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人愛思考是怎麼形成的

德國人愛思考是怎麼形成的

發布時間:2022-05-08 13:56:39

Ⅰ 中國傳統思維是儒家,德國人傳統思維是什麼

多人傳統的思想,可能更遵照於那種法家的學派,類似於這種

Ⅱ 為什麼德國人這么優秀

我們要多做少說,不要像某些人天天講一些大話,沒點實際意義,如果漢奸少點就更好了

Ⅲ 德國人的做事比較嚴謹的原因是什麼

德國日耳曼人,發源於德國中部地區。因為緯度較高,光熱不足,土地大多為貧瘠的冰磧平原,他們經常要抵抗飢餓與寒冷,於是形成了嚴肅、保守、自省、謹慎的性格特點。傳統印象的嚴謹刻板一絲不苟的德國人形象大體是普魯士美德(Prussian virtue)的再現,南德地區(如巴伐利亞)那邊的人還是比較熱情奔放的,
普魯士精神的形成與發展
在腓特烈威廉一世時期,普魯士發展成高度集權的專制國家,軍營式的紀律與等級制度支配整個社會生活。所謂的「普魯士精神」在這時形成。
從弗里德里希二世開始,藝術、文學的浪漫、哲學的一絲不苟就註定成為了普魯士精神發展的內核。
首相奧托馮俾斯麥將普魯士精神中注入了濃重的鐵血色彩,將尚武的軍人傳統推向了極致。
元帥保羅馮興登堡統治下魏瑪共和國是一個相對溫和政府,顯示暴風驟雨前的平和。
而來自奧地利林茨的的藝術家希特勒——一個一戰中的老兵則將普魯士精神發揮到了極端的地步,除了帶來戰爭與死亡之外,他還為普魯士精神注入某種近似於悲劇的純粹。

Ⅳ 為什麼德國(包括奧地利,原屬德國)的心理學家這么多!

德國(奧地利)的音樂家、哲學家、科學家也是全歐最多的,量子力學也是德國人發明的,相對論也是,這個國家盛產偉大哲人和思考者,有什麼辦法。我們大學時中國哲學史課,提問最多最用功的學生就是一個德國人,他們對道德經的研究比我們中國人還是深和普遍,有什麼辦法。尊重思想、思考、精神的價值是德國人的傳統,不是說說的。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 —1939)奧地利精神病醫師、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不管有多少,多少國家的人反對並擊倒弗洛伊德的理論,仍然得承認丫是近代心理學的祖師。

科學心理學誕生的標志是,1879年德國著名心理學家馮特,在萊比錫大學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開始對心理現象進行系統的實驗研究,使心理學從哲學中得以脫離,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心理學發展之初的心理學研究學者多半是圍繞在弗洛伊德為核心的精分大派,或以馮特為主的科學心理學,這兩人的大學都在德國,所以無怪乎德國的心理學家多。不過到二戰後,還是美國的心理學家多。

Ⅳ 怎麼德國出了如此多的哲學家

有其師必有其徒。首先德國的語言十分嚴謹,這是基礎。其次是德國人愛思考,不愛幻想,其三,偶然出現了一批哲學家,形成了傳統。
相比中國,中國思想大爆發過,百家爭鳴,但是也出現過大滅絕,焚書坑儒。思想被禁錮了幾千年。現今還受到影響,真正的哲學作品,根本被無視。即便是世界上最上乘的哲學作品,投稿未必會發表,這就是現狀,一個扼殺思想沒有精神追求還狂妄自大不自量力的犬儒主義社會。但是要是有錢或者有權的人並非有思想,做下廣告,馬上又會熱起來,民眾愛熱鬧,熱衷於炒作。

Ⅵ 為什麼歷史上很多優秀的西方哲學家都出現在德國

德國人嚴謹,一絲不苟,這也許是成為一名優秀哲學家必備的條件。爭奪生存空間唄,利益集團需要從輿論上造勢
像尼采黑格爾這些人都是代表日耳曼精英階層的,他們那些理論本質上都是在宣傳國家至上,崇尚偉大的英雄,號召全民族通過戰爭掃平腐敗和落後,尼采20幾歲就當了教授,當了幾年教授就因病退休了,一生清貧、多病、孤獨,絕無「為國家利益說話」這回事。他的提倡的超人、自由精靈這些理想,也是要放棄對祖國和家庭的一切牽掛執著的。馬克思是代表猶太民族的,猶太人社會地位低,還是少數民族,所以他提出來全世界無產階級大聯合,民族解放民族自治這些,通過煽動階級仇恨進行奪權。又可能跟社會環境有關系吧,社會環境導致德國人普遍比較嚴謹,淡漠,喜歡研究更嚴謹的東東。再加上德國其實很矛盾,不是戰爭就是新舊思想的碰撞,特別是希特勒那時候,所以德國更重視公民教育,反思歷史錯誤,所以就這樣了。按社會福利待遇來說,德國要算數一數二的了,因為生活有品質的保證,才有時間和參悟人生的想法吧。應該還是德國有突出地位吧!康德開始古典哲學、後來老年黑格爾派、青年黑格爾派、新康德主義。包括法國的薩特 、梅洛龐蒂、德里達都受德國現象學家影響

Ⅶ 8千萬德國人卻承包了全世界一半的諾貝爾獎,智商高低是否跟區域有關聯

其實我們會發現智商的高低,確實和區域有一定關系,也確實和區域之間的人種,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所以正是因為如此,智商高低確實和區域有一定的關聯,但並不是根本的。而且德國人天生喜愛學習,樂於思考,所以這就決定了這個民族確實適合學習。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來考慮問題。

3,不得不說是德國文化確實也讓人羨慕,而且德國人普遍喜愛閱讀,這就導致大多數人樂於思考。

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德國人確實智商比較高,也正是因為如此,普遍喜愛閱讀,樂於鑽研。正是這種精神導致大多數德國人,在科研領域取得了輝煌成績,這就導致大多數德國後裔承包了全世界一半的諾貝爾獎。

其實對我們來說,智商高低和區域卻有一定的聯系,這也是因為一些人的基因確實相對較高,所以這就導致先天性智商有優勢。但不可否認的是,智商高低很大程度也趨於後天的學習。德國人確實喜歡閱讀,樂於鑽研,這就導致大多數德國人也會在科學領域有很大的成就。

Ⅷ 德國人為什麼那麼嚴謹

都說德國人很嚴謹,那麼是怎麼個嚴謹法?
和德國人一起開會、談話,聽到「i
don』t
know」(我不知道)和「i』ll
have
to
check」(我要先查一下)之類的話頻率甚高。說完後,德國人總是掏出一個小筆記本,工工整整地把你的問題抄下來。
對於一個進度很緊的工程項目,這樣的回答是最揪心的,中方的工程人員巴不得老外對每個問題都能立即拍板,偏偏「老德」卻要「研究研究」。
德國人在什麼情況下會說不知道或「i』ll
have
to
check」呢?
一種是問題已經超出他的專業知識范圍了,或者是問題涉及到他們分包給第三方完成的工作,或者要套用特定的計算軟體對問題進行分析才能得到結果(如分析受力等),德國人會說自己不知道,然後打電話回歐洲去問。
另一種是屬於動腦筋和通過簡單計算能得出答案的問題,但不屬於該工程師的部門責任范圍,或者他認為自己不應該自作主張替別人拿主意的,德國人多數會說自己不知道。
材料替代是鍋爐工程中經常面臨的問題,比如,合同里規定要用美標或德標鋼材,現場出現短缺,要用便於采購的國產材料替代,在進度壓力下,德國人的技術確認成了卡節骨眼的事兒。
一雙雙熱切的黑眼睛投射在一個焦點上,巴不得那大鼻子下面的嘴唇吐出「ok」來,可偏偏老德不緊不慢地說「i
don』t
know」。
老德的「i
don』t
know」一說完,中國人就氣不打一處來,有人罵德國人無能,有人甚至質問,難道我們中國人花這么多外匯雇外國人來做現場指導,就為了聽這樣的話嗎?
過了兩天,德國人已經把意見整整齊齊地寫好,對於國產替換材料,有國產材料和原設計材料的牌號對照,屈服點和抗拉強度的對比,謹慎的德國人總是通過增加截面厚度和加強焊接強度等方式,來降低替換材料時材料差異帶來的風險。
德國人並非不知道中國人期望他去說ok,並非不知道施工進度的壓力,但是,他們仍舊能冷靜地說出他們的意見,不屈服於現實的壓力,這就是他們的思想獨立與嚴謹。
老實說,這些「不知道」要比投領導所好,不經調查就拍腦袋說出來的「知道」和「沒問題」要踏實得多了。

Ⅸ 德國人的性格特點是怎麼樣的

一、德國人的性格:

德國人的性格特點是:嚴肅、保守、自省,在做生意時小心謹慎。德國企業管理者和中國的民營企業家極為相似,都很節儉,善於運用資源,所不同的是他們更懂得享受生活。

德國人在世界史上留下的筆跡總是那麼凝重而深刻。這個民族有著嚴謹、冷靜而內斂的民族性格。他們以樂於遵守自己制定的各種規章和制度並引以為豪。事實上,精確而合理的種種安排總是能讓德國社會有條不紊、按部就班地穩步前進。

即使在遭受外部環境的巨變之下,德國人仍然能保持著一種本能的坦然。在德國,人們視遵紀守法為最高倫理原則,人們普遍存在著求穩怕亂、安於現狀、自滿自足的心理。這一心理的形成是有其一定的歷史淵源的,與德國經典哲學文化傳統有著直接的關系。

二、並不是所有德國人都是這樣。

德國確實是個優秀的國家,卻並非像中國的某些段子手說的那樣完美。在德國長期生活過的人都知道,德國也有食品造假丑聞,房價也在上漲,大型活動後一樣會有垃圾滿地的情況,也一樣發生過踩踏事件。德國人的閱讀能力和習慣也並非像報道的那樣好。

2013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德國有近1/10的人是文盲。遺憾的是,這類信息雖然會讓畫面變得完整,但也讓其變得復雜,不便於講述,自然被有意無意地忽略。於是,德國神話就這么誕生了,並被不知情的網民廣泛傳播。



中國人偏愛神化德國的原因:

一、可能是因為中國人有這方面的心理需求。

1、首先,我國的歷史教育突出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所遭受的各種屈辱,這固然有助於培養國人的愛國主義精神,但同時也銷蝕了中國下一代的文化自信。

2、其次,改革開放以來的現代化過程是一個不斷向西方學習的過程,偏重介紹西方的先進經驗。這讓中國社會取得巨大進步,但同時也將西方發達國家塑造為楷模,並深深嵌入中國人的深層心理意識,成為滋生崇洋媚外心理的土壤。

3、再次,製造和傳播德國神話既能宣洩對當前現實的不滿,還能通過指明中國社會未來的發展方向而增強個體存在的現實感和社會參與感。

二、德國確實是個優秀的國家,符合喜歡尋找榜樣的中國人的口味。

1、德國沒有美國充當世界警察所帶來的政治累贅,也因為深刻反省二戰罪行清除了納粹歷史的包袱。嚴謹、認真、誠實、可靠、守時、講求秩序和原則等國民性格讓德國人深受歡迎。

2、德國人在哲學(康德)、文學(歌德)、社會學(韋伯)、科學(愛因斯坦)、教育(洪堡)、音樂(貝多芬)、運動(足球)等領域取得的成就,以及企業(賓士)在全球提供的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等,幫助德國贏得世人尊重。在2014年BBC的全球民意調查中,德國被評為「對世界具有最積極影響的國家」。

中國固然需要自我批判的精神。但是,中國不應該繼續塑造甚至編造西方神話來自我矮化,這不僅不利於中國社會的進步和革新,反而容易讓國人繼續在心理意識上甘為西方的附庸。隨著中國在世界體系中的地位逐漸從邊緣走入中心,我們應該有意識地拋棄西方比中國好,重建文化自信。

與德國人愛思考是怎麼形成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5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2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