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二戰時期,為何日本會選擇和德國結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雖然已有近百年了,但是留給人們的慘痛回憶和給大家的教訓是所有人都不能忘懷的。大家都知道的是,二戰有三個主要侵略國,德國、日本、義大利。德國主要戰場是歐洲,日本的主要戰場是亞洲。從兩國的主要戰場上來看兩國並沒有多大的交集。但是為何在二戰時期,日本會選擇和德國結盟?兩個國家的主要是給自己拉外國援助防止在國際上孤立無援。
所以在日本和德國結盟之後,日本安心的佔領東北無後顧之憂,果斷的發動七七事變,開啟全面侵華的序幕。
⑵ 二戰日本和德國為什麼會結盟
二戰時候日本一個策略是北進,進攻蘇聯,德國人希望這樣能迫使蘇聯兩線作戰,(參見後來德軍1944年6月6日後被英美和蘇聯兩線夾擊的效果)日本兩次對蘇作戰慘敗,只好和蘇聯休戰,於是蘇聯可以專心把防守東方的大量兵力調到西線和德軍作戰,日本於是選擇南進,先是偷襲珍珠港,想打殘霉海菌,佔領了東南亞殖民地獲取戰爭資源,導致盟友德國向黴菌宣戰。
⑶ 二戰時期,德國和日本相隔萬里結盟,究竟為了什麼
這兩個國家能夠在相隔萬里的情況下達成同盟協議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日本和德國都是非常有野心的國家,這兩個國家都想稱霸世界,因為他們有著共同的目標,所以這是他們達成同盟的基礎之一。還有就是日本受到了德國思想的影響,所以最後才和德國走到了一起。
德國首先就想到了日本,當時日本的思想和德國的法西斯思想形成了統一,於是日本和德國就達成了盟友協定。最初日本的主要敵人是蘇聯,德國的主要敵人是英國和美國,當時的日本也不願意得罪英國和美國。但是在美國對日本進行了經濟制裁之後,日本就和德國簽訂了軍事同盟協定。
⑷ 二戰時期德國和日本為什麼要結為盟友
這個問題是有一些歷史的巧合的.
首先我們一般的印象就是德意日都是法西斯政權,都有戰爭訴求,又都是國際棄兒,所以結盟.但其實在同盟發生之前本來的面目並非如此.
最初的希特勒並沒有稱霸世界的野心而是希望恢復一戰前德國的勢力和威望,他並沒有勇氣去直接對抗英法.所以,希特勒最初的計劃是同英國與中國結盟,然後共同對日開戰,收回一戰時日本奪取的原屬於德國的利益和殖民地,然後登陸日本本土,迫使日本投降.希特勒對此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並且出口中國武器,幫助中國訓練軍隊.原計劃幫助中國訓練60個陸軍師,然後秘密調遣12個德國陸軍師登陸中國一同作戰,之後再藉助英國海軍登陸日本本土,佔領日本後由中英德共同分區佔領十年.當一切開始准備的時候希特勒把計劃遞交給了英國首相鮑德溫,但是鮑德溫熱衷綏靖政策,拒絕了希特勒的計劃.於是這個計劃破產了,德國只能另尋其他途徑.英法顯然是不可能拉攏的,那麼亞洲范圍內,中國和日本德國就只能選擇一個.而相對中國,日本顯然要強大得多,又是法西斯政權,又同樣孤立於國聯之外,最終德國選擇了和日本結盟,於是和中國的蜜月期就結束了.
在英法看希特勒是極端的反共產主義者,所以英法希望禍水東引,讓蘇德開戰進而從中漁利,所以綏靖.但是希特勒最初發動戰爭的原因其實是洗刷德國一戰的恥辱,恢復德國的強大並且實現他個人的報負.所以德國的仇敵中就註定有了英法俄日等等,日本已然結盟,蘇聯在蘇芬戰爭之前在希特勒看來非常強大,並且俄國一戰和德國的仇沒有和英法大.所以希特勒選擇了拉攏蘇聯,斯大林在長期的權衡之後最終也同意的了加入軸心國.但是時德國在歐洲已然取得了很好的戰果,羅馬尼亞等國的加入和蘇芬戰爭中蘇聯糟糕的表現讓希特勒有了更大的野心,即稱霸世界,所以希特勒最終拒絕了蘇聯加入軸心國的計劃.於是有了後來的蘇德戰爭.
所以說呢,二戰從歷史結果看是反法西斯主義的正義戰爭,但那是從結果出發看得.如果你回正向看當時的歷史你就會發現其中有著太多巧合和變數.如果當時英國的首相不是綏靖路線的鮑德溫,而是一個類似丘吉爾一樣的鐵腕人物,那麼中德就會結盟,日本就會被肢解,一切都就是另一番樣子;如果斯大林沒有那麼猶豫而果斷加入軸心國,一切又會是另一番樣子;如果英法不是堅持綏靖政策而是在閃擊波蘭中就全面參戰,一切還會是另一番樣子.很好玩是不是?
最後總結回答一下你的問題,德國和日本結盟是因為對日戰爭計劃因英國首相鮑德溫的拒絕而破產,在德國不得不重新尋找盟友的條件下結合中國的實力對比和德日的國際形勢、意識形態等等因素而決定的.德日結盟對德國來講可以說是一個次級的選擇,而並不是我們最初感覺的魚找魚,蝦找蝦,法西斯找法西斯.希望對你有幫助
⑸ 二戰德國為什麼要和日本結盟
主要是為了讓日本能夠出兵蘇聯,幫助德國佔領蘇聯
⑹ 日本 和德國在二戰的時候 為什麼要同盟
(Zhouxinguo)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和大戰期間結成侵略性政治軍事集團的德、意、日法西斯國家。德、意、日三國的法西斯政權為重新瓜分世界,共同對付英、法、美和反共反蘇,在對外侵略過程中逐漸調整相互之間的矛盾而結盟。 1936年10月25日,德國和義大利在柏林簽訂協定,德國承認義大利吞並衣索比亞,兩國在多瑙河流域和巴爾干半島劃分勢力范圍,決定解決國際問題的共同方針。幾天以後,墨索里尼發表演說,宣稱羅馬和柏林是軸心,歐洲國家應該圍繞這個軸心進行合作。 11月25日,德國和日本在柏林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12月,日本和義大利訂立協定,彼此承認對中國東北和衣索比亞的佔領。 1937年11月6日,義大利加入《反共產國際協定》,標志著軸心國侵略同盟初步形成。1939年5月22日,德、意簽訂同盟條約即「鋼鐵盟約」,結成軍事同盟。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後的1940年9月27日,三國簽訂《同盟條約》,正式結成軍事集團。後羅馬尼亞、匈牙利、保加利亞等國相繼加入該集團。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徹底瓦解。
出自:http://218.22.166.105:8000/Resource/Book/E/JXCKS/TS011095/1395_ts011095.ehm
⑺ 德國為什麼要跟日本結盟
如果你說的是二戰的話,並不是德國想跟日本結盟,而是因為當時的經濟危機,德日並沒有像美國一樣出現羅斯福新政的好方法。就只能走向戰爭了。當時是日本軍部出現了法西斯分子,然後剛好之前的德國也有法西斯的領袖,所以日本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二戰的亞洲策源地了。ma
滿意的話請採納,希望有幫助到你
⑻ 二戰時期德國和日本為什麼要結盟
因為這兩個國家都有徵服世界的野心,日本目標是中國、亞洲大陸以及太平洋的控制權;德國的目標是統治歐洲以及整個世界…就因為兩國都有徵服他國野心所以結盟到一起。同時希特勒覺得一旦德國發動對蘇聯的進攻,日本軍隊北上蘇聯可以牽制蘇聯在東方的部隊,進而減輕德軍攻佔莫斯科的難度~
⑼ 二戰期間德國和日本有過合作嗎
恰巧·日本跟德國只是相約同盟而已·他們在戰略上·地區上·都沒有過直接的合作機會·因為·兩地相聚甚遠··而且雙方都有需要顧忌的地方· ··但是在德國攻打蘇聯的時候·德國要求日本在遠東地區對蘇聯進行攻擊·以減緩·德方的強度·但是我懷疑日本在日蘇戰爭期間的敗仗·和當時跟斯··大···林·簽署的·互不侵犯條約··所以日本在整個二戰到結束都沒有偷襲蘇聯·····技術上的支援倒是有的···類似··炮管技術··冶金技術··和武器射擊·材料工藝等等都有互相交流過·······
⑽ 二戰前,德國和日本結盟,其背後到底有什麼原因
我們知道二戰是以德意日等軸心國為主發動的全球規模的戰爭。很多人可能會有疑問,德國是歐洲國家,而日本是亞洲國家,相隔十萬八千里,為什麼他們會彼此對上眼呢?
要知道,在二戰中日本和德國根本就沒有戰略配合,本來德國還想和日本東西圍剿蘇聯,誰知道日本陷入中國的泥潭不能自拔後,不僅橫掃了東南亞,甚至失心瘋的偷襲了珍珠港。
雖然兩國不怎麼聯系,各自打自己的,甚至還互相給對方找過不少麻煩,不過當時日本可以說是德國非常合適的一個盟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