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德國有哪些主要城市
1、柏林
柏林(Berlin),位於德國東北部,是德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德國的政治、文化、交通及經濟中心,有人口約350萬(2016年)。和漢堡、不來梅同為德國僅有的三個的城市州。2016年,柏林的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689億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城市被分割為兩個區域,東柏林成為了東德的首都,而西柏林事實上成為了西德在東德的一塊飛地,被柏林牆圍住。直到1990年兩德統一,該市重新獲得了德國首都的地位,並駐有147個外國大使館。柏林與世界上的許多城市都有建交關系,如洛杉磯、巴黎、倫敦和馬德里等。
2、漢堡
漢堡是德國三大州級市(柏林,漢堡,不來梅)之一,德國第二大城市,也是德國最重要的海港和最大的外貿中心、德國第二金融中心,同時是德國北部的經濟和文化大都市。有著「世界橋城」的美稱。漢堡是德國北部重要的交通樞紐,是歐洲最富裕的城市之一,也已成為德國的新聞傳媒與工業製造業中心。
漢堡是世界大港,被譽為「德國通往世界的大門」。世界各地的遠洋輪來德國時,都會在漢堡港停泊。除美國西雅圖外,漢堡是世界上第二大飛機製造區,生產「空中客車」。漢堡大多數工業和外貿有關。
3、慕尼黑
慕尼黑(德文:München),也稱明興,是德國巴伐利亞州的首府。慕尼黑分為老城與新城兩部分,總面積達310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為130萬,是德國南部第一大城,全德國第三大城市(僅次於柏林和漢堡)。
都會區人口達到270萬。慕尼黑位於德國南部阿爾卑斯山北麓的伊薩爾河畔,是德國主要的經濟、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之一。慕尼黑同時又保留著原巴伐利亞王國都城的古樸風情,因此被人們稱作「百萬人的村莊」。
是生物工程學、軟體及服務業的中心。慕尼黑是德國第二大金融中心(僅次於法蘭克福),慕尼黑是歐洲重要的出版中心之一,擁有《南德意志報》出版社等眾多出版社。
4、科隆
德國西部萊茵河畔歷史文化名城和重工業城市。科隆市是德國的第四大城市,人口100萬。僅次於柏林、漢堡和慕尼黑。是一座現代化氣息極強的大都市。市中高樓大廈鱗次櫛比,是一個繁華的商業城市。一譯「科倫」。公元前38年建為古羅馬要塞,曾是漢薩同盟主要成員。
5、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Frankfurt),正式全名為:美因河畔法蘭克福(德語:Frankfurt am Main),以便與位於德國東部的奧得河畔法蘭克福(德語:Frankfurt an der Oder)相區別。
是德國第五大城市及黑森州最大城市,德國乃至歐洲重要工商業、金融和交通中心,位於德國西部的黑森州境內,處在萊茵河中部支流美因河的下游,法蘭克福擁有德國最大的航空樞紐、鐵路樞紐。
② 德國現在的人口有多少
人口 德國人口總數約 8180萬人。除俄羅斯之外,它是歐洲人口最多的國家,超過義大利(5800萬人)、英國(5700萬人)和法國(56O0萬人)。按面積計算,德國小於法國(544000平方公里)和西班牙(505000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229人,是歐洲人口最稠密的國家之一,僅次於比利時、荷蘭、英國和北愛爾蘭。 德國的人口分布很不平均。德國統一以後人口迅速增加的地區柏林有居民450多萬人,世紀交替時預計將達到550萬人。在城市犬牙交錯,沒有明確界線的萊茵河和魯爾河畔工業區,人口超過1100萬,大約每平方公里1200人。 其他的人口密集地區是法蘭克福、威斯巴登和美因茲等大城市所在的萊茵--美因地區。
③ 德國科隆歷史
科隆
位於萊茵河畔的科隆市是德國的第四大城市,人口97萬。這是一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也是一座現代化氣息極強的大都市。市中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商店比比皆是,各種商品琳琅滿目,是一個繁華的商業城市。
科隆還是一個以羅馬式教堂和哥特式大教堂聞名於世的城市。屹立在萊茵河邊的科隆大教堂高157.31米,它有兩座哥特式尖塔,北塔高157.38米,南塔高157.31米。科隆大教堂是世界上目前最高的雙塔教堂,它已成為科隆市的象徵和遊客們嚮往的名勝之地。站在高高的塔頂極目遠望,萊茵河猶如一條白色的鍛帶從旁飄過。
科隆大教堂的正式名字叫聖·彼德大教堂,始建於1248年,直到1880年才最後竣工。科隆大教堂包括五個殿堂和一個饒聖壇而建的帶有三個偏堂的迴廊。聖壇還保持著初建時的模樣,這個聖壇是中世紀德國教堂中最大的聖壇,聖壇上的十字架也是歐洲大型雕塑中最古老、最著名的珍品。聖壇的兩則還排列著有104個座位的坐椅。在科隆,這座巨石建築物不僅是人們參觀游覽的必去之地,同時它也是人們歇息、遊玩的地方。教堂內靜謐、幽暗的氣氛同教堂外五彩繽紛、人聲鼎沸的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教堂前的廣場還是人們舉行各種慶祝活動的場所,每年的5-9月,每逢周末人們都要在此舉行民俗慶典活動,場面十分熱鬧。
科隆不僅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獨具魅力的古老教堂建築而聞名於世,同時它還是著名的展覽會名城,許多消費行業的國際性博覽會在此舉行,其中主要有國際食品博覽會、國際圖像博覽會、國際傢具博覽會等。如此眾多的展覽會每年都要吸引大批國內外客商的到來,它以成為科隆走向世界的一個重要窗口。
科隆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紀。那時羅馬帝國正稱雄歐洲,皇帝奧古斯都派駙馬阿格里帕揮師北進,抵達萊茵河邊,與河東為數眾多的日耳曼部落隔河對峙。阿格里帕招募盟友烏比爾部落到河西來建起軍營要塞,共同防守新開拓的邊地。這是公元前38年的事。又過了幾十年,營寨四周漸成街市。這時,阿格里帕的外孫女,出生於此地的阿格里皮娜登上了皇後寶座。她懇請皇帝把自己的故鄉升格設市。公元50年,克勞鍬一世下詔,授予此地羅馬城市的權力,並定為名為科隆尼亞·克勞狄·阿拉·阿格里皮內西姆。這市名雖長,卻道出了城市的歷史淵源。科隆尼亞意為羅馬人的拓居地,克勞狄是皇帝名,阿拉是烏比爾沖淡落的祭壇,阿格里皮內西姆則是皇後名加詞尾變化而來。天長日久,這冗長的市名遂簡化為科隆。羅馬時代是科隆歷史上的第一個興盛時期,這里商賈雲集,街市繁盛,城垣高磊,至今猶存的羅馬塔(Romerturm),就是那時城垣的一部分。
中世紀是科隆的又一個盛世。公元795年,查理大帝定科隆為大主教駐地。此後,城池經幾度擴建,到12世紀時,今日科隆內城的規模就已經奠定。半圓形的城垣總長6公里,開有12座城門,現存3座,從中仍可窺見中古科隆城的雄偉氣勢。那時科隆有居民4萬人,是德意志首屈一指的大城,人口甚至超過當時的巴黎和倫敦。科隆的興盛得益於優越的地理位置。它地處南北水路和東西大道的要沖,又是朝聖要道。舟楫車馬都從這里經過,八方貨物也在這里集散。科隆當時還有一個特權,即:所有途經科隆的貨物,都必須首先在該市展銷3天,才能繼續轉運。這對於科隆的商業,無疑是一大促進。隨著經濟勢力的增強,科隆的富商和手工業行會奪回了城市管理權,大主教逃往波恩,不再是科隆的統治者。科隆成為帝國自由市和漢薩同盟的重要城邦。
鐵與蒸汽機的時代為科隆帶來了第三個興盛時期。1815年,科隆被並入普魯士。1839年,鐵路修到科隆,與河運聯成一氣。隨著魯爾煤田的開發和鐵路的延伸,科隆一躍而成近代的工商業都市。1876年,發明家奧托在科隆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四沖程內燃機,轟動了各國工業界。從1917年到1933年,阿登納擔任科隆市長。在他的推動下,科隆建起了內外環綠化帶和博鑒會場設施,城市面貌大為改觀。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科隆遭到猛烈轟炸,全城幾乎被夷為平地。戰後,科隆在廢墟上重建,這座歷盡滄桑的萊茵古城,如同灰燼中飛出的金鳳凰,又成為一個興旺發達的現代化大城市。
交通指引
國內交通
航空
德國航空公司Lufthanza(LH)在國內各大都市均有班機來往。國內線應於半小時以前辦理,若路線不熟,最好能提早1小時到機場。
鐵路
列車的種類有近郊列車Nahverkehr,快車Eilzug(E),特快車D-Schnellzug(D),國內主要都市特快車Intercity(IC),國際主要都市特快車International Intercity (IIC),歐洲國際快車Trains Europa Express(TEE)。通常車廂分吸煙區和不吸煙區。卧車分兩種,二等卧車僅有簡單床鋪,一等卧車則有房間。車廂均貼有出發時刻Abfahrt和到達時刻Aukunft。有些車廂會中途脫離而不到目的地,所以須特別注意車廂里的標示。車站沒有剪票口,上車才查票。列車啟動不響鈴聲,所以旅客要提高警惕。如果不願攜帶大包行李,可另外購買行李票,待下車後憑存根領回行李。列車票價視距離而定,IC、IIC、TEE的快車票比較貴,而E、D的快車票和青少年專用的可通行歐洲16國的經濟票則較為便宜。
德國列車以IIC的速度最快,時速高達近300千米。車廂設備比法國的TGA更加豪華,頭等車廂有電視,座位很寬敞。其次是IC和TEE,德國列車相當准時,不可遲到。歐洲火車證適用於德國所有列車,但乘ICN夜車則須補車費。此外還有其他其他優惠,如乘各大城市的S-Bahn(即有軌電車,連接市區與近郊之間)、DB巴士(車上印有Bahn),浪漫之路和堡壘之路的旅行,搭乘KD(Koln-Dusseldorf)航運公司的遊船以及航運於萊茵河和摩澤爾河(Mosel)的客輪(乘快艇可享受半價優惠)都是免費的,地鐵(U-Bahn)除外。
在德國坐火車,最好買集體票和往返票,這些票可以得到優惠。在旅遊季節,常常座無虛席,因此最好預定座位,否則上車後就可以找不到座位,要一直站到目的地。
公路
德國境內有十分發達的高速公路網和四通八達的聯邦道路Bundesstrasse。道路標志非常清楚,旅客們在獲得充分休息後不妨考慮租車旅行的方式,但需事先在本國取得國際駕駛執照。市內時速50千米,高速公路時速120~140千米。駕車時要系妥安全帶,不可亂鳴喇叭,超車應由左線以策安全。
州際交通:
從法蘭克福乘坐IC特快,約2小時15分鍾後,可抵達科隆。這里是鐵路交通樞紐,因而還有不少國際列車始發或到達,主要有通往比利時和荷蘭方向的國際列車。
市內交通:
科隆市內列車和地鐵都比較多,不過想觀光,步行足夠了。另有觀光巴士,一次花費2小時,即可瀏覽全程。
票價:23DM,5人以上發駛。
時間:4-10月,10:00、11:00、14:00、15:00
11-3月,11:00、14:00
日票:10.50DM,24小時有效
3日票:21DM,72小時有效
小團體聯合票:10.50DM,5人以內。
購物指南
特產
花露水在法語中就是「科隆之水」的意思。拿破崙時代,駐科隆的法國兵回故鄉時,據說就是拿「科隆之水」送給妻子和戀人的。參觀完大教堂後來到廣場上,朝四面一望就能看到掛著4117招牌的商店。4117表示的是第一家出售花露水的店鋪。原店鋪在戰爭中被燒毀,現見到的是後來重建的。
在科隆想感受購物的樂趣,則必去「步行者天堂」的霍耶街(Hihestr)。那裡禁止車輛通行,因而您可以盡情地逛街。出了大教堂筆直向左走就是了。百貨商店、科隆香水專賣店、禮品商店、餐館等排滿街道兩側,非常熱鬧。
休閑娛樂
狂歡節
在德國,最熱烈、最馳名、參加者最廣泛的傳統節日要算狂歡節。科隆是狂歡的三大慶祝中心之一(其他兩個是美因茲和杜塞爾多夫),每年都要舉行規模盛大的遊行活動。
狂歡節的日期每年都不一樣,它隨復活節的早晚而定。復活節是紀念耶酥受刑死後三天復活的節日。它定在從春分(3月21日)起見到第一個滿月後遇到的第一個星期天,這樣它的日期就游移於3月22日到4月25日之間,年年不同。復活節前有齋期,齋期前人們總要狂歡一番,這樣就產生了狂歡節。狂歡節大遊行定在復活節前48天,這一天一般在2月份或3月份,又叫玫瑰星期一。
不過,早在頭一年的11月11日11點11分,科隆就宣布進入狂歡的季節,人們稱之為「第五季」。各種民間團體開始籌備慶祝活動。從新年初夕(12月31日)到狂歡節大遊行這一段時間內,科隆舉辦各種歡慶晚會和化裝舞會500多次,狂歡的氣氛一天濃似一天。人們還推選了科隆的狂歡節三星,即「王子」、「貞女」(由男士裝扮)、「農夫」,緊鑼密鼓地為大遊行作最後的准備。
從玫瑰星期一前的那個星期四開始,狂歡節進入高潮階段。星期四這一天是婦女狂歡日,婦女們統治科隆一天。平時舉止端莊的婦女,這天穿上奇裝異服,臉上抹得花花綠綠,結隊遊行,又跳又鬧。有的會給觀眾一個意想不到的親吻,有的會用剪刀去剪男士的領帶。有經驗的科隆人這一天都特意換上一條舊領帶。星期六和星期天,各街區舉行小范圍的遊行活動。
玫瑰星期一,狂歡節大遊行的日子終於盼到了。科隆沉浸在狂熱的節日氣氛里,全城萬人空巷,人們都湧向街頭,早早在那裡等候長龍似的化裝遊行隊伍。來了!,一隊隊穿著五顏六色的奇異服裝,戴著面具或畫著臉譜的隊伍,在樂隊的伴奏下,過來了。遊行者有的扮成馬戲團的小丑,有的扮成小貓狗熊,有的扮成荷槍的武夫,有的扮成仗劍的騎士,走走停停,唱唱舞舞,觀眾們也會隨著樂隊的節奏或唱或叫,似痴如狂情緒格外熱烈。遊行隊伍中穿插著各種花車彩車,緩緩行進,有的彩車上還豎著諷刺某些政治家的漫畫式造型,引得觀眾笑聲不止。彩車上的人們還不斷地向觀眾撒糖果。整整3個小時,糖果不停地撒呀,拋呀,有如天女散花。據說每次狂歡節要撒好幾十噸糖果,幾十萬人都能撿到幸福吉祥糖,誰撿得最多,誰最幸福……
科隆的狂歡節大遊行,規模盛大,歷史久遠,從1823年始辦,形成傳統,聞名全德。許多外地人,甚至外國遊客都慕名專程而來,在科隆度過這使人一生難以忘懷的狂歡節。
德國科隆室內樂團
劇目簡介:該劇團成立於1923年,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帶有34位音樂家組成的用現代樂器演奏巴洛克時期音樂的古典交響樂團,正象倫敦一家著名的報紙在1937年所評論的「一個精緻而偉大的樂團。
自1964年赫爾穆特·米勒·布呂克擔任該團指揮和藝術總監之後,該團更是得到前所未有的新突破。米勒·布呂克這位音樂奇才深入研究了巴洛克時期音樂的演奏方式,為讓人們在現代音樂大廳中生動、完美的聆聽巴洛克和古典時期的音樂,突破了巴洛克時期音樂演奏的局限性,運用現代樂器的優勢,逐漸地開辟出一個音樂表演的新天地。
60年代末,米勒·布呂克在維也納用古典樂器錄制了海頓的作品而名噪一時。1976年創辦了「森島之春」國際古典音樂節。1988—1998年開始用現代樂器演奏新系列「古典大師名曲精選」。出版了700餘張CD和唱片,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古典系列唱片集,經過著名的Naxos音響公司的全球公司推售,他們在科隆音樂廳、維也納王子劇院等著名劇院的演出已滿譽全球。今年該團表演的泰勒曼「塔姆斯塔特序曲」獲得嘎納古典音樂系列18世紀交響樂「金唱片獎」的殊榮。
米勒·布呂克先生是中國人民的一位好朋友,曾率該團參加過中國藝術節,相信此次中國之行將會贏得更多的中國朋友。
美食名吃
當地學生經常用來約會的Papa Joses Bier Salon
在緊接著市政廳大樓的背後,離大教堂也很近。店堂內經常播放著2~3種自動風琴的音樂,有時有現場樂隊演奏。餐桌是用縫紉機台改裝成的。窗外的石板路街道和昏黃的街燈讓您猜測:戰前的德國小酒館或許就是這樣的吧?
Früh餐廳里的香腸
位於與車站相反方向的Am Hof街上,正對著大教堂。店內出售各式各樣的香腸。有一種向您特別推薦的是名為施拉哈特普拉梯的套腸,價格稍貴,但其中用豬血和豬油製成的香腸特別美味。
坐在咖啡館Cafe Reichard的陽台上可以邊觀賞街景邊休息
用大塊大理石作室內裝飾的Cafe Reichard算得上科隆第一漂亮的咖啡屋。而且食品單個,有各種蛋糕小點心,內容十分豐富。特別是一種德國特製的蛋糕卷,名為薄姆克漢,堪稱絕品。地處大教堂前面,門口搭有像溫室一樣的陽台,一看就知道。
教堂跟前的Alt Koln
外壁上裝飾著一口古鍾,很容易找到。把古老的烹調用具作了室內裝飾,可謂別出心裁。有的座位設在葡萄酒桶內。一種叫H�msche的煮腌肉(豬腿肉)非常好吃,特向您推薦。不過量很大,一份足夠兩個女孩子吃。
移步換景
科隆城市古老,勝跡眾多,風景優美。歷代詩人為它寫下不少贊美的詩篇,人們還流傳著「沒到科隆即沒到過德國」的說法。
科隆市區地跨萊茵河兩岸,但它的核心,也就是內城,坐落在萊茵河西岸。名勝古跡和繁華商業區大多集中在這里。科隆大教堂是內城的中心,附近交通繁忙,小汽車和公共汽車川流不息。10多年前,科隆人建了個教堂平台,使這座建築物與嘈雜的交通相隔離。由此形成的教堂廣場已成為當地人和旅遊者的聚會中心。這里可以看到滑旱冰的青少年在寬廣的場地上繞圈,馬路畫家在地上用彩色粉筆臨摹名畫,還可以經常看到一些水平不低的音樂愛好者自發地為人們演奏。
--------------------------------------------------------------------------------
景點列表:
科隆大教堂 羅馬博物館 市政府
科隆的美術館 安托尼特教堂 巧克力博物館
行建議
注意事項
關於旅遊咨詢:
科隆的旅遊咨詢處位於大教堂右側的大樓一層。
電話:2213345
傳真:2213320
咨詢時間:5-10月周一至周六 8:00-22:30
周日、節日 9:30-19:00
11-4月周一至周六 8:00-21:00
周日、節日 9:30-19:00
收費:旅館預定手續費5-6DM/人
關於電話:
科隆的電話區號為0221。
手機通訊在科隆的信號接收較好。
關於急救:
這里的應急電話:110-報警;112—火警及急救
④ 德國有哪些省市
德國行政區劃分為聯邦、州、市鎮三級,共有16個州,12229個市鎮。
各州的名稱是:巴登-符騰堡州、巴伐利亞州、柏林市、勃蘭登堡州、不來梅市、漢堡市、黑森州、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下薩克森州、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萊茵蘭-普法爾茨州、薩爾州、薩克森州、薩克森-安哈特州、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和圖林根州。其中柏林、不來梅和漢堡為市州。
(4)德國科隆現在有多少人擴展閱讀:
德國五大城市:
1、柏林(Berlin),是德國首都,位於歐洲的中心、最大的城市,政治、經濟中心,現有居民約361萬人。
2、117萬多人的漢堡(Hamburg)是德國僅次於柏林的第二大城市,也是歐盟的第七大城市。
3、142萬多人的慕尼黑(Munich)是德國巴伐利亞州的首府。德國南部第一大城,德國第三大城市(僅次於柏林和漢堡);都會區人口達到270萬。
4、104萬多人的科隆(Cologne)是德國第四大城市,是北威州最大的城市,德國內陸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5、71.7萬多人的法蘭克福(Frankfurt),正式全名為美因河畔法蘭克福是德國第五大城市。
⑤ 科隆在哪個城市
科隆是德國西部萊茵河畔名城和重工業城市。人口95.3萬(1983),僅次於柏林、漢堡和慕尼黑。位於萊茵河畔的科隆市是德國的第四大城市,人口97萬。這是一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也是一座現代化氣息極強的大都市。市中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商店比比皆是,各種商品琳琅滿目,是一個繁華的商業城市。
⑥ 什麼是科隆
①一譯「科倫」。德國西部萊茵河畔名城和重工業城市。人口95.3萬(1983),僅次於柏林、漢堡和慕尼黑。公元前38年建為古羅馬要塞。曾是漢薩同盟主要成員。因位居歐洲東西和南北交通要沖,中世紀時經濟已頗發達。十九世紀中葉後,隨魯爾煤田開發和鐵路修築,發展更迅速。巨大水陸交通樞紐,重要的河港。科隆-波恩航空站位於東南郊,市內有通往布魯塞爾、波恩等地的直升飛機場。工業有軍工、冶金、機械、化學、制葯、煉油、紡織、食品等部門。全國重要褐煤產地之一,建有大火電站。全國金融中心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遭嚴重破壞。多古跡,如著名科隆大教堂(圓頂上的兩塔尖高達161米)、羅馬時代地下廣場等。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此創辦《新萊茵報》。
位於萊茵河畔的科隆市是德國的第四大城市,人口97萬。這是一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也是一座現代化氣息極強的大都市。市中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商店比比皆是,各種商品琳琅滿目,是一個繁華的商業城市。
⑦ 德國人口最多的城市
第一:柏林:現有居民約340萬人其中2百萬土耳其人
第二大:漢堡:178萬人
根據2010年的統計,漢堡共有人口1786448人,其中大約30%的人有移民背景
第三大:慕尼黑: 134萬人:
2007年7月,慕尼黑的人口為134萬人,其中300,129人非德國國籍。該市擁有規模很大的土耳其人和巴爾幹人團體。外僑中數量最多的是土耳其人,有43,309人,然後依次是阿爾巴尼亞人(30,385人)、克羅埃西亞人(24,866人)、塞爾維亞人(24,439人)、希臘人(22,486人)、奧地利人(21,411人)和義大利人(20,847)。37%的外僑來自於歐盟國家。大慕尼黑都市區共有260萬居民。
第四大:科隆:102萬.
根據2005年6月30日的統計,科隆的「主要戶籍」(Hauptwohnsitz)居民一共有975,907人。若加上「次要戶籍」居民(Nebenwohnsitz),如擁有其他戶籍的外地學生等,總人口共有1,023,101人
⑧ 德國最大的十大城市排名是
口數超過10萬的城市可以被認為是大城市,德國已有80多個城市符合標准。德國有4個城市的人口甚至超過了100萬,躋身歐洲大都市之列,其中包括柏林和漢堡。但像多特蒙德等魯爾地區的城市也在穩步發展,目前也已成為德國最大的城市之一。
多特蒙德U建築(圖源:dpa)
第十名:埃森
埃森人口約為582,760人,位列第十。關稅同盟煤礦工業建築群位於德國埃森北部,為歷史性工業紀念物,並在2001年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世界遺產。
工業、能源行業和化工行業在該市經濟實力強勁。埃森擁有STEAG、蒂森克虜伯Thyssen Krupp萊茵集團RWE和贏創工業Evonik等公司。
⑨ 德國科隆的介紹
德國科隆,德國城市名,位於萊茵河畔名城,是德國的重工業城市,人口95.3萬(1983),僅次於柏林、漢堡和慕尼黑,是德國的第四大城市。這是一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也是一座現代化氣息極強的大都市。市中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商店比比皆是,各種商品琳琅滿目,是一個繁華的商業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