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二戰結束時,德國明明還有七百萬大軍,可為何要選擇投降呢
要說納粹德軍還是挺有剛的,真真正正的戰斗到了最後一棵,直到蘇軍把紅旗插到柏林帝國大廈的頂峰,才標志著戰爭的結束,首都都被人攻破了,還有多少軍隊都白扯啊,可以說在二戰中,德軍是值得敬佩的軍隊。
不像當時的小日本,說好的一億玉碎,結果還沒到本土作戰就投降了,說話就跟放屁一樣,你的承諾呢?
本文就來說說二戰後期德國投降的事情。
5月2日,德軍衛戍司令在柏林已經被攻破的情況下率部投降,5月8日簽訂無條件投降書。
可以說,盡管在整個德國范圍內可能還存在700萬編制的部隊,但是精銳部隊都打的差不多了,並不屬於那種被斬首行動了,而是經過最頑強的抵抗,最終在首都被攻克,元首自殺的情況下才選擇的投降,德軍已經盡最大的努力了。
㈡ 1945年5月納粹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時,德軍總兵力剩餘多少呢
根據盟軍和蘇聯軍隊在對德戰爭結束後對德國戰俘的統計數字就可以看出,在戰爭結束後仍有250萬的德國軍隊進入了戰俘營。很多人對此都會表示不解,因為德國不同於日本,德國在二戰中是被攻佔了柏林並且消滅了全部守城的德國士兵的,按理來說德國在戰爭結束後應該不會有任何戰俘,即使有戰俘也應該只是在東線撤退中北俘獲的小批量德國軍隊,那為什麼最後卻有高達250萬人的戰俘數量呢?
㈢ 二戰德國投降時還有多少部隊包括精銳部隊。
德國投降時在挪威的德國部隊大約有40萬,在布拉格戰役前夕,中央集團軍群(大部分分布在捷克境內)大約有90萬,而在義大利北部到4月底還有第10和第14兩個集團軍
㈣ 納粹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時總兵力剩餘多少
截止到1945年5月,納粹德國剩下的總兵力還是相當可觀的,據統計在投降之時,德國納粹單單是陸軍就有250萬左右,其中100萬軍隊還是裝備精良的部隊。其他的,空軍還有2000多架戰斗機,海軍還有200餘艘U型潛艇。
德國納粹挑起了二戰,而德國在這場戰役之中的代價也是慘烈的。對於今天的德國人來說,納粹德國的投降等於德國的解放。由此也可以看出,德國納粹投降已經是民心所向,即便擁有的士兵眾多,希特勒也不會翻盤的。
㈤ 二戰德國投降時還有700多萬人,為何不繼續抵抗,而要選擇投降呢
准確來說,在1945年德國宣布投降的時候,德軍的人數在750萬,日軍的人數在719-826.3萬之間。
根據相關史料記載,1939年,德軍的人數為140—323.2萬之間;1940年的時候,為560萬人;1941年為720—725萬人;1942年為860萬人;1943年在950—1016.9萬人之間;1944年在760.7—910萬人之間;而到了德軍投降的1945年,其人數為750萬;
所以這樣看來,德軍在投降時,也還是擁有不少的軍隊的,那為何會選擇投降呢?此外,日本軍隊數量與德軍差不多的情況下,為何也會選擇投降呢?篇幅有限,我們本文暫時先來分析一下德軍為何在擁有700多萬軍隊的情況下,還是選擇了投降的原因!
蘇德戰役開始之後,德軍的中央集團軍迅速攻克了明斯克和斯摩棱斯克,殲滅蘇聯西南方面軍60餘萬人,此時莫斯科門戶大開,此時便有人建議趁機一舉攻克蘇聯首府,但是希特勒並沒有同意。希特勒當時還是認為,獲取資源比消滅敵軍更為重要,於是就在這樣的戰略思維引導下,德軍的中央集團軍被迫將主力部隊兵分兩路,試圖在烏克蘭基輔形成一個巨大的包圍圈。從戰術層面上來看的話,德軍的「包圍戰術」已經到達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效果非常之好。
但如果從戰略層面上來看的話,德國卻已然失去了取得最後勝利的機會,相比於殲敵來說,取得最終勝利才是最終目標。如果當時希特勒真的能夠將戰略進攻的重心問題解決的話,那麼歷史很可能就會改寫。當然了,歷史沒有如果,德軍的失敗是必然的。
綜上所述,德軍失敗的原因,也是投降的原因,簡要點來說的話,那就是德軍此時已經無力再支撐起如此大規模的戰爭,不論是財力還是人力,更何況當時德軍中已經出現反戰情緒了。再者來說,軍隊數量龐大,實際上裡面的水分也不少!
㈥ 二戰德國投降多少軍隊
1945年5月9日,德國投降,駐扎在捷克的德中央集團軍群有90萬人,轄1700多輛坦克和突擊炮.航空兵有飛機1000餘架,多為容克運輸機和戰斗機.在挪威和丹麥有30萬部隊,轄坦克500多輛,航空兵有戰斗機和轟炸機400餘架.在義大利,B集團軍群基本完整,有部隊60餘萬,轄坦克和突擊炮1000餘輛.在南斯拉夫,德軍計有40餘萬部隊,轄坦克和突擊炮300餘輛,空軍有飛機200餘架!在波羅的海地區,德軍有25萬軍隊,擁有600餘輛坦克和突擊炮.飛機100餘架!因此,德國陸軍在1945年投降時全部陸軍有250萬左右!其中只有100萬是裝備比較好的部隊!空軍還存有2000餘架作戰飛機!海軍U型潛艇還有200餘艘,這就是德國5月9日投降之前的全部家當!
㈦ 二戰結束時,德國明明還有700萬大軍,可他們為什麼選擇投降
二戰結束時,德國還有700萬大軍,他們選擇投降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1.德軍後勤補給不足,無法和其他國家持久作戰。
2.德國首領希特勒自盡,群龍無首無心作戰。
3.盟軍過於強大,德軍很難對抗。
二戰時期,德軍一直出於很強勢的地位,但是隨著德軍在莫斯科戰場的失敗,英美和蘇聯結為同盟,共同對付德國。導致德國受到攻擊柏林被盟軍佔領,德國首領希特勒飲彈自盡,剩下的德國軍隊,不得不選擇投降。
三、盟軍過於強大,德軍很難對抗,只能選擇投降。日本和德國是盟友關系,日本偷襲了珍足港之後,等於日本對美國宣戰,作為日本的盟友,德國不得不對美國宣戰,同時德國還要和蘇聯戰斗,面對兩個超級大國聯手對抗,德軍有心無力,只能選擇投降。
德國雖然有700萬大軍,但是實力無法和盟軍相比,因此選擇了投降。大家對此有什麼其他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㈧ 二戰德國投降的時候還有多少軍隊
1945年德軍尚存250萬人,至於投降時,德軍還有多少人,這個很遺憾,國內的史料鮮有介紹的。 德軍最後在捷克斯洛伐克被圍時,還有90萬人,那是德軍最後的重兵集團,而當時約德爾上將已經在柏林代表德軍簽字投降了。
還有,黨衛隊分為作戰部隊和集中營看守部隊,前者戰鬥力好於後者。
而武裝黨衛隊各個師的表現也不一樣(一共組建了38個師),一般來說SS1-SS15師戰鬥力強一些(不管是德國人還是外籍志願兵組成的部隊),SS16「黨衛隊全國領袖」師完全是個笑柄,作為希姆萊心中的私人部隊,裝備好的不能再好,戰鬥力差的不能再差。後面武裝黨衛隊的有些師更是垃圾,比如用阿爾巴尼亞穆斯林組建的聖刀山地師,還未組建完成,作戰人員就做了鳥獸散,甚至還有調轉槍口打德國主子的。 二戰里,黨衛隊人數最鼎盛的時候,也就90萬人,而德軍最鼎盛的時候全部作戰人員加一起有1000萬。就算黨衛隊一個人不死活到1945年,而那會德軍還有250萬,黨衛隊占的比重也不超過40%,這還是算上集中營看守的人數。告訴一樓的,包圍德國的,正是你所謂的廣大德國蝦兵蟹將們,嘸了他們,別說德國打了將近5年,就是1939年連波蘭都打不下來(那會黨衛隊才2個師)。
至於樓主的問題,非要說個數字的話,網上有人這么說,你可以參考下:
柏林戰役中有四十八萬德軍投降,布拉格戰役蘇聯俘虜了八十萬德軍。在北歐大約有四十餘萬投降。
㈨ 二戰德國戰敗仍有300萬大軍,為何輕易投降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為宏大的戰爭,由德意日等法西斯國家發起。期間一共波及了61個國家和地區,造成了共計9000萬軍民的傷亡,5萬億美元付諸東流,二戰的轉折點如今公認為在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從此戰過後,德軍的主力開始被迫後退,呈現防守的態勢。到了1945年4月27日,蘇聯軍隊打進了柏林市中心,希特勒原本打算選擇在5月5日這天自殺,因為這是拿破崙去世的日子,但是蘇軍的攻勢無法讓他選擇離開的時間了,最終在4月30日,希特勒在地下室開槍自殺。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希特勒已經死亡,一些德國人失去了信仰,而剩下的德國人經過了這么長時間的戰亂,清醒過來的也不再少數,自然也沒有什麼人願意陪希特勒一起下地獄了。
㈩ 1945年的德軍還有700萬士兵,卻為何被迫投降
盡管德國投降時,仍有大約七百萬士兵保持編隊,但此時,德國的精銳部隊已經撤退,即使到了最後,他們還在堅持,直到首都被攻破,元首自殺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希特勒有機會逃跑,但他自殺了。在希特勒自殺爆發的時候,謠傳還有七百萬德國士兵,在那種情況下,他自殺了,這只能說明他對七百萬德國士兵的效力並不樂觀。1943年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後,1945年德國陸軍的狀況發生了逆轉,對德國越來越不利。
而且,希特勒也不是個正直的人。到4月30日下午希特勒自殺,蘇聯人佔領了柏林,正在攻擊最後一個地標——德國國會大廈。希特勒在最後一刻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因為他知道如果他被蘇聯俘虜,他將面臨更糟糕的命運。總而言之,在這場戰爭中,盡管德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