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創業環境如何改善

德國創業環境如何改善

發布時間:2022-04-27 12:11:56

A. 麻煩解決一下

1、國際合作與經濟全球化
3、說明了因為國際合作,市場價格受到供需關系的影響

4、科技、電子
5、
一、前 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不斷向前推進和中國入世,我國高新技術產業所面臨的競爭環境和對象都發生了變化,我國高新區正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和嚴峻的挑戰。如何加速高新區的發展,順利完成「二次創業」的目標,成為中國科技產業界的一大課題。研究和總結國外高技術園區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對我國高新區的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1951年,世界上最早的高技術園區誕生於美國,它就是聞名世界的「矽谷」。它的建設和發展對促進美國的高科技產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從此,建設高技術園區成為世界各國發展高科技產業的普遍做法,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建設高技術園區(我國稱為「高新區」)。在世界高技術園區五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可以大致分為兩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末,世界高技術園區的發展十分緩慢,設區的主要是經濟發達的國家。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世界上僅有23家高技術園區,其中大部分分布在美國。第二階段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尤其是80年代中後期,伴隨著世界性新技術革命產業結構的調整,全球興起了一股建設高技術園區的熱潮。據不完全統計,到1992年,全世界已經發展到802個高技術園區。全世界的高技術園區主要分布在三個地理區,即:以美國和加拿大為代表的北美高技術區,以德國、英國、法國為代表的西歐高技術區和以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和台灣為代表的東亞高技術區。三個高技術區各有特點,北美高技術區是以美國高技術園為典型,是純市場經濟的產物。西歐高技術區則以發展本土高技術為特徵。東亞高技術區則多為政府規劃的產物,且多以美國高技術園區為榜樣。由於各高技術園區所處的環境不同,它們之間的發展很不平衡,發展的狀況也各異,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
二、國外高技術園區的成功經驗
在眾多的高技術園區中,有許多世界聞名的園區,如:美國的矽谷、美國波士頓128高技術產業走廊、加拿大技術三角區、日本築波科學城、台灣的新竹科技園等,他們為世界高科技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這里,我們重點對美國矽谷進行剖析。
矽谷(Silicon vally)成立於1951年,是科學技術創新的產物,是美國半導體、電腦、微處理器等產品的誕生地,矽谷分布在長30英里、寬15英里的地區內,2003年有7000多家高科技企業,年營銷額2000億美元,且以每星期11家新企業的速度增長,許多國際著名公司,如:英特爾公司、IBM公司、HP公司、仙童半導體公司、先進微器件公司等都誕生在這里。所以,矽谷是全世界最早的、最著名的科技園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微電子工業中心。而在50多年前,矽谷所在地---舊金山以南的聖克拉拉縣是一個鮮為人知的小縣城,矽谷當時是一片果園谷地,曾是果脯之都,只有製造業工人800人,其中一半在罐頭廠和食品廠工作 。是什麼原因使得當年的小縣城一舉成為當今世界矚目的科學園區呢?
筆者認為,矽谷的成功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靠近大學。矽谷有3所本科大學,9所專科大學。這些大學的教授和研究生有許多科研成果,特別是斯坦福大學。斯坦福大學是一所能培養博士研究生和從事科學研究的大學,也是一所技術學科較強的工科大學。靠近大學,不僅有利於大學科技成果的轉化,而且有利於為企業的創新活動提供項目源、技術源和人才資源,從而促進企業的原始性創新。斯坦福大學為了鼓勵學者們與企業合作,制定了很好的政策,允許教授把利用學校財力、物力研究出來的成果獲得的專利權使用費的1/3留為已有[4] 。可以說,沒有斯坦福等大學,就沒有矽谷。
2.政府支持。矽谷是多種因素互動形成的自然產物,美國政府間接支持了這個自然產物的發展。這些支持主要是:(1)組織管理。由地方政府、銀行家、企業家、大學組成顧問委員會,進行重大決策,確定商業貸款項目,給予不同工業區和企業以各種鼓勵計劃。(2)科研經費投入。1958年,美國聯邦政府為了在高技術領域趕超前蘇聯,將科研經費增加到100億美元,且大量的軍事訂貨成了矽谷高技術產品的最大市場,從而加速了矽谷的發展。(3)特殊政策。在企業買地建廠房時,政府提供免稅政策;政府為新成立的軟體公司提供臨時的工作場所,或收取很少的租金,以減少投資風險;政府提供免費培訓計劃,以提高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4)物色人才。政府設有專門機構幫助企業尋找合適的員工,使有工作能力的人找到合適的工作。
3.風險投資。風險投資是高科技企業快速發展的催化劑,特別是對於那些在軍事市場以外的電子公司的發展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但是,與一般情況不同,矽谷最初的風險投資是來自自身產生的財富。矽谷第一批電子公司中的工程師和商人靠他們自己的經驗來證實創業過程的可行性,判斷新建公司的可能性,從而為下一輪新公司的成長投入資金和培育新的企業家。隨後,有許多金融等機構的風險投資進入了矽谷,風險投資不僅為幾百家新創建的微電子公司提供了創業資金,還對這些創建初期的公司提供咨詢並協助管理,從而促進了這些公司的迅速發展,同時也為締造輝煌的矽谷提供了強大的資金支持 。
4.矽谷文化。技術革命常常與某種特定文化的出現有關,這種文化是創新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矽谷,這種文化存在於管理人員、工程師、技術人員和熟練工人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之中,它構成了矽谷領先的創新環境的人文基礎。矽谷文化具體地說,就是創新精神、競爭精神、冒險精神和企業家精神。M.Castells和P.Hall指出,企業家精神是矽谷文化的基本特徵,矽谷的大多數職業人員和工程師雖然在為大公司工作,但他們的榜樣依然是創立公司的青年領導者。由於他們有能力創新,有冒險精神創立新公司,從而成為百萬富翁。這種企業家精神和冒險精神文化提供了無休止衍生公司的土壤,從而培養了矽谷創新的持續力。另一個關鍵的矽谷文化就是進取性的競爭精神,這種競爭既在個人間又在公司間進行,這是為了保持領先的需要。創新精神主要表現在矽穀人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對從事尖端技術的責任感和對其事業的重要性的深刻認識 。正是這些積極向上的矽谷文化,營造了矽谷良好的創新氛圍,從而推動了矽谷的成功和飛速發展。
三、國外高技術園區失敗的教訓
以原蘇聯的西伯利亞科學城(以下簡稱「西伯利亞科學城」)為例。西伯利亞科學城是俄羅斯「新西伯利亞科學城」的前身。在成立的很長一段時間里,發展十分緩慢。不少學者對它進行了分析,認為原因不少,既有體制方面的,也有機制方面的;既有政治方面的,也有非政治方面的。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教訓。
1.自我封閉,缺乏相互交流合作的環境和機制。這是西伯利亞科學城失敗的關鍵所在。主要表現在:(1)科學城與工業企業聯系甚少。科學城的研究成果只是上報給科學院或發表在學術雜志上,只為其所在研究所的上級部門了解,而不是想方設法讓其研究成果與工業企業合作,進行產業化和應用;(2)科學城與外界缺乏溝通與交流。在上世紀70年代,科學城的科學家與外界科學家交流極少;(3)科學城內各單位之間很少進行交流和合作,因為科學城內各研究機構能夠自給自足;(4)科研人員之間缺乏交流合作。該科學城中,每個研究人員都在自己導師的指導下進行專項課題研究,而導師只直接對項目主管負責。
2.官僚化和政治環境變化,使科學家們的創新思想受到打擊,創新氛圍受到壓抑,從而削弱了科學城初期所具有的創造激情。
3.計劃經濟體制阻礙了科研成果產業化的進程。(1)在當時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工業企業的生產只按照企業自己的上級主管部門下達的計劃和任務進行,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不感興趣,需求甚少;(2)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前蘇聯的計劃指標並不是根據科研機構的尖端項目研製設備的潛能來計算,而是依賴於在國際市場上可以獲得的技術而定,這從根本上喪失了將蘇聯的科研成果引入工業應用領域的機會;(3)負責有關工業企業的國家部委要求每個企業都依靠自己的研究機構,而不是依靠科學院,從而影響了工業企業與研究所的接觸。
4.得不到地方政府的支持。政府為使科學家們能集中精力從事研究,按照科學社區對西伯利亞科學城進行規劃和建設,使科學城與新西伯得亞政府以及產業工人隔離開來,他們之間缺乏相互交流和理解,從而造成了當地政府認為科學城是靠人為的移植,吸引莫斯科資金來酬謝無用的知識分子的.故而,當地政府以種種巧妙的方式給科學城設置障礙,限制科學城發展。
5.工作和生活環境差,西伯利亞科學城地處絕無人煙、完全未開發的森林之中,那裡有許多可以使人患腦膜炎的蛭蟲,冬天十分寒冷,也沒有鐵路交通,只有一條公共汽車線路,交通十分不便,且工作崗位少,住房十分緊張,高中或大學畢業的孩子們無法找到工作,只能與父母住在一起。所以,那裡的生活環境並不好,很多高素質人才不願意到這里工作,從而造成人力資源匱乏。
四、加速我國高新區發展的啟示
通過分析以矽谷為代表的高技術園區的成功經驗、以西伯利亞科學城為代表的高技術園區的失敗教訓,從中得出如下啟示:
1.建立健全技術創新體系,加快官、產、學、研結合的步伐。筆者認為,應從系統整合的角度來建立健全高新區技術創新體系,這個體系應該是一個以高新區管委會為創新組織者,以高新區內的企業為創新主體,以高新區內的科研機構和大學為重要的技術創新源和知識庫,以高新區內的生產力促進中心等中介組織為溝通知識流動的載體,以高新區所在地的金融機構、投資機構及企業為創新投資主體的創新推動網路。依託這個創新推動網路的平台,使技術創新體系中的各方都能充分溝通和交流,避免形成像西伯利亞科學城那樣的封閉環境,並利用資源,優勢互補、利益共享,達到「多贏」目的,從而加速高新區的發展。
2.高新區的管理部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盡快地摒棄計劃經濟時代遺留下來的舊觀念,以市場經濟的新理念為高新區內的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同時,要引導這些企業,特別是計劃經濟意識較濃的企業,盡快地從機制、制度和發展策略上走上市場經濟的良性發展軌道。
3.政府要加大對高新區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改善創新創業環境。首先,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為高新區的產、學、研項目提供更多的經費支持;其次,在政府采購中,要把更多的訂單和合同交給高新區的高科技企業,為這些企業提供更好的市場空間;第三,為高新區的發展營造一個更好的政策環境、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使高新區能吸引和留住一批優秀的管理人才、科研開發及產業化人才。
4.營造良好的創新文化和創新氛圍。要通過各種途徑建設高新區的創新文化,提倡矽谷高技術園區的創新精神、競爭精神、冒險精神和企業家精神,同時營造一個「鼓勵成功,容忍失敗」的良好環境,使教授和學生們走出教室,研究員走出實驗室,走進競爭的市場環境中創新創業。
5.進一步加大開放和交流的力度。一方面,高新區管委會要與所在地政府多溝通,多交流,要想方設法取得當地政府及其各個部門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高新區的管理者和企業、研究機構、高等院校要加強與外界的交流和合作,這有利於整合和優化配置資源,加速高科技產業的發展。
6.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建立健全投融資體系,使風險資本有退出機制。高投入、高風險是高科技產業的重要特徵之一。由於我國已經進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階段,銀行基本走上商業化運作,為了減少風險,銀行很難像以前那樣貸款給高風險的高科技產業。因為商業銀行的信貸支持是一種准固定回報制度,而高科技中小企業獲得的資金應該是高風險、高回報的制度。所以,必須建立健全投融資體系,解決風險資本的退出通道問題。我國已經建立的主板市場和中小企業板市場,為科技企業的融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特別是中小企業板市場,它的建立是形成我國風險投資體系的關鍵環節,因此它是風險資本撤出的最佳渠道。但是,就中國金融市場的客觀實際,風險資本的退出通道不能只關注中小企業板市場,還應考慮其他方式作為退出機制起步階段的有效退出途徑。筆者認為,還應該培育一個第三層次資本市場,就是櫃台交易系統(OTC),從而在我國建立一個完善的投融資體系。為了能實現這樣的目標,我們需要逐步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同時輔以嚴格的監管措施,為我國的風險投資營造一個可靠、獨立的法治環境。

B. 德國如何大力營造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政治生態

(一)深化為民服務鐵的信念,提升新班子的思想力。
(二)深化眾志成城鐵的團結,提升新班子的協作力。
(三)深化令行禁止鐵的紀律,強化新班子的執行力 。
(四)深化勤政廉政鐵的作風,強化新班子的向心力。
(五)深化勇爭一流鐵的目標,強化新班子的創造力

C. 如何實現,投資創業移民德國

因為面臨出生率低下,人口逐漸老齡化等問題。為了刺激經濟、引進外資,德國政府開放了商業投資定居政策。

新的移民法規定,投資人在德國成立一家公司,最少注冊資金是2萬5千歐元。(新公司可以是一家獨立的公司,也可以是中國公司的子公司,即您在中國已經有公司希望到德國設立分公司。)您的公司在德國正常運營3年,在您把業務拓展到海外的同時,也會獲得德國的永久居留簽權,即通常我們所說的綠卡,可以享有除選舉和被選舉權以外的任何福利待遇。在獲得綠卡5年後,您就可以申請加入德國國籍。

當公司注冊完成,公司經理就可動用這筆注冊資金用於公司運作,比如支付辦公租金及工資等。

在您的德國公司成立後,可以馬上辦理家庭團聚,您及您的家庭成員可以獲得德國的居留簽證,持此居留簽證的申請人及其家庭可以納入德國的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計劃中;由於德國從小學、中學到大學都是免費的,所以申請人全家還可享受免費教育,即您的孩子可以免費面試上300多所德國大學。

依據德國《外國人法》,申請人所持的商務簽證通常情況下每年換一次,2004年7月,德國備受矚目的移民法通過,這標志著德國開放了外來民族的融入,同時也意味著德國承認自己是個移民國家。新移民法自2005年生效。您的公司只需成功運作3年後就可以申請德國的長期居留簽證,此簽證沒有時間限制,不需要再延續簽證,擁有此簽證後就可以在任何時候到德國任何地點定居,可以自由出入歐盟,無須簽證。

取得長期居留簽證5年後還可以申請加入德國國籍,享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也可以選擇繼續保留中國國籍,但擁有德國永久居留權。 持有德國長期居留簽證者還可以赴歐盟其他國家從事合法職業。獲得德國永久居留身份後,辦理美國、加拿大、英國以及東歐國家的簽證就很容易。有利於開拓歐美市場。

在德國注冊新公司和辦理長期商務簽證,與美國,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的政策相比,注冊資金少,審批速度快,沒有嚴格的語言和學歷要求。雖然公司在德國設立但申請人可以以生意的理由不需在德國居住,只要公司是確實運作良好就可以。

德國各地政府有很多優惠措施扶持新企業。在德國注冊新公司可以享受政府辦公租金補貼,員工工資補貼,高技術出口補貼,投資補貼等。

德國創業定居的辦理流程
2008-5-22 11:20 | 查看: 8241次 【投資移民在線評估】
步驟:

→ 咨詢與前期評估;

→ 簽委託代理協議;

→ 根據客戶的商業評估表來起草商業計劃書,並根據商業計劃的內容列出客戶需要提交的文件清單,指導客戶准備材料;

→ 所有材料寄往德國,由律師注冊公司並在工商會進行商業計劃書的審批;

→ 德國律師將邀請函和注冊公司的材料郵寄到中國;

→ 和德國大使館預約面談;客戶准備參加大使館的面試;

→ 取得三個月的長期商務簽證;

→ 客戶在德國銀行開辦公司賬戶,將2.5萬歐元的注冊資金打入銀行帳戶;

→ 申請人前往德國外國人管理局換發1年的居留許可,一年到期後可申請兩年的居留許可,兩年後可以申請德國的永久居留權,五年後可以申請德國國籍。

D. 為什麼德國在工業化時期要實行反壟斷機制

(一)德國促進工業發展的基本政策思路:促進市場公平和反壟斷

聯邦德國在戰後實行以市場競爭為核心,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和國家對市場經濟運行具有指導和協調職能的「社會市場經濟」制度,這是聯邦德國高速發展並走出一條與眾不同工業化道路的制度基礎。從政府幹預經濟的方式上看,德國採用的是社會合作主義的協商干預形式,在這種干預體制下,既沒有國家對產業的所有權控制,也沒有國家直接的實施計劃,只有對產業投資政策的間接控制和影響。從政策的側重點看,德國政府十分重視對產業組織的引導和規制,而對產業結構的干預相對較小。德國經濟學家認為市場秩序的公平比產業結構優化更為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講,「反壟斷優先」是德國社會市場經濟的精髓所在。從支柱產業的選擇看,德國政府沒有嚴格選定過支柱產業。德國主導產業的形成和發展主要是市場競爭的自發過程,政府在其中只是為維護社會市場經濟競爭的秩序性創造必要的制度前提並提供寬松的宏觀經濟環境。從對外貿易看,德國從二戰後初期的艾哈德時代起的各個時期的政府都主張自由貿易,並始終採取自由放任的對內對外投資政策。

(二)產業扶持資金的重點是中小企業和科研機構

從扶持的方式看,德國政府通常不直接向某個企業提供財政補貼,而是通過各類金融機構向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渠道和融資服務來扶持和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德國政府也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銀行提供利息補貼,政府還出資在不少地方建立了信用保證協會,在中小企業向銀行貸款時提供信用擔保,以解決中小企業的貸款困難。從扶持重點看,刺激技術進步,特別是前瞻性技術的研發和成果擴散是產業資金扶持的重點。例如,2006年至2009年期間,政府投入120億歐元用於扶持納米、生物、微系統等17個重點領域內科技研發和推廣。

(三)營造私人部門為主體創新環境,促進技術進步與共性技術轉化

一方面,政府較少干預具體的技術研發活動,研究開發活動具有獨立自主性。1949年,德國憲法規定了科學是完全獨立的,聯邦政府和州政府並不會通過政策使國家科技資源向某個具體方向或領域集中,科技政策也不會制定很具體的使命取向、發展目標。另一方面,注重共性技術的傳播和轉化。德國各個科研聯合會在共性技術的傳播和轉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弗勞恩霍夫應用研究促進協會獨特的籌資機制、合作模式、評估方式和轉化機制保障了技術研發成果的產業化和商業化。

(四)以技術進步為重點的中小企業扶持和促進政策

首先,鼓勵中小企業的創辦,協助中小企業融資。德國聯邦政府和銀行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實施了「自有資本援助計劃」、「共同任務」項下的改善地區結構計劃等旨在幫助中小企業創辦的各種政策和計劃,對新開業企業進行資金補助和技術、人才幫助。其次,促進中小企業技術進步。具體的政策包括:(1)中小企業制定科技轉讓促進政策。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專門計劃,以促進多家企業與研究所開展共同研究項目和簽訂第三方研究開發合同。(2)企業研發人員間接促進政策。1989年,德國在西部地區實施「工商企業研究開發人員增長促進計劃」,其主要內容是對企業的新聘科技人員提供一定數量的工資補助,以促進科技人員流動。(3)企業技術創新風險分擔計劃。通過低息貸款和承擔部門責任的方式鼓勵投資公司、風險投資公司以及其他投資者盡可能早地介入新技術企業的投資中去。總之,聯邦政府各方面的政策都給中小企業扶持和引導,不幹預主義和非歧視產業政策,再加上價格穩定和持續的經濟增長,為德國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五)通過終身學習機制實現勞動技能提升

首先,德國鼓勵終身學習與勞動力技能提升的政策有明確而統一的方向。德國終身學習與勞動力技能提升的政策體系不斷完善並與時俱進,從最初倡導繼續學習開始,到提出終身學習的方式。其次,終身學習和勞動力技能提升的主要途徑是繼續教育。德國擁有全球體系最大、覆蓋最廣、能量最強的成人教育機構。成人教育中心的辦學靈活,收費低廉,勞動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以很低成本接受到需要的培訓。第三,終身學習已經成為德國工業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德國對終身學習和技能提升的激勵也是全方位的。例如,對全時參加學習並獨立開辦企業的人員給予自主並部分免於歸還貸款。

(六)促進知識產業聚集的集群策動政策

作為產業集群的行動主體之一,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在產業集群發展中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提供良好的基礎設施,為企業家的創業和外地企業家的投資創造良好的環境;二是創造合理的制度環境,增進廠商之間的信任,催生廠商之間良性的競爭與合作格局;三是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務,促進產業集群的成長與升級;四是發揮產業集群政策的策動效應,即從單個的集群內部主體間的合作到集群整體的創新,從單個的集群創新轉型到集群之間的合作。

二、德國工業化中後期發展經驗對中國工業化的啟示

首先,實行科技立國。德國以私人經濟部門為主體的技術資源結構和促進優化創新環境的政策值得我國借鑒。通過各種研究學會組織,政府資助的基礎研究與企業主導的應用研究很好的結合在一起,這不僅打通了高校、科研機構與產業應用的通道,同時也使得不具有直接經濟效益的基礎研發獲得資金保障。德國政府還非常重視對前沿技術和未來技術的研發,通過長期的技術積累,德國企業在新興產業領域不斷掌握了核心技術的優勢。

其次,重視中小企業發展。一是規范市場競爭,促進中小企業的繁榮。我國雖也制定了放開搞活國有中小型企業以及促進非國有企業的發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但其中有一些措施不是從反對限制競爭的立場出發,而恰好是從限制競爭的角度去制定政策。可以借鑒德國規范市場競爭和產業組織方面的政策措施,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創造公平環境。二是規范政府職能,完善服務體系。中小企業曾對我國經濟發展和工業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於長期缺乏各級管理部門的服務,2000年以後中小企業的發展日益艱難。應該學習德國政府的做法,政府對中小企業的管理重在「服務」而不是規制,重在創造良好發展環境而不是針對具體企業具體項目的資助。三是重點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政府對中小企業信貸不是直接對企業,而是通過中小企業銀行,政府給予貼息支持。對中小企業股份投資和風險投資方面,德國政府對新型行業、高科技中小企業等進行直接投資,但不參與企業管理。

最後,努力提高勞動力素質。第一,終身學習由政府主導並提供支持。建立終身教育體系和創建學習型社會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由政府統籌領導協調規劃,充分發揮各類教育機構的功能,有效整合各類教育資源,促進資源共享。第二,加強不同教育體系間的合作。我國學校教育體系內部各種學校體系之間並沒有建立起有效的相互溝通與銜接的關系。應進一步改革教育教學制度,加強各類學校之間的溝通與銜接;建立非學歷教育學習成績的評估鑒定和學分互認等制度;加強教育制度的彈性、多樣性和開放性,變單一的,只有通過大學才能成才的「獨木橋」為通過各種途徑努力學習和創新都可以成才的「立交橋」。第三,以政策法規為引導。德國從兒童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職業教育到終身教育相關的法律法規很多,其完備的法律體系也是終身學習快速發展的基礎和保證。我國的終身教育還處於起步階段,相關的立法還比較缺乏。應借鑒德國經驗,大力加強終身學習的法制建設,明確政府、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的權利、義務及相關責任,將終身學習和終身教育體系建設納入法制化軌道。

E. 德國留學的真實環境是怎樣的

一個留學德國五年的中國學子,回首五年來在德國留學所經歷的種種事情,並把這些心得寫下來與大家分享,希望對即將來德國求學的及已經在德國大學奮斗的中國學子有幫助。

(1)選擇專業要根據自己的興趣,不要別人學什麼就跟著學什麼。轉專業是很麻煩的事情,損失一年時間很可惜的。

(2)課表要排得科學。這個可以請教大學里的學長們,大學里的Fachschaft也會提供幫助,不過德國人的觀點不一定適用於中國學生,所以最好問一下高年級的中國學生,論壇里的熱心人也是不少的。

(3)德國大學學習主要靠平時。學期當中一般沒有考試,期末大考的范圍很廣,僅僅靠考前一兩周時間准備是不夠的,除非你是天才。

(4)准備考試的時候要全面復習。可能考完你會感覺不需要復習那麼多,但學習並不只是為了考試,這次用不到將來可能就會用得到。歸納重點是全面復習後的一個步驟,而不是將其取而代之,有的學科考試可能就一兩道大題,沒復習到就肯定過不了,一個學期也就荒廢了。放棄全面復習的風險無異於豪賭。

(5)基礎階段(Grundstudium)的考試雖然簡單,但卻是為今後專業學習階段(Hauptstudium)做准備。與其到時再來補不如現在就學好。Vordiplom的成績並非真的不重要,比如申請實習的時候靠的就是它。

(6)要擺正學習和打工的關系,要勤工助學不要勤工棄學。寧可平時節省一些,不要一邊拚命打工,一邊又花錢如流水。這個問題希望那些還沒來德國的朋友特別要注意,光靠打工是很難將一年的生活費掙出來的,所以來德的時候必須准備好至少一到兩年的生活費。平時花在打工上的時間太多就可能要讀很長時間才能畢業。德國企業近兩年招聘有明顯的年輕化傾向,很多公司都不收30歲的畢業生,有的崗位甚至將年齡限制到28歲,所以大家要抓緊時間學習。

(7)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學期里的勤工助學要有所選擇。將來准備向科研方向發展准備做學者的可以考慮申請大學相應專業的Hiwi(SHK),一方面可以早些同教授認識,將來申請讀博比較方便,另一方面也能夠在教授那裡通過專業雜志及時了解行業動態。將來准備畢業後進企業工作的,可以找一下德國公司的Teilzeit。每周工作一天的崗位雖然不多但還是有的。如果你覺得某個學期課比較少,平時有充裕時間,申請每周16-20小時的工作也是可行的,但你一定會覺得很辛苦。

(8)假期時間要充分利用,定期回國是有必要的。但不要太頻繁,一年半到兩年回一次家比較合適。過了Vordiplom以後可以考慮實習,之前可以到德國企業打工,能對企業有一定了解,學會與德國同事相處,另外也可以改善口語水平。中國人當中單兵作戰的人才多的是,有團隊精神的人比較少,在一個德國企業里可以培養這方面的能力。

(9)大學一般都會定期與企業合作搞些活動如Workshop之類的,另外德國每年都有大學生招聘會,可以利用這些機會尋找實習或是工作崗位。申請第一個實習的時候不要把注意力只放在大公司身上。大公司申請實習的人很多,其中甚至還有畢業生,所以沒有實習經歷的大公司一般不收。到小公司實習要注意實習與專業的相關性,否則實習的含金量就大打折扣。實習的工資雖然遠遠及不上打工,一般每月200-700歐元,但這是學習的一部分,所以在經濟情況允許的條件下不要計較工資高低。我體會是書本上的東西真的和實際中相差很大,實習以後你才會體會到大學學的那套東西有多麼膚淺。實習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早些和公司建立聯系,能在實習期間給他們留個好印象將來畢業後就有在那裡直接工作的可能。

(10)網路只是個信息平台,不要沉溺於其中。由於網上信息量實在太大,所以要有所選擇。天下大事當然要關心,和自己專業有關的信息也要關注,至於某個女歌星和某個男球星傳出緋聞之類的新聞只能權當消遣,兩周以後也就沒人提了,所以就沒什麼價值可言,今後准備當娛樂新聞記者的除外。

F. 如何改善大學生創業環境

1、要把握需求,學生創業政策回應性
明確促進大學生創業的政策定位,將促進大學生創業提升到國家成長高度。調劑政策關注點,擴大政策受益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將鼓勵生計性創業慢慢轉向成長性創業與生計性創業並重,擴大政策受益面,慢慢建立普惠性的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體系。
2、健全公共辦事體系,慢慢實現全方位的大學生創業辦事
加強宣傳,提嵬峨學生的創業政策知曉率。充分發揮公共就業辦事機構的感化。慢慢建立並完善創業信息宣布辦事機制,建立創業項目徵集與開辟機制,加強創業培訓,慢慢完善大學生創業的價值評估、實踐模擬、政策與治理咨詢等方面的創業指導辦事體系,加強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扶植。培養大學生創業中介辦事市場,鼓勵有關市場組織開展大學生創業信息咨詢、創業培訓與指導活動。
我國近年來越來越重視大學生創業,各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大學生創業促進政策並產生了優越效果。
3、優化工作體系體例機制,提嵬峨學生創業工作質量與效率
強化宏觀治理,以就業工作聯席會議為基本,強化大學生創業工作引導機制和部門調和機制,將大學生創業工作績效納入就業工作績效考核范圍,並適當提嵬峨學生創業工作在績效考核中的權重。設立大學生創業專項基金,加大政府投入,為大學生創業者供給融資、貼息、補貼等方面支持,形成大學生創業投入引導效應。發揮市場機制感化,加大大學生創業投入補償政策力度,經由過程強化政策性間接投入,建立並賡續完善大學生創業扶持資金投入補償機制,調動各類主體對大學生投入的積極性。

G. 德國怎樣改善自己國家的情況

面對嚴重的經濟危機,德國中小資產階級在苦悶、彷徨中尋找出路,提出:我們需要一種新時代的信仰!我們要改造社會、強烈地渴望一種進行改良、改善自己政治、經濟處境的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城市手工業者、小商人、小企業主強烈地希望,在大壟斷資本面前得到國家的保護,限制大工廠、大企業的勢力,以求生存,進而改善自己的經濟和社會地位。

H. 「GEM的創業環境」

1.對區域創業環境的比較與評價。各國學者相繼提出了要素稟賦理論、增長極理論、產業集群理論、三螺旋理論、累積因果理論、核心—外圍模式等理論模式,這些理論對區域發展差異和機制的解釋也可以看成是對區域創業環境的解釋。全球創業觀察(GEM)的研究一開始就集中於研究世界范圍內各個國家的創業環境,通過詳細地探索創業對經濟增長的重要性,橫向地測度國家和地區的創業活動水平、影響因素及其對公共政策的影響。還包括世界各國的報告,對創業環境從國際比較和國內比較兩個方面進行了較好的總結與研究,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
2.對中心城市創業環境的比較與評價。目前,關於城市創業環境的比較與評價大多集中在城市競爭力與投資環境上,這些研究以改善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的投資環境,提升城市競爭力為目標,系統地研究了城市創業環境的各種要素,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3.對高技術企業創業環境的比較與評價。現有文獻對高技術企業生長環境的論述主要包括如下八大方面的因素:技術支撐體系、產業支撐體系、人力資源支撐體系、資本支撐體系、制度與政策支撐體系、社會文化環境、完善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和政策環境。以這八大因素為基礎,相應地形成了八個方面子環境指標的評價體系。

I. 德國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政策有哪些

青年處於創新創業的活躍期,大學生是「萬眾創業」的主力軍。但目前我國高校畢業生創業的比率只在2%左右,與西方發達國家大學生創業比率的平均水平20%相差還很大。高校還應進一步思考和探索,創業教育究竟該如何開展?要激發的大學生創業,大學營造一種創業文化很重要。現在大學中創業的文化氛圍還不夠濃厚。在大學里的各種講座和報告中,學術方面的內容居多,而關於創業的較少。今後可以多邀請企業家和成功的創業者來到大學開講座、同學生交流,讓企業家的精神在青年學生的心中發芽。要支持和鼓勵老師和學生成立的創業沙龍,比如清華大學的創客教育基地聯盟就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學生和老師能在一起學習和交流關於創業的思想和心得,並親自動手實踐創新,也是塑造創業文化的一種途徑。學校里也應該興創新工廠、車庫咖啡這樣的場所,讓學生有創業的文化和氛圍。值得注意的是,大學在營造創業文化的過程中,不僅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業熱情,更重要的是讓他們認識到創業不僅是就業和掙錢,更是一種更高一層的精神和價值追求!創業應該是比簡單的就業具有更高的自我實現的價值。要激發的大學生創業,加強創業實踐教學是重要基礎。培養學生創業,僅通過開設課程是難以完成的。創業是綜合多方面內容的復雜實踐,因此創業教育一定要通過實踐性的教學和訓練進行。創業教育可以借鑒MBA案例教學的方式,讓學生通過鮮活的創業案例,學習和體會創業中需要的工商管理、金融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組織不同類型的創新、創業競賽,讓學生在模擬創業練習中積累經驗、提高能力。「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兩年一次,參加人數有限。各個學校可以在學院層次定期舉類似的創業比賽,讓學生在比賽中學習。矽谷的創業教父彼得·泰爾從2011年起,啟動資助「20Under20」創業青年人項目,鼓勵大學生退學創業。雖然我們不一定要鼓勵退學創業,但這種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活動,在美國乃至很多國家引起了很大反響。激發大學生創業,需要給學生提供創業空間。實驗空間就像喬布斯家的車庫,是創新創業的原始空間。因此,利用大學科技園提供創業空間很必要。這方面需要高校予以重視,出台更加靈活、便於學生到科技園創企業的政策和措施。這方面工作做得好,我國的大學也能夠像斯坦福等國外大學那樣,在大學科技園中產生很多有影響的創新企業。創業教育還要求高校轉變學思路,與社會加強聯系,使的金融、法律等資源進入學校,為創業服務。由於目前高校教師普遍較為缺乏實踐經驗,這就促使學校要在體制和機制方面創新,使社會上經驗豐富的「創業導師」走進學校,以多種靈活的形式到學校上課或任教。這也可借鑒德國大學的經驗,對一些學科的教師要求有企業工作的經驗。

J. 注冊佛羅里達州公司的優勢

1.足夠優良的商業氛圍,為提高佛羅里達州的全球競爭力- 佛羅里達州採取獎勵投資政策。提供勞務、投資和培訓服務。
2.足夠良好的創業環境;佛羅里達州是各種商務活動條件最完善的州之一,是全美企業家中心的所在地。佛羅里達州是靈活、快速發展的小型企業,在美國最理想的創業成長地之一。
3.以商務發展的佛羅里達州政府,佛羅里達州政府及各地方政府的工作突顯其商務功能,佛羅里達州有協助商業、重視科技的部門,制定政策和創造更好的商業環境。
4.免稅措施,在佛州新成立公司,州政府會有許多獎勵措施.

閱讀全文

與德國創業環境如何改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29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0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0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2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4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39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6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2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19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1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1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26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4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68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6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8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27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