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日本和德國對戰爭態度為什麼不同

日本和德國對戰爭態度為什麼不同

發布時間:2022-05-08 02:33:29

㈠ 日本與德國,對待戰爭歷史的態度為什麼如此不同

戰後清算不同`民族推動力也不同`美國當時態度也有區別`周邊地區的情況也不同
1、戰後清算德國比日本徹底`日本甚至有戰犯後來當首相的`有些戰犯因為美國有利用就逃脫了審判`比如731部隊的某些人
2、民族性格上差異造成民族內部對清算態度不同`所以自我認識清算的推動力也不同`日本還保留了天皇未審判`這樣對日本認識有很大影響
3、美國當時對德國清算態度保持較大壓力`而對日本為了保證其佔領日本及對當時冷戰即將開始的需要`未盡全力`所以保留了天皇`審判戰犯也不得力`
4、周邊地區情況有異`歐洲對德國保持一定的警惕和壓力`使德國即使現在國內右翼納粹勢力也不能相對公開橫行`而日本戰後由於美國需求`中國朝鮮東南亞等國受各種情況制衡`對日本影響力各有不同`

㈡ 日本和德國對待二戰的態度為什麼不一樣

我來幫您回答吧
本人對二戰史和國際關系問題還算有些,完全原創手打,希望您尊重
首先----德國和日本對待二戰的態度並不像閣下從媒體得到的印象那般---即日本不認罪,德國認罪

實際上,德國對二戰的反思也不像閣下想像的那般完美
當然,德日兩國不同的"聲譽"和"作風"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德國盡管履行了戰爭賠款,承認大屠殺問題,審批戰犯等等
但是可以注意到----當年德國總理"僅僅"是對猶太人下跪而已----我們都很清楚,二戰中德國人造成傷害最多的,死傷最慘的其實是蘇聯人----蘇聯人的死亡人數遠遠超過猶太人
甚至波蘭人的死亡數量也和猶太人相當

你可以注意到,德法的和解並不是什麼問題----因為法國人在二戰中死傷極少,納粹在法國的惡行也並不多(因為他們認為法國人還算高等類民族)
所以,西歐各國都很輕易的原諒了德國(西德)---而且在需要德國人作為對付蘇聯的橋頭堡,德國很快就走上了重新武裝的道路
另外,整個德國知識階層和官僚階層基本上在二戰中都屬於納粹分子或支持者,所以戰後重組政府其實根本無法避免任用這些人----以至於有人諷刺西德政府為"第四帝國"
西德由於堅持東普魯士屬於德國(東普魯士在二戰後被蘇聯和波蘭占據),所以一直無法和東歐集團建立任何合作
到70年代的時候,西歐的經濟"黃金時代"結束(60年代末就有這種趨勢),而美國也開始提防西歐的實力增長----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西德上層才決定在波蘭乃至東歐打開外交突破口,進而擺脫美國的控制,使歐洲的冷戰結束.

於是就有了"下跪"事件----可以說,從西方政治架構來講,這么大的決定絕對是經過整個上層的討論才能付諸實施的------當然這完全不夠,後來西德承諾支持現有的波德邊境線,這才勉強讓波蘭和蘇聯滿意.
而且就南斯拉夫等國戰後對德國軍事將領的審判強度也可以看出,東歐對德國的態度很不好

目前的情況是,東歐的許多重要優質資產被德國廉價獲得,許多超市,加油站之類的玩意都是德國人把持了.東歐人對德國的態度可想而知了.

再說日本
日本不認罪其實和德國當年所關注的類似---涉及領土問題
日本和韓國,中國,俄羅斯均有領土或領海爭端,和朝鮮的關系也很不好
認罪有損日本的"強硬"形象,會失去一定的利益
其實認罪這個動作不難----但是注意,德國認罪的過程不僅僅是要跪的,更重要的其實是"割讓了領土的",可以說日本如果認罪的話,在爭議領土問題上會落下風

而日本的政客為了拉老兵和其家屬的選票,往往要走"極端",各種"雷人"的玩意也就出
美國人很清楚這一點,日本是美國在遠東的重要戰略基石,所以美國也不願意中日韓之間關系走熱---出現亞洲集團----美國人往往利用日本人的自尊感和"野心"來製造矛盾.
美國把日本滲透的很嚴重,日本高層就有美國間諜----而且至今也查不出來

德國可以認罪的原因在於當時可以獲得利益(盡管付出領土代價)
而日本認罪在經濟上不會獲得多大的利益----東亞的經濟競爭和軍備競爭的強度遠遠超過當今世界的任何地區----不光是向中國認罪的問題,還涉及韓國,朝鮮,甚至俄羅斯的問題
所以日本領導人一向在這個問題上很難做出什麼建設性的步伐

當然,一旦有利益---自然就會跪的
我只想讓你明白一點,誰原因沒事下跪阿,沒人會真心認罪的

㈢ 德國和日本戰敗後的態度有什麼不同為什麼

德國是徹底懺悔,日本是承認錯誤。

因為戰後德國上台的政府是當初及其反對納粹的人士,都是在納粹監獄里挖出來的,所以對納粹及其的反感。甚至實行法律,買賣納粹物品、在公共場合行納粹舉手禮,都將被判刑。德國總理伯蘭克在華沙猶太墓地跪倒的世紀一跪,真心的對戰爭中受難的猶太人感到懺悔。

戰後接收日本的是美國,日本上台的是反對對美開戰的政要,其中很多人都是主戰派,只是不同意對美開戰。比如日本戰後第一任首相吉田茂,他就是侵華戰爭的主要策劃者之一。但是他及其反對對美開戰,以至於對美開戰前期,辭去了政府的職務在家養老。戰後美國人就非常喜歡這種人,重新啟用再次出任日本首相。

㈣ 同樣是二戰中戰敗的國家,為何日本和德國的認錯態度截然不同呢

作為二戰之中的兩個戰敗國,德國以及日本在其戰後的幾十年之內,認錯的態度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說是背道而馳。他們兩方,至少在提及這段歷史的時候,一方是受到世界人民尊敬的,另外一方是讓世界人民不齒的。甚至日本曾經受到全世界愛好和平人士的譴責,但是他們義無反顧的不承認自己的犯罪事實。



相比較而言,日本對於歷史的欲蓋彌彰,更加說明了他們過街老鼠的心裡。和德國一比較,在這一方面,我還真的瞧不起日本這樣的態度,但是他們最終傷害的還是自己,畢竟欺騙的是自己的後代,遲早吃虧,大家說對嗎?

至於他們認錯原因如此截然不同,我覺得和民族的文化有著莫大的關系。

㈤ 日本和德國對待二戰的態度為什麼差別那麼大

做為歐洲最強大國,再鑒於德國發動兩次世界大戰的劣跡,遭到歐洲國家的警惕,各國一致對德施壓,同時各國聯合起來也具有這個壓倒性的實力。反觀日本,由於二戰前的政府,在美國的庇護下沒有得到清算,日本現政府依舊延續著軍國主義思想。日本周邊都是小國弱國無法壓制逼迫日本認罪,在當時唯一的一個能與日本抗衡的中國,雖然國土遼闊,人口眾多,經濟軍事卻相對落後,日本可以說就是一家獨大,言談舉止更是有恃無恐,再加上有美國的支持,這就造成了日本不僅不願意對亞洲鄰國道歉,而東亞小國也不敢發出吶喊,不敢讓日本來道歉。泰國當時沒有受到日軍侵略,再遠一點的馬來西亞和印尼這些國家實力還算一般,但都與二戰沒有瓜葛,與自己無關的事情,它們自然就不會自找麻煩,去讓日本認罪。這其中,一直喊著要讓日本認罪的國家只有中國和韓國,韓國因為與日本同屬一個盟友體系,想壓制日本必須經過美國的同意才能實施,所以一直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只聽它喊喊不見它行動。中國在90年代以後國力與日俱增,現在已經超過了日本,但日本已經有了慣性思維,習慣性的拒不認罪,拒不服軟,為了繼續做它東亞老大的頭把交椅,要與中國力爭,因此不斷的從經濟和軍事上壓制中國,力圖再次掐斷和扼殺中國快速崛起的步伐。

㈥ 二戰後德日兩國對戰爭態度存在什麼不同

最根本的不同在於,德國的納粹政府被摧毀,持極端主義的政府人員被清楚,納粹主義基本被剔除。而日本在美國的庇護下,軍國主義得以保留,且美國又幫助日本重建了基礎工業,迅速恢復了經濟,使得軍國主義得以繁衍,所以現在德國低調很多,而日本則是在國際上替美國張牙舞爪。

㈦ 德國和日本都是二戰時期戰敗國,為什麼德國和日本認罪態度的反差那麼大

這個問題的原因是很復雜的。
1.從國民的意識上看,二戰德國的國民意識很強,二戰前是德國人民把希特勒min主地選為總理,所以德國民眾對於德國二戰的暴行普遍都有自責的心理;而日本一直是獨裁統治加天皇精神世界壟斷,所以日本人一直認為自己都沒有做錯什麼,都是領導的責任。
2.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失敗,雖然在兩次戰爭的初期都有明顯的優勢,但是歐戰中各個參戰國強大的實力和先進的軍備使得德國在兩次戰爭中都受到了嚴重的損失,二戰後還被一分為二。可以說德國的反省行為一定程度上也是厭戰,因為兩次大戰德國都元氣大傷,人民也不願再為無謂的戰爭犧牲了。而日本第一次世界 大戰是戰勝國,第二次世界大戰雖然戰敗,但很快又被美國扶植起來了,正因為沒有持續受到戰爭帶來的巨大損失,所以日本相對來說並不排斥新的戰爭。
3.德國是歐洲的大陸國家,與法國、波蘭等很多國家直接接壤,如果不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邊境沖突將十分頻繁,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德國認罪的速度。而日本與中國等國家沒有直接的陸地領土銜接,即使不認真認錯也不用擔心他國政府或民間組織的邊境騷擾活動。
4.德國等歐洲國家的傳統文化強調責任的擔當,他們認為做了錯事雖然可恥,但勇於承認錯誤並改正錯誤是可敬的行為。而日本的傳統文化則更強調面子以及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他們認為自己有沒有做錯事不要緊,要緊的是別人知不知道自己做了錯事或別人是否認為自己做了錯事。所以雖然剛剛改革開放時日本政府對中國進行了很多經濟援助,很多人認為這是出於當年侵華的罪惡感,但日本從未公開承認自己在二戰做了錯事。
5.二戰後所面對的形式不同。德國二戰後面對兩類國家,一是如法國、荷蘭比利時這類國家,這些國家都被納粹德國傷害過,而二戰後又與西德同一陣營;二是波蘭蘇聯南斯拉夫,也被納粹德國傷害過,二戰後與東德一個陣營。正是因為德國被一分為二,各自屬於不同陣營,所以對於各個國家都有道歉的義務和需要。而日本二戰後一直依附於美國,所以對於偷襲珍珠港一直表現出很好的認錯態度,但因為日本是美國對抗中國的前沿,日本當然不會對中國道歉。而菲律賓等國家一直鬧民族獨立,在經濟上對美國不利,也不是美日的盟友,所以 日本也一直沒有對東南亞的國家道歉。

㈧ 二戰之後為什麼德國與日本的態度截然不同

外部壓力
德國:納粹機器徹底粉碎
日本:軍國主義餘孽重重
從最直接的原因來看,戰勝國對日本和對德國改造的不同導致了目前兩國對歷史認識的不同。德國是被盟國徹底打敗並被肢解後由美國、蘇聯、英國、法國四國分別佔領和統治的,德國的法西斯國家機器全部被摧毀。雖然由於冷戰的開始在1949年形成了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兩個國家,但新政權已經與過去的法西斯政權沒有絲毫的聯系,參加政權的人幾乎都是過去反對納粹暴政或遭受納粹迫害的人。因此,德國能夠徹底否定過去的侵略戰爭,不但嚴厲地追究法西斯戰爭罪犯,而且教育自己的國民不要忘記歷史,不要忘記德國給世界帶來的災難和痛苦。1970年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在波蘭華沙猶太人墓地下跪的一幕,無聲地表達了德國人對過去歷史的深刻反省,至今仍然被世人所稱道。
但是日本卻不是這樣。日本是在盟軍還未進入日本本土時就宣布了無條件投降,其國家機器並未被徹底摧毀。美國進入日本後,對日本實行了單獨佔領,實施間接統治,即通過日本政府來統治日本。戰後初期,美國對日本進行了民主化改造,取消了日本進行戰爭的國家機構,整肅了一部分戰爭罪犯,鏟除了一部分日本軍國主義的社會基礎。但是,不久之後的冷戰卻使這一進程遭到了破壞。美國為遏制蘇聯和中國,對日政策發生重大變化,開始扶植和復興日本,反而停止了對日本戰爭罪行進行清算。最終的結果,不但保留了日本天皇制,而且過去舊政權中的相當一部分人重新進入政府,甚至有些人還擔任了首相和外相等重要職務。因此,日本不可能對自我進行徹底否定,因為執政的一些人與過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直到今天,日本的一些政治家們還不斷地「失言」,否認日本的侵略戰爭歷史,實際上就反映了整個日本對歷史認識缺乏應有的正確態度。不但如此,戰後長期以來,日本在對國民的教育中也缺乏對歷史的正確認識,總是試圖淡化這段歷史,有時甚至歪曲歷史。不斷發生的歷史教科書問題就反映了這一事實。

內部因素

德國:否定政府並非否定國家
日本:國家與政府難以分割
如果從更深層次的原因來看,似乎還可以在德國和日本兩個民族的歷史、政治、文化傳統中發現這種不同。首先,德意志民族是一個理性的民族,其哲學思想深厚,善於思辨和反思,悠久的歷史文化使其有足夠的自信否定自己的某一段歷史,而日本民族卻既缺乏理性的思辨和反思,又缺乏自己獨特燦爛的歷史文化,使其沒有自信否定自己唯一一段比較「輝煌」的歷史。在德國,宣揚「法西斯主義」活動根本就是違法;而筆者在日本訪問時看到,日本的右翼集團在街頭公然集會宣揚「軍國主義」,只要不擾亂社會秩序,可以不受懲罰。
其次,兩個民族對國家的認識也有不同。德國人認為國家是國民的,政府可以改變,因此否定一屆政府並不會因此而否定國家,但日本人卻認為國家與政府難以分割,國家是永恆不變的,尤其是日本作為一個非常獨特的國家,自古以來就是天皇一家所謂「萬世一系」地流傳下來,如果否定了歷史,也就否定了整個日本,這樣日本就永遠難以在國際社會站立起來。
除去這些原因之外,德日兩國所處的國際環境不同,也導致了兩國的不同。德國身處歐洲,這里的國家不論從歷史、文化傳統,還是從政治、經濟的發展水平來看,都有非常大的同一性和相互融合性。長期以來歐洲統一的思想和戰後歐洲共同體的發展使德國很快融進了歐洲國際社會,德國的發展已經與其他歐洲國家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因此,德國很容易甩掉歷史的包袱,對過去的歷史進行徹底清算。而日本所處的亞洲地區,國家之間在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都呈現出了一種多元性的特點,其同一和融合的程度遠不能夠與歐洲國家相比。由於地理環境和歷史的原因,日本在這其中就顯得更加孤立。這種狀態又進一步使得日本更加不願意否定自我。

閱讀全文

與日本和德國對戰爭態度為什麼不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8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7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4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3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