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納粹德國最鼎盛時期的疆域達到多少要附圖
德三巔峰時期的疆域多半都是佔領區 一般認為的形勢巔峰期是莫斯科戰役期間但版圖巔峰是南集群打到斯大林格勒北非隆不在的德意聯軍突破到了阿拉曼疆域多少我只能給你一個大致的數字到不了精確1938年合並奧地利之後55W平方公里39年完全吞並捷克傀儡斯洛伐克之後約68W平方公里與毛子平分大波波之後約100W平方公里威瑟演習作戰佔領丹麥之後約105W平方公裏海陸空配合佔領挪威之後約144W平方公里閃擊西歐佔領比荷盧之後約152W平方公里黃色計劃佔領法雞北部之後(南邊為維希)約180W平方公里巴爾干戰役佔領南斯拉夫北部之後建立傀儡國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之後傘兵部隊空降克里特島和愛琴海諸島嶼(希臘本體南斯拉夫南部均為義大利和其餘仆從國瓜分)巴爾干戰役結束後約193W平方公里巴巴羅薩開始之後由於戰線過長我直接計算到莫斯科城下德三打到莫斯科城下之後此時對蘇戰爭控制區達到140W以上加上193W德三此時的疆域面積約333W莫斯科中部反擊之後毛子奪回約15W左右的土地(333W-15W=318W左右)然後一直到斯大林格勒戰役爆發1942年8底德三南集群攻佔莫茲多克之後德三疆域佔領區面積達到巔峰水準約343W左右343W這個數據是不計算仆從國在內的大致數據是德三從38年~42年(直接管轄的佔領區以及吞並的地區和本土面積)網上標記的640W是算上仆從國像匈牙利羅馬尼亞以及芬蘭之後的數據(我會在下面附圖 德三1938年~1942年佔領區疆域變化)
❷ 二戰時期德國最鼎盛的時候有多強大
除了西班牙、瑞士、義大利,還有孤懸海外的英國,整個歐洲都在德國的鐵蹄之下。向東把蘇聯摁在地上爆錘,蘇聯西部國土大面積淪喪,軍隊大批大批地被殲滅俘虜。最終靠著天氣和環境因素勉強抵擋住德國進攻,又依靠美國和英國的輸血,才又重新振奮力量,將德國反推。
❸ 德國是什麼時候強起來的
二戰結束後,因為東西方意識XT的對立,冷戰的爆發,德國被分裂,即便是這樣,無論是東德還是西德,都屬於經濟發達的國家,畢竟底子在那裡,得益於美國旨在幫助重建歐洲抗衡蘇聯的馬歇爾計劃,西德從1950年代初開始經歷了長期的經濟成長,於1955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58年成為歐洲經濟共同體創始國之一!而東德,於1955年與蘇聯結盟,施行蘇聯模式的「計劃經濟」並迅速成為華沙公約組織中最富有、最現代化的國家。
值得一提是,德國經濟的體制一般被稱為社會市場經濟,曾經對正在處於改革開放中的我們也有所影響。
❹ 德意志三個德國那個最厲害納粹國力最鼎盛是那一年納粹最鼎盛的時候戰鬥力有多強
德意志第一帝國屬於諸侯聯合體,由各種大小公國侯國以及伯國組成,由幾個實力最強的諸侯擔任的選帝侯實際控制,國力時強時弱,:選出的皇帝強勢,帝國就猛,皇帝不強勢,其他沒被選的諸侯就蠢蠢欲動,隨時准備取而代之,國力就弱;
德意志第二帝國是由普魯士王國統一了大德意志地區之後建立的帝國,繼承了第一帝國的優良軍事傳統,並且輔以各種開創先河的近代制度迅速成為了世界性強國,尤其是進入二十世紀後其國內產值僅次於美國為世界第二。
由納粹主導的德意志第三帝國憑借著利用德國民眾對一戰戰敗的強烈恥辱感迅速凝聚了德意志民族的全部力量,將一戰後幾乎破產的德國重新建設成嶄新的現代化強國,創造了全國零失業率的奇跡,並且繼續發揚傳承自第一帝國的優良軍事傳統,重建了一支強大的陸軍,但由於凡爾賽和約限制的延續,其海空軍實力直到二戰爆發仍然沒有大的起色,其強悍的空軍大部分是在戰爭中倉促建造的,而海軍大型戰艦因為建造周期長,佔用資源多,第三帝國在戰時幾乎沒有像樣的大型戰艦建成,只有建造相對容易的潛艇被大批量製造。
平心而論,以對同時期世界其他國家的實力對比來說,第二帝國強過第三帝國不是一點半點,論大戰爆發前的戰爭准備程度,第二帝國擁有世界第一的陸軍和空軍,世界第二的海軍,第三帝國陸軍與蘇聯並列世界第一,空軍世界第二,海軍世界第七。一戰爆發前夕的德意志第二帝國是德國歷史上國力最巔峰的時期,因為第三帝國的科技實力在戰時受到種種限制而無法完全體現出來。據說在美軍佔領德國的第一座城市後,驚訝的發現德國的科技水平居然比美國高出25年左右,如果給德國足夠的時間發展,其強大的科技實力將使第三帝國無法阻擋。曾經在一本軍事雜志上看到過這樣的描述:假如諾曼底登陸推遲五年的話,登上法國海岸的美軍就會發現自己面對的是外星軍隊一樣的德國人:碟形噴氣式飛機,超過千噸的巨鼠式超重型坦克,各種型號的飛彈,下潛深度超過盟軍反潛武器最大攻擊深度的X型潛艇;那樣的話美軍能不能在諾曼底登陸成功都是一回事。二戰後美國和蘇聯的科技實力之所以遙遙領先於其他國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二戰後期美、英、法、蘇等國都大肆擄掠德國科學家,其中美國擄走3000名,蘇聯擄走5000名,法國擄走1000名,英國幾百名。
大名鼎鼎的火箭專家馮布勞恩就是被美國擄走,後來成為美國登月火箭的主要設計師,美蘇的太空競賽在初期實際上是兩群德國專家之間的競爭。
❺ 鼎盛時期,德國的綜合國力達到了什麼水平
在鼎盛時期的德國綜合國力是非常的強的,可以說是當時非常有名的強國。要知道當時德國其實是依靠戰爭才展現出這個國家的綜合國力的。能夠主動發起戰爭的國家,經濟能力都比較的強,並且當時德國能夠同時與多個國家進行戰斗,由此就可以表明當時德國的軍事實力也非常的強悍,在發動戰爭的時候,這個國家必須要有強大的經濟才能夠支撐得住。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軍事能力非常強的國家卻也有不少缺點。德國軍隊當時最薄弱的一個兵種就是海軍。如果其他國家利用海軍與德國進行作戰的話,那麼德國軍隊的優勢就無法發揮出來。所以當時德國在與英國發動海上戰爭的時候被英國海軍打敗了。
❻ 德國什麼時候崛起的,那時候英法在幹嘛
1、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是指19世紀中期,歐洲國家和美國、日本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進了經濟的發展。19世紀60年代後期,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科技和生產力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化大大加強,壟斷組織應運而生。
2、德國大約就在這個時代崛起的,英國那時候正是國家的巔峰,例如:
1 8 9 7年閱艦式的時候皇家海軍有1 6 5艘軍艦,共有21艘戰列艦和44艘巡洋艦受閱,他們的名字就顯示出一個世界帝國的自信:勝利號,聲望號,強盛號,可畏號,尊嚴號和戰神號。這場壯觀且帶有威 懾力的閱艦式既是給盟國也是給敵國看的,讓他們了解大英帝國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如此龐大艦隊的集結並不需要從保衛地中海以及帝國其他海運線的分艦隊中抽 調一艘船隻。
而那時候,德國只有老舊的6艘薩克森級鐵甲艦(即定遠級 改進型),那時候的德國只有陸軍,沒有海軍,根本無法對英國構成威脅!
3、當時的英國是真正的日不落帝國,英國號稱兩洋海軍,即海軍實力等於第二第三兩個國家的總和!而法國是第二海軍強國!另外,那個時候,德國有一位最出名的宰相——俾斯麥!
❼ 二戰時德國最強大時是在什麼時候
30年代到40年代初! 當時的德軍無論裝備還是戰術素養都是世界最強的 而德國軍也是世界所以國家都爭先效仿的對象! 當時國民黨還有20個精銳德械師! 所以2戰剛開戰 德軍就橫掃這個歐洲! 無論是歐洲2大殖民地國家英國、法國還是規模龐大的蘇聯紅軍都被德軍打的毫無還手之力!這也是德國歷史上最強勢的時候! 不過隨著戰爭的推進 德國的戰線又拉的過長! 德國原本的那些精銳德軍漸漸消耗殆盡!取而代之的是一批不如一批的學員兵、壯丁兵! 而為了戰爭的需求 兵工廠做出的武器裝備也是一批不如一批! 再加上 美軍的參戰 德國也漸漸沒落了 !
❽ 在你看來二戰時期巔峰的德國有多強大呢
作為兩次世界大戰的發起者,德國的實力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盡管德國人最終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失敗了,但德國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當時,德國絕對是王者的存在。要知道,三個法西斯主義國家,除了早早投降的義大利,德國可是其中的老大哥,可以說德國以一己之力對抗所有的歐洲國家,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巔峰時期的德國吧。
❾ 納粹德國鼎盛時期是那年
1942年德軍在俄國的夏季攻勢:1942 年
到了1942 年夏末,阿道夫·希特勒似乎又顯得不可一世。每個月德國潛水艇在大西洋擊沉70 萬噸英美船隻。美國、加拿大和蘇格蘭的造船廠雖在熱火朝天地加緊生產,但也補不上這個損失。盡管元首為了早日結束俄國的戰事,大大削減了西線的兵力,調出了大部分部隊、坦克和飛機,但是這年夏天絲毫沒有跡象表明,英美部隊已強大得足以在英吉利海峽對岸進行哪怕是小規模的登陸。英美部隊甚至也不敢冒險佔領法屬西北非,其實它們如果登陸的話,軟弱的法國由於派別分歧,即使企圖抵抗,也是難以阻擋的,而德國在義大利和的黎波里除了有很少幾艘潛水艇和幾架[914]飛機以外,別無任何武裝力量。英國海空軍也未能阻止從法國西部港口布列斯特開出的德國兩艘巡洋戰艦「夏恩霍爾斯特」號、「格奈斯瑤」號和重巡洋艦「歐根親王」號,在光天化日之下闖過英吉利海峽安全地駛回德國。希特勒曾經擔心英美一定會佔領挪威北部,因此他堅決主張這3 艘重型軍艦從布列斯特闖過英吉利海峽,以便到那裡去防衛挪威海面。他在1942 年1 月底對雷德爾說:「挪威是決定勝負的地區。」他認為必須不借一切代價守住挪威。但是事實表明這樣做是多餘的。英美在西線兵力有限,對於如何使用這些兵力另有它們的計劃。從地圖上看,希特勒到1942 年9 月所佔領的地區,是相當驚人的。地中海實際上已成為軸心國家的內湖,德國和義大利擁有北岸從西班牙直到土耳其的大部分地區,在南岸擁有從突尼西亞到離尼羅河60 英里的廣大地區。事實上,德國部隊現在守衛著北起北冰洋上挪威的北角、南到埃及、西自大西洋上的布列斯特、東至中亞細亞邊緣的伏爾加河南岸這一片廣大地區。8 月23 月,德國第六軍團已抵達斯大林格勒正北的伏爾加河一帶。兩天以前,卐字旗已插上厄爾布魯斯山,這是高加索山脈最高的一座山峰[18481英尺]。8 月8 日,佔領了年產石油250 萬噸的邁科普油田,雖然德國人發現油田已幾乎全部遭到破壞。8 月25 日,克萊施特的坦克部隊已進駐莫茲多克,距格羅茲尼四周的蘇聯最大產油中心只有50 英里,距裏海也只有100英里。31 日,希特勒催促高加索方面的司令李斯特陸軍元帥糾集所有可以調集的力量向格羅茲尼作最後進攻,以便他「能夠拿到油田」。同一天,隆美爾也向阿拉曼發動進攻,力圖向尼羅河突破。希特勒對他的將領們的戰績從來沒有滿意的時候,他於7 月13 日撤去了指揮整個南線攻勢的馮·包克陸軍元帥的職務;又據哈爾德的日記透露,他還不斷責罵大部分司令官和參謀總部進展遲緩。盡管如此,他現在仍然相信,決定性的勝利已經在握。他命令第六軍團和第四裝甲軍團在攻佔斯大林格勒以後,沿伏爾加河北進,形成一個大規模的包圍行動,從東西兩面進逼俄羅斯中部和莫斯科。他認為俄國人已經完了;據哈爾德說,他當時曾談[915]到分兵越過伊朗進駐波斯灣的問題。他眼看便可以與日本在印度洋會師了。德國情報部門9 月9 日的一份報告說:俄國在整個前線的後備力量都已消耗殆盡。希特勒對這份報告的正確性竟深信不疑。他在8 月底與雷德爾海軍元帥舉行會談時,他的心思已從俄國轉移到英美方面。他說,俄國現在在他的眼中已是一個「不怕封鎖的生存空間」。他確信,不用多久便可迫使英美達到「可以談和的程度了」。
❿ 德國是什麼時候開始強大的
德意志統一
18世紀初普魯士崛起,根據1815年維也納會議,組成了德意志邦聯,1848年德國各地爆發革命,普魯士首相俾斯麥領導了艱苦卓絕的軍事和外交斗爭,普魯士於1866年的「七星期戰爭」中擊敗奧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聯邦,1871年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建立。德意志完成了以普魯士為主體的統一。
世界大戰
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因戰敗而宣告崩潰。1919年2月德意志建立魏瑪共和國。1933年希特勒上台實行獨裁統治。 德國於1939年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同盟國打擊下,1945年5月8日德國戰敗投降。
德軍於1939年9月1日對波蘭展開入侵,後協同蘇軍迅速佔領波蘭全境,英國及法國向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此展開。隨著戰爭進行,德國及其盟國迅速控制歐洲大陸及北非,但迫使英國投降或停戰的計劃未能成功。1941年6月22日,德國違反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並入侵蘇聯。日本發動珍珠港事件使德國向美國宣戰。德國於1942年6月28日—1942年9月13日—1943年2月19日的藍色行動遭受失敗而由東線戰場撤退。德國的盟國義大利於1943年9月投降,迫使德國須防禦義大利戰線。諾曼底戰役後增加了西線戰場,同盟國軍隊進一步進入德國領土。1945年4月16日—4月30日/5月2日的柏林戰役於4月25日紅軍攻入柏林城,4月30日紅軍完全佔領柏林城區,當天下午希特勒自殺,當時柏林城防區司令打算向蘇軍進攻柏林部隊的統帥做出有條件的投降,但因蘇軍進攻柏林的部隊的統帥拒絕投降未果,最終幾經交涉和斗爭之後於5月2日在紅軍佔領柏林之後對蘇軍統帥無條件投降,5月8日,德國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
兩德統一
1 9 8 9年東歐劇變,包括東德在內的各國共產黨政權紛紛垮台;在四強同意下,1990年東德和西德終於達成兩德統一。
1990年2月13至14日,民主德國總理莫德羅首次訪問聯邦德國。3月18日,民主德國人民議會實行自由選舉,德梅齊埃任總理後,兩德統一的步伐大大加快。1990年5月18日,兩德在波恩簽署關於建立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的國家條約。1990年8月31日,雙方又在柏林簽署兩德統一條約。1990年9月24日,民主德國國家人民軍正式退出華約組織。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民主德國的憲法、人民議院、政府自動取消,原14個專區為適應聯邦德國建制改為5個州,並入了聯邦德國,分裂40多年的兩個德國重新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