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媒體為什麼一直傳播謊言

德國媒體為什麼一直傳播謊言

發布時間:2022-05-05 20:05:57

㈠ 我很想不通了 德國人是怎麼了

「辱華」能夠成為「辱華」是要有人覺得被辱了這才行,你的憤怒恰恰把你自己放在了被辱的位置上。德國媒體的所謂這些「辱華」行為,頂多隻能算是「偏見」或者「無知」罷了。如果你願意,你也可以去德國發表「辱德」文章啊。

其實沒有什麼人或者哪個國家生來就一定要被人喜歡的,有人喜愛中國,也有人討厭中國,更有人存心找茬。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要做的,不是在這里謾罵,把自己表現得跟寫出這種偏執文章的德國記者同樣的無知,而是冷靜多想想為什麼會這樣?或者可以做點什麼讓世界更多的了解真正的中國?

終究謊言總是長久不了的。

㈡ 納粹德國在國內是用暴力和謊言進行統治的,對嗎

世界上沒有說哪一個是對的,哪個是錯的!要看的結果敗了用勝利者的答案里就是錯的,一個野心家或者說一個政治家哪一個不想讓自己流芳千古,載入史冊(精神上),哪一個不希望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利益(物質上),這些宣傳,只是讓老百姓相信自己的一種手段,只要個人相信,願意為政治家獻身(所謂的報國),那也無可非議!

㈢ [轉載]專制為什麼離不開謊言

馬基亞維里是義大利佛羅倫撒人,在佛羅倫撒城市共和國擔任過國務秘書和外交官,後來佛羅倫撒的共和制被推翻了,美第奇家族執掌了權力,馬基亞維里丟了官,還一度被關進了監獄。他為了得到新統治者的青睞,東山再起,寫了一本為統治者美第奇家族出謀劃策的書,這就是著名的《君主論》。在《君主論》中,馬基亞維里為君主支招,實話實說,大膽突破了道德的約束。他直言不諱地告訴君主:對於君主,作惡比行善有利。統治者如果按照道德主義鼓吹的善良品質行事,就有失去權力的危險。 他給君主支招:偉大的君主既要有獅子的兇猛,又要有狐狸的狡猾。要使每一個人害怕和尊重自己。一個君主必須是一個大偽裝者和偽君子,懂得如何使用欺騙把人們弄糊塗,使人們相信自己的偽裝。蒙蔽視聽,把人的頭腦搞糊塗的本事,是任何成功的君主的一個武器。 為了給君主減輕道德上的壓力,馬基亞維里指出:目的總是證明手段正確。為了目的,可以不擇手段。統治者為了保持地位,必須非善良地去獲取權力。這是「必然性的命令」。許多人把馬基亞維里看作是邪惡的象徵。莎士比亞就把他稱為「兇殘的馬基亞維里。」但是也有人認為馬基亞維里是清醒和真實的,他站在君主的立場上所說的實話恰恰反映了或者說揭露了專制制度邪惡的本質,在專制制度下,統治者必然要作惡,馬基亞維里要君主服從這「必然性的命令」,這個必然性對於人們認清專制本質有著積極的意義。恩格斯把馬基亞維里稱作文藝復興的巨人,大概也是從這個角度考慮的。關於專制統治為什麼必須靠謊言支撐,僅僅靠暴力支撐為什麼不行,對此馬基亞維里沒有談透,我們來分析分析看。 任何統治者都不可能在失去民意基礎的情況下維持統治地位,專制統治也必須有民意基礎,即使沒有認可的民意,至少也要有認命的民意。哲學家休謨就曾經說過,統治是建立在輿論上的。為什麼僅僅靠暴力無法維持統治?專制統治歸根結底是少數人的統治,統治權最終歸結到執掌最高權力的一個人、一個家族或極少數寡頭手裡。最高權力的執掌者也是凡人,沒有孫悟空的本領,沒有刀槍不入的神功,他的個人力量是極其有限的。他可以下令殺人,但也可能被殺。如果沒有民意支持,僅僅靠暴力手段進行統治,那掌握暴力的人就是他的最大的危險所在。古羅馬帝國的皇帝害怕軍隊政變,把羅馬軍團都布置在帝國的邊疆區,首都羅馬只留忠誠的近衛軍保護皇帝,但後來恰恰是近衛軍成了廢立皇帝的決定性力量,一些皇帝就是被近衛軍殺的。中國的帝王死於非命的也大都是身邊的權臣、宦官或兄弟所為,被造反民眾所殺的是極少數。所有執行暴力任務的人,如軍隊、警衛、近衛軍等都是與民有聯系的,大都來自於民,大都會受到民的影響,濫用暴力鎮壓不滿的民眾,會激起民眾更強烈的不滿和憤怒,到了某個轉折點,拿槍的人就可能不再聽命,而是掉轉槍口。越是依賴於暴力的統治者,越有可能葬身於暴力。 權力從來都不缺爭奪者,專制權力更是如此,多少人為了奪權你死我活地拼殺,兒子可能殺父親,母親可能殺兒子,親兄弟也互相殘殺,更不用說沒有骨肉關系的政敵了。在統治者失去民意的情況下,他的政敵一定會利用這一點替天行道為民除害。所以,統治者一旦失去民意,就離覆滅不遠了,起義、造反、政變、暗殺、逼宮、廢黜等大戲在等著他。中外歷史上這種例子太多了,舉不勝舉。如此,我們知道了民意為什麼對於統治者是必不可少的:在民意麵前,再強大的統治者也是虛弱的。無論什麼樣的專制統治都是少數人獲得利益和壟斷權力的統治,不可能代表人民的利益,也不可能真正地獲得民意,所以,必須靠謊言來騙取民意。在古代社會,統治者騙取民意最主要的謊言是「君權神授」,實際上是以天意來逼迫民意就範。 在歐洲,在基督教沒有獲得統治地位之前,天意的權威沒有確立起來,那時候羅馬帝國的皇帝被殺被廢的比例非常高。當基督教統治歐洲後,皇帝與國王由教皇承認並加冕,由於大多數民眾是教徒,如此使得君權神授被認可,天意代表了民意。中世紀君主的人身安全要比羅馬帝國的皇帝強了許多。即使如此,君主們也不敢掉以輕心,必須依靠謊言鞏固統治。15世紀德國人古登堡的印刷術給歐洲帶來了出版便利,所有國家的君主無一例外地限制言論自由和出版自由,他們盡管有天意支撐,還是害怕謊言被揭穿,執政地位被動搖。 中國皇帝的「天命」主要是靠「奉天承運」的故事和禮教來欺騙臣民。同時還實行愚民教育,用各種方式灌輸和培養奴性,明清時期,奴性文化達到高潮。進入了現代社會,君權神授這種一勞永逸的謊言不靈了,天意無法代表民意了,民意成了權力合法性的唯一來源。對於實行民主制度的國家來說,民意是由選票定量地統計出來的。所以當選的政治家必然具備民意基礎。又由於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出版自由得到保障,當政者撒謊太難,代價也太大,等於自殺,所以,民主制度不需要謊言維系。實行專制制度的國家,由於沒有了天意支撐,又沒有人民授權,為了維系統治,就必須強化謊言。所以,這些國家無一例外地控制媒體,限制言論自由和出版自由,實行新聞壟斷,封閉或過濾外部世界的信息,並控制文化教育各個領域的信息。 不過,現代社會撒謊越來越難了,除非像朝鮮那樣,封閉了與外界的所有聯系。即使這樣,還是有許多人冒死逃了出來,他們在與外界完全隔絕的情況下,怎麼會想到要冒著生命的危險逃往沒有主體陽光照耀的黑暗世界呢?看來,沒有不透風的牆。前蘇聯時期,所有媒體都被嚴格控制,那時候也沒有手機和互聯網,但人民的不滿還是通過廚房聊天和政治笑話廣為傳播。 文革時期,廣播報紙每天都宣傳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每天都造謠撒謊,但人民的不滿還是通過小道消息和內部消息廣為傳播。 如此說來,在現代社會,即使沒有手機和互聯網,撒謊也很難了,有了它們,撒謊就更難了。所以,謊言的功效會越來越衰減,相信的人會越來越少。當謊言不再被人們相信的時候,專制的解體就會開始,這也是必然的。不過,這個必然性與馬基亞維里的必然性是截然相反的方向。

㈣ 德國為什麼那麼憎恨猶太人

50年來,人們對希特勒為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屠殺600萬猶太人這一歷史懸念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與分析。現在歐洲頗見流行的觀點有二:一是「目的論」;二是「機能論。」然而,從他們分持的這兩種觀點的實質內容來看,在歷史邏輯上似乎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又存在與史實明顯相悖的現象。 一 「目的論」者認為,希特勒殺害猶太人是出於爭霸世界的目的,這是一種按常規邏輯的推論。果真如此的話,那麼,希特勒為什麼不反對其他反抗其爭霸世界的民族實行像對待猶太人那樣的滅絕政策呢?稍有歷史知識的人都清楚,二占期間,歐洲各國人民包括德國人民在內,為了反對希特勒爭霸世界的企圖及其法西斯暴行,進行了英勇不屈的半爭。歐洲各國民族人民的反法西斯斗爭,已經構成了希特勒橫行的嚴重障礙。但是納粹黨徒們自始至終卻沒有像對待猶太人那樣來對待這些歐洲當地民族,也就是說,希特勒自始至終沒有對這些當地民族採取種族滅絕政策和暴行。人們不禁要問,希特勒為了實現自己的罪惡目的,為什麼只對猶太人採取了這一慘絕人寰的暴行,反而對有礙於其目的實現的其它民族「網開一面」呢?顯然,「目的論」者的推論忽略了這一史實的特定邏輯性。 「機能論」者認為,數百萬猶太人慘遭殺害是法西斯在戰事失利之際一種報復心理及補償心理驅使的行為。這種推論更顯得乏力。二戰史實顯示,納粹德國在戰事上的真正失利,應當以1943年2月2日結束的斯大林格勒會戰為標志。客觀地說,在此以前,德軍在軍事上一直處於進攻態勢,納粹德國領導集團內部在戰略思考上甚至連戰事失利的預感都不存在。但是,法西斯在戰事失利以前的時間里,早就開始了屠殺猶太人的罪惡。1939年9月,二戰爆發不久,德國法西斯佔領波蘭後,殘酷殺害了無數手無寸鐵的無辜平民,其中絕大多數是波蘭籍猶太人。1941年6月23日,「旺湖會議」通過「最終解決猶太人問題」的決議之時,納粹德國在歐洲戰場上,軍事實力仍處於優勢。這史實無可辯駁地告訴人們,希特勒屠殺數百萬猶太人是一場蓄謀已久的逐步升級的暴行。 實事求是地講,不論是「目的論」還是「機能論」,均未跳出通常人們在社會歷史領域探討歷史事件的一般思維框架的束縛。人們在考察人的行為或歷史事件、探索其產生的原因時,往往首先考察其動機如何。至於為什麼產生如此這般的動機,而不產生如此那般的動機則探究得不夠。「目的論」或者「機能論」,雖然它們的具體內容各異,但就二者的實質而言都可歸到「動機論」之列。其實,尋得動機只是認識人的行為或歷史事件的入門。若能以此為契機,深入研究,就不僅能挖掘到真正的原因,甚至有可能證實自己原先發現的動機是否確切,從而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看法。實踐告訴我們,人的動機在很大的程度上還不是產生行為的原因,動機只是原因到行為的中介,原因是復雜的。任何事物的產生、發展和消失,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都有其深刻的背景和現實原因。人的行為、歷史事件也莫不如此。人的行為具有目的性,但這不等於說目的性就一定是構成行為的原因,最多也只能權當原因的某一要素,甚至有的情形其目的就是其行為本身。就其全部內容而言,原因無一不是深沉的。希特勒殺害600多萬猶太人,其目的顯而易見,那就是要滅絕猶太民族,究其原因的話,那就是必須回答他為什麼要滅絕猶太人。 二 從史料上分析來看,納粹德國迫害猶太人的暴行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互相聯系而又逐步升級。 第一階段:自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到1938年11月9日上演「砸玻璃之夜」丑劇的前夕為止。這一階段,納粹德國反猶的核心是從限制到剝奪猶太人的公民權利,從形式上講,基本上保持著「君子動口不動手」的「溫和」狀態,實質卻是為他們為最終消滅猶太人掃清經濟上和政治上的障礙。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當選為德國總理,此後,就開始了他瘋狂迫害猶太人的行動,從此,災難就降臨到猶太人頭上。最初,納粹德國採取抑制猶太人的措施。主要是禁止猶太人當公務員、法官、律師、醫生等;不許猶太人進入公共娛樂場所;不向猶太人商店購買商品。這一政策的實施,限制了猶太人在經濟、政治、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的權利,使德籍猶太人的社會地位降為「次等公民」。 1935年9月15日,納粹黨在紐倫堡召開了代表大會,這次大會使抑制猶太人的政策進一步升級。希特勒在會上宣布了剝奪猶太人公民權新法律,使猶太人再次由「次等公民」降為無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國家居民」,從此失去了作為公民應有的權利和一切法律保障。接著,納粹德國根據這個新法律,強行把這些「國家居民」驅趕出境,移民到其他國家和地區,從而完成了從限制到剝奪猶太人權利的升級。 第二階段:自1938年11月9日的「砸玻璃之夜」至1942年1月20日的「旺湖會議」為止。這一階段,納粹德國反猶的核心是從基本人權上剝奪猶太人作為人的生存權利,形式上完成了對猶太人從財到命、從靈到肉的浩劫的一切准備,即守成了由「文」到「武」的浩劫的過渡,最後剩下的只是最終從肉到體上消滅猶太人了。 1938年11月9日,經過希特勒及戈培爾等人的精心策劃,由納粹領導集團的導演和慫恿,爆發了史稱「砸玻璃之夜」(又譯「水晶之夜」)的反猶慘案。這天晚上,德國各地以及奧地利的法西斯分子走上街頭,揮舞棍棒,對猶太人的住宅、商店、教堂進行瘋狂地打、砸、搶、燒,公然迫害和凌辱猶太人。在這一慘案中,據統計有36名猶太人被殺害,36名重傷,267座教堂被焚毀,7500餘家猶太人商店被搗,3萬余名猶太男子在家中被捕,押往達豪、布痕瓦爾德和薩克森豪森集中營,嗣後均被害或折磨致死。經濟損失僅砸玻璃一項就高達600萬馬克之巨。 丑劇發生後的第3天,納粉德國的多名部長在戈林的召集下,召開了一個專門研究猶太人的會議,策劃著剝奪猶太人作為人應有的尊嚴和權利。迫使猶太人把焚毀的教堂清除干凈,修成停車場供德國使用;強制每個猶太人佩帶一個具有侮辱性質的標記;強迫受迫害的猶太人向納粹賠償10億馬克。正如有的史學家所說:「這次暴行和接著根據其目標所採取的措施使得沒有任何組織的猶太人的生活陷入了絕境。」 1939年9月,納粹德國侵佔波蘭,大肆殺害猶太人,從此,開始了大規模實施殺害猶太民族的行動計劃。次年春天,納粹德國領導集團在積極策劃對猶太民族的種族屠殺時,把這項罪惡的任務交由黨衛隊的保安處和秘密警察的特別行動隊執行。 1943年6月23日,蘇德戰爭爆發。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進入了最艱難的歲月,同時,希特勒擄殺猶太人的罪行進一步加劇。跟在進攻部隊後面的黨衛隊和特別行動隊採用了世界上最野蠻最殘忍的手段來消滅猶太人。這些被害的猶太人全是在毫無防範的情形下遭殺害的。據一名叫萊斯基的黨衛隊高級軍官、俄羅斯中部警察指揮官後來證實:「令人吃驚的事實是,他們毫無准備,完全被打個措手不及。先前製造的說法是猶太人正陰謀獨霸世界,有高度的組織。此事證明這全是謊言。沒有一個民族對自己的災難竟如此不加防範。什麼准備也沒有,絕對沒有。」滅絕行動按原計劃例行公事式地從容進行,到了一處,他們「立即從當地居民中得到拉比和知識分子的名字,召他們來,命令他們去召集當地所有的猶太人來登記、注冊,以便於重新安置。猶太人居民對納粹的計劃一無所知,往往信以為真。」證詞中所說到的「重新安置」就是指殘殺、活埋和押送集中營。這名指揮官還敘述了其中的慘景。由於當時蘇聯的傳播媒體根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規定,沒的報道納粹的反猶罪行,使得大多數的蘇籍猶太人根本沒有意識到死神已經臨頭,而未採取任何防範措施,束手待斃。在整個歐洲戰區,一場對猶太人的擄殺性浩劫全面拉開了。 第三階段:自1942年1月20日,臭名昭著的「旺湖會議」開始至二戰反法西斯戰爭使納粹德國的覆滅為止。這個階段,納粹德國反猶的核心是「最終解決」猶太人,形式是徹底的殘暴、駭人聽聞的殘殺,實質就是最終實現滅絕猶太人。 1942年1月2日,在納粹秘密警察頭子海德里希的主持下,召集了包括蓋世太保頭子繆勒在內的14個部門的高級官員,在旺湖(又譯萬湖)旁邊的一座別墅里開會,研究布置大規模系統屠殺猶太人的計劃,會議通過了「最終解決」的辦法是把猶太人運到東方勞動,「其中大部分毫無疑問是將通過自然減少的方式消滅」,「對於最後留存的抵抗最強的那部分人,必須以相應的方式處置」。說穿了,「最終解決」的辦法,一是把猶太人毒死或折磨致死,二是酷刑處死,一句話就是最終消滅。 「旺湖會議」後,納粹德國全面實施了大規模滅絕猶太人的措施。根據當時負責搜捕和消滅猶太人的黨衛隊一級突擊隊長艾希曼1944年8月的一次談話證實,那時死於滅絕營的人數有400多萬,被用其他方式殺死的人數有200萬。其中除了極少數其他民族的反法西斯人士外,絕大多數是猶太人。 追述歷史,是為了說明問題。上述史實表明:①在希特勒獨裁統治的12年多的時間里,他所推行的一系列反猶滅猶政策,都是旨在剝奪猶太人的生存權和發展權,直至肉體上滅絕他們。所有這些,只是形式和程度上的差異,而不存在實質性的區別。當一個人被剝奪了作為人的各項生存權利時,從肉體上消滅就只剩下時間的問題了。所以,完全可以這么說,希特勒的殺機貫穿了其反猶滅猶的逐漸升級的三個階段之中。如果硬要加以區別的話,那麼,第一階段可謂是為殺機作各項准備;第二階段則是顯露殺機;第三階段應該定性為全面實施殺機。「旺湖會議後,納粹屠殺數百萬猶太人只能看作是希特勒「最終解決」猶太人問題的最終一步。實際上,種族報復、種族仇殺早就開始了。②希特勒的殺機是針對滅絕整個猶太民族的,而對其他民族從未開啟此殺機。這絕不是他的仁慈。這裡面深藏著希特勒製造這個歷史之謎的特定邏輯性,這就成了我們解開這個歷史懸案的契機。 三 希特勒是個極端的種族主義者和反猶主義者。他在《我的奮斗》中寫道:「雅利安人的最大對立面就是猶太人。」他把猶太人看作是世界的敵人,一切邪惡事物的根源,一切災禍的根子,人類生活秩序的破壞者。這些觀點成了希特勒後來屠殺數百萬猶太人,企圖滅絕猶太人的理論依據。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加以透視: 1、歷史的原由。在歷史上,歐洲人對猶太人持有成見。為了闡明問題,有必要對猶太民族的歷史作一個簡單的機關的回顧。猶太人的遠祖是古代閃族的支脈希伯萊人,公元前,他們的祖先曾聚居生活在阿拉伯馬勒斯坦土地上。公元1世紀,羅馬帝國攻佔巴基斯坦後,猶太人舉行過多次大規模反抗羅馬佔領者的起義,但都遭到了羅馬統治者的血腥鎮壓。到公元135年的猶太人起義再義慘遭失敗為止,在這1個多世紀的時間里,羅馬統治者屠殺了百萬猶太人,最後把還把余者全部趕出馬勒斯坦土地,使他們流散到西歐完全處於落後的小生產的農牧社會,土地被人們視為最珍貴的財富,商業則是人們鄙視的行業。猶太人逃往西歐後,當地的封建主們非常歧視他們,不許他們佔有土地,只許他們經營商業。不知是歷史過錯教育了他們,還是生死磨難砥礪了他們,或者說這本來就是歷史賦予的機遇,總之,由這一切所構成的歷史集合體,鑄就了猶太人的特質,使得他們聰明起來,堅強起來。他們不僅在困境中頑強地繁衍生息,而且逐漸地富有了。 公元13至15世紀,歐洲開始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當地新興資產階級同那些經商致富的新興的猶太人資本家們,產生了利益沖突,噩運再次降臨到猶太人的頭上。現實利益的沖突加上宗教信仰的差異,大批猶太人被迫流往東歐及美洲各國,開始了歷史上的猶太人第二次逃亡。不幸的是,這種反對猶太人的意識,居然演變成了一種文化沉澱,在某些國家和地區一直「遺傳」到現代。尤其是進入本世紀後的德及奧民族,反猶情緒與日俱增,希特勒及其追隨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宗教的情結。基督教是世界上流傳最廣、信教人數最多的宗教。在歐洲,特別是西歐,人們普遍信仰基督耶穌。雖說基督教的經典《聖經》之一的《舊約全書》,原是猶太教的經典,兩教之間有著密切的歷史淵源,但基督教教義認為,是耶穌的12門徒之一的猶大為了30塊銀幣而出賣了上帝之子,是猶太人將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這就造成了基督徒們在情感上對猶太人的仇視。所以說信奉基督教的歐洲人在宗教感情上是很難接納猶太人。這種宗教感情的社會化,又逐漸衍化成一種大眾化的厭惡猶太人的社會心態。同樣,這種社會心態也作為一種文化沉澱。世代「遺傳」,並隨著歲月的推移,逐漸與社會經濟政治相結合,使之成為一種隨時可以被利用的社會政治的潛在力量。當這種潛在的東西某個(些)政治野心家利用時,就會像火山一樣噴發,成為一種瘋狂的社會驅動力。 應該看到,當時的德及奧民族的內部,民族主義思潮盛行,原有的宗教情緒在現實利益沖突的激化下,使人們本來已有的反猶情緒更加激烈,從而加劇了對猶太人的仇視。在這種社會氛圍的熏陶下,希特勒的「仇猶反猶」觀點逐步形成,並迅速成為了這股社會情緒的主導,一方面,當時德及奧民族仇猶反猶的社會情緒極大地刺激著他的政治野心,使其民族主義思想惡性膨脹,為其日後仇猶反猶滅猶政策和措施製造社會價值取向,培植政治力量。 3、現實的需要。本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爆發了世界性經濟危機,嚴重打擊了德國,使其工業生產倒退到了上世紀末的水平,國力漸衰。深刻的經濟危機不僅激化了國內的階級矛盾,而且刺激了壟斷資產階級對外擴張的野心。「德意志民族必須從掠奪的土地和生產空間中尋找出路」,希特勒的這一爭霸世界的主張,得到了德國壟斷資產階級的擁護和支持。然而,實施建立一個德意志民族的日耳曼帝國的罪惡計劃需要巨額資金提供財力保證。在國力衰落的情況下,把手伸向富有的猶太人成為了他們的理所當然。 另外,居住在歐洲各地的猶太人,較之於其他民族而言,不僅富有,而且素質也要高些。面對這樣一個民族,希特勒及其黨徒們,既感到仇恨,又覺得膽怯。在他們的心中,猶太人這個特殊的社會群體,是他們實現「第三帝國」美夢的嚴重威脅。這些,無疑加劇了希特勒對猶太人的仇恨和政治嫉恨。加上當時德國社會政治生活完全處在一種極端瘋狂的症狀之中,使希特勒的仇猶反猶觀點不僅有了適當的社會環境,且得以迅速瘋狂起來。 4、狂暴的病態心理。希特勒是奧地利海關一個小官吏的私生子,從小缺少良好的教育,青少年時代整天流浪於維也納和慕尼黑街頭,鑄就了他既自私又狂妄的性格。正如他小時的一位班主任老師後來回憶所說的那樣:「希特勒缺乏自製力,至少被大家認為性格執拗,剛愎自用,自以為是和脾氣暴躁。」加上他患有痙攣性的神經質,發起癲狂來甚至會趴在地上啃地毯邊。從有關史料上可以看出,狂暴是希特勒性格的典型特徵。例如,1942年的一天,納粹德國武裝部隊外科醫師扎爾·伯羅赫奉命去晉見希特勒,希特勒的愛犬就猛撲這位醫師,嚇得他魂不附體,醫師被迫與它細聲細語地說話,很快它就平靜地趴在醫師身邊,把前肢擱在醫師膝蓋上,兩眼溫順地看著他,並與他逗笑。希特勒見此情景暴跳如雷:「它是完全忠於我的惟一生物,可你把它騙去了,我要殺死它。」聲音越來越高,簡直到了嘶叫的地步,恕吼著威脅要監禁醫生,類似這樣的事,時有發生,狂暴如嫉恨,又造就了他的狠毒和殘忍,希特勒是一個有嚴重病態心理的政治狂人。 上述四大原因,如果孤立地看其中任何一個原因,都很難構成對猶太人的滅絕性仇殺。只有把這四大原因融合為一體時,才能產生確定性的使猶太民族在劫難逃的社會效應,而希特勒則是把這四大原因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魁首。 首先,納粹黨打著當時在德國流行的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塊招牌,宣揚德意志民族是優秀民族,把猶太民族視為劣等民族。為了蠱惑人心,欺騙德國廣大民眾,希特勒對這種種族歧視理論從兩個方面進行了周密的包裝。一是按照他自己的社會邏輯,怕斷章取義地摘取前人論述人口問題中的某些詞句,拼湊成一個種族優劣的理論,為把猶太人打入劣等人種製造理論依據。二是利用早就深植於德及奧人心中的反猶意識和宗教情結,大肆鼓吹「猶太瘟疫」的謬論。經過希特勒的蓄意「嫁接」,使得這個理論再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種族歧視了。他利用歷史的宗教的因素,為其滅絕猶太人而創設了廣泛的社會基礎,使得這一理論更加具有普遍的煽動性。希特勒一上台,之所以能夠順利推行一整套瘋狂迫害猶太人的反猶滅猶政策,無疑得益於他這個荒謬絕倫的理論。其次,納粹黨還利用當時德國國內廣大群眾痛恨凡爾賽和約的心理,煽動復仇主義情緒,並把這種情緒轉移到猶太人身上。 在這四大原因中,現實的需要是最直接的要素,其它兩方面的原因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沒有歷史的原因和宗教的情結作為先導性條件,那麼,即使現實再需要,也很難想像會達到如此瘋狂和殘忍的程度。只有當這四方面的原因聚合為一體時,才產生了那可怕可憎的充滿血腥的驅動力。 任何歷史事件都是社會各種相關因素合力作用的產物,或者說是時事造就的。二戰期間,600萬猶太人慘遭殺害,希特勒當屬罪魁。希特勒對猶太人特有的種族仇恨和政治嫉恨,是政治狂人病態心理的一種特殊反映。導致希特勒嚴重病態心理的「菌種」就是來自歷史成見和宗教情結,恰好又得到了當時德國社會環境的孕育。確切地說,希特勒的嚴重病態心理與當時德國社會政治生活的瘋狂病態是相輔相成的。一方面,瘋狂的病態心理正是歷史成見、宗教情結和現實需要三大原因的粘合劑;另一方面,這三大原因的聚合又把希特勒瘋狂病態的心理推向了極端,從而引發了那場人類歷史的大悲劇。 二戰勝利結束已經整整半個世紀了。人們在分析研究這場猶太人遭受滅絕性大慘案時,應當從中吸取以下教訓:①民族之間的恩恩怨怨應該斷然了結。寬容地審視過去,坦盪地迎接未來,祖輩的恩怨,後代不宜相繼。②宗教必須與政治相分離。宗教不得干預政治生活,政治生活也不得利用宗教情緒。宗教活動應該置於法度制約之下,使宗教信仰成為信教群眾的個人私事。③國家生活必須民主化、法制化,構建起防範任何形式專斷與獨裁的政治運行機制,使民眾關心國家事務,且又不狂熱和盲從。

㈤ 為什麼說謊言重復一千遍就成了真理

這是保羅·約瑟夫·戈培爾說的,他是希特勒的宣傳部長
(Paul Joseph Goebbels,1897.10.29-1945.5.1),納粹黨宣傳部部長,納粹德國國民教育與宣傳部部長。

戈培爾認為,宣傳的唯一目的,就是"征服民眾";"我們的宣傳對象是普通老百姓,故而宣傳的論點須粗獷、清晰和有力;真理是無關緊要的,完全服從於策略的心理";"我們信仰什麼,這無關緊要;重要的是只要我們有信仰";"政治不再是可能的藝術,我們相信奇跡,相信不可能和可望而不可即。在我們看來政治正是不可能的奇跡";宣傳的基本原則就是不斷重復有效論點,謊言要一再傳播並裝扮得令人相信。

㈥ 欺世惑眾的美國媒體CNN,為何它依然能在全球傳媒界混的風聲水起

因為全球媒體的話語權是掌握在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手裡的。他們只會報道對於他們有利的東西。對於對手無底線的抹黑。但是因為他們一向標榜民主自由真實,所以很多人就被他們忽悠了。哪怕報道的不是真實的。也會被大家相信。這個世界上說英語的國家是佔大多數的。而且英語也是國際通用語言。大家是都能看懂英語新聞的。而作為英語新聞的權威,CNN自然在全球媒體中混得風聲水起。

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媒體也在發展起來,世界不再是西方的一家之言了。他們的話語權會慢慢的下去,俗話說兼聽則明,世界上其他人有了選擇,自然就能了解真相。cnn也被特朗普說是假新聞,他們可以憑借自己的喜好,就隨便報道新聞。確實也是謊言的製造者。

不過中國有一句古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人間正道是滄桑。總有一天人們能看清西方媒體虛偽的面具。

㈦ 「中國是更可靠的夥伴」,德國媒體為何會這么說

隨著中國各個領域的發展,中國的綜合國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得到了許多國家的認可。同時,中國還經常展現出對其他國家的關切和慰問,在許多國家都留下了良好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與中國進行貿易往來時,中國是一個可靠的夥伴。近日,德國媒體就評價了中國是一個更可靠的夥伴。這暗含著一些國家沒有做到夥伴的義務,同時彰顯了中國的真誠和可靠。與一些國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那麼,德國媒體這樣說的具體原因又是什麼呢?

中國是更可靠的夥伴,相信這不只是德國媒體的贊賞,也有越來越多的國家認可中國。

㈧ 為什麼德媒說中國已成為世界「孤島」

一個永遠不能完工的(柏林新)機場,一項打破邊界的移民政策,一項不能產生清潔電力的能源轉型政策:德國正在失靈。與此同時,一個曾經的世界大國正在重新崛起。

就在一個月前,中國的嫦娥四號探測器降落在望遠鏡也看不到的月球背面。中國選擇這個時間點登月的背後可能有一個原因:50年前,在美國阿波羅8號太空任務中,三名美國人成為首次目睹月球背面“面孔”的地球人。那時正值1968年的聖誕節,宇航員象徵性地在太空朗讀了《聖經》里創世紀的篇章。

當德國和歐洲還糾結於各種問題時,當美國變得停滯不前時,中國宇宙飛船已到達月球背後。事實上,中國人正不斷在眾多我們曾經引以為傲的重要領域取得成功。

㈨ 希特勒是怎樣給德國民眾洗腦的

希特勒統治德國期間,整個德國陷入了暴力與謊言。為了維護極權,希特勒採用了兩個手段:利用蓋世太保,監視民眾的一言一行,一旦有「風吹草動」,便將人拉入監獄,甚至很多人被秘密處死。另一個手段,便是動用國家機器,不斷的利用媒體宣傳「納粹思想」,不斷製造謊言,達到洗腦的目的。

在這種惡毒的媒體宣傳下,大量的德國民眾被欺騙,思考問題的方式都發生了扭曲,完全陷入了思維怪圈。

一:混淆了「國家」與「納粹」的概念:

被洗腦後的德國民眾普遍認為:沒有納粹就沒有德國的存在,德國的發展要依賴納粹的統治。甚至很多民眾陷入了一種誤區:認為離開了納粹統治,德國就會發生動亂。事實上是,德國並沒有因為納粹而變得強大,反而因為納粹被捲入了二戰。二戰後,沒有了納粹統治的西德迅速進入了真正的穩定狀態,經濟不斷發展,民眾生活富足。

二:分不清是誰在養活誰:

雖然希特勒在統治德國期間,搞了不少的經濟項目,表面上德國的經濟是因為希特勒的改革而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事實上是德國民眾的財富被大量的變相掠奪。為了維持自己和情婦的奢侈生活,為了維持龐大的蓋世太保機構,只能從民眾那裡進行掠奪。由於希特勒上台前恰恰是德國經濟低迷的時期,於是希特勒緊緊抓住了德國人怕失業的心理,大量的引進軍工業,利用廉價的勞動力為自己賺來了大量的財富。可憐的德國人竟然認為是希特勒和納粹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對希特勒產生了感激之情,完全沒意識到這完全是因為自己的辛苦勞動所得。事實上是德國民眾用自己辛苦的勞動養肥了希特勒,養活了一大批以監視民眾為樂的蓋世太保。

三:認敵為友

在希特勒的洗腦下,德國民眾將墨索里尼視為「德國人最好的朋友」,很多人認為除了義大利外,其他的國家都是「對德國虎視眈眈的敵對勢力」,結果是這個「最好的盟友」加速了德國的悲劇。

四:處處防人

在蓋世太保無孔不入的監視下,德國民眾即使對納粹有意見,也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為了保護自己,德國人覺得誰都可能是蓋世太保,甚至親朋好友之間也充滿了戒心。

五:真正的愛國者反而成了民眾的「眼中釘」

在希特勒統治期間,出現了一批有清醒頭腦的愛國人士,反對納粹極權操作國家機器愚弄民眾,卻被蓋世太保誣陷是「賣國賊」。這些真正的愛國者被不明真相的民眾視為「眼中釘」,甚至認為他們是在「危害國家的穩定」,這種錯誤的認識直到二戰結束,德國民眾重新審視了歷史,才明白愛國不等於愛納粹,真正的愛國是要維護國家不被納粹操作,真正維護民眾的權益為根本的。

假如當年德國民眾能清醒的意識到納粹的危害,那麼德國也許就避免了戰爭。假如德國人誰都不加入納粹,那麼德國人就不必生活在恐懼和擔心中,也不必為此極權的奢侈和其屬下的蓋世太保機構負擔如此龐大的開支。遺憾的是,德國人被謊言蒙騙,最終整個德國捲入了災難。可見,納粹的存在才是真正危害德國國家穩定和損害德國民眾利益的最主要因素。沒有了納粹的德國,獲得了新生,民眾的收入大大增加,生活越來越好,成為了真正的世界強國。

㈩ 希特勒是如何給德國民眾洗腦的

在希特勒統治期間,出現了一批有清醒頭腦的愛國人士,反對納粹極權操作國家機器愚弄民眾,卻被蓋世太保誣陷是「賣國賊」。這些真正的愛愛國者被不明真相的民眾視為「眼中釘」,甚至認為他們是在「危害國家的穩定」,這種錯誤的認識直到二戰結束,德國民眾重新審視了歷史,才明白愛國不等於愛納粹,真正的愛國是要維護國家不被納粹操作,真正維護民眾的權益為根本的。

希特勒統治德國期間,整個德國陷入了暴力與謊言。為了維護極權,希特勒採用了兩個手段:利用蓋世太保,監視民眾的一言一行,一旦有「風吹草動」,便將人拉入監獄,甚至很多人被秘密處死。另一個手段,便是動用國家機器,不斷的利用媒體宣傳「納粹思想」,不斷製造謊言,達到洗腦的目地。

在這種惡毒的媒體宣傳下,大量的德國民眾被欺騙,思考問題的方式都發生了扭曲,完全陷入了思維怪圈。

一、混淆了「國家」與「納粹」的概念:

被洗腦後的德國民眾普遍認為:沒有納粹就沒有德國的存在,德國的發展要依賴納粹的統治。甚至很多民眾陷入了一種誤區:認為離開了納粹統治,德國就會發生動亂。事實上是,德國並沒有因為納粹而變的強大,反而因為納粹被捲入了二戰。二戰後,沒有了納粹統治的西德迅速進入了真正的穩定狀態,經濟不斷發展,民眾生活富足。

二、分不清是誰在養活誰:

雖然希特勒在統治德國期間,搞了不少的經濟項目,表面上德國的經濟是因為希特勒的改革而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事實上是德國民眾的財富被大量的變相掠奪。為了維持自己和情婦的奢侈生活,為了維持龐大的蓋世太保機構,只能從民眾那裡進行掠奪。

由於希特勒上台前恰恰是德國經濟低迷的時期,於是希特勒緊緊抓住了德國人怕失業的心理,大量的引進軍工業,利用廉價的勞動力為自己賺來了大量的財富。可憐的德國人竟然認為是希特勒和納粹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對希特勒產生了感激之情,完全沒意識到這完全是因為自己的辛苦勞動所得。事實上是德國民眾用自己辛苦的勞動養肥了希特勒,養活了一大批以監視民眾為樂的蓋世太保。

三、認敵為友

在希特勒的洗腦下,德國民眾將墨索里尼視為「德國人最好的朋友」,很多人認為除了義大利外,其他的國家都是「對德國虎視眈眈的敵對勢力」,結果是這個「最好的盟友」加速了德國的悲劇。

四、處處防人

在蓋世太保無孔不入的監視下,德國民眾即使對納粹有意見,也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為了保護自己,德國人覺的誰都可能是蓋世太保,甚至親朋好友之間也充滿了戒心。

五、真正的愛國者反而成了民眾的「眼中釘」

在希特勒統治期間,出現了一批有清醒頭腦的愛國人士,反對納粹極權操作國家機器愚弄民眾,卻被蓋世太保誣陷是「賣國賊」。這些真正的愛愛國者被不明真相的民眾視為「眼中釘」,甚至認為他們是在「危害國家的穩定」,這種錯誤的認識直到二戰結束,德國民眾重新審視了歷史,才明白愛國不等於愛納粹,真正的愛國是要維護國家不被納粹操作,真正維護民眾的權益為根本的。

假如當年德國民眾能清醒的意識到納粹的危害,那麼德國也許就避免了戰爭。假如德國人誰都不加入納粹,那麼德國人就不必生活在恐懼和擔心中,也不必為此極權的奢侈和其屬下的蓋世太保機構負擔如此龐大的開支。遺憾的是,德國人被謊言蒙騙,最終整個德國捲入了災難。可見,納粹的存在才是真正危害德國國家穩定和損害德國民眾利益的最主要因素。沒有了納粹的德國,獲得了新生,民眾的收入大大增加,生活越來越好,成為了真正的世界強國。

閱讀全文

與德國媒體為什麼一直傳播謊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6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3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