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手槍的種類
手槍按使用對象可分為軍用手槍、警用手槍和運動用手槍;按用途可分為自衛手槍、戰斗手槍(大威力手槍和沖鋒手槍)和特種手槍(包括微聲手槍和各種隱形手槍);按結構可分為自動手槍、左輪手槍和氣動手槍(如運動手槍)。
目前世界各國裝備的手槍的口徑有5.45mm、7.62mm、7.63mm、7.65mm、9mm、0.380in、10mm、11.43mm和12.7mm等口徑,大約有幾十種型號。
美國和北約各國採用的是9mm、10mm、11.43mm和12.7mm等口徑。裝備的軍用手槍主要有美國的M1911A1式11.43mm自動手槍、柯爾特11.43mm手槍和2000式9mm手槍,奧地利的格洛克17式9mm手槍,義大利的伯萊塔92F 9mm手槍等。裝備的警用手槍主要有德國的HK P7M8/P7M13式9mm手槍和HK P9S式9mm手槍,瑞士的SIG-紹爾P225式9mm手槍等。
前蘇聯和原華約各國採用的是7.62~7.65mm及9mm口徑。裝備的軍用手槍有前蘇聯的托卡列夫7.62mm手槍、馬卡洛夫9mm手槍,前捷克斯洛伐克的M61蠍式7.65mm沖鋒手槍等,裝備的警用手槍主要有前蘇聯的ПСM5.45mm手槍,前捷克斯洛伐克的M1975式9mm手槍等。 在世界各國裝備的手槍中,口徑最小的為5.45mm和0.22LR口徑,口徑最大的為12.7mm,尤以美國的M1911A1式11.43mm自動手槍裝備時間最長,裝備量最大。9mm口徑自動手槍,因其後坐力小、射擊穩定、彈著密集、彈匣容量大,目前為世界各國軍隊和警察廣泛使用。
② 007為什麼一直用沃爾特PPK手槍,原來是因為這個
只是,PPK過於小巧的外形也帶來一些不便,當它打算進入美國市場時,便因為尺寸不符合槍支管理法被拒之門外。為了繞開這個障礙,瓦爾特公司只得將原來的槍支進行一些改動,實際上就是加大了套筒和槍管的尺寸,以便符合美國的法律。
就連中國也曾經仿製過PPK,這便是著名的64式手槍,可惜的是雖然外形基本相同,但因為使用的不是相同的子彈,使得威力大打折扣,成為不少人心中的遺憾。
③ 德國製造的駁殼槍為什麼被淘汰了
德國製造的駁殼槍,是世界手槍發展史上的一種特殊槍支。駁殼槍也叫毛瑟軍用手槍,這把槍從研發出來一直到最後被淘汰,從來沒有成為過任何一個國家的制式裝備。駁殼槍的研發者本來是想要製造一種方便攜帶,威力處在普通手槍和步槍之間,射程比普通手槍更遠,彈容量更大的實用性手槍。這個設計想法是比較好的,但是卻忽略了手槍的實際定位。駁殼槍在研發出來之後,就一直不受德國軍方的待見,一直到一戰之前,德國軍方為了照顧毛瑟軍工廠的面子才勉強訂購了一小部分駁殼槍。
就在這個時候,中國市場的需求,拯救了在停產邊緣的駁殼槍。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國正處於軍閥混戰時期,當時的國內兵工廠生產水平有限,無法大量的生產槍支。軍閥們的資產非常的豐厚,為了改善裝備,軍閥們都大量的從國外進口武器。由於當時西方國家對華武器限售的影響,軍閥們無法進口到射程較遠的單發步槍,只能選擇威力和射程略次於步槍的駁殼槍來充當步槍使用,
由於國內兵工廠製造的單發步槍故障率高、精準度差,在戰場上表現反而不如駁殼槍,因此駁殼槍在進入我國後,迅速成為軍隊裡面的熱門武器。當時國內的一些軍閥甚至組建了手槍團、手槍營等專門裝備駁殼槍的建制單位,德國毛瑟公司也專門針對國內軍閥的需要,製造出了具備連發功能,能夠裝填20發子彈的“大駁殼槍”。
後來我國的一些地方兵工廠也開始仿製駁殼槍,國內裝備的駁殼槍數量大約有四五十萬支,其中一半以上都是仿製品。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初期,我國的兵工廠擁有了生產仿製毛瑟步槍的能力,駁殼槍逐漸的退居二線。在我國停止駁殼槍的進口後,毛瑟兵工廠也停產了駁殼槍。在解放戰爭時期,駁殼槍就已經成為一種落後的裝備,後來隨著各種新式槍支的不斷裝備,駁殼槍也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
④ 求一些有名的半自動手槍或自動手槍的型號
Beretta M92F
U.S. M9(美國)
口徑 - 9mmx19
全長 - 217mm
槍管長 - 125mm
全重 - 975g
彈匣容量 - 15+1 貝瑞塔M92F型手槍,是一種現代半自動手槍的代表性產品。鋼制的滑槽及槍管,再加上輕合金 (鋁系合金)所製成的槍身,使得手槍的整體重量大為減輕。握柄內的彈匣,也採用了雙排式彈匣的設計,因此而增加了子彈的裝填數目。此外,為了要增加第一發子彈的射搫速度,M92F也配備了雙動式的扳機系統。另外,該型手槍在設計上也充分注意到安全的要求,即使在槍管的彈膛內裝填了彈葯,手槍上的保險裝置可讓士兵們安心地攜帶著移動。
M92F原本是義大利治安當局為了應付日益惡化的城巿游擊戰,所以才請求貝瑞塔公司代為設計這一型的手槍。至於M92F型手槍的原型,是義大利軍隊所使用的制式9mmxI9口徑的貝瑞塔M951型手槍。M92F就是以這種M951型手槍作為基體,並附加上速射性能優異的雙動式扳機及可增加子彈裝填數量的雙排式彈匣而製作完成。 在1975年,槍身側附有手動保險裝置的M92開始對外發售,之後於1976年,義大利警察要求在滑套上裝置擊錘管制卡榫,於是在1977年貝瑞塔M92S型手槍開始進入量產。1978年美國政府的 Joint Service Small Arms Program (JSSAP) 計劃中,提出了M92S型手槍,於是在1979年,經過了一些小小的改良,在扳機護弓後方裝置了按鍵式的彈匣管制卡榫後,於是完成了JSSAP中所使用的M92S1型手槍。而以M92S1型手槍作為基準,於1981年開始進入量產,也就是後來的M92SB型手槍。 美國政府的JSSAP計劃,由於受到國內廠商的反彈以及政治上的壓力,因此一直沒有能夠做出具體的結論,使得計劃一直拖延到1984年。但是在1985年時,美國政府決定採用M92SBF型手槍(M92SB-Final version)來作為下一代美國官用制式手槍XM9,因此產生了M9型手槍這個制式的名稱。而貝瑞塔公司認為,M92SB-F這個名稱稍嫌冗長,於是決定重新改用M92F的名稱。作為美國官用制式手槍的M92F型手槍 (M92SB-F),美國政府總共采購了31萬5930把。然而,在美軍使用M92F型手槍 (M9型) 時,其中有好幾把在裝彈後卻發生了滑套後部斷裂、脫落的事故,因此有了緊急改良的措施,這同時也是M92FS型手槍誕生的原因。 M92FS型手槍在設計上,為了防止滑套破裂、切斷而從後方飛出,於是加大了擊錘銷的頭部,以便能夠嵌入滑套的溝紋內。至於貝瑞塔M92F型手槍的一些衍生機種,包括了7.65mmx23口徑的M99F型、9mmx21口徑 (IMI)的M98F系列,再加上最近所出現的點40口徑S&W的M96系列。此外,像小型的袖珍型手槍、單排彈匣的M型手槍,不銹制的M92F型手槍,以及雙動扳機的手槍等等都陸續被開發出來。在法國,一種名為PAMASG1專供憲兵使用的手槍已取得了生產執照,而巴西的金牛座(Forjas Taurus)公司也取得了M92系列的生產執照,至於在南非、台灣以及西班牙等地,則出現了一些仿製的產品。
Beretta M84 Beretta M84 CHEETAH
口徑 - 9mmx17mm(.380ACP) .22LR
全長 - 172mm
槍管長 - 97mm
全重 - 660g
彈匣容量 - 13(9mm short)
貝瑞塔公司的M84印度豹(CHEETAH)手槍系列,是專門為女性警務人員與公司女性主管防身自衛需求所發展,所以它擁有較低的後座力,以方便手勁較小的女性握持。這型槍直接由M1934型手槍衍生而來,M84型手槍具有貝瑞塔槍型的特徵:上緣挖空的滑套配上裸露的槍管,M1934型手槍僅有單動扳機,而M84則改為雙動扳機,並改為13發雙排彈匣,所以它是中型手槍中攜彈量頗高的槍種。M84的早期型是M81型,它與M84不同處有二 : 一是使用7.65mm口徑的彈葯,7.65mm口徑子彈通行於1940-1950年代,隨著9mmShort子彈的興起而逐漸取代了7.65mm口徑的地位,雖然7.65mm 的彈頭初速較快,但是制止威力卻不足,所以貝瑞塔後來改用9mmShort子彈。另一項是將圓弧型護弓改為內凹弧型護弓,這項改良使射手更便雙手持槍,而左手拾指可勾住護弓使射擊穩定性更高。 M84手槍行半自動射擊時採用簡單的反沖原理,因使用低威力子彈,所以基本上無閉鎖裝置,例如M92手槍為配合鉸煉式閉鎖裝置而在滑套兩側開閉鎖溝槽,破壞了滑套結構體的完整性,因M84無閉鎖溝槽,故能保持滑套主結構體的完整性。後來M84手槍衍生出M83與M85,均使用同口徑彈葯,M83手槍採用7發單排彈匣,而M85則採用8發單排彈匣,這種單排彈匣使握把的厚度變薄,更適合手掌小者使用。 M84與M85手槍備有標準的藍鋼色(BlueSteel)滑套及槍身外還有鍍鎳的滑套與槍身。M84手槍亦衍生出使用.22LR子彈的槍型:M86、M87、M87 Long Barrel、M89等4型,這4型槍僅有單動扳機而無雙動扳機,其中M86型手槍與M84的結構差異最大,它槍管以卯釘固定在槍身前緣,僅能上下移動,滑套的復進簧亦改為簧片,基本結構與貝瑞塔950系列相同。M87的外型與M84相同,但分為97mm標准型槍管與150mm長槍管2種。M89則是比賽專用靶槍,除擁有52mm長槍管,並配有適型握把,而重量達1160g。這使用.22LR子彈的槍系皆使用8發單排彈匣,因使用這種低威力子彈又配合較重的槍身,所以射擊時穩定性極高。
Beretta M951 Beretta M951
口徑......9 mm x 19
全長......204 mm
槍管長......115 mm
裝彈數...... 8+1
膛線...... 6條/右旋
貝瑞塔M951型手槍,別名貝瑞塔M1951,又有些人稱此型手槍為貝瑞塔.里卡地亞,它是一種9mm X l9 口徑的大型半自動手槍。在第2次世界大戰之後,義大利為了重新建立本身的軍用制式手槍,於是開發出了M951型手槍。該型手槍是以1940年代末期的中型貝瑞塔M1934型手槍作為基體,加以大型化,並且附加上可以安全發射9mmx19子彈的閉鎖系統而完成的。在測試過各種不同的閉鎖系統之後,義大利才決定采朋與華瑟P38型手槍類似的獨立式閉鎖凸耳,來作為M951的閉鎖系統。 M951的特色,在於滑套上方有一段很長的切囗,使得槍管從切囗部分顯露出來。這種切囗式的設計,具有預防退殼不良的效果。至於在扳機方面,M951是採用單動式扳機系統,而且彈匣也是採用單排式的傳統設計。在其它特色方面,包括握柄後方的按鍵式手動保險與彈匣釋出鈕。在握柄上方所附的,是一個貫穿槍身的十字式槍機手動保險。這種設計的缺點,在於如果不太熟悉的話,可能會不知道應該按下左右哪一邊的鈕才是安全的。而在握柄下方左側的按鈕,是一個可以取下彈匣的釋出鈕,這種設計會使得在卸下彈匣時,無法以單手來操作。M951擁有水平式短反沖槍管的設計,因此命中率並不差,而且該型手槍在射擊時的反沖也很溫和。現在的M92F,就是以M951作為基本所開發完成的。M951除了供義大利軍方使用之外,也外銷到以色列、埃及等地。
Beretta M96 Beretta M96
口徑 - .40S&W
全長 - 217mm
槍管長 - 125mm
全重 - 975g
彈匣容量 - 10
M92 手槍亦衍生出 M96 與 M98 兩型手槍,M96使用時下當紅的 .40 子彈 , 而M98則使彤 9mm x 21 IMI 子彈 , 此槍一般用於射擊比賽 . 因有前車之鑒 , 所以這兩型手槍的滑套槽外壁經過化設計。
⑤ 求德國現役單兵武器介紹.
匕首系列
KM2000 172 mm長的格鬥匕首
手槍系列:
HK P8 9 mm 手槍
HK P11 水下使用手槍
HK MK23 手槍(CS里CT的制式)
Sig Sauer P250 手槍
SIG Pro 手槍
SIG P220 手槍
SIG Sauer P226 手槍
SIG Sauer P238 手槍
Walther P5 手槍
突擊步槍系列
G3 槍族 7.62毫米突擊步槍槍族
G36 5.56 毫米突擊步槍 (現在的制式步槍)
G41 5.56 毫米突擊步槍 (有意向用它取代G36)
HK416 5.56毫米突擊步槍
HK417 7.62 毫米突擊步槍
G8 7.62毫米突擊步槍,只供特種部隊使用
狙擊步槍系列
DSR-1 手動狙擊步槍,供GSG-9使用
AW50 .50反器材狙擊步槍
AWM .300 極地狙擊步槍
M82 .50反器材狙擊步槍
Blaser LRS 2 戰術狙擊步槍,供警察部隊使用
DSR-50 .50 反器材狙擊步槍
PSG1 半自動狙擊步槍
SIG-Sauer SSG 2000 手動狙擊步槍
Walther WA 2000 半自動狙擊步槍
G22 7.62 mm x 66.5B 狙擊步槍
G24 狙擊步槍, 只有特種部隊使用
G82 狙擊步槍
HK MSG3 7.62 mm x 51 特定的狙擊槍(給軍警神槍手使用)
沖鋒槍系列
Heckler & Koch MP5 9mm沖鋒槍
MP7 4.6 mm 沖鋒槍
UMP .45 沖鋒槍
MPL/MPK 9mm 沖鋒槍
MP2 9 mm 沖鋒槍
機槍系列
M2 .50機關槍
MG3 7.62 毫米機關槍(改良版 MG42)
H&K MG4 5.56 mm 輕機槍
HK21E 7.62 mm x 51 機槍, 只供特種部隊使用
榴彈發射器系列
AG-C/GLM 40毫米槍掛榴彈發射器(供AR-15和 HK416/17使用)
AG36 40毫米槍掛榴彈發射器(供G36使用)
GMG 全自動榴彈發射器
HK69A1 手持單發榴彈發射器
Granatpistole 40mm—榴彈發射器
肩射火箭系列
FIM-92 Stinger 紅外製導肩射地對空導彈
MILAN 肩射反坦克導彈
Panzerfaust 3 RPG(反坦克肩射火箭彈)
PzF 44 無坐力一次性反坦克火箭彈
德國國防軍中能找到的武器都給您列出來了,G3槍族近20種反正都是G3就沒一一細數了。很多武器德國國防軍是不用的,就像中國北方工業有生產M4的山寨版,就沒有裝備軍隊。同樣的,有很多武器是北約有的,可能拿來裝備少量部隊滿足特殊需要或者是武器實驗。德國國防軍的制式武器和大規模裝配的武器就是我之前給您列出的那些。
以上的都是單兵武器,MP7,MP5,G36K,G36C,這些體積較小的會給那些空軍,炮兵,導彈兵,海軍等對槍支有特殊需要的兵種。 軍官會配備手槍,制式手槍是HK P8 9 mm 手槍。
⑥ 二戰德軍的手槍
主要是P38瓦爾特、P09魯格手槍、PPK手槍。
瓦爾特P38手槍,德軍應用最廣泛的。現在瑞士軍隊依然裝備。9mm巴拉貝魯姆槍彈。
⑦ 二戰時期世界各國的手槍都有什麼
德國 魯格p08 毛瑟m1896 沃爾特p38
美國 柯爾克m1911 勃朗寧hp
蘇聯 托卡列夫tt30/33
英國 韋伯利·斯科特.455in
義大利 伯萊塔m1934
戰斗手槍 毛瑟m1896 tt30/33 柯爾特m1911
⑧ 二戰德軍的步兵裝備大家覺得都有哪些
二戰德軍的步兵裝備由:
瓦爾特P38手槍:8發彈匣供彈的一種半自動手槍,口徑9毫米,有效射程50米,除了裝備德軍中下級軍官以外,MG-34/42通用機槍射手,也配備了該型手槍,用以防身和自衛,但機槍射手真正用手槍的機會並不多。
毛瑟98K步(狙擊)槍:德軍栓動步槍,步兵最基本的裝備,口徑7.92毫米,5發彈倉供彈,有效射程800米,由於射程遠、射擊精度高、動作非常可靠,裝上4-6倍觀瞄鏡,甚至不用特意改造,就是一把狙擊槍,由於德軍沒有研發專職的狙擊槍,因此裝上觀瞄鏡的毛瑟98K步槍,就成了戰時德軍的狙擊槍,給盟軍造成了極大的危害。
PzB38/39/41反坦克槍:此槍基本參數大同小異,槍長1.615米,槍重16.2公斤,口徑7.92毫米,葯筒口徑13毫米,初速每秒1210米,有效射程500米,只在戰爭初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隨著盟軍新式坦克裝甲越來越厚重,此系列槍就被鐵拳等反坦克火箭發射器所取代。
⑨ 二戰德國裝甲兵在坦克中都有那些單兵自衛武器
主要是MP38/40沖鋒槍,車長有P08或P38手槍。
MP38早在1936年,德國額厄爾瑪兵工廠就研究出了一種沖鋒槍,1938年應德國陸軍總部要求進行改進生產,正式裝備,命名為MP38沖鋒槍,這種槍的誕生,是為了滿足德國裝甲兵和傘兵部隊對近距離突擊作戰的自動武器的需求而列裝德軍。MP38式沖鋒槍是世界上第一支成功地使用折疊式槍托和採用鋼材與塑料製成的沖鋒槍。隨即德軍在1939年波蘭戰役爆發前裝備了數千支該槍,基本全部由德國裝甲部隊使用。
在短促而激烈的波蘭戰役中,面對波蘭士兵的頑強抵抗,MP38成功的保護了防禦能力很脆弱的1型,2型,3型坦克和德式裝甲車,MP38猛烈火力使得手持集束手榴彈和***的波蘭反坦克士兵無所適從。MP38的火力和戰斗中可靠性深受各方的贊賞。不過其保險裝置的不穩定等問題也受到了批評。由於MP38的簡易保險不可靠,當槍機在後方待擊位置時,拉機柄掛在機匣拉機柄槽後端的保險缺口內,使之不能偶發,受到較大的震動時容易走火,針對保險機構進行改進,命名為MP38/40。可將拉機柄推入機匣機柄槽前端增設的保險缺口,使槍機不能拉動,增強了保險作用。
裝甲擲彈兵
⑩ 求個二戰德國手槍介紹。。
WALTHER P38 手槍
工作方式:半自動
口徑:9mm
彈夾:8 發
WALTHERP38手槍代替LUGER P08作為德軍的標准配製,並於1939年投入生產。LUGER P08手槍相比,它設計簡單、安全可靠、易於大批量生產。P38是一種雙重製動的武器——在裝上彈葯、豎起擊鐵後,你可以再松下擊鐵,然後在任何時候,你都可以迅速的扳起擊鐵並摳動扳機打出槍膛內的子彈;在緊急情況下,迅速開火比瞄準更重要,該槍僅須簡單的摳動扳機就可以完成豎起擊鐵和射出槍膛里的子彈這一系列動作。到二戰快結束時,生產了超過一百萬支該槍。1957年,WALTHER公司開始恢復生產一種輕便型的P38手槍,稱為P1型,直到1980年,該槍一直是德軍的標准輔助武器。在一些國家,P38一直服役到90年代。
魯格P08式手槍 採用槍管短後坐式工作原理,是一種性能可靠、質地優良的武器.該槍配有V形缺口式照門表尺,片狀準星,發射9mm帕拉貝魯姆手槍彈.魯格P-08,除了勇奪史上第一把軍用半自動手槍的地位之外,魯格手槍最大的特色是它的肘節式閉鎖機,參考了馬克沁重機槍的及溫徹斯特杠桿式步槍作業原理,為魯格沿用,肘節式的原理,類似人類的手肘,伸直時,可以抵抗很強的力量,一旦彎曲,很容易繼續收縮。毛瑟軍用手槍(Mauser Military Pistol),中國又稱駁殼槍。 毛瑟廠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專利, 隔年正式生產。德國1932年式7.63毫米毛瑟手槍是德國毛瑟兵工廠製造的一種手槍。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自動手槍之一。由德國費德勒兄弟研製,並以毛瑟命名。槍長288毫米,口徑7.63毫米,重1.24千克,20發彈匣供彈,子彈初速每秒425米,射擊方式為單發和連發,射擊速度每分鍾900發,有效射程50-150米。該手槍具有威力大、動作可靠、使用方便等優點,廣泛流傳於世界許多國家。中國很早就有仿造,在抗日戰爭中使用較廣。20響的「駁殼槍」和「盒子炮」就是指這種手槍。這個應該是在中國知名度最高的了,當時無論是游擊隊還是正規軍都有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