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國產的飛機有那些在那些地方
目前我國的國產飛機有以下種類:
殲5飛機
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製造
殲6飛機
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製造
殲7飛機
成都飛機工業公司製造
殲8飛機
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研製
殲8Ⅱ飛機
沈陽飛機研究所設計、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製造
轟炸機
FBC-1飛機
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設計、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研製
轟-6飛機
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製造
教練機
殲教1飛機
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研製
殲教5飛機
成都飛機工業公司製造
殲教6飛機
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製造
殲教7飛機
貴州航空工業總公司製造
空空導彈
PL-9導彈
洛陽光電技術發展中心、西安東方機械廠
-=-----
給你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的網址,上面可能有你需要的資料
http://www.avic1.com.cn/Chinese/cpzs/cpzs.asp
⑵ 目前,中國自主研發的大飛機有哪些
目前,中國自主研發的大飛機有這三項:
「鯤鵬」大型運輸機、 C919客機 和 AG600水陸兩棲飛機。
⑶ 國內機場常見的飛機機型介紹和型號有什麼
1、大型寬體飛機:座位數在200以上,飛機上有雙通道通行
747 波音747,載客數在350-400人左右。(747、74E均為波音747的不同型號)
777 波音777,載客在350人左右。(或以77B作為代號)
767 波音767,載客在280人左右
M11 麥道11,載客340人左右
340 空中客車340,載客350人左右
300 空中客車300,載客280人左右(或以AB6作為代號)
310 空中客車310,載客250人左右
ILW 伊爾86,蘇聯飛機,載客300人左右
2、中型飛機:指單通道飛機,載客在100人以上,200人以下
M82 M90 麥道82,麥道90載客150人左右
737 738 733 波音737系列載客在130-160左右
320 空中客車320,載客180人左右
TU5 蘇聯飛機,載客150人左右
146 英國宇航公司BAE-146飛機,載客108人
YK2 雅克42,蘇聯飛機,載客110人左右
3、小型飛機:指100座以下飛機,多用於支線飛行
YN7 運7,國產飛機,載客50人左右
AN4 安24,蘇聯飛機,載客50人左右
SF3 薩伯100,載客30人左右
ATR 雅泰72A,載客70人左右
(3)德國產飛機有哪些擴展閱讀:
1、波音747
波音747是美國波音公司研製的四發寬機遠程客機,是世界上最大的民航客機。波音747的巡航高度為13700米,最大載油量134噸,商載90噸,最大馬赫0.88M,航程13000KM,它在世界上被各國國際航空公司廣泛運營在跨洋航線上。
波音747自從1969年第一次投入飛行以來,已經成為飛機中的大哥大:它擁有的龐大機身、四台馬力強勁的渦輪風扇發動機、更遠的飛行距離和載客量是其它商業飛機無法比擬的,即使在今天,也是依然如此。
2、波音757
波音757飛機是波音家族的新成員,是最經濟的中遠程雙發客機。1982年開始交付給航空公司使用。波音757是在波音727的基礎上採用新機翼和先進的發動機,修改了機身外形發展而行成的。在1000千米航段上比波音727-100省油10%。
它主要的機型有757-200、757-300,巡航高度為12700米,載油34噸,商載26噸,航程可達7000公里,最大馬赫0.86M。雖然它比B737飛機的「個頭」大,但它可以使用和波音737一樣的機場進行起降,飛行性能十分良好。
⑷ 中國現在有哪些國產飛機啊
ARJ21就是翔鳳
MA60是新舟
翔鳳,科研代號ARJ21
ARJ全寫為「Advanced
Regional
Jet」),即「21世紀新一代支線飛機」。是由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研製的支線飛機。ARJ21是中國大陸第一次完全自主設計並製造的支線飛機。預計於2008年進行第一次試飛,在次年取得適航證後,將交付客戶投入商業運營。
ARJ21有四種容量不同的機型,客機型大約能設置70-100個座位。計劃於2002年開始,預計2009年初將投入大規模生產。
2005年底,引擎的設計通過了中國政府部門的審核,其它部件將在之後不久接受審核。幾乎所有部件均有中國國內公司生產。
2006年12月20日,ARJ21的機頭在成都正式交貨。
2007年12月,原型機出廠。
2008年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後,該項目的控制權由中航商用飛機有限公司轉至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製造廠商
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機頭
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尾翼
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機翼和機身
上海飛機製造廠:總裝
型號
ARJ21-700:為該系列的基本型。混合級布局78座、全經濟級布局90座,由CF34-10A引擎提供動力。具有兩種構型:標准航程型(STD)以及增大航程型(ER)。
ARJ21-900:為該系列的加長型。混合級布局98座、全經濟級布局105座,由CF34-10A引擎提供動力。具有兩種構型:標准航程型(STD)以及增大航程型(ER)。
ARJ21F:為該系列的貨運型。主貨艙長19.033米,最大載重10,150千克。
ARJ21B:為該系列的公務機型。
新舟MA60實際上是上個世紀我國仿製的安冬諾夫
安24運輸機(國產稱為運7)的升級版本
原代號為Y-7-200A
和基本型號的運7相比
MA60採用了普惠引擎
重新設計了駕駛艙
號稱使用了數字化控制設備
MA60於98年試飛交付使用
不過因為2000年運7-100型在武漢的空難事件影響
目前所有的MA60都在停飛狀態
⑸ 世界著名飛機製造商製造的飛機都有哪些 具體型號是什麼 越詳細越好
美國:
目前主要有:
通用動力公司(F-16)
麥道公司(F-15、F-A-18)(現在屬於波音公司)
波音公司(B-52、E-3預警機)
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E-8C預警機、B2)
羅克韋爾公司(B-1)
費爾柴爾德公司(A-10)
貝爾直升機公司(AH-1W)
休斯直升機公司(AH-64)
西科斯基公司(UH-60)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SR71)
普惠公司 (飛機發動機)
俄羅斯:
米格和莫斯科飛機聯合生產企業(米格--29)
雅克夫列夫實驗設計局(雅克130)
圖波列夫航空技術聯合體(圖-22M)
伊留申航空聯合體(伊爾-76)
斯林斯貝航空公司(安-225)
卡莫夫直升機科學技術聯合體(卡-28)
米里莫斯科直升機場(米-28)
蘇霍伊飛機試驗設計局(蘇30)
英國:
格羅斯特公司(流星)
霍克.西德利公司(獵人Hunter)
英國電氣公司(閃電)
漢德利.佩季公司(勝利者)
英國航宇(獵迷 MRA4反潛機)
羅*羅公司(鷂式)
德•哈維蘭公司(三叉戟)
帕那維亞飛機公司(英、德、意)(狂風)
合資設計製造:F-35聯合攻擊機、JAS 39「鷹獅」等
法國:
國營航宇工業公司(美洲豹)
達索公司(幻影系列)
英法聯合設計製造(協和)
⑹ 國產的飛機直升機都有哪些
國產直升飛機要分階段
直五:是我國製造的第一種多用途直升機,也是新中國直升機科研應用的開端。研製初期代號「旋風25」,原型為蘇聯米-4直升機。1958年2月,哈爾濱飛機工業公司按照蘇聯提供的全套圖紙資料開始仿製米-4。1958年12月14日首次試飛,1959年初由國家鑒定委員會正式驗收,投入批生產。該機曾裝備我空海軍,目前已退役。
直六:哈爾濱飛機廠承擔了直6的方案設計工作,1968年,直6直升機作為國家任務正式下達,三機部決定:由新組建的直升機設計研究所負責直6的設計工作,哈爾濱飛機廠負責直6 的製造工作。直6是在直5基礎改型設計和換裝發動機的一種以空降為主的多用途中型直升機。1969年2月,直6進行了靜力試驗,當年12月在哈飛廠總裝完成。1969年12月15日,飛行員王培民駕駛直6直升機成功進行了首次試飛。為了這次首次試飛的成功,王培民曾預先在直5直升機上做了三次模擬發動機空中突然停車,利用旋翼自轉著陸的試驗飛行。1970年1月,直六直升機又取得高溫高原試飛的成功。由於多種原因該機沒有生產列裝。
直七:1971年直7開始進行機體和部件的靜力試驗及調試。其間,領導機關曾決定將直7作為艦載直升機的試驗機,到197l年9月,直7改艦載的工作停止,繼續作為普通直升機研製。 1975年5月,直7零部件加工完成了97%,並已裝配成兩架機體,配套生產的成品已到貨9O%。1979年,直7重型直升機完成了全機靜力試驗。 然而,1979年6月28日,國家決定直7重型直升機研製工作停止.其原因是由於國家財力有限,不可能同時投資研製兩種重型直升機,為了全力確保由江西景德鎮直升機廠承擔研製直8型直升機項目,直7直升機只得為直8讓路,從而宣告了直7重型直升機的夭折。
直八:我國於70年代末購進了14架法國航宇工業公司研製的SA321「超黃蜂」大型多用途直升機,交由海軍航空兵部隊使用。該機型在法國於1966年開始交付使用,裝備後成為我國第一代艦載機。在此基礎上,中國直升機設計研究所和中國昌河飛機製造廠對超黃蜂進行仿製的大型多用途直升機。原型機於1985年12月首次試飛,第2架原型機於1987年10月試飛。1989年4月8日取得合格證。
直九:是我國哈爾濱飛機製造公司引進法國的SA-365N型「海豚」(Dauphin)2專利、研製生產的雙發輕型多用途直升機。1980年10月正式引進專利生產,1982年完成了首架Z-9直升機的裝配。1988年5月,直-9國產化總指揮部與有關部門簽訂了承包合同。哈爾濱飛機製造公司是總承包單位,用了3年多時間和其他90餘家廠所協力攻關,終於取得重大突破。1992年1月16日國產化直-9(國產化率達到71.9%)在哈飛首飛成功。 我國發展了該武裝型,是為了彌補陸軍武裝反坦克直升機嚴重不足的局面。(稱為武直九型)
*直十 目前未公開相關項目計劃。該項目主要由屬於中國二航集團的哈爾濱飛機製造公司(HAMC)負責,於1992年責成全國四十餘家相關院所立項開發,為陸軍「九五」計劃重點攻關項目,得到軍方總裝部領導的重視。總裝部副部長徐懷中中將數度到該公司視察項目進度。
直十一:參考了法國小羚羊 獲由國家民航總局頒發的民用生產許可證。
AW139和CAl09型直升機:該機由江西昌河阿古斯特直升機有限公司生產 北京、大連、深圳警方裝備
HC120(國產EC120) 大慶警方裝備
其它直升機(非國產):
卡-28:由俄羅斯卡莫夫設計局研製,它是海軍反潛/搜救直升機,北約代號的「螺旋」。卡-28的出口型是在卡-27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它與後者的主要區別是機載設備、敵我識別系統不同,並具有較大的載油量(4470升)。卡-28型直升機更大且續航時間更長。20世紀90年代末,中國購買了8~10架卡-28ASW/SAR型直升機,部署在其購買的2艘俄制956E型(現代級)導彈驅逐艦上。
米六:解放軍陸軍航空兵擁有少量的米-6(北約代號「吊鉤」)重型運輸直升機。據信這些直升機是在1970年向蘇聯購買的,直到近期才開始向公眾公開了少量信息。米-6巡航速度為250千米/小時,航程620千米,最大載重12噸。據說有三架已經墜毀,剩餘的使用壽命已到期。
米八:70到90年代先後引進了蘇聯米里設計局著名的中型多用途直升機米-8,以及其重大改型米-17,以補充陸軍航空兵薄弱的航空力量。由於我國研製的直-5設計年代久遠,後續研製的直-6、直-8等不是未定型,就是不斷拖延,米-8和米-17的到來無疑緩解了緊迫的需要。米-8進口的數量較少,而米-17則較多,據說達到上百架,可國產。
米一七一:是俄羅斯米里設計局設計、俄羅斯烏蘭·烏德航空生產聯合公司生產的新型直升機,是著名的米-8T和米-17的現代化改進型,性能和可靠性比米-8T和米-17有顯著提高。新機於1988年開始研製,1991年開始生產.可以載客約20人到25人。傘兵15人。中國約有120架左右,可以自己生產。
米二六:是俄國米里直升機設計局研製的一種超重型運輸直升機,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起飛總重量最重的一種直升機。該機於1971年開始研製,1981年6月在法國巴黎第34屆航空展覽會上首次公開露面,1986年開始出口。北約綽號「光輪」(Halo)。
黑鷹:該機由美國西科斯基公司研製,在美軍中的編號為UH-60,是美軍目前裝備數量最多的通用直升機,用途廣泛,改型繁多。我國1984年從美國進口的「黑鷹」在內的各種直升機。中國於1984年7月與美國西科斯基公司簽訂購買24架S-70「黑鷹」直升機的合同,1984年11月首批4架「黑鷹」運抵中國天津。S-70是目前解放軍序列中唯一為大眾所熟知的美式裝備,也是迄今為止解放軍所擁有的高原性能最優秀的直升機。
SA341/342:「小羚羊」輕型直升機由原法國宇航公司(現歐洲直升機公司法國分公司)和英國韋斯特蘭直升機公司共同研製。為對付強大的蘇聯裝甲集群的威脅,中國在70年代末開始尋求由外國進口先進反坦克直升機的可能。很快解放軍選定了當時已不算最先進的「小羚羊」直升機。共購入24架
EC120:歐洲直升機公司全球第二條EC120直升機總裝生產線在哈爾濱建立,建成後將形成年產20架直升機的能力。這一合作不僅使哈飛實現了從EC120直升機部件生產到整機總裝的跨越,也成為中國真正具備設計、製造國際最先進直升機能力的標志。廣東警方有配備
EC135:上海、廣東警方裝備的歐洲直升機公司生產的EC-135是一種性能優異的輕型雙發多用途直升飛機,在全世界廣泛操作。
EC225:中國海上救助機構將從歐洲進口兩架,以增強沿海的空中救援力量。
R44巡航直升機:由美國羅賓遜公司生產 目前江蘇南京、陝西榆林、河南鄭州、三門峽警方;河北省森防站等有裝備
美洲豹:AS332L超級美洲豹是中國於1980年代向法國購買,其購買數量為8架。由於飛行性能算是中國當時相當不錯的中型運輸直升機,所以很少用於軍事運輸,主要是用於重要人物專機,其軍事作用非常低。
貝爾206:貝爾206是美國貝爾公司在OH-4A輕型觀察直升機的基礎上發展的輕型多用途 直升機。該機於1966年1月首次試飛,1966年10月取得聯邦航空局適航證。 首都通航公司購入貝爾206 L-4
S76 /S96 西科斯基生產,民用運輸型。 東方方航空等用於海洋油田運輸
國產飛機:
運輸機:農五 運7、 運8、運10(僅2架,後下馬)、 ARJ21、新舟60、正在研發的C919 (190座級)
戰斗類:殲5、殲6、殲7、殲8、殲10、殲12(下馬)、殲11(Su-27中國版)、強5
轟炸機:轟5、轟6、殲轟7
教練機:K8、殲教5、殲教6、殲教7、 初教5、初教6、高教9(山鷹)、L15 教練機
預警機:IL76、 Y8平衡木
滑翔機:解放系列
無人機:長江系列
⑺ 中國目前現役的主戰飛機都有什麼
J10A就是J10系列基本型,J10S就是J10A的雙座版本。J10H,簡單說,就是海軍裝備的J10A。以上三者,差不多屬於早期三代機的水平。而且說實話,原始設計還屬於比較保守的,復合材料使用比例也比較少,特色在於飛控做的不錯,並且通過J10項目鍛煉了大量人才,很多研究成果直接轉移到J20上。J10B相對於J10A有了很明顯的改動,尤其是進氣道。技術水平上應該屬於三代半,在新的美標劃代,可以算四代機,和台風/陣風基本屬於同一技術等級。不過貌似J10B的數量不多,因為沒過多久,J10C就曝光了。J10C,相對於J10B的變化,據我所知,在機頭下部和垂尾增加了一些天線,技術水平上處於三代半。目前,J10C已經有幾架開始裝WS10試飛了,期待J10C系列早日全面換裝WS10。J11系列:SU27SU30、J11、J11A、J11B(J11BS)、J11D、J15 、J15S、J15彈射型、J16、J16電子戰型號、SU35、中國版su34(代號不詳)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為了應付某省危機,進口了部分SU27SU30,這批SU27SU30還屬於模擬航電,技術水平上屬於早期三代機,由於訓練強度高,個人估計,近幾年應該開始逐漸退役了。我國在初期進口SU27SU30應急後,98年底, 國內完成了首架蘇-27的組裝, 實現了首飛, 國內命名為J11。J11,簡單的說就是由俄羅斯提供零部件,在俄羅斯的指導下組裝,和進口的SU27一樣屬於早期三代機。後來,由於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宇智波.沈飛掌握了su27系列的製造能力,於是乎,撕毀協議,自己單干,於是誕生了J11A。J11A,總的來說,還是利用了俄羅斯提供的零部件(或者1:1復制原版SU27零件的規格),自己組裝,可能在過程中有少量的改進,但是依舊屬於早期三代機。從J11B(J11BS)開始,中國開始全面國產化蘇-27,除了外形相似,里邊東西全是自己的,使用玻璃化座艙,機體採用復合材料減重,後期更換了國產發動機,又對進氣道進行了適應性調整。J11BS為J11B的雙座型。技術水平上,我認為可以達到三代半,但是,在三代半中屬於偏下水準。15年,中國研製成功J11D,採用更先進的電子設備和雷達,在J11B的基礎之上繼續深度改進,目前還在試飛中,就技術水平來說,肯定是正兒八緊的三代半。如果有人能看到這里的話,或許會奇怪,J11C到哪裡去了,其實J11C就是J15。不過由於J15是中國第一款艦載機,並且還將衍生出一系列版本,單獨給一個編號並不過分。殲-15起源於烏克蘭的T10K,總的來說,殲-15之於蘇-33,就像殲-11B之於老蘇-27,在材料,航電,雷達方面有所升級,總體還是在參考前輩的設計。個人認為J15和J11B一樣,依舊屬於早期的三代半。J15S曝光的很早,但是似乎一直都沒有服役,無法判斷其技術水平。當然,值得一提的是,J15S是全世界SU27系列中獨一無二的型號!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雙座型的J15是串列座艙,而雙座型的su33是並列座艙,算是中國首創了!
⑻ 國產飛機有哪些
arj系列,比如說新舟60。
⑼ 中國的國產飛機有哪些
1、殲-20
殲-20戰斗機(J-20)綽號威龍,北約代號火牙,是由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設計、成都飛機工業集團生產、裝備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單座、雙發、鴨式氣動布局重型隱形戰機,是第五代戰斗機。由成飛總設計師楊偉主導。
⑽ 世界各國民用客機有哪些各國有哪些民航製造公司要最新的
1、波音787
波音787(英語:Boeing 787)是一款航空史上首架超遠程中型客機,是美國著名飛機製造商波音公司於2009年12月15日推出的全新型號。它變體機型中典型的三層座位設計能容納242至335名乘客。
波音787的最大特點是大量採用先進復合材料建造飛機骨架、超低燃料消耗、較低的污染排放、高效益及舒適的客艙環境。主要要競爭對手為空客A350及A330neo。首架波音787於2011年9月26日交付全日空航空公司使用。
2、空中客車A380
空客A380是四引擎、525座超大型雙層客機,發動機為Engine Alliance GP7200或Rolls-Royce Trent 900渦扇發動機,航程14800千米。
截止2019年2月,空中客車接到290個訂單,並交付了235架飛機。阿聯酋航空公司是最大的空客A380顧客,共有123個訂單,已交付109架。
3、CRJ
CRJ(Canada Regional Jet加拿大地區噴氣) CRJ系列是由龐巴迪宇航集團提供的民用支線噴氣飛機,包括50座的CRJ-100/200、70座的CRJ-700、90座的CRJ-900。龐巴迪也是目前唯一能提供40座到90座支線噴氣飛機系列的公司。
4、運-7
運-7(中國代號:Y-7,英文:Xian Y-7)運輸機,是20世紀70年代中航工業西安飛機工業公司參照蘇聯安-24型飛機研製生產的一型雙發渦輪螺旋槳中短程運輸機 。
運-7於1970年12月25日首飛,並於1984年完成試飛,1984年中國民用航空總局正式頒發運-7飛機適航證,該機1986年投入民航客運服務。
5、ERJ 145
ERJ 145是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研製生產的50座噴氣式支線客機。
ERJ 145原名為EMB-145「亞馬遜」,是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的第一種渦扇發動機支線客機。
ERJ 145也是世界上第一種專為滿足支線航空特定市場需求,包括高創收能力、低油耗、低維修成本、快速的地面周轉時間和高度系列化的通用性等需求而設計的噴氣式支線飛機。
民航製造公司
1、波音公司(總部在美國)
波音,即波音公司,是全球航空航天業的領袖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和軍用飛機製造商之一。
此外,波音公司設計並製造旋翼飛機、電子和防禦系統、導彈、衛星、發射裝置、以及先進的信息和通訊系統。
作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主要服務提供商,波音公司運營著太空梭和國際空間站。
波音公司還提供眾多軍用和民用航線支持服務,其客戶分布在全球90多個國家。就銷售額而言,波音公司是美國最大的出口商之一。
2、空中客車公司(總部在歐洲)
空中客車公司 (Airbus,又稱空客、空中巴士),是歐洲一家飛機製造 、研發公司,1970年12月於法國成立。 空中客車公司的股份由歐洲宇航防務集團公司(EADS)100%持有。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2018世界品牌500強》榜單,空中客車排名第457。2019年7月,《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空中客車公司位列第123位 。
3、龐巴迪公司(總部在加拿大)
龐巴迪公司(Bombardier Inc.):成立於1942年,是全球唯一同時生產飛機和機車的設備製造商,是全球第三大民用飛機製造商,業務覆蓋60餘國家,員工超過7萬人,是加拿大與中國往來較多的著名公司和經濟團體。
董事長:皮埃爾·博杜安(Pierre Beaudoin)。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龐巴迪公司排名第290。
4、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總部在巴西)
巴西航空工業公司(Embraer S.A.),是巴西的一家航空工業集團,成立於1969年,業務范圍主要包括商用飛機、公務飛機和軍用飛機的設計製造,以及航空服務。
現為全球最大的120座級以下商用噴氣飛機製造商,佔世界支線飛機市場約45%市場份額。該公司現已躋身於世界四大民用飛機製造商之列,成為世界支線噴氣客機的最大生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