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科學家貝克創立了什麼理論

德國科學家貝克創立了什麼理論

發布時間:2022-04-26 09:04:04

Ⅰ 烏爾里希·貝克的生平

烏爾里希·貝克,德國社會學家,德國慕尼黑大學社會學教授,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英國社會學雜志百年訪問教授。
貝克1944年5月15日出生於斯武普斯克市的波美拉尼亞鎮 。1966年,貝克進入弗賴堡大學(Freiburg)學習法律,但在第二學期,他就轉到慕尼黑大學(Universität München)主修社會學、哲學、心理學和政治學。1972年,貝克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獲哲學博士學位(PhD),並留校任職。1979年,晉升為講師。1979年—1981年,貝克擔任明斯特大學(Münster)教授,1981年—1992年,擔任班貝格(Bamberg)大學教授。自1992年起,貝克開始在慕尼黑大學任社會學教授,並任慕尼黑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所長。1997年,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聘請貝克為英國社會學雜志百年訪問教授。
1980年以來,貝克一直擔任《社會世界》(Soziale Welt)雜志的編輯。目前發表文章150多篇,著有多本著作。1995年至1997年,貝克曾擔任德國未來委員會的委員 。1999年至2006年,貝克擔任的德國研究協會(DFG)自反性現代化研究項目的負責人。
貝克獲得眾多國際獎項和榮譽,如1997年,獲得慕尼黑市文化榮譽獎,1999年,獲德—英論壇獎,2006年和2007年,貝克分別被義大利的馬利拉塔大學和西班牙馬德里聯合大學授予榮譽博士頭銜。
貝克的伊麗莎白. 貝克·吉恩斯海姆 也是一位社會科學家。

Ⅱ 羅森貝克的學說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該學說的主要內容可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羅森貝克認為,民法的法律規範本身,已經具有證明責任分配的法則,立法者在立法時,已將證明責任分配問題在實體法中進行了考慮和安排,學者只須將全部民法的法條進行分析,就能夠發現證明責任分配的一般原則。由於該學說是通過對法律規范的結構分析、歸類來確立證明責任分配的原則,所以德國學者稱其為規范說。 其二,羅森貝克的證明責任分配理論建立在純粹的實體法結構的分析之上,從法律規范相互之間的邏輯關系尋找分配的原則。羅森貝克認為,民法的法律規范之間存在著一種補足支援關系和相互對立或排斥的關系。這里的相互排斥或對立並不是說法規相互之間存在著矛盾,而是指法規中既有發生權利的規范,也有妨礙權利的規范或消滅權利的規范。按羅森貝克的解釋,實體法的無數法律規范可分為對立的兩大類:一類是能夠產生某種權利的規范,被稱為基本規范或請求權規范、主要規范、通常規范。另一類規范是與產生權利規范相對應的、妨礙權利產生或使已經產生的權利歸於消滅的規范,被稱為對立規范。對立規范又可再細分為三種:一是權利妨礙規范,即對權利的發生效果進行妨礙,
使權利不能發生的規范;二是權利消滅規范,即能使已經存在的權利歸於消滅的法律規范;三是權利限制規范,即能對權利的效果加以遏制和排除,使權利不能實現的法律規范。
其三,羅森貝克在對法律規范進行上述分類的基礎上,確定了自己的證明責任分配原則,即:主張權利存在的一方當事人,因為要求適用關於權利產生的規范,所以,應就權利產生的法律要件事實舉證;相應地,否認權利存在的一方當事人,應就權利妨礙的法律要件事實、權利消滅的法律要件事實或權利限制的法律要件事實進行舉證

Ⅲ 風險社會的貝克的觀點

在貝克看來,工業社會的核心問題之一是財富分配以及不平等的改善與合法化。而在風險社會,我們必須把傷害的緩解與分配作為核心問題。在古典現代性中,財富和權力是其標志性概念,而風險和不確定性則是反思現代性的概念。風險具有四個特點: (1)風險造成的災難不再局限在發生地,而經常產生無法彌補的全球性破壞。因此風險計算中的經濟賠償無法實現;
(2)風險的嚴重程度超出了預警檢測和事後處理的能力;
(3)由於風險發生的時空界限發生了變化,甚至無法確定,所以風險計算無法操作;
(4)災難性事件產生的結果多樣,使得風險計算使用的計算程序、常規標准等無法把握。
貝克的生態主義視角與其所處的環境密切相關。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生態主義運動成為西方新社會運動的核心力量。民眾對工業化造成的環境破壞有了切身的感受。而美蘇兩個大國的核武器競爭不斷升級,給人們的心頭罩上了 「核冬天」來臨的恐懼。而1986年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第 4號機組發生了泄漏事故,造成了地區性的災難,涉及到相鄰的幾個國家。技術進步帶來的風險變成了現實,也成了風險研究者最關注的問題。貝克提出「風險社會」理論,根本目的是要以此為依據來批判和改造「簡單現代性」,或者說改造資本主義社會,提出新的未來圖景,因此他對於風險社會的出現並不悲觀,而是認為這些新的風險具有政治反思性,能對制度變革產生推動。 在風險社會,要「再造政治」以應對風險。在他看來,再造政治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首先,人們必須告別這樣的錯誤觀念,即行政機構和專家能夠准確地了解對每個人來說什麼是正確的和有益的。要破除專門知識的壟斷。第二,團體參與的范圍不能由專家來定,必須根據社會的相關標准開放,實現管轄權的開放。第三,所以參與者必須意識到,決策不是已經制定好的,從外部作出的。要實現決策結構的開放。第四,專家和決策者之間的閉門協商必須傳達到或轉化為多種能動者之間的公開對話。第五,整個過程的規范必須達成一致,實現自我立法和自我約束。

Ⅳ 烏爾里希·貝克的代表作

烏爾里希·貝克是名多產的社會學家,現僅列舉一些其主要的代表作: 書 名 出版年限 出版社 風險社會:新型現代的未來出路[1] 1986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戒毒劑:有組織的不負責任 1988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自反性現代化:在現代社會秩序下的政治、傳統和美學[2] 1994 Cambridge: Polity Press *正常混亂的愛情 1995 Cambridge: Polity Press 風險時代的生態政治 1995 Cambridge: Polity Press 重塑政治:全球社會秩序下的自反性現代化 1996 Cambridge: Polity Press. 民主的敵人 1998 Cambridge: Polity Press. 世界風險社會[3] 1998 Cambridge: Polity Press. 全球化是什麼? 1999 Cambridge: Polity Press. 勇敢的新型工作世界 200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風險社會及其超越:社會理論的批判性議題[4] 2000 London: Sage. *個體化:制度化的個人主義及其社會的和政治的後果 2002 London: Sage. *與烏爾里希·貝克對話[5] 2003 Cambridge: Polity Press. 全球時代的權利 2005 Cambridge: Polity Press. 世界主義視野 2006 Cambridge: Polity Press. *表示烏爾利希·貝克與人合著的著作。
[1] 該書的英文版書名為Risk: Towards a New Modernity,由倫敦的Sage出版社於1992年出版,翻譯者為Mark Ritter。中文版由譯林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中文書名為《風險社會》,譯者為何博聞。
[2] 中文版信息:[德]貝克,[英]吉登斯,[英]拉什 著,趙文書譯:《自反性現代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8月第1版。
[3] 中文版信息:[德]貝克著,吳英姿,孫淑敏譯:《世界風險社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4] 中文版信息:芭芭拉·亞當,烏爾里希·貝克,約斯特·房·龍編著,趙延東,馬纓等譯:《風險社會及其超越:社會理論的關鍵議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5] 中文版信息:[德]貝克,[德]威爾姆斯著,路國林譯:《自由與資本主義:與著名社會學家烏爾里希·貝克對話》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斯特科·拉什在《風險社會:邁向一種新型現代性》英文版的引言(Introce)中曾說道,貝克「在德國還被人們稱為『Schriftsteller』,這個單詞譯成英文則是『評論家』或『實證主義作家』」 。這位評論家以其獨特的視角、犀利的語言分析著社會——現代社會是一個世界風險社會。雖然《風險社會》1986年在德國出版並未引起多少重視,但其英譯版卻引起了歐洲社會學者的普遍關注,烏爾里希貝克也由此躋身世界社會學家的前列。

Ⅳ 什麼是塞貝爾效應

1821年,德國科學家塞貝克(Seebeck)發現在兩種不同金屬的連線,若將連線的一結點置於高溫狀態T2(熱端),而另一端處於開路且處於低溫狀態T1冷端,則在冷端存在開路電壓ΔV,此種現象被稱為塞貝爾效應,Seebeck電壓ΔV與熱冷兩端的溫度差ΔT成正比,即

ΔV=kΔT=k(T2- T1)

其中k是塞貝克參數,由材料本身的電子能帶結構決定的。半導體由於具備優異的熱電性能,成為製作賽貝爾效應模塊的首選材料。從應用的角度講,決定一種半導體熱電材料的優劣不能僅憑其塞貝克參數的大小,還必須綜合考慮其電導率,熱導率等諸多因素。

Ⅵ 【138056】1.行為修正派治療法理論的三個來源是什麼

行為修正派治療法理論的三個來源華生行為理論,斯金納強化理論,弗隆期望理論。
行為治療法之歷史淵源:
行為治療法的行為導向方法幫助人們採取明確步驟去改變行為與思考,其中的許多技術(特別近二十年來發展出來的)特別強調認知過程。由於對行為療法的看法分歧較大,所以導致了行為治療法很難有一個明確的定義。近年來人們對行為療法的定義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將心理研究得出的原理應用在實踐上;對傳統的醫學模式的一種反抗;以及對療效的實證評估。
行為治療法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及60年代初,偏離當時正在走紅的精神分析理論的相反聲浪。起初,本法應用經典及操作條件反射原理治療問題行為而與其他學派有明顯不同,但到了今日,行為學派的定義遠比當時復雜得多。以下所述是斯必格勒格雷蒙特(Spiegler & Guevremont,1993)對行為治療法的歷史演變所做的整理。
在50年代裡,行為治療法同時崛起於美國、英國等地。盡管受到傳統精神分析學者的強烈抨擊與抗拒,本療法依然存活下來,這一時期的重點放在證明行為反射技術的有效性,以及可以成為取代傳統精神分析治療法的另一種選擇。
在60年代,亞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ra)發展出社會學習理論,將經典反射及操作反射和觀察學習做一整合。激進的行為主義者斯金納(B.F.Skinner)一直將認知因素排除在外,班都拉則使認知因素在心理治療法中佔有一合法地位。在此期間,許多認知行為療法紛紛興起,目前對於心理治療實踐仍然有相當大的影響,艾里斯(Albert Ellis)創立的理性情緒治療法,貝克(Aaron Beck)創立的認知治療法,以及麥新懋(Donald Meichenbaum)開發出的壓力免疫及自我教導訓練法等技術。認知行為治療法強調改變當事人的認知,並視之為心理異常的重要原由。
在70年代,行為治療法已成為心理學界的一大支柱,對於教育、心理治療、精神病學,以及社會工作都有很大的影響。行為技術陸續開發出來,同時也應用到商業、工業,以及幼兒養育等領域。本療法現在被視為治療某些心理問題的選擇之一。
在80年代,行為治療法開始尋找突破傳統學習理論的新觀念與新方法。本療法持續堅持其方法須有實證上的效度證據,探討治療實踐對於當事人與社會的影響,以及更加註意治療改變中情感因素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生物因素在心理異常中所扮演的角色。本療法在此期間兩項主要發展是:一,認知行為治療法持續壯大;二,行為技術用於預防與治療各種心理異常。
到了90年代,行為治療法促進協會正成立,會員大約有四千名。現在共有二十幾份期刊刊載本療法的理論與實踐。目前的行為治療法以觀點和技術分歧著稱,主要的共同特徵是以治療為導向、強調行為、重視學習作用,以及強調嚴格的論斷與評估(Kazdin,1994)。拉扎陸斯是臨床行為治療法的先驅之一,因為他拓寬了本療法的思想觀念,並引進了多種創新的臨床技術(Wilson,1995,p.244)。

Ⅶ 什麼是認知行為療法

認知行為治療
簡述 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英文縮寫CBT,是目前應用做廣泛的心理治療方法。盡管它的創立僅僅幾十年的歷史,但以其科學、高效和相對較低的復發率被大多數臨床心理學家所接受和使用。
認知行為治療 是由A.T.Beck在60年代發展出的一種有結構、短程、現在取向的心理治療方法,主要針對抑鬱症、焦慮症等問題以及修正功能障礙的想法與行為。
認知行為治療的歷史
1960年代,A.T.Beck在賓西法尼亞州立大學在前人臨床心理實踐的基礎上開始認知行為治療的嘗試。1976年他出版了《認知療法與情緒障礙》,1979年出版了《抑鬱症的認知治療》標志著認知行為治療的創立。在80年代初期,歐美掀起了認知行為治療的研究及應用的熱潮。美國心理學會在90年代初向他頒發了心理學應用傑出貢獻獎,標志著認知行為治療的地位正式確立。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在1989年由季建林、徐俊冕首先將認知行為治療介紹到中國。近年來在心理學教科書等專著中一般都增加了認知行為治療的章節。
認知行為治療的基本概念
認知(cognition):一個人對一件事或某對象的認識和看法.包括對自己的看法,對他人的看法及對環境的認識和對事物的見解等.如小孩.青壯年和老人對「醫院是什麼地方」的看法不同,關鍵不在「醫院」客觀上是什麼,而是被不同的人認同成什麼,從而影響人的行為反應。
認知治療(cognitive theeapy):也有一些人翻譯為認知療法,屬心理治療的方法之一,同時也是心理治療的一種理論取向。認知治療系由貝克首創。在理論上,認知治療乃是基於一種假設:個人的看法與想法(認知)決定自己的心情以及行動;個人之所以感到情緒困擾,主要是由於他對事、對人、對己的不適當的看法;悲觀的看法將導致悲觀的情緒與消極的行動,樂觀的看法將導致快樂的情緒與積極的行動。有人說:「人生象半杯酒」,想到空的部分會使人感到虛無;想到實的部分會令人感到存在。認知治療法的構想是,幫助當事人認識環境,了解自我,學習對事、對人、對己應有的想法、看法與應有的態度避免鑽牛角尖的行為。
認知歪曲(conitive distortion):認知中存在錯誤的、不合理的、片面的或偏執的成分。如:「對視不禮貌」,「我是個失敗的人」,「人際關系好=被周圍所有的人喜歡」,「一個人的價值取決於別人如何看待自己」等。
認知缺乏:缺乏有關的常識或認識。如:「不知道與人說話時應正視對方」,「不知道非言語的重要性」,「不知道兩性間的差距」,應知道「每個人都值得尊重」,「我是重要的」,「我有能力」。圖式(schema):這一概念最初是由康德的認識學說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他把圖式看做是「潛藏在人類心靈深處的」一種技術,一種技巧。因此,在康德那裡,圖式是一種先驗的范疇.當代知名的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通過實驗研究,賦予圖式概念新的含義,成為他的認知發展理論的核心概念。他把圖式看做是包括動作結構和運算結構在內的從經驗到概念的中介,在皮亞傑看來,圖式是主體內部的一種動態的、可變的認知結構。
貝克認為,圖式是一種穩定的認知結構,它包括了對信息進行描繪和分類的各種規則,往往是難以觸及的、深層的內容,其中的某些內容可能是核心信念,有時也將圖式等同於核心信念,如「我是一個無能的人」。圖式是由早期的學習經驗建立的,由孩子與重要他人的互動情況發展起來的,圖式具有個體差異性,但同時又具有共同性,如抑鬱的圖式常包括剝奪、挫敗、失落、無價值等主題。
認知圖式(cognitive schema):即個人已有的經驗架構。個體根據以往對事物獲得的經驗,在遇到類似的或相關的新事物情境時,他傾向於以舊經驗為架構去辨認新事物。因此,本詞的簡單意義就是指個人的知覺經驗。
自動化思維(automatic thought):指非自願發生於當事人意識流中的一些想法與意象。許多判斷、推理和思維顯得是模糊、跳躍的、很像一些自動化的反應,這就是貝克理論中「自動化思維」的含義。這樣,思維過程中心一些錯誤觀念也因個體不加註意而忽略了,並形成了固定的思維習慣而被保存下來,使個體自身對這些錯誤的認知觀念不能加以反省和批判,自動化思維與圖式不同,更易觸及,屬於意識范疇的認知,一般是對特定情境的反應。如「我約她出去,她拒絕我「。
規則(rules):是個體在成長過程中所習得的社會認可的行為准則。個體根據它們評價過去,預期未來,並用它們來指導現在的行為。但是貝克進一步指出,如果個體不顧客觀條件,過分按規則行事,也會使其行為不能與現實相協調,從而導致情緒困擾和不適應的行為。如「如果有人不喜歡我,說明我是沒有價值的」。
中介信念(intermediate belief):在核心信念與自動化思維之間的信念。包括態度、規則及假設。如「處於危險之中是可怕的」(態度);「我必須一直是安全的而且謹言慎行」(規則);「如果我謹言慎行,生命就不會有危險」(假設)。
個案概念化(case conceptualization):對個案的綜合陳述與了解,一般由治療師依據某種心理治療理論對當事人的問題進行理論假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幫助治療師進行個案概念化:
1.當事人現在的問題是什麼,如何發生,又是如何持續的;
2.當事人特定的生活事件和經驗;
3.當事人關於自己.他人以及世界的基本觀念;
4.哪些不良功能的想法與信念是與問題有關聯的,哪些情緒上、生理上和行為上的反應與當事人的想法有關;
5.當事人的假設、期望、規則及態度(中介觀念)是什麼;
6.當事人在處理這些負性信念所使用的策略是什麼;
7.哪些自動化思維、意象以及行為造成了及疾患的持續;
8.當事人現有的信念與生活事件有什麼樣的關系;
9.當事人現在的生活發生了什麼事,他是如何看的;
10.什麼樣的早期學習經驗造成現在的問題,潛在的想法和信念是什麼等。
對當事人的問題進行概念化開始於第一次與當事人的接觸,並且持續下去。個案概念化是一個不斷進行修正和詮釋的過程。
信念(belief):人們對自己、他人以及世界的一些特殊看法,是在幼年時期開始發展的。如「我不信任任何人」,「這個世界是殘酷的」。
核心信念(core belief):支持每個表面信念的核心部分,是所有信念的基石。少數幾個核心信念經常是個案所有困擾的來源。這些信念被人們認定是絕對的真理,認為事情就應該是這個樣子。如一個認為「我是沒有能力的」想法被啟動後,他就會傾向於選擇性地注意與此核心信念有關的某些信息,即使這種信息是不正確的,他仍然會持續抱有這一信念。大多數人會維持比較正向的核心信念,如「我是有價值的」,負向核心信念可能只在經歷心理上的痛苦時才表現出來。
與自動化思維不同的是,核心信念不能完全清楚的被表達,直到治療師持續探詢當事人想法背後的意義而剝去其層層外殼。負向核心信念也包括對他人或世界的想法,如「別人是不值得信任的」,「這個世界是個墮落的地方」等。
我們用一個同心圓來說明自主思想(人們能夠在意識層面知覺到的內容,如「我很聰明」,就象洋蔥的表層)、自動化思維(難以覺察和控制,特別是在受挫的時候,依不同情境產生的。如「這個太難了,我肯定學不會」)、個人的假設與價值觀(如「男人都是靠不住的」)、圖式(一個潛在的認知結構,最核心部分,如「我不能勝任」,像洋蔥的內核)之間的關系。
認知行為治療的主要特點
1.內在系統 讓當事人學會識別與自己煩惱情緒有關的想法,學會評價和制定更多的適合自己想法的措施,不止是消除表面症狀,而是針對當事人的價值觀和人生信念開展工作
2.時間限制 通常4~14次會談,有些可能需要15~22次,每次持續50分鍾
3.結構明顯 每次會談檢查情緒,回顧本周情況,對前次治療進行反饋,共同制訂會談主題,評價自己的想法並對其做出反應,布置新的家庭作業,結束時尋求反饋
4.問題取向強調現在 與當事人一起界定當前問題及解決方向,一般情況下不回顧成長史,但有時會花時間討論當事人的發育史或童年信念,如有人格障礙者
5.合作關系積極參與 治療師與當事人是合作關系,治療師鼓勵當事人積極參與治療,讓他決定要談哪個話題,識別其想法的曲解之處,概括要點等
6.教育指導防止復發 當事人要去掉歪曲的認知,就需要訓練他們科學地進行邏輯思維與分析,治療師在治療中好象教師,嘗試對當事人進行再教育,治療師指導當事人確認、評估及回應他們不良功能的思想與信念,促使問題的解決,目的在於教會當事人成為自己的治療師,防止復發
7.科學方法 採取實驗的方法,治療包括資料收集(問題、想法、態度),形成假設,實驗和評估
8.家庭作業 根據治療進程,給當事人留家庭作業,一般包括個人資料的收集,驗證假設以及認知治療技術的練習等
9.治療技術 治療師用不同的方法來改變想法、情緒和行為,除了常使的蘇格拉底式對話技術外,行為技術和格式塔技術等也常用於認知治療,目的在於讓當事人認知其內在想法,覺察不同的解決方法或修正其意見
10.開放治療 治療的歷程是明確、清楚、開放的治療師和當事人能對治療的進展彼此分享
認知行為治療的一般原理
貝克認為,認知治療的改變是從檢驗當事人的信念上達成的,而不是由哲學式的辯論或治療師的說服完成的。當事人在治療中學習如何成為自己的治療師,學習認知治療的技術並加以應用,諸如檢查那些證明或接觸自己詮釋的證據,尋求不同的解釋或行動方向,行為依據比較恰當的思考。認知治療強調的是由當事人自己對事件得到新的意義,而不是由治療師給予代替性的信念。治療師不是按客觀性和邏輯性的原則矯正當事人對現實的歪曲,而是幫助當事人提示其自己建構的現實,讓當事人明白:心理障礙來源於自己信息加工系統的功能紊亂。
貝克強調當事人與治療師的合作關系,這種立論認為當事人可以積極參與治療,為「自助」(self-help)這一概念提供動力。因為人的內在溝通是可以由內省得到的;內在的溝通具有高度的個人意義;這種意義是由當事人自己推論出來的,不是由治療師分析出來的。這種治療關系將來訪者放到了一個非常主動的位置上。
貝克的認知治療接受了各種生活事件導致情緒和行為反應時要經過的認知中介。情緒障礙與行為障礙與適應不良的認知有關。但由於人們多年積累的生活經驗不同,形成了各自獨特的認知方式及評價模式。人們在認識事物時並不是像鏡子那樣被動地、精確地反映事物,而是主動地進行選擇。因此,治療師不是按客觀性和邏輯性的原則矯正當事人對現實的歪曲,而是幫助當事人揭示其自己建構的現實,病人的轉變或重建必須經過當事人自身才能起作用。
貝克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提出了情緒障礙的認知模型,後發展成一套認知治療技術。貝克認為情緒障礙的認知模型包含兩個層次,即淺層的負性自動想法和深層的功能失調性假設或圖式。所謂淺層的「負性自動想法」是指與不愉快的事情有關,突現於腦中、不是周密推理的想法。負性自動想法的內容可以是對目前經驗的解釋,也可以是對未來經驗的消極預期,或是對過去消極事件的解釋,這就是導致情緒障礙的原因。深層的從童年開始通過生活經驗建立起來的認知結構或圖式,是一種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形成了人們對自己和世界的假設,用於對信息濾過、區分、評估和編碼,指導對新信息的知覺、對舊信息的回憶及藉助圖式進行判斷與推理,支配和評估行為,人們的有些假設是僵硬的、極端的、消極的,因而就表現為功能失調性態度。
我國徐俊冕等對抑鬱障礙患者的認知特徵進行了研究。他們對51名抑鬱症患者、41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96名正常人進行了對照研究,發現抑鬱症患者比正常人及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更多的負性自動想法和功能失調性態度。抑鬱越嚴重負性自動想法出現就越頻繁;隨抑鬱緩解,自動想法減少至正常,但功能失調性態度的得分仍然高於正常人。這表明負性自動想法是狀態性的,而功能失調性態度是特徵性的,即一種較穩定的心理特徵,構成抑鬱障礙的易患傾向。這一研究結果基本肯定了貝克的情緒障礙兩層認知模式在中國的適用性。
認知行為治療的臨床應用
認知治療可以用於治療許多疾病和心理障礙,如抑鬱症、焦慮症、神經性厭食症、性功能障礙、葯物依賴、恐怖症、慢性疼痛、精神病的康復期治療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治療情緒抑鬱病人,尤其對於單相抑鬱症的成年病人來說是一種有效的短期治療方法。根據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報道,認知治療主要適用於治療單相抑鬱症門診病人,抑鬱病一般經過12周的認知治療,80%的病人有顯著改善,療效優於用丙咪嗪葯物治療的對照組,隨訪一年,療效穩定。另外,愛丁堡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匹茲堡大學的研究組也分別報道了認知治療可以取得象抗抑鬱葯物一樣的療效;其中愛丁堡大學的布萊克伯恩(1981)等人報道,將原發性抑鬱症病人隨機分成葯物治療組、認知治療組和葯物——認知治療合並治療組。經過20周的積極治療,結果發現合並治療的門診病人療效優於其他二組。但對於精神性抑鬱病人,認知治療可能效果較差。
認知治療還可作為神經性厭食、性功能障礙和酒精中毒等病人的治療方法之一。例如,酒精中毒病人常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認知缺陷,尤其是剛開始戒酒的最初幾周里,他們往往表現為記憶困難,解決問題困難。因此,在治療開始階段應重復進行幾次分別會談,要求病人做會談筆記,並且記錄每天家庭認知,行為作業完成的情況。言語交談、行為操作、想像技術以及聲象圖片教育等多種渠道病人輸入信息對於酒精中毒的治療亦大有幫助。當然,並不是所有病人對這些技術的應用都有效,有些病人在剛開始治療的時候就不合作,甚至中斷治療,對此,醫生可能會認為這些病人「沒有求治動機」或「不準備治療」。實質上,這些方法,可能是治療方法不完全適合這些病人。因此,在對這些病人的治療中,治療師應該了解和識別病人存在的認知錯誤,並進行適當的矯正,使得病人配合醫師進行戒酒。
在對神經性厭食病人的治療中,除了葯物治療、飲食治療和家庭治療外,還要注意這些病人的認知歪曲,因為這些病人往往存在著對自身外形、面龐等方面的認知異常,因此必須矯正他們的錯誤認知。例如,可以通過下述合理認知的對話和自我監察來進行:「消瘦的人是吃的太少,」「消瘦的人進食方式與正常體重人的進食方式不一樣,」,「消瘦的人不象正常體重人那樣健美,強壯」。要求病人完成一定量的熱卡食物攝入,並進行自我監察體重,情緒和自動化思維,逐步改變不良認知。神經性厭食症患者多不主動,注意處理好醫患關系,取得患者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性功能障礙病人,尤其是性慾減退病人的治療,除了行為治療以外,可以適當輔以認知矯正。認知治療的策略在於改變抑制病人性慾的那些不合理信念。例如,有些病人認為「性慾旺盛是邪惡的,這種人是壞人」,在治療中針對病人的這種抑鬱性慾的錯誤信念進行開導、解釋,提供必要的性知識。鼓勵病人採用下述說明「即使我對性慾感興趣,並不意味著我就是一個不好的人」,治療師亦可採用反問的方式,讓病人識別和評價其不良性思維,例如,「如果你變得性感,那麼將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呢?」然後再指導、告戒病人,人們的行為絕大多數是受其自身控制的,他們往往對當時所做的事情能夠承擔責任,很少會做出違背理智和法律的事情。從而矯正不合理認知,減輕病人的焦慮和畏懼心理,為進一步行為治療創造了條件。
另外,認知治療還適用於治療焦慮障礙、社交恐怖、人格障礙、偏頭痛、考試前緊張焦慮、情緒的激怒,以及慢性疼痛病人。對於海洛因成癮病人,認知治療可以作為輔助治療手段,加強治療作用。近年來有些報道認為,認知治療與葯物治療合用,可治療某些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妄想。
但認知治療也有自己的禁忌症,包括患有幻覺、妄想、嚴重精神病或抑鬱症的病人,受到嚴重的認知損害,不穩定的家庭系統的病人就不適合進行認知治療。
常見心理障礙的認知解釋
我們都知道,心理障礙是生物、心理與環境等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認知治療認為當事人的認知起著重要的作用,貝克認為每一種神經症障礙都有特定的認知內容,了解這些可以對認知干預提供有益的幫助。
抑鬱症出現的認知主題是:剝奪、挫敗、失落。抑鬱者受挫後會無端地自罪自責,誇大自己的缺點,縮小自己的優點,還會把全部責任歸咎於他們自己,表現出一種認知上的不合邏輯性和不切實際性。抑鬱症患者對自己的評價總是很消極。這種消極的思維,在他眼中的自己和未來,都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灰色,他常常堅信自己是一個失敗者,並且失敗的原因全在於他自己。他堅信自己低人一等、不夠聰明、不夠稱職、不夠好看、不夠有錢等等。總之干什麼都不會成功,都沒有希望。抑鬱症患者的這些觀點常常是扭曲的,與現實不相符合的。
抑鬱症患者消極的認知方式來源於其深層的認知圖式,而個體的認知圖式又與他的個人經歷、他對重要人物的認同以及對別人態度的感知等因素有關,遺傳因素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方面。認知圖式形成後,會潛在地影響人們的思維和行為。一般他是不會被個體主觀意識到的。如同年有過重大喪失體驗的人,成年後遇到人際關系破裂的打擊,可能觸發其潛在的喪失感;考試成績不佳、患病、遇到嚴重困難,會誘發失敗、失落的強烈體驗。隨著不良體驗的加深,其想法逐漸充滿抑鬱的內容,而不考慮現實情況,將會逐步失去客觀判斷的能力。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人遇到這些問題都會產生抑鬱傾向,但對那些具有抑鬱認知圖式的人而言,其處理信息的加工過程,包括信息的選擇、真實性檢驗和推理等其到了決定性作用。他們的認知歪曲,如任意推斷、選擇性概括等就會在這種圖式的影響下變得更為顯著,他們對現實的境遇評價會更低,客觀性就會更差。
自殺出現的認知主題是:貝克認為自殺者的認知過程有兩個特徵:一是高度的絕望感(貝克認為「絕望」指「對未來的消極觀念,消極期待或悲觀」),絕望程度越高越有可能自殺;二是感到不能應付生活問題,斷定不可能解決問題的認知缺陷時產生自殺傾向的一個影響因素。治療師在自殺病患當中,發現了問題解決能力不足、認知僵化、無法預知行為後果認知力以理解自己,個人有注意力、集中思考、回憶等方面的困擾。認知模式關注的是信息處理如何受到圖式的影響而出現偏差。貝克說,技能不良的信念之所以是問題,是因為這種信念會干擾正常的認知處理,而不是因為這種信念不理性。
焦慮症出現的認知主題是:危險,對自己知覺到的危險過度誇大的反應;對事物的失控作災禍性的解釋。其認知的內容大部分都是圍繞著身體或心理、社會的危險,如怕死去、怕發瘋、怕失控、怕暈倒、怕被人注視、怕出錯、怕發生意外等,他們會有選擇性地注意那些集中篩查身體或心理的威脅性信息。例如,當事人的一個親友患心肌梗塞死去,她在目睹搶救過程之後,頭腦中出現了「要是生心臟病就太可怕了」的想法,當夜睡夢中驚醒,感到心跳、胸悶,於是認為」已經得了心臟病了」,這種災難性的想法和解釋將焦慮推向了高峰,形成了第一次驚恐發作。
焦慮患者的認知圖式具有傾向於對通常情境做威脅性甚至災難性的解釋,他們或者缺乏信心,認為自己無能,或者期望過高,以致實際情況常常與他們的期望不一致。當出現這種認知不協調時,或者維持原有的信念,否定或排斥顯示經驗;或者轉變自己的信念,加之又缺乏積極的應對策略,焦慮的發生就在所難免了。我國學者的研究證實了焦慮的認知內容是以」危險」為主題的,軀體感覺和認知錯解在焦慮發生發展中起重要作用。」危險「的負性自動想法和焦慮關系密切,而由非理性信念所反映的特定的認知圖式可能促使患者過度誇大危險性。這一結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兩因素理論和貝克的認知模式。
強迫症患者存在兩種主要的認知模式,即對危險的過高評價;認知過程中的障礙,如注意,記憶,信息的接受和處理。具體來說:
(1) 過高的不適當的責任感
對責任的錯誤理解這一模式是強迫症特有的表現形式。他們具有對事件的過高的責任感,惟恐失職與過高的使命感、內疚與罪惡感。
(2) 對威脅的評估
強迫症患者對危險及傷害性後果估計過高及對個人應對能力的估計過低。
(3) 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的思維方式——控制和減少傷害的一種方式,也是強迫症狀產生和維持的主要因素,此認知模式會增加對危險的過高評價。強迫症完美主義的形式包括:對事情的了解必須十分完美;什麼都必須作到恰到好處;絕對對稱,確定並在思想上能控制。
(4) 思維的至關重要性
強迫症患者因為害怕對不良後果負責,過分關注和控制自己的思維,思維與行為的界限不清,認為有某種思維將導致產生某種行為。
(5) 過分要求控制
強迫症的核心是他們的生活需要外部的控制,需要絕對地控制他們的環境,通過一切都做的十分完美來減少危險和避免批評的一種方法,強迫症患者還要求自己的思想以避免危險和傷害,強迫觀念是過分控制不容許的思維的正常的精神系統的崩潰。
(6) 萬事要求確定
強迫症患者不能耐受對完美和危險知覺的不確定,對自我效能的懷疑是強迫症的認知方式之一。當事人苛求確定性的時候,他會反復說「我可能就是萬一出問題的那個人」,認知治療師承認這種存在的可能性而且不能被排除,其實真正的問題是為什麼當事人難以接受不確定性?對這一問題的討論,就會引出其採用確定性來預測事物的需要的探討,它表明了當事人有完全控制的需要,否則災難就會降臨。
常用認知評估工具
Beck抑鬱問卷(DBI)、Beck焦慮問卷(BAI)、Beck絕望量表(BHS)、自動想法問卷(ATQ)、功能失調性態度(DAS)。
認知行為治療的常用技術
蘇格拉底式對話
箭頭向下
行為實驗
活動監察/計劃
分心和再集中
放鬆
應付卡片
分級暴露
角色扮演
運用「餡餅」技術
自我與積極自我陳述的功能對照
誘發意象作為治療工具
利弊分析
三欄技術
DTRS表

Ⅷ 貝克(Beck)情緒障礙認知理論強調什麼關系

貝克認為人的情緒和認知是有密切關系的。Beck所描述的認知三聯症中,它包含對自我(「我是個失敗者」),對世界(「沒有人關心我」),對未來(「我不會有任何成就」)
的負性自動思維。

Ⅸ 風險社會概念最早出德國社會學家貝克哪一年提出的

1986年,德國社會學家貝克出版了《風險社會》一書,開門見山地指出。當今人類社會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由此首次提出風險社會理論。

Ⅹ 烏爾里希·貝克的介紹

烏爾里希·貝克(1944年~2015年1月1日),德國著名社會學家,慕尼黑大學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社會學教授。貝克被認為是當代西方社會學界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從1980年代以來先後提出了風險社會、第二次現代化、全球化社會學等理論,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廣泛影響。他還與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和斯科特·拉什共同提出「第二現代」的觀念,力圖在現代與後現代之間開辟出「第三條道路」。當然由他首創和提出的諸多新的概念和論點均不無爭議。1主要著作有:《風險社會》(1986)、《反毒物》(1991)、《生態啟蒙》(1992)和《風險時代的生態政治》(1994)等。2015年1月1日,德國著名社會學家、「風險社會」概念提出者、德國慕尼黑大學和英國倫敦政治與經濟學院社會學教授烏爾里希·貝克教授因心臟病逝世,享年70歲。

閱讀全文

與德國科學家貝克創立了什麼理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29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0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0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2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4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39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6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2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19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1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1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26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4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68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6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8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27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