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二戰期間英法和波蘭結盟後,為什麼德國還是要攻打波蘭呢
二戰時期英法雖然和波蘭結盟,德國依然敢攻擊波蘭,主要原因有三點——英法和波蘭只是名義上的結盟,德軍有閃電戰,波蘭的防禦措施較差!
波蘭的防禦措施較差:
二戰中的波蘭,其實就如同二戰中的法國一樣,當時法國著名的世界防禦體系嗎?馬奇諾防線被吹的天花亂墜,說是無論德國怎樣進攻都可以防禦住德國的軍事進攻,但是事實上,結果防線不堪一擊,只是一個形象上的紙老虎,最終被德國輕松攻破,同樣的波蘭,連所謂的馬其頓防線都沒有,只是一個大門向外敞開的,迎接侵略戰爭的德意志帝國的犧牲品罷了!
② 為什麼二戰時德國僅一天時間就擊敗波蘭
因為當時波蘭的武器裝備很差,而德國人的武器裝備非常好,再加上德國人使用的是閃電戰,所以在很短時間內就打敗了波瀾。
③ 如何用一句簡短而准確的話,來概述二戰德軍擊敗波蘭的原因
本篇為二戰系列第48篇,此系列各篇獨立成文,歡迎您持續關注。
「一葉蔽目,不見泰山;兩豆塞耳,不聞雷霆。」
——《?冠子·天則》
進入正文之前,首先要說明的是,「閃電戰」不能算做本篇的答案,因為這個答案片面了些。
德軍擊敗波蘭的原因,其實要從兩方面來講,一是德軍的戰術思想、武器使用比波蘭高明;二是作為波蘭的救命稻草,英法聯軍始終未給予波蘭有效的援助。
所以,概述二戰德軍擊敗波蘭的原因,要綜合考慮以上兩方面的因素。有關這一命題,英國著名軍事思想家李德哈特的總結無疑是最到位的:
在東面,一支毫無希望的落伍陸軍被一支小型坦克部隊所迅速地打垮了,這支坦克部隊,又和一支優秀空軍合作,並且把一種新奇的技術付諸實踐;
在西面,一支行動緩慢的陸軍始終未能發揮任何有效的壓力,直到時間已經太遲為止。
如何理解這句話呢?
有關「東面」,指的就是德軍擊敗波蘭的問題。說波蘭陸軍落伍,這是毋庸置疑的,直到戰前他們也依然信仰著「炮兵轟炸,騎兵沖鋒,步兵佔領」的作戰理念。說德軍是「一支小型坦克部隊」,是因為德軍的坦克部隊其實只有6個裝甲師、4個機械化師。但德軍將坦克部隊集中使用,配合其優秀的空軍部隊,實施了「閃電戰」這種新型作戰理念,迅速將波蘭擊敗。
在波蘭戰役中,德軍所實施的閃電戰,幾乎就是教科書般的精準程度。裝甲部隊所做的就是繞過敵人的要塞並且迅速插到其後方,然後空軍轟炸地面的守衛者,最後地面部隊迅速對暈頭轉向的波軍發起進攻,不給敵人留喘氣的時間。
有關「西面」,指的是英法聯軍一直對德軍宣而不戰,盡管德軍主力在波蘭,但法軍這支「行動緩慢的陸軍」卻始終未能給德軍壓力,而波蘭又滅亡的太快,等到法軍形成作戰能力後,為時已晚。
對於「法軍其實並沒有能力對德軍發動進攻」這一點,筆者曾在二戰系列第25篇《很多人質疑二戰開始後法國不支援波蘭,事實是,法國做不到啊》中做過詳細介紹,在此不再贅述。
李德哈特大師的論述,簡短而准確,獨到而全面,實在令在下欽佩不已。
④ 二戰爆發後,德國和蘇聯為何聯手滅了波蘭呢
因為當時波蘭就是個牆頭草,為了更多的利益和德國與虎謀皮,本來蘇聯和德國對波蘭這塊肥肉垂涎已久,於是德國和蘇聯聯手滅了波蘭,不僅能得到波蘭的土地,也能試探英法的態度。
⑤ 為什麼二戰德國先進攻佔領波蘭,不直接進攻法國
我們先來那個時候的國際局勢,東面的波蘭對於西面的法國來說還是比較弱的,主要那個時候法軍的戰鬥力還是不錯的,在加上英軍輔助可以說西面的英法聯軍戰鬥力是比較強大,相對於英法聯軍來說波軍方面無論任何方面都跟英法聯軍相差太大,如果,對波蘭率先開戰,可以保證德軍會比較容易獲得勝利。
這場戰役德軍迅速擊敗波蘭,主要是因為德軍整體實力高於波蘭,而波蘭整體勢力弱於德國,在加上德軍不宣而戰,導致這次戰役慘敗,這次戰役勝利代表二戰正式拉開序幕。
⑥ 在二戰中英國法國高調當波蘭靠山,為何德國寧可腹背受敵也要打擊波蘭
主要是因為波蘭的存在嚴重威脅和損害了德國的利益,所以德國寧可面臨腹背受敵的風險也要打擊波蘭。畢竟德國是打定了主意要對外擴張的,那肯定要撿一個相對軟一點點的柿子來檢測一下自己軍隊的實力和周邊其他國家的態度,這樣才能更好的制定接下來的戰略。
而德國敢打擊波蘭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戰略目的,那就是把強大的蘇聯拉下水。由於一些歷史上的恩恩怨怨,蘇聯雖然強大但一直不被歐洲國家認可和接受,所以蘇聯肯定也想在歐洲范圍內找回點場子。德國拉攏蘇聯一起進攻並且瓜分波蘭的策略對蘇聯來說絕對是好事一樁,不僅能得到一些歐洲的領土,而且還能對歐洲國家形成一定的震懾,提高自己的威信力,當然也就欣然同意了。所以,德國這是做了一筆很劃算的買賣。
⑦ 德國為什麼打波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直接原因就是德國進攻波蘭,所以二戰中德國第一個進攻的必定是波蘭,原因是:
1、波蘭曾經是德國的一部分
2、波蘭佔領但澤走廊和但澤自由市
3、波蘭在一戰後德國虛弱的時候侵略過德國
4、波蘭的存在,切斷了德國本土和東普魯士的聯系。
5、波蘭只有不到100萬軍隊,而法國有200萬。
請採納,謝謝支持!
⑧ 為什麼德軍能在二戰前期迅速擊潰波蘭和法國雙方兵力對比如何
1939年9月1日,德軍入侵波蘭。兩天後,英國履行了之前答應維護波蘭領土完整的承諾,向德國宣戰。之後法國也向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拉開序幕。
在當時許多歐洲人心目中,波蘭算得上是一個擁有較強實力的國家,即使它無法打敗德軍入侵,但至少也能將德軍拖入持久戰的泥潭之中。然而令英法兩國政治家都始料未及的是,不到一個月時間,波蘭就已被徹底擊潰。
在二戰爆發前夕,波蘭的指揮官們仍深信騎兵沖鋒的價值。他們沒有裝甲師,沒有摩托化師,卻一直維持著數量龐大的騎兵部隊。這種軍事思想幾乎落後了整整一個世紀。
另一方面,法國在武器裝備上並不遜於德國,但他們卻無法將其組織成為一個整體。比如法國擁有的坦克數量比德國還要多,但法軍指揮官們卻將坦克當成是步兵的輔助,將坦克分散在密集的步兵之中。這與德軍利用坦克集群作戰形成了鮮明對比。
此外,無論是波蘭還是法國,陸軍部隊都缺乏空軍的支援,所以使得戰場局面變得更加糟糕。波蘭因缺乏工業基礎,因此無法發展空軍是情有可原的。然而法國卻是由於陸軍話語權過強,從而限制了空軍的發展。結果等到戰爭爆發時才發現,德國空軍在法國境內如入無人之境。
因此,波蘭被擊潰除了軍事思想落後外,自身實力不足也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原因。而法國被擊潰的主要問題則都是出在他們自己身上。明明手裡有一副「好牌」,卻因「牌手」水平太差,結果打成了「爛牌」。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
⑨ 二戰時候德國為什麼打波蘭不用非常詳細作文用
德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在1919年簽定的《凡爾賽條約》,前德意志帝國的波森和西普魯士被割讓給新建立的波蘭第二共和國。這個決定給與波蘭一個通往波羅的海的通道,亦稱為「波蘭走廊」。地理上,「波蘭走廊」把東普魯士和德國本土分開。
希特勒在1938年吞並了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後,位於德國東面的波蘭受到關注。德國先採用外交壓力途徑,要求把但澤自由市合並,和在波蘭走廊建造一條治外法權的公路來連接東普魯士和德國本土。
但是波蘭政府拒絕了德國的所有要求,並且分別和英國、法國簽訂協議,英法承諾在波蘭遭受入侵時對其援助。
在領土要求遭到拒絕後,希特勒准備用武力解決,在1939年4月擬定了「白色方案」(Fall Weiss),即入侵波蘭的「閃電戰」計劃,爭取用最短的時間解決波蘭,不給英法反應的時間。 並且和蘇聯秘密達成協定,瓜分波蘭以及波羅的海國家。
這就是德國閃擊波蘭的由來。
⑩ 二戰時期德國為什麼能夠輕易打敗波蘭
波蘭之所以在二戰中拼不過德國就像蔣介石曾經說過的那句話「誰讓我們的底子沒有人家厚呢」,波蘭在戰前國防基礎薄弱,軍事思想陳舊,大多的軍事理論還停留在一戰騎兵和步兵作戰的基礎上,忽視了坦克和機械化部隊的發展,而且處在蘇聯和德國兩個國家的夾縫當中,且波蘭是嚴重的敵視著蘇聯,這樣就不得不把一部分的軍事力量用於對蘇方面的提防,這樣就大大地分散了自己的國防實力(也對誰讓俄國三次帶頭瓜分波蘭呢,人家當然得防),另外波蘭自以為是英國和法國的盟國,得到英法的戰略互助保證,又有與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等成立的小協約國來牽制防備德國,造成自己戰略目標的錯誤,最後不得不吞下自己當初為自己釀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