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人如何保健身體

德國人如何保健身體

發布時間:2022-05-02 22:11:37

① 德國人平時吃什麼保健品謝謝

「女人的美麗是吃出來的」,這話很有道理。

過去我們常常聽老人說,吃什麼就補什麼。當時還覺得很神奇,於是使勁吃心呀,腦呀什麼的,希望長得好長得聰明。

其實,老人的話是有道理的,吃什麼真的會長什麼,想漂亮的女人真的可以「吃出美麗」。

「吃出美麗」的「吃」不是暴食暴飲,不是三天吃兩天不吃,更不是沒頭沒腦地傻吃。這里所說的「吃」是有節奏地吃,有準備地吃,有選擇地吃,有心地吃,重調養地吃。

調養對於女人,如根對於花。有根,年年才有花香;無根,只能花開一時。同樣,有調養,女人才能時時光潤,歲歲滋養;沒有調養,女人花如斷了根,失水失養,則會過早凋零和枯萎。

女人的調養是一門學問,也是女性抵抗衰老的核心話題。現代人的調養有兩種方式,一是注重傳統和基礎營養的方式,比如注意果蔬、肉類、豆類、谷麥類以及低脂和無脂食品的合理均衡攝取;二是選用科學而高效的健康食品,也就是常說的保健品。

女人應盡可能吃得自然。現代人越來越關心起有機食品來,雖然價格可能會貴一點,而且所含的水分更少,但它的固體物質和營養更多。

女人還應吃得新鮮。最好能在家裡做飯,最大的好處是新鮮,含有機成分,更有益於健康。不過,很多女人不具備這個條件,況且在忙碌了一天之後還要做飯,的確很令人頭痛。這樣,可以為自己准備一些營養豐富的沙拉,不會費多少時間。

不要吃快餐等垃圾食品,多食用如豆腐、海帶、蘿卜等鹼性食物,控制食用如雞肉、牛肉、玉米、啤酒等弱酸性食品。減少食物中的鹽分和糖分含量,以減輕內臟負擔,並應保持全天的飲食營養均衡,養成清晨空腹飲水的習慣等等,這都是女人在吃的時候應該注意的。

還有一個環節非常關鍵,就是控制食量。進食不能夠有飽的感覺,飽感已經是進食過量的信號。胃裡只要裝一半食物就好。過量進食,不僅直接影響體重,還會增加腸胃功能的負擔。

最佳的飲食方案

每餐多食鹼性食物,如成熟的蔬菜水果類。成熟的蔬菜水果有更為完善的營養素,隨時保持弱鹼性體質。

蔬菜或水果最好生吃,但不可過量。適當適量攝取,才能達到理想功效。體質偏寒或在經期內,不宜生吃蔬菜。

菜豆類食物必須煮熟吃,大多數人可以經常吃,但核果類、豆類及種子類食物不宜常吃或多吃,否則易產生燥熱性。

比較好的烹調方式為:煮、燒、炒。應盡量少用的烹調方式是:炸、烤、煎、熏。

煮的時候應盡量用清水煮,少用動物性油或調味料,以免增加血濃稠度,或增加對身體不利的物質。

炒菜時,盡量採用冷油炒方式,不採用高溫將油及食物等爆炒至產生燥熱性,可將油和洗好切好的食物放入鍋內同時炒至熱,再放入適量的鹽等調味料。

許多中國人,長期以來總會把各類維生素片和其他保健品看作是葯物,身體沒病沒痛時,大多是拒絕吃這些「葯」的。這種觀念長期誤導了人們。

我也曾經對保健品有偏見,幾年前在美國生活時改變了這種偏見。

在去美國前,有過5年多下海創業的經歷,那時每天工作十四五個小時,每年沒有休息過一天,連大年初一都在上班,身體弄得非常糟糕,處在極度透支狀態。到了美國,開始每天堅持游泳煅煉,希望改變這種狀況,但鍛煉了很長時間,效果並不明顯。我的一位美國朋友送了幾瓶卵磷脂,讓我試著服用。我收下了這幾瓶東西,但並沒有吃。我想,我才30出頭,怎麼能吃這些,在我的概念中,保健品和葯品差不多,是有副作用的,我現在就吃這些,五六十歲怎麼辦?

一次逛書店時,偶然看見了大量的介紹各種保健品的書和雜志,其中有關卵磷脂的文章吸引了我。這時我才知道,卵磷脂是大豆、蛋黃中的提取物,是天然的食品,在美國銷量很大,除了一粒粒地銷售外,還添加在日常食品中,如蛋糕、餅干、沙拉等等。

回來後,我找出那幾瓶卵磷脂,開始吃了,還增加了一些其他的保健品。慢慢地,整個身體狀況有了質的變化。

保健品,日本人叫功能食品,德國人叫改善食品。相比較而言,美國叫健康食品(healthy food),這個叫法是比較科學的。現代人由於工作壓力過大、空氣污染等等,傳統飲食已經遠遠不能滿足身體健康的需求。這類產品可以更科學和簡便地補充身體需要的營養和元素。女人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年齡和狀況,選用適當的保健品。

有一次,我和一位好朋友,國家衛生管理系統的高層領導一起吃飯,他談到有一派專家是主張傳統飲食營養方式,我當即表示並不完全贊同這一觀點。如今,既沒有過去的環境條件,又沒有過去人的烹飪時間,更沒有那麼純正的食物材料,又加上緊張透支,傳統的方式一定跟不上現在的需要,並且難以實現。我舉了很多例子和數據,最後我的觀點說服了他。

中國保健品的定義是:「食品的一個種類,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調節人體功能,適宜特定人群使用,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這種說法讓中國的保健品少了食品的特性,多了葯品的感覺,因此,身體沒病的中國人,很多是不大接受服用,這幾乎等於不接受現代生活方式一樣。

當然中國保健品的定位、質量,以及你該如何選擇又是另外一個問題。

健康食品和垃圾食品

一般來說,健康食品應符合以下6個標准:一是植物性的。因為人類如果攝取了過多動物性的東西,人體的免疫力就會下降。二是不具葯性的。三是完整的,即沒有經過化學方式提煉或合成的。四是植物營養素的含量要高。五是營養成分的種類要多。六是不能幹擾人體自身修復及抵抗疾病的能力。

健康食品

蔬菜——番薯、捲心菜、芹菜、胡蘿卜、蘆筍、花椰菜、茄子、金針菇、大白菜

水果——木瓜、草莓、獼猴桃、芒果、杏、柿子、西瓜

肉食——鵝肉、鴨肉、雞肉

零食——核桃、花生、開心果、腰果、松子、杏仁、大豆

垃圾食品

油炸食品、腌制食品和加工類的肉食品加重身體負擔;

餅干、方便麵、碳酸飲料等方便食品對人的肝臟影響很大;

燒烤食品等同吸煙的毒性;

罐頭、果脯和冰淇淋不宜常吃。

健康離不開營養,美麗離不開健康,這是一般人都有的常識和概念。不過,說歸說,做歸做,又有多少人重視營養,用營養獲得美麗呢?

人需要的營養素有七大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礦物質、水和纖維素。

蛋白質維持皮膚新陳代謝,要使皮膚白皙滑嫩,有光澤和彈性要靠蛋白質;要使頭發黑而發亮,指甲透明光滑要靠蛋白質。缺少蛋白質時,人會消瘦沒有光彩,皮膚看上去缺少彈性,發干,還會提早生長皺紋。蛋白質是女人美麗的基礎。

脂肪起著對皮膚滋潤的作用,能延緩皮膚衰老。這並不是說脂肪吃得越多越好,脂肪有動物和植物脂肪兩類。動物脂肪吃得過多,會使皮膚出油多,反而老化會加快。愛吃肉、油重的人,通常年紀大後會顯得衰老,皺紋多。植物脂肪有美膚的作用,含有維生素e等營養和抗衰老成分,是女人應多吃的脂肪。

缺乏維生素容易使皮膚枯萎和粗糙。維生素a能更新老化細胞,避免和減少皺紋。維生素c有益美白肌膚。維生素e促進皮膚微血管循環,讓膚色自然紅潤有活力。

碳水化合物是人的能源物質,能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和利用,從根本上起到美容養膚的作用。五穀類是提供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有不少人害怕肥胖,不敢吃這類主食。其實肥胖主要還是因為吃的東西總量過多,適當吃一些主食既有益平衡營養,對長期保持身材還有益處。

礦物質主要來源是蔬菜、水果類。鐵缺乏時,皮膚易衰老,毛發容易脫落;鋅缺乏時,皮膚乾燥無光,抵抗力降低,易發痤瘡、潰瘍等皮膚疾病;銅缺乏時,皮膚粗糙,面色蒼白,頭發乾枯等。

水有很重要的傳送功能,人通過水吸收營養,藉助水排泄運送代謝物。合理補水,營造體內正確的水流方向,是維持健康美麗的一大有效方法。

纖維素能軟化腸內物質。人體腸道內每日都有一兩斤宿便,如不及時排出,對人體健康很有害。纖維素能幫助清除有害物質,保持大便通暢,使皮膚健美光滑。纖維素還有較強的吸水功能和膨脹功能,容易使人產生飽腹感,對肥胖者有很好的減肥作用。

說到這些,一定會有不少女人覺得太麻煩,其實這只是與營養和美麗相關的一部分內容,如果你多讀幾遍也就覺得只有那麼一點點。如果你覺得太麻煩,是因為你在這方面的常識太缺乏了。

三種食物類型

sattvic食物是最純凈的食物,很容易消化,能使精力在體內平衡流動,還可以安撫和滋養身體,給心靈帶來安寧和純凈,包括谷類、全麥麵包、新鮮水果或純果汁、蔬菜、牛奶、黃油、芝士、豆類、堅果類、豆芽類、蜂蜜和葯草茶等沒有添加劑的食物。

rajasic食物加上了過量的調味品的食品,這類食物包括洋蔥、大蒜、茶、咖啡、煙草、香料重或鹽漬的食物,以及大量的方便食品、快餐和精煉的糖、飲料、巧克力等。經常食用這類食物常常使人情緒失控,性情剛烈,脾氣暴躁,缺乏耐性,讓身體過度活躍,會使人感到身體和心靈的壓力。

tamasic食物包括肉、魚、蛋、酒、葯、咖喱,以及烹調過度、變質、發酵、油炸、反復加熱的食物。這類食物不但阻止了生命之氣在體內的平衡流動,而且還會帶來肥胖、臃腫的體態,並使人心情郁悶,沒精打采,容易產生憤怒情緒。

② 德國人為什麼提倡吃素

震驚:肉食背後的25個真相

如果本文中的前24條還不足以震動你的思維,或者你看過之後無動於衷,那麼,請你按照第25條去做。

1.倘若人們能改吃素食,美國所使用的石油數量,將會降低60%。而這些石油都是原本被用來諸如:動物飼料的生產和運輸、動物的飼養屠宰、肉類的儲藏運輸零售、人畜共患疾病的醫院救助和相關醫葯的研發生產運輸等等。
數百億生命慘遭屠戮
2.每年有十八億飼養的哺乳動物,死於人類的口腹之慾下,連帶包括二百二十五億的鳥、雞和其它家禽,以及數千萬億條的魚。單單在美國,每周就有一億兩千萬只農場動物,被殘酷殺死來作為人類的食物。
3.製造一磅的肉得消耗掉十六磅的玉米、小麥或其它谷類。我們應該知道,每一個吃素的人都在幫助儲存自然資源,並且為地球的未來貢獻一份心力。吃素的人解放了那些被用來飼養可憐動物的土地。--查理.莎特博士,麻州心理學家。
4.想像一間有四十五至五十人在裡面的房間,這些人的面前擺著空碗,只要你吃一頓牛排的費用,就可以在每個人的空碗里裝滿煮熟的米飯。
5.在你居住、工作、吃飯以及與朋友和親戚們享受人生的這個星球上,每二秒鍾就有一個可憐的孩子因飢餓而死。你知道這件事嗎?現在你知道了,該怎麼做呢?
6.美國政-府每年花在補貼牛肉和小牛肉上的經費為一百億美元;用來生產飼養家畜用的美國農地,佔了全部農地的64%;用來生產水果和蔬菜的美國農地,佔了2%;生產一磅肉,需要2500加侖的水;生產一磅小麥,只需要25加侖的水。
7.雖然目前美國人的牛肉食用量比一九七0年時降低了13%,但牛肉依然是全美的主要肉品,平均每人每年大約要消耗六十四磅(約三十公斤)的牛肉。以美國二億五千萬人口計算,每年全美平均要消耗一百六十億磅的牛肉,等於屠宰至少一千六百萬頭牛,甚至超過澳洲一千五百萬的總人口數。

8.讓動物活著,然後不停的施打鎮定劑、荷爾蒙、抗生素,以及二千七百種其它的葯物,好讓他們長得又肥又壯。這整個過程甚至在他們出生以前就已經開始,一直延續到死亡以後。雖然你在吃肉的時候,這些葯物仍會出現食物中,但是法律並沒有要求將那些葯物列在肉品的包裝上。--蓋瑞與史蒂芬.怒爾《你體內的毒葯》
9.一隻被捕獲的「食用動物」的一生,就是由不自然的人工繁殖、惡意的人為迫害與注射荷爾蒙刺激,以及為了增肥的目標而攝取異常的飲食所構成;最後,它們在極度痛苦之中,走向自己最終的死亡。
10.若每天進食牛肉、豬肉和羊肉的人,他們罹患結腸癌的機會比在一個月內不曾吃肉的人高出三倍。
11.每天食用四十七公克的大豆蛋白質,可在一個月內平均降低9.3%的膽固醇濃度,而對那些每十分之一公升血液中含有超過三百毫克膽固醇的高膽固醇患者,其濃度最高可以下降20%。
結腸癌手術
12.在美國,牛肉業造成的死亡人數比本世紀戰爭、自然疾病和車禍造成的死亡人數全部加起來的數目還多。
13.我們都知道農葯和殺蟲劑具有很強的毒性且不易分解。生物學家調查發現,越是居於食物鏈上層,這些葯劑的殘留量濃度越高,而且高得驚人。試想,一頭牛從小到大要吃多少飼料,飼料里的葯劑都留在它的身上(還有許多的荷爾蒙、抗生素),這種肉你敢大口咬下去嗎?
14.地下水已經被硝酸鹽污染得很嚴重,這是飼養經濟動物的排泄物和化學肥料所造成的,在地下水中的硝酸鹽會引起癌症和紅血球過多的病,而且對兒童很不好。在礦泉水中也發現硝酸鹽,表示硝酸鹽已深入到很深的地層,而我們現在所飲用的礦泉水則是工業製造出來的可是來源依然是地下水。
15.美國患有血癌(潛伏期長,而且有傳染性)的牛和雞愈來愈多,而它們的下一代得血癌死亡的也愈來愈多。
16.澳洲新南威爾斯教育局保健委員會發現:肉食、加工食品及甜點會使兒童愚笨、肥胖、情緒不穩定、精神異常和充滿暴力,因此,嚴令禁止在校園內販賣這些點心和食物。
17.德國的MaxPlanCk學術中心營養生理部自一九六七年以來得到肯定的結論:植物性蛋白質一致比動物性蛋白質品質好。至於食肉所得的快感,事實上是肝在緊急狀況下,設法排出過剩的蛋白質所產生的錯覺;另一個因素是肉含有新陳代謝的毒素Xantin,其性質非常接近咖啡和煙內所含的生物鹼(具刺激性)。
18.鮮少運動、食用大量牛排的富商巨賈,罹患腎結石的比率最高,而且男子患腎結石的比率比女子高二至四倍。--寇歐博士,芝加哥大學醫學教授
19.產肉最多的國家之中,尤以紐西蘭人的癌症與心臟病等病症的死亡率居全球之冠;因為紐西蘭盛產肥羊,羊肉太便宜了。
20.日本人愛吃生魚片、活蝦與烤肉,因此,心臟病與胃腸癌的比率也成為亞洲之冠。
21.根據聯合國資料,中國大陸的心臟病與癌症患病率不斷急劇上升,在海產品豐富的地區,患喉癌者多;而有較多肉吃的地區,患腸癌者多,因為他們捨不得拋棄用豬油、鴨油、雞油,這些動物油在高溫煎炸後,會產生致癌物質,引起腸癌。聯想到肯德雞、麥當勞等高溫煎炸的食品,你該怎麼做呢?
22.二隻麋鹿要吃二百四十六公斤的植物後才能增重二十七公斤,而狼在吃了二十七公斤的麋鹿後,卻只能增加零點五公斤。
23.使人長胖二點五公斤,素食者只要用掉三十二公斤的植物即可,而肉食者卻要吃掉一百三十五公斤的肉和一千七百三十六公斤的植物。所以如果一個肉食者變成一位素食者,他所節省下來的食物就可以讓數十人從飢餓的困境中解脫出來。

24.科學調查,肉類中的各種病毒、屍毒等毒素,比蔬菜、水果、青草中所含的微量農葯殘留高出一百一十三倍。2003年全球爆發非典病毒,我們尤其應當記憶猶新,因為正是人類亂吃野生動物招致的災難,但是肉食不止,流行性惡性傳染病的威脅就會有隨時爆發的可能。

25.如果你主張自己的身體原本就是為了肉食而設計的,那麼你就親自去撲殺你想吃的動物,並用你尖利的爪牙(如果你有的話)去撕碎它們並連血帶毛的吞下去,如果你做不到,那麼請你面對鏡子舉起雙手自問:難道我們是這世間最殘暴的動物?

③ 德國人均壽命再創新高,他們究竟都有什麼長壽秘決

全世界的人均壽命在71歲左右,而德國人的人均壽命竟然達到了81歲,德國人均壽命如此的高和德國的經濟發展以及他們的生活方式是密不可分的。德國人的生活作息是張弛有度的,並不像中國一直都這么緊張,所以說德國人的壽命那麼長,和德國人的日常行為有很大的關系。


而且德國人沒事的時候早晨和晚上都喜歡跑步,慢跑對人身體是非常的好的,慢跑可以說是有氧運動裡面對人體最好的了。慢跑可以有助於調節血液循環,而且能夠使得身體既更加的結實,病毒就不易入侵。


德國人的生活方式雖然不像其他的歐美國家那樣如此的鬆散,但是德國人的生活狀態屬於那種張弛有度的。在該緊張的時候緊張,改放鬆的時候放鬆,所以說在德國的人在休假期間是很少加班的,他們都是在空餘的時間好好地放鬆自己,以便自己能夠以最飽滿的精神狀態投身到接下來的學習生活之中。


而且德國人基本上從來不熬夜,他們的生活作息都是十分規律的,因此德國人才會如此的健康長壽。其實秘訣什麼的不存在,只要在生活的時候注意不要過度的勞累自己的身體,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合理膳食,我們每個人都能夠長命百歲的。

④ 德國人為什麼長壽

為什麼德國人越來越長壽?科學家總結10點原因。我們知道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大概是七十六歲左右,但是另外一個發達國家的個的平均壽命要比我們長壽將近10歲了,為什麼德國人越來越長壽?其實是有人總結過的,科學家就總結了10點原因。現在大家就來看看的個人是怎麼做的,我們來學習一下別人的生活習慣吧,說不定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也會有很大的啟發。


我們知道的個是一個很發達的國家,其實在戰爭的那個階段,他們的平均壽命真的也並不是很長的,出於外界的環境的原因,但是隨著穩定下來,還有經濟的發展等等,如今他們的平均壽命竟然是比中國多出10歲左右,這就讓人覺得,肯定是有什麼他們的過人之處的,所以為了探索這個原因,科學家還進行了總結,到底是為什麼的個這么長壽,肯定是要研究一下他們的平時生活習慣有什麼共同特點,於是科學家總結10點原因。


科學家總結的10點原因中最重要的,就是他們發現的個人越來越長壽的原因,與他們平時的姿勢是很有關系的,不像我們是只要有坐著的就絕對不會想站著,能在家躺下的時候,絕對就不坐著,而對比一下他們的習慣,就知道為什麼的個越來越長壽了,因為他們就喜歡站著,因為久坐的時候對身體不好,尤其對頸椎和腰椎都不好,而他們學生也站著,公司開會等也是站著的,這樣的好處在哪?就是不會有廢話,會議也會提高效率,而且對於學生來說,站著的時候不會犯困,不會打瞌睡,提高學習的效率。

⑤ 德國人比世界人均壽命高出近10歲!與哪些好習慣有關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世界衛生統計》報告顯示,德國人均壽命是81歲,中國人均壽命是76歲,而全球人均壽命是71歲。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德國人的壽命有這么長呢?其實和這7個好習慣有關系。

只有把上面的質量與長度結合起來,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長壽,雖然德國人能夠製造出世界上頂級的汽車,但是他們卻不是一個愛慕虛榮的民族,他們寧願把錢花在提高,生活品質方面也不會花很多的錢去買一些奢侈品。

正是這種生活質量的追求,讓德國人更健康長壽了。

⑥ 德國人的風俗習慣及禁忌

在德國和荷蘭的一線城市之中使用英語進行交流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在這2個國家英語普及還是很高的。德國的電壓220V/50Hz,插座和插頭形式和中國不一樣,用的是兩項圓柱項插頭,需要轉換插頭。

(6)德國人如何保健身體擴展閱讀——德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語: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簡稱德國(兩德統一前簡稱西德或聯邦德國),是位於中歐的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北鄰丹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接壤,南鄰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和波蘭接壤,該國由16個聯邦州組成,首都為柏林,領土面積357167平方公里,以溫帶氣候為主,人口約8267萬人,是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德意志人為主體民族。

德國人的祖先是古代居住在中歐的日耳曼人。10世紀時日耳曼人建立神聖羅馬帝國,後發生分裂。1871年普魯士王國統一除奧地利帝國以外的日耳曼各邦國建立德意志帝國。1914年和1939年,德國先後挑起兩次世界大戰並戰敗。1945年分裂為東西兩部分。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東德或民主德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實現兩德統一。目前,德國是歐洲第一大經濟體,也是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還是北約、申根公約、八國集團、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國。

德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國民具有極高的生活水平。以汽車和精密機床為代表的高端製造業,也是德國的重要象徵。

⑦ 各國是如何做健康事業的

2000年1月9日,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發布《關於開展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工作的通知》「國檢認[2000]7號」,要求各直屬檢驗檢疫局、各認證機構為促進我國外向型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高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開展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工作。 一、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產生的背景 英國health and safety executive的研究報告顯示,工廠傷害、職業病和可被防止的非傷害性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損失,約佔英國企業獲利的5-10%。各國對職業安全衛生方面的法令規定日趨嚴格,日益強調人員安全的保護,有關的配合措施相繼展開,各相關方對工作場所及工作條件的要求提升。 對企業而言,職業安全衛生是應盡的社會道義和法律責任。各類企業組織日益關心如何控制其作業活動、產品或服務對其員工所造成的各種危害風險,並考慮將對職工安全衛生的管理納入企業日常的管理活動中。基於以上因素,英國標准化組織在全球率先制定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指南(bs8800:1996),許多企業將該指南作為綱要來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1999國際上13家知名認證組織聯合制定發布了《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 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模式 三、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控制范圍常規和非常規活動所有接近工作場所的人員(包括分承包方和參觀者)的活動工作場所的設施,無論是組織提供還是他人提供的 四、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一般涉及管理內容包括 消防管理 生產設備管理 勞防用品管理 機動車管理 辦公條件管理 保健管理 五、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工作要點 通過自我評估了解職業健康安全損失與風險。 針對重要職業健康安全損失與風險制定管理規定與改進計劃。 執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規定與計劃。 評估職業健康安全規定與計劃。 持續改進職業健康安全表現,承諾符合法令規章及其它相關要求。 想到的要說到,說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有證據。六、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導入與推廣步驟 七、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對企業的益處 提升公司的企業形象。 增強公司的凝聚力。 減少企業經營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達到企業永續經營。 完善內部管理。 避免職業健康安全問題所造成的直接/間接損失。 善盡企業的國際/社會責任。 適應國際貿易的新潮流。八、二十一世紀的管理趨勢 質量管理體系:iso9000:1994 環境管理體系:iso14000:1996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ohsas18001:1999 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既有個性又有共性,二十一世紀的管理 趨勢是將這三個管理體系同時運用在企業的日常管理中,使顧客滿意、社會滿意、員工滿意。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管理辦法
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處理辦法
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
建築工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導則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

環境保護(簡稱環保)是由於工業發展導致環境污染問題過於嚴重,首先引起工業化國家的重視而產生的,利用國家法律法規和輿論宣傳而使全社會重視和處理污染問題。
1962年美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出版了一本名為《寂靜的春天》的書,書中闡釋了農葯殺蟲劑滴滴涕(ddt)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作用,由於該書的警示,美國政府開始對劇毒殺蟲劑問題進行調查,並於1970年成立了環境保護局,各州也相繼通過禁止生產和使用劇毒殺蟲劑的法律。該書被認為是20世紀環境生態學的標志性起點。
1972年6月5日至16日由聯合國發起,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第一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1],提出了著名的《人類環境宣言》,是環境保護事業正式引起世界各國政府重視的開端。中國政府也參加了這個會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環境保護事業也是從1972年開始起步,北京市成立了官廳水庫保護辦公室,河北省成立了三廢處理辦公室共同研究處理位於官廳水庫畔屬於河北省的沙城農葯廠污染官廳水庫問題,導致中國頒布法律正式規定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和使用滴滴涕。1973年成立國家建委下設的環境保護辦公室,後來改為有國務院直屬的部級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各省(市、區)也相繼成立了環境保護局(廳)。並設立環保舉報熱線12369和網上12369中心接受群眾舉報環境污染事件。
政府的環境保護部門主要職責是執行各級議會(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控制污染物排放政策,鼓勵開發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以控制污染,保護和改善環境。
[編輯本段]公民環保行為規范
1.節水為榮——隨時關上水龍頭,別讓水空流。
中國是世界上12個貧水國家之一,淡水資源還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 1/4。全國600多個城市半數以上缺水,其中108個城市嚴重缺水。地表水 資源的稀缺造成對地下水的過量的開采。50年代,北京的水井在地表下 約5米處就能打出水來,現北京4萬口井平均深達49米,地下水資源已近枯竭。
2.監護水源——保護水源就是愛護生命
據環境監測,全國每天約有1億噸污水直接排入水體。全國七大水系 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質受到污染。35個重點湖泊中,有17個被嚴重污染, 全國1/3的水體不適於灌溉。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嚴重,50%以上城鎮 的水源不符合飲用水標准,40%的水源已不能飲用,南方城市總缺水量的 60%-70%是由於水源污染造成的。
3.一水多用——讓水重復使用
地球表面的70%是被水覆蓋著的,約有14億千立方米的水量,其中有 96.5%是海水。剩下的雖是淡水,但其中一半以上是冰,江河湖泊等可直 接利用的水資源,僅占整個水量的0.003%左右。
4.阻止滴漏——檢查維修水龍頭
5.慎用清潔劑——盡量用肥皂,減少水污染
大多數洗滌劑都是化學產品,洗滌劑含量大的廢水大量排放到江河 里,會使水質惡化。長期不當的使用清潔劑,會損傷人的中樞系統,使人的智力發育受阻,思維能力、分析能力降低,嚴重的還會出現精神障 礙。清潔劑殘留在衣服上,會刺激皮膚發生過敏性皮炎,長期使用濃度較高的清潔劑,清潔劑中的致癌物就會從皮膚、口腔處進入人體內,損 害健康。
6.關心大氣質量——別忘了你時刻都在呼吸
全球大氣監測網的監測結果表明,北京、沈陽、西安、上海、廣州 這五座城市的大氣中總懸浮顆粒物日均濃度分別在每立方米 200-500微 克,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標准3-9倍,被列入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中。
7.隨手關燈——省一度電,少一份污染
中國以火力發電為主、煤為主要能源的國家。煤在一次性能源結構中佔70%以上。如按常規方式發展,要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至少需要100 億噸煤當兩的能源消耗,這將相當於全球能源消耗的總和,煤炭燃燒時 會釋放出大量的有害氣體,嚴重污染大氣,並形成酸雨和造成溫室效應。
8.節用電器——為減緩地球溫暖化出一把力
大量的煤、天然氣和石油燃料被用在工業、商業、住房和交通上。 這些燃料燃燒時產生的過量二氧化碳就象玻璃罩一樣,阻斷地面熱量向 外層空間散發,將熱氣滯留在大氣中,形成「溫室效應」,「溫室效應」 使全球氣象變異,產生災難性乾旱和洪澇,並使南北極冰山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科學家們估計,如果氣候變暖的趨勢繼續下去,海拔較低 的孟加拉、荷蘭、埃及、中國低窪三角洲等地及若干島嶼國家將面臨被 海水吞沒的危險。
9. 減用空調——降低能源消耗
煤炭等燃料在燃燒時以氣體形式排出碳和氮的氧化物,這些氧化物與空氣中的水蒸氣結合後形成高腐蝕性的硫酸和硝酸,又與雨、雪、霧 一起回落到地面,這就是被稱做「空中死神」的酸雨。全球已有三大酸 雨區:美國和加拿大地區、北歐地區、中國南方地區。酸雨不僅能強烈 的腐蝕建築物,還使土壤酸化,導致樹木枯死,農作物減產,湖泊水質 變酸,魚蝦死亡。我國因大量使用煤炭燃料,每年由於酸雨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達200億元左右。我國酸雨區的降水酸度仍在升高,面積仍在擴 大。
10.支持綠色照明——人人都用節能燈[1]
「中國綠色照明工程」是我國節能重點之一。按照該工程實施計劃 ,「九五」期間全國將推廣節能高效照明燈具。到2000年爭取節約照明 用電220億千瓦時,並節省相應的電廠燃煤,減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塵、灰渣及二氧化碳的排放。
11.利用可再生資源—別等到能源耗竭的那一天
人類目前使用的能源90%是石油、天然氣和煤。這些燃料的形成過程需要億萬年,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太陽能、風能、潮汐能、地熱能則是可再生的,被稱為可再生能源。人們把那些不污染環境的能源稱為「 清潔能源」。
12. 做「公交族」——以乘坐公共交通車為榮
我國首都北京有近120萬輛機動車,僅為東京和紐約等城市機動車擁有量的1/6。但是每輛車排放的污染物濃度卻比國外同類機動車高3-10 倍。北京大氣中有73%的碳氫化合物、63%的一氧化碳、37%的氮氧化物來自於機動車的排放污染。
13.當「自行車英雄」——保護大氣,始於足下
在歐洲,很多人為了減少因駕車帶來的空氣污染而願意騎自行車上班,這樣的人被視為環保衛士而受到尊敬。美國的報紙經常動員人們去超級市場購物時,盡量多買一些必需品,減少去超市的次數,以便節省 汽油,同時減少空氣污染。頗有影響的美國自行車協會一直呼籲政府在 建公路時修自行車道。在德國,很多家庭喜歡和近鄰用同一輛轎車外出 ,以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為潔凈城市空氣,伊朗首都德黑蘭規定了「 無私車日」,在這一天,伊朗總統也和市民一道乘公共汽車上班。 在我國上海,一些公司職員經常合乘一輛計程車,名曰:「拼打」。
14.減少尾汽排放——開車人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規定:機動車船向大氣排放污 染物不得超過規定的排放標准,對超過規定的排放標準的機動車船,應 當採取治理措施,污染物排放超過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的汽車,不得制 造、銷售或者進口。
15.用無鉛汽油——開車人的選擇
使用含鉛汽油的汽車會通過尾氣排放出鉛。這些鉛粒隨呼吸進入人 體後,會傷害人的神經系統,還會積存在人的骨骼中;如落在土壤或河 流中,會被各種動植物吸收而進入人類的食物鏈。鉛在人體中積蓄到一 定程度,會使人得貧血、肝炎、肺炎、肺氣腫、心絞痛、神經衰弱等多 種疾病。
16.珍惜紙張——就是珍惜森林與河流
紙張需求量的猛增是木材消費增長的原因之一,全國年造紙消耗木材1000萬立方米,進口木漿130多萬噸,進口紙張400多萬噸,這要砍伐多少樹木啊!紙張的大量消費不僅造成森林毀壞,而且因生產紙漿排放 污水使江河湖泊受到嚴重污染(造紙行業所造成的污染占整個水域污染的30%以上)。
17.使用再生紙——減少森林砍伐
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4。據統計,我國森林在10年間銳減了23%,可伐蓄積量減少了50%,雲南西雙版納的天然森林,自50 年代以來,每年以約1.6萬公頃的進度消失著。當時55%的原始森林覆蓋面積現已減少了一半。
18.替代賀年卡——減輕地球負擔
禮節繁多的日本人近年來也在改變大量贈送賀年卡的習慣。一些大 公司登廣告聲明不再以郵寄賀年卡表示問候。我國的大學生組織了「減卡救樹」的活動,提倡把買賀卡的錢省下來種樹,保護大自然。
19.節糧新時尚——讓節儉變成榮耀
我國有1.3億多公頃耕地,佔世界耕地的7%。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 值的47%,東部600多個縣(區)人均耕地低於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0.05 公頃的警戒線。
20.控制雜訊污染——讓我們互相監督
雜訊會干擾居民的正常生活,也會對人的聽力造成損害。雜訊對人 的神經系統和心工程血管系統等有明顯影響。長期接觸雜訊的人,會產 生頭痛、腦脹、心慌、記憶力衰退和乏力等症狀。低頻雜訊使人胸悶、惡心。雜訊還會影響消化系統,可以導致冠心病和動脈硬化。
21.維護安寧環境——讓我們從自己做起
德國規定,在室內使用音響設備時,音量以室內能聽清美國法律規 定在學校中設置有關雜訊的課程。英國規定,廣告宣傳、娛樂和商業活動不得使用音響設備,夜間不得在公共場所使用音響設備。日本規定要控制餐飲業夜間作業產生的雜訊和使用音響設備進行宣傳產生的雜訊為限;車輛不得產生影響他人的、不必要的雜訊,禁止汽車不必要的空轉。
22.認「環境標志」——選購綠色食品
已被中國綠色標志認證委員會認證的環保產品有低氟家用製冷器具 、無氟發用摩絲和定型發膠、無鉛汽油、無鎘汞鉛充電電池、無磷織物 洗滌劑、低雜訊洗衣機、節能熒光燈等。這些環境標志產品上貼有「中國環境標志」的標記。該標志圖形的中心結構是青山、綠水、太陽,表 示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外圍的10個環表示公眾共同參與保護環境。
23.用無氟製品——保護臭氧層
臭氧層能吸收紫外線,保護人和動植物免受傷害。氟里昂中的氯原子對臭氧層有極大的破壞作用,它能分解吸收紫外線的臭氧,使臭氧層變薄。強烈的紫外線照射會損害人和動物的免疫功能,誘發皮膚癌和白內障,會破壞地球上的生態系統。 1994年,人們在南極觀測到了至今為止最大的臭氧屋空洞,它的面積有用2400平方千米。據有關資料表明,位於南極臭氧層邊緣的智利南 部已經出現了農作物受損和牧場的動物失明的情況。北極上空的臭氧層 也在變薄。目前,最早使用cfc(氟里昂是cfc物質中的一類)的24個發 達國家已簽署了限制使用cfc的《蒙特利爾議定書》,1990年的修訂案將發達國家禁止使用cfc的時間定位在2000年。1993年2月,中國政府批准了《中國消耗臭氧層物質逐步淘汰方案》,確定在2010年完全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
24.選無磷洗衣粉——保護江河湖泊
我國生產的洗衣粉大都含磷。我國年產洗衣粉200萬噸,按平均15% 的含磷量計算,每年就有7萬多噸的磷排放到地表水中,給河流湖泊帶來 很大的影響。據調查,滇池、洱海、玄武湖的總含磷水平都相當高,昆明的生活污水中洗衣粉帶入的磷超過磷負荷總量的50% 。大量的含磷污 水進入水源後,會引起水中藻類瘋長,使水體發生富營養化,水中含氧 量下降,水中生物因缺氧而死亡。水體也由此成為死水、臭水。
25.買環保電池——防止汞鎘污染
我們日常使用的電池是靠化學作用,通俗地講就是靠腐蝕作用產生 電能的。而其腐蝕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污染物——鎘、汞、錳等。當 其被廢棄在自然界時,這些有毒物質便慢慢從電池中溢出,進入土壤或水源,再通過農作物進入人的食物鏈進入人的食物鏈。這些有毒物質在 人體內會長期積蓄難以排除,損害神經系統、造血功能、腎臟和骨骼, 有的還能夠致癌。電池可以說是生產多少廢棄多少;集中生產,分散污 染;短時使用,長期污染。
26.選綠色包裝——減少垃圾災難
每人每天丟掉的垃圾重量超過人體平均重量的五六倍。北京年產垃 圾430萬噸,日產垃1.2萬噸,人均每天扔出垃圾約1千克,相當於每年堆 起兩座景山。我國目前垃圾的產生量是1989年的4倍,其中很大一部分是 過度過包裝造成的。不少商品特別是化妝品、保健品的包裝費用已佔到 成本的30%—50%。過度包裝不僅造成了巨大的浪費,也加重了消費者的 經濟負擔,同時還增加了垃圾量,污染了環境。
27.認綠色食品標志——保障自身健康
目前,全國有綠色食品生產企業300多家,按照綠色食品標准開發生 產的綠色食品達700多種,產品涉及飲料、灑類、果品、乳製品、谷類、 養殖類等各個食品門類。其它一些綠色食品,如全麥麵包、新鮮的五穀 雜糧、豆類、菇類等也是對人體健康很有益處的。
28.買無公害食品——維護生態環境
食品污染源:一是工業廢棄物污染農田、水源和大氣,導致有害物 質在農產品中聚集;二是化學肥料、農葯等在農產品中殘留;三是一些 化學色素、添加劑在食品加工中不適當使用;四是儲存加工不當導致的微生物污染。水果和蔬菜上的農葯侵入人體數年後,就會通過癌症和免疫系統、激素分泌系統及生殖系統的紊亂表現出來。
29.少用一次性製品——節約地球資源
那些「用了就扔」的塑料袋不僅造成了資源的巨大浪費,而且使垃圾量劇增。我國每年塑料廢棄量為100多萬噸,北京市如果按平均每人每 天消費一個塑料袋計算,每個袋重4克,每天就要扔掉4.4克聚乙烯膜, 僅原料就扔掉近4萬元。如果把這些塑料鋪開的話,每人每年棄置的塑料 薄膜面積達240平方米,北京1000萬人每年棄置的塑料袋是市區建築面積 的2倍。
30.自備購物袋——少用塑料袋
在德國,不少超市裡的塑料袋不是免費提供的,這是為了減少塑料袋的使用。很多德國人買東西時,習慣提著布兜子,或直接將貨物裝到車上,不用塑料袋。一些家庭主婦為了少用塑料袋而挎著碩大的藤籃上街購物。德國的旅館也不提供一次性的牙刷、牙膏、梳子、拖鞋。飯店 里都使用不銹鋼刀叉,高溫消毒後再重復使用。
31.自備餐盒——減少白色污染
環境浪潮使生產一次性產品的行業正在走下坡路,很多國家在開發生產可降解塑料,使其在使用過後能夠在自然界中化解;有的國家已淘汰使用塑料,而用特種紙包裝代替。很多國家提倡包裝物的重復使用和再生處理。丹麥、德國規定,裝 飲料的玻璃瓶使節後經過消毒處理可多次重復使用,瑞典一家最大的乳製品廠推出一種可以重復使用75次的玻璃奶瓶;一些發達國家把製造木桿筆視為「夕陽工業」,開始生產自動鉛筆。
32.少用一次性筷子——別讓森林變木屑
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發明的,日本的森林覆蓋率高達65%,但他們卻不砍伐自己國土上的樹木來做一次性筷子,全靠進口。我國的森林覆蓋 率不到14%,卻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國。我國北方的一次性筷子產業每 年要向日本和韓國出口150萬立方米,減少森林蓄積200萬立方米。
33.舊物巧利用——讓有限的資源延長壽命
全球性和生態危機使人們不得不考慮放棄「牧童經濟」,而接受「 宇宙飛船經濟」觀念。前者把自然界當作隨意放牧、隨意扔棄廢物的場所;後者則非常珍惜有限的空間和資源,就像宇宙飛船上的生活一樣,周而復紿,循環不已地利用各種物質。
34.交流捐贈多餘物品——閑置浪費,捐贈光榮
35.回收廢塑料——開發「第二油田」
不少廢塑料可以還原為再生塑料,而所有的廢塑料——廢餐盒、食 品袋、編織袋、軟包裝盒等都可以回煉為燃油。 1噸廢塑料至少能回煉 600千克汽油和柴油,難怪有人稱回收舊塑料為開發「第二油田」。
36.回收廢電池——防止悲劇重演
「痛痛病」和「水俁病」都是在日本發生的工業公害病。這是由於含鎘或汞的工業廢水污染了土壤和水源,進入了人類的食物鏈。「水俁 病」是汞中毒,患者由於體內大量的積蓄甲基汞而發生腦中樞神經和末 梢神經損害,輕者手足麻木,重者死亡。「痛痛病」是鎘中毒,患者手 足疼痛,全身各處都很容易發生骨折。得這種病的人都一直喊著「痛啊 !痛啊!」,直到死去,所以被叫做「痛痛病」。由於普通土干電池都 含有這兩種有毒金屬元素,所以說電池從生產到廢棄,時刻都潛伏著污 染。電池的回收勢在必行!
37.回收廢紙——再造林木資源
回收1噸廢紙能生產好紙800千克,可以少砍17棵大樹,節省3立方米 的垃圾填埋場空間,還可以節約一半以上的造紙能源,減少35%的水污染 ,每張紙至少可以回收兩次。 辦公用紙、舊信封信紙、筆記本、書籍、報紙、廣告宣傳紙、貨物包裝紙、紙箱紙盒、紙餐具等在第一次回收後,可再造紙印製成書籍、 稿紙、名片、使條紙等。第二次回收後,還可製成衛生紙。
38.回收生物垃圾——再生綠色肥料
垃圾混裝是把垃圾當成廢物,而垃圾分裝是把垃圾當成資源;混裝 的垃圾被送到填埋場,侵佔了大量的土地,分裝的垃圾被分送到各個回 收再造部門,不佔用土地;混裝垃圾無論是填埋還是焚燒都會污染土地 和大氣,而分裝垃圾則會促進無害化處理;混裝垃圾增加環衛和環保部 門的勞作,分裝垃圾只需我們的舉手之勞。
39.回收各種廢棄物——所有的垃圾都能變成資源
北京的生活垃圾中,每天約有180噸廢金屬可回收。鋁制易拉罐再制 鋁,比用鋁土提取鋁少消耗71%的能量,減少95%的空氣污染;廢玻璃再 造玻璃,不僅可節約石英砂、純鹼、長石粉、煤炭,還可節電,減少大 約32%的能量消耗,減少20%的空氣污染和50%的水污染。回收一個玻璃瓶 節省的能量,可使燈泡發亮4小時。
40.推動垃圾分類回收——舉手之勞戰勝垃圾公害
「recycle

⑧ 德國人的生活很規律嗎怎麼規律了啊

德國《居家》雜志近日的一項調查顯示,大多數德國人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1000名14歲以上的被調查者中,有大約三分之二的人每周至少參加兩次體育鍛煉,有70%的人為健康戒煙,90%的人堅持每天在清新空氣下散步15分鍾,還有不少人每天只喝一杯酒。另有70%的被調查者表示每日三餐都有水果和蔬菜。除日常飲食外,38%的人還會單獨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此外,有超過一半的被訪者遵照健康專家的建議每天至少喝兩升的純凈水。44%的人注重擁有足夠的睡眠。八分之一的人還通過定期洗桑拿浴來提高身體抵抗力。

⑨ 德國人為什麼早上洗澡

因為早上洗澡確實有助於促使血液循環更加旺盛,並且清潔的感覺和浴液的芬芳本身就可以調整心情,使精神更加飽滿。

⑩ 德國小伙堅持三年喝「能量飲料」養生,你遇到過哪些奇葩的「養生」故事

人們總是聽到一些食材,葯材等他的偏執性,就會覺得某一方面,他一定會對身體造成好的作用,刻意的放大其中一個點,而忽視其他的點。喝能量飲料有可能是因為,商家的宣傳亦或者是,能量飲料這些詞彙對他的吸引。但是真正的能否幫助他補充能量,這也許還有待時間的考證吧。生活中真的有很多偏執性的養生方法,待我來跟大家說幾點。

3、吃辣椒對身體好。

吃辣椒真的對身體好嗎?並不一定吧,有些人排便都很困難了,還吃很多的辣椒來刺激腸胃。這樣真的對身體有傷害嗎?並不是真的呀,而且辣椒是屬於熱性的大熱。辣椒並不適合所有的人,偶爾吃還是可以的,辣椒吃進嘴巴裡面之後它會辣嘴巴,而且在排出腸道的時候,也會肛門或者感冒有一種燒灼感。也有些人愛吃火鍋,晚上聚餐也好多營養豐富的時候,這些問題都不利於身體的。

閱讀全文

與德國人如何保健身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8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3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4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7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4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4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3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9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3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