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二戰時期英國和德國誰最厲害
二戰開始時,大英帝國還沒解體,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綜合國力遠超德國,只是龐大的領土需要大量海外軍隊維持,力量比較分散,所以在歐戰初期比較被動。
② 二戰時期德國與英國法國軍力對比誰強
總體來說是德國。
法國陸軍的部分技術裝備要好於德國,英國的瑪蒂爾噠坦克的裝甲厚度是德國前期一至四型坦克都很難洞穿的。
英國的海軍實力就不用說了!在空軍方面,德國的梅賽施密特相比較法國英國是有優勢的!
德國在火箭方面,和噴氣式發動機方面占優,只是希特勒把它用錯了,主要裝在轟炸機上面了。德國前期能打的那麼飄亮,主要是戰術運用的非常完美!
③ 二戰德國和英國,綜合實力誰厲害
一戰後傳統強國英國法國等已經開始沒落。軍事上國防實力和軍事理論都落後與德國。經濟上傳統殖民地被解放思想的沖擊下損失很大,國家重工業發展緩慢不如德國高效,加之33年的全球經濟危機影響可謂雪上加霜。政治上因國力不濟採取綏靖政策,很大程度上刺激德國的擴軍備戰。外交上沒把德國當做真正的敵人而是想利用德國和蘇聯開戰,打垮新興的社會主義制度。
不過廋死的駱駝比馬大,利用天賜的地緣優勢固守本國,並且和擁有強大的海軍和空軍保衛英吉利海峽。德國裝甲部隊再怎麼樣厲害無敵,始終是過不了海峽的。不過陸軍戰鬥力確實低於德國國防軍的戰鬥力的,除開裝備、後勤問題還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軍隊魚龍混雜,有殖民地士兵,有國防軍,所以士氣普遍不高。但到戰爭中後期,英軍(陸軍)在歐洲戰場上也確實為二戰勝利立下汗馬功勞,可謂功不可沒。
④ 二戰時英國和德國打過嗎
打過,二戰時英國和德國交手的戰役有不列顛之戰、阿拉曼戰役、西西里登陸、諾曼底登陸、敦刻爾克大撤退等。
1、不列顛之戰
不列顛之戰(Battle of Britain),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0年至1941年納粹德國對英國發動的大規模空戰。
而這次戰爭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空戰,除了英、德兩國之外,包括同屬英聯邦的紐西蘭、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愛爾蘭、牙買加、斯里蘭卡、南羅德西亞等國的空勤人員也投入英軍;
許多被納粹德國佔領的國家的流亡政府,包括波蘭、比利時、捷克斯洛伐克、法國等撤至英國的空軍,也加入了保衛英國的行列;
當時屬於中立的美國也有志願者組成了「飛鷹中隊」(Eagle Squadrons)與英國並肩作戰。同屬軸心國的義大利,則派出「空軍軍團」(Corpo Aereo Italiano)與德國空軍一起戰斗。
戰爭在1941年10月12日以德國的失敗告終,由於損失過多的戰機和飛行員,又無法取得英吉利海峽的制空權優勢,更無法藉由空襲瓦解英國的地面和海軍戰力,德國不得不放棄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開始制定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
2、阿拉曼戰役
阿拉曼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北非戰場上,軸心國德國司令埃爾溫·隆美爾所指揮的非洲裝甲軍團與英國伯納德·蒙哥馬利將軍統領之英聯邦軍隊在埃及阿拉曼進行之戰役。這場戰爭以英國為首的盟軍的勝利而告終。
這場戰役的勝利徹底扭轉了北非戰場的形勢。盟軍在阿拉曼的勝利致使納粹德國和義大利王國欲佔領埃及、控制蘇伊士運河,佔有戰略資源豐富的中東的希望破滅。
這場戰役結束了非洲裝甲軍團的攻勢,此場戰役後軸心國於北非戰場轉入戰略撤退運作。阿拉曼戰役與同時期的斯大林格勒會戰與瓜島戰役成為同盟國進入戰略反攻階段的開始。
3、西西里登陸
西西里登陸開始於1943年7月9日晚上,而以盟軍獲勝於8月17日結束。登陸西西里島的行動代號為哈士奇,被視為進攻義大利的行動之一。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規模登陸行動之一。
從軍事策略上,進攻西西里的行動達到盟軍策劃者之目的,從島上消滅軸心國的空中及海上力量,控制地中海及令義大利首相貝尼托·墨索里尼下台。此行動為後來進攻義大利揭開序幕。
1943年7月9日深夜,盟軍以空降登陸開始了西西里戰役。由於希特勒在判斷盟軍登陸地點時嚴重錯誤,德軍裝甲師的反擊被盟軍粉碎,意軍幾乎未加抵抗便倉皇撤退,海岸防線很快被摧毀。
美軍部隊和英軍部隊先後進入墨西拿,佔領全島。西西里島登陸戰役宣告結束。西西里島戰役是盟軍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來在敵領土上實施的一次重要戰役。
盟軍不僅在軍事上獲取了直接進攻義大利的跳板,而且在政治上強烈震撼了已經動搖的義大利政府,導致墨索里尼垮台和義大利投降,為盟軍打開從南部登陸歐洲的大門。
軸心國共傷亡29000人及有140000人被俘(主要是義大利士兵,據盟軍的記錄來看其實有不少人是主動逃離戰線,而不是被迫投降的)。
美軍共有2237人陣亡及6544人受傷及被俘;英軍共有2721人陣亡及10122人受傷及被俘;加拿大軍共有562人死亡及748人受傷及被俘。
很多美軍及全部加拿大軍第一次參戰。軸心國成功從西西里撤出超過100000人及100000輛車輛,而面對盟軍巨大之海空優勢,這是十分驚人的成功。
4、諾曼底登陸
諾曼底登陸:代號「霸王行動」(英語Operation Overlord),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
接近三百萬士兵渡過英吉利海峽前往法國諾曼底。諾曼底戰役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態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登陸過程:1944年6月6日早6時30分,以英美兩國軍隊為主力的盟軍先頭部隊總計17.6萬人,從英國跨越英吉利海峽,搶灘登陸諾曼底,攻下了猶他、奧馬哈、金灘、朱諾和劍灘五處海灘;
此後,288萬盟國大軍如潮水般湧入法國,勢如破竹,成功開辟了歐洲大陸的第二戰場。在8月19日渡過塞納-馬恩省河後結束。
5、敦刻爾克大撤退
敦刻爾克大撤退(英語:Dunkirk Evacuation,法語:Bataille de Dunkerque)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的英法聯軍的軍事撤退行動。
1940年5月25日,英法聯軍防線在德國機械化部隊的快速攻勢下崩潰之後,英軍在敦刻爾克這個在法國東北部、靠近比利時邊境的港口小城進行了當時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撤退行動。
雖然這項代號為「發電機計劃」的大規模撤退行動使英國及法國得以利用各種船隻撤出了大量的部隊、成功挽救了大量的人力,為未來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實力。
但是英國派駐法國的遠征軍的所有重型裝備都丟棄在歐洲大陸上,導致英國本土的地面防衛出現嚴重問題。
此次撤離,標志著英國勢力撤出歐洲大陸,西歐除英國、瑞士和西班牙以外的主要地區被德國佔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不列顛之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諾曼底登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阿拉曼戰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敦刻爾克大撤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西里登陸
⑤ 二戰英國法國和德國相比哪個厲害
二戰初期德國橫掃西歐,法國抵抗了一個月左右投降,英國遠征軍在敦刻爾克落荒而逃。
⑥ 二戰英國和德國哪個強
我個人的觀點是,1,由於綏靖政治的腐敗和沒落,所以導致了英法兩國軍隊戰鬥力不強,指揮不統一,領導者對於是否抵抗抱有消極和僥幸心理,所以導致了戰爭的進一步擴大和戰果的惡化。2,德國法西斯因為全國最大的,人數最多的,就是納粹,納粹親衛隊具有很強的戰鬥力,當時的實力完全凌駕於英法聯軍之上,而且德國國內形勢統一,以納粹核心為骨乾的軍隊具有極強的凝聚力和戰鬥力。3,歷史總是要有一個由勝轉衰的過程,在極度膨脹之後的德國,自然會面臨實力回落,同時由於戰爭形勢的變化,二戰接近尾聲的時候,已經形成了多個國家聯合對抗法西斯的局面,所以英法聯軍的反撲也就成了必然。
⑦ 英國與德國的海戰誰取得了勝利
1916年除了上述兩個比較大的戰役之外,在海上戰場,英德海軍主力在日德蘭半島以西,進行了整個大戰期間最大的一次海戰。
英國海軍當時有「海上霸王」之稱,其實力居世界第一位,德軍海軍的實力居世界第二位。在戰爭之初,英軍就按照原來的作戰計劃封鎖了北海,不讓德軍出海作戰。
德軍大洋艦隊司令下決心打破英國的封鎖,並引誘英國海軍進入包圍圈,然後給予打擊。不料,德軍的電報讓英軍截獲,英軍海軍總司令決定將計就計,讓一支較弱的艦隊迎戰德艦,主力艦隊跟在其後面,等到前面艦隊接觸敵艦後,佯裝敗退,誘敵深入,然後一舉殲滅德國艦隊。
5月31日下午,英德海軍在日德蘭半島附近相遇,戰鬥打響。在整個日德蘭戰斗中,英方被擊沉14艘戰艦,死傷6000多人,德方損失11艘戰艦,傷亡2500多人。雖然英軍在此戰斗中失利,但是德軍也並沒有打破英軍的封鎖,實際上英軍在海上的實力還超過德軍。
⑧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與德國哪個勝利了
和他在二戰時失敗的原因是一樣的,戰略上的失誤,加上自身條件的限制,坑爹的海軍和讓人無奈的最高指揮官,各級指揮官在戰爭前期和後期普遍輕敵,戰時德軍少數布署在海外殖民地的巡洋艦隊在開戰的頭一年即遭優勢英國海軍的肅清(雖然其中不乏如輕巡洋艦恩登號這樣成功的通商破壞艦),德國公海艦隊也被英國海軍封鎖在波羅的海內(存在艦隊)。本來以德國的實力只能進行速戰素具的戰斗,但是德軍後來與英法聯軍在巴黎近郊馬恩河一線爆發馬恩河戰役,結果兩敗俱傷,只得轉入戰略防禦,固守安納河一線,戰斗開始演變為陣地戰!隨後的戰斗中,德軍成功奪取法國東北部的廣闊領土,但始終不能截斷英、法兩國的運輸線(海軍是永遠的痛啊)。隨後雙方再爆發佛蘭德會戰,但雙方均無重大成果,結果戰事進入膠著對峙狀態。尤其是俄國逆天的貨色(自古就有灰色牲口之稱的俄國士兵絕對算的上是歐洲國家中的日本)參戰(雖然後來因為國內的布爾什維克革命提前退場),以及義大利的兩面三刀,德國焉有不敗之理?!
⑨ 二戰德國和英國單挑誰贏
二戰德國和英國單挑,應該是德國會贏,二戰時期,德國的工業和軍事力量都很強,而英國已經慢慢開始衰弱,整體的作戰贏能力應該是德國更強,因此,二戰德國和英國單挑,德國應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