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國有什麼優秀的文化
葡萄酒在德國已經形成特有的文化韻味,仲夏剛過,產酒區的人們就歡歡喜喜籌辦每年一度葡萄酒節,這是各個葡萄酒廠家展示他們的產品的好機會,借著秋陽,人們合家出遊或與親朋相約,從四面八方匯集到這里,品嘗好酒,享受美好生活。每年推出的葡萄酒公主更增添了風采。
德國葡萄酒產區也是遊人駐足之處,溫和的氣候,美麗的風光,地傑人靈,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每年葡萄成熟的時候,遊人如織。在以雷司令為主要種植面積的萊茵高地區的著名城市呂德思海姆,座落在萊茵河畔,河岸風景秀麗,沿街各具特色的酒家櫛比,無論走到那一家都能嘗到上好的美酒。
德國的空氣中彌漫著音樂,德國葡萄酒文化也與音樂生活緊密相連。在葡萄酒產區常有定期或不定期的音樂演出,尤其是夏天,在音樂廳和周圍的教堂都舉辦各種各樣的音樂會,露天音樂會也在這時登場,例如著名的葡萄酒產區萊茵高在夏天將第一流的演奏家和古典及現代音樂樂團匯集一堂。有的音樂會還在門票中包括晚餐或一杯葡萄酒,人們一邊品酒一邊欣賞音樂,令人難以忘懷
2. 德國文化有哪些
德國文明起步雖然很晚,但是近代對世界文化貢獻良多。科學家如愛因斯坦,馬克斯·普朗克,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等。至今德國科學家一共獲得了超過60項諾貝爾物理、化學和生理醫學獎。德國是導彈、火箭的發源地,也是現代計算機技術的創始人馮·諾伊曼的祖國。
德國官方語言是德語,屬於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
19世紀在德國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共產黨——德國社會民主工黨,這是馬克思親自創建的,第一國際也產生於德國。馬克思逝世後,德國社會民主工黨中的一部分人放棄階級斗爭,走議會路線,被列寧抨擊為「修正主義」,在此基礎上產生了第二國際,德國是歐洲第二國際的大本營。由此可見德國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的傳統極為深厚。
20世紀30年代,在希特勒策動下,德國成為國家社會主義的發源地。
德國法典是有世界重大影響的法典,它和法國《拿破崙法典》構成大陸法系的基石。
3. 德國的禮儀文化有哪些
德國的主要宗教是基督教,全國85%的人信奉基督教,少數人信奉其他教。
德國人講究形式和准確,他們不喜歡暮氣沉沉、拖拖拉拉、不守紀律和不講衛生的壞習氣。
德國人見面行握手禮,打招呼互稱頭銜,不直呼其名,而且在接電話時要先通報自己的姓。對於一般的德國人,應該以先生、小姐、夫人等稱呼,但德國人沒有被稱為閣下的習慣。
德國人比較反感,在交際場合中進行交叉談話或竊竊私語,認為見面時四個人交叉握手是不禮貌的。
和德國人談話不要涉及納粹、宗教與黨派之爭以及過問他們的年齡、工資、信仰、婚姻狀況等問題。可以談談德國的鄉村風光、個人愛好或體育運動,但不要談論棒球、籃球或美式足球。
德國人不喜歡聽恭維話,更不愛聽過分恭維的話,他們認為過分的恭維實際上是對人的看不起,甚至是對人的侮辱。
如果被邀請到德國人家裡做客,不要忘了登門時送一束花給女主人(必須要單數),進門時去掉花的包裝(在德國,送上一束包好的花是不禮貌的),在和女主人互相問候的時候送上,不要送玫瑰花、香水和內衣。
給德國人贈送禮品應該注重民族特色和文化意味。德國人忌諱送刀、剪子、西餐餐具等,因為有斷交之嫌,禮品不要用咖啡色、白色、黑色包裝紙和綵帶包裝,也不要捆紮禮品。
德國人 忌諱茶色、黑色、紅色和深藍色,忌諱郵寄可可粉和對國家安寧有害的文學作品。
德國人愛吃油膩食品,口味偏重,香腸、火腿、土豆都是他們最愛吃的東西。
4. 德國有哪些人文特色
德國在歷史上被稱作「詩人與思想家的國家」。
德國擁有37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的世界遺產。
德國社會重視性別平等及障礙者權利,社會及立法上也對同性戀者相當寬容,同性戀者可收養伴侶的親生子女,並自2001年起承認民事結合。德國對移民態度也有所轉變,自1990年代中期起,德國政府及多數民眾對經過資格審核的移民表示歡迎。英國廣播公司於2011年所做的全球民意調查顯示德國為正面影響力最高的國家。
德國忌諱數字13。視13日、星期五為不祥。不喜歡紅色,紅黑相間色以及褐色,尤其是墨綠色。法律禁用納粹或其軍團的符號圖案,討厭菊花、薔薇(只用於悼亡)圖案和蝙蝠圖案。忌諱核桃。
送花時禁止送菊花、玫瑰、薔薇,只數和花朵數不能是13或者雙數,鮮花不用紙包紮。禁止送太個人化的物品。禮品包裝紙不用黑色、白色和棕色,也不能用綵帶包紮。
5. 關於德國文化,你都懂什麼
大家對德國文化了解最多的就是有關於《格林童話》,相信不僅是小編自己還有很多人在小的時候都聽過小紅帽和大灰狼的故事。這種世代相傳的童話故事被格林兄弟收錄成冊,同時即使在現在德國的家庭依然有講童話故事的傳統。而且他們也有非常講究的下午茶以及詩歌賽,都是德國文化標志性特徵。
有些人將德國稱作是養老的天堂,在德國生活非常的愜意。無論是孩子還是成年人來說,都不會有沒錢吃飯的苦惱。小孩子上學,政府是完全承擔相關費用的。而且對於一些流浪漢來說,每個月還能領到補助費。這也導致德國人民分佛性,他們每天的生活也多姿多彩。
6. 德國文化很有特點,你有哪些認識與了解
我認為,德國文化的特點可以從以下三個層面來說明。
德國
第三,德國宗教文化
德國人深受新教影響,他們認為成為上帝選民是有一定標志的,而職業表現好壞與是否是上帝選民有關。因此,他們非常願意展示自己取得的成就,不以之為恥。最能使身份外在化的標志就是汽車和住房,大多數成功德國人選擇賓士、寶馬、奧迪為寶座,德國人也常用合作夥伴使用的車輛來評判對方的實力。住房的面積和所處位置也是顯示德國人社會地位的標志。
7. 德國文化很有特點,你喜歡這種文化嗎
我個人特別喜歡德國文化,他們本著匠人精神的原則,做事情一絲不苟。他們的主要特點就是正直,做事情謹慎一絲不苟。
如今在國際市場上,德國製造的產品和德國標准通常代表著高質量,消費者完全可以信賴。在這方面,即使是向來以高質量取勝的日本人也不得不屈服。對於這種現象,日本經濟學家進行了潛心的研究。根據相關研究結果,日本經濟學家認為,德國企業的高質量產品主要依賴於德國企業的高質量文化。
在教育培訓制度方面,德國通常採取雙元教育培訓制度,形成了學校教育和工廠企業教育培訓的雙元制。德國教育體系的特點非常鮮明,70%至80%的學生在15歲或16歲時就明確了自己的主要方向,並制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標。由此產生的高度專業精神成為德國工匠傑出技術的源泉。
從世界范圍來看,技師制度的確是德國獨有的一項制度。以小汽車為例,組裝完成的汽車從生產線上出來時,技師就上場工作了。整個裝配工作的1/3是由德才兼備的技師親自處理的收尾工序,其產品的質量自然有了絕對的保證。這就是為什麼日本車,盡管質量上乘,一直努力超越德國標準的關鍵原因。所以由此可見德國的文化還是很好的。
8. 德國文化
德國不但是歐洲文化的「濃縮版」,也在世界文化之林佔有一席之地。德國目前有140家公立劇院、130多家公立歌劇舞劇院以及管弦樂隊。
不僅如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中,德國就有38個歷史文化古跡入圍。每年,來自全球成千上萬的遊客都慕名到德國觀光旅遊。
德國對從事文化產業的「文化個體化」提供的社保在世界各國中也是首屈一指的。據德國財政部提供的數據顯示,德國聯邦政府共為18萬包括記者、編輯、出版人在內的「文化個體化」提供了養老、醫療在內的各種保險。
對於從事文化創意產業的自由職業者來說,國家的這一對他們「生老病死」的「兜底」做法讓其感到既溫暖又貼心。
(8)德國有哪些文化優秀擴展閱讀:
在德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從業者的社會保險的構成是這樣的:從業者自籌一半,而剩下的一半中,聯邦政府掏20%,從業者所在單位掏30%。這樣的話,文化創意產業從業者就可以像領取工資的雇員那樣擁有一份體面的社保。
德國聯邦政府還非常重視對文化創意產業的財政扶持,而BKM在其中則發揮著非常關鍵性的作用。
據BKM提供的一份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12年,德國文化創意產業產生的利潤總額為1430億歐元,為大約100多萬人提供了相應的就業崗位,而文化創意產業所涉及的業務則高達24.7萬個。
9. 德國文化很有意義,如何更深地了解它
在我看來,德國文化最有意義的地方就是他的哲學。而所謂的哲學,就是關於如何看待世界和怎樣和這個世界打交道。
因此,要想了解德國文化,最基礎也是最根本的,還是要系統地了解德國哲學。比如黑格爾,康德、海德格爾,基本奠定了德國文化關於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基石。對德國文化感興趣的人,上述幾個人的那些哲學巨著,就不得不有所涉獵。如果看原著覺得太過深邃難懂,不妨看看簡易讀本,比如復旦大學張汝倫教授的部分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