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為什麼德國魯爾區會衰敗

為什麼德國魯爾區會衰敗

發布時間:2022-04-30 03:17:45

1. 魯爾工業區的衰落原因

①生產結構單一。 魯爾工業區的工業生產集中於煤炭、鋼鐵、電力、機械、化工五大工業部門,其中,煤炭工業和鋼鐵工業是全區經濟的基礎,這樣的生產結構中,如果某一工業部門衰落則將引起全區生產的衰落。 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20世紀50年代後,隨著石油和天然氣的廣泛應用,在世界能源的消費構成中,煤炭的比重逐漸減少,技術的發展使煉鋼的耗煤量逐漸降低,魯爾區的煤炭產量也逐漸減少。能源的消費構成是指所消費的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世界能源消費構成也在不斷發生變化。20世紀50年代以前,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費構成中佔一半以上,60年代以後,煤炭所佔比重下降,石油、天然氣所佔比重迅速上升並成為主要能源,70年代石油提價後,煤炭所佔比重略有回升,維持在30%左右,80年代以後,水電和核電所佔比重上升很快。 ③世界性的鋼鐵過剩。 20世紀50年代以後,產鋼和出口鋼的國家越來越多,世界鋼鐵市場競爭激烈。隨後,20世紀70年代的經濟危機以及鋼產品替代品的廣泛應用,使世界鋼材消耗量急劇減少。世界性的鋼鐵過剩,也導致了魯爾區鋼鐵工業的衰落。 ④老工業區發展趨於飽和狀態。 重化工業集聚帶來的環境污染、用地緊張、交通擁擠等問題,迫使許多企業的經濟活動紛紛向德國南部地區轉移,也使魯爾區的工業發展難以為繼。

2. 魯爾區是如何衰落的

魯爾區的衰落主要表現在它的傳統工業(煤炭和鋼鐵)的衰落,直接原因是它的競爭力不足,動因則是經濟全球化的壓力。

從時間上來看,一方面,在50 年代末至60 年代初, 魯爾區的煤炭開采成本大大高於美國、中國和澳大利亞, 加上石油和核電的應用, 對煤炭的需求量有所減少。1957 年魯爾區共有141 家煤礦,僱用了50 萬以上的礦工。從60 年代起,魯爾區的煤開采量逐年下降。

另一方面,由於技術的發展,鋼鐵、汽車、造船業需要的人減少;鋼鐵生產向歐洲以外的子公司轉移,鋼鐵產量也開始收縮。

因此,從60 年代開始,魯爾區傳統的煤炭工業和鋼鐵工業走向衰落。煤礦和鋼鐵廠逐個關閉。煤炭工業就業人數從1962 年起開始下降,到1996 年已減至7 萬人。煉鋼業失去了4 萬個工作崗位。造船業的就業人數減少2/ 3。70 年代後,大工業衰落的趨勢已十分明顯。80 年代問題越來越大,到80 年代末期,魯爾區面臨著嚴重的失業問題。

從1980到1994 年, 魯爾區的就業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 農業和采礦業的就業人數下降了3313 % , 工業中的就業人數下降了2815 % , 建築業的就業人數下降了2918 % , 只有服務業就業人數上升了1916 %。這樣,魯爾區的失業率就增加了。
1996 年,德國的失業率是10.13 % ,北威州為10.15 % ,而魯爾區的失業率高達15 %~16 %。

參考資料
趙濤.德國魯爾區的改造.國際經濟評論2000. 3 - 4

3. 論述德國魯爾工業區曾經衰落的原因

原因污染過於嚴重和新科技對重工業的沖擊,使魯爾區衰弱

4. 魯爾工業區二戰後出現衰落的主要原因

魯爾工業區的發展、衰落與整治
魯爾區工業發展的區位條件:豐富的煤炭資源是魯爾區煤炭工業、鋼鐵工業和電力工業發展的基礎;充沛的水源與煤炭資源結合,促使了魯爾區化學工業的發展。便捷的水陸交通,為魯爾區原料的運入和產品的運出提供了條件。其中,內河航運尤為重要,因為,魯爾區所需的鐵礦石主要經荷蘭的鹿特丹通過內河運入,而工業產品的輸出也主要依靠這條運輸線。
魯爾工業區衰落的主要原因:20世紀50年代以後,經濟開始衰落。由煤炭工業開始,隨後是鋼鐵工業。衰落的主要原因有四個:(1)生產結構單一。魯爾區的工業生產以煤炭工業為基礎,鋼鐵工業為主導,高度集中於五大傳統工業部門。在這樣的生產結構中,如果某一工業部門生產衰落,將引起全區生產的衰落。(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20世紀50年代以後,隨著石油和天然氣的廣泛使用,煤炭的能源地位逐漸下降,從而直接導致煤炭的市場需求量的下降,這是造成煤炭工業的衰落的主要原因。煉鋼耗煤量的降低是次要原因。
(3)世界性鋼鐵過剩。鋼鐵工業衰落的主要原因是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市場需求量下降的綜合結果,表現為世界性鋼鐵過剩。(4)新技術革命的沖擊。這是傳統工業區衰落的根本原因。
魯爾區的綜合整治:20世紀60年代,魯爾區開始實施綜合整治的總體規劃,主要從五個方面進行:(1)產業結構調整。這是綜合整治的核心,一方面對煤炭、鋼鐵工業進行改造,另一方面積極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2)調整工業布局。為就近獲得通過鹿特丹港進口的鐵礦石,鋼鐵工業日益集中到西部;有的鋼鐵公司甚至將高爐建到荷蘭海邊。(3)加強交通建設。魯爾區有稠密的鐵路網、高速公路網,萊茵河的水運也很便利。(4)發展科技。這是維持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5)美化環境。通過治理工業污染和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改變了重工業區污染嚴重的局面,成為一個環境優美的地區。

5. 20世紀60年代魯爾區為什麼會衰落

魯爾區的衰落主要有五大原因:1.生產結構單一。(魯爾區早期以單一的重型工業——煤炭工業、機械工業、電力工業、化學工業、鋼鐵工 業為發展方向,這也成為其阻礙。)2.煤炭地位下降。(廉價的石油競爭以及煤炭開采量的逐年下降)3.環境惡化4.世界性鋼鐵過剩。5.新技術的沖擊

6. 魯爾區衰落的根本原因

魯爾區的衰落主要表現在它的傳統工業(煤炭和鋼鐵)的衰落,直接原因是它的競爭力不足,動因則是經濟全球化的壓力。

從時間上來看,一方面,在50 年代末至60 年代初, 魯爾區的煤炭開采成本大大高於美國、中國和澳大利亞, 加上石油和核電的應用, 對煤炭的需求量有所減少。1957 年魯爾區共有141 家煤礦,僱用了50 萬以上的礦工。從60 年代起,魯爾區的煤開采量逐年下降。

另一方面,由於技術的發展,鋼鐵、汽車、造船業需要的人減少;鋼鐵生產向歐洲以外的子公司轉移,鋼鐵產量也開始收縮。

因此,從60 年代開始,魯爾區傳統的煤炭工業和鋼鐵工業走向衰落。煤礦和鋼鐵廠逐個關閉。煤炭工業就業人數從1962 年起開始下降,到1996 年已減至7 萬人。煉鋼業失去了4 萬個工作崗位。造船業的就業人數減少2/ 3。70 年代後,大工業衰落的趨勢已十分明顯。80 年代問題越來越大,到80 年代末期,魯爾區面臨著嚴重的失業問題。

從1980到1994 年, 魯爾區的就業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 農業和采礦業的就業人數下降了3313 % , 工業中的就業人數下降了2815 % , 建築業的就業人數下降了2918 % , 只有服務業就業人數上升了1916 %。這樣,魯爾區的失業率就增加了。
1996 年,德國的失業率是10.13 % ,北威州為10.15 % ,而魯爾區的失業率高達15 %~16 %。

參考資料
趙濤.德國魯爾區的改造.國際經濟評論2000. 3 - 4

7. 德國魯爾區經濟衰落的原因是什麼

死豬頭!原因有四:一.生產結構單一.二.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三.世界性鋼鐵過剩.四.新技術革命的沖擊
求採納

8. 魯爾區衰落的根本原因是

答案A
本題考查世界著名的工業區。新技術革命對傳統工業的沖擊是傳統工業衰落的根本原因。

9. 德國魯爾工業區二戰後衰落的原因是

70年代以來,隨著煤炭、鋼鐵等傳統工業的衰退,魯爾區與世界其它老工業區一樣面臨著結構性危機,使魯爾區在德國經濟中心的地位下降,現在其工業產值僅佔全國不足1/6。為此魯爾區開展了區域整治,首先發展新興工業和輕工業,促進區內經濟結構多樣化;第二調整區內生產布局,開發原來相對落後的萊茵河左岸和魯爾區北部,與此同時拓展南北向交通網,以利新區開發;第三大力發展文教科研,推進原有企業的技術改造,同時整治環境,消除污染 現在發展的很好

10. 魯爾區衰落的主要原因有那些採取那些整治措施(16分)  

衰落的主要原因:①生產結構單一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鋼鐵過剩④新技術革命沖擊 (每點2分,共8分) 整治措施:①調整產業結構②調整工業布局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網④發展科技,繁榮經濟⑤消除污染,美化環境 (任答4點,每點2分,共8分)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德國魯爾區會衰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9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3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5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8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4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3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8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9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3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3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