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德國阿德勒汽車 一個消失在戰爭中的汽車品牌
汽車在百年發展歷史中潮起潮落,消失的品牌不計其數,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隨著二戰而消失的德國阿德勒汽車。阿德勒汽車是在1899年由一位名為海因里希·克萊爾的工程師創立的,創立之初主要生產自行車和打字機,在戰爭期間生產裝甲車等軍用車輛。
這台1938年產的阿德勒2.510型轎車,是在2019年薩爾茨堡經典博覽會上展出的老爺車,可以說是現今保存最為完好的阿德勒汽車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Ⅱ 德國軍車是賓士,美國軍車是悍馬,看了我國軍車後:這才是實力派,是什麼
自從工業革命以後,汽車就變成了人們常見的代步工具,給人們的生活帶去了極大的便利,隨著各個領域不斷地發展,汽車對於人類而言,可以說是相當重要的存在。不過目前汽車並沒有隻用於日常生活中,也不是只有民用汽車,軍隊中遇到需要執行任務的情況的時候,也是需要軍車出行的。某種意義上來講,軍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軍隊盡快完成任務,軍隊中的軍車種類相當豐富,能夠支持軍隊遂行各種各樣的任務,而在大型的軍事演習中,各種軍車輪番上陣,展現了一個國家強大的軍事實力。當然了,對於各國的軍隊而言,軍車,通常不會選擇其他國家的汽車品牌,就像德國主要使用的是賓士大G,而美國軍隊的軍車是悍馬,這時候有人就會問,那中國的軍車呢?
Ⅲ 德國烏尼莫克軍用卡車的性能有怎麼特點
烏尼莫克是由戴姆勒-賓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設計的軍民兩用卡車系列,現在屬於戴姆勒克萊斯勒旗下的梅塞德斯-賓士。它最早的設計目的是低速農用牽引機。
性能特點
由於採用了門式傳動的技術,使得輪軸和傳動軸的位置要高於輪胎中心,因此烏尼莫克擁有比一般高機動多用途輪式車更高的離地距離。烏尼莫克還使用了柔性車架,車輪在垂直方向上有較大的活動空間,這樣當車輛在異常崎嶇的地形甚至是一米高的石頭上行駛時仍能保持較為舒適的駕駛狀態。
一車多用是烏尼莫克的重要特點。在歐洲,烏尼莫克被廣泛地用於民間,包括搭載修理路牌、路燈的升降機和牽引各種農用機械。在工地,它可以用於拖動推土機、挖土轉台、吊機等,或牽引20輪大平板車運送30噸推土機或挖土機。
另外,在火車維修中心還可被當作短距離牽引車頭來使用。同時,由於烏尼莫克卓越的越野性能,因此包括德國、瑞士、南非和紐西蘭在內的八十多個國家都把它用於軍事用途,例如改裝成裝甲運兵車或牽引坦克運載車。
U404是烏尼莫克系列中最為著名的一款。
Ⅳ 現在德國國防軍有沒有類似悍馬的高機動軍車嗎
AMPV是由德國的兩家著名軍用車輛製造商克勞斯馬費威格曼(Krauss-Maffei Wegmann)與萊茵金屬(Rheinmentall)公司聯手打造,預計在2011年開始量產服役。此車結合德國優質造車工藝與先進技術,被視為二十一世紀的德國新悍馬車。
AMPV是針對德國國防軍的高防護指揮與特種任務車輛(GFF)計劃而發展,這是一款戰斗重量介於五至九噸的輕型裝甲車。研發團隊採用大量先進技術來設計製造AMPV,許多技術是沿用拳師(Boxer)輪甲車。全車設計特別重視防護性能,車廂廣泛採用裝甲鋼板製造,擁有強化底盤和強化車廂結構,提供對抗地雷和路邊爆裂物的較高防護等級。
Ⅳ 二戰的德國佬有哪些裝甲車,半履帶運兵車
二戰德國的半履帶運兵車(我執法我能找到的還有)
Sdkfz 250型裝甲車又可劃分為12種官方子型號(從Sdkfz 250/1型至Sdkfz 250/12型)及多種作戰部隊的臨時改裝型
Ⅵ 德國VW82型軍用車輛有哪些型號
早在82型「桶車」投產之初,德軍就要求大眾公司開發一種適合在水網交錯地區使用的兩棲型車輛。根據德軍要求,大眾公司在82型「桶車」的基礎上,研製出了一種變型的兩棲型166型桶車。166型在1942年末投入生產,該車軸距更短,重量更輕,多數裝備納粹的黨衛軍。
166型「桶車」採用了由82型「桶車」底盤改進而成的四輪驅動平台和具有全長擋泥板的船型車身,有4個前進檔和一個倒檔,前後軸均裝有和82型桶車一樣的差速器閉鎖裝置,爬坡能力相當出色。
為了防水,166型「桶車」的車體上沒有車門,和陸地型「桶車」一樣,它也有折疊式帆布頂棚、管制燈和前艙備胎。除了外部附加的船槳和行軍鍬,該車的最大特點是安裝在尾部的一具三葉螺旋槳推進器。
推進器可以利用一個附設在車尾的推桿手動控制抬起或放下,推桿的下方是排氣消聲器,排氣消聲器高於水面,位於後排乘員後方。
為了放置推進器,發動機百葉窗上設計成凹陷形狀,推進器放下時,就會和車體後部的一個三齒花鍵相啃合,花鍵由曲軸驅動,帶動螺旋槳旋轉,推動車輛前進。發動機進氣口也高於水面,剛好低於消聲器。
166型「桶車」受到德軍官兵的廣泛歡迎,到1944年末,沃爾夫斯堡工廠和保時捷位於斯圖加特的工廠總計生產了14238輛。戰後英國官方在沃爾夫斯堡進行過多次試驗,證實該車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在平地上,166型「桶車」能以55英里的時速行駛,在水中時速則超過6英里。
除了82型和166型「桶車」之外,戰爭期間,保時捷和他的設計組還設計了一種特別的92型軍官用車。這種車由甲殼蟲車的車身和82型桶車的底盤構成,總產量只有1000多輛,極為罕見,留存至今的絕對可稱得上是珍品。
82型桶車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德國人對「桶車」的情結一直延續到戰後很久。20世紀60年代,大眾以著名的82型桶車為原型開發了一款民用越野車,稱為181型「桶車」,該車於1973年後期進入美國市場。
181型「桶車」裝備了改進的保險杠,發動機功率增大到40馬力,配備帶同步器的傳動系統,不同的是把備胎從前艙蓋上移到了前艙內部,擋泥板改為方形,車門經過重新設計,車門改為前部鉸接,為了降低成本,還取消了差速器的閉鎖機構。
181型「桶車」曾大量出口到美國,深受人們喜愛。可以說,至此,桶車的故事才進行到尾聲,如今,擁有這樣1輛當年德國原產的「桶車」是無數兵器愛好者的夢想,因為它們是濃縮的歷史,盡管曾經作為侵略者的工具,然而歷史始終是歷史,優秀的桶車,永遠不會被人們忘懷。
多功能運桶車,其包括:運送部、作動部及束桶部,其特徵是:運通部含有一作為基本架體呈凵型狀的主架桿,其開口端分別結設一對定向轉輪,其弧型端凸設一撐板,撐板底面固設一動向轉輪,定向轉輪及動向轉輪之間,於主架桿固設兩相對的撐桿,撐桿另端固設一棘齒盤並與作動部相互樞設。
作動部含有一兩端各結設一橫板的施力桿,施力桿與橫板組成一冂形,橫板兩側分別設有條桿,條桿接設操控一棘齒件中的掣齒並以橫板定位,而橫板在棘齒件下方與運送部撐桿一端以一樞軸樞接,並於橫板上設有提升孔,其一對相對的提升孔樞設兩相對的提升片,提升片端設有彈力定位銷,彈力定位銷附近設有一樞點並與束桶部相互樞設。
束桶部由一弧板構成,弧板相對弧徑板面中間處與作動部樞點相互樞設,且以樞點為中心與定位銷相對,弧板兩側的側板上設有定位孔,弧板一端側固設一環鏈,另端側設有一轉把,轉把的轉軸向外間設有棘齒,棘齒外圍樞設一具有掣齒的棘片,在棘片外側面設有以不幹涉棘片為間距的一護板。
Ⅶ 二戰德國的裝甲車
德國Sdkfz251AusfC裝甲車。
Sdkfz251裝甲輸送車是用博格瓦德(Borgward)公司3tHLKL6型半履帶式運輸車底盤研製的,主要用來輸送人員,1939年-1945年間在德軍中服役,包括各種變型車在內,其生產量共1.6萬輛。該車的戰斗全重8.5t,被列為中型半履帶式裝甲輸送車。車內配備2名乘員,即駕駛員和車長,還可容納10名載員。車長5.8m,車寬2.1m,車高1.75m,車底距地高0.32m.車上武器有2挺7.92mm機槍,分別裝在車體頂部的前面和後部。該車的發動機Sdkfz250裝甲輸送車的相同,也置於車體前部,以便在車體後面開設尾門。但為使駕駛員有寬闊的視界,特意加大了發動機室頂部的傾斜度。傳動裝置有8個前進檔和2個倒檔,行動部分的前部為輪式,後部為履帶式。車體每側有6個負重輪,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在後,負重輪交錯排列。履帶為帶橡膠墊的金屬履帶,履帶接地長1.8m,履帶寬280mm.該車的轉向方式和Sdkfz250裝甲輸送車一樣,在公路上行駛時,用前輪來轉向;在越野時用「科萊特拉克」轉向機構來轉向,最小轉向半徑為6.75m。該車的裝甲防護與Sdkfz250裝甲輸送車的相似,裝甲厚度為7mm~12mm,可防槍彈和炮彈破片的攻擊,但車體頂部也是敞開的,車內人員易遭槍彈的襲擊。
Sdkfz251裝甲輸送車有22種變型車,其代號為Sdkfz251後加斜杠(/)和數字加以區別,計有:
Sdkfz251/1裝甲輸送車、
Sdkfz251/2 80mm火箭發射車、
Sdkfz251 / 3無線 通信車、
Sdkfz251/4輕型追擊炮牽引車、
Sdkfz251/5工兵輸送車、
Sdkfz251/6指揮車、
Sdkfz251/7戰斗工 程車、
Sdkfz251/8救護車、
裝有37L/24 型75mm加農炮的Sdkfz251/9裝甲 車、
裝有L/45型37mm反坦克炮的 Sdkfz251/10裝甲車、
Sdkfz251/11 有線通信車、
Sdkfz251/12炮兵偵察車、
Sdkfz251/13機械錄音車、
Sdkfz251/14聲測車、
Sdkfz251/15光測車、
Sdkfz251/16裝甲噴火車、
Sdkfz251 / 17 20mm自行高射炮、
Sdkfz251/18炮兵觀察車、
Sdkfz251/19有線通信車、
Sdkfz251/20紅外探照 燈車、
Sdkfz251 / 21 15mm或20mm3管自行高射炮,
以及裝有 40L/46型75mm反坦克炮的 Sdkfz251/22裝甲車、
sd.kfz. 251/23:(裝甲偵察車)。
Sdkfz251系列裝甲車在裝備部隊後,立即參加了1939年8月德軍對波蘭的入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它幾乎參加了德軍的每一次軍事行動。
戰斗全重8.5t
乘員2人 載員 10人
車長5.8m 車寬 2.1m 車高1.75m 車底距地高0.32m
武器2挺7.92mm機槍
最大公路速度55km/h
燃油儲備160L
最大公路行程320km 最大越野行程180km
過垂直牆高0.3m 最大爬坡度24』 越壕寬2m 涉水深0.5m
sd.kfz. 251:
在德國重整軍備的過程中,認定裝甲部隊是突擊力量的主力。作為其組織者之一的古德里安認為,為了彌補坦克數量不足,必須裝備有輕型裝甲的半履帶車輛,用於步兵,炮兵或工兵等輔助力量行動。
其中步兵必須有一種裝甲車輛,供其乘坐,伴隨坦克行動。 1939年6月,sd.kfz. 251開始生產。
類型:半履帶輕型裝甲人員輸送車
生產商:哈羅瑪格;維瑟爾修特;沃瑪格;MNH;斯齊超;波格沃德。
數量:1939年6月至1943年9月共生產4650輛。
底盤號:,221001~,540001~,625001~,320001~,720001~,725001~,796001~,811001~