍轉進運動,同時,虎式也有著作戰半徑小的問題。令人驚訝的是,虎式居然配備了比虎式小的坦克還要小的負重軸承,最值得讓人注意的例外是蘇聯T-34。
然而,虎式的對手們還是因為虎式的裝甲及火力而畏懼著,在戰術上防禦來說,虎式極差的機動性並不會構成任何問題,而盟軍與虎式接戰的戰術則是以團體戰為主,先以一輛坦克吸引其虎式乘員的注意,而其他的坦克則是攻擊虎式的側邊或後方。由於彈葯及油料配置於虎式的兩側,側邊的攻擊常常能成功擊毀虎式,然而,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戰術,而且常常導致數輛盟軍各式車輛方能擊毀一輛虎式,所以擊毀虎式需要極高超的戰術技巧。
虎式通常在陸軍將領的指揮下,會以不同的重裝甲營投入作戰,這些裝甲營不論是突圍行動或是更常見於反擊時,都會部署於關鍵區域。在當時有幾個表現突出的營隊,像是 Grossdeutschland (大德意志帝國營隊)和幾個低位數編號的 Waffen-SS 裝甲營就編制有少量的虎式坦克。另外常與虎式坦克一並提及的人物: SS-Haupsturmführer(軍銜名)麥克·魏特曼(所屬 第101 SS-重裝坦克部隊)他被後世譽為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傑出的坦克指揮官之一。他從基層做起,指揮過各式各樣的車輛,直到他成為一位專職的虎式坦克指揮員。 1944年6月6日諾曼地登陸以後的一星期,6月13日由魏特曼領導的第101獨立重型坦克營的第二連,在波卡基村遭遇英軍,當時魏特曼擊毀盟軍超過24輛軍用車輛(原文:2打),其中當然包含了不少英軍的主戰坦克,直到波卡基村戰役當晚,魏特曼的虎式毀於英軍的空襲轟炸。
超過十位以上的虎式坦克指揮官擁有超過100輛各式盟軍車輛的擊毀紀錄,包括:
約翰尼斯·內斯特(Johannes 'Hans' Bölte) 139輛以上擊毀
奧圖·卡留士(Otto Carius)150輛以上擊毀
卡特(Kurt Knispel)168輛擊毀
麥克·魏特曼(Michael Wittmann)138輛擊毀
[編輯] 虎式坦克的火炮
虎式坦克採用88毫米口徑電動擊發KwK 36 L/56(L/56指炮管長度為口徑的56倍),由克虜伯公司研發並生產,准確度驚人,是歷史上殺傷效率最高的幾款坦克炮之一。該炮可裝載三種型號彈葯:PzGr.39 彈道穿甲爆破彈、PzGr.40亞口徑鎢芯穿甲彈和HI. Gr.39型高爆彈(HEAT)。下表給出該炮發射PzGr.40亞口徑鎢芯穿甲彈(重9.3kg,彈頭初速930m.s)的實測統計數據,以供參考。 (2.5x2米坦克靶,德國標准裝甲板,30度傾角放置。)
距離 穿透深度 命中率
100 m 171 mm 100 %
500 m 156 mm 100 %
1000 m 138 mm 100 %
1500 m 123 mm 97 %
2000 m 110 mm 89 %
2500 m n/a 78 %
3000 m n/a 66 %
5. 二戰德國坦克,現在啟動依然霸氣,發動是有多強
二戰的德國裝甲部隊應該是當時全球最強大的裝甲部隊。除了德軍的老式坦克(一至三號)之外,其他諸如四號坦克(豹式坦克),五號坦克(獵豹坦克)和六號坦克(虎式坦克),都是很優秀的作品。尤其是虎式坦克,他的存在幾乎成為了盟軍士兵的噩夢。虎式坦克的88毫米大炮可以擊毀任何一輛盟軍坦克,並且擁有100毫米厚的裝甲,盟軍的炮火難以穿透。
而且,德國人在戰爭中期曾提出了一個逆天的超級坦克計劃,也就是鼠式坦克計劃。根據計劃,鼠式坦克擁有更加厚的裝甲,裝備128毫米的超級坦克炮,全重達到100噸。但是,直到戰爭結束,鼠式坦克也只製造了兩輛樣車,並且從來沒有投入實戰。
雖然,德軍的裝甲部隊擁有令人膽寒的戰鬥力,但是,動力不足幾乎成了所有德系坦克的通病。而且,德國人喜歡精工製造,每一輛坦克都被仔仔細細地在工廠裡面「雕琢」一番,才可以送上前線。因此,德系坦克更像是藝術品,在戰爭中的產量非常低,難以與洪水般的盟軍坦克抗衡。而最讓坦克兵們頭痛的是,這些精雕細琢的「藝術品」還非常容易故障。在德國製造出廠的坦克中,有相當一部分因為故障而被廢棄。
6. 二戰中表現極佳的德國坦克,在戰後是如何發展的
在二戰中,德國坦克為德國軍隊立下了汗馬功勞,不僅僅是無敵的虎王,還有大量的4號和豹式坦克。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坦克卻因為政治因素銷聲匿跡。如果單單看德國在二戰時期的科技方面,絕對是獨樹一幟的。但是令人可惜的是這種傲人的科技卻在為一項不正確的事業所服務。從單兵裝備的突擊步槍,防空火箭筒。一直到二戰時期德國引以為傲的航空工業和地面裝甲部隊。
而最後一種就是獵豹防空車。獵豹防空車目前可以說世界上比較先進的一型防空車了。但是價格也是世界上比較昂貴的一型。其實德國在二戰時期就搞出了類似的防空車。當時被命名為球形閃電,但是當時的球形閃電沒有雷達,所以作戰性能有限。而如今的獵豹防空車算是正式回歸德系動物園。
7. 蘇聯衛國戰爭時期,在嚴寒的天氣條件下,德軍坦克很難發動起來,而蘇軍坦克一點火就走,這是為什麼
德國人坦克用汽油。就是柴油機和汽油機的問題。
並且德國人試驗坦克的的時候好像沒有預料到俄國的冬天那麼冷。
汽油更易燃,所以用燃燒瓶打坦克很有效。
8. 為什麼二戰德國的坦克上都使用的是汽油發動機啊還有美國
應為那裡地區偏北,晚上非常寒冷,一般的柴油坦克兵非常辛苦,每天晚上都要發動引擎以防止燃油凝固,並且作戰很不方便,柴油機聲音大,並且柴油機不耐低溫,油管常常被柴油堵住,並且柴油是壓燃的,溫度太低容易熄火。哪像今天柴油有0#的,天冷了用-10#的,去北方用-30#的。汽油機啟動快,並且低溫下不容易出問題,應為汽油低溫流動性好,並且是點燃的。德國的戰場主要是歐洲和蘇聯地區,其他地區其實也用柴油的,像非洲戰場。
9. 德國虎式坦克詳細數據
簡介
虎式重型坦克(Panzerkampfwagen VI Ausf. E Tiger I)即「虎I」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製造的重型坦克。虎I坦克自1942年進入德國陸軍服役至1945年德國戰敗投降為止。
在1943年3月虎I坦克起初名為Pzkw VI Ausf. H,但後來重新設計成為Ausf. E (Ausführung Ger. "version")。這名字同樣跟Mark VI-E、Panzer VI-E、PzKpfw VI-E或Sd.Kfz. 181 (Sonderkraftfahrzeug 181)一樣知名,盡管公眾通常只知它們的名字是虎I或簡單稱為虎。虎這個綽號是由斐迪南·保時捷所取的。虎I的基本設計概念同時延用到其他車輛上面,包括包括虎II(虎王)坦克和突擊虎式突擊炮。
虎式的乘員教範,虎式坦克乘員手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為紀念品。
發展歷史
虎式坦克於1937年春季開始研發,開發過程幾經周折。到1941年亨舍爾和其它三家競爭對手(保時捷,MAN,和戴姆勒·賓士) 分別提交上一款35噸左右,配備75mm火炮的坦克設計方案。然而,蘇聯T-34型坦克的誕生宣告了這些設計的過時。據亨舍爾一位設計師埃爾溫·阿德勒講:「軍事專家深為震驚,他們發現當時德軍裝甲部隊竟無一款坦克能與T-34匹敵。」於是,定製標准立刻提高,包括車重增加到45噸,並配備一款88mm火炮。新坦克的原型車必須在1942年4月20日,阿道夫·希特勒的生日上亮相。由於研發時間有限,原先較輕的底盤設計被保留。增加的重量使得一些部件需承受更大的壓力,因而該車可靠程度、穩定性相對降低了。不像豹式坦克,虎式坦克絲毫沒有借鑒T-34坦克的設計經驗:斜坡式裝甲在防穿透方面的優勢。但採用厚重、製造質量優良的直面裝甲,實戰中表現亦是毫不遜色。
1941年5月26日,希特勒要求PORSHCE(簡稱POR.)和HENSCHEL(簡稱HEN.)提供重型坦克的設計方案。那時KRUPP負責為他們的方案設計炮塔。HEN.的設計方案基於早期VK3001(H)和VK3601(H)的設計,而POR.的是基於早期VK3001(P)-LEOPARD的設計。這些早期設計方案都沒有投入生產,但它們為設計人員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經驗。最初,KRUPP為POR.的VK4501設計了炮塔,該設計在經過修改後被HEN.的VK4501採用。1941年中期,HEN.決定製造VK4501(H1)和VK4501(H2)兩種原型坦克。H1型裝備88mmKwK36L/56炮,安裝KRUPP為VK4501(P)設計的炮塔。H2型裝備75mmKwK42L/70炮,安裝一種新設計的炮塔——當時還僅有木製模型。1941年末,HEN.決定集中力量研製H1型,1942年4月17日,生產出了它的樣車。4月19日,HEN.和POE.的樣車都運抵RASTENBURG附近的一個車站,然後行駛11公里達到RASTENBURG——盡管途中不斷出現事故。保時捷和亨舍爾提交了樣車,在面見希特勒之前於拉斯滕堡作了比較測試。最終採取了折衷方案,亨舍爾的基本架構被採用,而換裝保時捷的炮塔。1942年4月20日——希特勒生日,在東普魯士的狼穴,這兩輛樣車都出現在了他的面前。1942年7月,在BERKA的坦克學校,兩輛坦克都開始了進一步的測試。在測試期間,POR.的樣車被淘汰,而HEN.的樣車卻非常成功。同月,HEN.的VK4501(H)定型,命名為"虎Ⅰ",並且開始批量生產。
虎式坦克正式定名為Panzerkampfwagen VI Ausf. E(六型裝甲戰車,E改型)批量生產開始於1942年8月。但是軍方也同時訂購了90輛保時捷設計的車體加裝固定戰斗室改裝為坦克殲擊車使用,即人們常說的「『費迪南』坦克殲擊車」,庫爾斯克會戰後,殘存的費迪南坦克殲擊車進行了細節改裝並加裝了前機槍,於1944年2月27日被正式更名為「象式坦克殲擊車」。其中654重驅逐坦克大隊還得到了一輛改裝過的象式坦克殲擊車,此車把固定戰斗室改為了虎式坦克的活動炮塔,等於又重新拼出了一輛保時捷虎,估計這也是唯一的一輛實戰用的保時捷虎。
虎式坦克被匆忙投入實戰,其實最初的產品漏洞百出。因此,所有大小改動,都直接在生產環節上完成。最為顯著的改動是後期型號降低了炮塔,並為乘員提供更為安全、較易於逃生的駕駛艙。為降低成本,防水能力和空氣凈化/調節系統被取消了。
虎I在1942年8月開始生產,而在1944年8月生產了1,355輛後停止。開始生產時平均每月25輛,而1944年4月已增長至 每月104輛。增長的頂峰在1944年7月1日的671輛。一般而言,它用了兩次生產期(前期型及後期型)生產虎I(PzKpfw VI)和同期的德國坦克一樣。當虎II(Tiger II Ausf B)開始在1944年1月生產時,虎I逐步淘汰。
「虎I」只有兩種正式的型號——E型和H型,但在生產過程中,改進始終在進行。早期生產的型號炮塔上的射擊窗在中期生產的型號中改為了逃生艙口(也可用來上載彈葯);早期型炮手的兩個視窗的窗蓋的裝甲在中期生產時得到了加強,在後期又改為了一個;早期的兩個前燈在後期只剩了一個。後期生產的「虎I」的發動機也更換了。「虎I」裝備了兩種履帶:窄履帶,用於運輸;寬履帶,用於戰場。為了方便「虎」式坦克的運輸,加快裝卸速度,還生產了它專用的列車。
從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末,僅生產了1,355輛「虎I」坦克。諾曼底登陸戰中,一個上尉駕駛虎式坦克把一個縱隊的英國坦克給幹掉了。雖然虎式為納粹德國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它最終還是被「虎II」所取代。虎式坦克是二戰中令人畏懼的德軍坦克的象徵。1944年4月,「虎I」的月產量達到最高水平,生產了105輛。「虎I」被裝備到一些獨立的重型坦克部隊,它一直服役到戰爭結束。1942年8月29日,「虎I」第一次出現在列寧格勒的502重型坦克營一連。1942年12月,在北非突尼西亞附近,501重型坦克營的「虎I」式坦克參戰。1945年4、5月,參加了柏林的防禦戰。雖然戰爭結束了,但是虎式坦克依然令人望而生畏——如果你在牆上畫它,會把二戰的盟軍老兵給嚇跑,足以見他在人們心中的「高大地位」。
設計特色
虎式坦克的設計概念不同於德國早年大部份坦克,在此之前的設計強調機動性、防護和火力三方面的平衡。雖然德國早期的坦克火力往往不及其它對手,然而戰術上的優勢抵銷這些不利條件。虎I坦克的設計呈現出不同的設計理念,著重火力和裝甲的而適度犧牲機動性。但事實上,虎I的機動性只是沒有提高,而和之前的III號、IV號相同,也就是仍然擁有德國中型坦克的機動性,雖然比不上M4和T-34,卻是全世界機動性最好的重型坦克。重型坦克的設計工作在1930年代後期就已經開始,但是沒有計劃生產。而真正刺激虎I的出現是為了對付蘇聯T-34。盡管大體上的設計和外型類似Ⅳ號坦克(中型坦克),但虎I坦克的重量足足是Ⅳ號坦克的兩倍,重量的增加來自於更厚裝甲,大口徑火炮,以及必然產生龐大的燃料和彈葯儲存空間、較大的引擎、更堅固的傳動及懸吊系統。
虎I坦克的車體前方裝甲有102毫米厚,炮塔正前方有135毫米厚,相較之下四號坦克車身前方只有80毫米的厚度而炮塔正前方也只有57毫米厚,而虎I坦克的兩側和背面也有82毫米厚的裝甲。這樣的厚度能夠在正常交戰距離抵擋絕大部分炮彈,尤其是來自正面的反坦克炮彈,因為其135mm炮盾和102mm炮塔正面是重疊的,使得要從正面貫穿虎I坦克的炮塔幾乎是不可能。同時,虎I坦克的車頂也擁有25mm-40mm厚的裝甲,比當時任何其它國家的重型坦克頂部都厚,和大多數中型坦克的側面差不多(如III號、IV號坦克的側面是30mm裝甲,M4謝爾曼坦克的側面是38mm裝甲),能夠抵擋遠距離落下的大口徑炮彈。虎I坦克大部分的裝甲是垂直與其它結構相連接的,並採用了咬合連接形式,使其獲得了良好的結構性能。同時咬合的裝甲塊之間都採用了焊接(而不是鉚接),焊縫質量很高。
虎I坦克對多數橋梁而言過重,因此它被設計可以涉水四米深。這要求特殊的機制來透氣和冷卻。潛水需有30分鍾准備。炮塔和槍必須被固定於前方位置並且密封。而且在坦克後部需高高升起一隻大型呼吸管。只有初期495輛虎I坦克裝有潛水系統,所有的後期型虎I坦克都只能涉水兩米。
虎I坦克後部有個引擎室,兩個可對流隔艙置於兩側,每個隔艙都有油箱、散熱鰭片、散熱風扇。引擎最初是設計使用一具 21公升 12汽缸 邁巴赫 HL210 P45汽油引擎 650匹馬力(實際測為641匹,478千瓦),雖然是一具好引擎,它提供的動力不敷使用,這很快被升級了到HL230 P45 23公升 700匹馬力(實際測為690匹,515千瓦)。引擎為直列式汽缸,汽缸間角度約為60°,慣性啟動器安置在右側,也可穿過坦克後部的洞口透過鏈條驅動,引擎可透過車頂的艙口吊起。
汽油引擎在後部下方並連結前方的齒輪箱,11噸炮塔使用由引擎供給動力的液壓驅動系統推動,即使如此,自轉一圈需要一分鍾。懸吊系統使用了十六組 扭力桿,為節省空間,負重輪擺臂一側向前而另一側向後,每隻負重輪擺臂裝有三個負重輪,提供更好的乘駕。負重輪直徑為800毫米並且相互交錯,要拆除內側損失橡皮胎(經常發生)的負重輪,得一並卸下數個外側負重輪。這復雜系統有一定的缺點,負重輪間的間隙因下雪或泥土因為結冰而無法動彈。蘇聯於凌晨的攻擊時偶然發現此時虎式是可能處於無法移動狀態。新的全鋼制負重輪設計出來,橡皮胎制於內部,最終全面取代。履帶725 毫米寬(是史無前例的)。鐵軌運輸有限尺寸大小時,於外側負重輪必須被卸下,並且需更換較狹窄的520 毫米履帶,即使優良的坦克乘員也須20分鍾更換。
內部布局是德國坦克特點。前方是開放乘員組隔間,駕駛和無線電操作員分別坐於前方齒輪箱兩側。在他們後面地板區繞著炮塔底板圍攏了形成連續的平實表面。這幫助裝彈手檢查放在履帶上方隔間內的彈葯。二個人坐在炮塔內,射手在炮的左邊,車長在他之後,裝彈手有一個折迭的位子在炮塔內,而從炮塔底板到車頂有157公分高。
虎式坦克採用88毫米口徑電動擊發KwK 36 L/56(L/56指炮管長度為口徑的56倍),由克虜伯公司研發並生產,炮塔有一個圓型的地板。主炮的支撐及發射機制則發展自德國著名的88高射炮,其88毫米36 L/56 衍生型是被用作虎I坦克的主炮,虎II坦克 88 毫米 Kwk 43 L/71型主炮,也是出自該高射炮。是二戰時殺傷效率最高的幾款坦克炮之一。並配置了極為精確的蔡司TFZ 9b 瞄準器,准確度驚人,該炮可裝載三種型號彈葯:PzGr.39 彈道穿甲爆破彈、PzGr.40亞口徑鎢芯穿甲彈和HI. Gr.39型高爆彈(HEAT)。虎I的主炮發的炮彈可以依一非常直的軌跡而飛行,在一次試射時,坦克在1200碼的距離外發炮,而連續5發是落在一個16英吋×18英吋的目標上。而虎I坦克亦曾在大於1哩(約1600米)的距離外打中敵軍的坦克,可是作用並不太大,因為在二戰中的戰爭距離是遠比一哩近的。
其它新特點是液壓控制可變速齒輪箱和半自動傳動系統。坦克的極端重量並且意味需要新的操控系統,替代用於輕型車輛的離合器和煞車設計,衍生型的英國Merritt布朗單齒輪系統被使用了。虎式坦克的操控系統是雙斜齒輪類型,意味著有兩個不同且固定的軸藉由不同斜齒輪相互扭動,坦克配有有八段速度齒輪箱,因而有十六種斜齒輪運作。在必要情況下,最小半徑旋轉要透過單邊煞車來進行旋轉。虎式的操控系統在它的時代來說是容易使用的。但是,虎式坦克的移動性能仍有待改進。當虎式坦克拖曳一隻拋錨的虎式坦克時,引擎經常過熱和有時導致引擎故障或起火,因為這些原因虎式坦克被禁止用來拖另一隻拋錨的虎式坦克。如果履帶發生故障,經常都需要兩輛虎式坦克拉拖動一輛。故障的履帶對坦克自身也是很大的問題,由於履帶是高度綳緊的,經常都不能單靠移除履帶插銷來拆除履帶,有時甚至是用炸葯包來炸開幾段的。單輛德國 Sdkfz9 Famo 半履帶拖車無法拖曳虎式坦克,需增加到三輛 Sdkfz9 Famo 半履帶拖車才能拖曳一輛虎式坦克。
雖然虎I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當中重武裝和重裝甲的坦克,盟軍坦克的一名強大的對手,但設計過於保守且有一些嚴重缺點。平的鋼板面明顯的沒有參考到T-34的傾斜鋼板的設計,要求結實增強重量已提供充足的保護。坦克的重量緊密壓在懸吊系統上,導致於維修困難,再耐用的懸吊系統也不堪使用。
虎I坦克的一個重大問題是它的非常高生產成本。對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生產了 40,000輛美國M4謝爾曼式坦克和58,000 輛蘇聯T-34系列坦克,與1,355輛的虎I 坦克和 500輛的虎II坦克比較。德國的設計在時間、原材料和費用(德國馬克)都是昂貴的。虎I坦克的成本相當於當時Ⅳ號坦克的兩倍和Ⅲ號突擊炮的四倍。
作戰評價
在戰爭中「虎I」擊毀了大量的敵軍坦克和其它裝備,在對手心中樹立了不可戰勝的神話、留下了威力巨大的深刻印象。「虎I」裝備的88mm炮威力巨大,這使它成為所有盟軍坦克危險的對手,它那厚重的裝甲使它幾乎堅不可摧。1944年7月,506重型坦克團第三連的虎式坦克在3,900m的距離上擊毀了T-34坦克。「虎I」最大的缺點是它的後部防護和發動機——它需要持續的工作,否則一旦熄火就很難啟動。虎式坦克的重量限制了能通過的橋梁,另一個缺點在於以液壓操作的炮塔機件轉動的十分緩慢,炮塔可以人工轉動,除了在對角度的微調外,極少在戰場上做如此的動作。
虎式坦克能夠在1600米內有效摧毀絕大多數對手,比如T-34、M4謝爾曼式坦克或是丘吉爾坦克(包括丘吉爾IV)。然而,採用76.2mmF-34坦克炮的T-34使用APBC在任何距離上都不可能擊穿虎式的前裝甲,100米~200米擊穿處虎I坦克的側面。但如果使用HVAP(BR-350P型穿甲彈),可以在中距離(大約600米~700米內)擊穿側面。盟軍的6磅炮(口徑57毫米)使用普通彈能在700米距離上擊穿虎的側面裝甲,威力大於蘇軍76毫米火炮。T-34-85 85mm火炮的APBC穿甲彈只能在800米擊穿虎I坦克的車體正面,只能在500米擊穿虎I坦克的炮塔正面,零距離也無法擊穿虎I坦克的防盾。但是使用HVAP(BR365P型穿甲彈),估計可以在1200米擊穿虎I的首上裝甲,在600米擊穿炮盾裝甲。M4謝爾曼式坦克的75mm火炮同樣只能在200米~300米內擊穿虎I坦克的側面裝甲,零距離也無法擊穿正面。M4謝爾曼式坦克的76mm火炮理論上可以在600米擊穿虎I坦克的首上裝甲,在1300米擊穿虎I坦克的側面。理論上如果發射HVAP彈葯(經常短缺),甚至可能在1200米左右擊穿虎式的首上。但是美國士兵撰寫的《死亡陷阱—M4坦克》一文中指出,M4/76也不能在正常距離擊穿虎I的正面,沒有任何M4坦克在273米以外擊穿虎I坦克正面的記錄。斯大林-2的122毫米火炮理論上在1500米左右無論擊中什麼位置,都可能一發擊毀虎式坦克。英國人為雪曼螢火蟲裝備的17-pounder炮,發射普通穿甲彈APCBC時,理論上可以在1500米擊穿虎式正面。如果發射APDS彈,理論上可以在2500米的距離左右擊穿虎式的前裝甲。不過由於英國的APDS遠距離精度下降嚴重,目前沒有看到該火炮在遠距離正面擊毀虎I的實戰記錄。為了擊毀虎式坦克,對方的坦克有時被迫進行一次 側擊以求得到擊毀虎式坦克的機會。
常與虎式坦克一並提及的人物:
SS-Haupsturmführer(軍銜名)米歇爾·魏特曼(所屬 第101 SS-坦克部隊),他被後世譽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傑出的坦克指揮官之一,他被稱為一個傳奇。他從基層做起,指揮過各式各樣的車輛,直到他成為一位專職的虎式坦克指揮員。1944年6月6日諾曼底登陸以後的一星期,6月13日由魏特曼領導的第101獨立重坦克營的第二連,在波卡基村遭遇英軍,當時魏特曼擊毀盟軍超過24輛軍用車輛,其中當然包含了不少英軍的主力坦克,直到波卡基村戰斗當晚,魏特曼的虎式毀於英軍的轟炸。
國防軍陸軍502虎式重戰車營第二連排長,奧托·卡里烏斯,公認的二戰期間德軍戰車擊破王,同時也是歷史上擊破戰車最多的坦克指揮官,1944年7月22日那裡維亞村,2輛虎式戰車在卡里烏斯指揮下,20分鍾內擊毀蘇軍包括JS1重型坦克在內的共20輛坦克(大部分蘇軍坦克手未在坦克里,而是在外面和步兵休息,卡里烏斯抓住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其個人擊破戰車總數:170輛左右、戰防炮130門,大部份是在東線獲得的。
主要性能
重量: 56 噸(早期); 57 噸(後期)
乘員: 5 人
發動機: Maybach HL 210 P45-12 600hp(早期) Maybach HL 230 P45-12 700hp(後期)
時速:38公里(公路)/10-20公里(越野)
行程: 140 公里
全長: 8.45m
高: 2.93m
寬: 3.4-3.7m
武器: 88mm KwK 36L/56 2 X 7.92 MG34(早) 3 X 7.92 MG34(後) 6 X NbK39 90mm 高爆榴彈發射器(S雷)
彈葯: 88mm——92發 7.92mm——4500-5700發
裝甲:(57噸型)
炮盾 135毫米 0度
炮塔正面 102毫米 9度(被炮盾完全遮擋)
炮塔側面 82毫米 0度
炮塔背面 82毫米 0度
炮塔頂部 40毫米 90度
車體首上 102毫米 9度
車體首下 102毫米 -25度
車體側上 82毫米 0度
車體側下 63毫米 0度 (被負重輪遮擋)
車體後部 82毫米 -15度
車體前頂部 40毫米 90度
車體後頂部 25毫米 90度
車體底部 25毫米 90度
主炮的穿透力:(呈30度角射中) 50%概率擊穿 高質量靶板
彈葯 100m 500m 1000m 1500m 2000m
Pzgr39穿甲彈 120mm 110mm 100mm 91mm 84mm
Pzgr40穿甲彈 171mm 156mm 138mm 123mm 110mm
編輯本段
虎式Ⅱ型坦克
在1943年1月的時候,德國就計劃製造一種新的重型坦克以取代「虎」式重型坦克。德國陸軍兵器局責成波爾舍,亨舍爾和MAN公司著手研製。隨後這3家公司提出了4種方案,並製成了樣車,分別是波爾舍公司的VK4502(P),亨舍爾公司的VK4502(H)以及改進的VK4503(H),MAN公司的VK4502(MAN),最後德國陸軍兵器局選中了亨舍爾公司的VK4503(H)方案,於1943年12月開始批量生產,定名為「虎王」(或者「虎」2)重型坦克。「虎王」坦克從1943年12月到1945年3月一共生產了489輛。
「虎王」重型坦克採用了不少「虎」1和「黑豹」坦克的部件。同時,它也體現了許多新的技術特徵。,首先是它採用了兩種新型炮塔,一種是亨舍爾公司(克虜伯公司製造)的炮塔,一種是波爾舍公司(韋格曼公司製造)的。「虎王「坦克裝備一門KwK 43/L71型88mm加農炮,這種火炮是二戰期間德軍裝備坦克的火炮中威力最大的,身管長6.3m,它能在2000m的距離上直接擊穿美製M4「謝爾曼」坦克的主裝甲,所用的彈種包括穿甲彈,破甲彈和榴彈,不僅是「謝爾曼」坦克,它幾乎可以擊穿二戰中盟軍所有型號的坦克。1944年晚期,克虜伯公司曾打算讓所有的「虎王」坦克換裝威力更大的105mm口徑的KwK L/68火炮,不過最終沒有實現。「虎王」坦克的車體和炮塔為鋼裝甲焊接結構,防彈外形較好。正面裝甲厚度比「虎」1式坦克有較大提高。成為盟軍的一種很難對付的坦克,僅有一些火炮在較近的射擊距離上可以對它構成威脅。不過「虎王」坦克同其他德國重型坦克一樣,弱點在於它的機動性能。由於它的全重很重,單位功率較低,且行動裝置也經常出問題,所以這成為「虎王」坦克的致命薄弱環節。
1944年5月,「虎王」坦克首次在明斯克附近參戰,接著又在7月在波蘭作戰,第503坦克營的兩個連隊的「虎王」坦克也參加了諾曼底戰役,由於技術原因,這兩個連隊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到1944年8月結束之前,這兩個連隊的「虎王」坦克全部被摧毀了。此後,「虎王」坦克參加了東西兩線很多戰役直到1945年4和5月柏林戰役。盡管機動性不好,但在一些有經驗的坦克手裡,「虎王」是一種威力很強大的坦克,它火力強大,防護超群。不過由於「虎王」坦克生產數量少,參戰時間短,並沒有對二戰的最終結果起到很大的影響。
10. 二戰中德國虎王坦克的啟動方法,及油耗
啟動應該是後部手搖或者車內電啟動。油耗虎王油箱是900升,看一些報道基本都是走一百多公里,油耗還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