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雲計算
雲計算[1](cloud computing)是基於互聯網的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雲是網路、互聯網的一種比喻說法。過去在圖中往往用雲來表示電信網,後來也用來表示互聯網和底層基礎設施的抽象。因此,雲計算甚至可以讓你體驗每秒10萬億次的運算能力,擁有這么強大的計算能力可以模擬核爆炸、預測氣候變化和市場發展趨勢。用戶通過電腦、筆記本、手機等方式接入數據中心,按自己的需求進行運算。[2]對雲計算的定義有多種說法。對於到底什麼是雲計算,至少可以找到100種解釋。[3]目前廣為接受的是美國國家標准與技術研究院(NIST)定義:雲計算是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模式,這種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網路訪問, 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路,伺服器,存儲,應用軟體,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 中文名雲計算外文名Cloud Computing 目錄1背景2特點3概念4簡史5演化6影響▪ 軟體開發的影響▪ 對軟體測試的影響7服務形式▪ 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 PaaS:平台即服務▪ SaaS:軟體即服務8應用▪ 雲物聯▪ 雲安全▪ 雲存儲▪ 雲游戲▪ 雲計算與大數據9隱私10技術11相關問題12發展 1背景編輯雲計算是繼1980年代大型計算機到客戶端-伺服器的大轉變之後的又一種巨變。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計算(Distributed Computing)、並行計算(Parallel Computing)、效用計算(Utility Computing)、[4]網路存儲(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虛擬化(Virtualization)、負載均衡(Load Balance)等傳統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發展融合的產物。2特點編輯雲計算是通過使計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計算機上,而非本地計算機或遠程伺服器中,企業數據中心的運行將與互聯網更相似。這使得企業能夠將資源切換到需要的應用上,根據需求訪問計算機和存儲系統。好比是從古老的單台發電機模式轉向了電廠集中供電的模式。它意味著計算能力也可以作為一種商品進行流通,就像煤氣、水電一樣,取用方便,費用低廉。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是通過互聯網進行傳輸的。被普遍接受的雲計算特點如下:(1) 超大規模「雲」具有相當的規模,Google雲計算已經擁有100多萬台伺服器, Amazon、IBM、微軟、Yahoo等的「雲」均擁有幾十萬台伺服器。企業私有雲一般擁有數百上千台伺服器。「雲」能賦予用戶前所未有的計算能力。(2) 虛擬化雲計算支持用戶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種終端獲取應用服務。所請求的資源來自「雲」,而不是固定的有形的實體。應用在「雲」中某處運行,但實際上用戶無需了解、也不用擔心應用運行的具體位置。只需要一台筆記本或者一個手機,就可以通過網路服務來實現我們需要的一切,甚至包括超級計算這樣的任務。(3) 高可靠性「雲」使用了數據多副本容錯、計算節點同構可互換等措施來保障服務的高可靠性,使用雲計算比使用本地計算機可靠。(4) 通用性雲計算不針對特定的應用,在「雲」的支撐下可以構造出千變萬化的應用,同一個「雲」可以同時支撐不同的應用運行。(5) 高可擴展性「雲」的規模可以動態伸縮,滿足應用和用戶規模增長的需要。(6) 按需服務「雲」是一個龐大的資源池,你按需購買;雲可以像自來水,電,煤氣那樣計費。(7) 極其廉價由於「雲」的特殊容錯措施可以採用極其廉價的節點來構成雲,「雲」的自動化集中式管理使大量企業無需負擔日益高昂的數據中心管理成本,「雲」的通用性使資源的利用率較之傳統系統大幅提升,因此用戶可以充分享受「雲」的低成本優勢,經常只要花費幾百美元、幾天時間就能完成以前需要數萬美元、數月時間才能完成的任務。雲計算可以徹底改變人們未來的生活,但同時也要重視環境問題,這樣才能真正為人類進步做貢獻,而不是簡單的技術提升。(8) 潛在的危險性雲計算服務除了提供計算服務外,還必然提供了存儲服務。但是雲計算服務當前壟斷在私人機構(企業)手中,而他們僅僅能夠提供商業信用。對於政府機構、商業機構(特別象銀行這樣持有敏感數據的商業機構)對於選擇雲計算服務應保持足夠的警惕。一旦商業用戶大規模使用私人機構提供的雲計算服務,無論其技術優勢有多強,都不可避免地讓這些私人機構以「數據(信息)」的重要性挾制整個社會。對於信息社會而言,「信息」是至關重要的。另一方面,雲計算中的數據對於數據所有者以外的其他用戶雲計算用戶是保密的,但是對於提供雲計算的商業機構而言確實毫無秘密可言。所有這些潛在的危險,是商業機構和政府機構選擇雲計算服務、特別是國外機構提供的雲計算服務時,不得不考慮的一個重要的前提。[5]3概念編輯原文:Cloud computing is a style of computing in which dynamically scalable and often virtualized resources are provided as a service over the Internet.美國國家標准與技術研究院(NIST)定義:雲計算是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模式,這種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網路訪問, 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路,伺服器,存儲,應用軟體,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XenSystem,以及在國外已經非常成熟的Intel 和IBM,各種「雲計算」的應用服務范圍正日漸擴大,影響力也無可估量。由於雲計算應用的不斷深入,以及對大數據處理需求的不斷擴大,用戶對性能強大、可用性高的4路、8路伺服器需求出現明顯提速,這一細分產品同比增速超過200%。IBM在這一領域佔有相當的優勢,更值得關注的是,浪潮僅以天梭TS850一款產品在2011實現了超過15%的市場佔有率,以不到1%的差距排名IBM,HP之後,成為中國高端伺服器三強。目前浪潮斥資近十億元研發的32路高端容錯伺服器天梭K1系統尚未面世,其巨大的市場潛力有待挖掘。原文:Cloud computing is a model for enabling ubiquitous, convenient, on-demand network access to a shared pool of configurable computing resources (e.g., networks, servers, storage, applications, and services) that can be rapidly provisioned and released with minimal management effort or service provider interaction.雲計算常與網格計算、效用計算、自主計算相混淆。網格計算:分布式計算的一種,由一群鬆散耦合的計算機組成的一個超級虛擬計算機,常用來執行一些大型任務;效用計算:IT資源的一種打包和計費方式,比如按照計算、存儲分別計量費用,像傳統的電力等公共設施一樣;自主計算:具有自我管理功能的計算機系統。事實上,許多雲計算部署依賴於計算機集群(但與網格的組成、體系結構、目的、工作方式大相徑庭),也吸收了自主計算和效用計算的特點。4簡史編輯1983年,太陽電腦(Sun Microsystems)提出「網路是電腦」(「The Network is the Computer」),2006年3月,亞馬遜(Amazon)推出彈性計算雲(Elastic Compute Cloud;EC2)服務。2006年8月9日,Google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在搜索引擎大會(SES San Jose 2006)首次提出「雲計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Google「雲端計算」源於Google工程師克里斯托弗·比希利亞所做的「Google 101」項目。2007年10月,Google與IBM開始在美國大學校園,包括卡內基梅隆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及馬里蘭大學等,推廣雲計算的計劃,這項計劃希望能降低分布式計算技術在學術研究方面的成本,並為這些大學提供相關的軟硬體設備及技術支持(包括數百台個人電腦及BladeCenter與System x伺服器,這些計算平台將提供1600個處理器,支持包括Linux、Xen、Hadoop等開放源代碼平台)。而學生則可以通過網路開發各項以大規模計算為基礎的研究計劃。2008年1月30日,Google宣布在台灣啟動「雲計算學術計劃」,將與台灣台大、交大等學校合作,將這種先進的大規模、快速將雲計算技術推廣到校園。2008年2月1日,IBM(NYSE: IBM)宣布將在中國無錫太湖新城科教產業園為中國的軟體公司建立全球第一個雲計算中心(Cloud Computing Center)。2008年7月29日,雅虎、惠普和英特爾宣布一項涵蓋美國、德國和新加坡的聯合研究計劃,推出雲計算研究測試床,推進雲計算。該計劃要與合作夥伴創建6個數據中心作為研究試驗平台,每個數據中心配置1400個至4000個處理器。這些合作夥伴包括新加坡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Steinbuch計算中心、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賓分校、英特爾研究院、惠普實驗室和雅虎。2008年8月3日,美國專利商標局網站信息顯示,戴爾正在申請「雲計算」(Cloud Computing)商標,此舉旨在加強對這一未來可能重塑技術架構的術語的控制權。2010年3月5日,Novell與雲安全聯盟(CSA)共同宣布一項供應商中立計劃,名為「可信任雲計算計劃(Trusted Cloud Initiative)」。2010年7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包括Rackspace、AMD、Intel、戴爾等支持廠商共同宣布「OpenStack」開放源代碼計劃,微軟在2010年10月表示支持OpenStack與Windows Server 2008 R2的集成;而Ubuntu已把OpenStack加至11.04版本中。2011年2月,思科系統正式加入OpenStack,重點研製OpenStack的網路服務。5演化編輯雲計算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才發展到現在這樣比較成熟的水平,這四個階段依次是電廠模式、效用計算、網格計算和雲計算。電廠模式階段:電廠模式就好比是利用電廠的規模效應,來降低電力的價格,並讓用戶使用起來更方便,且無需維護和購買任何發電設備。效用計算階段:在1960年左右,當時計算設備的價格是非常高昂的,遠非普通企業、學校和機構所能承受,所以很多人產生了共享計算資源的想法。1961年,人工智慧之父麥肯錫在一次會議上提出了「效用計算」這個概念,其核心借鑒了電廠模式,具體目標是整合分散在各地的伺服器、存儲系統以及應用程序來共享給多個用戶,讓用戶能夠像把燈泡插入燈座一樣來使用計算機資源,並且根據其所使用的量來付費。但由於當時整個IT產業還處於發展初期,很多強大的技術還未誕生,比如互聯網等,所以雖然這個想法一直為人稱道,但是總體而言「叫好不叫座」。網格計算階段:網格計算研究如何把一個需要非常巨大的計算能力才能解決的問題分成許多小的部分,然後把這些部分分配給許多低性能的計算機來處理,最後把這些計算結果綜合起來攻克大問題。可惜的是,由於網格計算在商業模式、技術和安全性方面的不足,使得其並沒有在工程界和商業界取得預期的成功。雲計算階段:雲計算的核心與效用計算和網格計算非常類似,也是希望IT技術能像使用電力那樣方便,並且成本低廉。但與效用計算和網格計算不同的是,現在在需求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同時在技術方面也已經基本成熟了。6影響編輯軟體開發的影響雲計算環境下,軟體技術、架構將發生顯著變化。首先,所開發的軟體必須與雲相適應,能夠與虛擬化為核心的雲平台有機結合,適應運算能力、存儲能力的動態變化;二是要能夠滿足大量用戶的使用,包括數據存儲結構、處理能力;三是要互聯網化,基於互聯網提供軟體的應用;四是安全性要求更高,可以抗攻擊,並能保護私有信息;五是可工作於移動終端、手機、網路計算機等各種環境。雲計算環境下,軟體開發的環境、工作模式也將發生變化。雖然,傳統的軟體工程理論不會發生根本性的變革,但基於雲平台的開發工具、開發環境、開發平台將為敏捷開發、項目組內協同、異地開發等帶來便利。軟體開發項目組內可以利用雲平台,實現在線開發,並通過雲實現知識積累、軟體復用。雲計算環境下,軟體產品的最終表現形式更為豐富多樣。在雲平台上,軟體可以是一種服務,如SAAS,也可以就是一個Web Services,也可能是可以在線下載的應用,如蘋果的在線商店中的應用軟體,等等。[6]對軟體測試的影響在雲計算環境下,由於軟體開發工作的變化,也必然對軟體測試帶來影響和變化。軟體技術、架構發生變化,要求軟體測試的關注點也應做出相對應的調整。軟體測試在關注傳統的軟體質量的同時,還應該關注雲計算環境所提出的新的質量要求,如軟體動態適應能力、大量用戶支持能力、安全性、多平台兼容性等。雲計算環境下,軟體開發工具、環境、工作模式發生了轉變,也就要求軟體測試的工具、環境、工作模式也應發生相應的轉變。軟體測試工具也應工作於雲平台之上,測試工具的使用也應可通過雲平台來進行,而不再是傳統的本地方式;軟體測試的環境也可移植到雲平台上,通過雲構建測試環境;軟體測試也應該可以通過雲實現協同、知識共享、測試復用。軟體產品表現形式的變化,要求軟體測試可以對不同形式的產品進行測試,如Web Services的測試,互聯網應用的測試,移動智能終端內軟體的測試等。雲計算的普及和應用,還有很長的道路,社會認可、人們習慣、技術能力,甚至是社會管理制度等都應做出相應的改變,方能使雲計算真正普及。但無論怎樣,基於互聯網的應用將會逐漸滲透到每個人的生活中,對我們的服務、生活都會帶來深遠的影響。要應對這種變化,我們也很有必要討論我們業務未來的發展模式,確定我們努力的方向。[6]7服務形式編輯雲計算可以認為包括以下幾個層次的服務: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台即服務(PaaS)和軟體即服務(SaaS)。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Infrastructure-as-a- 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消費者通過Internet可以從完善的計算機基礎設施獲得服務。PaaS:平台即服務PaaS(Platform-as-a- Service):平台即服務。PaaS實際上是指將軟體研發的平台作為一種服務,以SaaS的模式提交給用戶。因此,PaaS也是SaaS模式的一種應用。但是,PaaS的出現可以加快SaaS的發展,尤其是加快SaaS應用的開發速度。SaaS:軟體即服務SaaS(Software-as-a- Service):軟體即服務。它是一種通過Internet提供軟體的模式,用戶無需購買軟體,而是向提供商租用基於Web的軟體,來管理企業經營活動。8應用編輯雲物聯「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這有兩層意思: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路;第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物聯網的兩種業務模式:1.MAI(M2M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內部MaaS;2.MaaS(M2M As A Service), MMO, Multi-Tenants(多租戶模型)。隨著物聯網業務量的增加,對數據存儲和計算量的需求將帶來對「雲計算」能力的要求:1.雲計算:從計算中心到數據中心在物聯網的初級階段,PoP即可滿足需求;2. 在物聯網高級階段,可能出現MVNO/MMO營運商(國外已存在多年),需要虛擬化雲計算技術,SOA等技術的結合實現互聯網的泛在服務:TaaS (everyTHING As A Service)。雲安全雲安全(Cloud Security)是一個從「雲計算」演變而來的新名詞。雲安全的策略構想是:使用者越多,每個使用者就越安全,因為如此龐大的用戶群,足以覆蓋互聯網的每個角落,只要某個網站被掛馬或某個新木馬病毒出現,就會立刻被截獲。「雲安全」通過網狀的大量客戶端對網路中軟體行為的異常監測,獲取互聯網中木馬、惡意程序的最新信息,推送到Server端進行自動分析和處理,再把病毒和木馬的解決方案分發到每一個客戶端。雲存儲雲存儲是在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概念上延伸和發展出來的一個新的概念,是指通過集群應用、網格技術或分布式文件系統等功能,將網路中大量各種不同類型的存儲設備通過應用軟體集合起來協同工作,共同對外提供數據存儲和業務訪問功能的一個系統。 當雲計算系統運算和處理的核心是大量數據的存儲和管理時,雲計算系統中就需要配置大量的存儲設備,那麼雲計算系統就轉變成為一個雲存儲系統,所以雲存儲是一個以數據存儲和管理為核心的雲計算系統。雲游戲雲游戲是以雲計算為基礎的游戲方式,在雲游戲的運行模式下,所有游戲都在伺服器端運行,並將渲染完畢後的游戲畫面壓縮後通過網路傳送給用戶。在客戶端,用戶的游戲設備不需要任何高端處理器和顯卡,只需要基本的視頻解壓能力就可以了。 就現今來說,雲游戲還並沒有成為家用機和掌機界的聯網模式,因為至今X360仍然在使用LIVE,PS是PS NETWORK ,wii是wi-fi。但是幾年後或十幾年後,雲計算取代這些東西成為其網路發展的終極方向的可能性非常大。 如果這種構想能夠成為現實,那麼主機廠商將變成網路運營商,他們不需要不斷投入巨額的新主機研發費用,而只需要拿這筆錢中的很小一部分去升級自己的伺服器就行了,但是達到的效果卻是相差無幾的。對於用戶來說,他們可以省下購買主機的開支,但是得到的確是頂尖的游戲畫面(當然對於視頻輸出方面的硬體必須過硬。)。你可以想像一台掌機和一台家用機擁有同樣的畫面,家用機和我們今天用的機頂盒一樣簡單,甚至家用機可以取代電視的機頂盒而成為次時代的電視收看方式。[7]雲計算與大數據雲計算與大數據[1]從技術上看,大數據與雲計算的關系就像一枚硬幣的正反面一樣密不可分。大數據必然無法用單台的計算機進行處理,必須採用分布式計算架構。它的特色在於對海量數據的挖掘,但它必須依託雲計算的分布式處理、分布式資料庫、雲存儲和虛擬化技術。[1]9隱私編輯雲技術要求大量用戶參與,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隱私問題。用戶參與即要收集某些用戶數據,從而引發了用戶數據安全的擔心。很多用戶擔心自己的隱私會被雲技術收集。正因如此,在加入雲計劃時很多廠商都承諾盡量避免收集到用戶隱私,即使收集到也不會泄露或使用。但不少人還是懷疑廠商的承諾,他們的懷疑也不是沒有道理的。不少知名廠商都被指責有可能泄露用戶隱私,並且泄露事件也確實時有發生。事實上,國家在大力提倡建設雲計算中心的同時,對雲技術與互聯網的安全性也高度重視。發改委等7部聯合發布《關於下一代互聯網「十二五」發展建設的意見》中強調:互聯網是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高度相關的重大信息基礎,加強網路與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全面提升下一代互聯網安全性和可信性。加強域名伺服器、數字證書伺服器、關鍵應用伺服器等網路核心基礎設施的部署及管理;加強網路地址及域名系統的規劃和管理;推進安全等級保護、個人信息保護、風險評估、災難備份及恢復等工作,在網路規劃、建設、運營、管理、維護、廢棄等環節切實落實各項安全要求;加快發展信息安全產業,培育龍頭骨幹企業,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提高信息安全技術保障和支撐能力。"10技術編輯1、編程模式2、海量數據分布存儲技術3、海量數據管理技術4、虛擬化技術5、雲計算平台管理技術11相關問題編輯數據隱私問題:如何保證存放在雲服務提供商的數據隱私不被非法利用,不僅需要技術的改進,也需要法律的進一步完善數據安全性:有些數據是企業的商業機密,數據的安全性關繫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雲計算數據的安全性問題解決不了會影響雲計算在企業中的應用。用戶的使用習慣:如何改變用戶的使用習慣,使用戶適應網路化的軟硬體應用是長期而且艱巨的挑戰。網路傳輸問題:雲計算服務依賴網路,目前網速低且不穩定,使雲應用的性能不高。雲計算的普及依賴網路技術的發展。缺乏統一的技術標准:雲計算的美好前景讓傳統IT廠商紛紛向雲計算方向轉型。但是由於缺乏統一的技術標准,尤其是介面標准,各廠商在開發各自產品和服務的過程中各自為政,這為將來不同服務之間的互連互通帶來嚴峻挑戰。雲計算標准化體系草案形成2014[3]中國國際雲計算技術和應用展覽會3月4日在北京開幕,工信部軟體服務業司司長陳偉在會上透露,雲計算綜合標准化技術體系目前已形成草案。工信部要從五方面促進雲計算快速發展:一是要加強規劃引導和合理布局,統籌規劃全國雲計算基礎設施建設和雲計算服務產業的發展;二是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創新雲計算服務模式,支持超大規模雲計算操作系統,核心晶元等基礎技術的研發推動產業化;三是要面向具有迫切應用需求的重點領域,以大型雲計算平台建設和重要行業試點示範、應用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的協調發展;四是要加強網路基礎設施建設;五是要加強標准體系建設,組織開展雲計算以及服務的標准制定工作,構建雲計算標准體系。12發展編輯近年來雲計算作為一個新的技術趨勢已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雲計算已經徹底改變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工作方式,也改變了傳統軟體工程企業。以下幾個方面可以說是雲計算目前發展最受關注的幾大方面:1、雲計算擴展投資價值雲計算簡化了軟體、業務流程和訪問服務。比以往傳統模式改變的更多,這是幫助企業操作和優化他們的投資規模。這不僅是通過降低成本,有效的商業模式,或更大的靈活性操作。有很多的企業通過雲計算優化他們的投資。在相同的條件下,企業正擴展到更多創新與他們的IT能力,這將會幫助企業帶來更多的商業機會。2、混合雲計算的出現企業使用雲計算(包括私人和公共)來補充他們的內部基礎設施和應用程序。專家預測,這些服務將優化業務流程的性能。採用雲服務是一個新開發的業務功能。在這些情況下,按比例縮小兩者的優勢將會成為一個共同的特點。3、以雲為中心的設計有越來越多將組織設計作為雲計算遷移的元素。這僅僅意味著需要優化雲的經歷是那些將優先採用雲技術的企業。這是一個趨勢,預計增長更隨著雲計算的擴展到不同的行業。4、移動雲服務未來一定是移動,這樣或那樣的方式。作為移動設備的數量上升顯著的——平板電腦、iphone和智能手機是在移動中發揮了更多的作用。許多這樣的設備被用來規模業務流程、通信等功能。讓雲計算應用在所有的員工採取「移動」的方法。更多的雲計算平台和api將成為可以是移動雲服務。5、雲安全人們擔心他們在雲端的數據安全。正因為此,用戶應該期待看到更安全的應用程序和技術上來。許多新的加密技術,安全協議,在未來會越來越多的呈現出來。
㈡ 雲創公司怎麼樣啊,有沒有去過的說下
這個聽說實力還不錯,去工作的話非常適合剛畢業的,因為公司都是的氛圍比較好,歡迎采 納,謝謝
㈢ 大家覺得雲創網怎麼樣,為什麼大家都在推薦
如果你覺得雲創網比較好的話只是你個人覺得還有就是不要以為大家都在推薦你就會覺得很好有時候只是你進入了某一個階段的環境然後那些人都在說這個網站而已
㈣ 雲創辦公平台怎麼樣
我所用過的都沒有一個讓我很滿意的。
㈤ 德國的坤格由來怎麼樣
1975年,德國坤格(KronSegler)由製表名家Alfred和NobertRiedel兄弟在德國鍾表業聖地薩克森州的小鎮格拉蘇蒂創建。
德國格拉蘇蒂鎮有著「薩克森瑞士」之稱,擁有165年的製表歷史,不僅是德國的製表重鎮,也曾是與瑞士日內瓦齊名的世界製表中心。這里不僅雲集著世界首屈一指的表匠和製表工廠,也匯聚著聞名於世界的頂級腕錶品牌朗格、格拉蘇蒂,而高級精英腕錶品牌—坤格(KronSegler)就誕生於此。坤格秉承格拉蘇蒂小鎮的榮耀以及嚴謹的製表工藝,繼續書寫德國160年來鍾表業的驕傲與傳奇。
坤格(KronSegler),是極具個性特色的德國超豪華精英腕錶品牌,與德國頂級品牌朗格、格拉蘇蒂一起,為振興德國製表業而不懈努力。由於其獨具創意的設計以及歷史積淀,坤格被譽為德國十大名表之一,並以德國式的內斂雅緻風格、令人驚嘆的製表工藝,以及極富創造力的計時功能、天馬行空的設計靈感,震驚世界製表業。近年來,坤格(KronSegler)成為鍾表界新崛起的一匹黑馬,並成為嚴謹的德國鍾表界一道奇異風景線。
㈥ 德國國際雲創是傳銷嗎
不要去跟風,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凡事先要多想想,多長個心眼,
不得方法,無利潤可言,可能好幾年的努力都浪費了,
獀下【簫.雲龍】,對這領域是非常精通的,幚助了很多人,希望也能對你有幚助!
如若您對我的答復滿意,請選擇「好評」,謝謝您的採納。
㈦ 雲創天地怎麼樣好不好有什麼特點值不值得買
好,買吧,不要錯過。
㈧ 德國的生命能量貼是傳銷產品有朋友用過該產品,能說明 效果如何
有網友碰到過這樣的貼傳銷騙局大揭秘,德國女性生命能量貼是騙人的嗎,問題詳細內容為:貼傳銷騙局大揭秘,德國女性生命能量貼是騙人的嗎,我搜你通過互聯網收集了相關的一些解決方案,希望對有過相同或者相似問題的網友提供幫助,具體如下:
網友提供的解決方案1:
德國女性生命能量貼,是不是騙人的,你可以到當地葯監部門進行鑒定。
無論該貼是不是真的,用傳銷的手段銷售就是不合法。
你可以向工商機關舉報。
網友提供的解決方案2:
德國女性生命能量貼,是不是騙人的,你可以到當地葯監部門進行鑒定。
無論該貼是不是真的,用傳銷的手段銷售就是不合法。
你可以向工商機關舉報。
網友提供的解決方案3:
德國生命能量貼我在用的確很好我是自己買的很便宜的一盒8貼能貼2個月一個月被幾百元錢愛美女士都能消費起,
貼傳銷騙局大揭秘,德國女性生命能量貼是騙人的嗎
答:德國女性生命能量貼,是不是騙人的,你可以到當地葯監部門進行鑒定。 無論該貼是不是真的,用傳銷的手段銷售就是不合法。 你可以向工商機關舉報。
德國生命能量貼可信嗎
答:這類產品屬於德國非處方葯,且是激素產品,只有保健的作用,要用的話應該先詢問醫生(我看了一下說明書,只是保健,像腰疼捂個熱水袋)其中100u的效果最強,激素紊亂引起很嚴重的... 要孩子除了葯物最重要的軀體健康且自身激素分泌旺盛,好比暴...
女性生命能量貼有用嗎?
答:該能量貼使用性激素,貌似恢復青春。但事實上打破人體平衡,長期使用致癌,不明白相關部門不監管。激素豈能濫用
生命能量貼是直銷嗎
答:無牌照,慎入,建議選擇合法且適合自己的
貼生命能量貼會不會發胖
答:為什麼有的人怎麼吃都不胖呢?——其一是由於瘦人的體質引起的,即身體已經具備了產生這種現象的生理狀態。首先是基礎代謝較高。基礎代謝是指每個人在維持基礎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收支,個體差異很大。基礎代謝高,人體消耗的能量也較多。其二是由...
用生命能量貼的時候可以吃除濕的中葯嗎
答:薏米功效與作用?你可通過搜索「食養家薏米」了解更多薏米的資料。薏仁(俗稱薏米)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是我國古老的葯食皆佳的糧種之一。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以福建、河北等省為主,由於薏米的營養價值很高,被譽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和「生命...
貼傳銷騙局大揭秘,德國女性生命能量貼是騙人的嗎
德國女性生命能量貼,是不是騙人的,你可以到當地葯監部門進行鑒定。 無論該貼是不是真的,用傳銷的手段銷售就是不合法。 你可以向工商機關舉報。
揭秘雲創通傳銷騙局如何騙人負面是真的嗎
如果該公司是騙子公司,你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 報案電話號碼110,這個號碼是全國統一的,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撥打這個號碼報案。 公安機關立案後就會展開偵查。抓獲犯罪嫌疑...
揭秘雲創通微商是傳銷騙局嗎,手機是不是騙人的
是不是騙子或者騙子公司,在自己分辨不清的情況下,可以報案說明實際情況,讓警察協助進行辨別確認。 全國統一報案電話110,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撥打這個號碼報案。 報案後,公...
揭秘三里人家烏珠軍馬貼代理最新騙局,他是傳銷嗎
親愛的 你知道什麼事傳銷嗎?你不是要解密嗎?說說看啊!你查一下何家勁是誰,人家用的著騙你嗎?
北京國投盛嘉傳銷騙局大揭秘,北京盛嘉頤好是傳銷嗎
凡有類似《禁止傳銷條例》裡面列舉的行為,並且未經商務部批准。這些行為都涉嫌違反《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
福客寶是不是傳銷騙局揭秘
福客寶是不是傳銷騙局,建議你請求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協助進行辨別或者求證。 公安機關的調查結論最具權威。 報案後,公安機關立案後就會展開偵查,如確系騙子,公安機關會...
㈨ 三生升級VIP 交了39800後,真的就能成功賺到錢嗎
直銷行業再曝亂象,三生公司「消費致富」是個什麼計劃
2019年1月8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13個部門針對「保健」市場亂象在全國開展百日聯合整治風暴。繼權健後,華林、無限極先後被立案調查。但這只是掀開了直銷行業亂象的冰山一角。
第一財經記者在自稱「中國網路營銷做得最規范」的國內老牌直銷平台三生公司的服務平台發現,公司近日緊急停用會員系統,大量披露公司內幕的網路信息被刪除。而其類似傳銷的「消費致富計劃」卻仍在全國范圍繼續擴散,並且應用在其他直銷平台上。
三生(中國)健康產業有限公司(下稱「三生公司」)是中國最早一批拿到直銷牌照的企業之一,主營保健品、化妝品和傢具用品。行業增長乏力,但公司近年業績卻能連續翻倍增長。其中一大奧秘或許可以用《道德經》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來形容。
第一財經記者在成為三生公司會員的六個月時間里,發現公司宣稱的所謂零投資、零風險、高回報的互聯網電商「消費致富計劃」其實是一個拉人頭、交入會費、層層返點的類似傳銷活動,並且參與成員眾多,涉及金額巨大。
近年來,隨著社交電商的崛起,人人微商的時代到來,銷售活動裂變式傳播為傳銷的滋生提供了溫床,避開了相關部門對直銷企業人員、實體網點的監管。不少知名直銷企業都存在越過法律紅線,涉嫌從事類似傳銷的情況。
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武長海認為,傳銷活動參與人群眾多,涉及金額巨大。他建議對「涉眾商業模式」進行監管立法,來規制公司行為的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對違背商業價值規律、不可能盈利的經營模式加以監管。
老牌直銷公司涉嫌傳銷
2018年6月,三生公司舉辦年中大會,公司1-5月業績同比增長158%,會議現場盛況空前。被稱為「互聯網直銷王國黑馬女少帥」的三生公司執行銷售總監王芳(網名)發表獲獎感言。
她哽咽地說,「像我這樣一個安徽打工妹,能作為一家企業的中層站在這樣的舞台上,完成了從土雞到鳳凰的蛻變,只能用忠誠二字來詮釋。」
德道雲創系統是三生公司14個營銷團隊之一,以互聯網為主要推銷渠道,是公司近年來發展最快的一支銷售力量,成員數量達到數十萬人,2018年總共完成銷售業績21億元,兩年中增長了十倍,2019年更是定下了50億元的銷售目標。
王芳是家鄉鎮上第一個開賓士的人。「提車後的一周里,我老公像著了魔一樣,每天坐在車里,用最好的毛巾從裡面擦到外面,外面擦到裡面。」王芳說,她感謝她的團隊,更感謝自己五年前加入三生的決定。
執行銷售總監也叫二鑽經理,根據公司內部培訓資料,二鑽經理的月收入在200萬元以上。級別到了鑽石經理以上的,都已經不必親自做市場,只需從下線的業績里提成和分紅。
但並非所有人都能走到這一步,絕大部分三生公司的會員都在繳納了高昂的會員費後,一無所獲,除了家中囤積了一堆三生公司的產品,以及需要每天在微信群和直播間里學習課程、聆聽經理的分享。
記者在繳納1700元成為普通卡會員後,就被拉入「追趕風口群」、「屌絲逆襲群」等諸多微信群,和三生「家人」、「老師」們分享勵志故事,學習獎勵制度和招商話術。
「早日想辦法升級VIP,你不升級,你會錯過無數個分錢的機會!千萬不要為公司省錢!」老師每天都會在群里督促會員。鑽石卡VIP是三生會員的最高等級,成為VIP需要繳納39800元會費。
和權健960元的會員費相比,三生公司會員的門檻更高,層級獎勵也更加復雜。
根據規則,如果會員A推薦一個普卡會員B,A能從B繳納的1700元會費中獲得500元直推獎勵;如果B繼續推薦了C,A能從C身上分150元;C再推薦了D,A還能分到90元……一直到第八代。
當然,你可能不甘心做一個普卡會員,因為VIP會員的獎勵要豐厚得多,有推薦獎、消費返利、對碰獎、管理獎等等,名目繁多。單靠發展下線就能有15%的提成,推薦兩個VIP能拿1萬元,推薦7個VIP就把自己買會員的本錢賺回來。
但這都只是小錢,要賺大錢必須要層層返點,不斷分裂式發展下線。比如管理獎規定,經理能夠分得其以下三代會員總收入的10%,加上四到八代會員總收入的5%。只要每代每人發展5個會員,經理僅管理獎就能拿到每月大概65萬元。
而經理又分8個級別,從一星經理、二星經理一直到五鑽經理。
「必須懂得借力,團隊的力量是無窮的,市場會無限地倍增下去。堅持一兩年,你一定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財富管道,源源不斷地來錢,實現財務自由和時間自由,過上有錢有閑的生活。」老師在直播間里向數百名三生「家人」喊麥。
雖然三生公司等直銷企業擁有商務部直銷牌照,但直銷和傳銷有著明顯的區別。我國法律規定,傳銷是以推銷商品為名,要求參加者繳費或者購買商品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並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活動。
「雖然有些平台具有直銷資質,但其以繳納會員費、形式取得會員資格,並對會員進行分級,根據級別、人頭確定返利,本質上已經與商品或服務脫節,具有變相傳銷的特徵。」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唐春林對第一財經表示。
消費致富是餡餅還是陷阱
許多人加入三生都是被「排隊賺錢」所吸引,即所謂消費致富,「把消費者變成消費商!」。
「我們公司首創獨有的排隊分錢獎勵,你加入之後呢,就算你不推薦人,沒有業績,也有錢拿。只要搶先佔了位子,排在你後面的人就要分錢給你。」這就是三生公司營銷人員宣傳的所謂輕松創業計劃。
記者的上家提供的公司獎勵規則顯示,「消費獎完全沒有風險,不需要自己做市場,只要你後面有人加盟,公司每個月獎勵你8.4元,1000人就是8400元。」她使用美女頭像,通過加微信、QQ好友來拓展市場。
但在長達六個月時間里,記者從未得到過消費獎。上家這才告訴記者,領取消費獎需要額外花350元買產品,很劃不來,建議記者盡早升級到VIP,領取更大的排隊獎——矩陣獎。
矩陣獎也不需要自己拉業績,只要後面有新的VIP加盟就能分錢,1-5層每單分紅700元,6-10層見單秒接300元,11-16層50元。「三三倍增,就是32億元!就算只完成百分之一,也有3200萬!」
但是,和記者一樣,許多會員都沒有拿到過所謂的無風險、無投入的排隊獎。
北京巡迴律師事務所主任曹晉義律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傳統的傳銷是拉人頭來算報酬,如果連人頭都沒有拉,別人給他派下線、分錢,就是一個脫離實物的報酬系統,有非法集資的嫌疑。」
他認為,判斷非法金融活動的關鍵是看有沒有實物的流轉,只要有派下線的成分,又沒有金融產品資質,就構成虛假交易。公司以直銷的幌子來籌集資金,而消費者追求投資回報而非商品本身。
2019年1月9日,王芳的教練曾鴻在YY直播做了《從規范運作 看直銷發展趨勢》的分享,他反復強調,商品實物是合規的關鍵,收會費要配以等值的公司產品,否則就成了資金盤。和其他老師一樣,曾鴻並沒有在商務部備案為直銷培訓員。
「傳銷平台可能通過贈送商品的形式繞開對金融傳銷甚至詐騙的認定,以符合直銷的條件,但是繳納的會費與商品本身的價值大幅偏離。」財經學者布娜新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傳銷網路運行成本高昂,大量傳銷人員並不創造價值,而是從網路中層層抽利,最終靠底層新進成員輸血,少數頂層成員坐擁巨額財富,其模式難以為繼。
第一財經記者對比了三生產品和市面知名品牌的價格發現,三生產品價格明顯偏高,缺乏市場競爭力。
以三生公司思莉姿系列日用品為例,思莉姿一片面膜價格為90元,與國際頂尖品牌價格齊平,是一些平價暢銷品牌的10倍左右。思莉姿一瓶15ml的眼霜,價格在1068元,相當於進口高檔品牌價格的兩倍。第一財經記者發現,在淘寶網上,思莉姿產品鮮有成交。
在三生公司的宣傳片中,「思莉姿使用的是純德國技術,每一滴都是德國配置生產,原材料全部來自歐洲農場。」公司的德國合作方叫做德善健膚(Schätze)有限公司,公司總裁名字叫Connie Zhong。
不過,公開資料卻找不到關於這家公司的信息。第一財經記者發現,上述這家所謂德國合作方實際上是國內一家成立於2015年的化妝品銷售公司——深圳前海德善健膚有限公司,公司法定代表人為鍾穎,正在申請名為Schätze Germany的商標。
目前,三生公司共推出了119種產品,包括保健品、化妝品、日用品和家居用品,其中只有61種在商務部備案。
公司產品的一大特點是善於捕捉市場熱點,比如保健品螺旋藻、角鯊烯、牛初乳、蘆薈膠囊都緊扣當時的熱門概念。近年,公司還推出了富氫水機、遠紅外負離子床墊等家居產品,價格分別高達8980元和17600元,這些產品既沒有在商務部備案,其效果也沒有得到過科學驗證。
價格本來就高昂,質量又沒有公允的評判,要讓許多原本並不富裕的會員購買,三生公司需要一個創意來說服他們。那就是告訴他們,這不是消費,而是在賺錢,消費越多,積分越高,晉升越快,回報就越高。比如,消費10套遠紅外負離子床墊的積分就可以晉升經理,然後再通過各種獎勵從下線把本錢撈回來。
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武長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一些網商平台,通過讓消費者成為會員,對會員進行返利,最終黏住了消費者,消費者本來可以貨比三家,但是被得便宜的心理蒙蔽了。這屬於一種不正當競爭。
2018年4月,銀保監會、工信部、公安部、商務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六部委聯合發文,提示公眾防範「消費返利」平台風險。
文件指出,一些第三方平台打著「創業」、「創新」的旗號,以「消費等於賺錢」為噱頭,要求加入者繳納入門費並「拉人頭」發展人員加入,靠發展下線獲取提成。上述行為具有非法集資、傳銷等違法行為的特徵。此類平台運作模式違背價值規律,一旦資金鏈斷裂,參與者將面臨嚴重損失。
直銷企業為何頻踩法律紅線
王芳曾發誓「要比任何一個人都活得好」。她自稱「10歲失去父親,家裡失去男勞動力。王芳經常聽見母親哭泣,說她要是個男孩就好了」。
高中畢業後,王芳獨自坐上開往南方的火車到城市裡闖盪,有了工廠打工、做銷售員、創辦銷售公司一系列經歷。2013年經營傳統生意失敗後,王芳加入了三生公司。憑著要強的勁,她很快當上推薦冠軍,成為團隊的新星。
如果再升一級,王芳也能像權健的經銷商一樣去名牌大學深造了,不是繼續教育學院,而是經濟管理學院EMBA的高級研修班。
根據公司的推介資料,德道雲創系統創始人之一、三生公司行政銷售總監(三鑽經理) 高寧(網名) 來自四川廣安的農村家庭,大學畢業後他不甘心當數學老師,選擇了創業。但創業艱難,他勉強維持生計。直到2010年,他加入三生公司,創立了公司現在的網商直銷模式。他常常以自己的例子宣傳如何通過消費致富。
記者所在的三生會員微信群里,層級多達8級,成員數量超過400人,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其中不少是退休老人、家庭婦女、剛畢業的大學生以及個體企業主。還有很多會員同時在多個平台從事微商,或形形色色的金融傳銷活動。
「傳銷看似暴利,且低投入、低門檻,對經濟收入、技能水平都較低,或者希望迅速致富的人群很有吸引力。」布娜新表示,「如果經濟形勢不好,居民收入減少,傳銷活動的潛力人群將大大增加。」
他認為,一旦進入傳銷組織,個人會對組織產生精神的依附感,無法分辨組織頭目下達的指令是否合理、合法,最終會給社會造成危害。
2018年8月,騰訊安全發布半年度互聯網金融安全報告。報告認為,打著「消費返利」、「消費就是存錢」等口號的各類網上商城及線下商城,開始成為傳銷的新變種。
如2013年被查處的浙江萬家購物網,按照資格和條件,把成員分為普通會員、VIP會員、金牌代理、金牌代理商、區域代理商等級別,實行層級計酬,涉案人員190萬人,金額高達287億元,遍及全國31個省的2300多個縣市。
近日,擁有直銷牌照的保健品直銷巨頭權健集團、河北華林、無極限等先後被立案調查,權健董事長束昱輝等16人因涉嫌組織傳銷活動罪被法院批捕。2013年1月和2018年8月,三生公司也曾被媒體曝光涉嫌傳銷。
這些現象讓人不得不思考,為什麼直銷企業會屢屢越過法律的紅線。
2014年是國內直銷慘淡的一年,受電子商務沖擊和「涉嫌傳銷」等負面消息,直銷企業普遍遭遇業績下滑,和三生公司一樣在2006年同批獲得牌照的直銷企業,現在許多已銷聲匿跡。
不過,近年來社交電商的崛起讓直銷企業感受到了互聯網的紅利,利用直播平台、社交工具、視頻網站能大大提高銷售人員的效率。但與此同時,人人微商時代下,銷售活動裂變式傳播也提供了滋生傳銷的溫床,輕松避開了相關部門對直銷企業人員、實體網點的監管。
權健事件爆發後,1月8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13個部門召開會議,針對「保健」市場亂象在全國范圍內集中開展為期100天的聯合整治。
「任何一種商業模式,最終都要靠利潤維持,由生產者、銷售商、消費者等多方共同分享產品的利潤。如果只是消耗消費者的本金,依靠下線不斷補充上線,這樣的模式是不能維持的。」武長海表示。
他認為,傳銷具有涉眾特點,參與人群眾多,涉及金額巨大。他建議出台《涉眾商業模式監督管理辦法》,來規制公司行為的負外部性,對違背商業價值規律、不可能盈利的經營模式加以監管。
㈩ 請問武漢雲創怎麼樣
個人覺得挺好的,能學到不少東西,最起碼在技術方面,學到以後能力和他們說的都 差不多,最主要學到很多實際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