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德國戰列艦噸位浪費極其嚴重
研究斷代,時間不夠
噸位浪費主要是裝甲防護噸位浪費嚴重,其他國家新式戰列艦都是採用重點防護的設計理念,而德國還是死守著一戰時期的全面防護設計理念,是的即便使用同等裝甲重量,其防護水平也原遜色於其他國家的戰列艦。
不說最新式的戰列艦,即便是老舊的羅德尼號都吊打了俾斯麥號,二者排水量相差了1萬噸,俾斯麥號的主炮甚至無法擊穿羅德尼號的主裝甲。。
『貳』 關於二戰德國戰列艦的問題~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因為有著《凡爾賽和約》的嚴格約束,德國根本沒有任何資格建造萬噸級的水面戰艦。而當戰爭魔王阿道夫·希特勒掌權後,德國人便開始秘密建造大噸位戰艦,首先便是新型戰列巡洋艦「沙恩霍斯特」與「格耐森瑙」,這兩艦的設計一開始就打算違反一萬噸的上限。
在希特勒宣布撕毀《凡爾賽和約》後,德國與英國簽訂了《英德海軍協定》,德軍艦船噸位居然可以達英軍的35%。1938年9月,德國海軍以宿敵英國為假想敵,訂立了一個「六年造艦計劃」,並經過了希特勒核准。這就是極其神秘的「Z計劃」。當時希特勒非常樂觀地認為,在1946年以前,應該不至於和英國開戰。在這段「和平」時期內,德國將動用一切工業力量進行大規模的新型艦艇建造工作。只要「Z計劃」一完成,必可擊垮已老朽不堪的英國艦隊,進而登陸佔領英國,把勢力推展到大西洋上。其預定艦隊規模如下。
1-56000噸級戰艦6艘(「興登堡」級)
2-42000噸級戰艦2艘(「俾斯麥」級)
3-32000噸級巡洋戰艦2艘(「沙恩霍斯特」級改裝15寸主炮)
4-新型P級袖珍戰艦3艘,用以取代原先3艘「德意志」級袖珍戰艦
5-航空母艦2艘(「齊柏林」級)
6-重巡洋艦5艘(「希佩爾」級)
7-輕巡洋艦44艘
8-驅逐艦68艘
9-魚雷艇90艘
lO-U艇249艘
在整個「Z計劃」中,「興登堡」級大型戰列艦是重中之重,德軍海軍特別是水面艦艇部隊寄予厚望,希望憑借著「興登堡」級一舉擊敗英國龐大的戰列艦隊,實現數百年來德軍海軍的宿願。而且讓人吃驚的是,其中的許多項目早在30年代初便開始實行,所謂《凡爾賽和約》根本沒有多大的約束力。
設計對於「興登堡」級這樣頭等重要的項目,德國海軍建造局卻是裹足不前。原因很簡單,由於從一戰結束後近二十年,德軍海軍沒有設計過新的戰列艦,設計隊伍都已失散,因此德軍建造局一開始連3萬噸的水面艦艇都不敢設計。但迫於海軍高層的巨大壓力,德軍海軍建造局早在1932年便開始對建造5萬噸級的戰列艦進行理論性研究,並對其武器、裝甲和航速進行了可行性論證。
1935年,「興登堡」級開始正式設計,最初計劃建造4艘,代號為H、J、K、L,後來希特勒聽從了海軍水面艦艇將軍們的「強烈建議」,增加了兩艘,即M、N。最初這兩艘標准排水量定在80000噸,裝480毫米主炮,但第二年,希特勒卻下令增加到100000噸,裝800毫米主炮!這很有些海上「鼠」式坦克的味道。
設計之初,德國海軍對「興登堡」級做了如下設計要求。排水量為50000噸,水線長260米,寬36米,滿載吃水10.7米,最高航速27節,續航力13000海里/19節+20%戰斗備用。防護方面,能在2萬~3萬米的距離上抗403毫米的炮彈,艦舷可以經受一條250千克裝葯魚雷的打擊。裝雙聯裝403毫米主炮4座,副炮口徑150毫米,遠程高射炮105毫米,近程高炮37毫米。無艦載機。
然而在進行具體設計時,卻遇到了一些性能指標矛盾。比如,由於主炮是雙聯裝而不是三聯裝或四聯裝配置,必然要加大艦的長度,增加彈葯艙和機艙的裝甲防護。德國人特別強調軍艦的穩定性與裝甲防護,因為他們知道光拼軍艦數量,英國永遠占優勢。因此「興登堡」級的裝甲重量約占軍艦總重量的42%。另一個重要問題是續航力,當時德國沒有海外基地,從德國港口到大西洋的漫長路程表明,德國主力艦一定要有比其它國家戰列艦更大的續航力,也就是要有較大的燃料攜帶量。此外,列強新設計的戰列艦都有30節的航速,因此「興登堡」的航速也要達到30節。
綜上所述,即使主炮的數量、口徑、裝甲防護、航速和續航力都取最低指標,根據1936年4月的精確計算,「興登堡」級的排水量(不含燃料和備用給水在內)也要達到54000噸,如算上燃料和備用給水將達到60000噸以上,平均吃水接近11米。於是初始設計被推翻重來。德國海軍建造局向當時德軍海軍總司令雷德爾海軍上將提出了有關兩艦排水量的建議。經過論證,最後確定「興登堡」級前四艘的標准排水量為60500噸,滿載排水量達69000噸,主炮口徑定在420毫米。至於追加的M、N艦,最後一次設計任務書標明:設計排水量達109246噸,最大排水量118104噸!
為趕時間,設計人員在設計中大量參考同時進行設計的「俾斯麥」級。現在也有不少戰列艦專家認為,當時德國已無能力同時進行二個級別戰列艦的設計工作,「興登堡」只是放大了的「俾斯麥」級。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設計圖紙上的「興登堡」級和「俾斯麥」級酷似。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整個設計過程中,德國海軍建造局一直在跟蹤研究世界海軍強國戰列艦的情況。國外在建或在研戰列艦一直影響著「興登堡」級的建造,另外希特勒自以為是,也在處處干涉「興登堡」級的建造。
『叄』 俾斯麥號戰列艦為什麼那麼有名
1.首先它是由德國歷史上著名的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名字命名。
2.俾斯麥號戰列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海軍主力水面作戰艦艇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建造的火力最強的戰列艦。是納粹德國海軍俾斯麥級戰列艦的一號艦。1940 年服役,排水量52600 噸,航速30節,艦上人員1600名。艦上武器有8門380毫米火炮,12 門150毫米火炮,16門105毫米火炮,16門37毫米炮和4架飛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用此艦襲擊大西洋交通線,1941年5月27日被英國海軍艦隊擊沉。
『肆』 為什麼德國戰列艦噸位浪費極其嚴重
德國戰列艦的大炮研製緩慢,大艦搭載小炮。
『伍』 二戰時期德國為什麼沒有航空母艦呢反而潛艇倒是很多
我覺得這是跟一個國家的政策制定有關系,舉個例子,像中國幾千年,都是一個大陸國家,在西方海軍興起的時候,中國依然保持著陸權強國的思想,清朝的鐵騎是強,這不能否認,踏平了大明王朝。但面對海上來的威脅依然沒有辦法,只有任人宰割。再說德國,想必樓主肯定知道希特勒,但你看看他的進攻方向和他想到的領土,是歐洲大陸,··他身處歐洲大陸,陸地都可以直接進攻,唯一需要的海軍的敵人就是英國,但希特勒相信用潛艇來擊沉英國的貨船的圍困的戰斗,所以他不需要像航母的一樣的大型軍艦,而且你看德國的對手是英國,英國雖然有航母但他主要的方向還是戰列艦,這時德國和英國的主要水面的艦艇都是戰列艦、所以他不需要航母,所以德國跟中國一樣是個陸權強國思想的國家,看看普魯士就知道了。而現在更不用提了,現在他既沒有那個能力也沒有那個需要,德國現在沒有能力和財力投入航母,其實也沒需要,他現在為北約成員國,北約講究的是機體防禦,除英法兩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外,基本已經沒有航母,義大利那個充其量只能算兩棲攻擊艦,只不過有直板甲板而已,英法除了需要,更大的是一種大國地位的象徵。而且你要知道··德國是戰敗國。其實,最重要還是國家政策和觀念。還是那個例子,···北洋水師···中國是買了世界第7,亞洲第1的海軍艦隊,但結果怎麼樣。當時不是官兵沒有英勇奮戰,而是統治者的戰術和戰略,···當時講究的是陸攻海防,海軍本來是進攻性兵種,搞成防禦戰了,··還就在黃海那個·····地方··,不被殲滅才怪··、簡單點來講,這么給你說吧··,納粹德國,當時不建造是因為希特勒並不看好海軍跟中國觀念有點想通,他主張閃電戰,··主要在陸上,歐洲大陸,海軍主要是戰勝英國,而英國當時也相信戰列艦的威力,他們都沒有發現航母的作用,··你看英國雖然有航母但都是大型貨船改的,德國跟英國進,他不需要航母這個浮動機場, ··他本土出發就可以打擊英國。現在德國沒造,在當時東德和西德的時候,都是被佔領的國家,有什麼資格談建造航母,而現在德國···除了在阿富汗駐有少量陸軍意外,你看到哪有德軍的身影,德國還要裁軍。··現在德國處於北約的集體防衛的機制下,它可以搭北約的水風車。、最主要他不能造,也沒有實力造,你要知道德國也深受金融危機打擊啊。!!
『陸』 為什麼說袖珍戰列艦,軍事上反而成了德國的海戰神器
因為德國的袖珍戰列艦在當時的情況下戰勝了英國最厲害的世界上最頂尖的戰艦胡德號。袖珍列陣艦擊沉胡德號之後,享譽世界。成了德國的海戰神器。同時也讓德國在海軍戰爭上面可以有一席之地。然後讓德國的機械軍工事業也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
《凡爾賽條約》規定德國海軍兵力不得超過1.5萬人,不準建造超過1萬噸級的艦船,以至於德國海軍到了「無艦可用」的地步。然而,德國人並不甘心受到條約的限制。1929年,德國建造首艘「德意志」級裝甲巡洋艦,德國人將該艦設定為1.4萬噸,外型像巡洋艦,實際達到了戰列艦的水平。德國人通過技術改進,不僅規避了條約限制,還造出了性能強大的「袖珍戰列艦」。
『柒』 德國為什麼要建造「俾斯麥」號戰列艦和「提爾皮茨」號戰列艦
這兩艘袖珍戰列艦建造的時候正好是大炮巨艦的時代,而且這兩艘戰列艦的建造本身就不是為了艦隊決戰用的,而是作為機動艦隊進行破襲戰,所以這兩艘戰艦的特色就是後主炮比前主炮多~~
『捌』 為什麼俾斯麥這么垃圾的戰列艦都有
德國在一戰後被禁止研發大型艦艇,導致德國戰列艦研究斷代。
雖然會被人噴,但個人真心不覺得俾斯麥級有多強,在歐洲三劍客里,絕對戰鬥力最弱的。(吐槽下俾斯麥級的380主炮,性能居然不如英國一戰就裝備的於伊麗莎白女王級的381主炮。。)
俾斯麥級戰列艦,雖然俾斯麥號首航就擊沉了胡德號戰列巡洋艦,但並不代表著俾斯麥號有多強。其實看俾斯麥級的數據其近5萬噸的排水量,而美國衣阿華級戰列艦排水量和俾斯麥級相當,但衣阿華級絕對可以吊打俾斯麥級。可見其設計水平有多差。
另外在擊沉俾斯麥號戰役里,雖然是群毆,但主力是納爾遜級羅德尼號戰列艦(喬治五世號的主炮太小),俾斯麥號算是被羅德尼號給吊打了,因為俾斯麥號的主炮根本無法擊穿羅德尼號的裝甲。。。
俾斯麥級戰列艦算是用二戰級科技水平建造的一戰級的戰列艦。。
『玖』 二戰德國戰列艦有哪些
二戰德國戰列艦弦號以及建造地址,具體如下。
『拾』 德國戰列艦為什麼都是三軸推進
一戰德國海外殖民地較少,沒有必要像英國一樣過多著眼於遠洋航行,再加上對於這方面技術較為成熟,就較多地採用三軸。至於二戰德國戰列艦設計基本是在吃一戰的老本,創新很少,於是就照搬過來了。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