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二戰德國為何打不過蘇聯
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全球帶來了沉重的災難,雖反法西斯一方獲得最終的勝利,但人類是人類歷程中抹不掉的灰色記憶。歐洲動線戰場是二戰中主要的戰場之一,在該戰場上主要是德軍同蘇聯的較量,德軍之所以敗給蘇聯,德軍在佔領莫斯科的關鍵時刻戰略失誤是主要原因,同時異國作戰對於環境的不適應也是不得不考慮的重要因素。
眾所周知,蘇聯當時的軍事體制,有一種別稱“看不見的軍隊”,正是這樣的軍事體質,使得面對德軍的進攻過程中,蘇聯能夠迅速的增兵,使得德軍在戰略失誤之後,再也沒有了勝利的可能。加之,德軍的長途異國作戰,對於環境、後續保障各方面與本土作戰的蘇聯必然存在著較大的劣勢,在這樣的情況下,德軍的戰敗已經成為了一種必然。
② 我想問德國在攻打俄國真正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導致德國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1、兵力補充
德國進攻蘇聯早期確實取得了很大的戰果,但是,一旦蘇聯全國動員起來,尤其是確定了日本人不敢侵犯西伯利亞,蘇聯不會腹背受敵的情況下(佐爾格提供的情報相當准確,呵呵),必將有大批而源源不斷的新補充兵力投入衛國戰爭前線。而當時的德國雖然已經佔領歐洲絕大部分地區,但是這些被佔領國的國民是不會像德國人那樣對希特勒忠心耿耿的,德國人崇拜希特勒,因為德國人看到和得到了希特勒政府帶給他們的利益,希特勒的口號就是「為日耳曼民族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使得德國人當然欣賞希特勒政府。但希特勒帶給那些被佔領國家的人民有什麼呢?只有掠奪和鎮壓,嚴酷的法西斯統治。雖然德國的一些佔領軍將領,比如捷克攝政海德里希,也在被佔領區實施一些綏靖政策,但那畢竟是建立在反對德國入侵的人們的鮮血之上的,綏靖政策短期也可能會有效果,但是肯定是不會被被佔領國的人民承認的。更遑論為希特勒政府上前線打仗了。所以即單從兵力補充這一點上來說,德國就遠遠比不上蘇聯。
2、資源短缺
德國的資源儲備,也遠遠比不上蘇聯的資源儲備,當時蘇聯的社會主義集中分配資源的經濟體制很容易就能使國家掌握大部分資源並將其投入到衛國戰爭中去,而德國一方面得維持侵蘇德軍的整體戰鬥力,一方面在歐洲佔領區還要維持佔領軍的正常活動和對游擊隊的圍剿,還要在法國佔領區西北海岸防禦英國人可能的反擊,還要維持大西洋上海軍的戰斗,還要維持北歐那些德控港口的運作,還要冒著被英國地中海艦隊攻擊的危險向非洲軍團輸送資源,就德國那點可憐的戰略資源儲備。。。。。。所以不得不從佔領區掠奪,而從佔領區掠奪就容易引起佔領區人民的仇恨,又回到上面那個話題上了。
3、世界環境
外援方面,雖然丘吉爾羅斯福等人都是堅定的反共產主義者,但是他們需要蘇聯來對抗德國,減輕他們所遭受的戰爭壓力,所以不論他們出於上述還是其他什麼目的,他們從很多方面支持了蘇聯人民的衛國戰爭。相比之下,德國的侵蘇行為幾乎受到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一致反對,政治地位十分孤立,很多國家也對德國停止了資源出口。雖然遠東有日本和德國遙相呼應,但日本人真的什麼都沒做,對日本人來說,自己在中國的事就擺不平,在太平洋上和美國人還較著勁呢,哪還有空管德國盟友。
4、軍隊質量和數量
從軍隊方面來講,不得不承認,二戰期間德國軍隊的戰斗素質絕對很高,但是那僅僅是德國軍隊,那些仆從國軍隊如羅馬尼亞、土耳其等國的軍隊純粹就是跟在德國軍隊後面揀便宜柴禾的,還有那除了添亂沒起什麼作用的廢柴義大利軍隊,讓他們獨擋一面?開玩笑。反觀蘇聯,雖說士兵戰斗素質不高,但有一個優勢,人多!德國士兵和蘇聯士兵對抗,一個德國士兵打一個蘇聯士兵穩贏,打倆呢?打五個呢?打十個呢?好虎架不住一群狼啊。
5、武器和產能
武器方面,德國武器精良是公認的,但受到產能的限制,單就坦克來說,德國的3號、4號、豹式、虎式戰爭期間一共生產40000多輛,而蘇聯光是T34就有45000輛之多,而且德國戰車精細度高、工藝復雜,零配件種類繁多,相比來說T34經濟實惠、好修不貴,兩相比較德國人就吃了大虧。
6、天氣環境
希特勒本人清楚地認識到,維持對蘇聯的佔領是不現實的,所以基於這一點,他並不想徹底、全面地征服蘇聯,只是想蘇聯像法國一樣投降,在德國控制蘇聯資源的基礎上,在蘇聯扶植一個法國貝當政府一樣的傀儡政權,這樣即達到了獲取資源和土地的目的,也省去了維持佔領區運作的麻煩。可惜,天不遂人願,斯大林和蘇聯人民的反應似乎比希特勒設想的要強烈一些,而且蘇聯冬天那惡劣的天氣和對前線補給的難度也超出了希特勒及德軍統帥部的估計。。。。。。
7、非本土作戰
相信大家都知道本土作戰和非本土作戰的優劣,本土作戰占盡天時地利人和優勢,但德軍偏偏是非本土作戰,相比本土作戰的蘇聯軍隊,德軍肯定是落於下風的。
③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面對德國的進攻,蘇聯先期為何會遭遇嚴重失敗
當時,蘇聯對德國的背信棄義、突然進犯估計不足。戰前,蘇聯駐德武官和駐英使館都曾獲得德國准備進攻蘇聯的情報,特別是德軍入侵前夕,曾有一德國逃兵報告了德軍已經接到於6月22日進攻蘇聯的命令,但這些都未引起蘇軍最高統帥部的重視,對德軍的突然襲擊毫無准備,再加上蘇軍在西部邊境部署的兵力與德軍相比十分懸殊,所以,德軍很快突破蘇軍的防線,並取得了制空權和主動權。經過一場軍事歷史上最大的持續進攻戰役,德軍已把罪惡的刺刀直插蘇維埃共和國的心臟。1941年12月2日,德軍的一個偵察營已突入莫斯科近郊,德軍士兵已能清楚地看到克里姆林宮的尖頂。蘇軍連連遭受嚴重失敗,蘇聯人民陷入戰爭災難之中。
④ 閃電戰很強大,但為何德國攻打蘇聯的時候失敗了
德軍閃電戰聞名於世,但是攻打蘇聯的時候卻失敗了,主要原因有三點——蘇聯抱定必死的決心,他們無所畏懼,不給自己留個後路!
破釜沉舟。
德軍的閃電戰之所以對蘇聯起不到作用,也證明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他們想不給自己留有後路,因為有一個非常鮮明的例子,德軍曾經知道過,那就是在我們秦末戰爭時期,劉邦項羽率軍對跟秦二世的軍隊進行抵抗,其中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典故叫做破釜沉舟,說的就是項羽的士兵,他們把所有的鍋碗瓢盆兒全部砸爛沉入到水底,為的就是不給自己留個後路,讓自己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是德國的閃電戰,在蘇軍強大的壓力下根本毫無發揮之地!
⑤ 德國為什麼打不過蘇聯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經橫掃整個歐洲的納粹德國最終成為了戰敗的一方。納粹德國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其領導人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的決策失誤。根據多方面的資料和書籍的參考和多個軍事愛好者的朋友的討論,總結出納粹德國十個方面的錯誤抉擇 ?一。德國因為巴爾干戰役耽誤了五周左右的寶貴的進攻俄國的時間。被絕大多數參與討論的和本人認為是德國在二戰中的一個最致命的錯誤。二。希特勒頑固奉行不放棄一寸土地的作戰方法,也被認為是一個致命錯誤,雖然這一招曾在莫斯科會戰挽救了德國幾乎崩潰的東部戰線,但是它在整個戰爭期間給德國軍隊帶來的滅頂的災難遠更比它的積極意義要深重得多。三。希特勒在敦克爾克讓裝甲部隊停止前進,事實上放走了30萬英國遠征軍,使英國有力量繼續戰斗從而改變了整個二戰的進程,是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四。保密與間諜工作的嚴重失誤,德國人的密碼被盟國破譯,卻長期渾然不知,導致德國在戰場處處挨打,節節敗退。譬如蘇聯間諜佐爾格等給德國帶來的災難是難以估量的。五。西線一直到1944年6月才開辟,而希特勒卻長期為一條根本不存在的西線保留了過多的兵力,尤其是早在1941年就在西線保留著50萬人,如果能夠把這些軍隊調到蘇聯前線,在1941年12月,德國人應該已經佔領了莫斯科。六。第三帝國有一點變態的猶太政策,使德國在歐洲大陸、甚至全世界失去了人心,增加了許多不必要的敵人。七。如果德國不發動對蘇聯的戰爭,也許它不會失去在歐洲的霸主地位,「俄國是一個永遠不要去進攻的國家!」八。假如德國是和美國結盟,而不是與經濟、軍事、科技都不發達的日本、義大利結盟,二戰會是個什麼樣子呢?和日本、義大利結盟絕對是個錯誤。九。1942年,德國發動南線攻勢後已經重新奪取了蘇德戰爭的主動權,但是在斯大林格勒,為一個事實上已經成為了一個廢墟的,軍事上,經濟上價值不大的城市反復爭奪,為了很虛無的政治利益,用他們並不熟悉的戰法流幹了身上的血。並且在失敗後,拒不接受事實,導致33萬人的覆滅。斯大林格勒的錯誤其中還包括在戰役初期的同時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兩個方向進攻這樣的戰略上的錯誤[ 轉自鐵血社區 ]十。在第三帝國完全處於下風,條件並不成熟的情況,錯誤地發動「堡壘」戰役加速自己的死亡與很麻木、很愚蠢地判斷盟國登陸地點選在加萊,而錯過了在諾曼底將盟軍趕下大海,避免兩線作戰的最後機會兩項並列被人們認為是二戰中德國的第十項錯誤。
⑥ 德國為什麼打不過蘇聯
一、德國並非敗給了蘇聯,而是敗給了盟國。二戰並非蘇德的戰爭,而是德國為首軸心國和英美蘇中等幾十個盟國的較量。作為軸心國的老大,德國一個國家硬扛美國、英國、蘇聯三大世界頂級強國的圍攻,幾乎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世界。美國出錢出武器,英國出礦出資源,蘇聯出兵出人力,三打一還花了四年才把德國打趴下,德國之強大可見一斑。
二戰中,雖然蘇聯頂著德國大部分陸軍,但德國真正輸在了英美的戰略轟炸和海量的資源供給,英美的轟炸摧毀了德國70%以上的工業產能和礦場,英美牽制了德國40%的陸軍、60%的空軍、100%的海軍。蘇聯能扛住德國也離不開美英的支援,沒有美英的武器和物資,蘇聯連1942年的冬天都撐不過。
二、蘇聯擁有龐大的戰略縱深,遼闊的國土面積讓德國的閃電戰效果大打折扣。漫長的戰線和泥濘的道路造成德國後勤補給困難,遼闊的國土讓德國不得不分兵駐守分散了戰斗兵員。蘇聯利用國土縱深將德國拖入了戰爭的泥潭。
事實上,想打贏蘇聯這樣的龐然大物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從歐洲、亞洲、中亞、西亞全線作戰,讓蘇聯首尾不能相顧,日本沒有參加對蘇作戰是一個遺憾。
三、蘇聯擁有強大的工業和有效的動員體制。作為歐洲第一工業國,蘇聯強大的工業是蘇聯能扛住德國進攻的重要因素,而蘇聯的集權體制又將蘇聯的人力資源優勢全部壓榨出來,喝伏特加的俄國人本就彪悍,加上機槍的逼迫,個個悍不畏死,連女人都上了戰場,德國想贏蘇聯真不容易。
四、蘇聯惡劣的天氣和糟糕的地形。蘇聯的嚴寒和泥濘的道路可以說是德軍最大的敵人。由於義大利拖了後腿,致使德國進攻蘇聯推遲了一個月,直接導致德國遭遇了蘇聯的嚴寒,嚴寒使得德軍後勤跟不上、傷亡慘重、戰鬥力銳減,最終輸掉了莫斯科戰爭,讓蘇聯獲得了喘息之機。
五、德國低估了蘇聯,德國又出現了戰略失誤。由於德國低估了蘇聯的抵抗能力和抵抗決心,也沒有料到美國的插足,所以非常草率的就進攻了蘇聯。1942年德國和蘇聯打的白熱化時,德國仍然在實行悠閑的八小時工作制,有的軍人還在休假,直到兩年後才進行了戰爭的總動員。假如德國開始就出全力,蘇聯恐怕會被一波推。
此外,德國屢屢出現戰略失誤,特別是德國的三線作戰,把德國坑慘了。此外,德國的盟友不給力,總給德國幫倒忙也是德國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⑦ 德國在蘇聯戰場為何會失利
1、德國在戰略上犯了兩線作戰的錯誤,由於德國位於歐陸中圈,西有英法,東有沙俄,從俾斯麥到提爾匹茨都曾提出,德國不可以兩線作戰,違背這一原則都是不會勝利的
2、德國雖然陸軍很強,上來打了蘇聯一個措手不及,但蘇聯地域廣闊,氣候寒冷,德軍對此明顯准備不足,先後在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等地吃了敗仗,損失了最為優秀的部隊
3、當戰爭開始慢慢變為持久戰時,就是拼後勤供應、拼消耗,蘇聯地域資源優勢開始發揮,在人口上蘇聯兩億,德國只有九千萬,德國逐步喪失了戰爭的主動權
4、日本沒有實行北進戰略在蘇聯背後插刀,其實日本陸軍己經陷在中國這個泥潭,我打個比方,兩個人打架,一個人騎在了另一人身上,這時騎上面的這人也失去了機動性,為了保證勝利果實必須控制住下面一方,也無力他顧。珍珠港後美國參戰,從這時起,德國其實己經輸掉了戰爭。
總之,希特勒對戰爭形勢分析不夠明朗,在西線沒有搞定英國,對美國將來的立場考慮不周時,貿然對蘇聯進攻,雖然在剛開始的戰術上獲得小勝,但無力蛇吞象徵服蘇聯,更為整個世界戰爭形勢的失敗埋下伏筆。
⑧ 二戰中德國進攻蘇聯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天氣是客觀因素.但是樞要的原因是德國太狂妄自大.錯誤的估計形勢,認為英國和法國一樣不堪一擊,戰前准備過於倉促,沒有足夠的戰略預備隊,歐洲國家小,數量多,沒佔領一個就要分散兵力,希特勒的進攻目標不明確也不準確,他先進攻波蘭、奧地利,而不是先拿下法、英兩國,在未完成英吉利作戰的時候卻又對蘇開戰,致使兵力過於分散,首尾吃緊,對蘇作戰的前期勝利使得德軍產生了蘇軍不堪一擊的盲目輕敵觀念,當遇到蘇軍的頑強抵抗和西泊利亞的寒冬時,戰爭的轉折點就來臨了,加之美英開辟了第二戰場,使得德軍在盟軍登陸諾曼底的時候就已經輸掉了戰爭
⑨ 德國打蘇聯為什麼失敗
這里許多吧友都受到西方史書的影響,對德軍盲目崇拜!
其實二戰中表現最好的是蘇軍。蘇軍是在換裝未完成之際被德國人打了個措手不及,才出現戰爭初期的潰敗。
1939年蘇軍裝備普遍落後,最新型戰斗機的速度還趕不上德國的轟炸機,坦克裝甲也步槍子彈都能夠穿透。斯大林與希特勒簽訂互不侵犯條件,就是為了贏得時間,對蘇軍全面換裝。
1939年9月—1941年6月,蘇聯研製出了一批新型武器,如T-34和KB坦克,雅克,拉格和米格戰斗機,伊爾-2強擊機和卡秋莎火箭炮等,但它們剛剛部分下發到部隊,官兵還不及掌握它們,戰爭就爆發了!
例如,1941年6月蘇德戰爭開始時,蘇聯工業已經生產出1200多輛T-34坦克,其中裝備部隊的約有900輛,但能夠駕駛它們的官兵很少。1941年五一節時,蘇聯最大的基輔軍區舉行閱兵,本想展示最新型的T-34坦克,但由於全軍區都找不到幾個會開這種坦克的駕駛員,只好作罷。古德里安等許多德軍將領的回憶錄都證實:蘇軍是在莫斯科戰役期間才大量使用T-34坦克,而德軍恰恰就在此戰中碰壁!
德軍在莫斯科戰役中失敗,真正原因是其傷亡過大,而不是後來他們為了挽回面子而宣傳的天氣因素。大家只要去讀讀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博克元帥在1941年12月1日致陸軍總長哈爾德的電報就知道了。博克在此電中認為部隊傷亡嚴重,無法攻佔莫斯科。他一個字也沒有提天氣。哈爾德在日記中同樣將進攻莫斯科失利歸咎於部隊傷亡重大,也一個字沒有提天氣。零下30度的嚴寒是12月5-6日才降臨莫斯科地區的,而在前一天即12月4日,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已經下達了撤退命令!
許多崇拜德國的人,將德軍戰敗說成是蘇軍的兵力優勢。事實上,1941年6月德國總兵力高達750萬人,其中用於進攻蘇聯的軍隊有470萬人(陸軍350萬人,空軍和地勤部隊120萬人),加上仆從國軍隊80萬人,一共是550萬人。而蘇軍總兵力只有537萬人。1944年光是德國動員的兵力就高達近千萬(大家可以去看電影,1944年夏希特勒說:「我有950萬作戰部隊!」)。大家知道德國人口為蘇聯的一半,而德國控制的歐洲部分人口則大大超過蘇聯。到1942年夏季德軍佔領了蘇聯廣大領土,此時蘇聯在人口上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
到1942年秋季,蘇軍的全面換裝已經完成,隨即展開大規模反攻,全殲了進攻斯大林格勒的德軍。
1943年夏季,蘇德兩軍在庫爾斯克舉行主力會戰,雙方都出動了最精銳的部隊和最先進的兵器,結果是德軍大敗。蘇軍從此牢牢掌握了戰爭主動權,展開了全線反攻。
1944年,蘇軍向德軍發起了著名的「十次斯大林式打擊」,這是人類戰爭史上最雄偉壯麗的篇章。在烏克蘭,白俄羅斯,羅馬尼亞,波蘭和波羅的海沿岸,整個整個的德國集團軍群都被蘇軍雷霆萬鈞的攻勢打得落花流水。蘇軍取得這些勝利並不是在風雪嚴寒的冬季,而是在烈日炎炎的仲夏,而且蘇軍的前線兵力從來沒有達到超過德軍一倍的優勢,這些充分說明了蘇軍戰鬥力遠比德軍強大!
1945年蘇軍向德軍發起排山倒海的最後沖擊。在中央戰線,朱可夫元帥和科涅夫元帥的軍隊勢如破竹,220萬大軍,4800架飛機和6500輛坦克短短一個月就長驅500—600公里,兵抵奧德河和尼斯河畔,勢如摧枯拉朽。這是人類戰爭史上最壯觀的攻勢。1945年4月,蘇軍向德國首都發起猛攻,短短半個月就攻克柏林,把勝利的紅旗插上德國國會大廈。戰勝德國後,蘇聯在首都莫斯科舉行了盛大的勝利閱兵式,紅軍官兵們將幾百面德軍戰旗拋在斯大林腳下,這是何等的威武雄壯!
戰爭爆發前,德國的工業實力超過蘇聯,並且佔領了大半個歐洲,擁有的人力,資源和工業潛力遠遠超過蘇聯,就這樣還抵不住蘇聯。可恥!
對蘇聯的威力領教最深的是希特勒,他在臨死前大罵日耳曼民族不如斯拉夫民族,應該統統淘汰!
冷戰期間,西方出於反蘇需要拚命詆毀蘇軍,說它是不堪稱一擊的烏合之眾,靠人多取勝。冷戰結束後,西方開始能夠公正評價蘇軍,近年西方出版的許多戰史著作如《贏者之師》承認,二戰期間蘇軍無論在戰鬥力和指揮藝術方面,都強於盟友美英軍隊,也強於對手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