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的法西斯主義有什麼細節

德國的法西斯主義有什麼細節

發布時間:2022-04-27 05:25:45

『壹』 關於德國法西斯的知識

銘記德國法西斯興起的歷史教訓

作者: 袁偉時 | 2005年05月13日14時20分
銘記德國法西斯興起的歷史教訓
——答《看世界》特約記者於平

看世界:同樣是世界大戰,但人類社會對於二戰的反思活動要遠遠多於一戰,為什麼會這樣?

袁偉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其實是歐戰,它的規模、時間、殘酷都無法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比擬。更重要的是這兩次戰爭的基本原因是一樣的,正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沒有徹底反思,孽根未除,20年後更殘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就爆發了。痛定思痛,才有許多優秀的史書和剖析大戰根源的著作問世。說到底,戰爭是人類文明史的變態,是人性黑暗的記錄。敢於直面黑暗、反思罪責的著作是寶貴的精神財富。近年來好些清演算法西斯和極權主義的著作翻譯出版,是對中國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大貢獻。

看世界:二戰為什麼會發生,二戰的發生是一種偶然還是必然?

袁偉時:第二次世界大戰當然不是偶然的。這個問題其實可以歸結為:為什麼東西兩半球為什麼會形成德國和日本這樣的兩大戰爭策源地?

日本的情況以後再說,我們先集中討論德國。簡單地說,19世紀以來,德國民族國家建立和統一,他們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都是片面和畸形的,因而成了兩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是純粹的偶發事件: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民族主義團體的成員、19歲的中學生刺殺了到波斯尼亞首府檢閱軍事演習的奧地利王儲,這本來是一件不是太大的刑事案件。但正在虎視耽耽冀圖建立世界霸權的德意志,正好利用這件事發動侵略,8月1日世界大戰就爆發了。這場戰爭遲早都會爆發,問題只是找到什麼藉口罷了。

德國是19世紀60至70年代,普魯士實行俾斯麥的鐵血政策實現統一的。在此基礎上,它在90年代完成了工業革命,工業生產總值佔世界工業生產的16%(日本只佔1%),在世界貿易中所佔比重達13%,加上一貫實行軍國民主義,軍力強盛,成了名副其實的世界一流強國。以此為基礎,他們冀圖稱霸世界。經濟發達不一定會成為侵略別國的帝國主義國家,但如果同錯誤的文化傳統相結合,法西斯主義就會應運而生。

看世界:二戰前,德國為什會法西斯化,並在後來成為二戰的策源地?

袁偉時:三大因素促成這樣的局面:

第一是國家和民族的屈辱被野心家利用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締結的凡爾賽條約對德國非常苛刻,除了放棄所有殖民地外,還喪失了將近七分之一的領土,75%的鐵礦,44%的生鐵生產能力,28%的鋼生產能力和26%的煤炭產量。此外,1921年5月21日前,必須交付 200億金馬克的現金或貨物。1921年4月進一步規定賠款總額為1320億金馬克。1923年1月法國和比利時更以德國不履行賠款為藉口,出兵佔領了德國重工業最集中的魯爾區。

第二是民眾迫切希望擺脫經濟困難的局面。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全世界陷入經濟危機,德國經濟更陷入破產狀態。1923年德國經濟崩潰,馬克成了廢紙,中產階級和工人一生積蓄頃刻盪然無存。後來雖然有所恢復,但1929年開始的世界經濟大危機又使它的經濟掉入深坑。

在這樣的狀況下,希特勒和納粹黨就趁機崛起了。納粹(德國法西斯)的全名是國家或民族社會主義。用希特勒在1927年6月24日所講的話來說:「最高的民族主義實質上等於最高的民族福利;最高的社會主義等於對民族、祖國深沉的愛;因此,兩者都意味著履行共同的種族義務。」 在天才領袖和偉大的黨領導下,依靠集體實現民族復興和改善生活狀況,對急於擺脫國家屈辱和經濟困難的德國人來說,不失為適時和動聽的號召。

第三是文化傳統中的負面因素,為法西斯滋長准備了厚實的土壤。

為什麼德國人會對希特勒的煽動聲聲入耳呢?除了上述原因外,還與德國文化傳統息息相關。

德國的統一道路是畸形的。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各民族建立民族國家和統一的國內市場的要求必然日趨強烈。德意志人是眾多部族的混合體,政治上也是長期分崩離析,沒有統一的可以稱之為德意志的國家。17世紀中葉,德意志人分別居住在314個邦和1475個獨立騎士領地上;直至18、19世紀,席勒、歌德等文化巨人還一再追問:德意志蘭,它在哪裡?經濟、文化的發展,抵抗外來侵略,都迫切需要統一的國家。可是,普魯士和奧地利兩大德意志邦國的爭霸又使統一大業倍加混亂和艱難。

這項歷史使命是1862年9月被威廉一世任命為普魯士政府首相的俾斯麥通過三次戰爭完成的。上台一周後,他就慷慨激昂宣布:「所有德意志人」「不可避免地將通過一場嚴重斗爭,一場只有通過鐵與血才能解決的斗爭來達到目的。」 1864年,普魯士聯合奧地利打敗丹麥,基本上解決了易北河三個公國的歸屬問題。1866年6、7月間歷時七周的普奧戰爭,把奧地利逐出德意志民族的爭霸圈,建立了北德意志聯邦。1870年7月開始的普法戰爭,北德意志聯邦和南德意志諸邦聯合組成50萬人的德意志民族軍,打敗了法國,不可一世的拿破崙三世成了俘虜。俾斯麥宣布成立新的德意志帝國,1871年1月威廉一世在巴黎凡爾賽宮戴上這個帝國的皇冠。

這個鐵與血的畸形統一過程,集中體現了德意志文化中的負面因素。同它的人種一樣,德意志文化傳統是駁雜的。歌德、席勒、康德、貝多芬……一系列光輝名字為人類文化增添了絢麗的篇章。他們代表著德意志文化中的自由傳統。但是,這個民族的文化也包含三個畸形傳統:民族主義、軍國主義和所謂社會主義。

以民族主義來說,它潛伏著兩個非常危險的癌細胞:一是反猶主義,這是頗為普遍的歐洲病,在將近兩千年的歲月里,把猶太人妖魔化為吸血鬼,嗜血、貪婪、卑鄙等等幾乎一切可以說出或說不出的惡名都被加到了猶太人的身上;想方設法排斥他們,限制他們的自由。另一是雅利安人優越論。用希特勒的話來說,「今天我們所看到的一切人類文化,一切科學、藝術和技術成果,幾乎完全都是雅利安人創造的產物。」

另一不應忘記的傳統是17、18世紀普魯士崛起,統治者就蓄意培植非常徹底的軍國主義。例如,1713至1740年間在位的威廉一世,被稱為「士兵王」,他以四條措施推進軍國主義化:(1)只有224萬居民的王國,軍隊人數竟達8萬3千人,青年男子10%以上都當兵去了。(2)財政收入的85%用於軍隊。(3)因為實行的是長子繼承製,把除長子以外的幾乎所有容克貴族子弟從小就進入王家的軍事學堂,使之在利益和榮譽感上成為忠誠於王室的軍官。(4)在軍隊訓練中,把紀律、服從、盡忠職守、「國家利益」至上貫徹始終。威廉一世拿著大棒在操場上親自訓練士兵。與此同時,他推行普遍義務教育,在學校中則強制向軍隊學習,從而使全民軍國主義化。

在思想教育中突出「國家利益」至上的同時,致力於發展經濟、文化教育和建立社會保障體系。失業救濟、社會保險等等措施是在德國首先建立的,西方學者稱之為 「社會主義」。總之,從利益和思想灌輸兩方面竭力以集體(民族、國家)壓倒和掩蓋個性。經過二百多年的熏陶,德國人形成了這樣的性格:「只要皇帝命令他們齊步前進,他們就默默服從」!或者如著名的社會民主黨領袖倍倍爾所說:「他們會按照上面的命令把我或任何人槍殺」!最後則歸結為把國家完全置於軍事控制下,致力於對外擴張,從普魯士國王、德意志帝國皇帝到希特勒無不如此。希特勒就揚言:對「民族社會主義運動」來說,「保證德國的生存空間是我們的最高原則。」

早在1895年,一些德國知識分子為此十分焦慮,他們寫道:「一個鞏固的國家權威,應該和個性自由開展結合在一起的,這一切對德國比對其他民族更為不可缺少……精神高尚的人正懷著恐怖的心情開始看待今天民族感情在運動著的種種形式——國家當局表現為管得太寬和警察式地隨心所欲……這一切邪惡勢力就匯合起來禁錮了德意志民族的自由精神」。

一個不應忘記的現象是:從德意志皇帝到希特勒都是以人民(Volk)或國家、民族這些神聖的名義要求公民放棄個人自由的。希特勒說:「一個民族的思想和意志自由,要比個人思想和意志自由有價值得多。」 他們把議會民主說成是「德國民族的禍根」。宣稱要建立超越議會民主的「人民國家」。他們推行極權主義,致力於建立政府控制一切的制度。用墨索里尼的話來說是:「我們控制了國家的政治力量、道德力量、經濟力量……總之控制一切」;「國家之外,沒有任何個人或團體」。當集體吞噬了個人,自由被剝奪,領袖則以國家、民族的名義發號施令時,德意志國家、民族和老百姓固然吃盡苦頭,世界則遭受莫大的災難。

看世界:奧斯威辛已經成為歐洲乃至世界反思二戰的一個標志,奧斯威辛在人類文明史上有什麼樣的價值?德國在二戰中的悲劇性角色又給世界以怎樣的警示?

袁偉時:任何民族都是從吃人生番演變成文明人類的。發動兩次世界大戰,包括奧斯維辛屠殺在內都是極其丑惡的返祖現象。它的警鍾長鳴,警示人們永遠不要忘記用千百萬死難者生命換來的教訓。我想有些基本觀念是應該永誌不忘的:

第一.民主和法治是一切國家和民族復興的不二法門。

不要以為德國人特別殘忍。任何人,任何國家的國民,本來都有野蠻和文明兩個方面。文明就是約定俗成或通過合法程序制定的規則和制度。只有後天灌輸的這些規則和制度才能約束、制止人類的野蠻本性。民主和法治是迄今為止人類逐步形成的最好的制度和公共生活規則。德國人就是因為擺脫了民主和法治的約束才犯下大屠殺的滔天罪行的。

離開分權制約,任何官員或遲或早都會干出錯事、壞事乃至犯罪。1933年1月希特勒被任命為總理之際,內閣中只有三名納粹黨員,處於少數地位。但他們利用 2月27日的國會縱火案,立即下達緊急法令,終止了言論、出版、集會和結社自由,並在3月23日利用與小黨結盟,取得國會多數,通過了《授權法》,使希特勒政府可以在沒有國會或總統授權的情況下自由行動。希特勒在《我的奮斗》中公開說:「人民統治的真義是指一個民族應被它的最有能力的個人,那些生來適於統治的人所統治和率領」。元首獨裁製度在德國建立起來了,這是接踵而至的發動戰爭和種族屠殺通行無阻的根本原因之一。

第二.任何民族都應該擺脫的民族主義煽情的欺騙。

世界上只有劣等的制度,沒有劣等民族。一切種族、民族優越論的叫囂都是欺騙。

對被壓迫的民族說來,有兩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一是可不可以不擇手段報復敵人?以暴易暴不可能挽救任何國家。

二是可不可以為了「國家利益」踐踏公民權利?德國當然有清醒的知識分子,但他們的言論自由被剝奪,信息自由流通被意識形態灌輸所取代。阿倫特把法西斯極權主義界定為以意識形態恐怖為特徵的新的統治形式;這是非常正確的。無聲和順從的德國人讓法西斯得以橫行。

德國人是在高唱「德國,德國,高於一切」和「德國,德國,統治世界」,去屠殺猶太人和侵略別國的。

無論革命還是改良,離開民主和法治都不可能真正實現國家復興,人民必然以這樣那樣的形式飽受折磨。

第三.應該以對人的價值的高度尊重,以現代人權已有的成就為標准,徹底清算各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糟粕。盲目肯定本民族文化中的一切是可怕的。

看世界:中華民族在二戰中遭遇了巨大的悲愴與屈辱,中國應該從二戰中得到什麼樣的啟示?

袁偉時:中國人深刻反思本國歷史的著作很少。一個走了那麼多彎路、付出如此巨大代價的國家,居然沒有著力尋找自己的弱點,這很不正常。這是不能不填補的空白。

不要忘記19、20世紀中國曾經長期以德為師。

憤於中國的貧弱,清末民初中國知識階層就曾力倡軍國民教育。晚清新政期間至民國初年,教育方針中都曾把「尚武」列為教育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辛亥革命後,蔡元培出任臨時政府教育總長,便一再叨念軍國民主義,說「尚武,即軍國民主義也。」 明顯受到德國的影響。

1931 年5月,國民政府在南京召開決定國家大計的「國民會議」。蔣介石在會議的第一天便公開提出必須在中國建立法西斯主義的統治。於是一批又一批黨政軍大員被派往德國和義大利考察;德國顧問包括柏林警察總監則請進來盤踞軍政要津;決心貫徹法西斯主義,奉蔣介石為唯一領袖的力行社、復興社等組織紛紛成立,而在這些組織推動下鼓吹法西斯主義的書刊如雨後春筍。《法西斯蒂及其政治》、《法西斯義大利政治制度》、《希特勒與國社黨》及法西斯蒂小叢書等鼓吹法西斯主義的著作順利通過國民黨圖書檢查制度大量出版,而其執筆者和組織者竟是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秘書室的要員。蔣介石個人獨裁統治確立後,曾毫不含糊把包括教育在內的社會生活軍事化作為現代化的重要標志。

更值得我們深刻反思的是:進入19、20世紀後,中國所以飽受侵略、欺凌,根本原因在於我們抗拒外來先進文化,沒有建立起現代化的社會制度。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國如果逐步健全民主制度,公民權利得到保證,告別內戰,日本未必敢那麼猖獗大舉侵略。

與此同時,我們也不應忘記,中國傳統文化中,集體吞噬個人也是普遍現象,國民黨的專制統治就是用「國家之上」、「民族至上」為外衣的。這些正是統治者推行「以德為師」的思想基礎。

看世界:二戰中,同盟國最終取得了勝利,這樣的勝利在人類文明進程中具有怎樣的意義?怎麼理解二戰慶祝和紀念活動對世界和平與穩定的作用?

袁偉時: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義大利法西斯和日本帝國主義覆滅,這是對反民主、自由和侵略勢力的巨大打擊,這意味著和平、民主、自由已經成為不可抗拒的人類文明的主流。60年後,這個趨勢更是勢若長虹!紀念活動有利於鼓舞人們繼續完成有關的未竟事業。

看世界:二戰導致了國際刑事法庭以及聯合國等國際機構和組織的誕生,這是基於怎樣的教訓?

袁偉時:世界逐步走向一體化,這是17世紀以來逐步顯現,而在20世紀下半葉加速前進、無法抗拒的進程。這樣的地球村需要「世界政府」——各種形式的管理機構。聯合國、WTO、世界銀行、國際法院和國際刑事法庭等等逐步建立和完善,是符合歷史行程的,也是總結20世紀二三十年代沒有妥善處理國際爭端和對侵略罪行採取綏靖政策教訓的產物。不管這些組織還有多少缺點,我們都應該愛護它們,讓他們在運作中逐步自我完善。

前些年一些國家的種族屠殺被制止,再一次證明了這些機構的價值,顯示人類確實變得聰明一些了。

看世界:現實是歷史的繼續,第二次世界大戰對國家間關系的影響並沒有結束。德國與西歐之間特別是德法之間實現了和解,而日本與亞洲特別是中日之間的糾葛卻時常凸現,您能否比較一下這兩種不同情況?德法之間的最終和解可以給中日關系什麼啟示?

袁偉時:德國法西斯的架構被徹底摧毀,從核心領導人到基層骨乾的罪行都得到應有的懲處;而日本的專制統治和軍國主義架構(國內一些學者稱之為法西斯,而國外多數學者認為從嚴格的學術觀點看,它與法西斯有別)也被改造和拆毀,但是其最高標志天皇猶在(盡管其權力已被剝奪),一些戰犯很快復出,這些都妨礙從思想上徹底清算過去的罪行。這是兩個主要侵略國最大的差異。面對這樣的局面,我認為有些觀點應該明確:

1.督促日本政客和人民正視侵略罪行,永遠以史為鑒是應該的。但是,作為中國人也應冷靜地看到,由於民主、法治制度已經在日本生根,經濟上的清算比較徹底,和平憲法的基本條款仍然保留,日本復活軍國主義的危險性不大。中國亦已今非昔比。如果不清醒地看到這個全局,中國就有陷入與之進行軍備競賽陷阱的危險,不利於推進現代化事業。
2.東亞經濟一體化進程相當迅速,中國與日本在經濟上已經難解難分。以歐盟為榜樣,建立亞洲共同市場的時機已經成熟。作為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組成部分,主動推進亞洲經濟的融合,有利於中國現代化。

看世界:60年來,類似二戰這樣的大規模戰爭一直沒有出現,這是因為哪些原因?

袁偉時:兩次世界大戰的殘酷和侵略者必然失敗的命運矚目驚心;加上美蘇兩大國手持核導彈的軍事對峙,出現了「恐怖平衡」的局面;即使野心勃勃的政客、武人也不敢輕易嘗試。

看世界:今日世界是否已經徹底消除法西斯勢力卷土重來的可能?人類社會是否還存在爆發大規模世界戰爭的危險?如果有,這些危險來自何方?人類還能承受得了下一個二戰嗎?

袁偉時:在我看來,國際恐怖組織就是法西斯勢力的變種。他們是非常愚昧的種族主義者和反民主、自由的勢力。不過,他們成不了大氣候。其他別用用心揮舞刀劍的勢力也成不了大氣候。還有一些所謂後法西斯主義的小組織在一些國家鼓噪,更令人發噱。世界大戰總要有幾個世界大國捲入,隨著蘇聯瓦解,美國沒有對手,我看不到有世界大戰的危險。中國人應該抓緊這樣的有利時機,加速改革和發展,與國際接軌,在不可抗拒的世界一體化進程中實現國家的現代化。

『貳』 什麼是法西斯主義請簡單說明

法西斯主義是一種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國際現象。它反對民主主義和自由主義,主張建立以超階級相標榜的集權主義統治,實行全面統制和恐怖鎮壓;進行由政府全盤計劃經濟和人民生活的宣傳,鼓吹沙文主義、奉行重分世界的戰爭政策。
法西斯主義可以視為是極端形式的集體主義,反對個人主義.

『叄』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西斯有哪些野蠻殘暴的行徑

首先,要明確什麼是法西斯,二戰時期的法西斯包括德國納粹主義、義大利法西斯主義、日本軍國主義。
先說一說讓我們深惡痛疾的日本軍國主義。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期間犯下了諸如南京大屠殺,台兒庄大屠殺等臭名昭著的滔天罪行。直到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時,中國因為抗日戰爭而死亡的人數為1900萬,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6000億美元。
然後,牽動歐洲戰局的希特勒,則是德國納粹主義的首領,1939年德國納粹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期間德國納粹為了所謂的名族純潔,大肆捕殺猶太人。舉個例子,在波蘭的奧斯維辛臭名昭著的集中營,至少有110萬猶太人葬身於此。此外,德國納粹對歐洲其他國家的侵略戰爭至少造成4000萬歐洲人傷亡。
總之,又法西斯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嚴重損害了和平,共造成9000萬人以上的傷亡。
維護和平的主題,需要我們這一代人共同思考,和平需要世界共同理解,維護。

『肆』 法西斯主義

(一)法西斯主義的由來和三大形態
古代羅馬共和國時期的最高行政長官,有12個衛士相隨。他們各手執一束棍棒束棒中間插有一把戰斧,象徵著羅馬國家的最高權力。棒子用於施行笞刑,斧子用來執行死刑。「束棒」在古羅馬人使用的拉丁語中,讀作「法西斯」。法西斯主義一詞就從此發展而來。
現代法西斯專政,是壟斷資產階級對內實行的極端專制的恐怖統治。例如,德國的政治警察「蓋世太保」,可不經法律程序,肆意將成千上萬的進步人士投入監獄。德國的法西斯組織「沖鋒隊」和「黨衛軍」,製造了無數反猶太人和迫害政敵的公開暴力事件,搜捕所謂的「國家的敵人」,對人民進行迫害和控制。日本法西斯勢力要求在天皇名義下建立法西斯獨裁政權,他們製造了一系列暗殺、政變等恐怖事件。對外,法西斯政權都狂熱的進行擴張和征服,醉心於建立龐大帝國。
首創法西斯主義的並不是德國的希特勒,而是義大利的墨索里尼。「法西斯」一詞來自拉丁文fasces,原指中間插著一把斧義大利法西斯徽記頭的「束棒」(古羅馬使用的權力標志棒),象徵有判處笞刑或死刑的權力。法西斯主義是義大利文fascismo的音譯,指資本主義危機時期壟斷資產階級。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墨索里尼在義大利建立了法西斯黨,鼓吹和推行法西斯主義,黨徒身穿黑色制服,故又稱「黑衫黨」。1922年,墨索里尼發動政變,奪取政權,在義大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法西斯專政。因此,法西斯成為獨裁和暴力的代名詞.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墨索里尼統治下的義大利、希特勒統治下的德國是三個典型的法西斯國家。法西斯是人類文明的敵人。希特勒在德國焚書,把馬克思、海涅、左拉的著作等許多人類文化寶貴財富付之一炬。
我需要上一段作以批駁。「法西斯」本身如詞條之首解說的是它就是又「權力標志棒」引申出來的一種思想,一種屠虐生命的思想。這個思想絕對不是始於義大利的墨索里尼,而只是到他這里有了發展。「法西斯」應該早在法國就有所發展,具體人物無證可考,但大家看一看法國的國徽就知道了,那實際上就是「法西斯」就是「權力標志棒」。早在那時法蘭西民族就盛行這種思想,墨索里尼是將其發展了。
希特勒1919年加入「德意志工人黨」,轉年改組成「國社黨」(全稱「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德文Natia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故又簡稱「納粹黨」),自任黨的領袖,推行「納粹主義」(德國法西斯主義)。納粹黨徒身穿褐色制服,又稱「褐衫黨」。1933年希特勒在德國壟斷資本家們的支持下,出任內閣總理。1934年德國總統興登堡逝世,希特勒製造「國會縱火案」,發動政變,奪取政權,自任國家元首,廢除德國的民主共和制,建立了比義大利更加專制和殘暴的法西斯專政。
日本法西斯主義與德意法西斯主義有所不同。在日本,鼓吹和推行法西斯主義的主要是日本軍部,一些右翼黨派和「御用文人」則充當了幫凶和吹鼓手。日本法西斯主義更具有軍事專制獨裁色彩,故稱為「日本軍國主義」.
德國納粹主義、義大利法西斯主義、日本軍國主義是世界法西斯主義的三大形態。當時奉行法西斯主義還有幾個中小國,例如西班牙等。德國、義大利和日本以柏林-羅馬-東京為軸心,建立了法西斯聯盟。他們的目的是瓜分世界,德意霸佔西方,日本霸佔東方。德意志確實也曾佔領歐洲大部分和非洲北部的一部分,只是西面未能跨過英吉利海峽征服英國;東面受阻於蘇聯,在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郊外吃了大敗仗。最後,在反法西斯盟國東(蘇聯)西(美英法)兩條戰線夾攻下,徹底失敗而滅亡。日本也曾橫行一時,蹂躪大半個中國,橫掃太平洋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最後被美中蘇三國聯合打敗。
反法西斯戰爭在東方和西方兩大戰場的勝利,粉碎了希特勒、墨索里尼、東條英機等法西斯惡魔瓜分世界、霸佔全球的夢想,拯救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免於滅亡,使數億人民擺脫了法西斯的殘暴摧殘和蹂躪,改變了世界面貌,戰勝了人類的一次空前浩劫,扭轉了歷史進程。所以,它的偉大意義和功勛是永世不可磨滅的。
「法西斯」一詞是拉丁文「權標」(fasces)的音譯,而後來權標又被用做義大利法西斯黨的標志。後來「法西斯」泛指最反動最野蠻的獨裁製度和思想體系。
[編輯本段](二)法西斯主義的五個基本理論
法西斯主義在20世紀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初,曾經風行一時,與美英法的民主自由主義.蘇聯的社會主義並立,形成當時世界三大主要思潮。這說明法西斯主義具有很大的欺騙性和蠱惑性,否則不會有那麼多人迷信它,追隨它,為它犧牲性命。
法西斯主義的欺騙性在於它的五個理論:
1,種族優秀論。希特勒鼓吹,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種族,其他種族都應當接受日耳曼民族的領導和統治;猶太民族是世界上最「低劣」的種族,應當對之實行種族滅絕。
希特勒引用當時的一種社會學說--社會達爾文主義(註:這種學說同偉大的生物學家達爾文毫無關系,而是歪曲了達爾文的生物學說)作為依據。社會達爾文主義認為,人類社會同動物社會一樣,服從「優勝劣汰,弱肉強食」的定律,優秀種族必然越來越強大,成為世界統治者;低劣種族必然被淘汰,趨於滅亡,就好像自然界的某些物種必然被淘汰一樣。這種披著「生物科學」外衣的謬論,為發動侵略戰爭、進行民族壓迫奴役以及種族滅絕製造借口,是極其反動的。
日本軍國主義鼓吹,大和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只有大和民族才能統帥亞洲各民族,建立「大東亞共榮圈」,一同對抗歐美民族,與西方平分世界。日本軍國主義不是引用西方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而是引用日本的神話傳說。這種傳說稱,日本民族是天照大神創造的,特別優秀,應當領導和統治其他民族。中日韓學者合著《東亞三國近現代史》(又名《開創未來的歷史》)中方作者之一步平,接受記者采訪,談及日本右翼歷史教科書的危害性時說:「教科書的體系和日本戰前軍國主義教科書的體系是一致的,這是個最大的危險」。「戰前舊的日本教科書,一開始講日本是神的國家。日本的國土是神的化身,日本天皇是神的化身.神的後代。日本國人也和神有聯系」;由於日本民族特別優秀,所以中國和朝鮮相繼被日本打敗;只有日本國能打敗西方,標志就是日本能夠打敗比自己強大得多的俄國(指日俄戰爭)。據媒體報道,最近日本右翼勢力又在借慶祝日俄戰爭勝利100周年大做文章,鼓吹日本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事實證明,日本軍國主義從來沒有承認失敗和滅亡,天天都在伺機而動,夢想卷土重來。
2,國家至上論。希特勒把它的主義叫做「國家社會主義」,其中「社會主義」是騙人的幌子,其實只是「國家至上主義」。法西斯主義反對「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的民主思想,主張「國家高於一切」。愛國本來是一種美德,但是任何真理詮釋過頭,都會變成「歪理」。「愛國主義」的正確理解應當是,熱愛自己的國家,同時尊重別的國家,而不歧視和侵犯別的國家,因為每一個國家的人民都有權利熱愛、保衛和治理自己的國家。法西斯主義則把「愛國主義」變成「國家沙文主義」,鼓吹只應當愛自己的國家,並且鼓吹日耳曼民族的國家既優秀又強大,理應實行擴張主義,侵略和佔領別的國家。
日本軍國主義除了同樣鼓吹國家至上主義,還加上日本特色,那就是把尊神(尊崇神道教)、忠君(效忠天皇)和愛國(為「大日本國」作貢獻和犧牲)三者合為一體。所以日本軍國主義比德國法西斯主義更具有「迷信狂熱」和「封建色彩」,這是中了日本軍國主義思想毒害的人,比中了希特勒思想毒害的人更難醒悟悔改的一個重要原因。
3,領袖至上論。希特勒極力推崇當時德國哲學家尼採的「超人」學說。尼采把人分為兩類,一類是少有的具有天才的「超人」,一類是占絕大多數庸庸碌碌、盲目服從的「庸人」。「超人」具有非凡的智慧和能力,是歷史的創造者,有權力領導和驅使「庸人」;「庸人」則應服從「超人」的命令和指揮,充當「超人」創造歷史的工具。希特勒利用這種學說,自詡為唯一能夠「拯救德意志」的領袖,通過納粹黨和「黨衛軍」大肆鼓吹對「領袖」(希特勒)的狂熱信仰.絕對崇拜和絕對服從,在納粹黨內和德國軍隊內實行「鐵的紀律」,對人民實行極端獨裁專制的法西斯統治。 墨索里尼與希特勒
日本軍國主義同樣鼓吹「領袖至上」。不同的是,日本軍國主義把「天皇」奉為天照大神賜給大和民族「萬世一系」世代繼承的「神聖領袖」。鼓吹對天皇的狂熱信仰、絕對崇拜和絕對服從。另一個不同是,日本軍國主義把等級森嚴「下級絕對服從上級」的軍事專制制度,推廣到國內和殖民地統治的各個方面,形成日本軍部享有「一人(天皇)之下,億萬人之上」的絕對權力,強迫一切民眾對日本軍國主義「絕對服從」,任其宰割。
4,意志至上論。希特勒還極力推崇尼採的「唯意志論」。尼采認為意志就是力量,只要意志堅強,具有「主觀奮斗精神」,沒有辦不成的事情。為了實現自己的意志,就必須握有權力。他創造了「權力意志」的概念,認為人生的目的在於掌握和發揮權力,「擴張自我」。這是一種極端自大狂妄,權力欲薰心;只要個人意志,不要理性思維;只憑個人奮斗,蔑視廣大民眾;不顧客觀現實,不尊重客觀規律的荒謬邪說。希特勒深受尼采學說影響,寫了自傳體的《我的奮斗》一書,鼓吹堅強意志和主觀奮斗精神可以戰勝一切。這本書的毒害作用很深,使得許多希特勒信徒追隨「領袖」,甘當侵略戰爭的炮灰。
日本軍國主義也極力鼓吹「意志至上」。他們不是引用德國的尼采哲學,而是鼓吹日本傳統的武士道精神。這種「精神」的首要信條是絕對效忠天皇和自己的主人(日本古代的武士是由封建主豢養的);其次是勇敢作戰,「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再次是堅忍不拔,恩仇必報;等。日本軍國主義用這種精神對其追隨者和日軍官兵進行「洗腦」。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若干日本官兵面向天皇所在方向,下跪剖腹自殺,以示「效忠天皇,寧為玉碎」,正是中武士道精神毒害太深的表現。
5,暴力和強權就是真理論。墨索里尼鼓吹,羅馬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羅馬大帝國滅亡以後一直未能復興,是因為缺乏傑出的英明領袖,以鋼鐵意志實行「鐵腕」統治。他和希特勒、東條英機一樣,堅決反對民主自由、人道主義、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認為,這些學說使人心浮動,社會動盪,國家渙散軟弱。他們認為,武力能戰勝一切,「強權就是公理」,不論在國內還是在國際社會,都必須實行強權統治,進行武力征服。
日本軍國主義奉行的也是「強權政治,武力征服」。這種遺毒至今猶存。日本厚生勞動省政務官森岡正宏,推翻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14名甲級戰犯的判決的理由是:「該法庭是由美國等戰勝國單方面主持」的「違法審判」。按照他的邏輯,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不是根據14名甲級戰犯發動侵略戰爭,屠殺數千萬人民的滔天罪行進行判決,只是因為反法西斯盟國取得了勝利,於是「失敗者(日本戰犯)就成了罪人」。這表明「強權就是公理」的陰魂還盤踞著森岡正宏這類人的頭腦。
[編輯本段](三)法西斯主義滋生和蔓延的土壤
法西斯主義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初在德意日等國家盛行,有以下原因; 一,復興的德意和新興的日本,不甘心忍受英法美等國操控的世界格局。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法美等戰勝國與德奧等戰敗國於1919年簽訂了《凡爾賽合約》,重新劃分了列強的勢力范圍,建立起所謂「凡爾賽體系」。這個體系對戰勝國特別是英法美有利,而對德國是嚴苛的束縛。十幾年後,德國再次興起,不但急於打破對本國的束縛,同時也有復仇和雪恥之心。義大利和日本,在簽訂《凡爾賽合約》時也是戰勝國,但是在英法美的壓力下,他們沒有分到所要的份額,十幾年後,這兩個國家興起了,要求打破「凡爾賽體系」。特別是日本,野心勃勃,必欲重劃東半球的版圖。 二,連續發生的世界性經濟危機,激化了列強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沖突。1929年,世界爆發了持續幾年的空前的經濟大危機。整個西方世界,股票狂跌,市場萎縮,工人大量失業,工廠企業紛紛倒閉,社會一片混亂,政局動盪不已。德日意的大財團們和統治階層認為,要擺脫經濟危機,必須向外擴張,爭奪更大的市場和勢力范圍。德國有一個特殊「借口」,要收回戰敗失去的土地。日本也有一個特殊「借口」:島國地小人多資源貧乏,要生存和發展必須向外擴張。當時日本軍國主義內部,有「北進」和「南進」兩種主張。「北進」是經朝鮮半島進攻「滿洲」(中國東北三省),佔領中國北部;「南進」是經台灣,進攻中國東南沿海,佔領中國南部,進而擴展到東南亞。後來的事實證明,日本軍國主義是先「北進」,後「南進」,兩種主張都實行,也都失敗了。現在,日本小泉政府的動作,包括企圖霸佔釣魚島和沖之鳥礁,侵犯台灣漁場,把台灣島納入日本保護范圍之內,等等,讓我們又看到了當年日本軍國主義「南進」路線的影子。 三,國內勞工運動和革命運動高漲,引起了大資產階級和統治階層的恐慌和瘋狂鎮壓。1919年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歐洲深受影響。20世紀二三十年代,工人運動風起雲涌。德國、匈牙利、波蘭、保加利亞、西班牙都爆發過短暫的革命,雖然都失敗了,但對歐洲震動不小。特別是德國,信奉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政黨勢力強大,控制著國會。在這種國內形勢下,德國大財團和統治階層支持希特勒上台,與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力量對抗。希特勒為了爭奪民眾,標榜自己也主張「社會主義」,自己的黨也是「工人黨」,只是自己的「社會主義」是「國家第一」的「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納粹黨)就是這樣產生的。希特勒奪得政權後,立即翻了臉,撕掉「社會主義」和「工人黨」外衣,對共產黨、社會民主黨和工人運動進行了血腥鎮壓。 日本20世紀二三十年代,民主主義思潮、社會主義思潮和勞工運動也曾興起,並且遭遇了同樣命運,被日本軍國主義血腥鎮壓下去。 四,德國當時經濟崩潰(1933年 1美元兌換3萬億(trillion)德國馬克)國內愛國分子情緒高漲,民眾對英法等老資本主義國家恨到極點。希特勒等法西斯分子趁機煽動這些愛國分子,向他們灌輸了大量的狂熱的法西斯思想。這些導致了後來的戰爭。

『伍』 法西斯主義到底是怎麼樣的

法西斯主義 (英語: Fascism ;義大利語: fascismo )是一種結合了社團主義、工團主義、獨裁主義、極端民族主義、中央集權形式的社會主義、軍國主義、反無政府主義、反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反共產主義、和反自由主義的政治哲學。法西斯主義可以視為是極端形式的集體主義,反對個人主義,《大英網路全書》對法西斯主義一詞的定義則是 :「個人的地位被壓制於集體—例如某個國家、民族、種族、或社會階級之下的社會組織。」 法西斯主義是西方國家在陷入經濟大危機的困境後的產物。政治、經濟和社會動盪的加劇,處境惡化、不滿現狀的中間階層的情緒,要求政府尋求新的統治對策以及更為中央集權的經濟控制、和准備重新劃分世界的戰爭的需要,促成了法西斯的產生和發展。 1919年,出現了最初的法西斯組織:德國工人黨、義大利「戰鬥法西斯」和日本的猶存社。1920年4月,德國工人黨改稱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1921年11月,義大利國家法西斯黨成立,1922年10月發動進軍羅馬的政變,在義大利建立了法西斯專政。1926年義大利的法西斯體制開始形成。在日本,繼猶存社之後,出現了民間法西斯團體和軍隊中的法西斯運動。此外,匈牙利以霍爾蒂為首的軍事獨裁逐步走向法西斯化,1923年~1926年在保加利亞建立了常可夫的法西斯統治,1926年畢蘇斯基在波蘭建立稱為「薩納奇」的法西斯體制,1929年克羅埃西亞的巴維里契建立的烏斯塔沙法西斯統治。 1920年代末,西方國家大蕭條所帶來的動亂,使法西斯主義惡性發展。納粹黨迅速膨脹為德國第一大黨。1933年1月,阿道夫·希特勒在德國上台,2月製造國會縱火案,3月通過《授權法》,繼之一系列法西斯法案出籠,至次年8月頒布《國家元首法》,對國家生活進行了全面改組,建立起極權統治的法西斯體制,並且加緊擴軍備戰。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起,日本走上了戰爭和法西斯化的道路。在日本以舊軍部為中心,從首先發動侵略戰爭著手,然後通過天皇制機構,自上而下的逐步法西斯化,以適應進一步擴大侵略戰爭。1926年日本基本上建立起法西斯統治,1940年大政翼贊會的成立,標志著法西斯主義體制的形成。在世界上,1933年10月,法西斯運動遍及23個國家,半年後增至30個國家。法國的火十字團、英國的法西斯聯盟、美國的自由聯盟和黑色軍團等法西斯團體也興盛一時。 法西斯主義是一種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國際現象。它反對民主主義和自由主義,主張建立以超階級相標榜的集權主義統治,實行全面統制和恐怖鎮壓;進行由政府全盤計劃經濟和人民生活的宣傳,鼓吹沙文主義、奉行重分世界的戰爭政策。法西斯主義代表的是社會在經歷一連串經濟動盪,各種民主政府挽救經濟的手段都告無效,在經歷中央集權和政府過度干預經濟的惡性循環後,人民訴諸絕對獨裁者的聲浪所必然造成的。 、奉行重分世界的戰爭政策。法西斯主義代表的是社會在經歷一連串經濟動盪,各種民主政府挽救經濟的手段都告無效,在經歷中央集權和政府過度干預經濟的惡性循環後,人民訴諸絕對獨裁者的聲浪所必然造成的。
滿意請採納

『陸』 簡述德國法西斯上台的原因及其統治的特點。

納粹黨上台的原因:

第一,魏瑪共和國是由於德國戰敗而產生的,它從一開始就受到來自左右兩方面的攻擊,基礎是不牢固的。

第二,納粹黨經過十幾年的經營,到上台前已經是一個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大黨。它得到廣大中下層群眾,特別是城鄉小資產階級的支持,他們約佔德國人口的40%。(強大的宣傳運動)

第三,各個資產階級舊政黨已喪失了對群眾的影響。

第四,工人運動的分裂大大削弱了阻止納粹黨上台的力量。共產黨和社會民主黨相互敵視由來已久,工會也是分裂的。由於德國無產階級沒有能夠建立起反法西斯統一戰線,便被納粹分子攫取了政權。

特點:

最大特點:個人主義專制獨裁恐怖統治

具體:

1)修改憲法。「授權法」

2)掌握全國行政權

3)解散各政黨

4)有計劃迫害猶太人

5)實行特務統治

6)實行法西斯文化專制

7)擴軍備戰

『柒』 什麼是法西斯主義

法西斯主義(英語:Fascism;義大利語:fascismo)是一種結合了社團主義、工團主義、獨裁主義、極端民族主義、中央集權形式的社會主義、軍國主義、反無政府主義、反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反共產主義、和反自由主義的政治哲學。法西斯主義可以視為是極端形式的集體主義,反對個人主義,《大英網路》對法西斯主義一詞的定義則是:「個人的地位被壓制於集體—例如某個國家、民族、種族、或社會階級之下的社會組織。」

法西斯主義是西方國家在陷入經濟大恐慌的困境後的產物。政治、經濟和社會動盪的加劇,處境惡化、不滿現狀的中間階層的情緒,要求政府尋求新的統治對策以及更為中央集權的經濟控制、和准備重新劃分世界的戰爭的需要,促成了法西斯的產生和發展。

1919年,出現了最初的法西斯組織:德國工人黨、義大利「戰鬥法西斯」和日本的猶存社。1920年4月,德國工人黨改稱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1921年11月,義大利國家法西斯黨成立,1922年10月發動進軍羅馬的政變,在義大利建立了法西斯專政。1926年義大利的法西斯體制開始形成。在日本,繼猶存社之後,出現了民間法西斯團體和軍隊中的法西斯運動。此外,匈牙利以霍爾蒂為首的軍事獨裁逐步走向法西斯化,1923年~1926年在保加利亞建立了常可夫的法西斯統治,1926年畢蘇斯基在波蘭建立稱為「薩納奇」的法西斯體制。

20世紀1920年代末,西方國家大蕭條所帶來的動亂,使法西斯主義惡性發展。納粹黨迅速膨脹為德國第一大黨。1933年1月,阿道夫·希特勒在德國上台,2月製造國會縱火案,3月通過《授權法》,繼之一系列法西斯法案出籠,至次年8月頒布《國家元首法》,對國家生活進行了全面改組,建立起極權統治的法西斯體制,並且加緊擴軍備戰。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起,日本走上了戰爭和法西斯化的道路。在日本以就軍部為中心,從首先發動侵略戰爭著手,然後通過天皇制機構,自上而下的逐步法西斯化,以適應進一步擴大侵略戰爭。1926年日本基本上建立起法西斯統治,1940年大政翼贊會的成立,標志著法西斯主義體制的形成。在世界上,1933年10月,法西斯運動遍及23個國家,半年後增至30個國家。法國的火十字團、英國的法西斯聯盟、美國的自由聯盟和黑色軍團等法西斯團體也興盛一時。

法西斯主義是一種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國際現象。它反對民主主義和自由主義,主張建立以超階級相標榜的集權主義統治,實行全面統制和恐怖鎮壓;進行由政府全盤計劃經濟和人民生活的宣傳,鼓吹民族沙文主義、奉行重分世界的戰爭政策。法西斯主義代表的是社會在經歷一連串經濟動盪,各種民主政府挽救經濟的手段都告無效,在經歷中央集權和政府過度干預經濟的惡性循環後,人民訴諸絕對獨裁者的聲浪所必然造成的。

『捌』 法西斯主義的特點有哪些

法西斯主義在20世紀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初,曾經風行一時,與美英法的民主自由主義.蘇聯的社會主義並立,形成當時世界三大主要思潮。這說明法西斯主義具有很大的欺騙性和蠱惑性,否則不會有那麼多人迷信它,追隨它,為它犧牲性命。
法西斯主義的欺騙性在於它的五個理論:
1,種族優秀論。希特勒鼓吹,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種族,其他種族都應當接受日耳曼民族的領導和統治;猶太民族是世界上最「低劣」的種族,應當對之實行種族滅絕。
希特勒引用當時的一種社會學說--社會達爾文主義(註:這種學說同偉大的生物學家達爾文毫無關系,而是歪曲了達爾文的生物學說)作為依據。社會達爾文主義認為,人類社會同動物社會一樣,服從「優勝劣汰,弱肉強食」的定律,優秀種族必然越來越強大,成為世界統治者;低劣種族必然被淘汰,趨於滅亡,就好像自然界的某些物種必然被淘汰一樣。這種披著「生物科學」外衣的謬論,為發動侵略戰爭、進行民族壓迫奴役以及種族滅絕製造借口,是極其反動的。
日本軍國主義鼓吹,大和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只有大和民族才能統帥亞洲各民族,建立「大東亞共榮圈」,一同對抗歐美民族,與西方平分世界。日本軍國主義不是引用西方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而是引用日本的神話傳說。這種傳說稱,日本民族是天照大神創造的,特別優秀,應當領導和統治其他民族。中日韓學者合著《東亞三國近現代史》(又名《開創未來的歷史》)中方作者之一步平,接受記者采訪,談及日本右翼歷史教科書的危害性時說:「教科書的體系和日本戰前軍國主義教科書的體系是一致的,這是個最大的危險」。「戰前舊的日本教科書,一開始講日本是神的國家。日本的國土是神的化身,日本天皇是神的化身.神的後代。日本國人也和神有聯系」;由於日本民族特別優秀,所以中國和朝鮮相繼被日本打敗;只有日本國能打敗西方,標志就是日本能夠打敗比自己強大得多的俄國(指日俄戰爭)。據媒體報道,最近日本右翼勢力又在借慶祝日俄戰爭勝利100周年大做文章,鼓吹日本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事實證明,日本軍國主義從來沒有承認失敗和滅亡,天天都在伺機而動,夢想卷土重來。
2,國家至上論。希特勒把它的主義叫做「國家社會主義」,其中「社會主義」是騙人的幌子,其實只是「國家至上主義」。法西斯主義反對「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的民主思想,主張「國家高於一切」。愛國本來是一種美德,但是任何真理詮釋過頭,都會變成「歪理」。「愛國主義」的正確理解應當是,熱愛自己的國家,同時尊重別的國家,而不歧視和侵犯別的國家,因為每一個國家的人民都有權利熱愛、保衛和治理自己的國家。法西斯主義則把「愛國主義」變成「國家沙文主義」,鼓吹只應當愛自己的國家,並且鼓吹日耳曼民族的國家既優秀又強大,理應實行擴張主義,侵略和佔領別的國家。
日本軍國主義除了同樣鼓吹國家至上主義,還加上日本特色,那就是把尊神(尊崇神道教)、忠君(效忠天皇)和愛國(為「大日本國」作貢獻和犧牲)三者合為一體。所以日本軍國主義比德國法西斯主義更具有「迷信狂熱」和「封建色彩」,這是中了日本軍國主義思想毒害的人,比中了希特勒思想毒害的人更難醒悟悔改的一個重要原因。
3,領袖至上論。希特勒極力推崇當時德國哲學家尼採的「超人」學說。尼采把人分為兩類,一類是少有的具有天才的「超人」,一類是占絕大多數庸庸碌碌、盲目服從的「庸人」。「超人」具有非凡的智慧和能力,是歷史的創造者,有權力領導和驅使「庸人」;「庸人」則應服從「超人」的命令和指揮,充當「超人」創造歷史的工具。希特勒利用這種學說,自詡為唯一能夠「拯救德意志」的領袖,通過納粹黨和「黨衛軍」大肆鼓吹對「領袖」(希特勒)的狂熱信仰.絕對崇拜和絕對服從,在納粹黨內和德國軍隊內實行「鐵的紀律」,對人民實行極端獨裁專制的法西斯統治。 墨索里尼與希特勒
日本軍國主義同樣鼓吹「領袖至上」。不同的是,日本軍國主義把「天皇」奉為天照大神賜給大和民族「萬世一系」世代繼承的「神聖領袖」。鼓吹對天皇的狂熱信仰、絕對崇拜和絕對服從。另一個不同是,日本軍國主義把等級森嚴「下級絕對服從上級」的軍事專制制度,推廣到國內和殖民地統治的各個方面,形成日本軍部享有「一人(天皇)之下,億萬人之上」的絕對權力,強迫一切民眾對日本軍國主義「絕對服從」,任其宰割。
4,意志至上論。希特勒還極力推崇尼採的「唯意志論」。尼采認為意志就是力量,只要意志堅強,具有「主觀奮斗精神」,沒有辦不成的事情。為了實現自己的意志,就必須握有權力。他創造了「權力意志」的概念,認為人生的目的在於掌握和發揮權力,「擴張自我」。這是一種極端自大狂妄,權力欲薰心;只要個人意志,不要理性思維;只憑個人奮斗,蔑視廣大民眾;不顧客觀現實,不尊重客觀規律的荒謬邪說。希特勒深受尼采學說影響,寫了自傳體的《我的奮斗》一書,鼓吹堅強意志和主觀奮斗精神可以戰勝一切。這本書的毒害作用很深,使得許多希特勒信徒追隨「領袖」,甘當侵略戰爭的炮灰。
日本軍國主義也極力鼓吹「意志至上」。他們不是引用德國的尼采哲學,而是鼓吹日本傳統的武士道精神。這種「精神」的首要信條是絕對效忠天皇和自己的主人(日本古代的武士是由封建主豢養的);其次是勇敢作戰,「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再次是堅忍不拔,恩仇必報;等。日本軍國主義用這種精神對其追隨者和日軍官兵進行「洗腦」。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若干日本官兵面向天皇所在方向,下跪剖腹自殺,以示「效忠天皇,寧為玉碎」,正是中武士道精神毒害太深的表現。
5,暴力和強權就是真理論。墨索里尼鼓吹,羅馬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羅馬大帝國滅亡以後一直未能復興,是因為缺乏傑出的英明領袖,以鋼鐵意志實行「鐵腕」統治。他和希特勒、東條英機一樣,堅決反對民主自由、人道主義、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認為,這些學說使人心浮動,社會動盪,國家渙散軟弱。他們認為,武力能戰勝一切,「強權就是公理」,不論在國內還是在國際社會,都必須實行強權統治,進行武力征服。
日本軍國主義奉行的也是「強權政治,武力征服」。這種遺毒至今猶存。日本厚生勞動省政務官森岡正宏,推翻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14名甲級戰犯的判決的理由是:「該法庭是由美國等戰勝國單方面主持」的「違法審判」。按照他的邏輯,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不是根據14名甲級戰犯發動侵略戰爭,屠殺數千萬人民的滔天罪行進行判決,只是因為反法西斯盟國取得了勝利,於是「失敗者(日本戰犯)就成了罪人」。這表明「強權就是公理」的陰魂還盤踞著森岡正宏這類人的頭腦。

解德國、日本各自法西斯道路的特點:先說德國:
德國的特點:德國法西斯專政是通過建立法西斯政黨,經過宣傳、競選,在國會選舉中獲取勝利後建立起來的:①有一個以希特勒為領袖的強大的法西斯政黨,並且發動了有群眾基礎的法西斯運動。②採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方式取得全國政權。③對原有的國家政治體制進行了徹底變革。
再說日本的特點:①通過軍部這一特殊機構建立法西斯專政。②日本軍部是通過對內發動政變,對外發動侵略戰爭而逐步建立起法西斯獨裁統治的。③是通過自上而下的方式建立法西斯統治的。④法西斯專政沒有突破日本近代天皇制的框架。

德日共同的特徵:都代表壟斷資產階級利益,是資產階級專政的極端形式。國家職能無限擴大,以極權製取代民主制,廢除了議會制和多黨制,實行一黨專政和黨國合一的獨裁統治。都鼓吹極端民族主義,積極對外擴張和侵略。

『玖』 法西斯主義的領導希特勒挑起的二戰細節

戰爭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徹底改變了協約國和同盟國的政治版圖,其中作為戰勝國的法國、比利時、義大利、希臘和羅馬尼亞獲得領土作為賠償,並且立即於這些領土上設立新的地方行政區劃以進行有效的管理,而戰敗的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則紛紛宣告瓦解。另外一方面在1917年時俄國的布爾什維克黨成功自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奪取了俄羅斯帝國的政權,也讓原本作為參戰國之一的俄羅斯帝國跟著宣告結束。
盡管在戰爭結束後社會開始出現追求和平主義的聲音,許多歐洲國家仍充斥著民族統一主義和復仇主義的民族情節且越來越深化。特別是德國在簽署《凡爾賽條約》後喪失大量領土、殖民地以及其自身的經濟優勢,使得德國社會對於領土收復以及復仇的思想更趨強化。然而由於《凡爾賽條約》的種種限制,德國仍然失去包括德國自身13%的領土以及所有海外殖民地,過去德國在戰爭期間吞並的他國領土也被迫允許獨立,並以戰爭開銷與賠償為由徵收巨額賠款。條約中更進一步限制德國軍事力量的規模以及配備,包括了撤除空軍以及撤銷參謀部 。而與此同時俄國內戰漸趨緩和,並且另外成立蘇聯掌管政權 。
1918年到1919年德國十一月革命爆發,導致德意志帝國瓦解並由另外建立的民主政府取代,新成立的德國政府後來又被稱作魏瑪共和國。然而在戰間期的這段時間,剛剛成立的魏瑪共和國便面臨了國內右派與左派各自支持者的權力爭奪沖突。另一方面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期,與英國和法國簽署1915年倫敦條約的義大利以獲得領土為條件決定轉而投靠協約國集團,但是義大利的民族主義者不滿在戰爭結束後兩國並沒有遵守領土轉移的承諾,隨後因為這次領土擴展事件反而讓義大利社會爆發沖突。而從1922年到1925年開始,以本尼托·墨索里尼為首的法西斯黨成功於義大利獲得執政權力,並且以民族主義與極權主義廢除了原本的代議制民主結構,不斷打壓義大利當地的社會主義、左派和自由主義的的活動;同時義大利政府也積極展開許多外交策略,期望能夠將義大利發展成為世界大國之一,而成為「新羅馬帝國」 。另一方面在德國,以阿道夫·希特勒為首的納粹黨則開始嘗試在德國建立一個法西斯政府。伴隨著經濟大恐慌爆發之後,德國社會開始支持納粹黨執政,到了1933年希特勒被任命為德國總理。在國會縱火案發生後希特勒開始大力提拔納粹黨成員擔任政府重要官員,並開始將德國塑造成法西斯極權的一黨制國家。
中國執政的中國國民黨則為了能夠清除地方軍閥的勢力,在1920年代中期由蔣中正領導國民革命軍開始自南向北展開北伐,最終在名義上統一中華民國。然而北伐結束後執政的中國國民黨便與原本一同合作的中國共產黨發生沖突,中國很快又再度陷入內戰中 。1931年大日本帝國內軍國主義正趨高漲,帝國政府開始策劃如何能夠有效掌控中國領土並且獲取自然資源,進而藉此發展出足夠的實力來掌管亞洲地區。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入侵滿洲,並隨即另外建立作為傀儡政權的滿洲國 。此時蔣中正以「先安內,後攘外」的姑息態度回應日本的入侵行為,繼續剿共戰爭,另一方面則期望國際聯盟協助處理日軍進佔中國領土的問題,但日本在遭到國際聯盟譴責行為後隨即宣布退出該組織。在這之後日本又發動了一連串的挑釁行為如上海、熱河、河北,一直到1933年中日簽署《塘沽協定》雙方才一度宣告停戰。不過中國仍組織志願部隊繼續在滿州、察哈爾和綏遠等地抵抗日軍入侵。
盡管阿道夫·希特勒曾在1923年時發起一場以失敗告結的政變嘗試推翻德國政府,他仍然成功地於1933年合法成為德國總理。他宣布廢除民主制度,同時藉由民族主義的風潮提出要重新修正世界秩序,並很快便開始大規模地重整軍備。與此同時法國為了確保義大利仍然與其同一陣線,允許義大利將衣索比亞列為自己的殖民地。然而在希特勒的主導下,德國於1935年再度合並原本作為德國領土的薩爾盆地地區,而在獲得民意支持的情況下德國隨後推翻《凡爾賽條約》且加速重整軍備的計劃,甚至以大規模徵兵的方式擴充部隊兵力,而這些強調國家主權的舉動也更加加深了德國社會對於希特勒的聲望 。
為了能夠抗衡德國不斷發展,英國、法國和義大利決定成立斯特雷薩陣線(Stresa Front)。另外蘇聯也懷疑德國的目標也包括佔領東歐的廣大領土,為此蘇聯與法國也簽署《法蘇互助條約》(Franco-Soviet Treaty of Mutual Assistance);然而盡管《法蘇互助條約》已經簽署,該協議仍然堅持必須要經過國際聯盟的討論才能針對入侵行為有所因應,這使得這一條約基本上並無威嚇力 。而在1935年6月,英國甚至與德國簽署了《英德海軍協定》,更加緩和了先前《凡爾賽條約》的部分限制。而美國則於同年8月通過了中立法案,表示不會干涉美洲以外的國際事務。這也促使義大利於同年10月時入侵衣索比亞,德國是少數願意表態支持義大利入侵舉動的歐洲國家,這也使得義大利在稍後德國吞並奧地利並未表示反對。
盡管1936年3月希特勒不顧《凡爾賽條約》和《羅加諾公約》而進駐萊茵蘭,但是其他歐洲列強對於此事並未多加干涉。同年7月時西班牙內戰爆發,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公開支持主張法西斯獨裁的佛朗哥部隊和蘇聯支持的西班牙第二共和國軍隊交戰,這次雙方沖突也成了德國和義大利測試新型武器與作戰方式的地方,最終佛朗哥部隊於1939年初成功贏得內戰。1936年10月,德國和義大利組成了柏林-羅馬軸心。1個月後德國和日本簽署了《反共產國際協定》,義大利則在隔年也加入其中。這時中國也發生了西安事變後,國民黨和共產黨軍隊同意停火並組織統一戰線來反對日本入侵。
戰爭起因

1929年10月,美國華爾街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市崩盤,經濟危機席捲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 1929年10月24日,美國紐約華爾街證券交易所出現拋售股票的狂潮,收盤時轉手的股票達到1300萬股,創歷史最高紀錄。隨之而來的是股票市場的崩潰和銀行的擠兌風潮,使美國經濟陷入絕境,資本主義發展史上最嚴重的一次全球性經濟危機就這樣爆發了。
1922年10月,義大利國王任命墨索里尼擔任義大利總理,法西斯專政在義大利開始建立。
西方國家大蕭條所帶來的動亂,使法西斯主義惡性發展。納粹黨迅速膨脹為德國第一大黨。1933年1月,阿道夫·希特勒在德國上台,2月製造國會縱火案,3月通過《授權法》,繼之一系列法西斯法案出籠,至次年8月頒布《國家元首法》,對國家生活進行了全面改組,建立起集權統治的法西斯體制,並且加緊擴軍備戰。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起,日本走上了戰爭和法西斯化的道路。在日本以軍部為中心,從首先發動侵略戰爭著手,然後通過天皇制機構,自上而下的逐步法西斯化,以適應進一步擴大侵略戰爭。1936年,日本法西斯青年軍官發動的「二二六」兵變,使軍部實力大大加強。不久,受軍部控制的廣田弘毅上台組閣,建立軍事法西斯專政。之後,德國、義大利與日本簽訂反共產主義協定,並且干預西班牙內戰。到1933年11月,法西斯運動遍及23個國家,半年後增至30個國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帝國主義時代所固有的各種基本矛盾一個也未解決,而又增加了戰勝國與戰敗國的矛盾以及帝國主義戰勝國之間的矛盾。德國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簽訂《凡爾賽和約》的嚴酷條款懷有怨恨。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納粹黨掌握國家政權,阿道夫·希特勒開始秘密武裝德國。《凡爾賽和約》就是20年停戰的協議。
隨著帝國主義國家間經濟、政治和軍事發展不平衡的加劇,軍事實力發展較快的德、意、日三國要求重新劃分世界勢力范圍,使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尖銳起來。

『拾』 法西斯主義的定義

定義:個人的地位被壓制於集體—例如某個國家、民族、種族、或社會階級之下的社會組織。

法西斯(fascist)本義是「束棒」(拉丁語:fasces)的音譯,是一把被綁在多根圍繞在一起的木棍上的斧頭,在古羅馬是權力和威信的標志。

法西斯主義(英語:Fascism;俄語:фашизм;義大利語:Fascismo;德語:Faschismus)是一種結合了社團主義、工團主義、獨裁主義、極端民族主義、中央集權形式的軍國主義、反無政府主義、反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和反共產主義政治哲學。

泛義范疇:

法西斯主義一詞有時候(無論支持者或反對者)也被用以稱呼其它同時期的以軍事為一體的政權,例如東條英機時期的日本帝國、恩格爾伯特·多爾夫斯(Engelbert Dollfuss)時期的奧地利、胡安·羅薩斯時期的阿根廷等。

這一詞也被用以稱呼一些較為長期的政權例如弗朗西斯科·佛朗哥時期的西班牙、薩拉查時期的葡萄牙,但這經常引起爭議。

在法西斯義大利和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被擊敗後,法西斯主義一詞成為極端貶抑的用詞,這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法西斯宣傳的軍事帝國體系。凸顯這些人壓制反對聲浪、干涉個人行為、促長種族主義、或其它試著集中政治權力的行徑。

由於這一詞已經成為貶義詞,判斷何種政治運動和政府才屬於法西斯主義的議題也極具爭議性。如果放寬法西斯主義的定義,所有獨裁主義國家都包含了其中一些特徵,但大多數理論家傾向於較嚴格的區分其中的差異。

(10)德國的法西斯主義有什麼細節擴展閱讀:

法西斯主義國家:

一、舊日本帝國

舊日本帝國是軍事帝國主義國家,它保留了許多舊殘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混亂形勢下,面對國內經濟的危機以及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高漲,出於英美帝國主義國家爭奪亞洲和世界霸權的需要,組建了法西斯組織,妄圖擴大在國內的影響,於1918年法西斯分子大川周明在日本建立了第一個法西斯組織——「猶存社」。

此後一些軍閥主義的恐怖組織,組織了「黑龍會」「大日本國納粹黨」等等,數目超過3500個,同時日本也對中國全面發動了侵華戰爭。

說到這兒我們不得不提到戰時日本內閣總理大臣東條英機,他是一個狂熱的軍國主義者,悍然發動太平洋戰爭,使整個亞洲太平洋地區處於熊熊戰火。

日軍在亞洲各國的暴行,皆出於東條英機戰爭內閣的認可,臭名昭著的日軍劊子手們都是東條的得意干將。從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亞洲戰爭策源地就形成了。

二、義大利社會共和國

1922年墨索里尼在義大利建立了一個法西斯政權。由於義大利王國是帝國主義國家中經濟、軍事實力都很脆弱的國家。義大利王國的資產法制非常動盪,中央政府軟弱無能、政權更是平乏,墨索里尼乘機抓住了機會,篡取了政權。

墨索里尼義大利獨裁者,曾發動上萬人進軍羅馬而強迫義大利皇帝封他為國家元首。熱衷戰爭,在非洲大打出手,對衣索比亞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他在義大利國內實行恐怖統治,迫害進步人士,將浪漫的義大利變成了歐洲戰場的一大策源地。他死心塌地追隨希特勒。

三、納粹德國

德國方面,1933年希特勒為德國總理並加緊了建立了法西斯獨裁統治。在1933年2月納粹黨製造了國會縱火案。希特勒這個人有著魔鬼般的天才,他以他敏銳的政治嗅覺和難以置信的煽動能力,將整個德國陷入瘋狂,把全世界十多億人口捲入戰爭的攪肉機。

阿道夫·希特勒,是一個讓二十世紀為之顫抖的名字。他是戰爭、殺戮和種族滅絕的代名詞。

希特勒之所以能在德國建立法西斯政權由以下五個原因:

1、德國軍事帝國主義的歷史傳流是法西斯上台的歷史根源.

2、經濟危機是納粹運動產生和發展的客觀條件。

3、希特勒迎合德國人民的社會主義和民族主義情緒,由行使了蠱惑人心的宣傳,騙取了人民的支持。

4、德國壟斷資產階級對納粹黨的大力支持。

5、在德國未能建立起廣泛的反法西斯統一戰線。

由此歐洲成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又一個戰爭策源地。

閱讀全文

與德國的法西斯主義有什麼細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29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0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0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2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4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39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6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2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19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1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1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26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4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68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6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8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27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